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嫁接育苗教学设计与反思全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7
蔬菜嫁接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蔬菜嫁接的意义;2、掌握蔬菜嫁接的方法,并能实践操作蔬菜插接法。
3、能认识黄瓜栽培中遇到的问题作出判断并找到解决办法。
课程内容:一、蔬菜嫁接的意义嫁接:有目的地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或芽等组织接到另一株带有根系的植物上,使这个枝条或芽接受另一株植物根提供的营养,成长发育为一株独立生长的植物。
通过嫁接换根栽培提高了蔬菜的抗逆性,减少使用农药对菜田环境和蔬菜产品的污染,在设施栽培中,嫁接栽培具有克服连作障碍、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
二、嫁接作用(一)提高了植株抗土传病害的能力(二)增强了植株抗寒性(三)克服连作障碍(四)提高了产量三、蔬菜嫁接栽培现状我国蔬菜嫁接栽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目前嫁接技术广泛应用在黄瓜、西瓜、甜瓜、西葫芦、茄子等蔬菜生产上,在瓜类蔬菜中以西瓜应用最为广泛,西瓜嫁接栽培面积占西瓜栽培总面积的70%—95%,西瓜嫁接栽培主要目的是预防西瓜枯萎病。
在黄瓜80%以上都采用嫁接栽培,主要目的是提高黄瓜苗的耐低温能力和抗枯萎病能力。
近几年来,甜瓜、茄子、番茄嫁接栽培也日益增多,尤其是用在设施栽培中,其目的主要是解决连作障碍。
通过采用嫁接栽培,一些农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四、常用的嫁接方法(一)顶插接法顶插嫁接法又称双叶插接法,或简称斜插法、插接法。
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嫁接苗容易成活、工效高的特点,一个人工每天一般可嫁接1000株以上,其工效比靠接法成倍提高。
播种要求:顶插嫁接法要求砧木比接穗早播种3-5天。
黄瓜播种后8-10天为其嫁接适期,此时南瓜苗高6-7厘米,第一片真叶宽度不超过1厘米;黄瓜苗的两片子叶已完全舒展,但真叶尚未展开。
步骤:1、去砧木生长点:用刀片或竹签削除砧木的真叶及生长点。
2、砧木的切削:用与接穗下胚轴粗细相同、尖端削成楔形的竹签,从砧木一侧子叶的主脉向另一侧子叶方向朝下斜插深约1厘米,以不划破外表皮、隐约可见竹签为宜。
山东科技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植物嫁接》教学设计基本信息一、主题内容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植技术革新的潜力也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体现在植物的良种培育、育苗、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过程中。
安排“植物嫁接”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的嫁接活动,掌握这种常用的植物繁殖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植物种植技能,感受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学习探究植物嫁接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学习的兴趣。
选择常见植物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种技能。
在掌握了植物的嫁接技术后,鼓励学生选择周围合适的植物多练习,进行嫁接繁殖植物的尝试。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植物嫁接的相关知识,学会嫁接常见植物的繁殖技术。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自实践体验,激发学习探究新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本次“植物嫁接”主题实践活动,从了解植物的嫁接方式入手,到与小伙伴一起嫁接月季和蟹爪兰,由远及近,由浅入深,让学生深入地了解植物嫁接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活动一:植物嫁接知多少一、教材分析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多种,其中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
本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了解什么是嫁接以及嫁接的种类,活动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植物嫁接的了解,认识到嫁接是人们在植物繁殖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蔬菜嫁接技能教案教案标题:蔬菜嫁接技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蔬菜嫁接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2. 学习蔬菜嫁接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投影仪。
2. 蔬菜嫁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刀具、嫁接胶带、嫁接刀、嫁接接穗、砧木等。
3. 蔬菜嫁接的示范材料,如番茄、黄瓜等。
教学步骤:引入:1. 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蔬菜嫁接的过程,并引发学生对该技能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蔬菜嫁接的定义、目的和重要性。
知识讲解:1. 通过PPT演示,介绍蔬菜嫁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解释蔬菜嫁接的原理和作用,包括提高蔬菜品种的抗病性、改善产量和品质等。
3. 详细讲解蔬菜嫁接的步骤和技巧,包括接穗的选择、切割方式、接合方法等。
实践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必要的嫁接工具和材料。
2. 示范蔬菜嫁接的过程,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监督和指导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和正确使用工具。
4.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实践观察:1. 要求学生观察嫁接后的植株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分析嫁接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总结与评价:1. 引导学生总结蔬菜嫁接的步骤和技巧,以及其对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2.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互评和自评。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其他蔬菜的嫁接方法和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
