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酸铵生产工艺试验及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214.60 KB
- 文档页数:4
钼酸铵溶液不同生产工艺的比较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1T05:28:48.95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卞夕云[导读] 结合钼酸铵溶液生产情况,对钼酸铵溶液的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研究。
身份证号码:32102819661111XXXX 摘要:结合钼酸铵溶液生产情况,对钼酸铵溶液的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研究。
结合不同生产工艺的使用现状,对比实际的工艺内容,旨在提高钼酸铵溶液的生产效率,满足行业的高质量、持续化发展需求。
关键词:钼酸铵溶液;不同生产工艺;比较分析钼酸铵作为安阳离子与钼杂多酸阴离子组合的化合物,是钼化学品的组成,由于钼酸铵的复杂性,在碱性、酸性中都可以产生不同的钼酸盐。
结合钼酸铵溶液的生产特点,不同行行业对其需求存在差异,所以,溶液生产方法也存在不同,如经典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萃取法等,通过适应性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钼酸铵溶液的生产效果,而且也可以降低成本,满足行业的经济化、持续化发展需求。
研究中,结合钼酸铵溶液的生产情况,对不同生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一、钼酸铵溶液生产的现状结合钼工业的发展情况,在钼系列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纯度要求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的产品生产中,由于钨、钼的化学性质相似,较难分离,而且,当钼酸铵中的钨含量超过0.1g/kg时,会影响钼丝的质量,最终降低产品生产效果。
部分学者在钼酸铵溶液生产中,采用了吸附剂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成效性,但是成产成本较高,而且,取出钨的深度也达不到标准。
也有学者在洗酸过程中加入了酸盐预处理的除钨技术,但是,整体效果并不明显。
因此,在钼酸铵溶液生产中,应该结合行业现状,选择适应性的生产工艺,逐步提升钼酸铵溶液的生产效率,充分满足行业的持续化发展需求[1]。
二、钼酸铵溶液不同生产工艺的比较(一)盐酸预处理技术结合钼酸铵溶液生产情况,我国普遍采用盐酸预处理技术。
生产技术如下:第一,溶液生产中将工业氧化钼作为原材料,使用工业氧化钼用盐酸或是硝酸等物质获取铵盐溶液;第二,将浆料的浓度控制在25-30%、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充分进行搅拌。
河南农业2016年第7期(上)处理2处理31水平(适宜用量)2水平(适宜用量的2倍)的基础土样,混合样由20个采样点组成,取样量不少于4kg。
4.施肥。
直播花生,磷肥、钾肥及氮肥30%作底肥施用,余下23991111 2.52.550100注:磷肥、钾肥及30%氮肥作底肥施用, 70%氮肥播种后30d 苗期施用。
间记载播种期、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等。
同时做好田间农事操作记载。
搞好田间管理,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措施均在一天内一次完成。
6.考种计产。
按要求进行考种。
适时收获,每个小区实收3个1m 2平均计产。
二、结果与分析(一)试验结果各处理小区考种情况及生育动态调查情况分别见表3、表4。
(二)试验结果分析1.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处理2折合产量(平均)203.84kg/667m 2,居试验第1位,表明处理2增产作用较为明显。
增长率达23.61%,处理3较处理1相比较平均每667m 2增产26.68kg,增长率达16.67%,各处理间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见表6),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
采用PLSD 法进行多重比较,PLSD0.05=0.036088, PLSD0.01=0.059852,处理2与处理3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处理1相比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3与处理1产量差异显著,由此可见,增产效果最好的为处理2,即适量施用钼酸铵。
经钼酸铵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 F =10.41大于F 0.05=6.94,表明花生产量与钼酸铵的施用量达显著水平。
河南农业2016年第7期(上)不同处理之间小麦产量比较图尿素、一铵、氯化钾。
2008年10月4日按方案要求划分小区,施入肥料。
2008年10月6日播种,每667m 2播种量12kg,2009年2月2日追肥,小麦生长期间浇水2次,23.661.4119.610.7T523.453.12.12.75.0110.14.88.37.2T623.653.52.12.75.0112.64.98.37.2本苗,每个小区定1m 双行调查样点3个,2008年12月3日(越冬期)、2009年2月28日(返青期)对定位点进行了田间调查。
