再生水水质特点及专用管网材质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146.50 KB
- 文档页数:15
天津再生水设计标准1. 再生水水质标准根据天津地区的用水需求和环境条件,再生水的水质应符合以下标准:悬浮物:≤30mg/LCOD:≤150mg/LBOD5:≤30mg/L氨氮:≤20mg/L总磷:≤3mg/LpH:6.5~8.52. 再生水处理工艺标准再生水的处理工艺应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预处理:应包括格栅、沉砂池等设施,以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杂质。
主处理:应采用高效生物处理、膜分离等技术,以去除有机物、氨氮、总磷等污染物。
后处理:应根据用水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消毒、过滤等,以保证再生水的水质满足用户要求。
3. 再生水输送与分配系统标准再生水的输送与分配系统应符合以下标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流量、压力、水质等因素,并应采取防渗漏、防腐等措施。
输送管道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分配系统应合理设置阀门、流量计等设备,以确保再生水的高效利用。
4. 再生水利用设施标准再生水的利用设施应符合以下标准:设施的布局应根据用水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并应考虑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
设施的建设应符合相关建筑标准和环保要求,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设施的运行管理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和制度,以确保再生水的安全和高效利用。
5. 再生水监测与检测标准再生水的监测与检测应符合以下标准:应定期对再生水的水质进行监测,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如光谱分析、分子检测等,以获取准确的水质数据。
应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档案,并应定期进行审核和分析,以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6. 再生水安全管理标准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和义务。
2.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规范再生水处理、输送、分配、使用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
3. 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安全稳定,防止设备故障对再生水水质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再生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目录第六章再生水.......................................................................................... - 62 -6.1上位规划................................................................................................................................... - 62 -6.2现状条件................................................................................................................................... - 62 -6.3 再生水工程规划 ...................................................................................................................... - 63 -6.4 再生水工程附图 ...................................................................................................................... - 69 -第六章再生水6.1上位规划对该区域再生水规划密切相关的的上位规划主要为《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
该《控规》是本规划的重要依据,具有控制和指导意义。
以下对上述规划要点简要介绍,以便本规划的合理继承。
再生水按照污水量的90%估算,规划再生水量为57万立方米/日。
污水处理中的再生水利用技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水处理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再生水利用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中的再生水利用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再生水的定义和特点再生水是指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再次利用的废水。
再生水具有以下特点:1. 经过处理后可达到符合特定用途的水质要求。
2. 再生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适用于持续的供水需求。
3. 再生水资源丰富,可以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
二、再生水利用技术的分类再生水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大类。
具体的技术包括:1. 倒渗透技术:通过压力将水通过半透膜,去除其中的溶质和微生物。
2.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
3.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4. 反渗透技术:通过高压力在半透膜上过滤水,去除其中的溶质和溶解物。
5. 氧化还原处理:利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或还原。
6. 生物厌氧处理:将污水在无氧环境下进行微生物降解和转化。
7. 植物湿地处理:利用植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进行吸收和降解。
三、再生水利用的应用领域再生水利用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农业灌溉:利用再生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