2. 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示范基地或蔬菜嫁接专业机构,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发展和应用情况。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嫁接技巧。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观察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蔬菜嫁接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接穗处理(25分)苗龄适宜10 熟练全过程,在1min内完成切削正确15砧穗嵌合(20分)贴靠准确,绑缚正确20嫁接后管理苗床遮阳,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10成活率成活率95%合格,降1个百分点扣2分20合计100第一步:直观感受激情导入(约3min):展示图片教师:黄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教师:黄瓜还是美容和美化生活的首选。
教师:现在农村日光温室黄瓜栽培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教师:黄瓜枯萎病、霜霉病日趋严重。
教师:黄瓜疫病在日光温室中由于连作严重发生。
病害造成的减产,极大制约了农民的收入。
教师:如何解决重茬病虫害造成严重减产的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抗病品种,药物防治,加强管理等)。
教师:有针对性的简练解答,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灌输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思想,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习兴趣并顺利的导出本节课题:黄瓜的嫁接育苗技术第二步:理论感知明确任务(约5min)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归纳总结插接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学生:根据要求看书,然后自觉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进行大组交流,明确插接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要求,既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又树立了团队合作的意识;教师:插接的技术要点和技术要求并多媒体展示,使本节课学习任务进一步明确。
附:插接法技术要点砧木处理先用刀片切掉南瓜苗的生长点,后将竹签的先端紧贴砧木一子叶基部的内侧,向另一子叶的下方斜插,深度0.5cm左右,不可穿破砧木表皮。
接穗处理用刀片从黄瓜子叶下约0.5cm处入刀切面长0.5—0.7cm,刀口要平滑。
砧穗嵌合接穗削好,将竹签从砧木中拔出,并插入接穗,深度以削口与砧木插孔平为度。
第三步:任务驱动学生实战(约27min)1.播放插接视频(约2min)教师: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嫁接视频录像,通过直观感受引起学生的重视。
学生:认真观察、对比,领会动作要领。
蔬菜的育苗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蔬菜的育苗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育苗过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蔬菜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准备:1. 蔬菜种子(例如小白菜、萝卜等)。
2. 育苗土或泥土。
3. 小花盆或容器。
4. 水壶或喷壶。
5. 幼儿园工具(小铲子、小铲子等)。
6. 讲解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蔬菜,并引发他们对蔬菜的兴趣。
教学内容:2. 向学生简单介绍蔬菜的育苗过程,包括种子的选择、播种、浇水和光照等。
实践操作:3. 将一部分育苗土或泥土放入小花盆或容器中。
4. 让学生轮流挖一个小坑,并将种子放入坑中。
5. 学生轻轻地将土覆盖在种子上,并用手指或小铲子轻轻按压土壤。
6. 提醒学生每天浇水,并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讨论与观察:7. 在育苗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变化,例如发芽和生长。
8. 鼓励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变化,并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种子需要水和光照。
总结与评价:9. 结束育苗活动后,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过程,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10. 对学生的参与和观察能力进行肯定和评价。
延伸活动:11. 可以将育苗后的蔬菜移植到室外花坛或小菜园中,让学生参与到后续的照料和观察中。
12. 可以让学生绘制自己参与育苗过程的图片或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使用的工具和材料符合幼儿园的要求。
同时,要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思考和提问。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教学内容。
黄瓜嫁接育苗一、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黄瓜嫁接育苗》一课是农村初级职教专业教材《蔬菜实用技术》第三章《蔬菜育苗新技术简介》第二节中嫁接育苗的内容。
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技术,也是本书中蔬菜栽培管理的主要技能之一,很适合我市经济转型的需要,本节课让学生在学习、探究、实践、竞争中掌握知识,为我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二)教材内容要素的分析本节课主要技能点是砧木处理、接穗处理、嫁接、固定及各歩技术要求和隐含在操作过程之中的各步动作要领。
(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节课主要是靠接技术要点及要求。
