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物性数据测试仪器一览

塑料物性数据测试仪器一览

塑料物性数据测试仪器一览

塑料物性数据测试仪器一览

物性项目单位试验仪器

基本性能

密度g/cm3电子比重天平吸水率% 水分测试仪

粘接性、耐酸性、耐碱性、耐溶剂性

热性能

维卡软化点℃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测试仪

负荷挠曲温度℃

熔点℃熔点仪

燃烧性(UL94)水平垂直燃烧试验机、针焰试验机、灼热丝试验机比热容(J/kg ·K)、线膨胀系数(m/K)、热导率(W/(m·K)

力学性能

拉伸断裂强度Mpa

电子万能试验机拉伸屈服应力Mpa

拉伸断裂伸长率%

拉伸弹性模量Mpa

弯曲强度Mpa

弯曲弹性模量Mpa

简支梁冲击强度kJ/㎡简支梁冲击试验机悬臂梁冲击强度kJ/㎡悬臂梁冲击试验机表面硬度硬度计

成型性能熔体流动速率MFR g/10min 熔融指数仪熔体流动速率MVR cm3/10min

成型收缩率(%)

填充含量% 马弗炉

电性能

体积电阻率(Ω·m)、介电常数(1MHz)、

介电损耗角正切值(1MHz×10-3)、介电强度(MV/m)、耐电弧性(s)

材料热物性测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

材料热物性测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需求 陈桂生,廖 艳,曾亚光,付志勇,邓丽娟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21) 摘 要:材料热物性是对特定热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分析计算和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在 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也是各行业节能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材料热物性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装置研究上的差距,阐明了热物性测试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在材料热物性测试领域仍未建全量值传递体系的不足。 关键词:材料热物性;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热学微系统;标准物质;量值传递体系中图分类号:O551.3;TK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124(2010)05-0005-04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testing CHEN Gui-sheng ,LIAO Yan ,ZENG Ya-guang ,FU Zhi-yong ,DENG Li-ju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Chengdu 610021,China ) Abstract: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re the key parameters for study ,analysis and engineering design of special thermal process.As the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materials ,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widely us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engineer design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field.They are also the basis for develop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 industry.In this paper ,thermal properties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were introduced.The difference of research on the guarded hot -plate device for thermal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 betwee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hina was compared.The importance of thermal properties testing was clarified.Finally ,the necessity of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full value transfer system in thermal properties testing field was discussed. Key words:thermal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 ;guarded hot plate apparatus ;thermal conductivity ;thermal micro-system ;reference materials ;value transfer system 收稿日期:2010-04-11;收到修改稿日期:2010-06-22作者简介:陈桂生(1953-),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温度计量 测试研究工作。 1引言 材料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支柱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础,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材料,材料日益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 材料的热物性是材料的重要特征参量,它是指材料在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映各种热力学特性的参数的总称,包括材料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率、比热容、热膨胀系数、发射率、热流密度等[1]。材料热物 性参量在航空航天、 新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能源的有效利用、国防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以及建筑节能、空调制冷、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医学、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都具有明显的科学意义和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能源短缺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 战,这使节能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被各国列为重 点发展对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一方面能源缺口逐年扩大,另一方面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仍然偏低,节能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大有潜力可 挖。节能技术的研究, 首先从关注能量的耗散开始。能量的耗散主要集中在热力转换这一过程中,如 电力生产、 炼钢、化工产品的分解与合成、建筑采暖等都是通过热力转换过程完成。因此, 提高热力转换效率及降低转换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是节能的重要途径。要提高热力转换效率和降低能源的损耗,合理地控制热能的转移和传递方式,就必须对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研究,建立测试体系为各行业降低能耗和节能技术的研究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2热物性测试技术的发展过程 早在18世纪,人类就开始对材料的热物性进行 第36卷第5期2010年9月中国测试 CHINA MEASUREMENT &TEST Vol.36No.5September ,2010

