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16.77 KB
- 文档页数:3
肾病内科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与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AIN)是一种以肾间质发炎为主要特征的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它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包括药物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病变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
一、诊断急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尿量减少等非特异性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改变,如蛋白尿、镜下血尿或管型形成。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和尿素氮通常升高,尿液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和管型有时可见。
血液和尿液检查对排除其他肾脏疾病也很有帮助。
3. 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金 standard。
活检样本通常显示肾小管间质间质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基质的水肿。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肾小球通常不受累。
二、治疗1. 原因治疗:如果可疑药物或感染是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应立即停用或治疗该药物,或针对感染进行适当的抗菌治疗。
2. 对症治疗:治疗症状和并发症非常重要。
例如,对于水肿和高血压,可以限制钠摄入、提高利尿和使用抗高血压药物。
3.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间质性肾炎,如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
4. 营养支持:对于重症患者,营养支持非常重要。
合理的蛋白质摄入和其他必需营养素的供应有助于提高肾脏修复和恢复功能。
总之,在诊断和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结果。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肾脏损害,提高预后。
此外,对于特定病因引起的肾炎,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停用药物或控制感染。
请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健康答人肾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思考涂太拥 (遂宁安居新安医院,四川遂宁 629006)肾病的治疗中,中药或中成药使用并不代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中西医结合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容特点,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在肾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发挥了其学科优势,起到了有效的肾病防治作用。
本文对中西医结合的学科特点以及中西医结合在肾病中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肾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
1中西医结合的学科特点中西医结合最早是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汇通学派,是中国引进了西方医学之后,两大学派之间互不相容,但是即便如此,西医却仍旧在某些实证中体现了其独特的特点,与中医相结合,形成了折中的一种形式,当时的西医在理论和方法上均尚未完全成熟,因此中西医结合作为一门学科,具有边缘性的特点。
中医和西医这两个学科的相结合,其目的和对象是相同的,通过互补和交流,逐渐产生新学科。
通常情况下,目的和对象之间存在差异性,才会导致学科边缘化,中西医结合内涵却具有一定的妥协性特征,也就是说中西医结合更注重符合现代科学体系的理论和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一种结果能够被社会所接受,中西医结合就会吸收该体系,可见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更重视实用主义。
目前,现代医学的研究逐步推进,代表了现代科学对于人类生理的研究和对疾病的认识,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现代医学作为关键的构成部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诊断基础,例如肾病治疗过程中,在现代医学的肾为概念基础之上,按照现代医学的标准进行疾病谱研究,但是在认识疾病中,中医辨证同样作为关键的内容,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其中涉及到了辨证和辨病的相互结合。
学习中医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学会辩证,找到合理的支撑点,在现代疾病的诊疗系统之中研究中医理论,在治疗方法上,根据病证结合的形式来诊断现代医学的疾病。
用中西药联合或是中药的治疗方式,是国内最常见的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中药单体的问题研究中,有些中药经过现代化技术的提取,将有形成分的单体剂型开发和研究出来,能够用于现代医学测定疾病,例如青蒿素、雷公藤多苷等药品,不需要辨证论治,就可以使用到临床疾病的治疗中,此类药品是中西医结合下的产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此类药品已经突破了中西医结合的范围,在使用中转化为中药的植物性药品制剂,除非使用者在使用中仍就考虑到了药物的中医正型适应性。
间质性肾炎中西结合治*导读:中老年人如果患有间质性肾炎常常会感到双腿酸软、小便频繁、腰酸背胀、精神不振等,一般是因为肾脏发生了病变。
应选用红豆、玉米食用,对肾病有好处。
但胡椒、花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应该禁用。
……间质性肾炎又称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肾脏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肾脏疾病,是一些主要影响肾间质(包括肾小管、血管和间质)的疾患的总称。
中医病名劳淋,虚劳,腰痛,关格,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原发过程累及肾间质及有关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引起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功能异常。
若伴有间质炎症,宜称之为慢性间质性肾炎。
