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矿基本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石墨生产知识点总结石墨的生产主要分为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两种。
天然石墨是通过开采矿石获得,而人工石墨是通过在高温高压下炭化有机物或者石墨化硅等方式制得。
下面将分别对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的生产过程进行总结。
天然石墨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矿石的采集、破碎、磨矿、浮选、精炼等。
首先是矿石的采集,通常在矿山中利用传统的采矿设备进行采集,然后将矿石进行破碎,将其破碎成适当的粒度。
接下来是磨矿,通过磨矿设备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进一步加工,使其达到适当的颗粒度。
然后是浮选,通过浮选设备去除矿石中的杂质和杂矿,从而得到较纯的石墨浮矿。
最后是精炼,将浮选后的石墨浮矿进行炼制,使其达到一定的纯度要求。
人工石墨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或者石墨化、石墨石制备等。
首先是原料准备,根据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原料,通常是选择含有碳元素较高的有机物或者石墨化硅等作为原料。
接下来是炭化或者石墨化,通过将选取的原料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炭化或者石墨化,得到石墨石。
最后是石墨石制备,将得到的石墨石进行再加工,并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得到符合要求的人工石墨产品。
总的来说,石墨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炭化或者石墨化、石墨石制备等。
而这些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不同的生产设备,例如破碎设备、磨矿设备、浮选设备、炭化炉、石墨石加工设备等。
另外,还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除了生产过程外,石墨生产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比如石墨产品的分类、品质指标、应用领域等。
在石墨产品的分类上,主要包括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两种,而在品质指标上,主要包括石墨产品的碳含量、晶体度、粒度等指标。
另外,石墨产品的应用领域很广泛,涉及到电池、铅笔芯、润滑剂、耐火材料等多个领域。
综上所述,石墨的生产过程和相关知识点包括了矿石的采集、破碎、磨矿、浮选、精炼等生产过程,以及石墨产品的分类、品质指标、应用领域等相关知识点。
对于石墨生产企业来说,需要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并加强环保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石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石墨英文名称:graphite定义:碳的一种同素异构体——六方晶系的晶体。
它是铸铁内常出现的以及石墨化钢内含有的一种组织组分。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机械工程(2)_热处理(二级学科);机械工程(2)一般热处理名词(三级学科)石墨环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著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
由于每个碳原子均会放出一个电子,那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因此石墨属于导电体。
石墨是其中一种最软的矿物。
它的用途包括制造铅笔芯和润滑剂。
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拉丁语为Carbonium,意为“煤,木炭”。
汉字“碳”字由木炭的“炭”字加石字旁构成,从“炭”字音。
目录展开简介分子结构英文名称:graphite分子式:C分子量:12.01CAS 登录号:7782-42-5EINECS 登录号:231-955-3碳元素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之中。
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碳是生铁、熟铁和钢的成分之一。
碳能在化学上自我结合而形成大量化合物,在生物上和商业上是重要的分子。
生物体内大多数分子都含有碳元素。
碳化合物碳化合物一般从化石燃料中获得,然后再分离并进一步合成出各种生产生活所需的产品,如乙烯、塑料等。
石墨碳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晶态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有无定形碳如煤;有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动植物等;碳酸盐如大理石等。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
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性质常温下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稀酸、稀碱和有机溶剂;不同高温下与氧反应燃烧,生[1]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在卤素中只有氟能与单质碳直接反应;在加热下,单质碳较易被酸氧化;在高温下,碳还能与许多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碳化物。
