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探讨_吕康成
- 格式:pdf
- 大小:205.12 KB
- 文档页数:5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探析作者:何发成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3期摘要: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适的通风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到通风效果、施工难度、设备投入、运营成本等因素,文章就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在国家经济大力增长下迅猛发展,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也日益增多,特别是中长隧道甚至特长隧道的大力发展,由此隧道通风方案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通风方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救灾和运营环境等。
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是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关键。
同时为了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或污染物质的浓度必须通过通风降至一个允许浓度以下,随之带来的还有巨大的通风能耗,因此在减少能耗的前提下,如何保证空气质量,同时满足各种情况下隧道的通风要求,隧道通风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详细分析和研究。
1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理念和步骤1.1设计的指导思想通风方案设计与决策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在决策中确定合适的指导思想,又决定了设计方法与设计参数的选取。
一般来讲,隧道通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标准原则。
标准和规范是设计人员必须遵循的法则,从原则上来讲应严格执行。
(2)安全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3)实用原则。
实用性主要体现系统的设计目标,包括安全、环保、运营三个方面的因素。
(4)可靠原则。
可靠性反映系统对不同运营工况的适应能力。
(5)求实原则。
设计方案应与工程特点相结合。
(6)经济原则。
设计应追求高性价比设计原则。
(7)环保原则。
环保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8)满意原则。
一方面是指用户、建设地政府和群众对设计方案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是指设计方案自身方面的满意程度。
1.2 通风设计的步骤(1)通风方式的选择。
根据规范要求和工程类比情况,采取合适的通风方式。
要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按照现行规范及本工程的特点,有必要的话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和论证。
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公路隧道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密闭的隧道环境以及车辆排放的废气等问题,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的关键问题以及研究成果。
1. 问题定义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
隧道内部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来自于车辆尾气排放以及灯光照明时产生的热量。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的通风系统,能够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并为隧道内部创造良好的空气质量,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是设计与优化的首要目标。
2. 通风系统设计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要点包括了通风口的位置与布置、排风设备的选择以及通风风速的控制等。
通风口的位置与布置应尽量使车辆排放的废气能够快速有效地被排出隧道,减少尾气在隧道内部积聚。
排风设备的选择则应根据通风口的位置与间距,以及隧道长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配置,采用高效的抽风设备,确保排风能够快速排出隧道。
通风风速的控制则是保证隧道内部空气流通的关键,应根据隧道长度、下坡、上坡等不同地理条件进行合理调整,控制通风风速在合适的范围内。
3. 优化研究为了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优化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数值模拟等手段,对不同的通风口位置和布置进行优化,以求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探索新的通风技术,如喷射风机通风等方法,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新型材料制造通风设备,如陶瓷通风塔、湿式排风设备等,以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4. 成果展望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的成果将会在实际建设中得到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车辆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高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为驾车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行车环境。
此外,优化研究的成果还可以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其他类似的场景,如地铁站台、地下停车场等,为城市化进程提供更加洁净的空气环境。
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若干问题与对策【摘要】特长公路隧道建设是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的特长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在其通风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深入研究,积极解决这些通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了公路建设者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者以下就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存在的自然风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的影响问题、根据释烟雾计算隧道通风量的问题以及斜井倾角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解决对策。
