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技术》第7章 PROFIBUS 现场总线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89
9.4.2 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工业控制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极大地简化了传统控制系统繁琐且技术含量较低的布线工作量,使其系统检测和控制单元的分布更趋合理。
更重要的是从原来的面向设备选择控制和通信设备转变成为基于网络选择设备。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现场总线技术逐渐进入中国以来,结合Internet和Intranet的迅猛发展,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越来越显示出其传统控制系统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1.什么是现场总线技术从名词定义来讲,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电器、现场仪表及现场设备与控制室主机系统之间的一种开放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
而现场总线标准规定某个控制系统中一定数量的现场设备之间如何交换数据。
数据的传输介质可以是电线电缆、光缆、电话线、无线电等等。
现场总线技术就是将微处理器芯片嵌入到位于控制现场的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中,使这些设备都具有了智能化的运算和通信能力,能成为独立承担各种检测、控制和通信任务的网络节点。
采用可进行简单连线的双绞线等传输途径作为总线,把多个测量控制设备连接成的网络系统,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使得位于现场的多个测量控制设备之间以及现场设备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从而形成了各种适应实际需要的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
传统控制系统的接线方式是并联接线方式,从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各个电器元件,每一个元件对应有一个I/O口,两者之间需用两根线进行连接,作为控制或电源。
当PLC 所控制的电器元件数量达到数十个甚至数百个时,整个系统的接线就显得十分复杂,容易搞错,施工和维护也十分不便。
为此,人们考虑怎样把那么多的导线合并到一起,用一根导线来连接所有设备,所有的数据和信号都在这根线上流通,同时设备之间的控制和通信可任意设置。
因而这根线自然而然地成了总线,就如计算机内部的总线概念一样。
由于控制对象都在工矿现场,不同于计算机通常用于室内,所以这种总线被称为现场总线。
PROFIBUS规范-标准部分第七部分:网络管理PROFIBUS Specification - Normative Parts Part7: Network Management第七部分网络管理目录页码1 范围 (4)2 引用标准及附加材料 (4)3 概论 (4)4 现场总线管理层7(FMA7) (4)4.1 概述 (4)4.2 FMA7的特性 (5)4.3 FMA7的模型 (5)4.3.1 本地管理 (6)4.3.2 远程管理 (6)4.3.3 FMA7状态机的形式描述 (8)4.4 上下关系管理 (9)4.4.1 模型描述 (9)4.4.2 FMA7通信关系表(CRL)对象 (9)4.4.3 服务 (11)4.4.3.1 FMA7启动 (11)4.4.3.2 FMA7中止 (13)4.4.4 FMA7中的上下关系测试 (15)4.4.5 管理连接的状态机 (16)4.4.5.1 状态机描述 (16)4.4.5.2 状态转换 (18)4.5 组态管理 (24)4.5.1 通信关系表(CRL)管理 (24)4.5.1.1 模型描述 (24)4.5.1.2 CRL对象 (24)4.5.1.3 CRL管理服务 (37)4.5.1.4 Read-CRL状态机 (43)4.5.1.5 Load-CRL状态机 (46)4.5.2 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FDL)服务存取点 (50)4.5.2.1 模型描述 (50)4.5.2.2 链路服务存取点(LSAP)对象 (50)4.5.2.3 服务 (51)4.5.3 物理层/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PHY/FDL)变量 (52)4.5.3.1 模型描述 (52)4.5.3.2 属性 (52)4.5.3.3 对PHY/FDL变量的服务 (53)4.5.3.4 FDL变量值的范围 (58)4.5.3.5 PHY变量值的范围 (59)4.5.4 标识 (60)4.5.4.1 模型描述 (60)4.5.4.2 标识表对象 (60)4.5.4.3 站标识表对象 (60)4.5.4.4 服务 (65)4.5.5 请求所有站(活动表)的FDL状态 (68)4.5.5.1 模型描述 (68)4.5.5.2 活动表对象 (68)4.5.5.3 属性 (68)4.5.5.4 服务 (68)4.6 故障管理 (69)4.6.1 复位 (69)4.6.1.1 模型描述 (69)4.6.1.2 服务 (69)4.6.2 网络事件 (70)4.6.2.1 模型描述 (70)4.6.2.2 服务 (70)4.7 对主站/从站服务和对对象服务的分配 (71)4.7.1 FMA7本地管理服务的映象 (75)4.7.2 FAM7远程管理服务的映象 (81)4.8 对象属性和服务参数表 (82)4.9 语法说明 (85)4.9.1 FMA7的协议数据单元(PDU) (85)4.9.2 需确认的服务请求和响应 (86)4.9.2.1 Read-CRL-Rem (86)4.9.2.2 Initiate Load-CRL-Rem (86)4.9.2.3 Load-CRL-Rem (86)4.9.2.4 Terminate Load-CRL-Rem (86)4.9.2.5 Set-value-Rem (86)4.9.2.6 Read-value-Rem (87)4.9.2.7 LSAP-Status Rem (87)4.9.2.8 Ident Rem (87)4.9.3 Service Error (87)4.9.3.1 FMA7 Terminate Load-CRL-Error (88)4.9.3.2 FMA7 Error-Type (88)4.9.4 FMA7 Initiate (89)4.9.4.1 FMA7 Initiate-Request (89)4.9.4.2 FMA7 Initiate-Response (89)4.9.4.3 FMA7 Initiate-Error (89)4.9.5 一般置换 (90)4.10 出错报告 (90)4.10.1 FMA7出错类别及FMA7出错代码的含义 (90)4.10.2 其余参数的含义 (92)1.范围参看第五部分2.引用标准及附加材料参看第五部分3.概论参看第五部分4.现场总线管理层7(FMA7)4.1概述作为对FMS服务的补充,FMA7提供用于总线和通信关系组态的服务、运行阶段的监视和诊断服务以及建立和释放管理连接服务。
