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导读: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中医治疗:

法与方药:

1、脾肾亏虚: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2、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赤芍)或大补元煎加减。

3、气血两虚: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山萸肉、龙眼肉、陈皮、半夏、广木香、砂仁。

4、湿浊内阻:治法:偏湿热用黄连温胆汤加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枳实、竹茹、白蔻仁、生大黄、生姜)、三

仁汤;偏寒湿用胃苓汤、湿脾汤。

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病的自然病程各不相同,如能在早期治疗原发病因,常可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时肾功能也可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最突出的例子是尿路梗阻的解除。如不能除去病因或疾病进展至晚期,在肾功能不全水平相当时,本病进展至终末期的速度要比慢性肾小球肾炎慢。通过适当地治疗低容量、酸中毒、高血钾或高血压,常可使急剧恶化的肾功能逆转。终末期肾衰可用透析和肾移植疗法。

2、病因治疗

(1)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

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2)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

服用有关药物。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3)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

保存肾功能。

(4)中毒性肾病: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停用该药。重金

属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减少接触并用解毒药。

(5)其他原发病:其治疗可参阅有关疾病的治疗。

哪十种男人最易患上肾虚六种信号暗示女人肾虚结石,营养过

剩是祸根补肾食疗十方肾结石患者不能吃的7类食物食疗驱走肾结石肾小球肾炎“妨碍”性生活儿童补钙小心补出肾结石这些食物肾结石的罪魁祸首肾病每月精彩热文TOP10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39肾病频道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近况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中 的应用近况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黄玉茵,梁立峰,赵君雅,陈延强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疗法;综述 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 h尿蛋白>3.5 g)、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 g/L、白蛋白<30 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 mg/dL)。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脂、环孢霉素等),尽管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不良反应大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NS研究的不断深入,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明显提高了疗效,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现就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NS中体现中医药的应用方面进行总结。 1 中药辅助激素治疗 自激素在NS治疗中应用以来,其疗效得到了临床的认可,但相关的不良反应也非常明显,如诱发和加重感染、导致溃疡、代谢和内分泌紊乱、骨质疏松和骨坏死、神经精神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的抑制等。另外,在激素减量中出现的病情“反跳”,以及激素停用后如何防止病情不再反复等,也是临床非常棘手的问题。研究表明,中药对于继发性感染、水钠潴留、负氮平衡导致肾功能损害、诱发微血栓形成等激素不良反应有防治性干预作用,可改善酸中毒症状和扶正泄浊保护肾功能[1]。临床观察表明,中药配合治疗NS具有预防并治疗激素导致的五心烦热、口干口苦、精神亢奋、痤疮等症的作用;还能预防并治疗其消化道症状、肝功能不良等激素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其复发及反跳现象[2-3]。李氏等[4]在采用激素标准方案治疗原发性NS的同时,运用中药以滋阴清热法为主随证加减治疗,结果面色潮红、五心烦热、激动易怒、心动过速、痤疮、反应性精神病、血栓等强的松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不用中药者。 叶氏[5]认为,在激素治疗NS首始阶段,因为激素为阳刚之品,服用剂量大、时间长,势必导致阳亢,阳亢则耗阴,故临床常出现阴虚火旺之证,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激动失眠、盗汗、两颧潮红、痤疮、舌红少津、脉弦细,此时宜用滋阴降火之法。激素减量治疗阶段,在激素撤减至一定量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质激素撤减综合征,这时患者常由阴虚向气虚转化,而呈气阴两虚之证,证见腰酸腿软、神疲体倦、食欲不振、少气懒言、口干咽燥、舌淡、苔白、脉沉弱,此时应在滋阴补肾的同时,适时加用补气温肾之品,并应随激素逐渐减量而逐渐增加补气温肾药,有助于减少机体对激素的依赖,防止症状反跳,此法能拮抗外源性激素反馈抑制的作用,防止出现激素撤减综合征。激素维持量治疗阶段,由于激素已减至维持量,此阶段由激素所致阴虚火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 发表时间:2013-03-21T15:30:33.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徐冠雄[导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徐冠雄 (丰顺县人民医院内三科广东丰顺 51430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均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同时根据中医辩证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口服相应的中药汤剂。