2、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提供教学实施条件:如电视机、单放机、录音机、刀片、垫布、砧木、接穗、嫁接夹。
(2)教师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知道嫁接应该“怎样做”“如何做得好”。
(3)为学员对嫁接每步观察的更加细致、形象,教师演示操作,并为学生出示成活苗。
(4)根据学生特点,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练习、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学员生长在农村,本地又有棚室黄瓜这一现实,很多学员对嫁接黄瓜有所了解,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2)学员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员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1、知识目标:通过看录像及师生演示交流、动手操作,学生能熟练掌握黄瓜靠接操作要点及要求。
2、能力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师生合作,树立学员专业思想,使学员在和谐而紧张的氛围中体验竞争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员正确评价事物的能力,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农业、致富家乡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五)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及依据: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把“靠接技术要点及要求”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蔬菜嫁接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
嫁接育苗是蔬菜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提高蔬菜的抗病性、耐逆性、产量和品质。
为了深入了解蔬菜嫁接育苗技术,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蔬菜嫁接育苗实训。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蔬菜嫁接育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2. 掌握嫁接工具的使用和嫁接技术的操作方法;3. 提高蔬菜嫁接育苗的成活率和产量;4. 了解蔬菜嫁接育苗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三、实训内容1. 嫁接工具准备本次实训使用的嫁接工具包括:嫁接刀、嫁接剪、嫁接夹、消毒液、酒精、嫁接纸等。
2. 嫁接材料准备嫁接材料主要包括砧木和接穗。
砧木一般选用生长势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如黄瓜、番茄、茄子等;接穗则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3. 嫁接技术操作(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砧木和接穗应选择生长势强、无病虫害的幼苗。
砧木和接穗的茎粗应相近,以便于嫁接。
(2)嫁接刀消毒使用前,将嫁接刀浸泡在75%酒精中消毒,待酒精挥发后使用。
(3)嫁接操作嫁接方法主要有劈接法、插接法和靠接法。
以劈接法为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 将砧木和接穗的茎部斜切,使切面呈楔形;② 将接穗的楔形切面与砧木的切面贴合,确保两者紧密结合;③ 使用嫁接夹固定接穗和砧木,使其在愈合过程中保持稳定。
(4)嫁接后管理嫁接后,将嫁接苗移至温室或遮阳网下,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干旱和病虫害。
4. 嫁接苗管理(1)光照管理嫁接苗移栽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使嫁接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2)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3)温度管理嫁接苗生长期间,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高温和低温。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嫁接苗,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成活率本次实训中,嫁接苗的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表明嫁接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2. 产量和品质嫁接苗的产量和品质均优于未嫁接的幼苗,表明嫁接育苗技术具有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植物嫁接实训报告总结与反思1.引言1.1 概述植物嫁接是一种常见的园艺技术,通过将不同植物的茎、根或果实相互连接,使它们在生长过程中互相融合,从而利用各自的优势特性,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目的。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们深入了解植物嫁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提高其园艺技术水平。
本报告将对实训过程及结果进行详细总结与反思,以期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所启发。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首先,引言部分将从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介绍植物嫁接的基本概念和本次实训报告的目的。