西医治疗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通过病因来治疗1、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简直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疗程并根据肾功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2、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服用有关药物,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3、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保存肾功能。
二、通过对症来治疗1、抗过敏:药物过敏性急性简直性肾炎,若伴有皮疹等全身反应,应用抗过敏药物,可改善全身症状;2、注意休息和补充营养:避免可能致敏的虾蟹等动物蛋白的摄入,多给予低蛋白高热卡饮食,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单位的负荷,高热能可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3、维持水和电解质、酸碱平衡:可根据血容量及血生化指标,调整每天的输液量,量出为人,保持足够的尿量。
三、通过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并发急性肾衰竭,无论是少尿型或非少尿型,都应考虑尽早予以透析治疗,以利于肾功能的恢复,预防减轻肾问质纤维化,减少慢性肾衰竭的发生率。
本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与方药:1、脾肾亏虚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当致病药物撤去时,肾功能通常可以恢复(特别是在最初的6~8周),尽管常常有些残余瘢痕。
有严重的长时间的少尿建议治疗。
当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过敏或免疫反应引起时,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如强的松每日1mg/kg应用3天,随后的7~10天内逐渐减量)可促进肾功能恢复。
然而,恢复可能为不完全的伴持续高于基线的氮质血症。
在这种病人中,弥漫性而不是片状的间质浸润,对于强的松反应延迟,和持续ARF(>3周)提示不可逆损害。
如果病因能被识别和去除,组织学改变通常是可逆的。
但一些严重病例可进展至纤维化和肾衰。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间质性肾炎怎么治?两方法帮你轻松应对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对自身的肾炎病症进行治疗时,其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分清楚其类型,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医治,那么,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好呢?
★1.一般治疗
去除病因,控制感染、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处理原发病是间质性肾炎治疗的第一步。
★2.对症支持治疗
纠正肾性贫血、电解质、酸碱及容量失衡,血肌酐明显升高或合并高血钾、心衰、肺水肿等有血液净化指征者,临床应及时行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可选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进入尿毒症期者,如条件允许,可行肾移植治疗。
(1)促进肾小管再生冬虫夏草有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提高细胞膜的稳定性、增强肾小管上皮细胞耐受缺氧等作用,对小管间质性肾炎有一定治疗。
(2)免疫抑制剂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变态反应等免疫因素介导的间质性肾炎,可给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
甲强龙冲击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并急性肾功能不全伍学琪;黄扬扬;于心珂
【期刊名称】《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3(20)5
【摘要】近年来,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AIN)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肾功能不全(ARF),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是逆转疾患的关键,否则可致肾功能不可逆的损害,最终进展至终末期肾衰.我们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2例AIN并ARF,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369-370)
【关键词】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症;甲基强的松龙;激素冲击疗法【作者】伍学琪;黄扬扬;于心珂
【作者单位】马钢总公司医院肾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33;R977.1
【相关文献】
1.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疗效分析 [J], 肖波
2.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 袁毅
3.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AIN)
的临床疗效分析 [J], 李佳;路华;高志田
4.氟喹诺酮类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特点及治疗研究 [J], 朱方丽
5.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1例 [J], 林炽甄;郑义侯;熊吉龙;邵牧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李琦教授运用温阳化气法治疗间质性肾炎经验
一、基本理论
李琦教授的温阳化气法,是在研究中药致热、化湿、祛寒、通阳作用基础上,结合中
医病因病机理论,运用较多的名方如保和丸、金匮肾气丸、四逆汤等,通过温阳化气的作用,改善患者的病情。
二、临床实践
①治疗肾虚型间质性肾炎
韦某,女,45岁,因两侧腰痛、气促、尿质量下降伴有血尿,入院查体示:腰肌紧张,叩击痛,双肺呼吸音粗,右肾区叩击痛明显。
尿常规:中度蛋白尿(+~++),红细胞数15个/高倍视野,血清肌酐132μmol/L,尿素氮7.3mmol/L,临床诊断为肾虚型间质性肾炎。
治疗方案:用李琦教授的主方四逆汤加减,同时辅以保和丸、金匮肾气丸等副方,温
阳化气,益气固肾。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和用药方
法。
治疗方案:以保和丸为主方,加减药物,温补肾阴,益气生津。
在治疗过程中,要关
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如给予适宜的营养支持,防止恶化加重病情。
三、临床疗效
李琦教授的温阳化气法治疗间质性肾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治疗可有效改善
患者的症状,使患者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得到良好的恢复。