2. 工业用水:将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冷却、洗涤和循环水等方面。
3. 市政供水:充分利用再生水资源,减轻对地下水和河水的依赖,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4. 生态环境保护:将再生水用于湿地恢复、河流生态补水等环境治理工程。
四、再生水利用技术的挑战与前景再生水利用技术面临着一些挑战,如高能耗、高成本和公众认知度等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增加,再生水利用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
1. 技术创新:通过研究和开发新的再生水利用技术,降低成本和能耗。
2. 法规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和规范再生水利用的推广和应用。
再生水管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1)二、设计原则与目标 (1)三、设计基础资料与条件分析 (3)四、设计内容与方案介绍 (4)4.1 管道线路设计 (5)4.2 管道结构类型选择 (6)4.3 管道材质与规格确定 (7)4.4 管道附属设施配置方案 (9)五、施工流程与安排计划 (9)5.1 施工流程设计 (10)5.2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2)5.3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2)六、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13)6.1 质量控制措施及方法选择 (14)6.2 工程验收标准与程序说明 (15)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实施一套高效、安全且环保的再生水管道工程施工方案。
即经过适当处理和净化的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绿化等多种用途。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和水污染问题的加剧,再生水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一套灵活可靠的再生水管道网络,确保再生水能够安全、高效地输送至各个用水点。
设计中将充分考虑管道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防腐措施以及可能的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城市发展和用水需求的变化。
项目还将包括对现有供水系统的评估和改进措施,以减少对原生水资源的依赖,提高整体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我们期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为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可持续的水资源选择。
二、设计原则与目标安全性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局,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设备,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可行性原则: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确保工程的可行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调查研究,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环保性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要选择低污染、低排放的设备和材料,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再生水与饮用水水质对比浅析摘要:本文从水质标准,实际检测结果两方面比较了再生水与饮用水水质的不同,加深了对再生水的认识。
关键词:再生水饮用水水质随着全球性水荒问题的日益严重,污水资源化,也就是再生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作为新兴的非传统水源,人们对其认识不够深入,本文以饮用水为参照,对再生水与饮用水的水质进行了分析比较:1.水质标准的对比[1,2]再生水的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指标,但高于污染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的排放标准。
再生水与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比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与饮用水相比,再生水水质标准中对氨氮、有机物、大肠菌群数、浊度、色度等要求均较低。
表1再生水与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比表2.水质实测结果的对比本文按出厂前和出厂后两个方面分析对比了再生水与饮用水水质的不同。
2.1出厂前水质的对比以T市A再生水厂和B自来水厂为例,对其出厂水进行了连续一个月的水质检测,结果如图1~4所示。
图1 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出水氨氮对比图图2 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出水TOC对比图图3 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出水COD对比图图4 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出水总大肠菌群对比图由图1~4可知,再生水出厂水中氨氮、TOC、COD,总大肠菌群含量均比自来水高,而且波动较大。
说明再生水复杂多变,水质可预测性、可控性差。
2.2管网水水质的对比本研究在A再生水厂和B自来水厂的输配管网上各自布置了一个取样点(管网中间点),进行了连续一个月的水质检测,结果如图5~8所示。
图5 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管网水浊度对比图图6 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管网水氨氮对比图图7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管网水COD对比图8A再生水厂与B饮用水厂管网水总大肠菌群对比由图5~8可知,总体上来说,再生水管网水中氨氮、浊度、COD,总大肠菌群含量均比自来水高,而且同样波动很大。