以期能够为促进我国公路建设的良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对策特长公路隧道指的是超过3000m的公路隧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特长公路隧道的建设也逐年增加。
但是在特长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由于隧道较长,因此在进行隧道内有害气体的稀释时较为困难,导致特长公路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隧道的通风问题。
笔者以下就对目前我国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1.自然风对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的影响问题在自然状态之下,隧道内产生的风流称之为隧道自然风,引起隧道自然风的主要原因是隧道外的自然风和隧道内外的温度差。
对于特长公路隧道来说,其本身的通风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再加上自然风的影响,则会导致其通风设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且目前我国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对于自然风影响的确定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更加大了通风设计的难度[1]。
笔者认为,在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过程中,对于自然风阻力的确定确实是比较困难。
目前我国在隧道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修建了大量的公路隧道,并且在部分的隧道管理站还设立了气象观测站。
结合隧道气象观测站搜集的数据,以及隧道运营的具体资料来分析,有可能在未来分区域建立起自然风阻力的估算模式。
但是目前在尚未做进一步研究分析之前,笔者认为对于特长公路隧道的自然风阻力,可按照常压差进行考虑。
同时,笔者在参考相关的工程实例及相关算法的基础上,得出一个比较适宜的数据范围,及10—30Pa之间,可作为特长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自然风阻力的参考值[2]。
对公路隧道贯通后自然通风的探讨摘要:公路隧道建设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公路隧道的自然通风是隧道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公路隧道一般通风方式进行了介绍,并重点阐述自然通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自然通风对隧道设计的影响,最后对公路隧道自然通风的影响因素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公路隧道;自然通风;公路工程公路隧道是公路上一个相对封闭的特殊路段,汽车在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各种废气(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和小颗粒(烟雾和粉尘),在隧道相对封闭的空气中难以快速稀释,从而形成污染。
为了降低隧道内污染物浓度,保持隧道内视野清晰和空气新鲜,确保人体健康和行车安全,需要采用通风的方法,将废气和烟雾等污染物浓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另外,当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进行隧道通风是确保人员逃生及救援工作的必要手段。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隧道贯通后自然通风这一问题做出以下总结和探讨:1.公路隧道的一般通风方式1.1自然通风所谓自然通风,是不用风机设备、全部依靠汽车的活塞作用与自然风的作用,将有害气体和烟尘从隧道内排出。
若隧道的自然风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相同,自然风是助力作用,排除有害气体的的时间较快;若自然风向与汽车驶方向相反时,自然风起阻力作用,排除隧道内有害气体需时较长。
1.2纵向式通风纵向式通风具体有可以分为:射流式纵向式通风、有竖井的的纵向式通风、半横向式通风、全横向式通风,由于本文重点讨论的是自然式通风,故纵向式通风不做重点介绍。
2.自然通风对公路隧道设计的影响从汽车在隧道内运行的方式来区分,公路隧道可分为单洞双向交通和双洞单向交通两种类型。
在进行隧道通风时,单洞双向交通的公路隧道不能够充分利用汽车交通风,为满足隧道内的需风量,通风设备装机容量和运行数量比双洞单向交通的隧道要多,增大了通风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另外,单洞双向交通公路隧道内的事故率远远高于双洞单向交通公路隧道。
因此,近十多年来,双洞单向交通公路隧道有逐渐取代单洞双向交通公路隧道的趋势。
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密集。
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缩短行车时间,更能提高交通效率。
然而,由于隧道内部空间狭小,且机动车尾气排放浓度高,通风系统对隧道的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
一、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安全性原则:通风系统应能及时排除隧道内的有害气体,保障车辆和乘客的安全。
通风系统应能将隧道内的浓烟或烟雾迅速排除,减少火灾事故对人员和车辆的伤害。
2. 节能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能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减少能源的消耗。
采用高效的通风设备和科学的通风方案,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环保性原则:通风系统的设计应采用环保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通过合理控制车辆尾气排放和通风系统的参数调整,可以降低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通风系统的优化方法1. 空气流动模拟:通过空气流动模拟技术,可以预测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的通风效果。
模拟结果可以作为设计依据,优化通风系统的设置和参数。
2. 微气象观测:在隧道内进行微气象观测,可以了解隧道内部气象条件的变化,为通风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通过观测和分析数据,设计师可以确定通风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参数,提高通风效果。
3. 新型通风设备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通风设备不断涌现。
