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萃取的五个步骤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19
姜宝华典范案例萃取你知道吗?在企业管理或者学习进步这些事儿上,有个挺牛的概念叫“典范案例萃取”,而有个叫姜宝华的人,在这方面那可是相当有一套。
咱先说啥是典范案例萃取哈。
就好比你有一筐苹果,有的苹果又大又甜,那就是典范苹果。
在企业或者一个知识体系里呢,那些成功的项目、有效的解决办法就像这些好苹果。
姜宝华就像是一个特别厉害的果农,他知道怎么把这些好苹果,也就是那些典范案例,从众多的事例里挑出来,然后把里面的精华,像果汁一样榨取出来。
比如说,某个公司有一堆销售案例,有的销售业绩超级好,有的就不咋地。
姜宝华就能深入到这些案例里,像个侦探一样。
他会去研究那些销售冠军是怎么和客户打交道的,他们用了什么话术,怎么挖掘客户需求,又怎么巧妙地避开竞争对手的锋芒。
他把这些细节都找出来,这就像是从一颗饱满的苹果里把最甜的那部分果肉挖出来。
再说说他萃取案例的过程吧。
他可不是简单地听听故事就完事儿了。
他会找那些当事人,销售冠军啊,项目负责人啊,坐下来好好聊。
就像拉家常一样,但又句句都问到点子上。
“你当时为啥这么想呢?”“遇到那个困难的时候,你第一反应是啥?”他这么一聊,就能把那些藏在人心里的真实想法和做法都挖出来。
然后呢,他还会去看看当时的环境,就好比这个苹果是在什么土壤、什么气候下长出来的这么重要。
是因为当时市场大环境好呢,还是这个团队内部有啥特殊的激励机制呢?他把这些内外因素都考虑到,这样萃取出来的案例精华才是最完整、最有用的。
而且姜宝华萃取出来的典范案例啊,可不是放在自己口袋里藏着掖着的。
他会把这些好东西分享出去。
他可能会写一本书,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成功的经验;或者在企业内部做培训,对着那些渴望进步的员工们,像个说书人一样,把这些典范案例讲得绘声绘色。
员工们听了之后,就像是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一样,能把那些成功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工作里,说不定下次就成了新的销售冠军或者项目达人呢。
姜宝华在典范案例萃取这个事儿上,就像是一个点亮灯塔的人。
分离
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就可进
行分离。
分离液层时,
下层液体
应经旋塞放出,
上层液体应从上
口倒出
如果上层液体也从旋塞放
出,则漏斗旋塞下面颈都所
附着的残液就会把上层液体
沾污
液体分为
两部分
合并
萃取液
分离出的被萃取溶液
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萃取,一般为
3~5次。
将所有萃取液合并,
加入适量的干燥剂进行干燥精
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萃取次数多少,取决于分配
系数的大小
萃取不可能一次就萃取完全,故须
较多次地重复上述操作。
第一次萃
取时使用溶剂量常较以后几次多一
些,主要是为了补足由于它稍溶于
水而引起的损失
蒸馏
将干燥了的萃取液加到蒸馏瓶
中蒸去溶剂,即得到萃取产物
分别得到
萃取溶剂
和产物
对易于热分解的产物,应进行减压
蒸馏
X。
萃取重量法的步骤
萃取重量法的步骤如下:萃取分离、沉淀过滤、干燥称量。
萃取重量法是利用物质的溶解特性进行的重量分析法。
通常将试样溶液与互不相溶的萃取溶剂相接触,使某一组分在两液体中分配(即溶解),使其定量地转入萃取溶剂中,再将萃取剂蒸干,称量其质量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在分析中,试样可为固体,但常常是将试样先制成水溶液,再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一起振荡,待分层后,则一种或几种组分进入有机相,而其他组分留在水相中,挥去有机溶剂或蒸干水分即可称量质量,计算含量。
萃取的本质就是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
(一)分配平衡与分配比
当在水溶液中加入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一起振荡时,水溶液中的溶质将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重新溶解分配,当溶质在两相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称为分配平衡。
此时被萃取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浓度的比称为分配比。
用D表示。
若以c水与c有分别代表水相和有机相中的溶质浓度,则它们的比值D为:
在没有副反应的情况下,D近似于溶质在水相和有机相中的溶解度之比,即:
(二)萃取效率
萃取效率就是萃取的完全程度,常用萃取百分率表示:
E%与D的关系如下:
当两相体积相等时,如果D=1,说明经萃取后物质进入有机相中的量和留在水相中的量相等,萃取效率为50%。
D越大,即萃取效率越高。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要求D>10。
当分配比不高时,一次萃取不能满足分离或测定要求时,可采用多次或连续萃取的方法,以提高萃取率。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
萃取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它是将有机溶液中其中一种物质从其他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它一般由分离、洗涤和精馏三步构成:
(1)分离:所谓“分离”,即将母液中的混合物分成二组,分离出含有目标物质的一组,另一组就是其它混合物,可以用乙醇把有机溶液中的混合物分成二组,乙醇溶解的被称为混合有机液,而不溶解的被称为不溶解混合物。
