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2021年高考改革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12.各省市新高考改革的主要亮点是什么?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浙江、上海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进入正式的新高考考试录取阶段。
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市已先后出台了高考改革实施时间表。
地区启动时间改革亮点上海2014年1、从2017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
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66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本科院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
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2016年起,合并本科一二批次,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5、报考专科高职志愿学生,只计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
浙江2014年1、从2017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
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高校从7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
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北京2017年1、从2020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
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英语考试一年两考,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英语增加口语考试;3、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4、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
2021河北高考一二本合并2021年高考取消二本河北2021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公布,内容提及逐步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自2021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批次。
(1)录取批次和录取办法。
逐步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自2021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批次。
增加本科批次考生填报志愿数量和征集志愿次数,最大限度满足考生志愿填报的需求。
自2021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中,按物理科目组合和历史科目组合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考生志愿由“专业(类)+学校”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增加高等学校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机会。
具体志愿填报和录取办法由省招生委员会另行制定,于2021年10月底前向社会公布。
(2)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
自2021年起,在河北省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
考生选考科目符合高校相应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的,方可报考该专业(类);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要求的招生专业(类),考生在报考时无选考科目限制。
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应提前向社会公布。
注:以上内容可信度较高,但官方政策也可能调整。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考试招生改革。
到2021年,在我省初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招录新机制“两依据、一参考”从2021年开始,我省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新高考怎么考?考生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3+1+2”模式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2021年河北高考最新政策变化近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将呈现7大变化。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盘点一下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批次合并。
录取批次调整为本科提前批(原提前特殊类型批、本科提前批A、本科提前批B、本一特殊类型批、本二特殊类型批、本科二批中艺术体育类)、本科批(原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二批、少数民族预科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专科提前批和专科批。
2.扩大艺术、体育类招生平行志愿实施范围。
自2021年起,凡使用我省艺术统考成绩或校际联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并执行我省平行志愿统一投档规则的院校(专业),以及使用我省普通体育类专业测试成绩作为专业成绩录取的院校(专业),均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3.部分艺术类专业实行校际联考。
自2021年起,我省戏剧与影视学类、书法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服装设计与表演类等四类专业测试实行校际联考。
4.我省还对高考部分优惠加分政策进行了改革。
具体包括进一步控制和规范全国性加分项目,自2022年高考起,享受加分的少数民族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县参加高考报名,且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阶段连续3年完整户籍、学籍并实际就读,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逐步取消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2021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农村户口独生子女考生参加高考,不再享受加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不安排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5.规范普通高校特殊类型招生。
2021年艺术类专业考试中,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其他高校不得组织美术学类、设计学类省级统考所涵盖专业的校考。
高水平运动队考试中,由体育总局科教司组织游泳、武术、跆拳道、击剑、棒球、射击、手球、垒球、橄榄球、冰雪、赛艇等11个项目统测,各地各高校不再组织省级统考、联考、校考。
体育类考试中加强反兴奋剂教育宣传。
河北高考分文理科吗多少分近日,全国各地陆续公布了高考成绩,不同地区的分数线和分科情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作为教育专家,我们需要关注高考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本文将从高考分文理科的情况、高考改革、高考招生政策、高考备考建议和高考后的出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河北高考分文理科吗多少分?据最新消息,河北省2021年高考文科一本线为549分,理科一本线为584分,二本线分别是文科477分和理科512分。
这意味着,高考分文理科的情况在河北省并不明显,但分数线较高,考生需要更加努力备考。
二、高考改革近年来,高考改革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高考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
其中,改变高考的考试内容和形式,促进高中教育的质量提高,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招生机制等都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三、高考招生政策高考招生政策也是考生和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在招生政策中,各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定。