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为84.21%,比对照组的63.16%高;研究组的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效果【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182-02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透性增加,使血浆蛋白更易通过,尿中蛋白减少引起的一类疾病。主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为临床表现[1],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我们对2008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1年11月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18-43岁,平均(29.6±5.5)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16例,年龄19-45岁,平均(30.8±4.3)岁。两组在一般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别。 1.2 诊断 1.2.1 临床诊断(1)尿蛋白>3.5g/24h。(2)白蛋白<30g/L。(3)水肿。(4)高脂血症。其中(1)、(2)为必备,(3)、(4)可伴有或不伴有。 1.2.2 病理诊断该病的主要病理类型有微小病变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肾病以儿童为高发,膜性肾病以成人为常见。 1.3 方法两组均按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主要为激素疗法:强的松1mg/kg,每天1次。8周后每周减少十分之一,直至20mg/d,后每月减少 2.5mg,当减至为每日5mg时,继续服用半年。对激素疗法效果不理想者可以使用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治疗。同时根据中医辩证给予研究组的患者口服相应的中药汤剂:如脾肾阳虚型使用真武汤加减;脾肾气虚型使用参芪地黄汤加减;肝肾阴虚型使用二至丸加味等。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的复发情况。 1.4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所有临床表现均消失,尿蛋白<0.2g /24h,白蛋白>35g/L,肾功无异常。显效:无临床表现,尿蛋白在0.2g/24h-0.5g/24h之间,肾功无异常。有效:临床表现较治疗前有好转,尿蛋白在0.5g/24h-3.5g/24h之间。无效:治疗后临床表现及辅检均无好转或加重。总有效为临床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处理本文中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器V1.61分析,均数资料经简明统计学处理器 2.0分析,P<0.05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中临床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32例,占该组的84.21%;对照组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24例,占该组的63.16%。半年后,研究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5.26%;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3.68%。见表1。 3 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不是一种单独性的疾病,而是肾小球的病变引起的一组综合性症群,西医对其治疗主要以激素为主[2]。糖皮质激素对肾脏急性炎性渗出物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的减轻纤维蛋白的沉积,降低肾小球血管的通透性,防止尿蛋白的过多滤出。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较大,是因为激素会引起蛋白质的高分解状态,加重患者的氮质血症,使尿中血酸的含量增加,引起痛风和肾功减退等并发症[3]。同时由于其对炎细胞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容易覆盖患者的感染症状,使医生不易发现,延误救治时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相当于中医的“腰痛”和“水肿”[4],认为其发病主要是因为水、津液的运化失调所致。而肺、脾、肾是参与水、津液运化过程中的重要脏器,故将其分为脾虚湿困、脾肾阳虚、湿热壅盛三型[5],治疗原则主要以益肾补脾,补气利水为主。本病初期常使用激素冲击疗法,由于激素剂量较大,常引起机体的内虚,使患者出现阴虚火旺的证候,故我们在头8周对患者使用滋阴降火的药物,如丹皮、生地等,以减少激素的副作用,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8周后由于激素的减量,患者机体的耐受降低,容易呈现气阴两虚的状态,故我们对患者使用补气养阴的药物,如党参、白术等,以增强患者的体质,促进机体的耐受;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的维持期时间较长,容易使患者出现脾肾亏虚的现象,故我们对患者使用如淫羊藿、锁阳等补益脾肾的药物,以增加患者的免疫力,使血清蛋白增多,血脂降低,在消除患者尿中的蛋白质的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复发的可能。本组资料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一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医疗法的一组(P<0.05)。经半年的随访发现,使用中西结合治法进行治疗的一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故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 [1] 姚友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04(1):58-59. [2] 周亮.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3例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5):868-869. [3] 欧恺怡.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45. [4] 李佳祥,邹林美.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06(6):351. [5] 杨淑霞,王惠敏.辨证分型论治配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1,32(4):402-404.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总有效率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肾病有优势