其次,正文部分将包括嫁接的基本概念、实训过程与方法以及实训结果与体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本次实训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植物嫁接实训的内容和反思,为读者提供具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信息。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的目的是总结和反思植物嫁接实训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对实训过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实训结果的评估和体会,进一步提升对植物嫁接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通过对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为今后的实训活动提供经验教训,使实训效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最终,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对植物嫁接实训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为更好地推动植物嫁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2.正文2.1 嫁接的基本概念嫁接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繁殖方式,它是将两种不同植物的组织接合在一起,使它们紧密结合,互相生长,在生物学中被称为异物嫁接。
植物嫁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组织再生的能力,通过接合部位产生愈伤组织,使两种植物的组织发生愈合和生长。
常见的嫁接形式包括茎嫁接、芽嫁接和叶片嫁接等。
茎嫁接是最常见的一种嫁接方式,它通常是将一种植物的茎(称为砧木)和另一种植物的茎(称为接穗)相互接合。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蔬菜嫁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嫁接技术在提高蔬菜抗病能力、增强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的作用。
3.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嫁接方法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1. 砧木:葫芦、瓠瓜、南瓜等。
2. 接穗:番茄、黄瓜、茄子、西瓜等。
3. 嫁接工具:嫁接刀、嫁接夹、酒精棉球、剪刀等。
4. 实验场地:温室、大棚等。
三、实验方法1. 嫁接方法:本实验采用劈接法(切接法)进行嫁接。
- 将砧木顶部切一小口,接穗楔形插入。
- 用嫁接夹固定接穗和砧木。
2. 嫁接操作:- 选择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的砧木和接穗。
- 清洁嫁接工具,用酒精棉球消毒。
- 按照嫁接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接穗和砧木紧密结合。
3. 嫁接后管理:- 嫁接后,将嫁接苗置于温室或大棚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 定期观察嫁接苗的生长状况,及时去除病叶、枯叶。
- 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施肥、浇水。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嫁接成功率:本实验嫁接成功率较高,达到90%以上。
2. 嫁接苗生长状况:- 嫁接苗生长旺盛,叶片肥厚,根系发达。
- 与自根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面积、根系长度和粗度均有显著提高。
3. 嫁接苗抗病能力:- 嫁接苗对黄瓜枯萎病、茄子黄萎病、西瓜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 与自根苗相比,嫁接苗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4. 嫁接苗产量:- 嫁接苗的产量比自根苗高20%以上。
- 嫁接苗的果实品质优良,口感佳。
五、结论1. 蔬菜嫁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增强产量和改善品质。
2. 劈接法(切接法)是蔬菜嫁接的一种有效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
3. 嫁接后,加强嫁接苗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嫁接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六、实验建议1. 选择适宜的砧木和接穗,提高嫁接成功率。
2. 严格控制嫁接操作,确保接穗和砧木紧密结合。
3. 加强嫁接后管理,为嫁接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4. 进一步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对蔬菜生长的影响,为蔬菜嫁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蔬菜嫁接实践报告总结1. 研究背景蔬菜嫁接是一种常见的栽培技术,通过将两个植物的组织连接在一起,实现根系和茎叶之间的互补,提高蔬菜的生长速度、病虫害抵抗力和产量。
本报告总结了蔬菜嫁接实践中的具体操作,评估了嫁接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2. 实验设备和材料在蔬菜嫁接实践中,我们使用了以下设备和材料:•温室:确保稳定的环境条件,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
•嫁接刀:用于切割茎叶和根系。
•嫁接夹具:用于固定两个植物组织之间的连接。
•嫁接接穗:提供茎叶的切割部分。
•嫁接砧木:提供根系的切割部分。
•培养基:为嫁接后的植株提供养分。
3. 实验步骤和方法3.1 栽培蔬菜首先,我们在温室中栽培了两种蔬菜植株:接穗和砧木。
接穗是我们想要增强的蔬菜品种,而砧木是具有强大根系和病虫害抵抗力的蔬菜品种。
为了确保嫁接的成功率,我们选取了同一种蔬菜的不同品种进行嫁接。
3.2 嫁接操作在植物生长到适当的大小后,我们进行了嫁接操作。
具体的步骤如下:1.使用嫁接刀分别将接穗和砧木的茎叶和根系切割成相同大小。
2.将接穗和砧木的切口对齐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3.使用嫁接夹具将接穗和砧木固定在一起,确保它们能够紧密结合。
4.将嫁接后的植物移植到培养基中,为其提供养分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3.3 监测和评估嫁接后的植物生长过程中,我们定期对其进行监测和评估。
我们主要关注以下指标:•生长速度:测量植物茎叶的长度和根系的扩展情况,评估生长速度的提升。
•病虫害抵抗力:观察嫁接后植物是否能够更好地抵抗病虫害。
•产量:比较嫁接前后的蔬菜产量差异。
4. 实验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嫁接后的蔬菜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茎叶更加茂盛。
•嫁接后的蔬菜展示出更好的病虫害抵抗力,减少了疾病和虫害的侵袭。
•嫁接后的蔬菜产量相比嫁接前有所提升,尤其是在有病虫害压力的环境下。
5. 结论与展望本次蔬菜嫁接实践表明,嫁接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蔬菜的生长速度、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
