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发室性早搏会有危险吗
- 格式:docx
- 大小:4.06 KB
- 文档页数:2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导读: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
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频发室性早搏是早搏的分类之一,是指一分钟之内发生次数在六次以上的室性早搏。
发生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通常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心肌病或冠心病。
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
那么,频发室性早搏如何治疗与护理呢?*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1.如果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本身没有患器质性心脏病,发生室性早搏的危害不大,一般不会造成患者死亡,所以不需要服药治疗。
2.若患者本身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伴随频发室性早搏,则应引起警惕,进行静脉注射治疗。
常用治疗药物是利多卡因,起到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
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停止注射,服用药物治疗。
注射此类药物可能会引发头晕、嗜睡、抽搐等不良反应。
3.有的患者是因为洋地黄中毒导致频发室性早搏,这种情况发生后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可有效缓解症状。
4.一些人在使用锑剂治疗时发生室性早搏,此时要立即停止用药,并服用药物缓解症状,常见的治疗药物有慢性率、β受体阻滞剂、心律平、安他心、胺碘酮等。
5.一些治疗早搏的常用药物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也适合治疗此症,但是应注意,若患者本身患有支气管哮喘,发生频发室性早搏时不宜使用β-阻滞剂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的护理要点发生频发室性早搏之后,患者不要过于紧张和恐惧,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就可以缓解症状。
患者切记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治疗,对心脏的恢复有帮助作用。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暂时不要喝浓茶和咖啡,以免心肌兴奋性过高,加重病情。
*【相关推荐】:早搏患者的日常饮食宜忌早搏的病因:早搏是如何引起的?。
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导读:室性早搏的类型较多,有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轻重程度不一。
而室性早搏的危害亦随着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器质性病变严重程度等而有所不同。
那么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室性早搏的类型较多,有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二联律、三联律等,轻重程度不一。
而室性早搏的危害亦随着类型、是否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心脏器质性病变严重程度等而有所不同。
那么频发室性早搏的危害?首先谈谈室性早搏中最为常见的偶发性室性早搏。
偶发室性早搏属于良性室早,多由情绪激动、烟酒咖啡等引起,心脏无器质性病变。
谈论单纯偶发室性早搏的危害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单纯偶发室性早搏基本没有危害,也不需要治疗。
这种室性早搏一般在祛除诱因之后即可消失,对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有危害的早搏指的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变基础,如心肌病、冠心病等,或低血钾等引起的室性早搏。
这种室性早搏的危害多为室早中的室性心动过速导致患者死亡率增加,但死亡的原因主要还是心脏病变本身。
这种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需要针对诱发原因进行治疗。
室性早搏本身并不会造成死亡。
室性早搏可导致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增加,严格说来不应算做室性早搏的危害,因为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室性早搏反映的是心脏整体功能不佳,导致死亡的还是心脏疾病本身。
因此,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肥厚、冠心病等患者,出现室性早搏时需要谨慎注意,频发性室早有演变为严重心律失常、或导致心绞痛、心衰的可能。
早搏的危害性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引发早搏的原因,所以心血管医生往往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早搏的病因上而不在早搏本身,但许多病人甚至部分医生却过分注重早搏本身而忽略了早搏背后的原因,这是本末倒置的,须引起注意。
当然早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除了可能引起不适外,严重时有可能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或触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一般来说,房性早搏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但房早有时也会触发房颤。
中医辩证治疗频发室性早搏3例
潘丽君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5(000)034
【摘要】室性早搏,亦称室性期前收缩,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当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或频发时,可使心排血量下降及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减少,则出现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等症状。
室性早搏频发给患者带来情绪紧张、焦虑、痛苦,影响生活质量,严重可造成生命危险。
本文报道3例经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所致频发室性早搏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收到明显疗效,报道如下。
【总页数】2页(P179-179,180)
【作者】潘丽君
【作者单位】湖北省蕲春县马畈卫生院,湖北黄冈 4353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相关文献】
1.频发性室性早搏中医辩证治疗体会 [J], 贺华
2.频发性室性早搏中医辩证治疗体会 [J], 贺华
3.针刺辅助参松养心胶囊对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室性早搏指数的影响 [J], 霍梦逸;加媛;任莲芳
4.王行宽教授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临床经验 [J], 喻远霞;余桂枝;张稳;范建民