常见塑料物性的检测及标准

常见塑料物性的检测及标准 流动系数 (1)测试的标准:ASTMD1238 (2)常用的测试标准的量测仪器是溶液指数计(Melt In deGer ). (3)流动系数检测方法:是一种表示塑胶材料加工时的流动性的数值。它是美 国量测标准协会(ASTM)根据美国杜邦公司(DuPont)惯用的鉴定塑料特性的方法制定而成,其测试方法是先让塑料粒在一定时间(10分钟)内、一定温度及压力(各种材料标准不同)下,融化成塑料流体,然后通过一直径为 2.1mm圆 管所流出的克(g)数。其值越大,表示该塑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越佳,反之则越差。(4)测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将待测高分子(塑料)原料置入小槽中,槽末接 有细管,细管直径为2.095mm,管长为8mm。加热至某温度后,原料上端藉由活塞施加某一定重量向下压挤,量测该原料在10分钟内所被挤出的重量,即 为该塑料的流动指数。有时您会看到这样的表示法?MI25g/10min ,它表示在 10分钟内该塑料被挤出25克。一般常用塑料的MI值大约介于1~25之间。MI愈大,代表该塑料原料粘度愈小及分子重量愈小,反之则代表该塑料粘度愈大及分子重量愈大。收缩率 测试的标准:ASTMD955 塑胶制品经冷却、固化并脱模成形后,其尺寸与原模具尺寸之差的百分比。 (3)因结构不同的关系,结晶性塑料与非结晶性塑料的收缩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一般地,结晶性塑料的收缩率比非结晶性塑料的收缩率大上好几倍(如下表所示)。同时有添加玻璃纤维或其它强化剂的塑胶材料,其收缩率可降低好几倍。

影响成型收缩的因素有热收缩、结晶度(热塑性)或硬化度(热固性) 、弹性回 复、分子配向、与成型条件等因素。 <1>热塑性塑料 <2>热固性塑料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EP 0.1~0.5 SP 0.0~0.5 MF 0.5~1.5 UF 0.6~1.4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 ABS 0.3~0.8 AS 0.2~0.7 CA 0.3~0.8 CAB 0.4~0.5 CAP 1 CP 0.4~0.5 EC 0.4~0.5 EPS 0.4 FEP 3.0~4.0 FRP 0.1~0.4 EVA 0.5~1.5 HDPE 1.2~2.2 HIPS 0.2~1.0 LCP 0.1~1.0 LDPE 1.5~3.0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 PA 0.6~2.5 PA-6 0.5~2.2 PA-66 0.5~2.5 PA-610 1.2 PA-612 1.1 PA-11 1.2 PA-12 0.3~1.5 PAR 0.8~1.0 PBT 1.3~2.4 PC 0.4~0.7 PCTFE 0.2~2.5 PE 0.5~2.5 PET 2.0~2.5 PES 0.5~1.0 PMMA 0.2~0.8 塑料名称 成形收缩率 (%) POM 0.8~3.5 PP 1.0~2.5 PPO 0.5~0.7 PPS 0.6~1.4 PS 0.2~1.0 PVA 0.5~1.5 PVAC 0.5~1.5 PVB 0.5~1.5 硬质PVC 0.1~0.5 软质PVC 1.0~5.0 PVCA 1.0~5.0 PVDC 0.5~ 2.5 PVFM 0.5~1.5 SAN 0.2~0.6 SB 0.2~1.0

热响应测试报告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2010年11月21日

石家庄地源测试项目 岩土热响应研究测试报告 测试人员: 编制人: 审核人: 测试单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报告时间: 2010年11月21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地埋管换热器钻孔记录............................................. 钻孔设备.............................................. 钻孔记录.............................................. 三、测试目的与设备................................................... 四、测试原理与方法................................................... 岩土初始温度测试......................................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能力测试.............................. 五、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现场布置......................................... 测试时间............................................. 夏季工况测试......................................... 冬季工况测试......................................... 稳定热流测试.........................................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及数据答案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一、实验目的 ⒈通过对空气—水蒸气光滑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α1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关联式Nu=ARe m Pr0.4中常数A、m的值。 ⒉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纹管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测定其准数关联式Nu=BRe m中常数B、m的值和强化比Nu/Nu0,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设备由两组黄铜管(其中一组为光滑管,另一组为波纹管)组成平行的两组套管换热器,内管为紫铜材质,外管为不锈钢管,两端用不锈钢法兰固定。空气由旋涡气泵吹出,由旁路调节阀调节,经孔板流量计,由支路控制阀选择不同的支路进入换热器。管程蒸汽由加热釜发生后自然上升,经支路控制阀选择逆流进入换热器壳程,其冷凝放出热量通过黄铜管壁被传递到管内流动的空气,达到逆流换热的效果。饱和蒸汽由配套的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该实验流程图如图1所示,其主要参数见表1。 表1 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图1 空气-水蒸气传热综合实验装置流程图 1— 光滑套管换热器;2—螺纹管的强化套管换热器;3—蒸汽发生器;4—旋涡气泵; 5—旁路调节阀;6—孔板流量计;7、8、9—空气支路控制阀;10、11—蒸汽支路控制阀; 12、13—蒸汽放空口; 15—放水口;14—液位计;16—加水口; 孔板流量计测量空气流量 空气压力 蒸汽压力 空气入口温度 蒸汽温度 空气出口温度