一种制备高结晶度硫代钼酸铵的方法一种制备高结晶度硫代钼酸铵的方法引言硫代钼酸铵(Ammonium thiomolybdate, ATTM)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制备高结晶度的硫代钼酸铵对于其性能的改善和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制备高结晶度硫代钼酸铵的方法,并详细说明各种方法的步骤和特点。
方法一:溶剂结晶法1.首先,将适量硫代钼酸钠(Sodium thiomolybdate, NaTMO)溶解于合适溶剂中,如水或有机溶剂。
2.将溶液放入恒温搅拌的容器中,并逐渐加入适量的氨水溶液。
3.搅拌溶液至饱和,并保持恒温恒压条件下连续搅拌一段时间,使结晶体更加纯净。
4.使用滤纸或玻璃纤维过滤器将结晶物分离,并用冷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5.将洗净的结晶物放置于干燥器中,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得到高结晶度的硫代钼酸铵。
方法二:热解法1.将硫化钼(Molybdenum disulfide, MoS2)与适量氨水溶液混合,形成混合物。
2.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同时进行搅拌,并控制反应时间。
3.过滤得到的沉淀物,并用冷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4.将洗净的沉淀物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形成硫代钼酸铵。
5.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得到高结晶度的硫代钼酸铵。
方法三:加热结晶法1.将硫酸铵(Ammonium sulfate, (NH4)2SO4)与适量硫代钼酸钠混合。
2.将混合物加热至一定温度,同时进行搅拌,并控制反应时间。
3.过滤得到的沉淀物,并用冷溶剂洗涤,去除杂质。
4.将洗净的沉淀物加入稀硫酸溶液中,形成硫代钼酸铵。
5.通过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得到高结晶度的硫代钼酸铵。
总结通过溶剂结晶法、热解法和加热结晶法等方法,可以制备高结晶度的硫代钼酸铵。
不同的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制备高结晶度硫代钼酸铵有助于提高其性能和应用价值,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钼酸铵生产工艺
钼酸铵的生产通常采用湿法冶金工艺,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其中钼质量浓度为0.5-2.0g/L,可作为重要的钼二次资源。
因此,从钼酸铵废水中回收钼,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含钼废水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化学沉淀法、吸附法、萃取法和离子交换吸附法等。
其中,化学沉淀法是通过投加零价铁(Fe0)和铁盐等化学沉淀剂,使之与废水中的钼生成难溶性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盐等,沉淀法操作简单,但钼的沉淀去除率低,二次污染严重。
吸附法吸附效率高、设备简单,但吸附材料难以回收,易造成二次污染。
萃取法萃取量大,工艺条件成熟,可用于钼的工业生产。
溶剂萃取法是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将料液与萃取剂按照一定的相比注入到萃取设备中,然后进行混合传质,最后完成萃取分离。
萃取设备主要有传统的反应釜、沉降罐和连续化的设备,如离心萃取机、萃取槽和萃取塔等。
其中,离心萃取机作为新型、高效、连续化的液液萃取分离设备,正在越来越多地替代传统反应釜、沉降罐和萃取槽等,其原因正是由于离心萃取机萃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可实现连续化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势。
用粗钼酸制备钼酸铵工艺的研究钼酸铵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氨基酸,是制备高性能催化剂、光催化剂和新型分子材料的重要原料。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钼酸铵在工业应用中非常普遍。
钼酸铵最常见的制备方法是采用碱性和碱土金属催化剂,将过氧化物与钙钼酸反应,消耗大量的电能,生产过程也非常复杂,而且出口利得不大,难以达到绿色环保和节能实用的要求。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粗钼酸为原料,以锌粉为催化剂,石油精为溶剂,采用一步反应制备钼酸铵的新方法。
实验表明,当粗钼酸的质量比为1:1.1,锌粉的质量比为1:0.08,石油精的质量比为1:3.75,在室温状况下反应2小时后,可以获得比利率高达97.2%的钼酸铵,而其中的锌粉和石油精可以完全除去。
本文还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小时时,钼酸铵的比利率可以达到99.7%。
以上研究表明,以粗钼酸为原料,采用锌粉催化剂可以制备高比利率的钼酸铵,同时可以降低电能消耗,简化生产过程,使制备钼酸铵成为一种高效节能的工艺。
