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216.50 KB
- 文档页数:3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广州地铁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首段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
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现为236公里,是中国第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价按里程分段计价。
起步4公里以内2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
广州地铁车厢内报站提示:依次分别使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广州地铁的开通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包括机场南至体育西路和天河客运站至番禺广场两条支路)、4号线、5号线、8号线以及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
此外,广州地铁还是广佛地铁的实际建设及运营者,并由此间接成为佛山地铁一号线(即佛山境内魁奇路至金融高新区区间)的运营商。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日均客流约为480万人次,并在亚运免费期以784.4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记录,为解决交通堵塞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的线路包括6号线、9号线、广佛线后通段。
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已达751公里。
广州地铁(含APM线和广佛线)大部分线路及车站都是建在地下,其中也有例外:4号线往南沙方向的后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1号线有两座车站为地面车站,5号线有两座车站为高架车站。
地铁公司标志的主要含义自下而上,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代表严谨、有序、规律。
上半部分代表舒展、灵活、开拓。
从整体看像一只羊角,也象征着广州是―羊城‖,广州地铁是―羊城‖的地铁。
细看又像延伸的轨道驶向远方。
1:广州地铁一号线全长18.48公里,设16个车站。
为东西走向,以西南面西朗站为起点,到坑口站后转入地下,沿花地大道延伸至芳村,穿珠江水下隧道至黄沙,经宝华路至陈家祠站后折向东,沿中山路通过西门口、公园前、农讲所、东山口等人口稠密、商业网点集中、交通繁忙的市中心繁华地区,然后下穿广州大道经天河体育中心到达终点广州东站。
一号线主要设备15个系统分别从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国家计委批准利用外资5.41亿美元,其先进程度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如交流传动的电动机车、开闭式环控通风系统、通信系统OTM网、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解读广州四期新线规划初曝光?哪些区将是赢家?附件下载:广州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pdf10月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对于Metro Bay团队和所有关心地铁规划的朋友而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必然是最新进入“策划”状态的地铁线路“十四五”策划新线清单Metro Bay此前曾发布过“四期规划”相关推文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预测进入“四期规划”的地铁线路和本次“十四五”策划新线的清单有一定的重合度Metro Bay预测进入“四期规划”的线路列表欢迎回顾:广州地铁规划53条线路?先别激动,这些可能才是近期建设的线路……Metro Bay团队认为本回首度曝光的“十四五”策划新线名单不一定是广州地铁四期线路的最终定稿但入围“十四五”策划的地铁线路最终跻身“四期规划”的可能性非常高总而言之“四期规划”依旧存在变数请以官方最终公布的方案为准本次入围“十四五”策划新线共9条(段),里程共计245.7km。
整体而言,本次公布的“项目包”在市区线与郊区线的配比上达到了平衡,摆脱了广州地铁建设自二期以来连续两期的市区郊区线配比失衡的问题,值得赞赏。
在这些线路中,市区线包括有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一期、26号线一期等线路,其中19号线、26号线是绝对的重量级线路;而郊区线方面,也有6号线东延段、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多条备受期待的线路入围。
除此之外,两条市域快线——22号线南延段与37号线一期,本次也成功入选。
它们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蕉门、萝岗、知识城与广州市区的时空距离,也将使广州地铁的版图拓展至东莞市南部,“轨道上的大湾区”又将再迈出坚实的一步。
而在广州市11区的各区分布上,“十四五”策划新线也尽可能做到了雨露均沾。
各区本次在地铁方面的收益情况如何?这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不妨让我们来逐个看看。
天河区——“大赢家”成功“查缺补漏”。