3.结论生活饮用水是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2],水源多为无污染或污染较轻的水库、河流、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较清洁的水,经处理后其水中悬浮物、有机物、氨氮,细菌含量较低,水质较好。
再生水水质标准2007年3月,水利部发布了《再生水水质标准》,对再生水的分类、水质管理及水质监测进行了严格要求。
——再生水补充地下水,主要是通过地面入渗和地下灌注的方式,将再生水人工回灌到地下含水层,使再生水参与地下水循环,再生水的水质将直接影响地下水体和含水层,其不良影响往往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
对于回灌地下水,重点考虑的因素有:水中的有机物、有毒物对水体的污染;回灌过程中不造成堵塞。
因此,回灌地下水水质的控制项目主要包括:1)常规指标:色度,浊度,嗅和pH值;2)有机污染物指标: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化学需氧量(CODCr);3)无机污染物指标: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汞,镉,砷,铬,铅,铁,锰,氟化物和氰化物;4)生物学指标:粪大肠菌群。
——再生水利用于工业用水,重点考虑的因素有:水垢,腐蚀,生物生长,堵塞,泡沫以及工人的健康。
因此,再生水利用于工业用水水质的控制项目主要包括:1)防止设备堵塞的水质指标:浊度和悬浮物(SS);2)防止设备腐蚀的水质指标:色度,pH值,总硬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总磷,铁和锰;3)生物学指标:粪大肠菌群。
——再生水利用于农、林、牧业用水,重点考虑的因素有: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对灌溉系统的影响。
因此,利用于农、林、牧业用水水质的指标主要包括:1)影响土壤和植物生长的指标:色度,pH值,总硬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溶解性总固体,汞,镉,砷,铬,铅和氰化物;2)防止灌溉系统堵塞的指标:浊度和悬浮物(SS);3)影响环境卫生的生物学指标:粪大肠菌群。
——再生水利用于城市非饮用水,重点考虑的因素有:水体环境的要求,人体健康的要求和输水管网的要求。
因此,利用于城市非饮用水水质的控制项目主要包括:1)影响生态环境的生物化学指标: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和溶解性总固体;2)影响感官的指标:色度,浊度,嗅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3)影响管道设备的指标:pH值,溶解氧,铁和锰;4)影响环境卫生的生物学指标:粪大肠菌群。
再生水回用标准
再生水回用的标准主要涉及水质要求和水量保证两个方面。
1. 水质要求:再生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水质标准,具体标准可参考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在使用再生水时,应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水质标准和处理工艺,确保再生水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灌溉回用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总悬浮物(T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和粪大肠菌群等指标,不同等级的再生水对这些指标的要求不同。
2. 水量保证:再生水的水量应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具有一定的余量。
为了保证再生水的水量和水质,应建立完善的水量调度和管理机制,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确保再生水的稳定供应。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再生水可以用于灌溉,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对于灌溉回用水,应采取合适的管理和措施,防止再生水污染土壤和作物,避免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咨询当地水资源管理部门或查阅相关法律法规。
城市再生水回用于发电厂水质特征分析摘要:针对我国天然气发电厂再生水回用的现状,结合我国天然气发电厂四家典型天然气发电厂的再生水,运用朗格利尔指数、活度积等技术,对天然气发电厂再生水的微溶解盐类的污染趋势、氯离子的侵蚀趋势、有机质对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微溶盐会有结垢的问题,氯离子也会有一定的腐蚀危险,COD、BOD,等的含量比较丰富,氨氮含量过高,还会有微生物腐蚀的问题。
并就中水回用工艺中应注意的防腐、结垢和微生物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天然气发电厂;再生水回用;回用工艺1.水质特征判据为保证天然气发电厂回用水的质量,对经过二次处理的出水进行了二次处理。
循环冷却水的基本目标是防止结垢和腐蚀,使水资源达到最大程度。
再生水在回用到循环冷却水的过程中,因为盐分的集中,CO的消散和水温的上升,将会产生难溶盐类的含量超出饱和度,造成结垢。
如果水样的pH值高于规定pH值,则线性指数为正,则会使水中的碳酸钙沉淀,并形成沉积物和结垢;在船体中,在负的条件下,溶液未达到饱和,不会产生沉淀;在LSI为0时,水体达到了饱和,此时水体具有稳定的性质。
可将诸如BaS04、CaS04,SrS04,Ca3(P04)2等的不溶解性盐类的有效离子积K和它们的活度积K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它们的结垢趋势。
2.水质指标分析A、B、C、D四个发电站使用的再生水的硬度为4.04毫摩尔/升,A、B、C、D四个发电站使用的再生水的硬度为4.35毫摩尔/升。
目前,仅D厂的水质指标出现了较大值,且其硬度越高,则回水中Ca2+等离子体的污染倾向越强。
因此,为了使出水的硬度达到要求,再生水厂必须对其进行处理。
氯离子对金属管道的腐蚀性影响较大,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水质评估指标。
A站、B站、C站、D站的再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为181.72mg/L,B站、C站、D站的再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为181.72mg/L,B站为132.00mg/L,C站为136.00mg/L,D站为183.28mg/L,尽管这些指标均符合相关的水质要求,但随着循环水的回用,由于再生水的持续浓缩,其氯离子的浓度会逐步升高,其对金属管道的腐蚀作用将不可忽略,因此必须做好防腐工作。
管网水循环消毒设备水质标准及性能特点介绍小区分质供水系统采用最先进的反渗透技术,净化直饮水设备解决了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无人操作,全自动控制,给水系统封闭,文明生产。
