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技术亮点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79.50 MB
- 文档页数:81
越秀国际金融中心设计理念
越秀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理念融合了现
代化、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
该建筑的设计旨在成为一个融合金融业务、商务办公和公共空间的综合性建筑,同时也致力于成为城市的地标,展现出广州的国际化形象。
在设计理念上,越秀国际金融中心注重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建筑采用了多项
节能技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和高效的空调系统,以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绿色植被覆盖的屋顶和立面,为城市增加了绿色空间,提高了空气质量。
除了可持续发展,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还注重了人文关怀。
建筑内部
的空间布局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为访客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和交流空间。
此外,建筑还设有公共艺术展示区和文化交流空间,为城市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元素。
在现代化方面,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建筑技术和美学的追求。
建筑外观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结合了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展现出时尚和高端的形象。
内部空间则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为金融和商务活动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工作环境。
总的来说,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和现
代化的追求。
作为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它不仅是金融业务和商务办公的中心,也是城市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能够为广州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活力。
6分钟动画带你了解广州西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内部布置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简称“广州IFC”,又称“广州西塔”,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5号,南邻珠江和广州塔。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其中主塔楼高440.75米,加上直升机坪达到449.2米,地上共103层,地下4层。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外观设计来自于英国威尔森·艾尔建筑师事务所,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执行建筑设计,采用巨型斜交网柱筒中筒结构的“通透水晶”方案。
主塔楼建筑平面是由六段圆弧组成的圆弧三角形,以曲线形状及透明的光滑建筑立面为主要思路设计,通过渐变宽度形成两头小中间大,在高度的三分之一处达到最宽,显露出建筑物的纺锤外型。
安全设计全球首次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混凝土内筒的筒中筒结构体系,创新了国际超高层建筑标准设计,具有足够的抗震刚度和优异的防风抗震性能,即使遭遇撞击、火灾和爆炸等突发事件,只会局部破坏,不致引起连锁反应而倒塌,结构整体安全度高。
网络安防采用先进的高智能光纤网络、安防管理系统及楼宇智能监控系统。
供电系统主塔楼设施主要电力由本地供电系统提供,包括10回路市政10KV电源(其中6路主供、4路备供),及6台1500KW备用发电机组,多台变压器共同工作,互为备用,保证大厦供电不间断。
储油缸燃料储备足够素有发电机满负荷运行8小时,为租户提供无忧电力保障。
双冷源供冷区域集中供冷冷源及自备供冷冷源。
双银LOW-E玻璃幕墙采用世界领先水平的双层双银LOW-E低反射高通透中空玻璃幕墙,不仅可有效地隔热降噪,更能有效减少能耗以及对周边建筑的光污染。
超3米净高适应大跨度构造的交叉组合梁,实现超3米楼层净高。
宽阔的空间格局带来更为优化的空间设计及配置,为商务精英注入源源创意活力。
鲜风充足节能杀菌采用充足的鲜风换气以及鲜风换热、光触媒杀菌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环保、有效杀菌、净化空气,保证室内空气品质。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幕墙工程技术难点与亮点解析摘要: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亦称广州西塔, 为广州城市一个最具魅力、最具商务能量的标志性建筑。
笔者有幸投入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幕墙工程的设计工作,并与大家共同努力荣幸夺得多项奖项。
本着抛砖引玉想法,笔者将其幕墙系统主要特点、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幕墙系统;特点;施工难点;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珠江新城的核心金融商务区,处于城市新中轴线上,项目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夏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周边五星级酒店与高档写字楼林立,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构成珠江新城5大标志性建筑,地上103层,地下4层,集超甲级写字楼、国际顶级豪华品牌酒店、酒店服务式公寓、高档购物商场和国际会议中心等功能于一体。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幕墙幕墙分主塔楼幕墙、裙楼及套间式办公楼两部分。
幕墙面积约14万平方米,高度为434米,共103层。
首先在平面上由隐框折线玻璃拼成圆弧半径分别为71m和10m的大小圆弧,大小圆弧圆滑连接组成圆润的三角。
再在高度方向有规律的按5100m为半径的圆弧层叠起来,使建筑的整个体量由底部不断向上放大,在第31层处达到峰值后顺滑的内缩,直至最顶部103层。
幕墙中标合同价为2.7192亿元人民币。
主要幕墙系统有:主塔楼:1.单元式隐框玻璃幕墙2.单元式玻璃百叶幕墙3.点玻拉索式幕墙(花边褶皱面)4.内庭单元式隐框玻璃幕墙(钻石面)5.天窗(钻石面)6.阶梯雨篷(等高线造型)7.V型雨篷(等高线造型)裙楼及套间式办公楼:8.隐框玻璃幕墙9.石材幕墙10.铝板幕墙11.裙楼采光顶12.裙楼游泳池屋盖12.推拉窗主塔楼幕墙系统分布图二、幕墙系统主要特点及施工难点1.双曲面空间模型的构成因建筑成双曲面造型,每层平面大小及任意上下相邻板块间的夹角均不相同,如采用均分处理将导致板块成梯形,且每层板块长度、宽度、夹角多样化,对板块设计、加工、安装及检修都会带来较大的工作量。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恒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位于中国广州市珠江新城核心区域的一座高层建筑群,是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的总部所在地。
