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基本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48
继电器知识大全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二、继电器主要产品技术参数1、额定工作电压是指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线圈所需要的电压。
根据继电器的型号不同,可以是交流电压,也可以是直流电压。
2、直流电阻是指继电器中线圈的直流电阻,可以通过万能表测量。
3、吸合电流是指继电器能够产生吸合动作的最小电流。
电磁继电器构造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设备,它可以在电路中起到开关、保护、转换等作用。
本文将从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电磁继电器由磁路系统、触点系统、弹簧系统和外壳系统四部分组成。
1. 磁路系统磁路系统是电磁继电器的核心部分,它由铁芯、线圈和磁路板组成。
铁芯是电磁继电器的主要磁路部件,它通常由软磁材料制成,如硅钢片、镍铁合金等。
线圈是电磁继电器的发热部件,通电时会产生电磁场,使铁芯磁化,从而吸合触点。
磁路板是将铁芯和线圈固定在一起的支撑部件。
2. 触点系统触点系统是电磁继电器的关键部分,它由动触点、静触点和触点弹簧组成。
动触点是由弹簧和触点杆组成的,通电时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向静触点方向运动,从而闭合电路。
静触点是固定在继电器上的触点,它与动触点接触时会闭合电路。
触点弹簧是将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开的弹簧,通电时会拉动动触点,当电流断开时,触点弹簧会将动触点弹回原位。
3. 弹簧系统弹簧系统是用来控制触点运动的部分,它由闭合弹簧和断开弹簧组成。
闭合弹簧是使动触点闭合的弹簧,断开弹簧是使动触点断开的弹簧。
4. 外壳系统外壳系统是电磁继电器的保护部分,它由外壳和连接杆组成。
外壳是将磁路系统、触点系统和弹簧系统固定在一起的保护壳,连接杆是用来连接电气设备的。
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的。
当继电器通电时,线圈中会产生电流,电流会在铁芯中产生磁场,使铁芯磁化。
磁化后的铁芯会吸引动触点,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接触,从而闭合电路。
当电流断开时,线圈中不再产生磁场,铁芯失去磁化,动触点受到触点弹簧的作用,弹回原位,与静触点分开,电路断开。
三、电磁继电器的应用领域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力、机械、交通、电子、通信等。
在电力领域,电磁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电动机、保护电路等。
在机械领域,电磁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在交通领域,电磁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信号灯、电梯等。
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典型的低压电器元件,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力系统保护等领域。
下面是为大家的初三物理电磁继电器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是?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二级学科)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的定义: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到达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继电器常识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几种作用:1) 扩大控制范围。
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到达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
2) 放大。
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
3) 综合信号。
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拟综合,到达预定的控制效果。
4) 自动、遥控、监测。
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
电磁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当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候,如电流、电压、功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就会改变原来的“通”“断”状态。
可能你还不知道,电磁继电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用产品,如汽车、空调器、彩电、冰箱、洗衣机等;也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
初中物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精准精炼【考点精讲】1. 结构电磁继电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低压控制电路,有电磁铁、低压电源、弹簧、开关(有的是由对力、光、声、热等敏感的元件组成);二是高压工作电路,有高压电源、衔铁、动静触点开关、用电器。
2. 工作流程3.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和实质应用: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利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及进行远距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实质:由电磁铁控制工作电路通断的开关。