三、实验内容 1、光滑管 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光滑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 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ARe m 中常数A 、m 的值。 2、波纹管 ①测定6~8个不同流速下波纹管换热器的对流传热系数α1。 ②对 α1的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求关联式Nu=BRe m 中常数B 、m 的值。 四、实验原理 1.准数关联 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很多,根据因次分析得到的对流传热的准数关联为: Nu=CRe m Pr n Gr l (1) 式中C 、m 、n 、l 为待定参数。 参加传热的流体、流态及温度等不同,待定参数不同。目前,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特定 范围的参数。本实验是测定空气在圆管内作强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因此,可以忽略自然对流对传热膜系数的影响,则Gr 为常数。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Pr 可视为常数。所以,准数关联式(1)可写成 Nu =CRe m (2) Re 4 du V d ρ ρ π μ μ == 其中: , 500.02826W/(m.K)d Nu αλλ = =℃时,空气的导热系数

锅炉测试报告

锅炉热工试验报告 湖南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年月日

锅炉热工试验报告 1.任务及目的要求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受XXXXXX 公司的委托,湖南省特种设备检测中心于年月日对该公司使用的型锅炉(产品编号:)进行热工测试。 测试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49号令,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已于2009年1月24日颁布,并于2009年5月1日正式实施。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国质检特函〔2008〕264号文《关于推进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对所有在用工业锅炉实际运行能效状况进行普查,并客观记录相关数据。 测试目的:通过对锅炉热效率的测试,掌握在用锅炉的热效率和能耗情况,评介该锅炉是否满足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 2.试验依据 a)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b)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 3.项目概况 4.锅炉设计参数及实际燃料特性 锅炉设计相关参数见表1 实际燃料特性见表2

表1 锅炉设计基本参数

5.试验工况说明及结果分析 1. 试验条件 本次热工测试在 XXXXX锅炉车间现场进行,测试期间锅炉运行正常,负荷稳定,燃烧良好。试验在锅炉正常运行状况下进行。 1.1本次试验以燃料低位发热量为基准。 1.2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本次试验采用正、反平衡法来测定锅炉热效率。 2. 试验内容 年月日对本台锅炉进行了热工测试,试验共进行了2个试验工况。根据《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T10180-2003)》的要求,2次试验测得的正、反平衡效率之差应不大于5%,2次试验测得的正平衡效率之差应不大于3%,2次试验测得的反平衡效率之差应不大于4%,最终结果取两个试验工况的平均值。 试验期间锅炉燃烧稳定,设备运行正常。试验期间各主要参数维持稳定。试验期间主要进行了以下项目的测量: 2.1 烟气成分分析:利用烟气分析仪测量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中的RO2、O2、CO含量,每15~20分钟进行一次分析。 2.2 排烟温度测量: 在省煤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分析仪上热电偶测量锅炉的排烟温度。 2.3 进行燃料取样分析:有输送皮带的锅炉在进料口前的输送皮带上取样,无输送皮带的在炉前煤斗或试验煤堆中取样,并进行燃料元素成份及低位发热量的分析。 2.4 飞灰取样:在尾部烟道气流稳定的适当直段处利用飞灰取样器进行取样,条件不允许的,也可在除尘器排灰口处进行取样,每个试验工况的灰样混合后缩分为一个分析样,进行飞灰可燃物含量分析。 2.5 炉渣取样:可从渣流中连续接取,或定期从渣槽(池、斗)内掏取,同时保证炉渣具有代表性,进行炉渣可燃物含量分析。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DOC)

XX省XX市学院片区地源热泵工程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XX省XX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 二〇一四年五月

