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HGT
- 格式:docx
- 大小:12.89 KB
- 文档页数: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277-92各色硝基外用磁漆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色硝基外用磁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由硝化棉、醇酸树脂(或加适量其他合成树脂),各种颜料、增塑剂和有机溶剂等调制面成的各色硝基外用磁漆。
该漆主要用于机床、机器、设备和工具等金属表面的保护和装饰。
22引用标准GB1725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GB1725 涂料遮盖力测定法GB1728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1762 漆膜回粘性测定法GB1922 溶剂油GB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GB5208 涂料闪点测定法快速平衡法GB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GB6753.1涂料研磨细度的测定GB9274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9761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33技术要求产品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
容器中状态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注:铝色漆加和铝粉浆后,细度、光泽两项指标不检验。
44试验方法凡以下试验方法中所指的“规定条件”为GB 9278所规定的温湿度。
4.14.1容器中状态先打开容器,如有结皮应去掉结皮,用搅拌捧搅拌内容物,虽在容器底部有部分沉淀,但没有特别硬的块,搅刮容器底部可使沉淀物搅开,经搅拌内容物易于混合均匀时,视为“搅拌后无硬块,呈均匀状态”。
4.24.2细度按GB 6753.1规定进行。
4.34.3施工性马口铁板两块。
用规定的稀释剂将涂料稀释至流出时间为20~25(涂4粘度计),以压力将试样喷试板上。
4.4 干燥时间按GB1728(表干甲法、实干乙法)规定进行。
4.5 漆膜颜色及外观按GB9761规定进行。
4.6 遮盖力按GB1726中乙法规定进行。
4.7 光泽按GB9754规定进行。
HG/T2006-2006Thermosettingpowder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lab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HG/T 2006-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 lab 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海吉布的资料奥地利海吉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产品的商标为HGT,中文为“海吉”,提供的壁纸名为“海吉布”。
海吉布集功能性、装饰性、健康性、环保性于一身,因产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附近的海吉市而盛名于世。
产品具有美观典雅并且极富动感的编织花纹;优异的防水及防火性能;分子透气性的表面涂层;方便简洁的维护。
海吉布秉承了欧洲产品一贯以人为本的宗旨,全部原料取之于天然,不添加任何有毒物质。
有数十项国际国内权威认证,被世界卫生(WHO)誉为绝对安全的材料。
海吉布为50平方米/卷胶水为10升/桶海吉布施工工序第一步墙面批灰第二步打磨第三步墙面上清油封底第四步现场对踢脚线等处粘贴美纹纸第五步根据高度裁切海吉布第六步墙面滚胶及铺贴海吉布第七步待胶水与海吉布完全粘合后对接缝及阴阳角进行打磨阳角经打磨后的效果第八步海吉布面层上涂料(最后一道工序)海吉涂料的资料奥地利海吉集团从落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以南40公里的海吉市,是世界上海吉系列水性建筑装饰类涂料的大型企业,目前产品有三大类20余种品种。
HGT涂料是现今世界最环保、品质最优秀的涂料之一。
已在德国、法国、瑞典、南非、奥地利等地通过检测,并已获得了ISO9001、ISO14001等十项国际、国内的权威认证。
海吉内外墙涂料是一种新型的触变型丙烯酸共聚物涂料。
该产品为纯天然环保高级健康涂料,不含有任何有机溶剂,具有优异的抗老化性、抗撞击性、耐水洗性及防霉抗菌性,并有多达2600种颜色,色系丰富,色泽典雅。
而且它绝不会释放任何对健康有害的物质。
HGT海吉涂料,二十一世纪健康型建材的杰出代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绝对卫生准使用国生态影响中心颁发的OKO-TEX100环卫标志。
作为世界级的海吉HGT品牌,不在任何建材商店、超市代售产品,以防假货伪品的出现。
产品功能:海吉内墙涂料分为10#、25#二种。
10#涂料常用于室内的墙壁涂装。
它光泽柔和,质感细致,覆盖力强,填充性好,坚实耐久,同时具有优良的环保品质。
HG/T2006-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与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与HG/T2597-94。
ﻫ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5981-1992《热塑性与热固性粉末涂料》。
ﻫ本标准就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与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与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与杯突项目的要求ﻫ—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ﻫ—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与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ﻫ本标准由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ﻫ本标准由全国涂料与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ﻫ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lab 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在开始撰写这篇关于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的文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以及它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标准。
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是一种新型防腐蚀涂料,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和耐候性,广泛应用于钢结构、桥梁、油罐、海洋工程等领域。
它采用独特的配方,含有丰富的锌粉和环氧树脂,能够有效阻隔氧气和水分的侵蚀,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
我们来分析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的深度和广度。
从深度上来看,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不仅包括了其基本性能指标,如固体含量、耐盐雾性能、硬度等,还涉及到了施工方法、基面处理要求、涂装系统建议等方面。
在广度上,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还涵盖了不同施工环境下的应用要求,例如低温环境下的施工技术指导,海洋工程中的防腐要求等,可谓是涵盖面广,内容深入。
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
首先介绍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的基本性能指标,如固体含量、硬度等,然后逐步深入到其施工方法、基面处理要求等内容,最后再展开讨论不同施工环境下的应用要求,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文章中需要多次提及“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增强阅读的连贯性和深度。
文章中还应该包含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
在总结部分,我们可以回顾文章中提到的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的各项内容,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意义,帮助读者对该标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还要共享个人对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的观点和理解。