分质供水系统的核心由4大部分组成:优质饮用水设备、变频恒压供水设备、供水管网和管网水循环杀菌设备。
一、优质饮用水设备优质饮用水设备是自来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核心装置,应用于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制水设备通常采用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过滤技术生产优质饮用水,既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又能部分脱盐、去硬度、适量保留原水中的部分矿物质,不失为优质饮用水生产的最佳膜技术。
二、变频恒压供水设备在分质供水工程中采用全自动恒压变频供水装置直接提升供水,卫生、安全、可靠,用户随时都能饮用新鲜水,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设备占地小、性能稳定、能耗低。
三、分质供水管网分质供水管网为系统调试和管网维护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分质供水管网的设计不同于普通自来水管网的设计,其核心是:分质供水管网要使净水循环流畅,尽可能不存在死角。
循环流畅的意义在于管网中未被用户使用的水必须能够及时流动和经过管网消毒系统回流至净水水箱,而不是在某段管道中长时间停留,否则极易造成管网二次污染、滋生细菌。
四、管网水循环消毒设备管道分质供水必须做到“打开龙头即能生饮”。
除了要做到优质饮用水设备出口水质达标外,必须在管网上设置管网水定时循环消毒装置这样才能确保管网水的卫生安全,有效防止二次污染。
分质供水特点1、卫生: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提高健康水平。
水质高、口感好、健康环保、安全可靠2、新鲜:自动循环流动,自动监控水质,杜绝二次污染,净水常新。
3、健康:反渗透技术分离水中所有杂质和细菌、保证饮水质量。
4、安全:完全避免水源和输水管路污染而影响饮水水质。
分质供水系统适用于小区、公寓、办公大楼、企业单位及学校的直接饮用水,系统工艺技术非常完善确保供水安全,健康。
《制定《再生水景观灌溉水质标准》需考虑的问题再生水水质》摘要:然而景观植物评价是通外观而不是产量因对再生水灌溉景观植物枝叶耐盐性是至关重要特性,根据再生水盐分相对b 确定盐分对灌溉产生影响程即没有影响、影响和高影响,但是由我国城市污水、景观植物具有己特性因制定我国再生水标准程应重考虑这些差别摘要景观灌溉是再生水利用重要方面推荐了制定再生水景观灌溉水质标准原则并从保护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角重介绍了盐分、特殊离子、营养物质、重金属、病原体等组分限值城市产生废水充分可靠处理可以成种新水再生水用获益性使用如工业冷却水、地下水回灌、城市杂用水和景观灌溉等美国景观灌溉用水可以达到城市用水量70%以上样我国随着人们对美生活环境不断追城市景观也必将逐年增多因景观灌溉是再生水利用重要方面再生水灌溉程可能产生主要问题是景观植物伤害人类健康损害和土壤条件破坏如再生水水质合特定标准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再生水景观灌溉水质标准》因对当前再生水景观灌溉使用将推荐制定标准原则和几重要水质指标限值标准制定原则()制定水质标准目充分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保证废水有用物质充分利用植物产量和质量有所提高;植物和土壤不受到污染物质伤害()制定标准前要量国外综合考虑国地理、气候、济、政策、人口素质等因素重济效益和环境、社会效益有机结合(3)确定再生水景观灌溉等级按区域分限制性地区(如高速公路景观)和开放性地区(如公、居民区景观及学校操场)限制性地区对水质要相对低些()标准推荐适宜处理工艺保证再生水水质可靠性并藉免除对些成分监测保证景观植物生长质量水质限值.盐分盐分引起植物伤害主要表现增长缓慢树冠瘦枝叶变褐变黄植物组织脱水缺少活力产量下降花朵变等等多数情况下盐分引起植物枝叶破坏比根部还要严重然而景观植物评价是通外观而不是产量因对再生水灌溉景观植物枝叶耐盐性是至关重要特性外景观植物是多种不作物组合对灌溉水也有着不耐盐能力木植物相对草类耐盐性低多数草可以承受5000g/L盐再生水盐分般不足以引起草根部损害但是对草叶伤害仍然比较因制定盐分限制值要考虑到不植物以及植物不部位耐盐性单指标值宽松不能确保所有植株安全;严格也会造成不必要浪费确定多指标才能保证标准实用性确定限值前首先要对值物耐盐能力进行分级确定低耐盐性、等耐盐性及高耐盐性植物不类型植物有不盐分限值假定b根据再生水盐分相对b确定盐分对灌溉产生影响程即没有影响、影响和高影响美国高尔夫协会研究结是[]对草皮(总溶固体)50g/L没有影响50~000g/L轻或影响000g /L重影响多数再生水低500g/L对植物影响不美国佛罗里达州对05种景观植物研究发现高耐盐性55种等耐盐性08种要保护和不能使用再生水种可见多数景观植物都可以利用再生水灌溉另外可以采取些辅助手段减少盐分对植物伤害如景观引进高耐盐性植物;尽量采用地面灌溉方式减轻对枝叶伤害;保证足够水量满足蒸发和浸出作用降低盐水对植物影响.特定离子再生水钠离子、氯离子和硼离子长期积累都会给植物带危害对多数植物说钠是非常有限钠通影响土壤渗透性接影响植物生长并引起植物营养障碍如土壤交换络合物被钠饱和钙就会从植物根部组织除结因缺钙而引起死亡钠毒还可引起叶灼伤当土壤吸附钠离子量超土壤上阳离子总量0%5%土壤渗透性较差渗透性减型征兆包括水堵塞、慢渗透、结壳、压紧、不良通风、野草入侵、疾病出没相对渗透性常用钠吸附比(R)表示当这值6表明出现渗透性问题对根[]吸收植物不造成影响值3造成影响3~9高影响9对叶吸收植物没有影响值3造成影响以上3氯离子对植物造成伤害主要症状是叶变黄叶类灼烧和生长速降低对草皮氯没有显著毒性但是多数树木和灌木对氯浓355g/L相当敏感对根吸收植物[]氯浓70g/L没有影响70~355g/L影响〉355g/l重影响对叶吸收植物00g/L没有影响〉00g/L影响以上通使用肥皂和清洁剂硼进入水变化围0.5~g/L这围身对很多植物是无毒但高水平硼会影响敏感性植物尤其是树木和灌木硼叶积累对叶组织造成毒害导致叶变黄、灼伤和减产草皮对硼耐受性比其他植物要高硼浓』g/L没有影响g/L影响〉g/L重影响.3营养物质氮、磷、钾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营养物质其氮是有益它浓和形式都影响着植物吸收量氮会刺激植物生长引起不正常开花结问题通常氮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利用所以规定再生水硝酸根浓[]5~50g/l程适当高50g/l则对植物影响较通调研国污水处理厂发现多数二级出水硝酸根浓低5g/L因不会造成氮量现象量磷和钾般不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且再生水含量也很低因不是重考虑元素.