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macs的入门讲座主讲人沈达
- 格式:pdf
- 大小:267.27 KB
- 文档页数:19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简述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论文结构安排 (6)二、错误信息的定义与特点 (7)2.1 错误信息的定义 (8)2.2 错误信息的特点 (9)2.2.1 传播速度快 (10)2.2.2 影响范围广 (11)2.2.3 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12)三、错误信息传播的原因分析 (14)3.1 信息源的可靠性问题 (15)3.1.1 信息发布者的身份与信誉 (15)3.2 信息传播渠道的问题 (17)3.2.1 信息传播的平台与媒介 (18)3.2.2 信息传播的社交网络效应 (19)3.3 信息接收者的认知与心理因素 (20)3.3.1 接收者的知识水平与经验 (21)3.3.2 接收者的情绪状态与心理预期 (23)四、错误信息传播的影响 (24)4.1 对个人的影响 (25)4.1.1 情绪波动与心理压力 (26)4.1.2 认知偏差与判断失误 (27)4.2 对社会的影响 (28)4.2.1 社会舆论的扭曲与误导 (29)4.2.2 社会决策的失误与混乱 (30)五、防范与应对错误信息的策略 (31)5.1.1 审核信息发布者的身份与信誉 (34)5.1.2 选择权威的信息来源 (35)5.2 加强信息传播渠道的管理 (36)5.2.1 规范信息传播的平台与媒介 (38)5.2.2 监控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传播 (39)5.3 提高信息接收者的认知能力 (40)5.3.1 增强接收者的知识储备与经验 (41)5.3.2 培养接收者的批判性思维与判断力 (42)六、结论与展望 (43)6.1 研究总结 (45)6.2 政策建议与实践意义 (46)6.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47)一、内容简述在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错误信息的传播。
本书《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深入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运用读思达,构建初中数学“达理”课堂摘要: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表达课堂的构建。
这一数学表达课堂需要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支持。
初中数学教学要运用“读思达”教学法,构建高效的“达理”课堂,以实现知识到素养本位的“华丽蜕变”,不断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数学新课标重视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初中数学;达理课堂;读思达;核心素养;新课标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实现从“小学阶段的说理”到“初中阶段的表达数学道理”的升级,即初中数学教学要致力于构建高效的“达理”课堂。
这与余文森教授的“读思达”的教学理念相一致。
“读思达”教学法中的三个步骤适应于初中数学“达理”课堂相匹配。
“读”“思”这两个环节为后面的“达理”这一最后环节打好地基。
初中数学“达”理课堂重点培养“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亲历从语言表达到数学表达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应用、学会创新,以不断提升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
一、初中数学“达理”课堂——“读”为先构建初中数学“达理”课堂的第一步是“读理”。
“读理”即阅读数学道理,要实现“达理”这一目标,数学的阅读是最基本的步骤。
阅读作为“读思达”教学法的第一环节,放在“达理”课堂就要先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再精心设计“引读”环节,为构建“达理”课堂做好铺垫。
(一)精心设计“读理”激趣环节“读思达”第一环节对应的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即阅读要充分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求知欲。
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好激趣的策略,让学生在激趣的情境中完成阅读数学道理。
如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探索轴对称的性质》这一课堂教学,构建初中数学“达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步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如教师设计轴对称剪纸游戏的激趣环节。
环节一:猜一猜,折在一起的剪纸打开后是什么字或形状?环节二:请你选择一种剪纸方法动手制作一张轴对称的剪纸。
“滋养心灵”教学设计目录1. 第一部分 (3)1.1 课程背景 (3)1.1.1 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 (4)1.1.2 理论依据与文本勾画 (5)1.2 设计与构思 (6)1.2.1 教学理念与主题理解 (7)1.2.2 教学结构与内容概述 (8)2. 第二部分 (8)2.1 教学方法选择 (9)2.1.1 讨论法与案例分析 (10)2.1.2 情感引导与体验教学 (11)2.2 教学手段运用 (12)2.2.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3)2.2.2 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 (14)3. 第三部分 (15)3.1 课程导入 (17)3.1.1 互动提问与课堂回顾 (19)3.1.2 主题导入与情境设定 (19)3.2 学生探究 (20)3.2.1 小组讨论与学生展示 (22)3.2.2 写作实践与心灵交流 (23)3.3 课堂互动 (24)3.3.1 真实案例分析与讨论 (26)3.3.2 心理疏导与角色扮演 (27)3.4 总结与评估 (29)3.4.1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 (29)3.4.2 教学反馈与改进建议 (31)4. 第四部分 (32)4.1 活动设计与课程拓展 (33)4.1.1 心理健康讲座与工作坊 (34)4.1.2 文学创作与专题研讨 (36)4.2 资源与建议 (37)4.2.1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库 (38)4.2.2 学生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建议 (40)5. 第五部分 (41)5.1 教育学与心理学文献 (42)5.1.1 营养心理健康理论 (43)5.1.2 相关教育实践案例 (44)5.2 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籍 (46)5.2.1 心理学教科书推荐 (47)5.2.2 教育学理论书籍 (48)1. 第一部分您应该清楚地列出本次教学希望学生达到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与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成果紧密相关。
对于一个中学水平的文学课程,可能的教学目标包括: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您可以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包括阅读、讨论、写作练习和艺术冥想等活动。
《地理流空间分析》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地理流空间分析的重要性 (4)1.2 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5)二、基础知识 (6)2.1 地理流空间概念 (7)2.1.1 流空间的定义 (9)2.1.2 流空间与地理学的关系 (10)2.2 流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 (11)2.2.1 空间分析理论 (12)2.2.2 流空间分析的理论框架 (13)三、流空间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14)3.1 数据收集与处理 (15)3.1.1 数据来源 (17)3.2 量化分析方法 (20)3.2.1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3.2.2 空间聚类分析 (23)3.3 可视化技术 (24)3.3.1 地图可视化 (25)3.3.2 动态可视化技术 (26)四、流空间分析的应用实践 (27)4.1 城市规划与应用 (29)4.1.1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30)4.1.2 城市交通流分析 (31)4.2 物流与运输应用 (32)4.2.1 物流网络优化 (34)4.2.2 运输路径规划 (35)4.3 生态环境保护应用 (36)4.3.2 环境影响评估 (39)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0)5.1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42)5.1.1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 (43)5.1.2 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44)5.2 发展趋势与展望 (45)5.2.1 多元数据融合分析 (46)5.2.2 智能算法的应用 (48)六、总结与心得体会 (49)6.1 本书内容总结 (51)6.2 阅读本书的收获与启示 (52)一、内容综述《地理流空间分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这篇阅读记录中,我将概述书中的主要内容,并重点关注那些对于理解和应用地理流空间分析至关重要的概念。