5.自动心肌运动定量技术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型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价值 [J], 肖莉莉;宋静;陈晓乐;林玲玲;董雁雁;吴道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频发室性早搏会有危险吗
室性早搏,听起来就是一个和心脏息息相关的疾病的了。
的确室性早搏的问题的话,其实往往是因为新赞高的额问题给引起的了。
而且一旦病人是有室性早搏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往往是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舒服的症状的了。
当然了。
甚至一些心绞痛问题。
频发室性早搏的话需要积极的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有危险吗?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
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
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排除这些病因的情况,如果
是频发的,还是有必要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来根治的
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多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
心肌病。
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针对原发病及诱发原因进行治疗。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早搏。
心肌病、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早搏。
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剂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室性早搏出现。
频发室性早搏有危险的了。
所以需要进一步积极的去治疗的了。
而且一旦病人有电解质紊乱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低钾的问题和低镁的问题的了。
这就引起病如有精神不安的症状,需要积极去治疗。
而且过量烟、酒危害很大。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分类一.定义室性早搏是指窦房结脉冲到达心室前,心室任何部位或室间隔异位节律点的电脉冲引起的心室去极化,也称为室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根据起源不同,可分为高室性早搏、右心室早搏、左心室后壁早搏、心尖室性早搏、基底室性早搏、后壁早搏和前壁早搏。
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两三律或短室性心动过速、早搏;Ron(r波落在t波上)。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发生在广泛的人群中,包括正常健康人和各种心脏病患者。
普通心电图检出率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
二、室性早搏的分类方法01、Lown分类方法[1]这是最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
1971年,美国医生Lown和Wolf总结了室性早搏与冠心病猝死的关系。
根据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监测资料,将相关室性早搏按“风险”进行分类,进而推断不同程度的室性早搏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该分类基于室性心律失常的频率和/或复杂性。
室性早搏率越高,危险因素越大。
一般认为级以上室性早搏的风险程度较高。
赵等[2]根据危险程度由高到低将严重心律失常分为三级:致死性心律失常、严重警告性心律失常和警告性心律失常。
lown级为警告性心律失常,、级为严重警告性心律失常。
值得注意的是,Lown分级方案是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中推导出来的,Lown曾反复强调,该方案只适用于急性心肌缺血患者。
目前认为Lown分级方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室性早搏分层有实用价值;虽然有关于扩张型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早搏风险分层的研究,但仍缺乏共识;对正常人没有预测价值。
02、沙马罗分类[3]近期资料显示,在Lown分类方法中,高分级的室性早搏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其对猝死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确定。
此外,Lown分类没有考虑室性早搏的形态学特征。
根据室性早搏的QRS复合波和ST-T波的形态特征,Schamaroth 提出了病理性室性早搏和单纯性室性早搏的心电图鉴别要点,弥补了Lown分类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频发室性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频发室性早搏是一种心律失常,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险。
因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时,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频发室性早搏,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包括避免过度劳累、情绪紧张和过度饮酒等不良习惯。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因此调整生活方式对于治疗频发室性早搏至关重要。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减少频发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心脏消融术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方法。
通过导管在心脏内进行消融,可以破坏引起心律失常的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情况下使用,对于一些顽固性的频发室性早搏尤为有效。
另外,心脏起搏器也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的一种选择。
对于一些伴有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心脏起搏器可以帮助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减少频发室性早搏的发作。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一些非药物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
比如心理治疗、运动康复等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来说,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在接受治疗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遵医嘱服用药物,定期复查,从而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室性早搏治疗方法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险。