同时,治疗无不良反应,
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负担,故受到患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李琦教授运用温阳化气法治疗间质性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成为中医治疗
间质性肾炎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患者
受益于中医药治疗。
黄连温胆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验案
于琳琳;米杰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14(030)009
【摘要】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可由感染、药物等多种原因引起[1],常会成为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的隐患,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早期治疗很重要[2].导师米杰主任医师对此方理解深刻,用以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效果显著.1 病案举例刘某,女,57岁,2014年3月24日初诊.患者既往有脑外伤史20余年,遗留有头痛,长期应用脑清片治疗.3年前因尿频查体发现血肌酐262 μmol/L,就诊于某医院,门诊给予口服尿毒清颗粒、百令胶囊、小苏打等治疗,患者血肌酐稳定.1月前患者因胃部不适,并出现呕血、黑便,查血肌酐344 μmol/l,24 h尿蛋白定量0.28 g.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就诊.现症见:乏力,腰酸,胃部嘈杂不适,无双下肢水肿,无头晕头痛,时心慌不适,纳眠可,夜尿1~2次,伴泡沫,大便调,舌黯红、苔薄黄,脉沉稍弦.药用:黄连10 g,黄芩、茯苓、白术、陈皮各12 g,党参、生地黄、川牛膝、麸炒枳实各15 g,六月雪30 g,酒大黄、清半夏、半夏、知母9 g,豆蔻6 g,酒萸肉20 g,黄芪45 g,干姜、水蛭各3 g.每日1剂,水煎每次服200 mL.
【总页数】1页(P30)
【作者】于琳琳;米杰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R692.3
【相关文献】
1.金殿春运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口苦验案1例
2.黄连温胆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失眠验案1则
3.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便秘验案举隅
4.黄连温胆汤治疗舌痛验案1则
5.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验案2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间质性肾炎诊断标准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一种以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肾小管间质疾病,其病因包括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
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了规范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医学界制定了一系列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该疾病。
一、临床表现。
间质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贫血、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关节痛等非特异性症状。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体检或其他疾病的筛查中发现肾功能异常。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间质性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检查中,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肾功能指标的升高,以及尿液检查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等异常,均提示可能存在肾脏疾病。
此外,肾小管功能检查如尿渗透压、尿酸排泄率等也有助于间质性肾炎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肾脏超声检查可以帮助排除结石、肿块等器质性病变,CT、MRI等影像学检查则有助于评估肾脏的大小、形态等情况,对于鉴别诊断和病因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四、肾活检。
肾活检是间质性肾炎诊断的“金标准”,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肾小管间质的病变情况,包括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等特征。
但需要注意的是,肾活检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
综上所述,间质性肾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肾活检等多种手段,通过综合分析来明确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疾病等,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希望医学界能进一步完善间质性肾炎的诊断标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和管理。
中医辩证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发表时间:2012-09-07T17:21:56.3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3期供稿作者:海卫华[导读] 治法:清热解毒,利尿养阴。
海卫华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50001)【中图分类号】R25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411-02【关键词】辩证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亦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炎症病变为突出表现的疾病,相应的肾小球及血管病变较轻微。
临床上早期以肾小管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到疾病发展后期则表现为慢性进展性肾功能衰竭。
本病起病多隐匿,病程迁延,早期易被误诊和漏诊。
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原因很多,包括免疫机制、感染、中毒、代谢紊乱、尿流的机械梗阻、新生物和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