本研究不仅研究了如何利用粗钼酸制备钼酸铵,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它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不仅有效节约了电能,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性能,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以粗钼酸为原料,采用锌粉催化剂制备钼酸铵,可以在室温条件下有效节约电能,还具有良好的绿色环保性能,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制备方法。
它为钼酸铵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钼酸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此,以粗钼酸制备钼酸铵的工艺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为钼酸铵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结论:以粗钼酸为原料,采用锌粉催化剂制备钼酸铵,可有效节约电能,绿色环保,且制备效率高,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工艺。
它为钼酸铵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钼酸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生产工艺离子交换法钼酸铵(Ammonium Molybdate,简称AM)是一种重要的钼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环保等领域。
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的生产工艺是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钼酸溶液中的钼离子与铵盐中的阳离子交换,生成稳定的钼酸铵盐。
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钼酸溶液制备、离子交换反应、钼酸铵盐沉淀、过滤和干燥等步骤。
原料准备是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生产的基础。
常用的原料包括钼酸(MoO3)、氨水(NH3·H2O)和硫酸铵((NH4)2SO4)。
钼酸通常以钼矿石经过浸出、氧化、沉淀等工艺得到,氨水和硫酸铵则是常见的化工原料。
接下来,钼酸溶液制备是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生产的关键步骤。
将钼酸与水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加热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钼酸溶液。
钼酸溶液的浓度和纯度对后续反应的效果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控制好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条件。
随后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将钼酸溶液通过离子交换柱,与饱和的硫酸铵溶液进行接触,钼酸中的钼离子与硫酸铵中的铵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钼酸铵盐。
离子交换柱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树脂填充而成,可以选择合适的树脂类型和操作条件,以实现高效的离子交换过程。
离子交换反应完成后,通过调节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和pH 值,促使钼酸铵盐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然后进行过滤,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
过滤操作可以采用常规的滤纸或者特殊的过滤设备,以确保沉淀物的纯净度。
将过滤后的钼酸铵盐进行干燥。
常用的干燥方式包括自然风干、烘箱干燥、真空干燥等。
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以避免钼酸铵盐的结晶性和纯度受到影响。
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生产工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工艺成熟、产量高、产品纯度高。
然而,也面临着原料成本高、设备投资大、环保要求严格等挑战。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和操作条件。
离子交换法钼酸铵生产工艺是一项重要的工业化生产技术,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钼酸溶液中的钼离子与铵盐中的阳离子交换,生成稳定的钼酸铵盐。
钼酸铵的制备方法
钼精矿经氧化焙烧生成三氧化钼,氨浸、净化后,与硝酸作用,再经分离、干燥、筛分,即得成品。
其反应原理为:2MoS2+7O2→2MoO3+4SO2↑
7MoO3+6NH3+7H2O→(NH4)6Mo7O24·4H2O
钼酸铵的用途:
1、用作石油工业的催化剂,冶金工业中用于制取钼,是制造陶瓷釉彩、颜料及其他钼化合物的原料。
