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心理学 完整版 第五章修改版
- 格式:pptx
- 大小:481.25 KB
- 文档页数:75
浅析工业设计与生态心理学摘要:简单介绍了生态心理学,根据生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分析了工业设计中与这些观点相符合的设计理念。
提出了工业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绿色设计;仿生设计;工业设计一、简述生态心理学20世纪90年代,西方一些秉承深层生态学思想的学者开始把生态和心理学相结合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探究保护生态环境的心理根源.并试罔从这里找到一条转变人们观念的途径,由此产生了生态心理学。
生态心理学一词ecopsyehology.是由eco-(环境的、生态的)psychology(心理学)组合构成的复合词。
可见.生态心理学是环境哲学、生态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将深层生态学与心理学和治疗学相结合,研究环境如何影响人、人如何影响环境以及我们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等问题。
二、生态心理学主要观点与工业设计1、绿色设计生态心理学认为:人类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不是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个体。
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的影响,遵循整体主义的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巾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和完整决定着人类的生活质量。
破坏它就是对人类自己的损伤。
20世纪90年代初期,围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而提出了“绿色设计”,这一设计概念和方法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已成为现代设汁技术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
“绿色设汁”无疑是和生态心理学的上述观点相符合的。
工业设计领域巾的绿色设计理念.是利用生态哲学思想,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就综合考虑与产品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产品的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密切考虑到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设计出对环境友好的.又能满足人需求的新产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从“以人为中心”的产品设计转向既考虑人的需求,又考虑生态系统的安全。
对于丁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便是。
《工业设计导论》目录前言第一章绪论1.1 关于设计思想1.2 探索设计思想的目的1.3 研究设计思想的基本内容1.4 学习设计第二章工业设计解析2.1 工业设计的起因与发展2.2 工业设计的目的与价值2.3 工业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第三章设计的历史借鉴3.1 英德工业化比较的启示3.2 功能主义设计3.3 工业设计多元化第四章设计与人类劳动4.1 劳动学研究4.2 人机工程学4.3 设计心理学第五章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5.1 设计与科学技术5.2 设计与美学艺术第六章设计与可持续发展6.1 生态自然环境危机6.2 生态循环与绿色设计第七章设计与文化7.1 文化的概念7.2 文化的传承7.3 基于文化的设计思考前言多年前,有幸结识了李乐山先生,拜读了他关于工业设计的多部专著,感受颇深,启迪颇多。
尤其是他的以人格培养为中心的专业教育思想,在我长期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起重要影响和指导作用。
他对问题的敏锐思维及对设计的理性见解都使我获益匪浅。
可以讲他的专业教育思想和设计理念,对今天这一学科的成长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
多年以来,在学习实践中,始终致力于把乐山先生的这些思想理念,传达给我的学生并影响影响我周围的同行。
可喜的是,我们收到了成效。
这成效来自于学生毕业后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良好口碑。
于是就想把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肤浅感悟和实践体验,总结整理出来,这就是这一本拙著的由来。
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从最初的少数高校学习借鉴国外教育教学经验开始,到今天几百所高校如火如荼的专业发展,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致。
然而这种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盲目的照抄照搬别人而忽略了时代变化和文化特征的教育模式,导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短期的功利性,缺乏长远的规划性,从而终导致该专业的一部分毕业生难以胜任真正的工业设计工作。
使得这个专业学科在社会发展中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
工业设计是一种规划行为,通过设计规划人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生产方式、交流方式以及与人类各种活动相适应的社会公众服务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方式。
工业设计心理学在当今的产品设计中,工业设计与心理学的交叉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工业设计师不仅要产品的外观和功能,还要深入了解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以此为基础来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这种将工业设计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理念,我们称之为“工业设计心理学”。
工业设计心理学强调的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设计师需要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和体验,包括对产品的认知、情感、操作习惯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深入了解,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从而在设计中做出相应的优化。
从认知角度来看,工业设计师需要用户对产品的感知和理解。
这包括产品的外观、颜色、材质、大小等元素,以及用户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和使用过程中的认知反馈。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简洁明了的图标和文字、以及符合用户习惯的交互方式等手段,来提高用户的认知效率,使用户能够快速地理解并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从情感角度来看,工业设计师需要用户对产品的情感体验。
这包括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情感反应,如愉悦、满足、挫败等。
设计师需要通过研究用户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预期,来设计出能够引发用户积极情感的产品。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的个性化元素、提高产品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等方式,来增强用户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从操作习惯角度来看,工业设计师需要用户的操作习惯和人机交互方式。
这包括用户的操作习惯、使用频率、使用场景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和需求,来设计出符合人机交互原则的产品,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的布局和交互方式,来降低用户的操作难度和疲劳感。
工业设计心理学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工具。