从我的角度来看,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涂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对于提高涂料的耐腐蚀性能、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严格执行hgt3668环氧富锌底漆标准也能够提升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的信心,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低表面处理容忍性环氧涂料HG/T 4564-201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表面处理容忍性环氧涂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低表面处理容忍性环氧涂料,这类涂料用于非理想状态表面(包括不能彻底除锈、高压水喷射、湿喷砂或附着良好的旧漆膜等表面)时,尚能保持较好的性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lT 1725 2007 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GB/T 172 8---1979 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3- 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71--2007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3186 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 5210- -2006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6742-2007 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 6750-2007 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923.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 9271 色漆与清漆标准试板GB/T 927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750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288.1 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1部分:用于评定喷射清理后钢材表面粗糙度的ISO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技术要求和定义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3 要求产品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HG/T 4564-2013表1 产品性能要求项目指标在容器中状态正常密度/(g/cm3) 符合商定值,允许偏差±0.05不挥发物含量/%≥80干燥时间/h表干≤ 4实干≤24弯曲试验/mm≤ 2耐冲击性/cm 50附着力(拉开法)/MPa≥ 3耐水性(240h) 无异常耐盐雾性(1000h) 漆膜无起泡、生锈、开裂、剥落等现象与旧漆膜相容性无异常与旧漆膜相容性:a该项目适用于需要用于旧漆膜表面的产品;该项目在现场进行测试。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标准1. 引言1.1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概述高氯化聚乙烯涂料是一种具有优异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的涂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船舶等领域。
其主要特点包括高耐热性、优异的耐候性、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等。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可以有效防止基材受到氧化、腐蚀和污染,延长涂装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涂层的耐久性和光泽度。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还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室内外各种环境下的涂装。
在建筑领域,高氯化聚乙烯涂料常用于金属屋顶、建筑外墙、门窗框架等部位的防腐蚀涂装,有效保护建筑结构不受环境侵蚀。
在汽车领域,高氯化聚乙烯涂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外壳、车身零部件等,提高汽车涂装的耐候性和美观性。
在船舶领域,高氯化聚乙烯涂料可用于船体防腐涂装,保护船体免受海水侵蚀和氧化影响。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涂料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通过对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的研究和标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发展和推广,提高涂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1.2 研究背景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的研究背景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涂料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是一种高性能的防腐涂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耐候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金属制品和设备经常需要抗腐蚀涂层的保护,而高氯化聚乙烯涂料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材。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氯化聚乙烯涂料也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的特性和性能,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适用性,提高涂料的研发生产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
对于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的研究背景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种涂料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在涂料行业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0字】2. 正文2.1 高氯化聚乙烯涂料的特性1. 耐候性强:高氯化聚乙烯涂料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够长时间保持涂层的颜色和光泽不变,不易褪色和老化。
涂料产品检测标准2 建筑防水涂料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3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4 胶粘剂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85 内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20096 外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017 溶剂型外墙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20018 汽车面漆各色汽车用面漆GB/T13492-19929 汽车底漆汽车用底漆GB/T13493-199210 桥梁漆钢结构桥梁漆HG/T3656-199911 溶剂型木器涂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912 内墙涂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813 弹性体沥青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14 塑性体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15 聚氯乙烯防水卷材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B12952-200316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23445-200917 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氯磺化聚乙烯防腐涂料(双组分)HG/T2661-199518 富锌底漆富锌底漆HG/T3668-200919 各色醇酸磁漆各色醇酸磁漆HG/T2576-199420 建筑室内用腻子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199821 溶剂型聚氨酯涂料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双组分)HG/T 