该项目的建设于2013年开始,计划于2021年完工,预计成为广州市的地标性建筑。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由4座建筑物组成,分别是东塔、南塔、西塔和北塔。
其中,东塔和南塔的高度均达到530米,成为广州市的两座超高层建筑。
而西塔和北塔的高度分别为255米和198米,是中等高度的办公楼。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整个建筑群呈现出流线型的外观,寓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
建筑物的外墙采用金属材料和玻璃幕墙,使整个建筑看起来现代而高端。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规划了大量的办公、商务和居住用途。
其中,东塔和南塔主要用于商务办公,配备了高品质的办公设施和服务设施。
西塔则规划了各类商业设施,如商场、餐饮和娱乐设施,满足人们的购物和休闲需求。
北塔被设计为高端住宅,提供了豪华的住宅楼盘和配套设施。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的交通便利,周边设有多条地铁和公交线路,方便人们出行。
同时,周边还设有停车场,为驾车人士提供便利的停车服务。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恒大集团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物。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采用了节能和环保的材料,如高效隔热材料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建筑物还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绿化和冷却系统的回收利用。
恒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建成将提升珠江新城的形象和地位,进一步巩固广州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该项目将吸引更多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进驻,为广州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恒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群,代表着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的实力和雄心。
该项目将为广州市带来更多商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同时也为广州市民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办公、商务和居住的多功能区域。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一.工程概况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位于珠江新城,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西侧,与广州新电塔隔江相望。
项目占地31,085 m2 ,总建筑面积约为448,736m2 。
其中,地下室4层,为商场,停车场,机电设备间及战时人防,地下4层板面标高-18.6米;主塔楼地面以上103层,高432米,67层以下为写字楼,层高4.5米,其余为高级酒店,层高3.375米;建筑面积约250000m2 。
工程于2006年12月26日动工,先进行基坑支护及土石方工程;目前地下室部分的结构工程约完成50%,主塔楼开始安装柱脚。
整个项目预计2010年年底完成。
项目发展商:广州越秀城建金融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WEA-ARUP联合体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图审查及顾问总承包:广州市设计院结构专业顾问:广州容柏生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施工总包:中国建筑总公司-广州建筑集团联合体钢结构制作:沪宁钢机、精工钢构二、工程施工作为全球第六、中国第三高楼,西塔项目建造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是前所未有的。
高标号、高强度、高粘性混凝土泵送作业的世界级施工难题在这里得以破解!西塔项目的成功,向全世界展示了由中联重科所领军的中国设备先进的混凝土泵送设备与施工技术。
项目承建商中国建筑总公司继中央电视台新楼建设项目全部选择中联设备承担混凝土泵送施工之后,再次战略性地选择了中联重科作为设备供应商。
西塔工程由此成为中国建筑界施工单位与工程机械设备厂商强强联合、共同挑战世界新高度的典范之作。
项目总投资60亿元,2007年1月31日开工,日前即将竣工。
广州西塔结构极其复杂,建造难度非常大。
中建四局董事长兼西塔项目总经理叶浩文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联合体项目部先后研发和采用了多项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有效解决了工程施工中的四大世界级难题:一是1007天的工期内完成这栋高432米、103层的庞大建筑物;二是将C100高性能混凝土一次成功泵送到333米高度,刷新了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泵送的世界纪录;三是自主研究“低位三支点长行程顶升钢平台可变模架体系”综合施工技术,实现快速改变适应竖向与水平向的体形变化;四是针对项目巨型超高斜交网格钢管柱制作与安装,先后采用了精确切割与焊接加工、无揽风吊装、空间多点三维坐标精确定位和复杂环境下超厚钢板焊接等多项先进施工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越秀国际金融中心设计理念
越秀国际金融中心是一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理念融合了现
代化的金融理念与传统文化的精髓,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
这座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与文化传承的结合,展现了建筑的独特魅力。
首先,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金融理念。
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金融业务的集中地。
因此,在设计上,建筑师注重了空间的利用和功能的布局,以满足金融业务的需求。
建筑内部的空间设计合理,办公区域与公共区域相互交错,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工作。
同时,建筑外部的设计也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玻璃幕墙、金属材料等现代元素的运用,使得建筑在城市中独具特色。
其次,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为一个位于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建筑,越秀国际金融中心在设计上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
建筑的外观采用了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如檐口的雕刻、传统的红色配色等,使得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也不失传统文化的韵味。
同时,建筑内部的装饰也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中国风的装饰画、传统的家具等,让人们在办公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总的来说,越秀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这