中医治疗肾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位患者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差异性”。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中医的优势 抵消西药的毒副作用对某些肾病而言,西医治疗有快速见效作用,但相应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也不容忽视,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而,中医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的优势近年来凸显出来,中医注重调养,注重人体整个内环境的平衡调理,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抵消西药带来的毒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事半功倍比如,肾病治疗在西医上多采用激素或者联合免疫抑制剂类药物,根据中医阴阳学说,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防止阳盛耗阴,由肾阳虚转变为肾阴虚,此时要佐以滋阴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之类)保护肾脏。根据激素在体内的负反馈作用,长期应用会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弱,所以当激素减少到维持量时,又需要在滋阴药基础上加上助阳的药,以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促使其分泌皮质激素,达到逐渐撤掉外源性激素的目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并降低复发率,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可延缓肾衰进程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局,病情重,预后差,尽管晚期尿毒症患者可以进行透析或肾移植,但由于费用高昂,多数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和长期的治疗。因此,及早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有效地延缓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延长肾功能衰退的进程,部分病例能稳定数年甚至十数年。慢性肾衰竭晚期的尿毒症表现本虚标实,扶正祛邪为治疗的主要关键。扶正当温补为主,附子、肉桂、仙灵脾、干姜、黄芪、白术等为常用药,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肾功能。祛邪以生大黄为主,此药有活血解毒、推陈致新作用,可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不良反应。以大黄为主通腑泄浊治疗慢性肾衰已较普遍,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目前大黄已成为治疗尿毒症的一味专药。 总之,中西医结合在肾脏病的治疗中有其明显的特色和优势,随着现代科技、分子生物学等积极引入中医药的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联合现代西药在治疗肾病方面,尤其是难治性肾病和防治尿毒症等方面将起到更大的作用。

肾病的中医治疗

肾病的中医治疗 【关键词】肾病中医治疗 肾病是肾脏的各种病证,人体脏腑之间,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均保持着动态平衡,内外界多种致病因素如果破坏了人体的平衡,导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病及于肾,则引起肾脏疾病的产生,专家指出中医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疗效较为巩固。 辨证论治整体调理 中医治病的根本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得出一个“证”,据证用药,所谓辨证论治,证相同,其基本治法相同,体现其“共性”,同时由于每个人体质因素、精神状态以及年龄、性别、甚至饮食习惯等的不同,处方用药都有变化,有一定的灵活性,体现具体患者用药的“个性”。许多肾脏疾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多数肾脏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容易复发甚至加重恶化,患者情绪易波动,性情抑郁,悲观烦躁,中医很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认识和适应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并取得患者单位、家庭的配合,同时指导患者活动、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专方专药证病合参 中医治疗肾病的基本特点是辨证论治,同时也兼顾到辨病。证和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医学语言,描述患者机体的异常状态,证反映人体某阶段的主要矛盾,具有动态性,并能概括全过程的病理生理特征,反映基本矛盾,两者结合,既能解决基本矛盾,又能重点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某一疾病某一证候,长期用药观察,