2454-200622 醇酸清漆醇酸清漆HG2453-199323 硝基清漆硝基清漆HG/T2592-199424 丙烯酸清漆丙烯酸清漆HG/T2593-1994(2004)25 水泥地板漆水泥地板用漆HG/T2004-199126 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27 外墙无机建筑涂料外墙无机建筑涂料JG/T26-200228 高分子防水材料-片材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B18173.1-200629 钢结构防火涂料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30 饰面型防火涂料饰面型防火涂料GB12441-200531 船壳漆船壳漆GB/T6745-200832 船用油舱漆船用油舱漆GB/T6746-200833 船用防锈漆船用防锈漆GB/T6748-200834 船体防污防锈漆船体防污防锈漆体系GB/T6822-200735 船舶压载舱漆船舶压载舱漆GB/T6823-200836 C06-1铁红醇酸底漆C06-1铁红醇酸底漆HG/T2009-199137 H06-2铁红、锌黄、铁黑环氧酯底漆H06-2铁红、锌黄、铁黑环氧酯底漆HG2239-199138 各色酚醛防锈漆各色酚醛防锈漆HG/T3345-199939 红丹醇酸防锈漆红丹醇酸防锈漆HG/T3346-199940 各色硝基底漆各色硝基底漆HG/T3355-200341 硝基漆稀释剂硝基漆稀释剂HG/T3378-200342 过氯乙烯漆稀释剂过氯乙烯漆稀释剂HG/T3379-200343 氨基漆稀释剂氨基漆稀释剂HG/T3380-200344 脱漆剂脱漆剂HG/T3381-200345 硝基漆防潮剂硝基漆防潮剂HG/T3383-200346 过氯乙烯漆防潮剂过氯乙烯漆防潮剂HG/T3384-200347 水性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水性涂料HJ/T201-200548 F01-l酚醛清漆F01-l酚醛清漆HG/T 2238-199l(2004)49 各色酚醛磁漆各色酚醛磁漆HG/T 3349-200350 云铁酚醛防锈漆云铁酚醛防锈漆HG/T 3369-200351 醇酸烘干绝缘漆醇酸烘干绝缘漆HG/T 3372-200352 各色醇酸腻子各色醇酸腻子HG/T 3352-200353 各色硝基外用磁漆各色硝基外用磁漆HG/T 2277-1992(2004)54 各色硝基腻子各色硝基腻子HG/T 3356-200355 各色硝基铅笔漆各色硝基铅笔漆HG/T 2245-199l(2004)56 各色硝基铅笔底漆各色硝基铅笔底漆HG/T 2246-1991(2004)57 氨基烘干清漆A 01-1、A 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237-199l(2004)58 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A16-5l 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HG/T 3353-1987(2004)59 氨基烘干绝缘漆氨基烘干绝缘漆HG/T 3371-200360 聚氨酯清漆S0l-4聚氨酯清漆HG/T 2240-1991(2004)61 紫外光(UV)固化木器漆紫外光(UV)固化木器漆HG/T 3655-199962 各色过氯乙烯磁漆各色过氯乙烯磁漆HG/T 2596-1994(2004)63 锌黄、铁红过氯乙烯底漆锌黄、铁红过氯乙烯底漆HG/T 2595-1994(2004)64 各色过氯乙烯腻子各色过氯乙烯腻子HG/T 3357-200365 各色过氯乙烯防腐漆G 52-31 各色过氯乙烯防腐漆HG/T 3358-1987(2004)66 乙烯磷化底漆X06-1 乙烯磷化底漆(分装) HG/T 3347-1987(2004)67 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JC/T674-199768 环氧沥青防腐涂料环氧沥青防腐涂料(分装) HG/T 2884-199769 各色环氧酯腻子各色环氧酯腻子HG/T 3354-200370 铝粉有机硅烘干耐热漆铝粉有机硅烘干耐热漆(双组分) HG/T 3362-200371 有机硅烘干绝缘漆有机硅烘干绝缘漆HG/T 3375-200372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JC/T 902-200273 氯化橡胶防腐涂料氯化橡胶防腐涂料HG/T 2798-199674 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JC/T852-199975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交联型氟树脂涂料HG/T 3792-200576 热熔型氟树脂热熔型氟树脂(PVDF)HG/T 3793-200577 船用水线漆船用水线漆GB/T 9260-200878 甲板漆甲板漆GB/T 9261-200879 船用货舱漆船用货舱漆GB/T 9262-200880 自行车用面漆自行车用面漆HG/T 3832-200681 自行车用底漆自行车用底漆HG/T 3833-200682 电子元件漆电子元件漆HG/T 2003-1991(2004)83 地坪涂料地坪涂料HG/T 3829-200684 电冰箱用磁漆电冰箱用磁漆HG/T 2005-199l(2004)85 热固型粉末涂料热固性粉末涂料HG/T 2006-200686 机床面漆机床面漆HG/T 2243-1991(2004)87 机床底漆机床底漆HG/T 2244-199l(2004)88 铁路钢桥用防锈底漆铁路钢桥用防锈底漆供货技术条件TB/T 2772-199789 铁路钢桥用面漆中间漆铁路钢桥用面漆中间漆供货技术条件TB/T 2773-199790 铁路机车车辆用防锈底漆铁路机车车辆用防锈底漆TB/T 2260-200191 铁路机车车辆用面漆铁路机车车辆用面漆TB/T 2393-200192 铁路货车用厚浆型醇酸漆铁路货车用厚浆型醇酸漆技术条件TB/T2707-199693 路面标线涂料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94 室内用水性木器涂料室内用水性木器涂料HG/T 3828-200695 砂壁状建筑涂料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24-200096 复层建筑涂料复层建筑涂料GB/T9779-200597 弹性建筑涂料弹性建筑涂料JG/T172-200598 建筑外墙用腻子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200999 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C/T864-2008100 溶剂型醇酸木器涂料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醇酸木器涂料GB/T 23995-2009 101 溶剂型金属板涂料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金属板涂料GB/T 23996-2009102 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聚氨酯木器涂料GB/T 23997-2009103 溶剂型硝基木器涂料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硝基木器涂料GB/T 23998-2009104 水性木器涂料室内装饰装修用水性木器涂料GB/T 23999-2009105 建筑用外墙涂料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408-2009106 汽车涂料汽车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409-2009107 水性木器涂料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水性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24410-2009 108 溶剂型木器涂料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木器涂料HJ/T414-2007109过氯乙烯树脂防腐涂料过氯乙烯树脂防腐涂料GB/T25258-2010110过氯乙烯树脂涂料过氯乙烯树脂涂料GB/T25259-2010111氯化橡胶防腐涂料氯化橡胶防腐涂料GB/T25263-2010112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溶剂型丙烯酸树脂涂料GB/T25264-2010113硝基涂料硝基涂料GB/T25271-2010114硝基涂料防潮剂硝基涂料防潮剂GB/T25272-2010115氨基醇酸树脂涂料氨基醇酸树脂涂料GB/T25249-2010116醇酸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GB/T25251-2010117酚醛树脂防锈涂料酚醛树脂防锈涂料GB/T25252-2010118酚醛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GB/T25253-2010119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JC/T408-2005120路桥用水性沥青防水涂料路桥用水性沥青防水涂料JT/T535-2004121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122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23441-2009123预铺/湿铺防水卷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T23457-2009124汽车油漆涂层汽车油漆涂层QC/T484-1999125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JC/T 