石墨用途:1、冶金工业,主要用作耐火材料;2、铸造业,用作铸模和防锈涂料;3、电气工业,用于生产碳素电极,电极碳棒,电池,制成的石墨乳可用作电视机显像管涂料,制成的碳素制品可用于发电机,电动机,通讯器材等诸多方面;4、机械工业,用作飞机,轮船,火车等高速运转机械的润滑剂;5、化学工业,用于制造各种抗腐蚀器皿和设备;6、核工业,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和防护材料等;7、航天工业,可做火箭发动机尾喷管喉衬,火箭,导弹的隔热,耐热材料以及人造卫星上的无线电连接信号和导电结构材料。
8、轻工业中玻璃和造纸的磨光剂和防锈剂,制造铅笔,墨汁,黑漆,油墨和人造金刚石的原料。
全球石墨分布:石墨资源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广泛,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都有石墨矿床的存在,但亚洲产出的石墨最多。
除中国等少数国家有大型矿床外,一般多为中,小型矿床。
世界石墨资源分布国:中国,墨西哥,韩国,原苏联,马达加斯加,巴西,加拿大,奥地利,挪威,德国,斯里兰卡,捷克,印度,肯尼亚,巴基斯坦,南非,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瑞典,美国。
石墨矿产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中。
晶质石墨矿主要蕴藏在中国、乌克兰、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巴西等国,其中马达加斯加盛产大鳞片石墨,斯里兰卡盛产高品位的致密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于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奥地利等国。
多数国家只产一种石墨,矿床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只有中国等四五个国家晶质和隐晶质石墨都有产出,大型矿床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石墨储量约为15亿吨,其中晶质石墨约5亿吨。
由于石墨储量有的按矿物量统计,有的按矿石量统计,统计对象不同和数据来源的不一,各种储量统计数据出入较大,但许多资料都表明中国的石墨储量居世界第1位。
截至1996年底止:全国累计探明B+C+D级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701万吨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853万吨,共计22554万吨;历年已经消耗晶质石墨矿物储量394万吨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360万吨,共计754万吨;全国保有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317万吨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493万吨,共计21810万吨。
石墨是一种特殊的非金属材料,兼有金属的优良性能,石墨可供利用的性能有:涂敷性、润滑性、耐高温、耐腐蚀、可塑性、导热、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及在高温情况下所具有的特殊的抗热性质。
了解相关信息,请参加2017年中国国际石墨大会第一部分:基本性质介绍一、性质石墨是元素碳(C)结晶的矿物之一,六方晶体的片状晶体,结晶格架呈六方层状,平行于(0001)解理极完全。
铅灰色,不透明,金属光泽,硬度具异向性,垂直解理面方向为3—5,平行解理面方向为1—2,比重为2.2—2.37,容重1.5—1.8。
石墨是一种特殊的非金属材料,兼有金属的优良性能,石墨可供利用的性能有:涂敷性、润滑性、耐高温、耐腐蚀、可塑性、导热、导电性、化学稳定性及在高温情况下所具有的特殊的抗热性质。
石墨的熔点为3850±50℃。
经超高温电弧的灼烧,在若干种耐高温的材料中,按灼烧后的重量损失计,以石墨为最小。
它的热膨胀系数很小,不但耐高温,而且耐低温,在高温时,它不是趋于软化,反而是强度增高。
二、用途铸造用:用石墨做铸件模子的涂料。
它利用石墨的涂敷性、耐火性、润滑性和化学稳定性。
铸造用石墨约占石墨总用量和三分之一。
冶金工业:用石墨制作坩埚和高温电炉中的石墨砖,用以熔炼有色金属、合金等贵金属材料。
坩埚用石墨也大约相当于总用量的三分之一。
目前我国在钢铁工业中用作(冶金)保护渣。
机械工业:石墨常用作船轴、火车头和车箱轮轴的润滑剂。
用石墨制成的固体润滑剂可用于各种机械的润滑,用石墨作成乳化剂可用于模锻、锤锻脱模润滑剂。
纺织和食品工业:利用石墨制作固体润滑剂,将石墨与金属一起制作无油润滑轴承。
电气工业:用于电极石墨可生产小电极、碳管、电弧、碳棒、焊接碳、水银整流器的正极、电话零件、拉钨钼丝润滑剂及高电阻物等。
化学工业:由于石墨具有异常的化学稳定性,用其制作石墨管道可以保证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并能满足制造高纯度化学物品的需要。
用石墨制成的石墨粉剂可作化学催化剂用于化学肥料制造。
石墨是什么材料
石墨是一种天然矿物,属于原生碳质矿物。
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晶体结构为六方晶系。
石墨是一种软的、黑色的、有光泽的固体,通常呈片状或鳞片状。
它具有很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
首先,石墨的结构特点使得它具有很好的导电性。
石墨的碳原子呈层状排列,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较弱,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在平行于层面的方向上移动。