4. 电磁继电器的类型有两种①“单刀型”有一个静触点、一个动触点,多用于简单的控制电路中,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②“单刀双掷型”有两个静触点,一个动触点,多用于较复杂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它的动、静触点相当于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能实现电路的切换:电磁铁有磁性时,电磁铁吸引衔铁,接通一个电路;当电磁铁没有磁性时,弹簧拉起衔铁,断开一个电路同时接通另一个电路。
5. 实际应用(1)实现安全操作由于工作电路中的高电压、强电流对人体危险,使用电磁继电器中的低电压、弱电流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的工作电路的通断;(2)实现远距离操作有时在生产场所温度较高或工作环境不好时,也可以把电磁继电器留在那里,而把控制电路的开关安装在较远的相对较安全的地方,从而实现远距离控制;(3)实现自动控制如果把控制电路的开关换成对温度或光照敏感的元件,或在特定条件下能自动闭合或断开的装置,还可以由这些元件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实现温度自动控制、光自动控制、压力自动控制、水位自动报警等。
【典例精析】例题1 如图是汽车启动装置原理图,对于这一装置及其工作特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旋转钥匙能使电磁铁所在电路工作B. 电磁铁的工作电压比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低C. 电磁铁通电时,上端是S极下端是N极D. 电磁铁通电时,吸引上方的衔铁,使触点A向右与B接触思路导航:将汽车钥匙插入钥匙孔,转动钥匙相当于闭合电磁铁的开关,使电磁铁工作,吸引衔铁向下,就会使触点A向右运动与触点B接触,把电动机所在电路接通,使汽车启动,所以A、D两项正确;由图知,电磁铁的工作电压是由一个电源提供的,而电动机的工作电压是由两个电源串联后提供的,所以电磁铁的工作电压比电动机的工作电压低,B项正确;根据装置图容易判断出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C项错误。
继电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一、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
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1、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
2、热敏干簧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热敏干簧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磁性材料检测和控制温度的新型热敏开关。
它由感温磁环、恒磁环、干簧管、导热安装片、塑料衬底及其他一些附件组成。
热敏干簧继电器不用线圈励磁,而由恒磁环产生的磁力驱动开关动作。
恒磁环能否向干簧管提供磁力是由感温磁环的温控特性决定的。
3、固态继电器(SSR)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固态继电器是一种两个接线端为输入端,另两个接线端为输出端的四端器件,中间采用隔离器件实现输入输出的电隔离。
固态继电器按负载电源类型可分为交流型和直流型。
按开关型式可分为常开型和常闭型。
按隔离型式可分为混合型、变压器隔离型和光电隔离型,以光电隔离型为最多。
继电器应用领域按外形尺寸分类定义微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不大于10mm 的继电器超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10mm ,但不大于25mm 的继电器小型继电器最长边尺寸大于25mm ,但不大于50mm 的继电器按触点负载分类定义微功率继电器小于0.2A 的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基本知识介绍
触点是电磁继电器的关键部件,它分为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主触点是
控制电路的开关,通常用于控制电流较大的电器设备或负载。
辅助触点主
要用于信号传输、控制回路等辅助功能,如指示灯、报警装置等。
交流继电器适用于工作电压为交流电的场合,直流继电器适用于工作
电压为直流电的场合。
接触型继电器的触点与负载直接接触,通过闭合或
断开触点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非接触型继电器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利用
磁场的变化来实现开关控制,避免了触点接触磨损和电弧的产生。
热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热敏材料的热作用来实现开关动作的继电器,通
常用于电动机保护和断路器的过载保护。
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来实
现开关动作的继电器,通常用于中小功率的交流设备控制。
但是电磁继电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电磁继电器的开关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高速电控系统的要求;容易受到外界磁场或振动的影响,可能导
致误动作或故障;触点接触表面易受氧化、灰尘等污染影响,造成触点电
阻增加、接触不良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现代电气控制系统更常采用固态继电器、电子继
电器等新型电器元件来实现开关控制,但电磁继电器在一些场合仍然具有
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基础的电气控制元件,通过线圈产生的
电磁力来控制触点开关,实现电路的开关控制。
它在工业自动化、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电气控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
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电路的开关和电气信号的转换。