2、本品为添加型阻燃剂,具有阻燃和抑烟双重功能,与其他阻燃剂复配可降低成本,提高阻燃性,减小发烟量。
三氧化钼亦有阻燃和抑烟的双重作用,它与三水合氢氧化铝和氧化锑都显示出了一定的协同效果。
3、用作分析试剂,用于光度法或薄层色谱法测定磷酸盐、亚磷酸盐、砷酸盐及青霉素类物质。
还用于照相业、陶器釉彩。
4、用于配制钢铁粘接用的除油、除锈、磷化、钝化四合一表面处理剂。
也用作石油脱氢、脱硫催化剂的原料。
还可用于制金属钼、颜料、农用微量元素肥料中的钼肥用。
5、钼酸铵用作镀锌层的黑色钝化溶液,化学镀镍中用作稳定剂,也用作钢铁磷化液的氧化剂等。
高钾钼酸铵制备新工艺研究以高钾钼酸铵制备新工艺研究为标题,本文将探讨高钾钼酸铵的制备工艺及其新的研究进展。
引言:高钾钼酸铵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例如作为催化剂、电子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方面。
因此,对于高钾钼酸铵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传统制备工艺的不足传统的高钾钼酸铵制备工艺中,常采用钼酸铵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在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气,而氨气的释放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此外,传统工艺制备的高钾钼酸铵晶体质量较差,晶体度较低,且结晶速度较慢。
二、新工艺研究进展为解决传统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钾钼酸铵制备工艺。
该工艺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和添加新的助剂,实现高效、安全、环保的制备高钾钼酸铵的方法。
1. 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者们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的摩尔比等参数,优化了反应条件,提高了高钾钼酸铵的产率和纯度。
例如,采用低温反应可以减少氨气的释放,从而降低环境污染和操作风险。
2. 助剂的应用研究者们通过添加一些助剂来改善高钾钼酸铵的制备工艺。
例如,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晶体的生长,提高晶体的质量和晶体度。
添加过渡金属离子可以调控反应速率和产物的形貌,进一步提高高钾钼酸铵的制备效率。
三、工艺改进的优势采用新的高钾钼酸铵制备工艺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优化的反应条件和添加助剂可以提高高钾钼酸铵的产率和纯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2. 安全性:新工艺中减少了氨气的释放,降低了操作风险,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3. 环保性:新工艺中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了环境污染。
4. 产品质量优良:新工艺制备的高钾钼酸铵晶体质量较好,晶体度高,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结论:通过对高钾钼酸铵制备工艺的研究,新工艺的应用为高效、安全、环保的高钾钼酸铵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和助剂的选择,探索更加高效的制备工艺,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高钾钼酸铵的需求。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工艺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工艺:镍钼矿在我国湖南省和贵州省有着丰富的储量,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由于它是一种难选矿,采用传统的物理选矿技术,较难将有用组分进一步富集。
传统的火法冶金技术也达不到将钼、镍等众多金属组分分离的目的,中外也无适用的现成生产技术。
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各种方案的比较,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利用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新工艺。
该工艺主要包括焙烧、浸出、溶剂萃取三个过程。
即用氧化焙烧法先氧化镍钼矿,将镍钼矿中的镍钼等金属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同时将反应生成的SO_2 气体通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用来制备焦亚硫酸钠,可消除SO_2 对环境的污染;接着在通入活氧的条件下,用强碱(NaOH)选择性浸出提取钼,则可以达到将钼镍分离的目的;然后通过加入MgCl_2 来净化除杂,用溶剂萃取法来提纯浸出液中的钼,最终制备出钼酸铵的崭新工艺流程。
在焙烧过程中,镍钼矿中镍的硫化物变成了镍的氧化物,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酸浸提镍。
另外该反应在常压下进行,对设备要求低,成本也比较低,并且适应性强,污染少。