这使得电子在石墨中能够很容易地沿着层面传导,从而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
因此,石墨被广泛应用于电池、电解质、电刷、电磁屏蔽等领域。
其次,石墨还具有很好的热导性。
由于石墨的层状结构,热量可以很容易地沿着层面传导,使得石墨在高温下表现出良好的导热性能。
因此,石墨被广泛应用于高温材料、热导材料、导热膏等领域。
除了导电性和热导性之外,石墨还具有很好的润滑性能。
石墨的层状结构使得层与层之间的摩擦力很小,因此石墨在摩擦表面上形成的润滑膜能够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磨损。
因此,石墨被广泛应用于润滑油、润滑脂、润滑膏等领域。
此外,石墨还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
它在常温下不溶于水和大多数有机溶剂,在高温下也不易氧化。
因此,石墨在高温、腐蚀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耐腐蚀材料等领域。
总的来说,石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好的导电性、热导性、润滑性和化学稳定性。
它在电子、冶金、化工、机械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现代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石墨行业知识点总结图一、石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石墨的晶体结构呈层状,层与层之间有很好的滑动性,因此石墨具有良好的润滑性。
此外,石墨还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热性,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和耐热材料。
2. 化学性质:石墨是一种惰性材料,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在常温下,石墨与酸、碱、盐等化学物质都不起反应。
二、石墨的生产工艺1. 矿石选矿:石墨主要存在于片状石墨和结晶石墨两种形态,通过采矿和选矿过程将石墨矿石提纯。
2. 碳化石墨:通过高温处理,将石墨矿石中的有机杂质转化为碳,从而提高石墨的纯度和导电性。
3. 加工成型:将碳化后的石墨粉末进行成型、烧结等工艺过程,得到成品石墨制品。
三、石墨的应用领域1. 电池材料:石墨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使用,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和循环稳定性,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 润滑剂:石墨作为固体润滑剂,广泛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和减摩领域。
3.耐热材料:石墨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和导热性,被用于制造高温材料和耐火材料。
4. 其他领域:石墨还被用于制造领域、化工领域、航天航空领域等多个领域。
四、石墨行业的市场现状1. 产业发展:全球石墨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主要受到新能源、电子电器、航天航空等行业的需求推动。
2. 市场供需:石墨产品的供需关系紧张,尤其是高纯度、高性能的石墨产品供不应求。
3. 国内外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和消费国家,国内石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总的来说,石墨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在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石墨行业也将不断发展壮大,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生产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石墨矿情况介绍一、石墨简介(一)石墨概念石墨(graphite)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
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而少量石墨则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
石墨由于其特殊结构,具有耐高温性、抗热震性、导电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以及可塑性等众多特性,一直是军工与现代工业及高、新、尖技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资源,石墨应用范围广泛,国际曾有专家预言“20世纪是硅的世纪,21世纪将是碳的世纪”。
石墨鉴定特征:1、铁黑色,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有滑感和染手。
2、石墨是在高温下形成。
3、石墨最常见于大理岩、片岩或片麻岩中,是有机成因的碳质物变质而成。
煤层可经热变质作用部分形成石墨。
少量石墨是火成岩的原生矿物。
石墨也常见于陨石中,一般为团块状,以一定方位关系组成立方体外形的多晶集合体称方晶石墨。
(二)石墨的分类1、天然石墨按石墨结晶形态和工艺特性,将天然石墨分为三类:(1)致密结晶状石墨致密结晶状石墨又叫块状石墨。
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
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2/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