得到较为肯定的疗效,固定处方,经过现代药理、药效、毒理等研究,科学开发出新的制剂、新的药物。 中西结合提高疗效 立足中医,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衷中参西,相互结合,取得良好的疗效。如IgA肾病,临床表现多种形式,如表现单纯血尿或少量蛋白尿(小于1克/24小时)通常以辨证论治用药治疗;表现为肾病的则中西医结合,采用激素+雷公藤+中药辨证方,或再加免疫抑制剂,经系统治疗,有效者用中药帮助撤减激素,巩固疗效,无效者用中医药重点保护肾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作用主要有三:①起明显的协同作用。②减少西药副作用,如清热解毒或清利湿热中药减少激素引起的医源性柯兴氏副反应;和胃健脾中药减少免疫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益肾填精中药可防止免疫抑制剂对骨髓及机体正常免疫力的过分抑制。③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药食针浴多途并举 慢性肾衰是多种肾脏病发展到最后的共同结局,病情重,预后差,尽管晚期尿毒症能透析或肾移植,但经济代价高昂。 透析前期,即血肌酐在700μmol/L以下的肾衰,国内外肾病界尚无良策,目前治疗主要依靠中医药,尤其是血肌酐在200~400μmol/L 以下,及早进行中医综合治疗,能有效地延缓进入透析阶段的时间,部分病例能稳定数年甚至十数年。①多途径用药:提高对慢性肾衰的辨证水平,有机地将辨证方与静脉滴注、中药保留灌肠、有效的中成药保肾片、针刺等结合使用,各有针对性,相互协同,标本兼顾,对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简称肾综)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很多病因引起的一种 临床症候群,其共同表现为四大特点,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 【病史采集】 1.浮肿:部位、严重程度、性质。 2.大量蛋白尿。 3.有、无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 4.有、无诱发因素:感染、药物、毒素及过敏、肿瘤、家族遗传及代谢性疾病。 【体格检查】 1.全身系统检查: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浮肿部位、性质、严重程度、贫血及营养状态。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测定、血脂、肾功能。 2.器械检查:双肾B 超、胸片、心电图。 3.特殊检查:肾穿刺活检(有条件的医院)。 【诊断与鉴别诊断】 具有肾综表现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3.5/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即可作出明确诊断。其中前2 条对诊断是不可缺少的。临床上作肾病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时,需认真除外继发性肾综的可能性,方可下原发性肾综的诊断。 【治疗原则】 1.一般处理:休息与活动、饮食治疗、利尿治疗、降压治疗、降脂治疗、抗凝治疗。 2.根据病情选用糖皮质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及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强的松)的治疗原则是首剂量要大(1~1.5mg/k/d)、减量要慢(每1~2 周减量度10%)、维持时间要长(要6个月以上);环磷酰胺1 个疗程总量≤150mg/kg(一般6~8 克);环孢素不能作为肾综治疗的一线药物。 3.中医中药治疗。 【疗效与出院标准】 浮肿、蛋白尿消失或减少,或病情好转或相对稳定者可以出院。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间质性肾炎中西医治疗 *导读: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 中医治疗: 法与方药: 1、脾肾亏虚:治法:健脾补肾。 方药:脾肾气虚者,用五子衍宗丸加参芪;脾肾阳虚者,用无比山药丸或肾气丸加减;脾肾气阴两虚者,用参芪地黄汤加味(党参、生黄芪、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菟丝子)。 2、肝肾阴虚: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用杞菊地黄汤加味(枸杞子、菊花、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杜仲、牛膝、桑寄生、当归、赤芍)或大补元煎加减。 3、气血两虚: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地、当归、白芍、川芎、山萸肉、龙眼肉、陈皮、半夏、广木香、砂仁。 4、湿浊内阻:治法:偏湿热用黄连温胆汤加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枳实、竹茹、白蔻仁、生大黄、生姜)、三