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作为两条最强覆盖线,一举覆盖岑村、汇景新城、广氮新城、珠吉岐山四大地铁空洞,大幅提升了天河区广园快速路北侧地铁线路密度,使全区地铁覆盖情况不再“贫富悬殊”。
204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线路长度(km)线路名称起讫点城市线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5.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四号线70.4 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四号线支线 5.6 琶洲线琶洲-大学城北五号线41.7 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33.3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八号线35.3 双塔路线凰岗-化龙九号线16.0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0.9 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35.5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2.8 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十三号线55.1 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十六号线31.7 荔城线新塘-荔城204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二)线路长度(km)线路名称起讫点城市线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5.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鸥岛四号线70.4 科学城线暹岗-南沙客运港五号线41.7 环市路线滘口-黄埔客运港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33.3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萝岗八号线39.1 滨江线白云湖-化龙九号线19.5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1.4 东沙线东沙路-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40.0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8.2 二沙岛线凰岗-官洲十三号线49.5 东风路线聚龙-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客运港-蕉门十六号线31.7 荔城线新塘-荔城十七号线25.7 紫坭线紫坭-莲花山十八号线21.6 大岗线八沙-灵山十九号线31.3 沙湾线沙头-莲花山二十号线45.8 清流线滘口-清流小计761城际线GS线57 广深城际广州东站─深圳GF线17.4 广佛线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GG线0 广莞城际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GQ线44 广清城际广州火车站─清远ZQ线21.5 广肇城际广州北站─肇庆GH线74 广惠城际广州北站─惠州HY线84.3 广河城际广州东站─河源GJ线7 广江城际广州火车站─佛山─江门GFZ线7 广佛肇线广州火车站─佛山─肇庆GZ线 4.1 广珠城际广州新客站─珠海NZ线14 南中城际广州南沙客运港─中山小计280 已扣除50km重复计算里程总计1041202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一)长度线路名称起讫点十七号线25.7 紫坭线紫坭-莲花山十八号线21.6 大岗线八沙-灵山十九号线31.3 沙湾线沙头-莲花山二十号线45.8 清流线滘口-清流小计767.0城际线GS线57 广深城际广州东站─深圳GF线17.4 广佛线广州沥滘─佛山魁奇路GG线0 广莞城际广州黄埔客运港─莞城GQ线44 广清城际广州火车站─清远ZQ线21.5 广肇城际广州北站─肇庆GH线74 广惠城际广州北站─惠州HY线84.3 广河城际广州东站─河源GJ线7 广江城际广州火车站─佛山─江门GFZ线7 广佛肇线广州火车站─佛山─肇庆GZ线 4.1 广珠城际广州新客站─珠海NZ线14 南中城际广州南沙客运港─中山小计280 已扣除50km重复计算里程总计10472020年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二)长度线路名称起讫点线路(km)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1.