通过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心理反应,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把握产品的设计方向和目标,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未来,随着、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心理学将在产品设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影响工业设计的心理学因素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设计心理学课程编码051000230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总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32 实践:16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Psychology先修课程工业设计概论、设计构成适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课程性质:设计心理学计划时数为48学时,本课程3学分,《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学会从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设计问题;理解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好的设计”的准则,并且能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品色彩、表面质感等方面对设计心理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及要求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三、理论教学内容及安排第1章设计心理学概述(理论4学时)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第2章设计中的感觉和知觉(理论5学时)1.具体内容: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对用户的感觉和知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重点:图形错觉中的定势与注意,图形逆转与注意,图地关系原理以及错觉在设计中的运用等难点:视知觉表现的理解方面,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的去阅读相关知识在加强理解。
工业设计心理学李乐山2001年10月11日第一章使用动机和操作行动1.用户的价值概念2.用户的需要3.用户的操作行动4.能力第二章知觉与知觉行动1.知觉2.注意3.用户的知觉特性4.知觉行动5.技能动作特性6.技能行为7.汽车驾驶行为8.用户对技能产品的希望第三章认知与认知行动1.认知及其实验方法2.记忆3.知识表达4.思维5.探索发现式思维6.含义与理解7.图标设计及常见的问题8.规则行为和知识行为第四章专题研究1.行动组织与学习操作2.意志3.用户的出错类型和原因4.设计引起的用户出错5.用户模型绪论一、什么是科学?按照英国的传统,物理、数学、化学、生物、地学等等被认为是科学。
准确说,这是自然科学的概念。
那么机械工程是不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是不是科学?这些问题引起了许多人思考,尝试对科学下了许多定义。
简单说,科学是系统的知识体系。
为了使科学获得真实可靠的知识,任何学科都不断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本学科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对象和课题是什么。
2.怎样能够认识这些对象,以达到本学科设立的目的。
3.从事探索或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按照目的对象(因而也决定了其科学方法)来分,科学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观察研究自然存在的东西;另一类是研究人类制造的东西(人造物)。
自然科学属于第一类。
第二类包括各种技术科学。
从19世纪末一出现心理学,对研究对象课题思考就出现很大争论,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认识论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认识的作用。
100多年来心理学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才能了解人的思维(例如,动机、意图等等)。
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理性主义。
心理学属于经验科学,缺乏经验,只靠书本,很难真正学会心理学的思维方式,也很难得到真正的知识。
采用什么研究方法,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实现研究的可靠性。
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提出对自然现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致包含三方面。
首先观察收集事实;其次,根据经验和观察提出假设,用实验(试验)和推理去分析这些假设是否与观察的现象基本一致,把得到证实的假设作为解释的依据,成为理论;最后,其他人在其它环境中,采用类似条件和方法应当能够观察到类似现象,验证类似的结论。
工业心理学.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
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
第一章概论工业活动是人类参与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这一活动过程总是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人-机-环系统中进行,在这样一个系统中,人是主要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但同时也是最难控制和最薄弱的环节。
一个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人、财、物三方面的条件。
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三者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使企业发展起来。
而在三者中,人是最重要的,它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
财与物都靠人去运转。
同样的财与物,在不同的人手里,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和效益。
要充分发挥人在生产中的作用,就需要处理好生产领域中与人有关的三类关系。
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财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就是以企业中的人-机关系(man-machine ;interrelation)、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和人-工作环境关系(man-work ;environment ;interrelation)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第一节工业心理学概述一、工业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范围,1、工业心理学的概念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
工业心理学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心理学分支。
它主要研究工作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
研究工业活动中的四个过程即生产过程,交换过程、分配过程和消费过程中人的行为及规律。
在生产过程中人活动是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人-机-环境系统中进行,人的活动受到人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同时还会受到机器的操作特点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配合的问题,要使机器与人完美的结合,就要改变机器设计,使人在工作中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疲劳降低强度、增加舒适性、提高用户接受性、提高安全性、提升工作满意度、提升生活质量、提升人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