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894.50 KB
- 文档页数:104
关于肾病综合征的文献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传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是主流方法。
在肾病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一些相关的文献研究。
例如,一些中药如黄芪、人参、党参等可以提高肾小球的微循环,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同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减轻肾脏免疫反应,减少蛋白尿和水肿。
此外,营养治疗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一种重要手段,适当的运动和心理疏导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肾病综合征的心理护理方面,有一些文献介绍了心理护理在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包括心理疏导、心理支持、心理治疗等内容,有利于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心理护理。
此外,还有一些文献介绍了家庭护理在肾脏病患者中的重要性,包括家庭环境的改善、患者的饮食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药物治疗、营
养治疗、心理护理和家庭护理等。
这些文献为深入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基层医学论坛年第卷月中旬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82例临床报告郭鸿雁(绥德县医院,陕西绥德718000)我院在1996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小儿肾病综合征82例,均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就82例患儿作临床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2例患儿中,住院治疗54例,门诊治疗28例;男45例,女37例;年龄最大15岁,最小5岁,平均年龄10岁。
所有患儿的临床体征及检验均符合小儿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82例患儿的24h 蛋白尿总量均>3.5g/d,最高达18.53g/d ,最低4.75g /d ;血清白蛋白<30g/L ,最低者为11.6g /L 。
胆固醇均偏高,最高达14.32mmol/L 。
82例病例中78例有水肿症状,其中眼睑水肿者11例,双下肢水肿者30例;两者皆有者37例。
1.2治疗方法1.2.1西医治疗明确诊断后即配合足量泼尼松1mg/kg d 早晨饭后顿服。
8周后逐渐减量,每1周~2周减原剂量的10%~20%,剂量越少递减的量越少,速度越慢,至以不出现临床症状而采用的最小剂量为度,一般低于15mg/d,维持1年~2年。
低蛋白血症或全身水肿者适当补充白蛋白、利尿剂。
1.2.2中医治疗根据病情结合辨证原则,中医治疗可分为水肿期、尿蛋白期、恢复期。
水肿期:主证为全身或局部水肿,或伴有畏风咳嗽,或伴有纳呆腹胀,或伴有腰酸腿软。
此乃肺、脾、肾三脏失调,水湿运化失常所致。
治疗以化湿利水为主,或兼以宣肺,或兼以健脾,或兼以温阳。
投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实脾饮、济生肾气丸等加减。
尿蛋白期:此期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甚至无任何症状,但尿蛋白持续阳性。
中医认为脾肾亏虚,湿热未尽,统摄失职。
证见尿蛋白阳性,或见疲乏无力,或见腰酸腿软。
此宜补脾益肾,清利湿热,取经验方:黄芪、黄柏、巴戟、土茯苓、牡蛎、淮山药等,脾气虚者加党参、白术;肾阴虚者加熟地、山茱萸、菟丝子;肾阳损者加附子、金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