这类石墨矿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2)鳞片石墨鳞片石墨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
此类石墨矿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
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
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其工业价值最大。
(3)隐晶质石墨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5m2/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
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
品位较高,一般固定碳含量60~85%。
石墨基础知识1.概述1.1两大类别的石墨本报告,是在围绕半导体、光伏产业用(即电子工程用)石墨制品的品种、生产制造过程、产品性能、生产厂家、具体应用领域情况、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做的行业调研的基础上编写的。
石墨(g r a p h i t e)材料的来源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类。
尽管天然石墨优异的理化性能使之在各个科技工程领域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但是天然石墨的粉体形态使其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发展出人造石墨,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重要任务。
本报告所涉及、调研的半导体、光伏产业用石墨制品,主要就是由人造石墨材料作为原料制出的。
天然石墨最常见于变质岩中,是有机碳物质变质形成的,煤层经热变质也可形成石墨。
有些火成岩中也可出现少量石墨。
天然石墨外形一般为鳞片状或颗粒状的粉体。
自然界中纯净的石墨是没有的。
它往往含有S i02、A l203、F e0、C a O、P2O5、C u0等杂质。
这些杂质常以石英、黄铁矿、碳酸盐等矿物形式出现。
此外,还有水、沥青、C O2、H2、C H4、N2等气体部分。
天然石墨的结晶形态不同的石墨矿物,具有不同的工业价值和用途。
可将工业应用的天然石墨根据结晶形态不同分为三类,即致密结晶状石墨、鳞片石墨、隐晶质石墨。
我国具有丰富的天然石墨资源,特别是晶质的鳞片石墨,储量、产量以及国际贸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堪称石墨大国。
世界已探明的晶质石墨储量2.3亿t,我国占有1.7亿t,世界远景储量7亿t,我国为4亿t。
目前产业界内大量使用的成形石墨都是人造石墨(S y n t h e t i c G r a p h i t e,日文:“人造黑铅”)材料。
人造石墨是其石油焦、煤类、硬沥青焦等为主要原料,经过3000℃左右高温石墨化,再添加特种添加剂制成制作石墨制品的原材料。
因天然石墨的粉体形态使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发展出人造石墨制品及相关产业成为今后重要方面。
1.2石墨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石墨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它在许多工业领域中得到应用。
马来山石墨矿矿石品质特征马来山石墨矿,又称为“马来石墨”,是世界上著名的石墨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
马来山石墨矿的矿石品质特征是其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马来山石墨矿的矿石品质特征进行分析。
矿物成分分析马来山石墨矿的矿物成分主要包括石墨、石英、云母、方铅矿和白云石等。
其中,石墨矿物质量分数一般在50%以上,常规高品位的石墨矿含量在70%以上。
马来山石墨矿的石墨晶体多呈片状,具有良好的结晶度、成份均匀度和自然浮选性。
在晶粒度方面,石墨的晶粒多在0.1毫米以下,一些细小的晶体在显微镜下看起来非常独特。
此外,马来山石墨矿石墨含量高、石墨颗粒大小均匀,因此它的导电性能相对较好。
电学特性石墨具有良好的电学特性,是一种优良的导电材料,常被用于制造电池电极、电解电极等器件。
马来山石墨矿的矿石品质特征之一是其电学特性良好。
通过对马来山石墨矿进行测试,我们发现它的电阻率很低,一般在10^-3 ~ 10^-6Ω·m之间,是制作高性能碳基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化学成分分析马来山石墨矿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碳、硅、铝、钙、镁、钠、钾、铁、钡、锌、铅等元素组成。
其中碳含量较高,一般在94% ~ 98%之间,这也是马来山石墨矿作为制造石墨产品的重要原料之一的原因。
马来山石墨矿的硅含量较低,一般在1% ~ 2%之间。
由此可见,马来山石墨矿的矿石质量特征之一是低硅含量,而硅是能够影响石墨制品性能的关键元素之一,低硅含量对提高石墨制品的质量是非常有益的。
物理性质分析马来山石墨矿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密度、韧性、热稳定性以及吸湿性等。
其密度一般在2.20 ~ 2.30 g/cm³之间,比一般钢铁密度小,重量轻,使得马来山石墨矿可以制作轻质出色的石墨制品。
韧性方面,石墨的断裂面呈现为平滑光洁面,易于切割、加工和铣削。
热稳定性方面,马来山石墨矿在高温下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具有极佳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延长石墨制品的使用寿命。
一、资源状况虽然众多国家都已发现石墨矿产,但具有一定规模可供工业利用的矿床并不多,相对集中分布于少数国家中。