仁汤;偏寒湿用胃苓汤、湿脾汤。 西医治疗: 1、对症治疗 慢性间质性肾病的自然病程各不相同,如能在早期治疗原发病因,常可延缓疾病的进展,有时肾功能也可获得某种程度的改善,最突出的例子是尿路梗阻的解除。如不能除去病因或疾病进展至晚期,在肾功能不全水平相当时,本病进展至终末期的速度要比慢性肾小球肾炎慢。通过适当地治疗低容量、酸中毒、高血钾或高血压,常可使急剧恶化的肾功能逆转。终末期肾衰可用透析和肾移植疗法。 2、病因治疗 (1)尿路感染: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间质性肾炎,应用抗 生素抗感染。用药时注意细菌敏感性的变化、用量和疗程,并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药物用量,尽量选择对肾脏毒性小的药物。(2)镇痛剂性肾病:早期诊断至为重要,作出诊断后即应停止 服用有关药物。减少非那西汀投放量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3)梗阻性肾病:根据梗阻的病因解除梗阻,同时控制感染, 保存肾功能。 (4)中毒性肾病:药物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停用该药。重金 属引起的中毒性肾病,应减少接触并用解毒药。 (5)其他原发病:其治疗可参阅有关疾病的治疗。 哪十种男人最易患上肾虚六种信号暗示女人肾虚结石,营养过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 目的探讨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肾病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肾病患者分为A1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0例)与A2组(西医治疗组60例);对于A2组患者,首先要求患者需要充足休息,之后选择优质低蛋白(正常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饮食需要含有较高热量、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利尿以及降压治疗等。对于A1组患者,除了采用上述方法给予治疗之外,联合采用中医肾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肾病患者分别完成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A1组肾病患者高于A2组患者非常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肾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提高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表现了重要的意义。 标签:肾病;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肾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现了蛋白尿(大量)的症状,出现了低蛋白血症的症状以及高脂血症的症状与水肿的症状。针对肾病患者的治疗,部分学者认为采用西医方法给予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治疗效果,还有部分学者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1]。为了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法给予治疗,最终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给予治疗,在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了重要作用,现将具体的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120例肾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64例。患者年龄19岁~7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5.6±1.5)岁;患者病程1个月~35个月,平均病程为(1 2.5±1.5)个月。在所有患者中,30例患者肾功能出现了程度有所不同的改变。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肾病患者分为A1组与A2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 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在准备给予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诊断最终发现全部符合肾病标准。对于A2组的60例患者,在准备治疗前,要求患者需要充足休息,对患者选择优质低蛋白(正常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饮食需要含有较高热量、对患者予以抗感染治疗以及对患者实施利尿以及降压治疗等;针对A1组患者,除了采用那上述方法给予治疗外,联合中医肾汤对患者进行治疗。用药处方为党参、生地、山药、杜丹皮、二花、蒲公英以及连翘等。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看,根据用药剂量合理进行调配,1剂/d,用水煎药2次,之后取汁,选择温服(2次)的方式[2]。 1.3 观察指标在准备对患者给予治疗前以及完成治疗后,观察患者胆固醇指标、24h尿蛋白量指标、血肌酐指标以及甘油三酯等指标发生的变化。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

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治疗 *导读: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 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一个综合征,习惯上简称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 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一个综合征,习惯上简称急性间质性肾炎。因为本病肾小球和肾血管大多数正常,故与人们习惯称的肾小球肾炎不同。本病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和药物,另外部分患者寻找不出特异性病因而称之为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本病没有明显的地区分布,除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与使用某种药物有关外,感染性或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都以女性比男性高,尤其常见于中青年女性,但老年男性发病率也很高。本病90%的患者是可治的,而病理损害较重或治疗不及时、治疗方法不当者,可遗留肾功能不全而造成永久性肾功能损害。 治疗 (一)停用致敏药物去除过敏原后,多数轻症急性间质性肾炎即可逐渐自行缓解。 免疫抑制治疗泼尼松

(二)免疫抑制治疗重症病例宜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 30--40mg,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共服用2-3个月,能够加快疾病缓解。 激素的使用指征为: 1、停用药物后肾功能恢复延迟; 2、肾间质弥漫细胞浸润或肉芽肿形成; 3、肾功能急剧恶化; 4、严重肾衰透析治疗。为冲击疗法或口服。很少需并用细胞毒药物。 (三)透析治疗急性肾衰竭病例应及时进行透析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预后较好,大多数为可逆性,少数病人可遗留肾损害,并发展为终末期肾衰。其预后主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肾功能状况、肾间质浸润的程度、急性肾衰的持续时间和年龄等有关。