(2)洗涤:所谓“洗涤”,即将混合有机液中残留的粉末洗净。
一般情况下,将混合有机液与乙醇溶液混合,然后继续搅拌,使固体颗粒完全溶解,将剩余的固体析出,用蒸馏水洗涤,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物质。
(3)精馏:所谓“精馏”,即将混合有机液中的目标物质精炼出来,一般采用相对密度不同的溶剂进行精馏。
密度小的溶剂将混合有机液中的有机物质萃取出来,然后再混合溶剂进行精馏,从而实现对有机液中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以上是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实际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正确的溶剂:不同的有机物配制不同的溶剂,以不造成有机物的交联或反应为前提。
2.注意安全:使用有毒或易燃有机溶液时,应注意安全,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液液萃取步骤5个步骤
液液萃取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 选择溶剂:根据所需分离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溶剂。
溶剂应具有与被提取物质有较高亲和力,且与其他组分相容性好。
2. 混合:将要提取的混合物与选择的溶剂混合均匀,使得被提取物质能够充分溶解在溶剂中。
3. 分相:等待足够时间,使得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在溶剂的作用下分为两个或多个不相溶的相,如有机相和水相。
4. 分离:使用适当的分离技术,例如漏斗、离心机、蒸馏等,将不相溶的相进行分离。
分离的目的是将目标物质从其他组分中提取出来。
5. 回收:将分离得到的溶剂和目标物质进行分离和回收。
通常采用蒸馏等方法将溶剂从目标物质中分离,以便回收并再次使用。
这些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和体系进行调整和优化,但总体上液液萃取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操作规程有哪些萃取工艺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物质中的有用组分通过溶解、提取或吸附的方式分离出来的一种工艺。
在实际生产中,萃取工艺被广泛应用于药品、化工、食品、环保等领域。
下面是一份萃取工艺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一、操作前准备1. 熟悉操作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2. 检查设备的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仪表是否正常;3. 准备工艺流程图和物料配方表;4. 检查操作区域的消防器材和安全设备是否齐全。
二、操作步骤1. 根据工艺流程图,查明所需萃取物质的类型、特性和最优操作条件;2. 根据物料配方表,准备所需原料和溶剂,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3. 检查设备的密封性和操作平稳性,确认无泄漏或损坏情况;4. 将原料加入萃取设备中,控制加入速度和量,保持操作设备的平衡状态;5. 启动搅拌机、加热器或冷却器等设备,控制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温度;6.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萃取时间和操作参数,保证最佳的萃取效果;7. 监测设备的各项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等,做好记录,并及时调整操作参数;8. 在萃取结束后,停止设备的运行,排出废水和废料,做好设备的清洗和维护工作;9. 对萃取物质进行分离、浓缩、干燥等后续处理,以得到所需的产物;10. 对设备和操作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萃取工艺的卫生和安全。
三、操作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省略步骤;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操作参数,保证工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 严禁超负荷操作设备,避免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4. 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确保人身安全;5. 严禁在操作区域内吸烟、饮食等非生产行为,保持操作区域的干净和整洁;6. 萃取废水和废料需按照相关环保要求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7. 在操作结束后,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长寿命;8. 遇到紧急情况或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萃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萃取是从溶液或固体混合物中,用溶剂把所需物质抽提出来的操作。
它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因此萃取也是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一、对溶液进行萃取对溶液中的某一成分进行萃取时,萃取溶剂与溶液中原来的溶剂必须是不互溶的。