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傍四号线56.4 科学城线黄村-南沙五号线31.9 环市路线滘口-文冲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18.0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新造八号线29.2 双塔路线凰岗-新洲九号线16.0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0.9 同福西线穗盐路-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35.5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2.8 新滘路线东沙-汇景新城十三号线55.1 东风路线白云湖-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蕉门小计550 线路(km)一号线18.5 中山路线西塱-广州东站二号线32.3 嘉禾线嘉禾-广州新客站三号线71.5 市桥线新机场北-海傍四号线56.4 科学城线黄村-南沙五号线31.9 环市路线滘口-文冲六号线41.9 沿江线浔峰岗-萝岗七号线18.0 新造线广州新客站-新造八号线29.2 滨江线白云湖-新洲九号线19.5 花都线汽车城-高增十号线21.4 东沙线东沙-天河客运站十一号线40.0 市区环线火车站-赤岗-东站十二号线28.2 二沙岛线凰岗-官洲十三号线49.5 东风路线聚龙-新塘十三号支线 6.5 东莞支线沙浦-黄埔客运港-东莞十四号线62.6 从化线火车站-街口十五号线30.5 南沙环线蕉门-南沙-蕉门小计558。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附件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 年)一、线网规划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 2020 年线网由 21 条线组成,总长度 约 973 公里,共设车站 465 座,其中换乘站 104 座;远景年线 网由 23 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 1025 公里,共设车站 481 座, 其中换乘站 108 座。
预测 2020 年,广州市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 行量比例为 34%,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比例为 37%。
二、建设规划 (一)建设方案 建设 3 号线东延、5 号线东延、7 号线二期、8 号线北延、 10 号线、 12 号线、 13 号线二期、 14 号线二期、 18 号线和 22 号线共 10 个项目,总长度 258.1 公里。
到 2023 年,形成 18 条 线路、总长 792 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3 号线东延工程自番禺广场至海傍站,线路长 9.6 公里,设 站 4 座,投资 56.9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2 年。
5 号线东延工程自文冲至黄埔客运港站,线路长 9.7 公里, 设站 6 座,投资 78.6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7 号线二期工程自大学城南至水西北站,线路长 21.8 公里,1设站 11 座,投资 162.3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2 年。
8 号线北延工程自白云湖至广州北站,线路长 20.0 公里, 设站 9 座,投资 150.83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9~2023 年。
10 号线工程自石牌桥至西朗站, 线路长 19.9 公里, 设站 14 座,投资 210.88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2 年。
12 号线工程自浔峰岗至大学城南站,线路长 37.6 公里,设 站 25 座,投资 351.2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8~2023 年。
13 号线二期工程自朝阳至鱼珠站,线路长 33.6 公里,设站 23 座,投资 370.75 亿元,规划建设期为 2017~2021 年。
广州公示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广州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地铁总公司网站开始对2011年至2015年地铁建设方案及2020年规划方案进行为期10天的公示。
按照国家对广州上一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及各线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广州目前已开通5条地铁150公里,同时有3条新线和3条延长线共104公里(含广佛城际线广州段)在建设中,亚运前还将开通68公里,届时,地铁运营线路达218公里。
2007年初,广州启动了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调整和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工作,其中近期建设规划调整涉及的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九号线三条线路计划今年全面实施,2013年建成;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也初步完成,并于2008年11月进行了公众咨询,收到了众多意见和建议。
市相关部门结合公众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和完善,目前2020年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基本稳定。
从2011—2015年建设方案看,加上亚运前开通的二号线,未来有四条地铁从广州市区通南站。
2020年线网规划方案:中心城区与四区两市互达新一轮轨道交通规划在加强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区联系的同时,着力加密中心城区线网,同时支撑中心城区与萝岗、番禺、南沙、花都、增城、从化四区两市的互联互达。