比如,在一些地区,高考加分项目会影响录取结果;在一些地区,特殊群体的招生政策更加优惠;在一些地区,特别优秀的考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等等。
四、高考备考建议高考备考是每一位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备考期间,考生需要注重真正的学习,而不是纯粹的刷题。
同时,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能力,也是备考的重要内容。
另外,要注意健康饮食和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稳定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
五、高考后的出路高考后的出路也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
在高考结束后,考生可以选择通过自主招生、推荐免试、艺术类招生和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等途径,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或职业。
此外,考生还可以考虑选择去海外留学,或者选择就业和创业。
高考建议:1. 制定好备考计划,充分利用时间。
2. 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
3. 注重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注:指全国卷,下同),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
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1、高考命题杜绝繁难偏旧,基本以2013年的试题难度为标准;2、2016年,英语将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学生的会考成绩计入高考总分(A等100分,B等85分,C等70分),学生可以多次报考会考,最终以最好成绩为准;3、在2016年之前,高考英语分值逐年降低:2015年,英语120分,相应的,语文将提高到180分;2016年,英语100分(会考),语文提高到200分;4、除了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以外,其它加分政策都将取消;5、志愿填报也有微调:考前填报,但从明年开始执行平行志愿,第一志愿可以同时报2个,第二志愿可以同时报3个。
2017年英语分降,语文分增,2016年,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总分均为750分。
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
英语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
英语满分100分。
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
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
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目前,中高考改革是大趋势,家长一定要看!!!最近很多人问的、英语学科虽然不参加统一高考,但是将采取等级录取,假如你总分考了500分,其中英语90分,按照高考老的制度,你依然可以报一本。
但是这样改革后,如果你英语90分,只达到F,那么你选择的院校可能只是三本了!一些家长误以为高考不考英语了,这是错误的,只是英语考试的方向改变了!更加注重语言的实际应用和听说能力!不要因为一时的误解迷惑而耽误了孩子的未来!改革方案◆取消一本线,保留本科线,文理不分科。
【导语】2021年河北⾼考英语满分多少分?2021年⾼考即将来临,很多同学们和家长朋友们都想了解2021年河北的⾼考英语满分多少分。
下⾯是由为⼤家详细介绍⼀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2021年河北⾼考英语满分多少分?问:2021年河北⾼考英语满分多少分?答:河北推⾏“3+1+2”模式,统⼀⾼考科⽬调整为语⽂、数学、外语3门,不分⽂理科,每门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语⽂、数学、外语,所有学⽣必考。
“1”为⾸选科⽬,考⽣须在⾼中学业⽔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中必须选择⼀科;“2”为再选科⽬,考⽣可在化学、⽣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中选择两科。
2021届新⾼考政策 ⾃2021年起,⾼考考试科⽬设置为“3+1+2”组合⽅式,即由全国统⼀⾼考语⽂、数学、外语3门科⽬和普通⾼中学业⽔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1门⾸选科⽬+2门再选科⽬)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语⽂、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考⽣总成绩。
“1”由考⽣在物理、历史2门⾸选科⽬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考⽣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物学4门再选科⽬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考⽣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等学校招⽣依据考⽣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院校专业组”平⾏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除提前批次外,实⾏同⼀批次录取。
新的⾼考模式对于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可以结合⾃⼰的兴趣以及⾃⼰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来可以有效地避开⾃⼰的弱项,提升⾃⼰的升学率。
深化英语考试改⾰。
增加⼀次英语考试机会,学⽣可以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将成绩的⼀次计⼊⾼考成绩中。
两次时间,⼀次是六⽉份全国统⼀考试还有⼀次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安排。
2021⾼考英语怎么考 类型⼀:⼀年两考,考试内容包含听说测试+笔试 实⾏省市有2020年的上海、⼴东;2021年的北京、江苏。
河北高考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河北高考的高考家长们,你们知道河北高考改革在时候出台吗,以下是为你的河北高考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1、从2021年起,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
高考成绩由语数外和3门选考科目成绩构成,3门选考科目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意选择,高考总分750分;2、外语考试可参加两次,取成绩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总分;3、高校从6门选考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提出选考科目范围,最多不超过3门。
考生选考科目满足任何1门,即可报名;4、xx年起本科二批三批合并,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
2021年河北高考改革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时机,考试科目由现行的3+文综、理综,改为“3+3”。
高考科目为:语、数、外(必考),政、史、地、物、化、生(六选三);2021年我省高考将有以下四大变化:一是统一高考科目发生了变化,国家组织实施的统一高考将由现在的“3+X”改为语文、数学、外语,这3个科目每科的分值将保持150分不变。
二是外语科目考试次数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只考一次变为提供两次考试时机,取两次成绩较高者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是录取依据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只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录取,变为“两依据,一参考”即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采取依据统一高考的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
四是录取批次发生了变化,除了先行合并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外,还将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1.八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
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
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