肾小管、间质损害,所以说它也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其中以慢性肾盂肾炎及药物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为多见。
1 中医辨证1.1 辨证要点(1)辨病机:本病的发生基于先天不足,体质薄弱,感受湿热之邪;或其他脏病及于肾,使湿热内蕴,肾之脉络受损,膀胱气化不利;或久服止痛之剂,服用肾毒性药物,瘵虫内侵,损伤肾阴。
本病的外邪主要为湿热之邪,湿邪侵袭日久损伤脾胃阳气而发为脾肾阳虚;内因为肾精亏虚,不能主骨生髓化生气血,肾阴虚水不涵木而致肝肾阴虚;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乏源,日久而成气血亏虚之象。
脾失运化,肾失开阖,水湿浊毒内停不得排泄,下为小便不通,上则扰胃而致恶心呕吐成关格危候。
(2)辨虚实:本病总属虚实错杂,本虚标实,故其辨证首当明辨虚实。
初期湿热下注,或毒邪伤肾,或其他脏病及于肾,以邪实为主,当辨湿、热、毒的偏盛;病至后期,肾脏虚损较甚,累及肝脾,肝血不足,脾肾虚弱,气阴两伤,以本虚为主,但需辨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各异。
病程久延,肾气衰败,浊毒内生,肝风内动,则以本虚标实为主,预后不良。
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又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chronic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是以慢性肾小管间质性损害为主的肾间质疾病,病理表现以肾间质纤维化、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和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特征,起病初期可无肾小球和血管受累,晚期则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
临床以肾小管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尿浓缩功能障碍、肾小管酸中毒或Fanconi 综合征、低钾血症等,罕见水肿、大量蛋白尿和高血压,晚期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间质性肾炎可由急性间质性肾炎演变而来,也可无急性炎症过程。
疾病病因慢性间质性肾炎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包括如下:①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髓质囊性病变及遗传性肾炎;②药物性肾病:非甾体抗炎药、马兜铃酸类药物、环孢素及顺铂等引起的肾损伤;③尿路疾病:梗阻性肾病、返流性肾病;④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慢性肾盂肾炎;⑤重金属中毒:如铅、镉、锂中毒;⑥物理性损害:如放射性肾病;⑦系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慢性移植排斥反应)、代谢性疾病(尿酸性肾病、高钙血症肾病、低钾性肾病)、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轻链沉积病)等系统性疾病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
发病机制慢性间质性肾炎发病机制研究如下: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是介导间质纤维化的主要始动机制,因病因不同,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制也不同。
(1)免疫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抗肾小管基底膜(tubular basement membrane,TBM)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均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伤。
药物、某些内毒素等可作为半抗原结合于TBM,引起针对TBM 成分的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间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抗肾小管基底膜肾炎中的抗TBM 抗体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导读: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
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
中医治疗:
法与方药:
1、脾肾亏虚: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2、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赤芍)或大补元煎加减。
3、气血两虚: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
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山萸肉、龙眼肉、陈皮、半夏、广木香、砂仁。
4、湿浊内阻:治法:偏湿热用黄连温胆汤加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枳实、竹茹、白蔻仁、生大黄、生姜)、三
仁汤;偏寒湿用胃苓汤、湿脾汤。
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病的自然病程各不相同,如能在早期治疗原发病因,常可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时肾功能也可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最突出的例子是尿路梗阻的解除。
如不能除去病因或疾病进展至晚期,在肾功能不全水平相当时,本病进展至终末期的速度要比慢性肾小球肾炎慢。
通过适当地治疗低容量、酸中毒、高血钾或高血压,常可使急剧恶化的肾功能逆转。
终末期肾衰可用透析和肾移植疗法。
2、病因治疗
(1)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
生素抗感染。
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2)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
服用有关药物。
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3)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
保存肾功能。
(4)中毒性肾病: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停用该药。
重金
属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减少接触并用解毒药。
(5)其他原发病:其治疗可参阅有关疾病的治疗。
哪十种男人最易患上肾虚六种信号暗示女人肾虚结石,营养过
剩是祸根补肾食疗十方肾结石患者不能吃的7类食物食疗驱走肾结石肾小球肾炎“妨碍”性生活儿童补钙小心补出肾结石这些食物肾结石的罪魁祸首肾病每月精彩热文TOP10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39肾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