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又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间质性急慢性损害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常分为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以多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大多数病例均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及时治疗,疾病可痊愈或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炎病理表现以肾间质纤维化、间质单个核细胞浸润和肾小管萎缩为主要特征。 疾病病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常见病因 急性间质性肾炎常见病因如下:①药物: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止痛剂、抗惊厥药、利尿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他药物,详见表1);②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及支原体、衣原体等;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④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轻链沉积病、多发性骨髓瘤;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⑥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慢性间质性肾炎常见病因 慢性间质性肾炎常见病因如下:①遗传性疾病:如家族性间质性肾炎、多囊肾、髓质囊性病变及遗传性肾炎;②药物性肾病:非甾体抗炎药、马兜铃酸类药物、环孢素及顺铂等引起的肾损伤;③尿路疾病:梗阻性肾病、返流性肾病;④感染性疾病: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慢性肾盂肾炎;⑤重金属中毒:如铅、镉、锂中毒;⑥物理性损害:如放射性肾病;⑦系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慢性移植排斥反应)、代谢性疾病(尿酸性肾病、高钙血症肾病、低钾性肾病)、血液病(多发性骨髓瘤、轻链沉积病)等系统性疾病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1-3] 发病机制 病因不同,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机制也不同。 1. 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 (1)免疫损伤:免疫复合物沉积、抗肾小管基底膜(tubular basement membrane,TBM)抗体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均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损伤。药物、某些内毒素等可作为半抗原结合于TBM,引起针对TBM 成分的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间质,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抗肾小管基底膜肾炎中的抗TBM 抗体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在上述抗体介导的损伤过程中,大量单个核细胞,尤其T 细胞在间质浸润,是间质性肾炎发生、发展的关键。 (2)药物或毒物直接损伤:绝大多数毒物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尤其是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长期小剂量摄入关木通则通过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马兜铃酸代谢产物与细胞DNA 形成马兜铃酰胺-DNA 加合物等机制,导致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重金属和化学毒物对肾组织细胞也具有高亲和性,可直接造成肾毒性损害,改变细胞通透性及转运功能,影响酶和核酸的功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凋亡。某些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造成细胞“呼吸窘迫”和损伤。止痛剂代谢产物在肾髓质中高度浓缩,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膜,通过减少扩血管性前列腺素引起肾组织缺血和肾小管间质慢性炎症。内源性毒素对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也有毒性,如轻链可进入细胞核、激活溶酶体,导致细胞脱屑和裂解、细胞质空泡变性、微绒毛脱落等。 (3)感染:肾脏局部或全身细菌或病毒感染可释放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等,引起肾间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趋化反应,导致局部炎症反应,释放活性氧和蛋白酶,损伤肾小

间质性肾炎怎样用药物治疗

间质性肾炎怎样用药物治疗 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主要是由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能引起本病的药物很多,得了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要及时治疗。 长沙普济肾病医院介绍对间质性肾炎患者来说,饮食禁忌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间质性肾炎治疗的辅助使其成为患者必须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具体间质性肾炎的饮食指导如下:1、间质性肾炎应该多漱口,口唇干燥者可涂护唇油。2、指导间质性肾炎患者识别并及时报告体温异常的早期体征和表现。 另外,有些中老年人患有间质性肾炎。他们常常会感到双腿酸软、小便频繁、腰酸背胀、精神不振等,一般是因为肾脏发生了病变。那么这时间质性肾炎怎样饮食呢?应选用红豆、玉米食用,但胡椒、花椒、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应禁用。肾病病人必须要忌盐。尿量少或水肿时,除服药外,可选用一些具有利水适用的食物。 此外,间质性肾炎病人应该多喝水,并且在间质性肾炎的饮食方面要给予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出汗后要更注意保暖,及时的更换衣被。口唇干燥者可涂护唇油。体温超过38.5度时应该给予物理降温,慎用药物降温,因为退热制剂易致敏而加重病情,物理降温后半个小时后应该测量体温,并记录。 间质性肾炎的检查影像学检查:间质性肾炎B超可显示肾脏呈正常大小或体积增大,皮质回声增强。慢性间质性肾炎B超、放射性核素、CT等影像学检查通常显示双肾缩小、肾脏轮廓不光整。影像学检查还有助于判断某些特殊病因,如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肾脏囊性疾病等。静脉尿路造影(IVU)可显示止痛剂肾病特征性的肾乳头坏死征象。由于造影剂具有肾小管毒性,因此,在肾小管损伤时应慎用。 间质性肾炎的血液检查:部分患者可有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磷血症和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等表现。血尿酸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贫血发生率高且程度较重,常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外周血嗜酸细胞比例升高,可伴IGE升高,特发性间质性肾炎可有贫血、嗜酸细胞增多、血沉快、CRP及球蛋白升高。 药物治疗: 1、对原发病,要给予强力的药物治疗; 2、对有尿路梗阻、尿液返流等疾病,必要时予以手术治疗; 3、对急性过敏性interstitial nephritis,应用强的松治疗,可有效地缩短肾脏恢复时间。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诊断治疗路径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诊断治疗路径 一、定义 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类型,肾间质病变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伴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肾小管常出现退行性变、甚至坏死。 二、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诊断依据 1. 有过敏药物使用史。引起过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磺胺类、噻嗪类利尿剂、呋噻米、利福平、卡马西平、别嘌呤醇等。 2. 全身过敏反应的表现:发热、皮疹、过敏性关节炎导致的疼痛红肿、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嗜酸细胞增高。 3. 尿检异常。无菌性白细胞尿(包括嗜酸性白细胞尿),可伴白细胞管型,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轻度至重度蛋白尿。 4. 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呈短期内进行性加重,近端和(或)远端肾小管功能部分损伤及肾小球功能损害。影像学检查提示双肾大小正常或偏大。 具备以上①②及③和(或)④者,可临床拟诊。 5. 肾脏病理学检查对可疑病例,需肾活检确诊,并有助于判定预后。 三、鉴别诊断 1. 与引起急性肾衰竭的肾脏疾病鉴别,包括狼疮性肾