重金属再生水可能包含量低浓重金属元素当土壤该种元素积累到对草皮和植物有害问题就会出现毒性出现是由铜、镍、锌、镉等重金属元素累积因要限定重金属元素值尤其对长期使用土壤美国环保局推荐高浓[]是镉0.005g/L铜0.g/l镍0.5g/L锌5g/l多数二级处理再生水可以满足这标准3保护人体健康水质限值病原体引起微生物风险通常是再生水利用主要风险导致水体疾病病原体可以分三类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目前国际通用指示微生物肠杆菌包括总肠菌、粪便肠菌和耐热肠杆菌制定微生物限值要考虑和健康风险有关流行病学和微生物风险评价研究结城市景观灌溉导致病原体危害主要通气溶胶传播原因是多数城市景观采用喷灌方式人们直接接触较少气溶胶可能通呼吸途径进入人体造成感染也可能沉淀食物、皮肤和衣上造成接感染般再生水消毒处理细菌量显著减少对健康影响不美国环保局[3]推荐不限制接触灌溉水标准是粪便肠菌数0/00L限制接触灌溉水标准是00/00L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公灌溉标准[]是粪便肠杆菌00(/00L两指标相差很原因是标准制定不仅是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济发达程工艺技术条件和人们生活质量要等诸多方面墨西哥[5]等国试验研究表明即使和粪便肠杆菌000/00L再生水直接接触也没有明显疾病发生因选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微生物指标比较适合我国现实情况另外从我国污才治理发展状况看消毒、滤是切实可行除病厉体工艺平病毒灭活效率可达99.99%可以充分保证再生水满足健康要常规成分限值灌溉水悬浮固体很多方面影响灌溉程对灌溉系统悬浮固体可引起水泵和喷洒器喷嘴磨损或堵塞从而降低灌溉效率悬浮固体沉积对土壤也很不利会引起硬块生成降低籽苗出土率美国环保局[3]推荐限制接触灌溉水质标准是30g/l多数二级处理再生水可以满足这标准.B有机物质带危害包括感官上不愉快即恶臭和色排放到土壤引起厌氧环境较高有机荷也会导致土壤入渗能力降低美国环保局[3]推荐限制接触灌溉水质标准是30g/L多数二级处理再生水也可以满足这标准.3通影响金属可溶性和土壤碱造成接影响美国环保局[3]推荐限制接触灌溉水质标准是69般城市污水变化围这区但是我国废水收集系统多数是生活和工业废水混合不可避免地受到工业水质影响因工业废水排入管道前要进行适当处理5结语推荐污染物质限值多是参考了美国再生水水质标准它再生水研究有着几十年历史研究结真实可信但是由我国城市污水、景观植物具有己特性因制定我国再生水标准程应重考虑这些差别。
再生水和自来水的水质标准一、物理指标1. 透明度:水质的透明度是指水中的透明物质,如悬浮颗粒、浮游生物等,对光线的透过能力。
一般来说,水质越清澈,透明度越高。
2. 色度:水质的色度是指水中的颜色。
自来水和再生水的色度应符合相关标准,以无色或浅黄色为宜。
3. 浑浊度:水质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的多少。
浑浊度过高会影响水质的口感和安全性。
4. 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是指不能沉降在容器底部的固体颗粒。
这些颗粒可能对水质造成污染,因此需要控制其含量。
二、化学指标1. pH值:自来水和再生水的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以适应人体生理特点。
2. 总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的含量。
过高的硬度会影响水的口感和洗涤性能。
3. 氯化物:氯化物是指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适量的氯化物对人体无害,但过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4. 硫酸盐:硫酸盐是指水中硫酸根离子的含量。
过高的硫酸盐含量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三、生物指标1. 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是指每毫升水中所含的细菌数量。
细菌总数过高可能说明水质受到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大肠菌群:水中大肠菌群是指每升水中所含的大肠菌群数量。
大肠菌群过高可能说明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 病毒及寄生虫:水中病毒及寄生虫是指水中的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四、放射性指标自来水和再生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中放射性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
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自来水和再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含量。
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与示范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再生水的利用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与示范是指在再生水利用方面的标准和示范方案,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技术标准和示范项目,推动再生水灌溉工程的发展,保障再生水灌溉在农业、园林绿化和城市景观等领域的安全可靠使用。
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是指在再生水灌溉过程中要遵循的技术规范。
该标准应包括再生水处理、输送、储存、配水和灌溉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再生水质量标准:明确再生水的水质标准,包括悬浮物、有机物、微生物、营养盐等指标的要求,保证再生水灌溉后不会对土壤和植物造成危害。
2. 再生水输送标准:规定再生水输送过程中的管道、泵站和阀门等设施的要求,确保再生水输送途中不会产生泄漏和交叉污染。
3. 再生水储存标准:规定再生水储存设施的要求,包括储水池、储水塔和储水井等的设计和施工标准,同时应有密封、防渗和防蒸发等措施。
4. 再生水配水标准:明确再生水供水系统的要求,包括水质监测、管网布局、防止管网老化等,确保再生水能够按需供应给不同的灌溉系统。
5. 再生水灌溉标准:规定再生水灌溉的要求,包括灌溉设备的选型和使用、灌溉剂量控制、灌溉频率和方式等,确保再生水灌溉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保护生态环境。
以上标准属于再生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的部分内容,对于推动再生水灌溉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再生水灌溉工程示范项目再生水灌溉工程示范项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设和运行的再生水灌溉示范工程。
通过这些示范项目,可以验证和推广再生水灌溉技术和工程标准,促进再生水灌溉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再生水灌溉工程示范项目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地理位置选择:示范项目的地理位置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指导性,可以较好地满足周边地区的再生水灌溉需求。