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因素对镍钼矿焙烧脱硫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焙烧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镍钼矿(-120 目),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h。
考察了焙烧情况、浸出温度、反应时间、加碱量等因素对镍钼矿浸出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浸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占理论用量的1.2 倍)作浸出剂,浸出温度为90℃,通活氧2h,液固比为3∶1。
通过活氧碱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发现钼的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模型控制,浸出过程的速度随反应速度常数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提高浸出温度是提高钼浸出率的一个主要强化手段。
对相比、萃取时间、pH 值、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除杂后母液的萃取工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相比(O。
镍钼铁合金生产钼酸铵工艺一、工艺环节1、破碎、制粉、焙烧2、碱浸3、离子交换4、净化除杂5、离子交换6、酸沉7、烘干、过筛8、包装、成品。
二、工艺条件1、破碎、制粉、焙烧合金经破碎制粉达到200目之后混合纯碱,焙烧。
2、焙烧料直接水浸形成钼酸钠溶液,经压滤后固液分离。
渣做镍渣处理,溶液待用做离子交换使用。
(钼含量控制在5~20g/l)3、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量:每吨树脂可吸附金属钼量:~280kg,即每立方米树脂可吸附~153kg 金属钼。
钼收率≥99.5%。
同时吸附溶液中70~75%以上的V2O5;30~40%的P、Si、As等杂质。
不吸附正价金属离子及正价酸根离子。
从而实现钼的富集、转型及除去其他金属杂质。
但同位素钨无法彻底去除。
最终产品含钨350以下。
A 、调酸用浓HCl(30~33%)将Na2MO4溶液调至PH3.5~4.0待用。
B 、吸附料液:调酸之后的Na2MO4溶液,含钼5~20g/l之间。
终点:尾液Mo浓度≤0.01g/l停止吸附。
C 、洗柱自来水洗柱,去离子水压实待解析。
D 、解析用5~5.5mol/l氨水作解析剂。
收集高浓度钼酸铵溶液(含钼100~150g/l).其余含钼溶液用作下次解析剂配用。
F 、洗柱自来水洗柱、压实待再生处理。
G 、再生再生剂1.3~1.5mol/lHCl溶液。
H 、洗柱下一周期生产使用。
4、净化除杂料液:解析之高峰液。
主要除杂为:P、Si、As、V。
A 、高峰液静置沉钒(控制PH值在7.0~8.0之间)。
定期收集钒渣(渣中金属钒30~45%不等,渣中含钼1.5~3,5%之间,可通过洗水控制钼含量。
)B 、铵镁盐法除P、Si、As。
C 、控制终点PH~7.5,净化后液再次静置沉钒(原理同高峰液沉钒相同)。
5、离子交换本次交换与全面交换不同之处在于,吸附主体为杂质钒。
原理钒酸根的交换能力大于钼酸根,因此钒优先吸附,前期钒钼同时吸附,随着交换进行,树脂吸附逐渐饱和,随尾液流出,开始收集(即除钒液)。
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研究
钼酸铵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本文将以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研究为题,为读者介绍该过程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我们需要了解镍钼矿的性质和组成。
镍钼矿是一种含有镍和钼元素的矿石,常见的镍钼矿有莫阿比矿和菱镍矿等。
镍钼矿中的钼含量较高,因此可以用来制备钼酸铵。
制备钼酸铵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将镍钼矿研磨成粉末,以增加其表面积。
然后,将粉末与一定比例的硫酸混合,形成浆状物。
接下来,在一定的温度下,将浆状物进行氧化焙烧,使硫酸与镍钼矿中的钼反应生成钼酸。
焙烧后的产物会形成一种酸性溶液,其中含有钼酸和未反应的镍钼矿。
为了将钼酸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我们可以使用溶剂萃取的方法。
将有机溶剂与酸性溶液进行摇床萃取,钼酸会被有机溶剂萃取出来,而镍钼矿则留在酸性溶液中。
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到纯净的钼酸铵。
通过蒸发溶剂,可以将有机溶剂从钼酸中除去,得到钼酸铵的结晶。
总结一下,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过程包括研磨、氧化焙烧、溶剂萃取和结晶等步骤。
这种方法可以高效地从镍钼矿中提取钼酸,为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到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
这个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物质分离和结晶等多个环节,需要严密的实验操作和仔细的控制。