因此,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室性早搏治疗方法,希望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偶发的室性早搏,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来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室性早搏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对于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
另外,对于一些难治性室性早搏,还可以考虑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释放高频电能,破坏引起室性早搏的异常传导途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对于一些药物难以控制的室性早搏患者有着显著的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外,一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也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室性早搏。
比如,心理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另外,一些运动疗法,如瑜伽、太极等,也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总的来说,针对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守医嘱,同时也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室性早搏的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介绍的室性早搏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和医护人员有所启发,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早日康复。
室性早搏诱发影响及诱发疾病一、什么是室性早搏?起源于希氏束部位以下、无保护机制的期前搏动,称为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VPB),又称室性期前收缩(ventricular extrasystole)等。
室性早搏可对心脏、脑、肾脏、胃肠道等器官的血供发生障碍,但其程度较心动过速为轻。
室性早搏引起心排血量降低的因素是室性早搏发生于心室快速充盈期之前,心搏出量下降,室性早搏引起心室先后除极与收缩,使双侧心室本能保持的同步收缩变成非同性,心排血量下降。
1. 对冠状循环影响。
偶发室性早搏可使冠状动脉血流量下降12%,频发室性早搏可降低25%,对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可诱发心绞痛或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2. 对脑循环影响。
频发室性早搏可使脑血量下降12%—25%,有脑血管硬化的患者,可因脑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头晕等症状。
3、对肾循环影响。
频发室性早搏可使肾血流量下降10%左右。
心电图可以判断室性早搏是良性还是恶性,必须结合临床进行判断,遇到困难者,利用动态心电图协作诊断。
二、需要关注的恶性室性早搏恶性(器质性、病理性)室性早搏是指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的、复杂、高级别或RonT现象、具有危险性的室性早搏,有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危险性。
1. 高级别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分级法,用于评价室性早搏的预后及确定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以后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形成Lown室性早搏分级法。
2. 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性室性早搏。
冠状动脉闭塞即刻发生的室性早搏,称为冠状动脉闭塞性室性早搏。
临床上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室性早搏的发生率很高,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例子多见。
冠状动脉闭塞性室性早搏的发生机制与心肌细胞缺血、代谢异常、触发活动、折返、损伤电流、心室颤动阈值降低、自主神经活动异常等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1)急性损伤型ST段抬高时室性早搏阻塞某一支冠状动脉可立即引起缺血性ST-T改变。
室性早搏分级与危险分层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但无任何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接受Holter检查时都能发现室性早搏。
据临床调查资料显示,约有15%的新生儿,33%的青年人和66%的成年人存在室性早搏。
对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室性早搏可能发展为室速或室颤,特别是对于长QT综合征、洋地黄药物中毒及心肌梗死和扩张型心肌病等患者来说,室性早搏无疑是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对室性早搏进行分级与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室性早搏Lown[laun劳恩]分级1971年由Lown提出,由于Lown分级法对室性早搏的分类与危险分层主要依据冠心病监护病房中心肌梗死和严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监护资料,未包括普通人群自律性增强的室性早搏,因此该分级法只适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伴发室性早搏的危险分层。
3级以下:一般性室性心律失常,≥3级:室性早搏危险度高,有着较高的预警意义,并应进行适当的干预性治疗。
室性早搏的Lown分级二、Myerburg[迈尔伯格]分级室性早搏的危险分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障碍,尽量明确引起室性早搏的原因,再对室性早搏进行正确的危险分层,根据室早的频率和形态提出三、室性早搏Schamaroth[斯卡马洛斯]分类四、室早指数:室早危险分层的指标 1968年, Buechner[比克纳]提出定义:室早指数(Prematurity index,PI )是指早搏的联律间期与前次心律QT 间期的比值。
公式:室早指数(PI ) = RR ´(联律间期)/QT 间期。
PI <0.85:容易引发室速或室颤;>0.85:相对安全 判定:一般认为,室早指数与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相关五、心室的易颤指数(易损指数)有学者进一步根据室早的联律间期计算心室的易颤指数该指数= QT ×前一心动周期(RR )/RR ´(联律间期)判定:易颤指数>1.4的室早易引发室颤。
频发室性早搏护理措施简介频发室性早搏是一种心脏节律失常,常见于心脏结构异常、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患者。
它的发作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同时也增加了心脏猝死的风险。