综合实践活动《植物嫁接》教案山东科技版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植物嫁接》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设计者手机一、主题内容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种植技术革新的潜力也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体现在植物的良种培育、育苗、田间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过程中。
安排“植物嫁接”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植物的嫁接活动,掌握这种常用的植物繁殖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植物种植技能,感受种植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研究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教学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研究探究植物嫁接的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研究的兴趣。
选择常见植物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这种技能。
在掌握了植物的嫁接技术后,鼓励学生选择周围合适的植物多练,进行嫁接繁殖植物的尝试。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形式,让学生相识植物嫁接的相关知识,学会所在学校邮箱讲课年级教材版本五年级自编教材嫁接常见植物的繁育手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亲自实践体验,激发研究探究新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情绪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三、主题教学策略分析本次“植物嫁接”主题实践活动,从相识植物的嫁接体式格局入手,到与小伙伴一起嫁接月季和蟹爪兰,由远及近,由浅入深,让学生深入地相识植物嫁接的办法,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
活动一:植物嫁接知多少一、教材分析植物的繁殖方式有多种,其中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
本次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他人等多种途径了解什么是嫁接以及嫁接的种类,活动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植物嫁接的了解,认识到嫁接是人们在植物繁殖中经常采用的方式。
二、学情阐发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教学设计一、播种育苗:目前多采纳穴盘育苗,砧木多采纳32孔、50孔或72孔大孔穴盘育,接穗多采纳72孔或128空穴盘育苗。
一般而言,砧木要比接穗大,故要适当提前播种,如西瓜嫁接,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应提前一周左右播种。
二、嫁接方法1、靠接法:砧木与接穗大小接近。
嫁接时先将砧木生长点挖去,从子叶下方约1厘米处自上而下斜切一刀至茎粗一半,然后在接穗子叶下约1.5厘米处自下而上斜切一刀,最终将二者切口对接,用嫁接夹固定好后马上栽入苗床。
靠接法接穗一般应比砧木提前播种,时间因作物而导。
2、插接法:嫁接时先用刀片切除砧木生长点,然后用竹签在砧木子叶基部斜向下插约0.5~1厘米深的孔,取接穗在子叶以下削长约1厘米的楔形面,插入砧木孔中即成。
嫁接时砧木苗以真叶消失时为宜,接穗苗以子叶充分开展为宜。
为使砧木与接穗适期相遇,插接时砧木应较接穗时提前播种,时间因栽培作物不同而导。
3、劈接法:嫁接时砧木留高5~6厘米剪去上半局部,于子叶成垂直方向切口,切口深约1厘米,然后将接穗削成双面楔形垂直插入,使砧木和接穗外表对齐,用嫁接夹固定即可。
砧木与接穗播种时间和方法与插接法相同。
劈接法因接穗自生根被切断,嫁接后的管理要求较严。
三、嫁接后的管理1、温度:维持较高的苗床温度,一般以20~25℃为宜,在此温度下幼苗新根发生快,接口简单愈合。
采纳小拱棚掩盖往往可以到达保温增湿的效果。
值得留意的是晴天拱棚内温度过高,寒潮降临的夜晚温度偏低,要预备好配套的`掩盖材料如草帘等,睛天可遮阴,寒夜可保温。
2、湿度与通风:在幼苗汲取与输导功能尚未健全的状况下,要尽量降低蒸腾强度,防止嫁接幼苗失水过度而引起萎蔫。
解决方法是保持苗床内较高的土壤与空气湿度.一般实行拱棚掩盖完全可以到达这一目的。
值得留意的是早春在拱棚密盖的状况下,往往会消失湿度过大,简单诱发沤根,解决方法是调整通风,在气温较高时放开拱棚两端或不时局部揭开。
3、光照与遮阳:嫁接幼苗在3~5天不承受光照,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但在阳光照耀下,接穗很简单因蒸腾失水而凋萎,因此必需实行遮阳措施,防止失水过多。
蔬菜的育苗教案大班教案标题:蔬菜的育苗教案(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蔬菜的育苗过程以及相关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蔬菜种子(如小白菜、萝卜等)。
2. 育苗盘或小花盆。
3. 肥沃的土壤。
4. 水壶。
5. 小铲子或小铲子。
6.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介绍蔬菜的育苗过程。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蔬菜的育苗过程,激发学生对蔬菜育苗的兴趣。
实践操作:2. 将蔬菜种子分发给学生,并让他们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和形状。
3. 向学生解释种子的功能和作用,例如种子是植物的“种子”,通过发芽生长成为一棵植物。
4. 让学生准备好育苗盘或小花盆,并填充肥沃的土壤。
5. 指导学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并用小铲子轻轻覆盖一层薄土。
6. 用水壶轻轻地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
7. 提醒学生每天观察盆中的土壤和种子,以便及时发现变化。
讨论与总结:8. 引导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到的变化。
9. 在种子发芽后的几天,让学生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比较不同蔬菜幼苗的外观和特点。
10. 引导学生讨论蔬菜的育苗需要哪些条件,例如阳光、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