规划线网结构由“环形线+放射线+X对角线”构成,并构建由十三号线与三号线形成的十字快线。
同时预留与城际轨道交通及周边城市轨道交通对接条件,增强了线网的开放性。
在2010年线网基础上,2020年线网增加了三号线东延段(番禺广场-清流)、四号线南北延长线(金洲-资讯园,黄村-水西)、五号线东延段(文冲-黄埔客运港)、六号线东延段(香雪-永和)、七号线(广州南站-大沙东)、八号线北延段(文化公园-白云湖)、十号线(体育西-东沙)、十一号线(环线)、十二号线(槎头-大学城南)、十三号线(凰岗-新塘,东西快线)、十四号及支线(从化线及知识城线)、十六号线(新塘-荔城,荔城线)、二十号线(广州南站-琶洲,新客站联络快线)和白鹅潭联络快线(广州南站-白鹅潭),线网总里程677公里。
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勘察设计评标报告(项目编号: JG2017-4892)招标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勘察设计评标委员会2017年7月28日目录一、评标组织机构 (3)二、项目概况及投标单位 (3)(一)项目概况 (3)(二)投标单位 (4)三、评标情况 (4)(一)资格审查 (4)(二)有效性审查 (4)(三)技术标评审结果 (5)(四)投标人总得分 (5)(五)推荐中标候选人 (6)(六)评标过程见证 (6)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勘察设计评标报告招标领导小组: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编号: JG2017-4892)于2017年7月28日上午9:00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开标。
之后,由招标代理机构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于2017年7月28日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评标。
现将评标结果报告如下:一、评标组织机构本次评标设1个评标委员会,共5人,由4名社会专家和1名业主专家组成。
本次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依法组建。
具体组成如下:二、项目概况及投标单位(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招标内容是广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十三号线二期枢纽综合体同步实施工程勘察设计。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共设置5个枢纽综合体,其分别为朝阳站、庆丰站/凰岗停车、槎头站、西洲站、石牌南站;朝阳站枢纽综合体用地面积为4.4公顷、庆丰站/凰岗停车场枢纽综合体用地23.3公顷、槎头站枢纽综合体用地面积为18.9公顷、西洲站枢纽综合体用地面积为 3.2公顷、石牌南站枢纽综合体用地面积为0.8公顷,勘察数量暂按102420米计算。
史上最全全国41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览(附规划图)导读史上最全轨道交通规划,全国41个城市尽情浏览,新规划的城市-绍兴,芜湖,⽼牌城市北京、上海、⼴州、深圳,接下来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由于本⽂内容均整理⾃⽹络、发改委及地铁公司官⽅⽹站,如有数据纰漏,欢迎指正!华东地区1上海在新⼀轮轨道交通线⽹规划(2015—2040)中,上海将规划1000公⾥市郊铁路(包括国家⼤铁路)、1000公⾥城市轨道交通、1000公⾥中运量公交系统(包括有轨电车、BRT等),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廊。
⾄2025年上海将新增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
据了解,此次公⽰的9条线路并⾮都是地铁,还包括了连接上海两⼤机场的的城际铁路快线,以及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
据悉,到2025年为⽌,上海将拥有包括地铁、城际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多种模式的轨交线路,共计39条,总长约1050公⾥。
2杭州2013年6⽉20⽇,《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期建设规划(2013-2019)》获国家发改委批复。
根据批复,在⼀期⼯程长约84公⾥线路的基础上,2013-2019年间,杭州市将建设2号线⼆期、4号线⼀期、5号线⼀期和6号线⼀期⼯程共计106.6公⾥的地铁线路,2019年杭州将形成总长约190公⾥的轨道交通⽹络。
3宁波宁波市轨道交通线⽹规划以三江⽚为核⼼,跨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连三⽚(三江⽚、镇海⽚、北仑⽚),沿三轴(商业轴、⽔轴、公建轴)形成三主三辅6条线、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
线⽹全长247.5 km,共设换乘站20座。
线⽹规划同时还预留了向市域⽅向延伸的条件。
规划线⽹建成后,对缓解城市交通⽭盾、⽅便居民出⾏、引导城市按规划⽅向拓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城市综合竞争⼒都将发挥重要作⽤。
4温州推荐线⽹由6条线组成,线路总长361.8km,设站128座,其中换乘站14座。
推荐线⽹中市域线4条,线路长269.3km;市区线2条,线路长92.5km。