所选用的溶剂还必须对所提取的物质溶解度大,而对其它杂质溶解度较小。
萃取溶剂多数为有机溶剂,被萃取的溶液一般都是水溶液。
1.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
分液漏斗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萃取仪器。
操作方法:(1)选取大小合适的分液漏斗。
所用分液漏斗的容积应为被萃取溶液与萃取溶剂二者体积总和的1.5倍。
给漏斗的活塞涂油,塞好。
将分液漏斗安放在漏斗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2)将溶液与萃取溶剂从漏斗口注入,塞好漏斗口上的塞子(塞子不能涂油,塞好后应再旋紧一下,以防漏液)。
(3)取下分液漏斗,用右手手掌顶住塞子,手指可捉住漏斗口颈或本身,左手握住漏斗的活塞,使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活塞柄,中指垫在塞座下边,做好旋转活塞的准备。
振摇漏斗如图5-37所示。
振摇时,漏斗稍倾斜,漏斗口向下,振摇1~2分钟.可打开活塞,将蒸汽放出。
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发生的气体很微弱(即放出的气体压力很少)时,再剧烈振摇2~3分钟,然后将漏斗放回漏斗架,静置。
(4)待漏斗内液体分成上下两层后,打开塞子,再慢慢旋开活塞将下层液体放出。
这种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进行分离的操作叫分液。
分液时,一定要尽可能分离干净。
有时在两液界面之间会出现一些絮状物,也应将其放出。
然后将上层液从漏斗口倒出。
切不可从活塞处放出,以免被残留在漏斗颈上的第一种液体玷污。
(5)重复萃取操作3~5次,直至确定最后一次加入的萃取溶剂里已无所需萃取的物质时为止。
操作注意事项:(1)当用一定量溶剂进行萃取时,应将溶剂分成几份,作多次萃取,这样要比用全部溶剂作一次萃取的萃取效率高。
(2)萃取时,两种溶液难以分层时。
可采用以下办法处理:①长时间静置。
②若溶剂水与萃取溶剂能部分互溶时,可加入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作用,以降低溶剂在水中的溶解度。
萃取的具体操作方法萃取是分离、纯化混合物中特定成分的一种常用实验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会依据不同的萃取方法而略有差异,下面以常见的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为例,详细介绍具体的操作方法。
一、溶剂萃取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溶剂。
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溶解度、挥发性和选择性,选择适当的溶剂。
-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
包括容器、溶剂瓶、分液漏斗、滤纸等。
- 准备好待提取混合物样品。
2. 溶剂萃取步骤:- 将待提取混合物样品加入容器中。
- 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得溶剂能够覆盖混合样品。
- 用玻璃棒搅拌混合物,促使待提取物质从固体或液体中转移到溶剂中。
- 静置一段时间,使得溶质能够充分溶解。
- 卸下上层溶液,在分液漏斗中分离出有机相(含目标物质)和水相(含杂质)。
- 若有需要,可用干燥剂处理有机相,使其更纯净。
- 浓缩有机相,挥发掉溶剂,获得目标物质。
3. 清洗和回收:- 用适量的清洗溶剂反复洗涤分液漏斗和容器,以确保目标物质彻底转移到有机相中。
- 回收溶剂,可使用旋转蒸发仪或萃取器等设备。
二、固相萃取的操作方法:1. 准备工作:-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固相萃取柱。
根据被提取物质的特性,选择具有相应亲疏水性能的固相材料。
- 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
包括固相萃取柱、吸滤瓶、注射器、溶剂等。
- 准备好待提取混合物样品。
2. 固相萃取步骤:- 将待提取混合物样品通过滤纸过滤,去除悬浮物。
- 将固相萃取柱放入吸滤瓶中,并加入适量的溶剂预先平衡柱内固相材料。
- 加入待提取样品,使之与固相接触,充分吸附目标物质。
- 慢慢滴加适量的洗脱溶剂,促使萃取物质从固相上溶出。
- 收集洗脱液,浓缩溶剂,获得目标物质。
3. 清洗和回收:- 用适量的洗脱溶剂反复洗涤固相萃取柱,以确保目标物质彻底转移。
- 回收洗脱液,可使用旋转蒸发仪或其它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一些基础的萃取操作方法,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和被提取物质的特性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一、实验目的了解萃取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萃取也是分离和提纯有机化合物常用的操作之一。
应用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杂质。
前者通常称为“抽提”或“萃取”,后者称为“洗涤”。
1.基本原理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
假如某溶液由有机化合物X 溶解于溶剂A 而成,如果要从其中萃取X ,可选择一种对X 溶解度很大而与溶剂A 不相混溶和不起化学反应的溶剂B 。