2. 项目规模:示范项目的规模应适中,能够较好地展示再生水灌溉工程的技术和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有效地吸引其他地区的关注和投入。
再生水水质标准中水,也称再生水,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
首先城市污水数量巨大、稳定、不受气候条件和其它自然条件的限制,并且可以再生利用。
污水作为再生利用水源与污水的产生基础上可以同步发生,就是说只要城市污水产生,就有可靠的再生水源。
同时,污水处理厂就是再生水源地,与城市再生水用户相对距离近供水方便。
污水的再生利用规模灵活,既可集中在城市边缘建设大型再生水厂,也可以在各个居民小区、公共建筑内建设小型再生水厂或一体化处理设备,其规模可大可小,因地制宜。
在技术方面,再生水在城市中的利用不存在任何技术问题,目前的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处理到人们所需要的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所含杂质少于0.1%,采用的常规污水深度处理,例如滤料过滤、微滤、纳滤、反渗透等技术。
经过预处理,滤料过滤处理系统出水可以满足生活杂用水,包括房屋冲厕、浇洒绿地、冲洗道路和一般工业冷却水等用水要求。
微滤膜处理系统出水可满足景观水体用水要求。
反渗透系统出水水质远远好于自来水水质标准。
国内外大量污水再造回去用工程的顺利实例,也说明了污水再造回去用作工业、农业、市政杂用、河道补水、生活杂用、换水地下水等在技术上就是全然可取的,为协调中国城市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再造利用工作,建设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基本建设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工程质量环评规范》、《污水再造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建设中水设计规范》、《城市污水水质》等污水再造利用系列标准,为有效率利用城市污水资源和确保污水处理的质量安全,提供更多了技术数据。
城市污水采取分区集中回收处理后再用,与开发其它水资源相比,在经济上的优势如下:⑴比远距离输水昂贵城市污水资源化就是将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后,再经深度处理作为再生资源回用到适宜的位置。
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再生水是指经过处理之后符合一定水质标准,可以用于工业用水的水源。
再生水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工业用水资源的紧缺问题,并且降低对地下水和其他淡水资源的依赖程度。
再生水的水质标准主要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物理特性指标三个方面。
微生物指标是衡量再生水水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再生水中的微生物可以对工业过程造成影响,并且可能引起人体健康问题。
因此,在再生水中,必须控制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通常,对于工业用水的再生水,微生物指标应该包括总大肠菌群的检测以及其他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的检测。
对于总大肠菌群的检测,通常采用最概ift的测定方法,如膜过滤法。
而对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则需要采用特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确保水质符合工业用水的要求。
化学物质指标是再生水水质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
因为工业过程中,很多化学物质都可能存在有害的影响,对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再生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常见的化学物质指标包括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针对溶解性有机物,常用的检测方法有COD、BOD等。
对于无机盐,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电导率。
而对于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通常需要采用更加复杂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如原子吸收光谱、气相色谱质谱等。
物理特性指标是再生水水质标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物理特性指标主要包括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和温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质的一些基本性质,并且对工业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色度和浊度的变化可能影响光学设备的使用效果,pH值和电导率的变化可能影响反应的速率和效果等。
因此,在再生水中,这些物理特性指标的变化应该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以确保水质可以满足工业用水的要求。
总之,再生水作为工业用水的水源,其水质标准非常重要。
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指标和物理特性指标是评价再生水水质的核心内容。
通过合理的控制再生水的水质标准,可以有效地解决工业用水资源的问题,并且降低对淡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市政再生水管道设计问题的探讨发表时间:2016-01-27T16:08:05.08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作者:魏斌李微微[导读]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再生水水质特点决定其不能直接饮用,工程设计中常见将市政再生水管道和给水管道相邻或同侧布置,笔者从实践经验来看有所不妥。
魏斌李微微(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0)【摘要】对再生水及再生水系统等进行简要介绍,详细阐述了我国市政再生水管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最后文章对再生水管道设计提出几点可行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再生水;管道设计;优化我国属于干旱严重缺水的国家,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为缓解我国快速城镇化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紧缺形式,促进污水资源化,保障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发展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即再生水系统。