座建筑不仅仅是一个金融中心,更是城市的新地标,展现了城市发展的现代化与文化传承的结合。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秀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广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
广州东塔工程施工广州东塔,又称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座超高层建筑。
其施工过程堪称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涉及众多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广州东塔的总高度为530米,共112层,总建筑面积约为37万平方米。
工程于2006年正式动工,2010年完成主体结构施工,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
施工过程中,工程团队面临了许多技术难题,例如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钢结构施工、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等。
首先,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证材料和设备能够顺利运输到高层,工程团队采用了多台塔吊和施工电梯。
塔吊能够覆盖到较高的高度,而施工电梯则用于运送人员和工作材料。
此外,为了确保运输安全,工程团队还对电梯进行了特殊设计和加固。
其次,钢结构施工是广州东塔工程施工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由于广州东塔的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的钢梁、钢柱和钢桁架。
为了确保钢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程团队采用了高强度的螺栓连接和焊接技术。
同时,为了防止钢结构受到腐蚀,工程团队还对钢结构进行了防腐处理。
另外,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也是广州东塔工程施工的一大难点。
例如,在大堂层,结构跨度达到了50米。
为了实现这一大跨度空间,工程团队采用了桁架结构,并采用高精度测量技术确保桁架安装的精度。
此外,为了满足大跨度空间的使用需求,工程团队还采用了特殊的楼面系统,以保证楼面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团队还高度重视安全管理。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安全防护。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对高处作业进行了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进行了定期检查和维护。
总之,广州东塔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挑战,涉及众多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
通过工程团队的辛勤努力和科技创新,广州东塔最终得以顺利完成,并成为广州市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
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
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 最核心的商务区。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
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
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
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
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幻想溢满。
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
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
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1.2项目介绍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
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是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的一座高层建筑,建成于2008年,属于广州城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并被视为广州市金融业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的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由两栋高层建筑物组成,高度分别为168米和128米。
在大厦内,有数百个国内外知名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入驻,这些机构既是广大市民进行金融服务的场所,也是广州市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东省的金融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的建筑设计风格,充分体现了现代化与国际化,同时也融合了广府文化的特色。
建筑造型独特,犹如一条闪耀的亮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引得人们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大厦内部装修豪华,充满时代感,每一处都散发着高贵、尊贵的气息。
此外,大厦内还配备了防火、防盗、消防设施等现代化管理系统,不仅保障了大厦内金融机构的顺利运营,也为广州市民带来了更安全、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空间。
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不仅是广州市金融产业的重要支持,更是广州市参与国际金融贸易的重要窗口。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广州市加大了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进入广州,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的落成,正是广州市跨出国际金融领域的重要一步。
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承载着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的伟大使命,为大湾区建设、国内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担当和动力。
正是有了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这样的强有力金融支持,才有了今天广州市金融繁荣发展的壮丽图景。
总之,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是广州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广州市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推力。