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好的排风效果,可以提高通风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新型通风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可以使通风系统更加节能环保。
三、通风系统的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我们选择了某高速公路隧道通风系统的案例进行分析。
该隧道采用了循环风机系统,通过风机将隧道内的尾气抽出,并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实现通风换气。
为了优化通风效果,设计师使用了空气流动模拟技术,确定了最佳的通风局部风速和风向。
同时,在通风系统中使用了新型的节能型风机,使通风系统的能耗大幅度下降。
优化后的通风系统不仅提高了通风效果,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了设计的预期效果。
公路隧道通风有关问题探讨作者:王开运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是隧道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而有关通风设计的各项问题一直是设计师们所研究的重点,其中就包括小净距隧道通风的交叉感染问题和防火防灾等问题。
针对这两种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今后的隧道通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交叉感染;防灾Abstract:Highway tunnel ventilation desig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unnel engineering, and the ventilation design of the problem is always the key point of the research by designers, including the cross contamination of problems in small clear distance tunnel ventilation design and the fire disaster prevention.This two issu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some effective solutions are proposed,which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unnel ventilation design in the future.Key words:highway tunnel;ventilation;cross contamination;disaster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U45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前言在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中经常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会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工程造价、救灾功能、运营环境和运营效益,引起不良后果。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空气质量控制隧道工程作为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隧道内部封闭的特性,通风与空气质量控制成为了关键问题。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的通风系统设计与空气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旨在为改善隧道工程施工及日常运营提供参考。
一、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隧道工程中保证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正常的关键要素。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在隧道工程设计之初,可以通过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来预测隧道内的风速、风向和压力等参数。
这些参数将有助于确定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有效地减少施工及后期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2. 通风系统布局通风系统的布局要考虑隧道工程的长度、形状和交通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通风系统包括进风与排风系统。
进风系统通常位于隧道的一端,通过引入新鲜空气来保证隧道内部的氧气供应。
排风系统则位于隧道的另一端,用于排除废气和烟雾等有害物质。
3. 通风设备选择通风设备的选择应根据隧道的特性来确定。
常见的通风设备包括风机、风管以及通风口等。
其中,风机是通风系统的核心设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通风效果。
在选择风机时,需要考虑其风量、风速和风压等参数,以及噪音、能耗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二、空气质量控制除了通风系统设计外,空气质量控制也是隧道工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合理的空气质量控制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烟雾产生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保障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员健康。
1. 尾气处理隧道通常是车辆尾气的集聚地,因此,尾气处理是保障隧道空气质量的关键环节。
合适的尾气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有害气体的排放,并减少空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2. 烟雾探测与报警系统烟雾是隧道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之一,它既会影响驾驶员的视觉,也会对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隧道工程中应设置烟雾探测与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和报警烟雾异常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障人员的安全。
3. 空气监测与治理通过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可以及时收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数据,并分析空气中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情况。
隧道内部通风系统设计与改善方案研究一、背景介绍隧道作为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备受关注。