岩土热响应测试报告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为XX省XX市学院片区(XX市学院、新华苑)地源热泵工程,位于XX省省XX市市。本工程拟采用节能环保的土壤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我所对该工程地埋管场地进行了深层岩土层热物性测试。本次试验进行了1个孔的测试。报告时间:5月10日~5月11日。 二、测试概要 1、测试目的 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出现偏差可能导致系统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行。拟通过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获得地埋管区域基本的地质资料、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测算的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孔的换热量,为地热换热器设计、换热孔钻凿施工工艺等提供必要的基本依据。 2、测试设备 本工程采用XX省建筑大学地源热泵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型号为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如图1所示。该仪器已获得国家发明

专利(ZL 2008 1 0238160.4)。并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馆、济南奥体中心等一大批地源热泵工程中的岩土层热物性测试。见附件3。 3、测试依据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 2009年版)。 测试原理见附件2。 图1 FZL-C(Ⅲ)型岩土热物性测试仪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1、测试孔基本参数 表1 为测试孔的基本参数。 表1 测试孔基本参数 项目测试孔项目测试孔 钻孔深度(m)100 钻孔直径(mm)150

埋管形式双U型埋管材质PE管 埋管内径(mm)26 埋管外径(mm)32 钻孔回填材料细沙主要地质结构粘土与玄武岩 2、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见表2。循环水平均温度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见图2。测试数据见附件1。 初始温度:16.2℃; 导热系数:1.66W/m℃; 容积比热容:2.1×106J/m3℃。 3、结果分析 钻孔结果表明:该地埋管区域地质构造以粘土为主。具体地质构造见表2。测试结果表明:埋管区域的平均综合导热系数为1.66W/m℃,数值中等;平均容积比热为2.1×106J/m3℃,数值较大;岩土体平均初始温度16.2℃,数值偏低,有利于夏季向地下放热。

v2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报告标准样式

xxxxx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 技 术 报 告 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源热泵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节能技术中心 二O一一年十月

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技术报告 项目名称:xxxxxx 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 测试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源热泵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节能技术中心 测试时间:2011-10-11 ~2011-10-13

目录 1 测试目的和测试依据....................................................... - 1 - 1.1测试目的 ............................................................. - 1 - 1.2测试参考标准........................................................ - 1 - 2 测试原理与方法 ............................................................ - 2 - 2.1岩土热响应试验..................................................... - 2 - 2.2 现场测试方法 ....................................................... - 5 - 3 测试仪器和要求 ............................................................ - 1 - 3.1规要求................................................................ - 1 - 3.2测试单位测试用岩土热物性测试仪及其检定/校准证书 ........ - 1 - 3.3测试单位地源热泵岩土热物性测试技术研究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测试方案 .................................................................... - 3 - 4.1项目概况 ............................................................. - 3 - 4.2测试孔成孔条件..................................................... - 3 - 4.3岩土热响应试验测试步骤 .......................................... - 3 -5现场试验数据计算分析和测试结果 ....................................... - 5 - 5.1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 - 5 - 5.2钻孔单位延米(孔深)换热量参考值............................. - 5 -附录现场测试部分原始数据曲线图........................................ - 8 -

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doc

材料的低温物性与测试技术 一、电阻测量方案 1.实验装置及基本测量线路(采用四引线方法): 2.实验步骤: 样处理与电极制作:将试样切成长方形的薄条,上、下两面磨平。在每个样品的一面制作四根电极引线,电极的制作可采用真空镀膜(银膜或铝膜)、铟压或银胶(注:这里采用银胶法)。若需要计算样品的 真空室 卷烟纸 实验装置及基本测量线路图

电阻率,需记录样品的几何参数。

安装样品:将接有引线的试样的另一面涂上少量低温胶,通过卷烟纸(另一面也涂有少量低温胶)贴到恒温块上。同时可安装三个样品。通过卷烟纸和低温胶可保证试样与恒温块有良好的热接触和电绝缘。然后将电极引线与测量引线一一焊接,并记录好引线的标号。 建立测试线路:熟悉仪器,检查所有接线,包括每一个样品的电流、电压引线,温度计引线等,确认哪些该通,哪些不该通,哪些有阻值等等。 在室温下进行测量,确认整个恒温器系统和测试线路能够正常运行。将恒温室密封,抽真空,再进行一次测量。 降温与升温:启动制冷机,可以在降温过程中观察现象。关掉制冷机开关,温度升高至室温,此过程进行数据测量,并记录下来。电阻数值可直接由台式万用表读出。 实验数据处理:温度数值可由标准电阻阻值确定。由样品电阻和温度数据给出R-T实验曲线。 结果讨论:结合实验结果讨论半导体、金属和合金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有何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实验报告:每组一份!)。 二、样品电极制备 1.样品清洗