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 2. 急性肾小球肾炎。 3.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4.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嗜酸性白细胞尿相鉴别,包括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梗阻性肾病、慢性肾衰、肾盂肾炎、肾移植后急性排异等。 四、一般检查 (一) 常规必查项目: 尿液分析 血液分析 大便常规+潜血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红细胞位相 生化八项 肝功八项 血尿酸 血肌酐 血清光抑素C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脂八项 血沉

凝血四项 乙肝两对半 肝炎五项 血抗HIV 梅毒确证实验 血型鉴定 肾穿刺活检:无肾穿刺活检术禁忌症患者应行活检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二) 选查项目: 尿钠、尿钾排出量 清洁中段尿培养 免疫五项 κ链、λ链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 抗体 ENA七项 血管炎四项、 (暂无项目:尿蛋白电泳) 五、辅助检查 (一) 常规必查项目: 泌尿系超声检查

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CIN)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CIN)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是由许多不同病因引起的肾小管和肾问质慢性改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除继发于泌尿系统疾病外,本病演变缓慢,仅表现肾小管功能异常,以远端肾小管受累为主,尿液酸化和浓缩功能障碍,失钾、失钠性肾炎,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疾病晚期可有高血压。静脉肾盂造影、B超检查,有助于诊断。 (1)尿检测:沉渣部分可见白细胞(WBC)、少量红细胞(RBC)和WBC管型;24小时蛋白定量多<1克。 (2)血、尿蛋白测定:血、尿β2微球蛋白均增高,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也升高。 (3)尿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可升高。 (4)肾活组织检查:为肾间质不同程度纤维化伴炎性细胞浸润,可以确诊为本病。 慢性间质性肾炎(CIN)检查项: 1. 白细胞(WBC或LEU) 2. 红细胞(RBC或BLC) 3.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4. 尿β2-微球蛋白(β2-MG) 5.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 6.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 7. 尿常规检验报告单 8. 尿液分析仪检查项目和参考值 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个/升(个/L) 【正常值】 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 【临床意义】 (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红细胞(RBC或BL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单位】