然而,在隧道内部行车时,车辆尾气和烟雾等排放物会严重影响车内乘客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隧道内部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改善方案一直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二、传统隧道内部通风系统设计传统隧道内部通风系统设计通常采用的是负压通风系统。
该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隧道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排风口,使得隧道内外的压力差形成负压环境,从而将排放物排出隧道外。
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例如,负压通风系统对于隧道内部的气流控制不够精细,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也很难满足大型隧道对于通风系统的要求。
三、隧道内部通风系统改善方案为了解决传统隧道内部通风系统的缺点,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改善方案,以下是其中的两种:1. 正压通风系统正压通风系统是一种全新的隧道内部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的设计原理是在隧道的进口处设置强力风机,通过向隧道内部注入新鲜空气,使得隧道内部形成正压环境,从而将排放物排出隧道外。
正压通风系统相比负压通风系统具有更高的通风效率和更好的空气质量控制能力,能够满足大型隧道对于通风系统的要求。
但是,该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风机的功率和噪声等问题,同时需要对系统进行精细的气流控制和空气质量监测。
2. 智能通风系统智能通风系统是一种基于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的隧道内部通风系统设计方案。
该系统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在隧道内部设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对隧道内部空气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对通风系统进行智能控制。
智能通风系统相比传统通风系统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智能调节。
但是,该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的布局和数据处理等问题,同时需要对系统进行精细的气流控制和空气质量监测。
四、结论隧道内部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改善方案是隧道工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山区修建了多条高速公路,公路隧道工程建设也是越来越多,公路隧道逐步向中长隧道甚至特长公路隧道发展。
在公路隧道的建设过程中,通风方案的优劣及运营效果的好坏决定着隧道的救灾工程、运营环境等。
文章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并根据自己以往设计的经验,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改善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控制状态;问题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公路隧道数量日益增多。
根据相关统计,在2002年,修建隧道1 972座,隧道的总长度达到了835 km,包括中特长隧道21座,总长度为76 km,而且每一年新修建的隧道大约为100 km。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公路隧道方案的成功与否,因此它对公路隧道的影响比较大,虽然目前我国的公路隧道技术取得了一点进步,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我们研究与探讨。
1 交通量预测交通量直接决定道路是否需要建设以及建成什么等级,因此确定交通量必须通过一个严谨的科学推导,但是实际情况是以下两方面原因往往会造成交通量预测不准确:一方面,有些单位或者企业为了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能够成功,通常会夸大交通量,使得通风土建、设备、运营费用都远远超出标准;另一方面,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迅猛,出现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增长的交通量远远大于最初的预测的情况,从而导致了通风设备紧缺或者通风方式已经不合理了。
后者现在经常出现在隧道中,比如成渝高速公路的中梁山隧道,原设计的交通量为22 000 辆/d,现在实际交通量大于30 000 辆/d,远远大于原设计的交通量了。
准确的预测交通量以及处理逐年增长的交通量与汽车排污量的关系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2 交通量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中定义的交通量是指在混合车并且高峰时期一个小时的交通量,行车速度就是指洞内线形行车速度,因此许多通风设计中直接取给出的交通量以及行车速度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
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的几个问题摘要: 长大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工程施工复杂、造价高、运营能耗大, 通风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 对长大隧道工程建设影响巨大。
本文重点论述了我国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中目前存在的几个需要注意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部分思路。
关键词: 长大公路隧道; 通风; 自然风; 烟雾浓度; 火灾通风随着公路建设的等级的逐渐提高和快速发展,公路隧道越建越长, 现今,长度超过3 000 m 的长大公路隧道大量出现。
而在整个隧道的建设过程中, 通风方案的优劣以及通风运营效果的好坏, 将直接关系到隧道的施工直至运营的各个环节。
长大隧道通风系统不仅使隧道工程造价大幅增加, 而且直接导致隧道运营费用大幅度上升。
据统计以隧道通风为主的安全服务设施的工程造价约占隧道总造价的60%。
虽然长期以来国内在公路隧道通风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探讨我国目前长大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并在前辈们及大量工程实例的经验中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现行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 1999) 以下简称《规范》。
1 隧道防灾通风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 需要考虑两个要点:①满足交通运营通风; ②满足火灾发生时的通风需求。
而第二点防火救灾是目前公路隧道尤其是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的重点难点, 而且是今后很长时间内需要攻破的难题。
火灾工况时的隧道通风必须以保障人身财产安全为首要目的,通过有效的防烟排烟设计,控制烟气合理流动。