1)将样品放如入丙酮溶液的玻璃容器内进行超声清洗5分钟; 2)再将样品放入盛有HF溶液的塑料容器内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待用。 2.电极制备 1)将香少许香蕉水(或丙酮)倒入放有导电银胶的玻璃容器内,使干燥的导电银胶溶解成糊状以待用; 2)取四根铜丝,每根铜丝两头用小刀或砂纸去掉漆包漆; 3)用牙签蘸少许导电银胶将铜丝固定在样品上,烘干后样品电极即制备完成。 4)最后将每根铜丝电极的另一头焊接在相应的金属电极上,用万用表测量电极连接情况。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由实验的铑铁温度计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查表得到各点温度值并与待测的金属、半导体和合金的电阻做出R-T关系曲线,实验数据和作图附在最后,由图像观察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半导体与合金的电阻随温度的下降而上升。 由于半导体和合金电阻率主要由载流子浓度决定,而载流子浓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加,故电阻率减小。 金属电阻主要由自由电子决定,温度升高自由电子数目增加,故电阻率增加 实验误差的分析:

空气-蒸汽给热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报告

浙江科技学院 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课程名称: 学院: 专业班: 姓名: 学号: 同组人员: 实验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

一、实验课程名称:化工原理 二、实验项目名称: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 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 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 径。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α,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m m W M W p p t KA t t A T T A t t c m T T c m Q ?=-=-=-=-=221112222111αα (4-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 ()()() 2 2112211ln W W W W m W T T T T T T T T T T -----=- (4-2) 式中:T W 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 ()()() 2 2112211ln t 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 (4-3) 式中:t W 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 T t 图4-1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

固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固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 报告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学生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固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学院专业班级 报告人学号 同组人学号 理论课任课教师 实验课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报告日期 实验成绩 批改日期

实验原理 傅里叶在研究了固体的热传定律后,建立了导热定律。他指出,当物体的内部有温度梯度存在时,热量将从高温处传向低温处。如果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相距为h 的两个平面,其面积元为D ,温度分别为21T T 和,则有 dt dQ =–dS dx dT λ 式中dt dQ 为导热速率,dx dT 为与面积元dS 相垂直方向的温度梯度,“—”表示热量 由高温区域传向低温区域,λ即为导热系数,是一种物性参数,表征的是材料导热性能的优劣,其单位为W/(m ·K ),对于各项异性材料,各个方向的导热系数是不同的,常要用张量来表示。 如图所示,A 、C 是传热盘和散热盘,B 为样品盘,设样品盘的厚度为B h ,上下表面的面积 各为B S =2 B R π,维持上下表面有稳定的温度21T T 和,这时通过样品的导热速率为 dt dQ =–B B S h T T 21 -λ 在稳定导热条件下(21T T 和值恒定不变) 可以认为:通过待测样品B 的导热速率与散热盘的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则 可以通过铜盘C 在稳定温度2T 附近的散热速率 2 T t t Q =δδ,求出样品的导热速率 dt dQ 。 在稳定传热时,C 散热盘的外表面积πR c 2 +2πR c h c ,移去A 盘后,C 盘的散热外 表面积C C C h R R ππ222 + 因为物体的散热速率与散热面积成正比, 所以t Q h R h R t h R R h R R dt dQ C C c C c C C c c C ???++=???++?=)(22)(2)2(θππ, 冰水混合物 电源 输入 调零 数字电压表 FD-TX-FPZ-II 导热系数电压表 T 2 T 1 220V 110V 导热系数测定仪 测1 测1 测2 测2 表 风扇 A B C 图4-9-1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装置图

