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
教育学(选择题)原理1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形成于( ) 。
(1) 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2) 原始社会(3) 奴隶社会2 .我国学校的正式产生,一般说是在( ) 。
(1) 原始社会(2) 奴隶社会(3) 封建社会3 .古希腊三大教育家是( ) 。
•苏格拉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 柏拉图、昆体良和亚里士多德(3) 西塞罗、昆体良和柏拉图4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教育的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
( )(1) 阶级性(2) 历史性(3) 社会性(4) 民主性5 .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
(1) 学制不同(2) 教育方法不同(3) 教育目的不同(4) 课程设置不同6 .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在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逐渐立起来, 现代教育是( ) 。
(1) 生产力发展的产物(2) 现代生产发展的产物(3) 现代社会的产物7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1) “六艺” (2) “三艺” (3) “七艺” (4) “四书” “五经”8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1) 《大学》(2) 《论语》(3) 《学记》9 .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有( ) 。
(1) 理论性(2) 长期性(3) 示范性(4) 现实性10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由( ) 提出的。
( 1 )夸美纽斯(2) 马卡连柯(3) 加里宁11 .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懂得教育艺术和技巧,了解学生的心理,这说明教师劳( ) 。
(1) 繁重性(2) 复杂性(3) 广泛性12 .《三字经》说:“救不严,师之惰”说明教师应该( ) 。
•信任学生(2) 了解教育对象(3) 严格要求学生13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
(1) 教育的性质(2) 教学组织形式(3) 教学方法(4) 教育的结构14 .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 ) 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 生产力(2)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3) 文化、科技15 .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必须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 ) 。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
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有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
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罗马的昆体良(公元35—96)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作出的经验总结,为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日益丰富。
一般认为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授学》(《GreatDidacticofComenius》)(1632)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而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则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的学科。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______。
A. 教育活动B. 教育制度C. 教育内容D. 所有选项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 培养人才B. 传授知识C. 研究教育规律D. 制定教育政策4.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______。
A. 实验法B. 观察法C. 文献法D. 所有选项5. 教育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
A. 古希腊B. 古埃及C. 古印度D. 古中国6.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是______。
A. 并列关系B. 包含关系C. 交叉关系D. 无关关系7.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______。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8. 教育学中的“教育”一词在现代意义上是由______提出的。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洛克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
A. 客观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D. 所有选项10.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______。
A. 提高教学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推动教育改革D. 所有选项答案:1. B2. D3. C4. D5. A6. C7. A8. C9. D10.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包括______。
A. 理论性B. 实践性C. 应用性D. 综合性12.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______。
A. 教育心理学B. 教育哲学C. 教育社会学D. 教育经济学13. 教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
A. 提出问题B. 收集资料C. 分析问题D. 得出结论14. 教育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______。
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实验研究15. 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应用于______。
教育学的历史演变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知识、培养技能以及塑造性格和品德。
教育学的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体系。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梳理教育学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教育哲学的形成古希腊时期,教育思想家们开始关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各自的教育理念。
其中,柏拉图以“理念教育”为核心,强调理性和智慧的培养;亚里士多德则注重实用教育,提倡德育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古希腊的教育哲学为后世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
二、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在中世纪,宗教教育成为主导。
基督教会掌控着教育事务,教育目标以培养虔诚的信徒为主。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神学、哲学和拉丁文等传统学科。
三、启蒙时期的教育理论18世纪的启蒙时期,教育思想家们开始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理性。
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的理念,强调儿童的天性和兴趣发展;康德则主张“目的论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人类理性的发展。
四、现代教育学的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德国的赫尔巴特、美国的杜威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等教育学家,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研究使得教育学从一门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逐渐成为一门具有自身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学科。
五、当代教育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教育学也在不断发展。
当代教育学关注个体差异,提倡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教育学界兴起了“建构主义”、“社会文化理论”等新的研究范式,试图从更全面、综合的角度研究教育和学习过程。
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逐渐兴起。
同时,教育学也积极研究如何运用技术改进教学、评估教育成效等问题。
总结一下,教育学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古代哲学思考到中世纪的宗教教育,再到启蒙时期的理性思考,最终形成了现代教育学的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学也在不断发展,关注个体的发展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教育学将继续迎来新的突破和发展。
第一章测试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答案:B2.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昆体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B3.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 )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答案:B4.()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答案:D5.在西方教育史上,主张学生中学、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现代教育派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B:卢梭C:杜威D:夸美纽斯答案:C6.教育的规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二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制约( )。
A:对B:错答案:A7.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是《演说家的培养》( )。
A:错B:对答案:B8.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康德( )。
A:对B:错答案:A9.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克鲁普斯卡娅( )。
A:错B:对答案:A10.赫尔巴特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即强调教育教学中德育的首要地位()。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关于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错误是否定了()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科学性C:教育的系统性D:教育的生产性答案:A2.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末期B:封建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初期答案:D3.信息社会教育的特点的是()。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国际化C:教育的人性化D:教育的全民化答案:ABCD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以上观点体现出了()A:教育的永恒性B:教育的阶级性C:教育的相对独立性D:教育的历史性答案:A5.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教育者B:教学环境C:受教育者D:教育影响答案:ACD6.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和武士()A:错B:对答案:B7.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