总结成功经验,隧道防灾通风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有利于人员逃生避难,应尽量减少传到人体上的热负荷,避免因纵向风流的混流而影响排烟和火灾救援;②有利于消防救援人员展开救援和消防工作,使消防救援人员从上风向接近火场;③避免火场高温空气大范围扩散,防止发生二次火灾导致火灾规模扩大;④避免烟气进入相邻隧道或避难场所。
简称为“两个有利于,两个避免”。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若干问题1交通量预测交通量的大小是确定道路是否需要建设以及建成什么等级的控制因素。
交通量的确定应该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推导过程。
但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往往造成交通量预测不准确。
一方面,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为了工程立项,往往夸大交通量,导致通风土建、设备、运营费用的浪费。
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较快,也出现了交通量的增长远远超出了原先的预测,导致通风设备不够或通风方式已不适宜。
后面这种情况已在很多隧道显现出来,例如成渝高速公路中梁山隧道,原设计远景交通量22000veh/d,现在实际交通量已超过30000veh/d;浙江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溪岭隧道,原设计远景交通量大约30000veh/d,现在实际交通量已接近50000veh/d;并且二者的交通量还有很大的上升趋势。
如何准确地预测交通量,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另外,如何处理交通量逐年增长与汽车排污量的下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较为困难的问题。
2 交通量与行车速度的关系《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1] 规定设计交通量为混合车高峰小时交通量,计算行车速度为洞内线形行车速度。
在很多隧道的通风计算中,就直接按给出的交通量和行车速度取值,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根据交通工程学有关知识,车流密度、交通量和实际行车速度有一个对应关系:当车流密度与交通量较小时,车速可以达到最大值,即洞内线形行车速度;当车流密度、交通量逐渐增大,车速就随之逐渐减小,直至达到一个合理速度,这时交通量最大;当车流密度继续增大,交通量反而减小,车速也减小,直至形成阻塞。
因此在通风计算中必须根据交通量科学地计算实际行车车速。
表1是按照交通工程学计算得到的某山岭地区高速公路双洞四车道隧道的实际通行能力(混合交通量)及平均行程速度。
从表中可以看到前期预测交通量796veh/h 要比二级服务水平的实际通行能力1165veh/h 小得多,平均行程速度可以达到计算行车速度80 km/h ;后期预测交通量1448veh/h 与三级服务水平的实际通行能力1434veh/h 接近,平均行程速度就只能达到62 km/h 左右。
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以及改进方法摘要:隧道工程的施工环境相对封闭,且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灰尘等有害物质,对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设计,保证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本文对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以及改进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通风方案;改进方法前言:隧道工程是在地下、水下、山体以及建筑物内部修建的一项系统性基础工程。
公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岩石爆破,而爆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有害气体,这些粉尘的颗粒较小,覆盖了整个施工现场,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伤害。
同时还会因为后期处理困难,导致施工脱节。
与路面工程相比,隧道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其安全评价和预警的意义更为重大。
因此,要做好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通风方案,并不断完善。
一、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污染物分析隧道通风结构是提升隧道施工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其规划设计以及设备调试都和隧道施工中的污染源位置和种类息息相关。
因此,在进行通风方案设计之前一定要对隧道内的污染物位置和种类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完善通风设计方案,确保隧道施工快速高效,施工工人身体健康。
隧道内污染物的形成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施工期间的爆破、施工设备以及瓦斯等,二是在运营期间汽车排放出的废气以及CO2和烟雾等。
三是火灾、水灾以及交通混乱等一系列隧道内的突发事件引起的污染。
针对这些污染,可以采取的改善方式主要有:一是改造汽车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二是采用滤毒滤烟的设备对含有污染物的空气进行净化;三是将不完全净化空气的浓度稀释到可以接收的值以下;四是在考虑隧道结构和相关路面结构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应急措施。
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方案设计基础在进行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方案设计时首先要考虑隧道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即人员的忍受程度和行车的安全视距;然后通过交通量和排放量来计算需风量;结合自然通风能力进行机械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的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还要考虑经济性和耐久性。
公路隧道通风程序化设计及应用发布时间:2021-07-08T14:41:19.527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第7期(上)作者:何鹏飞[导读] 近年来,公路隧道交通量大,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何鹏飞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82摘要:近年来,公路隧道交通量大,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隧道通风效果如果达不到要求,风速过低,可能影响隧道内部空气质量,造成CO浓度和烟尘浓度超标。
隧道内部空气质量会直接影响人员健康,降低空气透过率,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有必要针对公路隧道通风进行设计优化。