塑料原料之物性说明

塑料原料之物性说明 一流动特性(FLOW PROPERTIES) 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一般需经历加热塑化, 流动成型和冷却固化三个基本步骤.所谓加热塑化就是经过加热使固体高聚物变成粘性流体; 流动成型是借助注射机或挤塑机的柱塞或螺杆的移动,以很高的压力将粘性流体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或以很高的压力将粘性流体从所要求形状的口模挤出,得到连续的型材;冷却固化是用冷却的方法使制品从粘流态变成玻璃态.几乎所有高聚物都是利用其粘流态下的流动行为进行加工成型的.表征流动特性的物理量如下: 1.熔融指数值(MELT INDEX) 熔融指数是评价热塑性聚合物特别是聚烯烃的挤压性的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其定义为: 在一定温度下, 熔融状态的高聚物在一定负荷下, 十分锺内从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标准毛细管中流出的重量.其一般在熔融指数仪中测定. 可挤压性是指聚合物通过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研究聚合物的挤出性质能对制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作出正确的选择和控制,通常条件下,聚合物在固体状态不能通过挤压而成型,只有当聚合物处于粘流态时才能通过挤压获得宏观而有用的形变.挤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主要受到剪切作用,故可挤压性主要取决于熔体的剪切粘度和拉伸粘度.大多数聚物熔体的粘度随剪切力或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 熔融指数仪测定在给定剪切力下聚合物的流动度,用定温下10分锺内聚合物从出料孔挤出的重量(克)来表示,其数值就称为熔融指数. 所以流动度,即熔融指数实际上反映了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分子量较高的聚合物更易于缠结,分子体积更大,故有较大的流动阴力,表现出较高的粘度和低的流动度,亦即熔融指数低. 由于荷重小(1.2kgf)通测定的MI值不能说明注射或挤出成型时聚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但用[MI]值能方便地表示聚合物流动性的高低. 2. 粘度 VISCOSITY ( Psi *S)

固体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学生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固体导热系数的测定 学院专业班级报告人学号 同组人学号 理论课任课教师 实验课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报告日期 实验成绩 批改日期

1.数字毫伏表 一般量程为20mV。3位半的LED显示,分辨率为10uV左右,具有极性自动转换功能。 2.导热系数测量仪 一种测量导热系数的仪器,可用稳态发测量不良导体,金属气体的导热系数, 散热盘参数

可以认为:通过待测样品B 的导热速率与散热盘的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则可以通过铜盘C 在稳定温度2T 附近的散热速率 2 T t t Q =δδ,求出样品的导热速率 dt dQ 。 在稳定传热时,C 散热盘的外表面积πR c 2 +2πR c h c ,移去A 盘后,C 盘的散热外 表面积C C C h R R ππ222 + 因为物体的散热速率与散热面积成正比, 所以 t Q h R h R t h R R h R R dt dQ C C c C c C C c c C ???++=???++?=)(22)(2)2(θππ, 由比热容定义dt dT C m dt dT mc t Q U U C C ?=??=??, 所以, dt dT h R h R m dt dQ C C c C C u ?++??=)(22, 所以,dt dT T T h R R h R h C m C C B C C B C C u U ?-++= ))(()2(212 πλ 冰水混合物 电源 输入 调零 数字电压表 FD-TX-FPZ-II 导热系数电压表 T 2 T 1 220V 110V 导热系数测定仪 测1 测1 测2 测2 表 风扇 A B 图4-9-1 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装置图

空气-水蒸气对流给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二.实验项目名称 空气-蒸汽对流给热系数测定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间壁式传热元件,掌握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方法。 2、掌握热电阻测温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在水平管外壁上的冷凝现象。 3、学会给热系数测定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了解影响给热系数的因素和强化传热的途径。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实验内容:测定不同空气流量下进出口端的相关温度,计算?,关联出相关系数。 实验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如图(4-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 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达到传热稳定时,有 ()()()()m m W M W p p t KA t t A T T A t t c m T T c m Q ?=-=-=-=-=221112222111αα (4-1) 热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2)计算, ()()() 2 211 2211ln W W W W m W T T T T T T T T T T -----= - (4-2) 式中:T W 1 -热流体进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热流体出口处热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固体壁面与冷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3)计算,

()()() 2 21 12211ln t 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W -----= - (4-3) 式中:t W 1 - 冷流体进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t W 2 - 冷流体出口处冷流体侧的壁面温度,℃。 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4—4)计算, ()() 1 221 1221m t T t T ln t T t T t -----= ? (4-4) 当在套管式间壁换热器中,环隙通以水蒸气,内管管内通以冷空气或水进行对流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时,则由式(4-1)得内管内壁面与冷空气或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M W p t t A t t c m --= 212222α (4-5) 实验中测定紫铜管的壁温t w1、t w2;冷空气或水的进出口温度t 1、t 2;实验用紫铜管的长度l 、内径d 2,l d A 22π=;和冷流体的质量流量,即可计算?2。 然而,直接测量固体壁面的温度,尤其管内壁的温度,实验技术难度大,而且所测得的数据准确性差,带来较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通过测量相对较易测定的冷热流体温度来间接推算流体与固体壁面间的对流给热系数就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实验研究手段。 由式(4-1)得, ()m p t A t t c m K ?-= 1222 (4-6)