因此,对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来说,合理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频发室性早搏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频发室性早搏护理措施1. 规律生活维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对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体力活动。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和游泳等,有助于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减轻早搏的发作频率。
2. 饮食调整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频发室性早搏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利尿剂和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和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
适当增加富含镁、钾和维生素B6的食物的摄入,如坚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调节心脏的节律。
3. 管理焦虑和压力焦虑和压力是频发室性早搏发作的主要诱因之一。
因此,对于患者来说,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一些放松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如深呼吸、冥想和瑜伽等。
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学会放松和调整心态,也能够减少早搏的发作频率。
4. 减少刺激物的摄入患者应尽量避免刺激物的摄入,如香烟、酒精和药物等。
这些刺激物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并增加早搏的发作频率。
如果患者已经有上述的不良习惯,应该尽量戒除或减少摄入量。
5. 定期监测与就医频发室性早搏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心脏节律,并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如果发现早搏的发作频率明显增加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咨询。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或其他适合的治疗方法。
6. 寻求支持频发室性早搏可能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不适和负担。
因此,寻求亲友的支持和了解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加入一些患者互助群体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共同面对疾病和难题,减轻压力和焦虑。
一、引言频发性性室早搏,又称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是指心脏在正常窦性心律的基础上,出现规律性、频繁的室性期前收缩。
频发性性室早搏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者常伴有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猝死等严重后果。
本文将针对频发性性室早搏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病因及诊断1. 病因频发性性室早搏的病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心脏病变: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心肌缺血等。
(2)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镁、高钙等。
(3)药物影响: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生素等。
(4)其他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饮酒、吸烟等。
2. 诊断频发性性室早搏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
具体包括:(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气短等症状。
(2)心电图检查:可见规律性、频繁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的QRS波群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ST-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三、治疗方案1. 一般治疗(1)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2)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3)控制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减轻心脏负担。
2. 药物治疗(1)抗心律失常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美托洛尔、普罗帕酮等。
药物治疗原则为: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个体化治疗。
(2)纠正电解质紊乱:针对低钾、低镁、高钙等电解质紊乱,给予相应的补充和调整。
(3)调整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给予降压治疗,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3. 非药物治疗(1)射频消融术:对于反复发作、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频发性性室早搏患者,可行射频消融术。
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治疗频发性性室早搏的首选方法。
(2)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于伴有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患者,可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4.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药物耐受性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室早分类及临床意义
1. 嘿,你知道吗,室早有功能性室早这一类呢!就好比你有时候会因为太激动或者太劳累心跳突然快了几下一样。
比如说,你刚跑完步,感觉心跳“砰砰”的,这可能就是功能性室早啦。
它一般没啥大危害,不用太担心。
2. 还有一种叫器质性室早呀!这就像是身体里的某个零件出了点小毛病。
举个例子哈,心脏本身有点小问题了,然后就出现这种室早啦。
这个可不能大意哦。
3. 哇,单一形态的室早也值得说一说呢!它就像一个单独行动的小调皮。
比如说,心脏偶尔就那么来一下特别的跳动。
这种情况也得留意着点呢。
4. 多形性室早可得重视起来呀!就跟一群调皮鬼在那捣乱似的。
你想想看,一会儿这样跳一会儿那样跳,多吓人呀!比如说心脏跳动变得很不规律。
5. 频发室早就像那频繁来捣乱的家伙!哎呀,一直不消停。
就好像你的心脏总是时不时地给你来个“惊喜”,这可不好玩,得认真对待呀。
6. 成对室早就像两个捣蛋鬼结伴来啦!比如说连续两下不寻常的心跳。
这是不是很特别呀,当然啦,也得关注关注。
7. 还有那RonT 室早,这可是比较危险的一类呢!简直就是个大麻烦。
就好像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比如说在特定情况下突然出现这种危险的室早。
总之呀,室早分类可不少呢,咱们得好好了解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小心脏呀!。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室性早搏分级有哪些?