1015-2006126地坪涂装材料地坪涂装材料GB/T22374-2008性能检测标准1 附着力《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1720-1979 ( 1989 ))《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 5210-2006 )( ISO 4624:2002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 9286-1998 )《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 ASTM D3359-2008 )2 外观和透明度《清漆、清油及稀释剂外观和透明度测定法》( GB/T 1721-2008 )3 颜色《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T 1722-1992 )《透明液体加氏颜色等级评定颜色第 1 部分:目视法》( GB/T 9281.1-2008 ) / (ISO 4630-1:2004) 《透明液体以铂 - 钴等级评定颜色第 1 部分:目视法》( GB/T 9282.1-2008 ) / (ISO6271-1:2004)《透明液体的颜色(铂钴法)》( ASTM D1209-2005 )4 粘度《涂料粘度测定法》( GB/T 1723-1993 )《胶粘剂粘度的测定》( GB/T 2794-1995 )《涂料黏度的测定斯托默黏度计法》( GB/T 9269-2009 )5 流出时间《色漆和清漆用流出杯测定流出时间》( GB/T 6753.4-1998 )6 细度《涂料细度测定法》( GB/T 1724-1979 ( 1989 ))《色漆、清漆和印刷油墨研磨细度的测定》( GB/T 6753.1-2007 )( ISO 1524:2000 )7 不挥发物含量《色漆、清漆和塑料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1725-2007 ) / ( ISO 3251:2008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GB/T 2793-1995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5 )8 遮盖力《涂料遮盖力测定法》( GB/T 1726-1979 ( 1989 ))9 干燥时间《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28-1979 ( 1989 ))《涂料表面干燥试验小玻璃球法》( GB/T 6753.2-1986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6 )10 摆杆硬度《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 GB/T 1730-2007 )《色漆和清漆摆杆阻尼试验》( ISO 1522:2006 )11 柔韧性《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1731-1993 )12 耐冲击性《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 1732-1993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 ( 耐冲击性试验 ) 第 1 部分:落锤试验 ( 大面积冲头 ) 》( GB/T 20624.1-2006 ) /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 1 部分:落锤试验(大面积冲头)》( ISO 6272-1:2002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 ( 耐冲击性试验 ) 第 2 部分:落锤试验 ( 小面积冲头 ) 》( GB/T 20624.2-2006 ) / 《色漆和清漆快速变形(耐冲击性)试验第 2 部分:落锤试验(小面积冲头)》( ISO 6272-2:2002 )《有机涂层抗快速变形(冲击)的试验》( ASTMD2794-1993(2004) )13 耐水性《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1733-1993 )《色漆和清漆耐水性的测定浸水法》( GB/T 5209-1985 )14 耐热性《色漆和清漆耐热性的测定》( GB/T 1735-2009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6 )15 耐湿热性《漆膜耐湿热性测定法》( GB/T 1740-2007 )16 灰分《色漆和清漆颜料含量的测定第 2 部分:灰化法》( GB/T 1747.2-2008 ) (ISO 14680-2:2000)17 腻子膜柔韧性《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 1748-1979 ( 1989 ))18 稠度《厚漆、腻子稠度测定法》( GB/T 1749-1979 ( 1989 ))19 回粘性《漆膜回粘性测定法》( GB/T 1762-1980 ( 1989 ))20 耐磨性《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 GB/T 1768-2006 )( ISO 7784-2:1997 )《涂料耐磨性测定落砂法》( GB/T 23988-2009 )《落砂法测定有机涂层耐磨性》( ASTM D 968-2005 )21 打磨性《涂膜、腻子膜打磨性测定法》( GB/T 1770-2008 )22 耐盐雾性《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 GB/T 1771-2007 )( ASTM B117-2007 )23 人工老化《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 1865-2009 )《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气候老化曝露曝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 GB/T 23987-2009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方法》( GB/T 14522-2008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三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 16422.3-1997 )《硫化橡胶人工气候老化(荧光紫外灯)试验方法》( GB/T 16585-1996 )《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 GB/T 18244-2000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第三部:荧光 UV 灯》( ISO 4892-3:2006 )《色漆和清漆涂层的人工老化——暴露于荧光紫外线和水》( ISO 11507:2007 )《非金属材料暴露用紫外荧光设备的操作》( ASTM G154-2006 )《汽车外饰材料加速暴露用紫外荧光凝露设备》( SAE J2020-2003 )24 邵氏硬度《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 ( 邵氏硬度 ) 》( GB/T 2411-2008 )25 耐干热性《家具表面漆膜耐干热性测定法》( GB/T 4893.3-2005 )26 闪点《闪点的测定快速平衡闭杯法》( GB/T 5208-2008 ) (ISO 3679:2004)27 耐砂浆性《铝合金建筑型材第 5 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GB 5237.5-2008 中 5.4.10 )28 铅笔硬度《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 6739-2006 )( ISO 15184:1998 )《用铅笔试验测定漆膜硬度》( ASTM D3363-2005 )29 弯曲试验《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圆柱轴)》( GB/T 6742-2007 )( ISO 1519:2002 )《色漆和清漆弯曲试验 ( 锥形轴 ) 》( GB/T 11185-2009 )30 酸值《塑料用聚酯树脂、色漆和清漆用漆基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 GB/T 6743-2008 )( ISO 2114:2000 )31 漆基皂化值《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皂化值的测定滴定法》( GB/T 6744-2008 )( ISO 3681:1996 )32 密度《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 6750-2007 )( ISO 2811-1:1997 )密度《液态胶粘剂密度的测定方法重量杯法》( GB/T 13354-1992 )密度《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2 部分:密度的测定》( GB/T 13477.2-2002 )33 贮存稳定性《涂料贮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6753.3-1986 )34 涂刷性《涂料产品的大面积刷涂试验》( GB/T 6753.6-1986 )35 全锌含量《锌粉》( GB/T 6890-2000 中附录 A )36金属锌含量《锌粉》( GB/T 6890-2000 中附录 B )不挥发分中金属锌含量HG/T 3668-2000 《富锌底漆》中 5.13 、《锌粉颜料和富锌涂料干漆膜中金属锌的含量的测定》( ASTM D6580-2000 )37 流挂性《色漆流挂性的测定》( GB/T 9264-1988 )38 