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符号表示的量2
- 格式:ppt
- 大小:441.50 KB
- 文档页数:23
2.7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思维导图】【知识点全掌握】【知识点全掌握】一、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1. 定义:以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也可以表示为C 126)质量的1/12(1.661×1027kg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 r 表示。
(1)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实际质量的换算式为: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实际质量×12/作为标准的碳原子的实际质量如:1个碳原子质量 1.993×10-26千克1/12的碳原子质量 1.661×10-27千克1个氧原子质量 2.657×10-26千克则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57×10-26千克×12/1.993×10-26千克==16或 2.657×10-26千克/1.661×10-27千克==161个氢原子质量 1.674×10-27千克则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4×10-27千克×12/1.993×10-26千克==1或 1.674×10-27千克/1.661×10-27千克==1以此类推,也可得出其它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无须表明。
2.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于联系4.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为1,所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数值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相等。
人们把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叫做质量数,即: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质子数+中子数(在原子符号X AZ中X 是元素符号,Z 表示质子数,A 表示质量数)。
三、相对分子质量1.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做相对分子质量(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一种相对质量(用符号M r 表示)。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7-1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原子质量 目录.................................................................................................................................................. 1 .................................................................................................................................................. 2 .................................................................................................................................................. 3 .................................................................................................................................................. 5 .. (9)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碳-12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也可表示为126C )质量的112(1.661×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后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符号A r 表示。
(2)计算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12kg kg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标准碳原子的质量如C 、H 、O 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千克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1.674×10-27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千克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千克千克27-26-10661.110993.1⨯⨯=12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千克千克27--2610661.110657.2⨯⨯=16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千克千克27-27-10661.110674.1⨯⨯=12.原子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A 、B 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A 、B 两原子的质量之比。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1.相对原子质量。
(1)标准:一个 的质量的121(标准=1.661×10-27kg )。
(2)其他原子的质量与碳-12质量的121相比所得的 ,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符号为“1”,无须表明。
(4)原子核内 + =相对原子质量。
2.与原子相似,分子的质量很小,分子质量通常也用相对质量来表示。
(1)定义: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就是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2)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步骤:①写出正确的化学式②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③根据分子中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求出相对分子质量。
(3)求相对分子质量,例: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H 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
3.化学式意义。
(以CO 2为例填空)(1)表示某种物质。
例:二氧化碳。
(2)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例: 。
(3)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例: 。
(4)表示物质分子的结构。
例: 。
(5)表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 。
题型一相对原子质量计算1.已知碳(C-12)原子的质量为m kg ,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该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A .m nB .m n 12C .12nD .nm 12 2.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它表示( )A .铁单质的质量为5 6gB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56gC .铁的原子核内有56个质子D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121的56倍 题型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1.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 4)2·12H 2O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39×27×(32+16×4)×2+12×18B .39+27+(32+16×4)×2+12×2×1+18C .39+27+(32+16×4)×2×12×(1×2+16)D .39+27+(32+16×4)×2+12×(1×2+16)2.下列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正确的是( )A .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14×16×2=448B .2NH 3的相对分子质量=2×14+1×3=31C .O 2的相对分子质量=16×2=32gD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74一、选择题1.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10B .17C .18D .322.已知某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原子核中的16个中子,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A .15B .16C .1D .313.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为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第二章第七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内容来源】八年级浙教版下册第二章【主题】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会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推导结论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借助饼图认识新概念的过程,学会用类比法来认识抽象事物与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元素符号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对应关系,认识到符号中包含着量的意义;(2)通过借助数学工具完成科学公式推导的过程,体验各学科相互之间如何起关联。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公式教学难点:规律的推导三、教学准备PPT知识点的线索知识拓展,完善认知板书重点知识整理思路,把握重点四、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的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的第七节。
本节课内容难度较小,需花3个课时进行落实。
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公式、单位,查询方法以及重要结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本节课以前,教材已经编排了元素符号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本节课的内容是对元素符号的第四种意义的补充。
而该知识点又是学习相对分子质量与质量比等概念的重要基础。
因而,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初级中学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大都在15岁左右,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基础。
由于目前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初期,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总体较薄弱,需要教师加以耐心的辅导和帮助。
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的三种意义,“相对原子质量”这个新概念作为第四种意义,学生在接触时比较容易接受。
良好的数学基础在本节课重要结论的推导以及公式的引出时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1.复习回顾【教师】同学们,今天接着上新的内容。
上新课之前,我们照例要复习一下之前的知识。
大家拿出纸笔,来写写看这几个根离子的符号(PPT)。
请两位同学来黑板上来写……【学生】写根离子的符号【教师】接着,老师来报几个物质,请一位同学来黑板上听写,其他同学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写。