PVC物性表

物质安全资料表 一.物品与厂商资料:物品名称:PVC塑胶物品编号:无资料 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XXXXXXX塑胶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769-XXXXXXXx 二.成分辨识资料 成分名称PVC粉45-60可塑剂18-30填充剂27-30安定剂 1.5-2.0滑 剂 0.5-1.0 三.危害辨识资料: 四.急救措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未有资料 .皮肤接触:粉尘与颗粒触到皮肤用清洁剂与清水清洗,严重时送医治..食入:用手按喉吐出,严重时送医院治疗.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燃烧时产生氯化物对急救人员之防护:无资料对医师之提示:无资料五.灭火措施 适用灭火剂:二氧化碳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防止口腔及眼睛长时间接触特殊灭火程序:无资料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口罩和手套六.泄漏处理方法: 个人应注意事项:佩带口罩 手套环境注意事项:回收及收取飞散之物清理方法:设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处置:使用时不要品尝胶料味道,保持通风使空气循环 储存:1.储于阴凉、通风良好的的地区,远离热源、火花、火焰2.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老化 物品危害分类:无含量(%)主要物质成分CAS NO.(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 主要症状:呕吐 9002-86-226761-40-000471-34-100557-05-1 最重要危害效应健康危害效应:无 环境影响:环保产品 低铅低镉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燃烧时产生氯化物及轻微气味和粉尘 特殊危害:无

3.于其他可燃物隔离八.暴露预防措施:工程控制:无资料 控制参数:八小时日时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量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呼吸防护:佩带口罩.手部防护:清水清洗 .眼睛防护:清水清洗,严重时送医院治疗 .皮肤及身体防护:清水清洗,严重时送医院治疗九.物理及化学性质十.安全性及反应性:安定性:安定 特殊状况下可能之危害反应:不会发生应避免之物质:强氧化剂、强酸、强碱危害分解物:氯化物十一.毒性资料:急毒性:无局部效应:无致敏感性:无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无资料特殊效应:无资料十二.生态资料: 不能弃于水域、林域地带,避免鸟鱼摄取十四.运输资料 国际运输规定:无资料联合国编号:无 国内运输规定:无资料特殊运输方法及注意事项: 避免同酸性物质一起运输,如发生意外而泄漏要立即收回十五.法规资料: 相关法规:消防法 卫生法十六.其他资料:参考文献 制表单位制表人 名称:XXXXXXXXXXXXX塑胶有限公司 地址: 职称: 姓名:熔点:130℃保存期:六个月蒸汽密度:无资料水中溶解度:不溶解 密度:1.3-1.5克每立方厘米物质状态:固体颜色:多色成型参考温度:170~180℃PH值:无 自然温度:常温蒸汽压:无资料、 形状:颗粒状气味:稍有异味

橡胶热物性参数测量规范

橡胶热物性参数测量方法 1.试验原理 瞬态平面热源法测定材料热物性的原理是将Hot Disk探头放置在两片样品之间,通过施加足以引起探头温升几分之几度至几度的电流,同时及记录电阻(温度)增加与时间的关系,通过了解电阻的变化可以知道热量的损失,从而反映样品的导热性能。 2.术语和定义 热扩散系数α:热扩散系数又叫导温系数,它表示物体在加热或冷却中,温度趋于均匀一致的能力。 导热系数k: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h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 比热容c: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3.试样 圆形试样(或长方形试样):相同形状和大小的经过硫化的橡胶块两块,厚度≥8mm,直径6cm,表面光滑平整。 4.实验仪器 Hot Disk 热常数分析仪(Hot Disk TPS500)、高低温恒温箱 5.试验温度 测量温度范围为20℃-150℃,取10个测量点,分别为20℃、40℃、60℃、70℃、80℃、90℃、100℃、110℃、130℃、150℃。