耐洗刷性《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 9266-2009 )39 最低成膜温度《涂料用乳液和涂料、塑料用聚合物分散体白点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GB/T 9267-2008 ) / 《塑料聚合物分散体白点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的测定》 (ISO 2115 ∶ 1996)40 乳胶漆耐冻融性《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GB/T 9268-2008 )41 体积固体含量《色漆和清漆通过测量干涂层密度来测定涂料的不挥发物体积百分率》( GB/T 9272-2007 )( ISO 3233:1998 )42 漆膜无印痕试验《漆膜无印痕试验》( GB/T 9273-1988 )43 耐冷液性《家具表面耐冷液测定法》( GB/T 4893.1-2005 )44 耐液体介质性《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 GB/T 9274-1988 )45 耐碱性《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 9265-2009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J 275-2000 中附录 C.1 )46 耐油性《漆膜耐油性测定法》( HG/T 3343-1985 )47 绝缘漆耐油性《绝缘漆漆膜耐油性测定法》( HG/T 3857-2006 )48 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色漆和清漆巴克霍尔兹压痕试验》( GB/T 9275-2008 ) / ( ISO 2815:2003 )49 耐划痕性《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 GB/T 9279-2007 ) / ( ISO 1518:1992 )50 耐码垛性《色漆和清漆耐码垛性试验》( GB/T 9280-2008 ) / ( ISO 4622:1992 )51 漆基软化点《色漆和清漆用漆基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GB/T 9284-1988 )52 杯突试验《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 GB/T 9753-2007 ) / ( ISO 1520:2006 )53 光泽《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 20 °、 60 ° 85 °镜面光泽的测定》( GB/T 9754-2007 ) / ( ISO 2813:1994 )54 铅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 1 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9758.1-1988 )《锌粉》( GB/T 6890-2000 中附录 C )55 镉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 4 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和极谱法》( GB/T 9758.4-1988 )《锌粉》( GB/T 6890-2000 中附录 E )56 六价铬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 GB/T 9758.5-1988 )《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五部分:液体色漆的颜料部分或粉末状色漆中六价铬含量的测定二苯卡巴肼分光光度法》( ISO 3856.5:1984 )57 铬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 6 部分:色漆的液体部分中铬总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 GB/T 9758.6-1988 )58 汞含量《色漆和清漆“可溶性金属含量的测定”第 7 部分:色漆的颜料部分和水可稀释漆的液体部分的汞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取光谱法》( GB/T 9758.7-1988 )59 铁含量《锌粉》( GB/T 6890-2000 中附录 D )60 耐沾污性《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GB/T 9780-2005 )61 酸性盐雾试验《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 10125-1997 )《人造环境中的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ISO 9227:2006 )62 船舶漆耐盐水性《船舶漆耐盐水性的测定盐水和热盐水浸泡法》( GB/T 10834-2008 )63 漆膜颜色《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一部分:原理》( GB/T 11186.1-1989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二部分:颜色测量》( GB/T 11186.2-1989 )、《涂膜颜色的测量方法第三部分:色差计算》( GB/T 11186.3-1989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 GB/T 9761-2008 ) /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 (ISO 3668:1998)64 总铅含量《色漆和清漆总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13452.1-1992 )65 漆膜厚度《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 13452.2-2008 ) / (ISO 2808:2007)66 丝状腐蚀试验《色漆和清漆钢铁表面上涂膜的耐丝状腐蚀试验》( GB/T 13452.4-2008 )《色漆和清漆耐丝状腐蚀的测定第 1 部分 : 钢结构》 (ISO 4623-1:2000)67 粉末涂料烘烤时质量损失《粉末涂料第 7 部分:烘烤时质量损失的测定法》( GB/T 21782.7-2008 ) / ( ISO 8130-7:1992 )68 拉伸性能《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 528-1998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9 )69 粘结强度《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7 、 8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J 275-2000 中附录 C.3 )70 撕裂强度《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0 )71 定伸时老化《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1 )72 加热伸缩率《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2 )73 低温柔性《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3 )74 低温弯折性《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4 )75 不透水性《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T 16777-2008 中 15 )76 电阻率《石油罐导静电涂料电阻率测定法》( GB/T 16906-1997 )77 胶化时间《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 GB/T 16995-1997 )78 二异氰酸酯单体含量《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二异氰酸酯单体的测定》( GB/T 18446-2009 )79 玻璃化温度《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第 2 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GB/T 19466.2-2004 ) / 《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第 2 部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ISO 11357-2:1999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ISO 16805:2003 )80 异氰酸酯基含量《聚氨酯预聚体中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测定》( HG/T 2409-1992 )81 脱漆剂脱漆效率《脱漆剂脱漆效率测定法》( HG/T 2881-1997 )82 催干剂催干性能《催干剂催干性能测定法》( HG/T 2882-1997 )83 击穿强度《绝缘漆漆膜击穿强度测定法》( HG/T 3330-1980 ( 1985 ))84 体积电阻、表面电阻《绝缘漆漆膜体积电阻系数和表面电阻系数测定法》( HG/T 3331-1978 )85 电泳漆电导率《电泳漆电导率测定法》( HG/T 3335-1977 ( 1985 ))86 电泳漆泳透力《电泳漆泳透力测定法》( HG/T 3336-1977 ( 1985 ))《电泳漆泳透力测定法(钢管法)》( HG/T 3339-1979 ( 1985 ))87 吸水率《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HG/T 3344-1985 )88 绝缘漆吸水率《绝缘漆漆膜吸水率测定法》( HG/T 3856-2006 )89 水分《稀释剂、防潮剂水分测定法》( HG/T 3858-2006 )90 白化性《稀释剂、防潮剂白化性测定法》( HG/T 3859-2006 )91 挥发性《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 HG/T 3860-2006 )92 胶凝数《稀释剂、防潮剂胶凝数测定法》( HG/T 3861-2006 )93 涂层耐冻融循环性《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 JG/T 25-1999 )94 抗氯离子渗透性《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JTJ 275-2000 中附录 C.2 )95 粒度分布《粉末涂料第 13 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径分布》( ISO 8130-13:2001 )( GB/T 21782.13-2009 )96 流动性《粉末涂料第 5 部分 : 粉末 / 空气混合物流动特性的测定》 (ISO 8130-5:1992)97 异氰酸酯单体含量《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异氰酸酯树脂中单体二异氰酸酯的测定》( ISO 10283:2007 )98 VOC 含量《化学试剂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22-2006 )《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的测定差值法》( GB/T 23985-2009 ) (ISO11890-1:2007)《色漆和清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3986-2009 ) (ISO11890-2:2006)《色漆和清漆低 VOC 乳胶漆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罐内 VOC) 含量的测定》( GB/T 23984-2009 )( ISO 17895:2005 )99 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色漆和清漆用漆基—凝胶渗透色谱 (GPC) —第 1 部分:四氢呋喃 (THF) 作为洗脱剂》( ISO 13885-1:2008 )100 MEQ 值《色漆、清漆和清基水性涂料和漆基 MEQ( 毫克当量 ) 值的测定》( ISO 15880:2000 )101 含水量《气相色谱法测水稀释性涂料含水量》( ASTM D3792-2005 )102 耐溶剂擦拭性《用溶剂擦拭法测定硅酸乙酯(无机)富锌底漆的耐 MEK 擦拭性》( ASTM D4752-2003 )《采用溶剂擦拭法测定有机涂料耐溶剂擦拭性》( ASTM D5402-2006 )《涂料耐溶剂擦拭性测定法》( GB/T 23989-2009 )103 残留单体含量《毛细柱气相色谱法测定(苯丙)乳液中残留单体的含量》( ASTM D4827-2003 )104 T 弯《预涂漆试板涂层弯曲试验方法》( ASTM D4145-83 ( 2002 ))《卷材涂料试验方法第 7 部分:弯曲时涂层抗开裂试验( T 弯试验)》( DIN EN 13523-7-2001 )105 抗石击性《试验方法标准涂层抗石击性》( ASTM D 3170-03 )《 Erichsen 抗石击性测试仪规范》( VDA 621427 )《表面涂层耐石击性试验》( SAE J400-2002 )106 涂料鉴定《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GB/T 6040-2002 )107 金属元素含量《化学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通则》( GB/T 9723-2007 )108 化学元素含量《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 15337-2008 )109 对比率《白色和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 GB/T 23981-2009 )110 抗粘连性《木器涂料抗粘连性测定法》( GB/T 23982-2009 )111 耐黄变性《木器涂料耐黄变性测定法》( GB/T 23983-2009 )112 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涂料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3990-2009 )113 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涂料中可溶性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 GB/T 23991-2009 )114 氯代烃含量《涂料中氯代烃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3992-2009 )115 甲醛含量《水性涂料中甲醛含量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23993-2009 )116 施工性 ( 重涂适应性 )GB/T 6748-2008 中 5.14 ; GB/T 9755-2001 中 5.4 ;HG/T 2592-94 中 6.3 ; JG/T 3049-1998 中 5.5HG/T 3346-1999 中 4.9117 初期干燥抗裂性GB/T 9779-2005 中 5.6 ; JG/T 24-2000 中 6.8 118 容器中状态GB 9755-2001 中 5.3 ;HG/T 2594-94 中 6.1 ; JG/T 3049-1998 中 5.4 119 鲜映性GB/T 13492-92 中 5.15120 渗色性 ( 耐硝基漆性 )GB/T 13493-92 中 4.18 ; HG/T 2009-91 中 4.9 ; HG/T 2576-94 中附录 C ; HG/T 2594-94 中6.8 ; HG 2239-91 中 4.11 ; HG/T 3354-1987 中 3.9121 筛余物HG/T 2006-2006 中 5.5122 溶剂可溶物中硝基HG/T 2277-92 中 4.14 ; HG/T 2592-94 中 6.12123 溶剂可溶物组成HG/T 2594-94 中附录 C124 适用期HG/T 2661-95 中 4.16 ; HG/T 2884-1997 中 4.9 ;HG/T 3668-2000 中 5.9125 白度JC/T 423-91 中 5.8126 耐干擦性JC/T 423-91 中 5.12127 溶解性HG/T 3380-1987 中 3.3128 混合性HG/T 2884-1997 中 4.5129 透水性GB/T 9779-2005 中 5.9130 苯酐含量HG/T 2453-93 中 6.14 ; HG/T 2576-94 中附录 D 131 不粘胎干燥时间GA/T 298-2001 中 6.1.5132 玻璃珠撒布试验GA/T 298-2001 中 6.1.13133 玻璃珠牢固附着率GA/T 298-2001 中 6.1.14134 环氧树脂检验HG/T 2884-1997 中 4.13 ; HG/T 3668-2000 中 5.14 135 耐砂浆性HG/T 3792-2005 中 5.19136 溶剂可溶物氟含量HG/T 3792-2005 中附录 B137 树脂中 PVDF 树脂含量H G/T 3793-2005 中附录 A138 动态抗开裂性JG/T 157-2004 中附录 B139 泳透力HG/T 3952-2007 中 5.4.2.7140 L- 效果HG/T 3952-2007 中 5.4.2.8141 Gel 分率HG/T 3952-2007 中 5.4.3.12142 热稳定性《颜料在烘干型漆料中热稳定性的比较》( GB/T 1711-1989 )143 密度《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 1713-2008 ) / 《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第 10 部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ISO 787-10:1993)144 水悬浮液 pH 值《颜料水悬浮液 pH 值的测定》( GB/T 1717-1986 )145 颜色《颜料颜色的比较》( GB/T 1864-1989 )146 水溶物《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 GB/T 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热萃取法》( GB/T 5211.2-2003 )147 105 ℃挥发物《颜料在 105 ℃挥发物的测定》( GB/T 5211.3-1985 )148 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颜料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 5211.4-1985 )149 颜料耐性《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 5211.5-2008 )150 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颜料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测定》( GB/T 5211.11-2008 ) (ISO 787-13:2002)151 水萃取液电阻率《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 