现场总线PROFIBUS技术要点2.1 PROFIBUS概貌(1) PROFIBUS是一种国际化、开放式、不依赖于设备生产商的现场总线标准。
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其他领域自动化。
(2) PROFIBUS由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Decentralized Periphery)、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PROFIBUS-FMS(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3) PROFIBUS-DP: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的通信。
使用PROFIBUS-DP可取代办24VDC或4-20mA信号传输。
(4) PROFIBUS-PA:专为过程自动化设计,可使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联在一根总线上,并有本征安全规范。
(5) PROFIBUS-FMS: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是一个令牌结构、实时多主网络。
(7) PROFIBUS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
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网络,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2.2 PRFIBUS基本特性2.2.1 PROFIBUS协议结构PROFIBUS协议结构是根据ISO7498国际准,以开放式系统互联网络(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SIO)作为参考模型的。
该模型共有七层,如下图2-1所示:图2-1:PROFIBUS协议结构(1) PROFIBUS-DP:定义了第一、二层和用户接口。
第三到七层未加描述。
用户接口规定了用户及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调用的应用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PROFIBUS-DP设备的设备行为。
(2) PROFIBUS-FMS:定义了第一、二、七层,应用层包括现场总线信息规范(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FMS)和低层接口(Lower Layer Interface-LLI)。
Profibus网所谓终端匹配就是在信号传输线的两头各串入一个与电缆特征阻抗相等的电阻。
当信号在一根长电缆上传输或是有很高的数据速率时,电缆将呈现传输线的特性,即信号在线路上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开来,从而形成行波。
当遇到不连续的阻抗时,就会产生反射波,反射波与原来信号叠加,从而造成原来信号的失真。
一般来讲,经过几个回合的反射振荡后,会恢复原来信号的电平,加终端匹配就是要消除或减少线路中这种反射振荡。
在Profibus-DP规范中,其终端匹配电阻为220欧。
可见它的线缆特征阻抗比较特殊。
(转)插头:(西门子SUBCON-PLUS-PROFIB/SC2)终端电阻阻值:220欧姆内阻:无穷大●共有两组Profibus网线接线端子,第一组(A1,B1),第二组(A2,B2)。
●终端电阻开关为“ON”时,进线出线两组端子断开。
终端电阻开关为“OFF”时,进线出线两组端子导通。
●终端电阻开关为“ON”时,进线出线两组端子断开,终端电阻并联在进线端,测量A1,B1之间的阻值应为终端电阻与整条进线回路并联后的阻值。
测量A2,B2之间的阻值应为出线回路的阻值。
●终端电阻开关为“OFF”时,进线出线两组端子导通,此时测量进线端或者出线端的阻值都应为整条Profibus网络回路的阻值。
编码器:(以热区常用绝对值编码器5001为例)终端电阻阻值:200欧姆内阻:30千欧●共有两组Profibus网线接线端子,右面为第一组(A1,B1),左面为第二组(A2,B2)。
●终端电阻开关为“ON”或“OFF”时,两组端子都则导通。
●终端电阻开关为“ON”时,此时测量进线端或者出线端的阻值都应为进线回路电阻,出线回路电阻,终端电阻三个电阻并联后的阻值(因此,将作为中间节点的编码器的开关设置为ON,会导致整个网络电阻阻值变小而致使整条网络瘫痪)。
●终端电阻开关为“OFF”时,此时测量进线端或者出线端的阻值都应为进线回路电阻,出线回路电阻并联后的阻值。
PROFIBUS现场总线由哪部分组成_PROFIBUS协议结构PROFIBUS现场总线由哪部分组成PROFIBUS是一种国际化、开放式、不依赖于设备生产商的现场总线标准。
广泛适用于制造业自动化、流程工业自动化和楼宇、交通、电力等其他领域自动化。
PROFIBUS由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即PROFIBUS-DP (Decentralized Periphery)、PROFIBUS-PA(Process Automation)、PROFIBUS-FMS(Fieldbus Message Specification)。
(1)PROFIBUS-DP: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式I/O的通信。
使用PROFIBUS-DP可取代24VDC或4-20mA信号传输。
主站和从站之间采用轮询的通讯方式,主要应用于自动化系统中单元级和现场级通信。
(2)PROFIBUS-PA:专为过程自动化设计,可使传感器和执行机构联在一根总线上,并有本征安全规范。
电源和通信数据通过总线并行传输,主要用于面向过程自动化系统中单元级和现场级通讯。
(3)PROFIBUS-FMS:用于车间级监控网络,是一个令牌结构、实时多主网络。
定义了主站和主站之间的通讯模型,主要用于自动化系统中系统级和车间级的过程数据交换。
PROFIBUS协议结构PROFIBUS协议结构是根据ISO7498国际准,以开放式系统互联网络(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SIO)作为参考模型的。
OSI模型是现场总线技术的基础。
对于工业控制底层网络来说,单个节点面向控制的信息量不大,信息传输的任务相对比较简单,但实时性、快速性的要求较高。
现场总线采用的通信模型大都在OSI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
(1)PROFIBUS-DP:定义了第1、2层和用户接口。
第3到7层未加描述。
用户接口规定了用户及系统以及不同设备可调用的应用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种不同PROFIBUS-DP 设备的设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