作者详细介绍了地理流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包括空间动力学、空间结构分析和空间分类等方面。
这些概念是理解地理流空间分析的基础,它们帮助我们揭示了空间现象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南海海洋环流概述 (5)2.1 南海海洋环流的基本特征 (6)2.2 南海海洋环流的主要动力与机制 (7)三、南海海气相互作用 (8)3.1 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 (9)3.2 海气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与现象 (10)四、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的关联 (11)4.1 海洋环流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 (12)4.2 海气相互作用对海洋环流的影响 (13)五、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14)5.1 数值模拟方法与模型介绍 (16)5.2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17)六、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展望 (18)6.1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 (19)6.2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20)七、结论 (22)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23)7.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24)一、内容综述《南海海洋环流与海气相互作用》是一部深入探索南海海洋环流现象及其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的学术著作。
全书以科学的视角,系统的分析方法,详细阐述了南海海洋环流的形成机制、演变过程以及其与海气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
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南海海洋环流是受到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包括地球自转、地形地貌、季节变化等。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南海海洋环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书中还对南海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阐述了南海海洋环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书中还特别强调了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南海海洋环流不仅影响海洋本身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还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表现在海洋对大气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影响,以及大气对海洋环流、海洋环境等的影响。
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南海海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第43卷第4期202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学报JournalofHigherEducationResearchVol 43,No 4Dec 2020 收稿日期:2020-05-11基金项目:2019年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本科重点教育教学改革课题;2019年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2019年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作者简介:矫媛媛(1982-),女,辽宁凤城人。
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军事运筹、战场感知信息融合处理研究。
本科线上教学中改进的BOPPPS模型教学设计矫媛媛,潘晓刚,马满好(国防科技大学 系统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3) 摘 要:为了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OPPPS模型教学设计方法。
在阐明设计的思想、明确设计的目的基础上,从改进环节的设计方法、线上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突出加入的拓展提升环节的设计与分析,旨在通过对授课内容深度的挖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程度,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激发学生开展主动、深入学习的动力,有助于达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对各层次教学,尤其是线上教学的实施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BOPPPS模型;改进模型;教学设计;拓展提升;线上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74(2020)04-0052-04ModifiedBOPPPSModelinOnlineTeachingforUndergraduatesJIAOYuan yuan,PANXiao gang,MAMan hao(CollegeofSystemsEngineering,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hangsha410073,China)Abstract:Toeffectivelyimplementthe“student centered”teachingconcept,ateachingdesignmodelnamedasmodifiedBOPPPSmodel,wasproposedinthispaper.Thedesignideawasillustratedfirstly,sotheteachingaimwasclear.Then,thedesignofmodifiedsectionandthecorrespondingonlineteachingimplementationprocesswerediscussedandanalyzed,especiallyforthedesignofextensionandpromotionsection.Thenewmodelwasdesignedinordertodigcoursecontentdeeper,strengthenstudents’understanding,broadentheirhorizonsandthinking,andinspiretheirmotivationofactiveanddeeplearning.Thismodifiedmodelcouldhelptoachievetheteachinggoalof“abilitycultivationasthecore”,andprovidegoodreferenceandpromotionvalueforteachingindifferentlevels,especiallyforonlineteaching.Keywords:BOPPPSmodel;modifiedmodel;teachingdesign;extensionandpromotion;onlineteaching BOPPPS模型是目前大家公认的较好的教学结构设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