11. 总结整个育苗过程,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拓展活动:1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的花园中尝试种植其他蔬菜,继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13.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种植的蔬菜或种子,与同学们分享并展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检查学生对蔬菜育苗过程的理解,通过讨论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自己设计育苗实验,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情况。
2.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形成自己的植物日记。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育苗过程中遵守安全规则,如正确使用小铲子和避免浇水过多。
初中嫁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嫁接的定义、原理和应用,掌握嫁接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嫁接的定义: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使它们生长为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2. 嫁接的原理:利用植物的生长机能,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营养物质的传输和生长。
3. 嫁接的方法:劈接法、插接法、芽接法等。
4. 嫁接的应用:果树、花卉、蔬菜等植物的繁殖和修剪。
5. 嫁接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接穗和砧木、切割工具的消毒、嫁接后的管理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嫁接成果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嫁接的原理和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嫁接的定义、原理、方法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嫁接的基本知识。
3. 实验:分组进行嫁接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嫁接技巧。
4. 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嫁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讨论嫁接的成功与否与哪些因素有关。
5. 拓展:介绍嫁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嫁接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嫁接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嫁接的应用问题,检验学生对嫁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嫁接视频资料:用于讲解嫁接的原理和方法。
2. 嫁接实验材料:如苹果、梨、砧木等。
3. 嫁接工具:如剪刀、刀片等。
4. 嫁接知识手册:供学生课后复习和参考。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嫁接技巧。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安全,讲解嫁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定期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果园、蔬菜基地等,让学生了解嫁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5. 结合时事,引导学生关注嫁接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第一讲嫁接育苗教学目的1、了解嫁接育苗的特点2、会正确选择砧木与接穗授课类型:理论课嫁接育苗将植株的一段枝条或芽片,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干或根部的适当部位,二者愈合形成新植株技术方法叫嫁接育苗。
嫁接培育出的苗木称为嫁接苗。
用来嫁接的枝或芽叫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一、嫁接苗的特点和利用嫁接苗能保持优良品种接穗的性状,且生长快,树势强,结果早,因此利于加速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可以利用砧木的某些性状,增强栽培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以扩大栽培范围或降低生产成本。
可利用砧木调节树势,使树木矮化或乔华。
嫁接苗结果早,接穗是已渡过幼龄期的成熟个体,所以开始结果期比实生苗早。
多数砧木可用种子繁殖,故繁殖系数大,便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二、嫁接亲和力嫁接亲和力是指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而愈合成为新个体的能力。
一般砧木与接穗的亲缘关系越近,其亲和力越强,成活的可能性越大。
另外,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嫁接时间、技术、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方法等,也直接影响嫁接苗的成活。
三、砧木的选择1、与接穗的亲和力要强。
2、对接穗的生长和结果有良好的影响。
3、对栽培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适应性强。
4、取材方便,易于大量繁殖。
5、具有特殊需要的性状,如矮化等。
四、接穗的选择1、品种纯正且是推广发展的优良品种。
2、适于当地自然条件,抗逆性强。
3、树势中庸,生长健壮,处于结果盛期。
4、无检疫病虫害。
5、幼龄树、树势弱、病虫害严重的树不宜作为接穗树。
五、嫁接用具塑料绳嫁接刀修枝剪六、作业如何选择砧木和接穗第二讲芽接方法(1)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芽接的技术方法(2)掌握提高芽接成活率应注意的事项(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授课类型:理论课芽接常用方法导入新课: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在同一棵树上长出杏、桃、李这样的情况,还有不同的苹果品种在同一颗树上生长,这些都是通过嫁接的方法来实现的,具体嫁接的方法很多有枝接、芽接等方法,我们这节课主要讲解芽接的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