在未来,随着广州市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广州国际金融信息大厦的作用将会更为凸显,它将继续为广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注入更多动力和希望。
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
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
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 最核心的商务区。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
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
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
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
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幻想溢满。
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
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
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1.2项目介绍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
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州国际金融城是中国广州市一项重要的城市发展项目,旨在打造成为一个集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交易和金融创新于一体的国际化金融中心。
该项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核心地带,占地约8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
广州国际金融城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引进国际一流金融机构、吸引金融人才、培育金融创新企业,推动广州金融业的发展,提升广州市在全球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其规划设计了大量商务办公楼、金融服务设施、金融培训中心、金融科技孵化器等功能性建筑,为广州金融业的不断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支持。
广州国际金融城将以国际化的视野和高水准的服务,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入驻。
通过建设先进、智能化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满足金融业的各类需求。
这将极大地提升广州金融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广州成为国内一线城市中的金融中心。
广州国际金融城计划建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以丰富项目的整体氛围和形象。
其中,金融中心大楼是广州国际金融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将成为该项目的地标建筑。
该建筑将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独特的外观,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入驻,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空间和配套设施。
广州国际金融城还将注重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设立金融培训中心,提供专业的金融培训和教育,为广州金融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该项目还将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专业人才,为广州金融业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思维。
广州国际金融城将注重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设计建设金融科技孵化器,为创新型金融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培育和融资支持,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该项目还将积极引入最新的金融科技应用,提升广州金融业的数字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
此外,广州国际金融城还将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包括金融咨询、金融交易、投资理财等方面。
通过吸引优秀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从业人员入驻,为广州市民和企业提供高品质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金融需求。
总之,广州国际金融城作为一个重要的城市发展项目,将为广州的金融业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
西塔/广州IFC—越秀地产广州第一高楼西塔,全称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Guangzhou 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er),又被称为广州IFC,是由越秀地产开发建设的广州第一高楼,于2009年竣工,塔高432米,共103层,是全球十大超高层建筑之一。
作为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
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西塔还拥有目前世界最高的全隐框玻璃幕墙,面积约13万平方米,最大高度434米。
幕墙采用了可见光放射率只有8%双银中空LOW-E玻璃,减少了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另外,幕墙采用了多项新的技术,使窗墙比达91%的外墙满足了国家最新节能标准的要求。
广州IFC不仅在设计上脱颖而出,追求美观的的同时注重节能、环保,在建筑质量上也严格把关,力求成为业界标杆。
目前,西塔已荣获代表着建筑行业质量管理和工程水平最高荣誉的鲁班奖。
此外,西塔还拥有20多项荣誉,仅2012年,就先后拿下“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国际奖”和“莱伯金奖”,后者被誉为建筑界的奥斯卡。
在此之前,中国仅两个项目获得该奖,分别为北京的“鸟巢”和上海世博会英国馆。
西塔还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共1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
西塔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已入驻四季酒店、雅思阁公寓、友谊商店、越秀集团等优质企业,它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西塔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构成珠江新城5大标志性建筑。
其独特的区域高度及功能组合成为广州城市一个最具魅力、最具商务能量的标志性建筑,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