下面,文章就公路隧道通风程序化设计及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公路隧道;隧道通风;程序化设计1隧道通风设计过程1.1 初步判定根据隧道《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的规定:单向交通隧道,当符合式L·N≥2×106时,可设置机械通风;双向交通隧道,当符合式L·N≥6×105时,可设置机械通风。
制定隧道火灾防烟和排烟的设计原则:不同隧道长度(如:L≤1 000m、1 000m<L≤5 000m、L>5 000m)的高速公路隧道分别采用火灾防烟和排烟方式。
1.2 计算特征年的设计交通量根据预测年度交通量,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和方向不均匀系数等参数,计算项目所处路段的设计特征年高峰小时交通量。
1.3 确定设计标准计算或设定在设计时速下每10km/h一档的参数,主要包括隧道内CO允许浓度、隧道烟雾允许浓度、隧道空间不间断换气频率或换气风速,以及隧道火灾热释放率和火灾临界风速。
1.4 计算需风量计算设计时速下每10km/h一档的稀释烟尘、CO、换气的需风量,取其较大者作为设计需风量,另根据火灾临界风速确定火灾排烟需风量。
1.5 计算通风力及风机数量计算隧道内沿程阻力、局部阻力、自然通风力、交通通风力等,根据风力平衡式:△Pr+△Pm=△Pt+∑△Pj,确定射流风机总升压力和射流风机数量。
公路隧道施工通风问题探讨作者:刘仁斌熊旭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23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
随着不断增长的通车里程,特别是在一些山区建设高速公路,就会出现很多的公路隧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隧道施工技术。
但是随着不算增加的隧道长度,目前在隧道安全施工方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通风,因此需要加快对这一问题的快速解决,有效的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通风问题重要性施工环境1.公路隧道施工中通风的重要性在隧道施工的过程中,通风是十分必要的,是施工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与前提,而且还能够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有效的提升施工速度。
在前几年,我国的隧道施工工程大多是长度比较短、进度低,虽然在布置通风措施方面具有一些难度,但是总体来说对整个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比较小。
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隧道施工工程的长度与越来越长,这样通风的难度就得到进一步的加大,如果没有妥善的处理好隧道施工的通风工作,则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进程以及施工方案[1]。
而且在施工机械方面,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功率的机械,也逐渐增加了对无轨运输的运用,因此在通风量确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对公路隧道施工中的通风问题进行重新的考虑。
在风管内,其长度与静压、摩擦系数与直接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和明显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漏风率不断增大的同时,其静压是逐渐减小的,但同时也需要与管端风量之间相互联系。
对于风管末端的风量来说,是一个固定值,是实际的风量,漏风率与起始段风量之间是呈正比的,这样就会对风机供风量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是难以达到的,这主要是由于这种类型的风机机械是难以在公路隧道这施工的,受到了空间的限制。
在开挖隧道工作面的时候,工程后期的作业点是随着实际开挖的进程实时移动的。
为了确保作业点和工作面处于新鲜的空气环境中,这样就需要不断地增加风管长度,但是这样一来,就需要不断增加动力消耗,在隧道贯通的时候,对动力消耗以及风管的长度都已经达到了最大值,这也可以看作是施工通风中的一大特征。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摘要:首先介绍了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交通量预测、交通量与行车速度的关系、隧道内污浊空气的稀释标准、稀释空气异味的需风量计算等。
结论证实,公路隧道的通风问题是公路隧道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通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让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更加完善。
关键词:公路隧道;通风设计;问题与措施在我国公路建设工作的发展下,公路隧道的建设长度越来越长,大量特长公路隧道出现,公路隧道设计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通风问题,隧道通风系统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工程造价,运营费用也不断上升,为此,必须要关注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的应用质量。
1 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人们对公路隧道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而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尾气、烟尘会在隧道内累计,不会扩散到大气中。
汽车尾气中含有很多有害成分,严重影响了隧道内的空气质量,更是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威胁。
污染物的累积以及扬起的灰尘都会降低隧道内的能见度,减小车辆的有效视距,影响行车安全和维护工作。
此外,污染物也会对隧道结构产生影响,缩减其使用寿命。
所以,在隧道内安装通风装置,将隧道内的有害气体稀释和排出,保证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相对舒适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2 通风设计原则2.1 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都应该按照独立通风标准进行设计,不得将任意两个工作面之间连接进行通风。
隧道所实际需要的风量大小,应该依据爆破排烟、同时进行施工的最大人员数量和有毒气体最大排出量分别予以测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隧道施工中,对集聚的空间和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可采用空气引射器气动风机等设备,实施局部通风的办法。
隧道在施工期向,应实施连续通风。
2.2 通风设备(1)压入式通风机应该装置于洞内外新鲜风流中,抑制污风循环。
通风机要事先准备好两路电源,且装置风电闭锁系统,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可以将另一路电源在短时间内迅速接入,以避免风机长时间停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