把该溶液放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溶剂B ,充分振荡。
静置后,由于A 与B 不相混溶,分成上下两层。
此时X 在A 、B 两相间的浓度比,在一定温度下为一常数,叫做分配系数,以K 表示,这种关系称为分配定律。
可用公式表示如下:()分配系数度中的B 在溶剂Χ度中的A 在溶剂ΧK =浓浓 在萃取中,用一定量的溶剂一次萃取好还是分几次萃取好呢?通过下面的推导来说明这个问题。
设在V mL 溶液中,溶解有m 0 g 的溶质(X ),每次用S mL 溶剂B 重复萃取。
假如,第一次萃取后剩留在溶剂A 中的溶质(X )量为m 1 g ,则在溶剂A 和溶剂B 中的浓度分别为m 1/V 和(m 0-m 1)/S 。
根据分配定律: ()K S m m V m =-101 或 SKV KV m m +=01 设萃取两次后溶质(X )在溶剂A 中剩余量为m 2 g ,则有 ()K S m m V m =-212 或 2012⎪⎭⎫ ⎝⎛+=+=S KV KV m S KV KV m m 显然,萃取n 次后溶质在溶剂A 中的剩余量m n 应为:nn S KV KV m m ⎪⎭⎫ ⎝⎛+=0 在用一定量溶剂进行萃取时,我们希望在A 溶剂中剩余量越少越好,在上式中SKV KV +恒小于1,所以n 越大,m n 就越小,即把一定量溶剂分成几份多次萃取比一次萃取好。
萃取工艺流程萃取工艺流程是指利用溶剂将所需物质从原料中萃取出来的一种工艺方法。
它在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高效地分离和提纯目标物质。
下面将介绍萃取工艺流程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
首先,萃取工艺的前期准备非常重要。
在进行萃取之前,需要对原料进行粉碎、破碎等预处理工序,以增加原料的表面积,有利于后续的溶剂浸提。
另外,还需要对溶剂进行选择和准备,不同的溶剂对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萃取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非常关键。
其次,萃取过程中的搅拌和浸提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搅拌可以使溶剂充分接触原料,加速目标物质的溶解和扩散,提高萃取效率。
而浸提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到萃取的效果,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浸提时间。
接下来是分离和提纯步骤。
在完成浸提后,需要将溶液和固体原料进行分离,通常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
分离后的溶液需要进行提纯,可以采用结晶、蒸馏、萃取等方法,将目标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纯净的目标物质。
最后是溶剂的回收和再利用。
在萃取过程中,溶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因此需要对溶剂进行回收和再利用,减少成本和资源浪费。
通常可以通过蒸馏、膜分离等方法对溶剂进行回收,再次利用于下一轮的萃取过程。
总的来说,萃取工艺流程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操作,能够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高效提取和纯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物质的特性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和工艺条件,以达到最佳的萃取效果。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萃取方法步骤篇一:萃取操作步骤六、实训操作步骤(一)开车准备1. 了解萃取操作基本原理;2. 了解萃取塔的基本构造,熟悉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3. 熟悉各取样点及温度和压力测量与控制点的位置,熟悉用涡轮流量计计量液体流量;4. 检查公用工程(电、压缩空气)是否处于正常供应状态;5. 设备上电,检查流程中各设备、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开车状态,动设备试车;6. 检查流程中各阀门是否处于正常开车状态:阀门VA101、VA102、VA103、VA104、VA105、VA106、VA107、VA109、VA110、VA114、VA116、VA120、VA121、VA123、VA124、VA125、VA126、VA128、VA130、VA132、VA133、VA135关闭;阀门VA111、VA113、VA115、VA117、VA119、VA122、VA127、VA129、VA134全开。
7. 了解本实训所用分离物系(水-煤油-苯甲酸)。
8. 检查萃取相储槽和萃余相储槽,是否有足够空间贮存实验产生的产品;如萃取相储槽空间不够,打开阀门VA110将萃取相排出;如萃余相储槽空间不够,关闭阀门VA124、VA126,打开阀门VA125、VA128,启动轻相泵P102将煤油从萃余相储槽倒入轻相液储槽V103。
9. 检查重相液储槽和轻相液储槽,是否有足够原料供实验使用;如重相的量不够实验使用,打开阀门VA105将纯水引入重相液储槽至液位LI02的3/4(注意,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液位LI02,当其低于1/4时,打开阀门VA101将水引入使液位LI02达到3/4);如轻相的量不够实验使用,打开阀门VA127,将煤油加入储槽V103至液位LI04的3/4。
10. 了解实验用压缩空气的来源及引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