晶质石墨矿主要蕴藏在中国、乌克兰、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巴西等国,其中马达加斯加盛产大鳞片石墨,斯里兰卡盛产高品位的致密块状石墨;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于印度、韩国、墨西哥和奥地利等国。
多数国家只产一种石墨,矿床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只有中国等四五个国家晶质和隐晶质石墨都有产出,大型矿床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石墨储量约为15亿t,其中晶质石墨约5亿t。
由于石墨储量有的按矿物量统计,有的按矿石量统计,统计对象不同和数据来源的不一,各种储量统计数据出入较大,但许多资料都表明中国的石墨储量居世界第1位。
截至1996年底止,全国累计探明B+C+D级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701万t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853万t,共计22554万t;历年已经消耗晶质石墨矿物储量394万t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360万t,共计754万t;全国保有晶质石墨矿物储量17317万t和隐晶质石墨矿石储量4493万t,共计21810万t。
据有关资料综合估计,中国晶质石墨矿物资源量可达三四亿吨,隐晶质石墨矿石资源量近亿吨,总资源量近四五亿吨。
二、资源特点 (一)矿床规模 中国石墨矿的规模以大、中型为主,保有储量的矿产地中,大型矿占23%,中型矿占44%,小型矿占33%。
其中:晶质石墨矿的规模以大、中型矿居多,占矿产地总数的70%(大型矿占26%、中型矿占44%),全国晶质石墨保有矿物储量约88%集中分布于大型矿中,其中:黑龙江省萝北县云山、勃利县佛岭、鸡西市柳毛和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坝4处为世界罕见规模特大的矿床,各矿保有储量为大型矿规模下限的15~40多倍,共计保有矿物储量占全国晶质石墨保有矿物储量的66%,其他中型和小型矿的保有储量只占11%和1%;隐晶质石墨矿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中型矿占38%、小型矿占54%),但唯一的湖南省桂阳县荷叶大型矿却集中了隐晶质石墨保有矿石储量的57%,其他中型矿的储量占39%,小型矿的储量只占4%。
石墨的原材料分类
石墨的原材料可以分为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两类。
1. 天然石墨:天然石墨是由地壳中的石墨矿石经过矿石开采和提炼得到的。
一般天然石墨矿石主要有石墨片岩、石墨状矿石和结晶石墨等三种。
其中石墨片岩是最常见的天然石墨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石墨和其他的矿物质。
2. 人工石墨:人工石墨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得到的。
一般人工石墨可以分为石墨电极材料和石墨杂化材料两类。
石墨电极材料是由天然石墨经过高温热解、碳化等工艺处理得到,用于电池、电容器、防静电地板等领域。
石墨杂化材料是将天然石墨与其他材料进行混合、改性等工艺处理得到,用于无线通信、纺织材料、复合材料等领域。
石墨本为无名鼠辈,然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使石墨一夜扬名四海,风光无限。
借着石墨矿的传说与光环,中国宝安股上窜下跳,令人心惊肉跳,欲仙欲死。
石墨矿究有何种神奇,请听我说!一、石墨特性、分类及用途(一)石墨基本性质关于石墨的发现和利用,有案可据的,当首推《水经注》,书中载“洛水侧有石墨山。
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考古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中国就有用石墨书写的文字,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公元220年),石墨作为书墨才被松烟制墨所取代。
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湖南郴州农民开采石墨做燃料,称之为“油碳”。
石墨英文名Graphite,源于希腊文“graphein”,意为“用来写”。
由德国化学家和矿物学家于1789命名。
石墨分子式为C,分子量为。
天然石墨呈铁黑色、钢灰色,条痕亮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晶体属复六方双锥晶类,沿{0001}呈六方板状晶体,常见单形有平行双面、六方双锥、六方柱,但完好晶形少见,一般呈鳞片状或板状。
晶胞参数:a0=,c0=。
典型的层状结构,碳原子成层排列,每个碳与相邻的碳之间等距相连,每一层中的碳按六方环状排列,上下相邻层的碳六方环通过平行网面方向相互位移后再叠置形成层状结构,位移的方位和距离不同就导致不同的多型结构。
上下两层的碳原子之间距离比同一层内的碳之间的距离大得多(层内C-C间距=,层间C-C间距=)。
具{0001}完全解理,比重,比表面积5-10m2/g。
硬度具异向性,垂直解理面为3-5,平行解理面为1-2。
集合体常为鳞片状,块状和土状。
石墨薄片具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矿物薄片在透射光下一般不透明,极薄片能透光,呈淡绿灰色,一轴晶,折射率~,在反射光下呈浅棕灰色,反射多色性明显,Ro灰色带棕,Re深蓝灰色,反射率Ro23(红),(红),反射色、双反射均显著,非均质性强,偏光色为稻草黄色。
鉴定特征铁黑色,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具挠性,有滑感,易污手。
石墨本为无名鼠辈,然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使石墨一夜扬名四海,风光无限。
借着石墨矿的传说与光环,中国宝安股上窜下跳,令人心惊肉跳,欲仙欲死。
石墨矿究有何种神奇,请听我说!