再生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可以广泛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镇杂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和补充水源水等,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再生水系统主要由原水收集系统、处理系统和输配水系统组成,其中输配水管道在整个再生水工程设计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工程复杂性相对较小,很容易被忽视,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我国市政再生水管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市政再生水管道的设计原则1)市政再生水管道应建成独立系统,且应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误接、误饮、误用,其措施应符合现行《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以下简称《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2)市政再生水管道设计应结合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及当地再生水需求等实际情况,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及节能性综合考虑进行设计,且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
3)市政再生水管道设计应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为道路浇洒、绿地灌溉、景观用水等预留取水口和计量设备,以满足道路养护和园林绿化的用水需求。
再生水水质特点及专用管网材质的选择石晔北京博大水务有限公司(北京经济技术开发西环南路5号100176),电话67817670,传真67856428,Email:******************.cn1. 绪论 (1)2.开发区再生水水质特点和输水管网材质特征 (1)2.1. 开发区再生水水质特点 (1)2.2.开发区再生水输水管网的材质特征 (3)3.再生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及模拟试验 (3)3.1. 再生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水质变化情况 (3)3.2.对水质变化的初步分析 (4)3.3.模拟试验 (4)4.理论分析 (6)4.1.水的化学稳定性问题 (6)4.1.1.化学稳定性的鉴别方法........... . (6)4.1.2.开发区再生水的化学稳定性 (7)4.2.水质稳定问题与管网所用管材的关 (7)4.3.开发区再生水水质和管网所用管材的综合分析 (8)4.3.1.稳定开发区再生水水质 (8)4.3.2. 改变输水管网材质 (9)5.结论 (1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厂通过“微滤+反渗透”膜法工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生产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并建设了专用管网用于输送再生水。
由于在管网材质上选用了传统的球墨铸铁内衬水泥砂浆材料,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pH 值升高、钙、镁离子析出等问题,使管网末端出水水质与反渗透出水端水质存在一定差异,这不仅导致再生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水质的恶化,也存在着对管网材料的潜在损害。
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反渗透出水的特点、传统管网材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反渗透出水在不同材质管网内pH值、钙、镁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实验。
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反渗透出水自身较弱的酸碱缓冲能力和管网水泥砂浆内衬特别是表层中可溶性碱性物质含量较多这两个因素的协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再生水在管网输送过程的水质的明显改变。
针对这一结论,本文对如何通过稳定再生水水质防止球墨铸铁管腐蚀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在输送类似水质的产水(如海水淡化水)时在如何进行选择适宜的管网材质的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再生水、水质、反渗透、输水管网材质1.绪论随着北京市水资源的短缺,污水资源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北京市建设了一座以“双膜法”(微滤+反渗透)为工艺的再生水厂,将污水处理厂出水通过膜技术进行深度处理,生产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直接回用于区内工业企业。
由于再生水的源水是经过处理的城市污水,虽然经过膜技术处理,但考虑到源水水质的“不可控性”,再生水不能与自来水并网混合输送。
为此,在建设再生水厂的同时,配套建设了专用输水管网,各用水单位从干管上接入支管将再生水引入内部使用。
一期工程干管长度为12公里,管网材质为与自来水管网相同的球墨铸铁内衬水泥砂浆。
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水厂出水水质较好但经过管网输送后在用户端水质变差的现象。
由于球墨铸铁管广泛应用于城市自来水输送系统,而自来水在输送前后水质差异现象并不明显,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再生水水质特点及其与输送管网材质的匹配性,防止再生水在管网内的二次污染。
2. 开发区再生水水质特点和输水管网材质特征2.1. 开发区再生水水质特点开发区再生水厂使用美国陶氏(DOW)公司BW30-365FR反渗透膜,膜设备脱盐率在99.5%以上[1]。
表1列出了再生水水质设计标准、常年实测水质平均值和开发区自来水水质。
由表1可以看出,再生水水质指标除pH值较低,COD和BOD 值高于自来水外,其他各项指标,特别是TDS、电导率和总硬度、总碱度远远低于自来水。