广州获批新建7条地铁线(广州地铁网)/广州市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近日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同意广州新建7条共228.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这标志着广州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新一轮大发展。
规划实施后,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超过500公里,届时市民利用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出行率将达60%。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广州已建成开通地铁一至五号线、八号线、广佛线广州段、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共8条线路222公里,日均客流量接近500万人次。
同时目前在建的还有六号线首期、广佛线西朗至沥滘段、八号线凤凰新村至文化公园段、六号线二期、七号线一期和九号线一期等6条线路,长约93.8公里。
按照覆盖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加强城乡统筹,充分考虑衔接铁路、城际轨道、公路等重要交通枢纽的选取原则,国家发展改革委此次批复的七条新线分别为:1为加强城市北部地区、城市中心区与珠江前航道河南地区的组团内交通联系,覆盖石井工业区、黄金围物流区、同德围居住区、康王路商业街、海珠区西部旧城中心、东部新城中心和琶洲会展中心等各区主要客流集散点,建设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工程(白云湖~文化公园),长约15公里。
2为加强老城区、新城区、发展区与城市副中心联系,在缓解老城区地面交通压力、疏导交通,引领发展区轨道周边集聚发展,建设轨道交通13号线首期工程(鱼珠~象颈岭),线路长约28.3公里。
3为解决从化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兼顾沿线组团开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外围组团与中心区的联系,尽快实现广州都市1小时交通圈,建设14号线一期工程(嘉禾望岗~街口),线路长约51.2公里。
4为加强东部新城区、萝岗区、增城区与中心区的快速交通联系,解决外围组团到广州中心组团的交通需求,兼顾东部新城开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和新城发展,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带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21号线工程(天河公园~增城广场),线路长约58.7公里。
广州地铁发展规划广州地铁是省市的,首段于1997年6月28日正式开通。
广州地铁的运营里程现为236公里,是中国第三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票价按里程分段计价。
起步4公里以内2元;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加1元;12~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加1元;24公里以后,每递增8公里加1元。
广州地铁车厢内报站提示:依次分别使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
广州地铁的开通线路有1号线、2号线、3号线(包括机场南至和至两条支路)、4号线、5号线、8号线以及。
此外,广州地铁还是的实际建设及运营者,并由此间接成为(即佛山境内魁奇路至金融高新区区间)的运营商。
广州地铁已经成为广州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日均客流约为480万人次,并在免费期以万人次的峰值打破全国记录,为解决的问题,广州地铁仍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的线路包括6号线、9号线、广佛线后通段。
经过数次修订,广州地铁的远期规划长度已达751公里。
广州地铁(含APM线和广佛线)大部分线路及车站都是建在地下,其中也有例外:4号线往方向的后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1号线有两座车站为地面车站,5号线有两座车站为高架车站。
地铁公司标志的主要含义自下而上,标志图案的下半部分代表严谨、有序、规律。
上半部分代表舒展、灵活、开拓。
从整体看像一只羊角,也象征着广州是“”,广州地铁是“羊城”的地铁。
细看又像延伸的轨道驶向远方。
广州地铁线路1:广州地铁一号线全长公里,设16个车站。
为东西走向,以西南面西朗站为起点,到坑口站后转入地下,沿花地大道延伸至芳村,穿珠江水下隧道至黄沙,经宝华路至陈家祠站后折向东,沿中山路通过西门口、公园前、农讲所、东山口等人口稠密、商业网点集中、交通繁忙的市中心繁华地区,然后下穿广州大道经天河体育中心到达终点广州东站。
一号线主要设备15个系统分别从德国、英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引进,国家计委批准利用外资亿美元,其先进程度达到90年代初国际先进水平,如交流传动的电动机车、开闭式环控通风系统、通信系统OTM网、自动售检票系统等,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广州到2023 年将有共5 条线路的地铁,一号线通车,当时对地铁如何修建并不关心,潜意识应当还停留在黑黑的工人挥汗扛着冲击钻工作的情景.一次很偶然的时机,进入到 2 号线工地,也去“视察”一番。