其中,电磁式继电器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电磁吸引力来控制开关状态。
本文将介绍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构造。
一、电磁式继电器的基本构造电磁式继电器主要由电磁铁、触点和弹簧组成。
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线圈连接电源时产生一定的磁场,使得铁芯被吸引。
触点通常有固定触点和动触点,可以分别连接或断开电路。
弹簧用于控制动触点的位置。
二、工作原理1. 吸合状态当继电器的线圈接通电源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铁芯,使得铁芯被吸引。
同时,动触点与固定触点之间的接触力减小,弹簧的压力使得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闭合。
在这个状态下,继电器将执行闭合状态的控制功能。
2. 断开状态当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铁芯不再受到吸引力的作用,弹簧的压力将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
因此,继电器将进入断开状态,控制的电路将被打开。
三、工作过程示意图为了更好地理解电磁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下是一张示意图:(此处省略图片描述)1. 线圈接通电源,产生磁场;2. 铁芯受到吸引力,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闭合;3. 线圈断电,磁场消失;4. 铁芯失去吸引力,弹簧将动触点与固定触点分离。
四、应用领域电磁式继电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控制、电动机控制和电子设备中被大量使用。
它可以实现电路的分断、连接、延迟和过载保护等功能。
五、优缺点分析电磁式继电器的优点包括:1. 输入功率和控制功率相互隔离,保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2. 开关容量大,适用于高功率负载;3. 控制信号的电流较小,能够适应各种类型的控制设备。
然而,电磁式继电器也有一些缺点:1. 机械振动和碰撞会导致寿命缩短;2. 大功率负载时,容易产生电弧和火花,引起火灾危险;3. 发热问题,长时间工作时,温度升高,需要冷却。
六、结论综上所述,电磁式继电器是一种基于电磁吸引力的控制装置,通过电流产生的磁场来控制接点的开合状态。
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设备,它利用电磁力的作用原理,来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其基本原理如下:
1. 结构: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继电器线圈、铁芯、触点和外壳等组成。
继电器线圈通电后会产生磁场,吸引或释放铁芯,进而使触点闭合或断开。
2. 线圈:继电器线圈通常由导线绕成,并连接到电源电路。
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
3. 铁芯:铁芯通常由软磁材料制成,能够导磁。
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吸引铁芯,使其向线圈方向运动。
4. 触点:继电器内部有一对触点,分别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触点处于静止状态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当铁芯被吸引时,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
5. 工作原理:当继电器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吸引铁芯,使其运动。
当铁芯接近触点时,触点状态会发生变化,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此时,继电器将控制的电路与另外一个电源电路相连,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总结:电磁继电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线圈通电产生磁场,吸引或释放铁芯,进而使触点闭合或断开,实现电路的开关操作。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熟记知识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是电工领域中常见的电磁设备,具有许多应用。
以下是一些关于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知识,供您参考:电磁铁(Electromagnetic Solenoid):1.定义:•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场来产生吸引力或推力的装置。
2.结构和工作原理:•由绕有线圈(电磁线圈)的铁芯组成,当通过线圈的电流激发时,产生的磁场使铁芯磁化,产生吸引力或推力。
3.应用:•用于控制机械运动、开关和执行器等领域。
•常见于电磁锁、自动门、工业控制系统等设备。
4.类型:•有单通电磁铁和持续通电磁铁两种,分别在电流通过时产生磁力,或者在通电时一直产生磁力。
电磁继电器(Electromagnetic Relay):1.定义:•电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流激发线圈来控制开关动作的电气装置。
2.结构和工作原理:•主要由线圈、铁芯、触点和固定框等组成。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激发时,产生的磁场使铁芯吸引或推开触点,从而实现电路的开闭。
3.应用:•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实现远距离的开关控制。
•在电气系统、电动机保护、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广泛应用。
4.类型:•有通用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保护继电器等不同类型,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