5211.12-2007 )152 水萃取液酸碱度《颜料水萃取液酸碱度的测定》( GB/T 5211.13-1986 )153 筛余物《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机械冲洗法》( GB/T 5211.14-1988 )《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 GB/T 5211.18-1988 )《颜料筛余物测定法》( HG/T 3852-2006 )154 吸油量《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GB/T 5211.15-1988 )155 消色力《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 GB/T 5211.16-2007 )( ISO 787-17:2002 )156 白色颜料对比率《白色颜料对比率(遮盖力)的比较》( GB/T 5211.17-1988 )157 遮盖力《颜料遮盖力测定法》( HG/T 3851-2006 )158 相对着色力和冲淡后颜色《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 GB/T 5211.19-1988 )159 易分散程度《颜料易分散程度的比较振荡法》( GB/T 9287-1988 )160 相对着色力、相对散射力《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GB/T 13451.2-1992 )161 干粉耐热性《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 HG/T 3853-2006 )162 流动度《颜料流动度测定法》( HG/T 3854-2006 )163 二氧化钛含量GB/T 1706-2006 中 7.1164 硫酸钡和总锌量GB/T 1707-1995 中 5.1165 氧化锌含量GB/T 1707-1995 中 5.2 、 GB/T 3185-92 中 5.1 166 总铁含量GB/T 1863-2008 中 8.1167 铬酸铅GB/T 1863-2008 中 8.7168 总钙量GB/T 1863-2008 中 8.8169 有机着色物存在GB/T 1863-2008 中 8.9170 总铅含量GB/T 3184-2008 中 6171 金属物含量GB/T 3185-92 中 5.2172 氧化铅含量GB/T 3185-92 中 5.3.1173 锰的氧化物含量GB/T 3185-92 中 5.4.1174 氧化铜含量GB/T 3185-92 中 5.5.1175 二氧化硅含量HG/T 3007-1999(2007) 中 5.3 ; HG/T 3006-86(2007) 中 2.2176 氧化钡含量HG/T 3007-1999(2007) 中 5.1177 三氧化二硼含量HG/T 3007-1999(2007) 中 5.2178 水可溶分HG/T 3007-1999(2007) 中 5.4179 盐酸不溶物含量GB/T 3185-92 中 5.6180 灼烧减量GB/T 3185-92 中 5.7 ; HG/T 2248-91 中 5.5181 干粉白度182 油膜白度作为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授权的广东省内最早专门从事涂料检测的质检机构,涂料室自1983 年成立以来一直承担着涂料、油墨、颜料及助剂常规性能测定;作为专业的检测机构涂料室拥有多名资深的专业检测人员,配备有相应性能的检测室,如样品制备室、喷涂制样室、恒温恒湿实验室、光学性能实验室、漆膜耐腐蚀性测试室、漆膜耐老化性能测试室等;并且拥有先进齐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约五十多台,可对涂料、油墨等产品进行各种性能的检测;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检测标准参数有140 项,检测与检验的产品包括汽车涂料、内外墙建筑涂料、木器涂料、建筑防水涂料、钢结构涂料、各类防腐涂料、地坪涂料、家电用粉末涂料、稀释剂等。
HGT 2458-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料产品的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
本标准适用于涂料产品。
2 引用标准GB 3186 涂料产品的取样GB/T 13491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3 检验通则3.1 涂料产品的质量应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3.2 涂料产品的检验分为型式(或称例行)检验和出厂检验两种。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在正常情况下,标准中应规定型式检验的间隔时间(周期)。
此外,新产品最初定型时,产品配方、工艺及原材料有较大改变时,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或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为已进行过型式检验的产品在每批产品出厂交货时必须进行的常规检验,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由产品标准明确规定。
3.3 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应对涂料产品逐批(间歇生产时,同一生产周期中生产的质量和颜色相同的产品;或连续生产时,限定时间不超过24h生产的同质量和同颜色的产品为一生产批)进行检验,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都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技术要求,附有合格证,必要时另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质量合格证书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型号、名称、等级和标准号;b.生产厂名称和商标;c.批号及有效贮存期;d.检验结果或产品和符合标准技术要求的证明;e.检验人员签名和检验专用章;f.检验日期。
3.4 产品按GB 3186规定进行取样,样品混合均匀后应分两份,装入合适容器内。
容器上粘贴标签,内容包括:样品型号名称、生产批号及数量、取样日期和取样者姓名,一份密封贮存备查,另一份作检验用样。
样品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安全的场所,在整个保存期内应保持包装容器及签封完整无损。
3.5 接收部门有权按产品标准规定对产品进行检验,如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时,供需双方共同按GB 3186规定重新取双倍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适用于整个批号产品。
HG/T 2006-2006 Thermosetting powder 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 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 lab 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HG/T2006-2006Thermosettingpowdercoatings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T2006-2006于2006年7月26日发布,2007年3月1日执行。
该标准代替原HG/T2006-91和HG/T2597-94。
0前言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K5981-1992《热塑性和热固性粉末涂料》。
本标准是由HG/T2006-91《电冰箱用粉末涂料》和HG/T2597-94《环氧-聚酯粉末涂料》两个标准合并修订而成。
本标准与以上两个标准的主要技术差异为:—适用于所有通用型热固性粉末涂料,较前两个标准适用范围广;—增加了产品分类和产品分级;—增加了在容器中状态、粒径分布、胶化时间、流动性、耐沸水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重金属等检验项目;—“光泽”项目由规定具体指标改为商定;—按光泽高低分别规定了耐冲击性、弯曲试验和杯突项目的要求—部分项目技术指标与前两个标准相比有所变化;—与HG/T2006-91相比,删除了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和耐划痕性检验项目。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阿克苏?诺贝尔?长诚涂料(宁波)有限公司、杜邦华佳化工有限公司、广州擎天粉末涂料实业有限公司、南宝树脂(中国)有限公司、廊坊市燕美化工有限公司、杭州中法化学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宁波南海化学有限公司、巴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环氧树脂事业部。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氰特表面技术(上海)有限公司、DSM涂料树脂公司、佛山市顺德新松美化工有限公司、深圳松辉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华光粉末有限公司、东营鲁能方大精细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格兰仕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美的集团制冷家电集团、裕东机械工程公司、美国Q-PanellabProducts公司、北京圣联达金属粉末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世芳、黄俊锋、汪鹏、高庆福、林永正、陈君、董亿政、胡宁先、邓海波、刘泽曦、蒋文群、贾林、朱鹏、钱锦林、潘剑亮、马迎春、高敏坚、张恒、滕景军。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T2006-91、HG/T2597-94。