间质性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间质性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病理科的Fabien K。Baksh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19例同种移植病毒性间质性肾炎的石蜡包埋的肾组织。研究人员对组织切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分别应用内参照、BKV-和JCV-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随后DNA进行测序以判断种系。 结果发现,在所有间质性肾炎肾脏内均存在BKV(100%),基因型相对应于血清学组I(n=11)、II(n=1)和IV(n=5)。17例分离菌中14例(82%)显示在病毒的被膜蛋白-1(VP1)的被膜区存在序列突变。同时伴有编码的氨基酸明显变化,有时还伴有相应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的潜在的改变。另有一例出现先前报道的谷氨酰胺亮氨酸T-抗原区的突变。 7例间质性肾炎肾脏检测到JCV(37%),基因型为4型(n=3)、3A型(n=2)和2A型(n=1)。大多数无症状感染的白人患者有报道称在尿中有1型JCV排出。所有患者均未检测 长沙普济肾病医院介绍间质性肾炎的主要诊断依据: (1)病人有服用药物史或者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 (2)在疾病早期一般没有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特征,如水钠潴留、水肿、高血压等;而肾小管功能障碍发生得较早时且与肾小球功能减退不成比例。另外有肾功能减退但无高血压,并且有轻度蛋白尿增加等。到猿40多瘤病毒。 慢性间质性肾炎饮食要十分注意。 初步建议,限制钠盐摄入,禁食辛辣油腻生冷,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多吃蔬菜为主。蛋白要以高蛋白为主,禁食低蛋白比如豆制品等。希望早日康复。 同时,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与修复,祛瘀生新,清除肾脏内的免疫复合物和代谢产物,从根本上改善肾脏病理变化,并通过保护细胞膜,清除氧自由基等保护残存肾单位,以达到稳定残存肾功能的效果,并最终达达到治疗肾病的目的。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 nephritis,interstitial 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AIN),也称急性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短时间内发生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水肿、肾小管不同程度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为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该病是导致急性肾衰竭原因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和感染是本病常见的病因。本病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大多数病例均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及时治疗,疾病可痊愈或使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 疾病病因 导致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主要原因有:①药物:抗生素、非甾体类消炎药、止痛剂、抗惊厥药、利尿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他药物;②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及支原体、衣原体等;③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ANCA相关性血管炎等;④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轻链沉积病、多发性骨髓瘤;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⑥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发病机制 免疫因素在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导致人类间质性肾炎的相关靶抗原尚不清楚,目前认为肾小管基底膜(TBM)成分(如糖蛋白3M-1 等)、肾小管分泌的蛋白(如Tamm-Horsfall 蛋白)、肾外抗原可能参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过程。大多数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于肾外抗原导致的,如药物或某些病原微生物,其具体机制如下:①作为半抗原与TBM 结合,改变肾脏自身蛋白的免疫原性,触发机体免疫反应,常见于药物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②肾外抗原与TBM 具有相似的抗原性,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引发针对TBM成分的免疫反应,常见于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③外来抗原直接种植于肾间质内或与TBM结合。④循环免疫复合物在肾间质的沉积,常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急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过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肾活检病理显示肾脏间质浸润细胞多为T 细胞,有时甚至可形成肉芽肿样结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对药物相关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和IgA肾病伴间质小管损伤患者肾间质和肾小管上皮细胞B7-1 和B7-2 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肾间质中CD4+、CD8+细胞显著增加,且CD4+细胞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IgA 肾病患者。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间质中表达协同刺激因子B7-1 和B7-2 的细胞数量不仅明显高于正常人,也比伴严重小管间质损伤的IgA 肾病患者明显增加(P <0.05),药物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B7-1 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这些现象均说明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少数药物[ 如甲氧西林(新青霉素I)] 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血循环中可检测到抗TBM抗体,免疫荧光可见IgG 呈线样沉积于TBM,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可能在该类患者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1-2] 临床表现 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病率在肾活检中占2% ~3%,并且以每1% ~4% 的速度递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对于1万余例肾活检病理资料的分析表明,小管间质性疾病占3.2%,其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占小管间质性疾病的34.3%。所有以急性肾功能衰竭起病的患者中,急性间质性肾炎占29.5%。急性间质性肾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老年人,儿童相对少见,国外研究报道平均起病年龄65岁。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对283 例年龄≥60 岁患者研究显示,急性间质性肾炎是老年人急性肾功能不全最主要原因,占39%。Baker 等对128 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研究表明,药物相关占71.1%,感染相关占15.6%,结节病相关占0.8%,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眼色素膜炎综合征占4.7%,7.8% 的患者病因不明。 急性间质性肾炎因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主要突出表现为少尿性或非少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