6.测量步骤 6.1 样品安装 1. 把探头安装到室温样品支架 2. 把其中一个样品放置到样品支架的台面上,并通过两个螺丝调整它的高度 使样品的表面和已经水平固定的探头处于同一个平面。 3. 把第二个样品放置到探头的上面,使用探头上方的单个螺丝给样品加压固 定。最好的样品安装应该使Hot Disk探头置于这个螺钉的中心位置。将一个小的金属片放置于样品顶部可以保证单轴的压力。 4.将安装好的样品和支架放入恒温箱中,连接探头的高温导线从温箱侧面的通 道与TPS相连(使用RS232端口)。 6.2样品预热 为了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确保样品和周围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高温下或低温下测试样品的导热系数。注意;温箱中加热时尽管显示的温度已经达到设置的炉温,但是要使样品达到同样的温度需要更久的时间来确保温度的稳定。根据经验橡胶预热时间设定为90分钟。 6.3开始测试 a 选择试验参数 启动Hot Disk装置,选择块体(类型I),Hot Disk热常数分析仪软件的主窗口将会显示之前使用过的实验设定。测试时间设置为40s,测试功率为20mW,探头选择5465型号,电缆选择红色电缆(最高温度180℃),温度为当前温箱内的温度,设置完要仔细确认功率大小,如果功率过大将损坏探头,其他参数为默认值。

各种塑料基本物性表

塑膠原材料物性表 材料名稱密度收縮率成本USD/kg燃燒狀態料管溫度射出壓力 (Kg/cm2)模溫 (C°)用途ABS (BK) 1.42~2.4 ABS (HB COLOR) 1.05 1.42~1.75/450 ABS (HB GF10) 1.2 1.75~3.72/about 500 ABS (HB GF20) 1.220.002 2.19/60-80 ABS (HB GF30) 2.25~4.26/ ABS (Natural) 1.25~2.4/ ABS (PA/757BK) 1.53~1.75/ ABS (PA/765AB) 2.2/ ABS (V0 GF10) 1.2 3.86/about 500 ABS (V0) 1.05 1.42~2.11 ABS (透明) 1.96~2.06 AB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1.05~1.1 0.005 1.25~2.4 易燃, 暗黃,有黑煙. 軟 化.特有氣味. 硬, 脆. 金 屬聲 180~260450~210050~80 電器,日用品外殼,玩具,家具,運動用品,燈 飾,汽車配件 AS (GF20) 1.260.002210-28060-80 AS=SAN(Styrene-Acrylonitrile Copolymer)丙烯睛-苯乙烯1.06 0.004/190~280 700~2300 40~80 食具,日用品,透明裝飾面,主表面 EPS 發泡膠 Expanded PolyStyrene貨品包裝,絕緣板, 裝飾品 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th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橡皮膠120~25030~50鞋底,吹氣玩具製品,包裝膠膜 HIPS (BW-4(H45))/ HIPS (HB) 高衝擊聚苯乙烯 High Impact PS/ 1.1~1.3/ HIPS (PA-765BK) 2.2耐沖擊.玩具,日用品,收音機殼,電視機殼. HIPS (V0)/ 1.55 PA +GF30 (V0)260~29050~90 PA 66 (HB)/250~31050~90噪音小,軟. 牙刷,線圈架, 拉絲,束帶,齒輪,電動玩具外殼,電器配件,運動用品 PC(GE10G15) 5.508/ PC(GF40) 1.820.15%270-31080-120 PC(HB) 3.63 PC(L-1250YN) 1.2 3.7/ PC(N) 聚碳酸脂. 防彈膠 Polycarbonate 1.2 0.60% 4.2~4.75 稍難燃, 黃色焰,黑煙. 軟化. 特有味 260~300 (330劣化) 700~2100 85~120 咖啡壺,電動工具外殼,安全頭盔,透明片, 防硬玻璃,電器零件 PC(透明) 4.0~4.2 PC+ABS 2.32~2.98 PC+ABS (FR2000, V0) 4.485215~240about 75060~80 PC+ABS (KU2-1468,V0)240~280about 75060~90 材料名稱密度收縮率成本USD/kg燃燒狀態料管溫度射出壓力 (Kg/cm2)模溫 (C°)用途 PE 聚乙烯1.14 0.45% 易燃, 尖端黃,下端藍. 邊滴邊燃. 石腊燃燒味170-25040-60 PE (Polyethlene)0.95 3.50%150-23020-40包裝膠袋,膠瓶,水桶,電線,大貨桶,玩具PE(High Density PE) 高密160~310700~140025~70包裝膠袋,膠瓶,膠花,電線,大貨桶,玩具PE(Low Density PE) 低密150~310600~140025~70包裝膠袋,膠瓶,水桶,電線,大貨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