山西省对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仅执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也不区分少数民族聚居区。
各省高考改革方案简版第一批综合改革省市:上海、浙江启动时间:2014年,实施时间:2017年“3+3”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不分文理。
上海高考总成绩660分(语数外每门150分,3门选科每门70分);浙江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二批综合改革省市: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启动时间:2017年,实施时间:2020年“3+3”模式,3门必考+3门选考,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三批综合改革省市: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启动时间:2018年,实施时间:2021年“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四批综合改革省市: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启动时间:2021年,实施时间:2024年“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第五批综合改革省市: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启动时间:2022年,实施时间:2025年“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2”为再选科目,不分文理。
高考总成绩750分。
没进入新高考的省市:新疆、西藏、台湾、香港、澳门2022各地高考使用试卷情况1、全国甲卷适用地区: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2、全国乙卷适用地区:陕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青海、甘肃、安徽、江西、山西、河南;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3、新高考I卷适用地区:山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广东;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1、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考两次。
2、天津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3、河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山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5、内蒙古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6、黑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7、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8、辽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考试科目有哪些202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性考试)。
统一高考科目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其中,外语科目分为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考生任选其中1个语种参加考试。
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制。
选择性考试科目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考生须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我省自主命制。
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应在相应科目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合格的基础上报考选择性考试科目。
考试时间如何安排考试时间安排在6月7日—9日。
语文科目考试时长为150分钟,数学、外语科目考试时长均为120分钟,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长均为75分钟。
统一高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布为准,如有调整,我省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试时间相应调整。
满分750分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语数外每门满分150分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其中,首选科目成绩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等级赋分如何进行对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考试,等级赋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成绩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先将每门再选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到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再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对应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
2021各省份英语高考改革方案北京市1、从2021年秋季入学高一起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3、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4、自2021年起,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5、2021年调整统一高考科目,实行3+3,探索两依据、一参考。
天津市1、取消文理分科;2、实行3+3的考试模式,选考科目6选3;3、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4、探索两依据、一参考多元录取。
山东省1、2021年英语科目使用全国卷,2021年语文和数学使用全国卷,2021年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2、2021年高考实行3+3的考试模式;3、未来一批二批合并,除提前批次外,不再分批次录取。
志愿填报由学校+专业改为专业(类)+学校形式;4、录取两依据、一参考。
广东:2021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以减轻学生集中应考压力。
宁夏: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动实施。
高考外语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一次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期间,另外一次考试时间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时间安排。
考生最多可申请参加本年度两次外语考试,选择一次较好成绩作为其本年度高考外语考试成绩。
河北:外语科目考试次数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只考一次变为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两次成绩较高者计入考生总成绩。
河北将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2021年开始,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语数外分值150分不变,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重庆重庆将在2021年上半年出台并公布《重庆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方案》。
从2021年(2021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开始,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
【导语】⾼考作为⼀个关乎亿万家庭的⼤事,⼀个微⼩变动都牵动着亿万家庭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各省市的⾼考改⾰也正在紧锣密⿎地展开,⽽像⼀些⾼考改⾰的前头兵,⽐如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区,⾼考改⾰都已经实施很多年了。
下⾯是⽆忧考分享的河北⾼考什么时候改⾰。