广州三号线隧道工程成功破解世界级难题穿越简洁地形:一天挖 7 厘米经过近四年的奋战,昨日下午 3 点,被喻为世界级难题、三号线最难工程的天河客运站——华南师范大学站区间隧道右线顺当贯穿。
据了解,隧道先后穿越了广汕路、北环高速的元岗立交、广深铁路、五山孤石群、瘦狗岭断裂带等,并成功实施了国内地铁施工的首次压气作业,所抑制的技术难题不仅在广州地铁的建设史上,即使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一挖就塌83米隧道挖了三年据了解,天—华区间是年底三号线开通的最北端,由于该段线路走向曲度大等缘由,从天河客运站往南段承受矿山法隧道。
虽然全长仅 83.618 米,但从施工队进场到成功挖通就用了三年时间〔平均每天约挖7厘米〕。
据了解,广州地铁四号线仑大区间就曾创下了一天 36 米的国内最快纪录。
那到底是什么缘由让这段几十米的隧道挖了那么长的时间呢?据了解,该段隧道需从北环高速大路的元岗立交桥桥墩根底及广汕大路底下穿过,最要命的是该处地质花岗岩残积土层,该土层具有遇水极易软化崩解的特性,一挖就塌。
经过业主地铁公司和工程部的共同努力,承受地面旋喷加固、洞内掌子面注浆加固的方案,加固效果良好。
该段已顺当贯穿,目前正进展最终的二衬施工。
五山花岗岩终变“卷心菜”据了解,在天—华区间施工中,遇到了格外罕见的“地下石林”——孤石群,这些顽石都是硬度格外高的花岗岩。
2023 年1~7 月,该盾构区间曾一度停工,工程无法推动,这些状况是地铁建设史上任何地方都未曾遇到的,是地铁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
面对困难,建设者开头了针对盾构机破孤石的争论和探讨,先后试承受了土仓内静态爆破、土仓内火药爆破、地面钻孔爆破、冲孔桩击碎前方孤石、液压式岩石分裂机分裂岩石等方法对孤石及硬岩进展去除。
广州地铁最新规划
广州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地铁交通在市区及周边地区的出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广州地铁正在进行最新的规划。
首先,广州地铁将进一步扩大线网规模。
根据规划,广州地铁将在现有的线网基础上增设新线路,预计将新增4条地铁线路和3条支线,使地铁线路总长度超过1000公里。
新线路主要
覆盖市区及周边区域,方便市民出行。
此外,地铁线路还将延伸至机场、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提供更加便捷的换乘服务。
其次,广州地铁规划中还加强了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联络。
地铁站点将更多地与巴士站、公交站等交通枢纽相连接,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换乘方式。
此外,还将建设更多的停车场,方便市民驾车抵达地铁站点后进行停车。
再次,广州地铁规划中注重提升智能化水平。
地铁站点将引入先进的自动售票系统和刷脸进站系统,提升乘客购票和进站的便利性。
同时,地铁车辆将引入自动驾驶技术,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将在地铁站点和车厢内增设更多的WiFi覆盖点,提供更好的互联网体验。
最后,广州地铁规划中还注重提升出行体验。
地铁车厢内将增设更多的座位,增加乘客的舒适性。
车厢内还将安装更多的LCD显示屏,为乘客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服务。
此外,还将增
加站厅内的休息区、餐饮店等便利设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总之,广州地铁的最新规划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地铁交通系统,提供更加便捷、快速、舒适的出行服务。
随着新线路的开通和各项改进的推进,广州地铁将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通信、信号系统设计(通信、信号3标)(招标编号:)招标文件第Ⅰ卷投标须知第Ⅱ卷合同条件第Ⅲ卷投标文件格式第Ⅳ卷评标办法招标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招标代理:广东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2018年1月第Ⅰ卷投标须知目录一总则21. 定义22. 招标说明33. 合格的投标人64. 踏勘现场及投标费用6二招标文件65. 招标文件的组成66. 招标答疑77. 招标文件的澄清、修改及补充7三投标文件的编制78. 组成投标文件的文件79. 投标价格710. 投标有效期711. 投标保证金712. 招标人拒绝投标人的情形813. 投标文件的份数和签署8四投标书的递交814. 投标文件的包封、密封和标记815. 投标截止时间916. 迟到的投标文件917. 投标文件的补充、修改与撤回9五开标与评标918. 开标919. 评标过程保密920. 投标文件的方案介绍及澄清921. 投标文件响应性的确定922. 投标文件的评价与比较9六授予合同1023. 合同授予标准1024. 中标通知书1025. 合同协议书的签署1026.履约担保1027. 合同生效1028. 其他费用101. 定义本招标文件使用的下列词语具有如下规定的意义:(1)“招标人”、“业主”指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总包方”指受业主委托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设计总承包的单位,对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线路设计等前期研究三号线东延段、五号线东延段、八号线北延段(白云湖~广州北站段)、十四号线二期工程(含交通衔接工程)总体设计、工点(包括车站和区间)设计和系统设计的总负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