5.特点:•具有隔离、放大、控制信号的功能,用于实现低功率控制高功率的电路。
熟记注意事项:•电流与磁场关系:电流通过电磁铁或继电器的线圈时,产生的磁场是触发吸引或推开机械部件的关键。
•触点和电气耐久性:电磁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具备良好的电气耐久性,因为它们在开闭过程中会经历电弧和磨损。
•适用环境:考虑到电磁设备的使用环境,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其正常可靠工作。
请注意,这仅仅是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基础知识,实际应用和设计涉及更多细节和专业知识。
继电器基本知识1.继电器结构组成继电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①感应部分②执行部分③比较部分感应部分就是电磁铁、磁路系统由铁心、衔铁和激励线圈组成。
由电源给线圈输入电能,通过磁路转变为磁能,最后通过衔铁的运动转变为机械能。
执行部分就是触点系统。
由动、静簧片或簧片、触点组成。
比较部分由形成一定机械反力的零部件组成。
通常反力弹簧或簧片一端和固定支架相连,另一端和衔铁相连,使衔铁具有一定的反力特性。
当加在线圈上的电压(吸动电压)大到一定值时,电磁吸力与反力平衡,当吸动电压继续增加,电磁吸力大于反力,衔铁带动触点系统运动,直到衔铁和铁心闭合为止,这一过程就是继电器的吸合过程。
一般电磁继电器当线圈上的电压减小到一定值(释放电压)时,电磁吸力减小至反力在衔铁闭合位置时的数值(这时除了起比较作用的反力弹簧或簧片的反力外,还有触点系统产生的反力,两者相加才是全部反力)。
在以后的电压减小情况下,反力大于电磁吸力,所以衔铁离开铁心返回到原来位置,这就是释放过程。
与一般电磁继电器不同,磁保持继电器在衔铁吸合后不是继续依赖电能转化为电磁力,而是靠永久磁体产生的电磁力保持原有的工作状态,要使继电器释放必须在电磁线圈上施加一个能产生与永久磁体电磁力相反电磁力的电压,在开始阶段,产生的电磁力小于永久磁体力和反力之和,当电压从零开始升高,电磁力逐渐增大,当电磁力大于永久磁体力和反力之和时,继电器的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电磁吸力是一条连续的曲线,与气隙大小、安匝数、磁路面积、磁阻有关。
其计算相当复杂。
反力由于触点系统力的加入和消失,一般会发生突变。
2.继电器常用金属材料漆包线聚氨酯漆包线(QA-1,-2,或称2UEW、3UEW)、聚酯漆包线(QZ)、聚亚酰胺漆包线(QXY/220,240);电磁纯铁 DT4E、DT4C 硅钢片静片黄铜(H62、H65、H68)、紫铜动簧片锡磷青铜(QSn6.5-0.1/ QSn7-0.1)、铍铜、铜铁合金、铜镍合金等;触点纯银、细晶银、银镍、银氧化镉、银氧化锡、银钨等;弹簧碳素弹簧钢丝(65Mn等)、不锈钢丝3.继电器常用绝缘材料PBT、PET、PA6、PA66(含改性)、PA46、PPO、PPS、BMC(SMC)、LCP等4.继电器常用性能指标动作电压、释放电压、功耗、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动作时间、释放时间、弹(回)跳时间、工频耐压、耐冲击电压(FCC)、机械寿命、电寿命、耐低温性(低温储存和低温使用)、耐高温性(高温储存和高温使用)、耐冲击、耐振动、外壳防护等级等5.民用继电器常用分类通讯继电器、汽(机)车继电器、QA(办公自动化)用继电器、家用电器用继电器、工业控制用继电器五大类。
九年级电磁继电器知识点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气开关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它是由线圈和磁芯组成的,通过电流在线圈中产生的磁场来控制磁芯的位置,从而实现开关的闭合和断开。
电磁继电器具有大容量、远距离控制以及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九年级电磁继电器的相关知识点。
1. 电磁继电器的原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现象。
当通过线圈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吸引或排斥磁芯,使磁芯发生位移。
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一定阈值时,磁芯会位移到触点处,从而闭合开关。
当电流变为零或变小到一定程度时,磁芯会回到初始位置,开关断开。
2. 电磁继电器的结构电磁继电器主要由线圈、磁芯、触点和保护壳组成。
线圈是继电器的核心部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来控制触点的开合。
磁芯是线圈中心的部分,它的位置会随着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变化,从而控制触点的状态。
触点是负责实际开关操作的部件,通过闭合和断开来实现电流的通断。
保护壳则是保护线圈、磁芯和触点,防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 电磁继电器的分类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工作方式,电磁继电器可以分为信号继电器和功率继电器。
信号继电器通常用于控制电路的开闭,如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逻辑控制。
功率继电器则用于控制大电流的通断,如电力系统中的开关设备。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继电器还根据触点数目、安装方式以及额定工作电源的特点进行分类。
4.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
在电力系统中,电磁继电器常被用作电力设备的控制和保护装置,如电动机起动器和断路器等。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在通信系统中,电磁继电器被用来进行信号调制和解调、开关信号转换等操作。
5. 电磁继电器的特点和优势电磁继电器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操作可靠等特点。
由于电磁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是独立的部件,因此电磁继电器能够承受较大的电流和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