一、石墨特性、分类及用途
(一)石墨基本性质
关于石墨的发现和利用,有案可据的,当首推《水经注》,书中载“洛水侧有石墨山。
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
”考古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商代,中国就有用石墨书写的文字,一直延续至东汉末年(公元220年),石墨作为书墨才被松烟制墨所取代。
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湖南郴州农民开采石墨做燃料,称之为“油碳”。
石墨英文名Graphite,源于希腊文“graphein”,意为“用来写”。
由德国化学家和矿物学家A.G.Werner 于1789命名。
石墨分子式为C,分子量为12.01。
天然石墨呈铁黑色、钢灰色,条痕亮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晶体属复六方双锥晶类,沿{0001}呈六方板状晶体,常见单形有平行双面、六方双锥、六方柱,但完好晶形少见,一般呈鳞片状或板状。
晶胞参数:a0=0.246nm,
c0=0.670nm。
典型的层状结构,碳原子成层排列,每个碳与相邻的碳之间等距相连,每一层中的碳按六方环状排列,上下相邻层的碳六方环通过平行网面方向相互位移后再叠置形成层状结构,位移的方位和距离不同就导致不同的多型结构。
上下两层的碳原子之间距离比同一层内的碳之间的距离大得多(层内C-C间距=0.142nm,层间C-C间距=0.340nm)。
具{0001}完全解理,比重2.09-2.23,比表面积5-
10m2/g。
硬度具异向
性,垂直解理面为3-5,平行解理面为1-2。
集合体常为鳞片状,块状和土状。
石墨薄片具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矿物薄片在透射光下一般不透明,极薄片能透光,呈淡绿灰色,一轴晶,折射率1.93~2.07,在反射光下呈浅棕灰色,反射多色性明显,Ro灰色带棕, Re深蓝灰色,反射率Ro23(红),Re5.5(红),反射色、双反射均显著,非均质性强,偏光色为稻草黄色。
鉴定特征铁黑色,硬度低,一组极完全解理,具挠性,有滑感,易污手。
若将硫酸铜溶液润湿的锌粒放在石墨上,则可析出金属铜斑点,而与之相似的辉钼矿则无此反应。
石墨是元素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其它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碳60、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每个碳原子的周边连结著另外三个碳原子(排列方式呈蜂巢式的多个六边形)以共价键结合,构成共价分子。
由于每个碳原子均会放出一个电子,那些电子能够自由移动,
因此石墨属于导电体。
解理面以分子键为主,对分子吸引力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
鉴于石墨特殊的成键方式,不能单一的认为石墨是单晶体或者是多晶体,现在普遍认为石墨是一种混合晶体。
(二)石墨分类按石墨结晶形态和工艺特性,将天然石墨分为三类:
1.致密结晶状石墨
致密结晶状石墨又叫块状石墨。
此类石墨结晶明显,晶体肉眼可见。
颗粒直径大于0.1毫米,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0.1-1m2/g,晶体排列杂乱无章,呈致密块状构造。
这类石墨矿品位很高,一般含碳量为60~65%,有时达80~98%,但其可塑性和滑腻性不如鳞片石墨好。
2.鳞片石墨
鳞片石墨晶体呈鳞片状;这是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的,有大鳞片和细鳞片之分。
此类石墨矿品位不高,一般在2~3%,或10~25%之间。
它是自然界中可浮性最好
的矿石之一,经过多磨多选可得高品位石墨精矿。
这类石墨的可浮性、润滑性、可塑性均比其他类型石墨优越,因此其工业价值最大。
3.隐晶质石墨
隐晶质石墨又称微晶石墨或土状石墨,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
比表面积范围集中在1-5m2/g,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
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缺乏光泽,润滑性比鳞片石墨稍差。
品位较高,一般固定碳含量60~ 85%。
少数高达90%以上。
一般应用于铸造行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