这是由开发区再生水的生产工艺决定的,由于使用反渗透膜作为处理设备,虽然采用了污水作为源水,但水中各类阴阳离子和悬浮物大部分均在微滤和反渗透过程中予以去除。
COD 和BOD的主要来源是原水中的有机类物质,即使经过膜处理过程,仍有少量残留,而自来水在生产过程中无明显的有机物来源,因此,其COD和BOD值低于再生水。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去除了绝大多数阴阳离子,虽然被称为“再生水”,但在主要水质指标,特别是在硬度和电导率指标上,开发区再生水与离子交换、蒸馏法或海水淡化等方法生产的纯水(去离子水)近似,而与自来水差异明显。
表1. 再生水与自来水水质对比开发区的再生水输水管网选用了河北新兴铸管公司生产的球墨铸铁内衬水磨砂浆的管材,其特点在于:(1)在城市供水管网中广泛使用,目前全国城市自来水和污水管网几乎均使用球墨铸铁管;(2)球墨铸铁管内衬了水泥砂浆,管内输水符合卫生要求;(3)球墨铸铁管可承受内水压力超过2.0MPa以上;(4)球墨铸铁管延伸率、刚度、抗拉强度较大,承受土壤静荷载及地面动荷载的能力优于其它管材,适于地下敷设;(5)球墨铸铁管的管件规格齐全,能适应新安装需要,也能适应运行管道上不停水引接分支的需要,比非金属管材解决起来方便;(5)球墨铸铁管通常外表面首先喷涂锌层,再喷涂沥青保护,利于防止外部腐蚀;(6)球墨铸铁管通常可使用50~100年,价格和使用寿命优于化学管材及钢管。
[2]3.再生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水质的变化及模拟试验3.1. 再生水在管网输送过程中水质变化情况在再生水生产和输送过程中,特别是在供水初期,出现了再生水在管网末端的水质与反渗透设备末端出水水质差异较大的现象,2009年9月再生水厂产水和两家主要用水企业管网末端水质主要水质指标平均值见表2。
表2. 2009年9月再生水水质变化情况反渗透处理后的水接近纯水的性质,各种无机和有机成分的含量很低,特别是水的总碱度平均值只有7.9mg/L(以CaCO3计),总硬度只有1.06mg/L(以CaCO3计)。
这样的水质缓冲能力非常弱,pH值极易受酸碱的影响发生剧烈的变化。
现有运行中的输水管道主要由球墨铸铁管构成。
为了防止水对金属管的腐蚀作用,球墨铸铁管通常具有水泥砂浆内衬层。
水泥砂浆内衬与所输送的水直接接触,并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从而影响所输送的水质。
pH值在输送过程的显著升高现象初步分析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导致。
一是水自身的缓冲能力弱,二是水泥砂浆内衬中存在易于溶出的碱性成分。
经对水泥砂浆内称取样观察发现,内衬层明显呈两层分布,与水直接接触的表层为厚度较小的一层浅白色物质,其硬度也相对较低,易于将其剥离。
经与相关专业人员了解,该层物质是在高速离心涂覆水泥砂浆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水泥中的一些较轻的组分构成。
这些较轻的组分可能是易溶性碱性成分的来源。
当水与其接触时发生侵蚀作用,碱性成分进入水中,在水自身的缓冲能力较弱的情况下,从而引起了pH值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显著升高。
3.3.模拟试验为进一步验证所用管网材质对再生水水质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如下几个试验进行观察。
实验一:水泥砂浆内衬碱性的定性观察取水泥砂浆内衬样品一块,表面积约5cm2,加入纯水200mL,用稀盐酸调节pH为2.0,然后密封,观察pH值的变化情况。
经过1天后,pH值升高到3.0,2天后升高到7.6,3天后升高到8.3。
说明该水泥砂浆内衬具有较强的释放碱性物质的趋势。
实验二:砂浆表层物质对水的pH值影响将水泥砂浆内衬样品的表层白色物质刮取下来,并研磨成粉末,分别称取0.25克于两个烧杯中,其中一个加入再生水200mL,另一个加入自来水200mL,观察pH值的变化情况。
发现经过仅6min,加入再生水的pH值由6.6上升到9.6;而自来水的pH值在6min后由7.5升高到8.0,此后pH变化非常缓慢,2天后pH值仅升高到8.2。
这表明,水泥砂浆内衬的表层白色物质具有非常强的碱性,但自来水对这种碱性的释放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
实验三:泡管实验——进一步观察在自来水和再生水条件下pH 升高的现象将从一段与实际使用管网材质相同的1m长管段两端安装法兰,经预冲洗后分别灌入自来水和再生水,然后两端阀门封闭,定时取样观察pH值的变化。
结果如下图:图1. 管网内自来水和再生水pH值随时间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灌入再生水时,pH值在两天内能升高到10,而灌入自来水时,两天后pH值达到8.7。
实验四:水泥砂浆中溶出的物质分析实际水样和泡管实验的水样分析均发现,水在管中停留会造成电导率的明显增加,由出厂水的37µS/cm升高到了83µS/cm,同时钙、镁离子的浓度均有大幅度增加,特别是钙离子浓度增加40倍左右,但水的浊度没有明显的升高,表明输送过程中有溶解性物质从内衬释放到了水中,其中钙的溶出非常明显,钙的溶出可能是以氢氧化钙形式进入水中,造成pH值升高,也直接导致了电导率的增加。
4.理论分析4.1.水的化学稳定性问题上述试验说明了管网材质是造成再生水水质变化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再生水水质进行深入分析。
目前行业上普遍把化学稳定性作为分析水和管网材质关系的重要指标。
水质化学稳定是指水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既不结垢又不腐蚀管道,即既不溶解又不沉积碳酸钙。
水质化学稳定性主要表现在腐蚀性和结垢性两方面。
[3]4.1.1.化学稳定性的鉴别方法国外文献提出了使用稳定指数来定性鉴别化学的稳定性的方法。
稳定指数(I R)计算式为:[4]I R = 2pH s–pH0式中,pH0 -水的实测pH值;pH s -水在碳酸钙饱和平衡时的pH值。
pH s=(9.3+N s+N t)-(N h+N a)式中N s-溶解固体常数;N t-温度常数;N h-钙硬度常数(以CaCO3)计,mg/L;N a-总碱度常数(以CaCO3)计,mg/L。
在此情况下,水的稳定性特征可由稳定指数进行鉴别,见表3。
表3. 水的稳定性的鉴别根据何维华[4]提出的对上述四项计算值的常数判定方法,通过开发区再生水中TDS、温度、钙硬度和总碱度的数值,可以得出其N s、N t、N h、N a指标分别约为0.07、2.1、0.6、1.0,最终计算结果开发区再生水的稳定指数高达13.74,对管网的腐蚀性不言而喻。
4.2.水质稳定问题与管网所用管材的关系管网水质的化学稳定性同时也与管网所用的管材有关。
为避免腐蚀,进入不同管材的管网中的水应满足的条件各不相同。
1990 年丹麦、芬兰、荷兰、挪威、德国、瑞典、英国和美国的学者曾联合研讨了这一问题,提出流入管网之水的稳定问题,要与管网所用管材的材质结合起来考虑,并提出以下带结论性的建议:[4] [5](1)对于由铁管组成的管网,进入管网的水应满足:pH=7~8.5;碱度>10~25mg/L (北欧建议碱度>25mg/L);应该存在钙离子;溶解氧>2 mg/L;有机物必须存在,但数量不宜多。
对于铸铁管、球墨铸铁管、钢管, [HCO3-]/([SO42-]+[Cl-])>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