本标准委托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固性粉末涂料产品的分类、分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并加入颜料、填料、助剂等制成的热固性、涂膜呈平面状的通用型粉末涂料1)。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40漆膜耐湿热测定法GB/T1766-1995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neqISO4628:1980)GB/T1771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1771-1991,eqvISO7253:1984)GB/T1865-1997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ISO11341:1994)GB/T6742漆膜弯曲试验(圆柱轴)(GB/T6742-1986,neqISO1519:1973)GB/T9271-198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ISO1514:1984)GB/T9274-1988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eqvISO2812:1974)GB9278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GB9278-1988,eqvISO3270:1984,PaintandVarnishandtheirrawmaterials—Temperaturesandhumiditiesforconditioningandtesting)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eqvISO2409:1992)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9753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9753-1988,eqvISO1520:1973)GB/T9754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9754-1988,eqvISO2813:1978)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16995-1997热固性粉末涂料在给定温度下胶化时间的测定(eqvISO8130-6:1992)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ISO8130-5:1992粉末涂料—第5部分:粉末/空气混合物流动性的测定ISO8130-13:2001粉末涂料—第13部分:激光衍射法分析粒径分布ISO15184:1998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ISO15528:2000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3产品分类、分级本标准根据粉末涂料涂装产品的使用场合分为室内用粉末涂料和室外用粉末涂料两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根据涂膜性能分为优等品和合格品两个等级。
4要求产品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要求项目指标室内用室外用合格品优等品合格品优等品在容器中状态色泽均匀,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色泽均匀,无异物,呈松散粉末状筛余物(125μm)全部通过全部通过粒径分布商定商定胶化时间商定商定流动性商定商定涂膜外观涂膜外观正常涂膜外观正常硬度(擦伤)≥FHFH附着力/级≤11耐冲击性/cm光泽(60°)≤60光泽(60°)>60≥405050正冲50,反冲50≥405050正冲50,反冲50弯曲试验/mm光泽(60°)≤60光泽(60°)>60 ≤4222≤4222杯突/mm光泽(60°)≤60≥光泽(60°)>60≥46684668光泽(60°)商定商定耐碱性(5%NaOH)168h无异常商定耐酸性(3%HCl)240h无异常240h无异常500h无异常耐沸水性(时间商定)无异常无异常耐湿热性500h无异常500h无异常1000h无异常耐盐雾性500h划线处:单向锈蚀≤2.0mm未划线区:无异常500h划线处:单向锈蚀≤2.0mm未划线区:无异常耐人工气候老化性/500h变色≤2级失光a≤2级无粉化、起泡、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800h变色≤2级失光a≤2级无粉化、起泡、开裂、剥落等异常现象重金属/mg/kg可溶性铅≤可溶性镉≤可溶性铬≤可溶性汞≤/90756060/90756060a光泽(60°)≤30单位值时不考察涂膜失光情况。
5试验方法5.1取样产品按ISO15528:2000规定取样。
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5.2试验样板的制备除另有商定外,弯曲试验选用马口铁板,其余项目选用碳钢板制备样板。
马口铁板和碳钢板应符合GB/T9271-1988的规定。
马口铁板的厚度应为(0.2~0.3)mm,杯突项目用碳钢板的厚度应为(0.3~1.25)mm,耐盐雾性、耐湿热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用碳钢板的厚度应为(0.8~1.5)mm,其余项目用碳钢板的厚度应为(0.45~0.55)mm。
商定的底材材质类型和厚度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除另有商定外,按GB/T9271-1988中3.4和4.3的规定进行底材的处理。
耐盐雾性试验用底材除按GB/T9271-1988中3.4处理外,还需经磷化处理,经磷化处理后的磷化板按GB/T1771进行2小时盐雾试验应无破坏。
耐盐雾性仲裁检验可选用牌号为RB026S/NL60/O的BONDER板,即经磷化、钝化处理后的冷轧钢板作为喷涂粉末涂料的基材。
商定的底材处理方法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将处理好的底材、磷化板和BONDER板放在喷粉柜中,用喷枪等设备进行喷涂。
按粉末涂料供应商提供的固化条件,将喷涂好的样板放入有鼓风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固化。
除另有商定外,涂膜厚度控制在(60~80)μm。
5.3试验样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从恒温干燥箱中取出的样板,应在GB9278规定的条件下调节24h后,按有关检验方法进行性能测试。
硬度、附着力、耐冲击性、弯曲试验、杯突项目应在GB9278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耐碱性、耐酸性应在GB9278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测试,其余项目按相关检验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测试。
5.4在容器中状态打开包装袋,目视检查,样品中应无异物,样品应呈色泽均匀的松散粉末状。
5.5筛余物称取约100g(精确至0.1g)试样,将试样放到附有底盘的125μm(120目)的试验筛中,盖好筛盖,以手工拍打振动试验筛,直至在试验筛下面的白纸上无落下的粉末为止。
小心地把盖打开,目视观察,试样应全部通过试验筛,不允许有筛余物。
5.6粒径分布按ISO8130-13:2001的规定进行。
5.7胶化时间按GB/T16995-1997的规定进行。
5.8流动性按ISO8130-5:1992的规定进行。
5.9涂膜外观在散射日光下目视观察样板,如果涂膜平整或有轻微桔皮,颜色符合客户要求或用仪器测试在商定的色差范围内,则可评为“涂膜外观正常”。
5.10硬度按ISO15184:1998规定进行,铅笔为中华牌101绘图铅笔。
5.11附着力按GB/T9286-1998规定进行。
5.12耐冲击性按GB/T1732-1993规定进行。
正冲时样板涂膜朝上平放在冲击器的铁砧上进行冲击试验,反冲时样板涂膜朝下平放在冲击器的铁砧上进行冲击试验。
5.13弯曲试验按GB/T6742规定进行。
5.14杯突按GB/T9753规定进行。
5.15光泽按GB/T9754的规定,以60°角进行测试。
5.16耐碱性按GB/T9274-1988中甲法(浸泡法)进行。
将样板浸入5%(质量百分数)氢氧化钠(化学纯)溶液中至规定的时间,取出样板,用流水轻轻地冲洗后立即目视观察涂膜。
如三块样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
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1995进行描述。
5.17耐酸性按GB/T9274-1988中甲法(浸泡法)进行。
将样板浸入3%(质量百分数)盐酸(化学纯)溶液中至规定的时间,取出样板,用流水轻轻地冲洗后立即目视观察涂膜。
如三块样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掉粉、明显变色、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则评为“无异常”。
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1766-1995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