绪论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老鸭子教小鸭子不是教育,老小偷教小偷也不是教育)2.在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他在总体上概括和阐述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从教育科学体系,其他学科的研究中获得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提供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支撑。
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既包括具体个人的教育活动,也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这些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群体的教育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4.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伴随着近现代形态的学校教育而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在始于18世纪末的社会研究科学化大背景下,教育学也在19世纪初进入了科学化的发展时期。
5.现代教育意义、教育学的诞生: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学界通常将它视为进现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发端。
也是作为教学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
6.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了科学化时期,学术界一般也把这本书作为现代意义上科学教育学的开端。
7.在《普通教育学》中,赫尔巴特明确的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
8.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伴随着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
它也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产生,为人类认识教育现象开启了科学的大门,也为人类的教育活动奠定了科学认识的基础。
9.我国的西式学校教育是从西方传入的,最初主要是西方传教士在我国兴办新式学校教育。
10.杨贤江是第一位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理论家。
11.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在我们学习和研究教育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和研究教育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选、填、简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所学习和研究的教育学最根本的理论基础。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
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答:本人将此问题分解为两部分一、教育是不是科学?二、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一、教育学和科学的含义“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而“科学”的基本含义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现在,“科学”的含义也越来越宽泛。
结果:教育学时一门研究教育的科学: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
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
主要特征是独立学科教育学的产生。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看做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包括如下:从对象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从概念和范畴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体系;从方法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结果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出现了一些专门且系统的教育学著作;从组织结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研究教育的机构。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
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结果:教育学时一门独立学科,是否为独立科学还有待研究。
将系统科学全面引入到教育学的研究之中,一方面可以使教育学更加科学化,有望使教育学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另一方面,系统科学对科学主义的超越可以驱散科学主义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也为人文主义的复兴打开了一扇窗。
因此,“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已经化解为“教育学是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进而需要转化为“如何利用系统科学提高教育学的科学水平”这一更为实在的思考。
(此段为抄,实在不会写了)。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实践答案:A2.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
A.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D. 卢梭的《爱弥儿》答案:B3. 教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
A. 教育规律的探索B. 教育方法的创新C. 教育实践的指导D. 教育理论的构建答案:A4. 教育学研究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A. 实证研究B. 历史研究C. 比较研究D. 理论研究答案:A5. 教育目的的确定依据是()。
A. 社会需要B. 个体发展C. 教育内容D. 教育手段答案:A6. 教育学中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
A. 学生中心B. 教师中心C. 知识中心D. 技能中心答案:A7. 教育学中,教育的三大要素是()。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环境C.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D.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评价答案:A8.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促进发展D. 塑造人格答案:C9. 教育学中,教育的“双基”指的是()。
A.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C. 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D. 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答案:A10. 教育学研究的学科性质是()。
A. 应用科学B. 理论科学C. 交叉科学D. 实验科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比较法E. 历史法答案:ABCDE2. 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有()。
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D. 结构主义E. 后现代主义答案:ABCDE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方法D. 教育政策E. 教育效果答案:ABCDE4.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辨析】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这是个大家容易弄混的考点,我们先来看两道常见考题:1.一般认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卢梭的《爱弥儿》B.斯宾塞的《教育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
年。
2、培根是最早喊出口号(最早提出)的:要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他只是喊了口号,给出了方向。
3、夸美纽斯是首先响应培根口号的,他为此辛辛苦苦的写了好几本书,其中最出名的,影响至今的是《大教学
论》——这本书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着作,迈出了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第一步,也即: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端(开始)。
4、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好多先贤做了很多的贡献,比如康德、比如裴斯泰洛齐。
5、这个过程完成于赫尔巴特,他的《普通教育学》的诞生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
3.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洛克的《教育漫话》
答案:C简析:“萌芽于”,即“开始于”,问的是开端,所以选C,夸美纽斯。
4.()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答案:A简析:独立学科的开始,所以依然是夸美纽斯。
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
答案:B简析:把教育学从学科分类中独立出来,也即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独立学科——这个口号是就培根最先喊出,所以应选B。
教育学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
中国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但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
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
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有人们深入研究的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
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罗马的昆体良(公元35—96)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作出的经验总结,为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日益丰富。
一般认为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授学》(《GreatDidacticofCome nius》)(1632)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
而最早以“教育学”教育命名的专著则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
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