2020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71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原子质量◆要点1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把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分为12等份,则1份质量为1.993×1026千克×112=1.661×1027千克.其他原子的质量与1.661×1027千克质量相比后得出一定的比值,这个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27=11.66110-12⨯⨯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一个该原子的质量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2.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该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3.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要点2相对分子质量1.定义: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2.举例:(1) 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2) 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64+32+16×4+5×(1×2+16)=250.Δ基础题系列1.(2019春•杭州期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B .结构示意图和表示了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C .相对原子质量为m 的原子,核外有n 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 ﹣nD .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ⅦA 族【答案】D【解析】A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B 、这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是12,属于镁元素的镁原子和镁离子,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故中子数=m﹣n,正确;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是硫原子,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错误。
2.(2019春•瓯海区期中)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N克,又知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B.C.D.【答案】A【解析】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质量为N克,一个某原子的质量为M克,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2.7-2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相对分子质量目录 (1) (2) (3) (8) (12)一、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叫作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
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的一种相对质量(用符号M r表示)。
【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质量也越大;②质量相同、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所含的分子个数越多。
二、根据化学式计算1.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比如: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H:O=(1×2):(16×1)=1:8练习:(1)计算二氧化碳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计算硫酸(H2SO4)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碳酸氢铵(NH4HCO3) 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如:计算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水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100%=2/18×100%≈11.1%练习:(1)求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2)计算碳酸氢铵(NH 4HC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计算硝酸铵(NH 4NO 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说明】由上可知,知道了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或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比,也知道该物质的量,就能算出一定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
【思考】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180克水中含有多少氢元素和氧元素?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的五种基本类型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要注意将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原子个数,再进行求和。
结晶水化合物中的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在内,如CuSO 4•5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5×18=250.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A m B n 为例)()()m A A m m B B n⨯=⨯的相对原子质量的相对原子质量。
浙教版8年级下册第二章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考点全突破【学习目标】1、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和算法2、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第定义和算法3、掌握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知识精讲】一、相对原子质量1. 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碳—12)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则1份质量为 1.993×10-26×1/12=1.661×10-27千克,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为“1”,“1”不用明确写出,因此,相对质量是有单位的。
以下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也为“1”。
2、查阅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元素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可以查出其相对原子质量,也可以在相对原子质量表中按其字母的排列顺序查阅。
3、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单位是“1”。
4、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第一,写出正确的化学式,如H2O第二,查出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H:1,O:16第三,计算出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原子个数的和,即为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如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5、化学式的涵义对质量即为1;(2)电子的质量很小,其相对质量可以忽略;(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类型:以A X B Y 为例1. 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xa + yb2. 根据化学式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A 原子个数:B 原子个数= x :y3. 根据化学式求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A 元素质量:B 元素质量=xa :yb如化学式“H 2SO 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H :S :O=(1×2):(32×1):(16×4)=1:16:324. 根据化学式求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质量分数%100)(⨯⨯=相对分子质量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分子中该元素原子个数 即A 元素的质量分数%100yb x a x a %A ⨯+=如化学式“H 2SO 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64/98=65.3%5. 根据化学式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元素A 的质量M A = y x B A M ×A%【培优训练】一、单选题1.(2021八下·拱墅期末)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北京四中表示物质的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撰稿人:魏国福责编:张立[知识要点]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①电子层核外电子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有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②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
③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洁、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其各部分的意义如图所示(以铝原子为例):④元素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化学上根据事实,把原子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是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有通过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2、离子因得失电子而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如Na+、Cl-(或SO42-)等。
①离子的分类②离子符号及其意义(数字“2”的意义)③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3、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①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纯净物都有一定的组成,都可用一个相应的化学式来表示其组成。
有些化学式还能表示这种物质的分子构成,这种化学式也叫做分子式。
每一个化学式中的数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特别要注意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具有不同的意义。
例如:②化学式的写法a、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氧气、氢气、氮气、氯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分别用O2、H2、N2、Cl2等来表示。
b、化合物(目前只研究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的化学式书写,总是氧在后,其他元素在前,如Al2O3、SO2等;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总是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如NaCl、MgCl2等。
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1时,“1”不标出。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学反思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我一共上了3课时,可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理想,总结经验如下:
1、介绍相对原子质量时,要指出“以C—12”原子的质量的1/12为标准,并用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2、教学化学式时,可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学生对化学式的认识,以及化学语言的表达。
如可组织学生看图说话等。
3、化学式的计算中要引导学生规范解题,可补充一定的例题,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式的理解,掌握化学式计算的方法。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