欢迎阅读!河北⾼考什么时候改⾰ 提问:河北⾼考什么时候改⾰ 回答:⼀、河北新⾼考改⾰时间安排 启动时间:2018年 执⾏时间:2021年 ⼆、河北新⾼考改⾰详细要点解读 1、2021年⾼考⽂理不分科; 2、⾼考科⽬实⾏"3+3"; 3、外语考两次; 4、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批合并,以后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5、⾼校招⽣"两依据,⼀参考"; 6、2017年秋季⼊学的⾼⼀新⽣,实⾏新的⾼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7、2018年秋季⼊学的⾼⼀年级学⽣开始实⾏新的学业⽔平考试制度。
三、河北⾼考改⾰⽅案细则 1、2021年起,每年6⽉份统⼀⾼考科⽬,将由原来的语⽂、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或⽂科综合,更改为语⽂、数学、外语三门科⽬(其中,外语可以提前考⼀次,取成绩纳⼊总成绩) 2、2018年起,取消⽂理分科,并将⾼中学业⽔平考试正式与⾼考挂钩。
学业⽔平测试分为等级性考试和合格性考试,其中等级性考试需要学⽣⾼⼀阶段根据兴趣爱好及未来⽣涯规划,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6门科⽬中,⾃主选择3门进⾏考试,考试成绩按照等级赋分规则纳⼊⾼考录取总成绩。
3、2021年起,⾼中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河北省2017年9⽉⼊学⾼⼀群体已经开始实施,2020年⾼职录取时将参考)。
4、外语科⽬考试次数发⽣了变化,由过去的只考⼀次变为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两次成绩较⾼者计⼊考⽣总成绩。
河北将从2018年秋季⼊学的⾼⼀年级学⽣开始实⾏新的学业⽔平考试制度。
2021年开始,考⽣总成绩由统⼀⾼考的语⽂、数学、外语3个科⽬成绩和⾼中学业⽔平考试3个科⽬成绩组成。
2024实行新高考的省份有哪些2024新高考的省份有哪些根据全国新高考改革时间表可以看到,2024年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这7省的高三生,将迎来首届新高考。
而对于四川、河南、云南、陕西、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8省的高三生来说,将成为最后一届参加老高考的学生。
各省市新高考实施时间第一批 2014年启动,2017实施新高考模式(3+3):浙江、上海第二批 2017年启动,2020实施新高考模式(3+3):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三批 2018年启动,2021实施新高考模式(3+1+2):河北、广东、辽宁、福建、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第四批 2021年启动,2024实施新高考模式(3+1+2):甘肃、黑龙江、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第五批 2023年启动,2025实施新高考模式(3+1+2):四川、河南、云南、陕西、内蒙古、山西、宁夏、青海未启动新高考:新疆、西藏(不含港澳台)新高考和旧高考有什么区别1、考试科目不同新高考模式是“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1”为在物理、历史中选择一门,“2”为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择两门。
2、考试分值不同新高考方案中六门学科均以分数形式呈现,均计入总分,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选一在物理或历史中选一门分值为100分,选二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再选两门,每门分值100分。
总分750分。
3、考试试卷不同原高考是文理不同卷;新高考方案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不分文理。
4、选科组合更多选科组合更多,有利于高复考生扬长避短,选择优势科目。
在降低语文、数学计分份额的同时,实现取长补短、提升总分。
新高考模式3+3是什么意思“3+3”考试模式是3门必考+3门选考。
第一个“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后者“3”指从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新高考模式3+1+2是什么意思“3”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1”是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
12月29日,全国第三批高考改革八省(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发布了《2021年高考安排与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8省份新高考采用“3+1+2”模式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为750分。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根据计划,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采用国家试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门科目由各省组织,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持续3天,8个省的高考将于2021年6月7日至9日持续3天。
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75分钟。
8省市公布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据悉,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计划为语文9:00—11:30,数学6月7日15:00—17:00,外语6月8日15:00—17:00。
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一、2021年河北新高考改革方案
1、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2、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3、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4、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二、河北新高考政策解读点评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
据了解,河北省此次高考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同时也为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定的所有科目,每年组织2次考试,分别安排在5月和12月。
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考试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六门科目。
考生根据高校相关专业的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历史和物理中选择一门,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与6月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
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改革将实行“3+1+2”模式
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将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这些学生将在2021年正式和“新高考”相遇。
“新高考”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考试时间不变,不分文理科。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将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选考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其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生应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按照“新高考”实行的“3+1+2”模式,学生在选择考试科目时一共有12种不同的科目组合可供选择。
“新高考”总分750,“2”科的成绩采用等级赋分办法。
“新高考”施行后,考生总成绩将有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没门满分150分。
选考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1+2”模式中最后的“2”科,即需要从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4门科目选择的2科,考试成绩将按照等级赋分的办法计分。
赋分满分设定为100分,赋分起点设定为30分,将考生原始成绩按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再对考生原始成绩按公式进行转换,最终得到考生赋分成
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