钼酸铵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推动工业发展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镍钼矿制备钼酸铵的相关知识,增加对这一领域的了解和兴趣。
镍钼矿生产钼酸铵全湿法生产工艺及实践¹李青刚*,肖连生,张贵清,张启修(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摘要:总结了镍钼矿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及处理方法,经过对镍钼矿的矿物特性的分析和前期的实验结果,提出了六条镍钼矿处理工艺流程,并将全湿法生产工艺应用到工业生产,该工艺主要流程为矿石破碎球磨y次氯酸钠分解y离子交换y净化y结晶y烘干。
工业化结果显示,全湿法生产工艺所得的钼酸铵产品达到了国标MSA-1标准,全流程金属回收率85%以上,吨钼酸铵产品加工成本低于5万元人民币。
该工艺主要优点有友好环境,金属回收率高,流程简单,产品质量好。
关键词:镍钼矿;钼酸铵;次氯酸钠;生产实践中图分类号:TF841.6;TF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8-7076(2007)-0085-05镍钼矿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多金属复杂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遵义、湖南张家界、湖北的都昌、云南和浙江富阳等我国华南地区沉积型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贵金属矿化的主要成矿地带[1~5]。
该矿物除含有有价金属Ni,Mo等外,还含有丰富的铂族金属及稀土金属,是一种多金属复杂矿,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经济意义,其中贵州遵义和湖南西北部的镍钼矿资源以其资源储量大、镍钼及贵金属品位高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虽然在20世纪60,70年代地质人员就对上述镍钼矿资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勘探工作,但由于该矿物选矿和冶炼难度很大,一直没有理想的选矿和冶炼方法。
陈礼运等[6]进行过该矿物的选矿和氧化浸出研究,结果显示矿物选矿得到30%Mo 矿时回收率小于50%,氧化焙烧后用酸浸出或碱浸,再经过溶剂萃取或离子交换制取钼酸盐,酸浸-萃取方法得到的钼酸产品含Mo仅35%左右,回收率只有65%;碱浸-离子交换方法可得到质量较好的钼酸盐产品,但浸出渣中的Mo含量仍高达1. 0%~1.5%。
何旭初[7]提出了采用机械选矿和低温选择性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含镍2%左右,含钼2%左右的镍钼矿,得到了两种产品,一种为含钼高达11%,含镍为1%左右,另一种为含钼3%左右,含镍达8%的炉料。
系列钼酸铵合成工艺的研究徐志昌;张萍【摘要】本文系统地归纳、分析了国内系列钼酸铵产品的生产工艺,结果发现,系列铝酸铵的品种是由合成缩合数决定的;而缩合数是由合成过程的质子比决定的.简而言之,合成过程的质子比,决定了一切.有什么样的质子比,就有什么样的缩合数;有什么样的缩合数就有什么样的化学比及结构与性能.合成机理研究发现,质子化与去质子化的全过程是系列钼酸铵缩合的出发点.质子化理论表明,一方面,久负盛名的四钼酸铵,按照系列钼酸铵质子比顺序排列,应当被正本清源的十钼酸铵来代替.另一方面,七钼酸铵是合成规则型钼酸铵的经济、环保、无与伦比的前驱体原料.【期刊名称】《中国钼业》【年(卷),期】2019(043)002【总页数】6页(P31-36)【关键词】系列钼酸铵;质子化理论;质子比;十钼酸铵;七钼酸铵【作者】徐志昌;张萍【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91;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设计研究院,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14.24+21 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钼酸铵工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不仅品种齐全,有二钼酸铵、四钼酸铵、七钼酸铵、八钼酸铵、十二钼酸铵5种产品,而且它们的产量已经走上工业化规模。
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的钼酸铵产量高达1.1万t,其中半数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半数依赖产品延伸得以发展。
究其原因,诸产品的质量,在生产工艺及产品表征方面的标准化、重现性、稳定性等以及生产成本的高昂、环境保护的严苛等方面的因素相互牵制,明显影响了系列钼酸铵产品的顺利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钼酸铵产品生产的提质增效,亟待解决。
为了规范钼酸铵产品的生产,本文收集、整理了系列钼酸铵的X-衍射谱图及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结果发现,四钼酸铵不仅与系列钼酸铵结构分析的规律相冲突,而且,也符合质子比的测量结果。
因此,别具一格的十钼酸铵,就应运而生了。
我国系列钼酸铵产品[1-23]的制备工艺大致有:蒸发法、热解法、萃取法及酸化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