导语:在我们正常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患上了室性早搏。
若是你出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心室清理收缩、心慌不适、咳嗽、恶心,有时候还伴有头晕、胸闷等
在我们正常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患上了室性早搏。
若是你出现自己有这些症状:心室清理收缩、心慌不适、咳嗽、恶心,有时候还伴有头晕、胸闷等等,那有可能就是患上了室性早搏了。
听说这种病不加以重视,会有生命危险。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室性早搏分级,来针对性的治疗自己的疾病。
室性早搏的危险性分级:一般的室性早搏当然没有生命危险,不用过分担心。
但有时频发的室性早搏,尤其是早波的R波落在前一个搏动的T波上,即RonT,这时会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发展为心室颤动,就会危及生命。
对于室性早搏,Lown′s将其分为若干级别,级别越高猝死的危险性越大,特别对于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美国Lown 的分级如下:
0级:无室性早搏。
Ⅰ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Ⅱ级:室性早搏>30次/小时。
Ⅲ级:多形性室性早搏。
Ⅳa级:成对(成联律)早搏。
Ⅳb 级:室性心动过速。
Ⅴ级:R波落在T波上(RonT)的室性早搏。
最近,有许多研究发现,室性早搏的数目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Lown′s分级仅适合于心肌梗塞病人发生的室性心律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频发早搏的判断标准频发早搏是指心脏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多次早搏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危险。
因此,及时准确地判断频发早搏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频发早搏的判断标准,希望能对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频发早搏的判断需要通过心电图来进行。
心电图是目前诊断心脏疾病最为常用的一种检查手段,通过心电图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在心电图上,频发早搏通常表现为连续出现的突然的心搏,其形态和时间与正常的窦性心搏有所不同。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上的特征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频发早搏。
其次,频发早搏的判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来进行。
患者在出现频发早搏时可能会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心绞痛、晕厥等严重症状。
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其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判断频发早搏的存在及严重程度非常重要。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包括心率、心律、心音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则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
最后,医生还需要综合分析上述的各项检查结果,做出最终的判断。
对于确诊为频发早搏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甚至手术治疗。
此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诱发频发早搏的因素,如情绪激动、饮酒、吸烟等。
综上所述,频发早搏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心电图、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的内容。
只有全面综合地分析这些信息,医生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患者在发现可能存在频发早搏的情况时,也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关检查和治疗,以保障自身的健康。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以下向大家介绍频发室性早博的几种治疗方法。
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多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
频发室性早搏常见发病部位为,心脏常见症状为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无传染性。
以下便向大家介绍几种频发性早博的治疗方法。
一、无心脏病的病人,室早并不增加其死亡率对无症状的孤立的室早,无论其形态和频率如何,无需药物治疗。
二、对伴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应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需紧急处理的室性早搏可静注50-100mg利多卡因,直至早搏消失或总量达250mg为止。
心律失常纠正后可按需要每分钟滴入1-3mg,稳定后可改用口服药物维持。
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后数分钟内即起作用,持续15-20分钟。
治疗剂量对心肌收缩力、血压、房室或室内传导影响不大。
副作用有头晕、嗜睡。
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呼吸或心搏抑制并可加重原有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
有肝肾功能障碍或严重心力衰竭者慎用。
三、对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除停药外,静脉注射苯妥因钠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常有效。
低钾引起的早搏,应积极去除原因,纠正低血钾。
四、奎尼丁晕厥或锑剂治疗中出现的室性早搏,应立即停用奎尼丁或锑剂。
口服药物可选用:①慢心律。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洋地黄类;适用于由心力衰竭而非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早搏。
④普鲁卡因酰胺。
⑤胺碘酮、双异丙吡胺、心律平、安他心、常咯啉,室安卡因,乙吗噻嗪及英卡胺等。
五、β-受体阻滞剂、苯妥英钠、奎尼丁、异搏定等,对各种早搏均有效。
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阻滞剂。
心动过缓伴早搏者,可给予阿托品治疗。
六、心肌梗塞后或心肌病病人并发室早,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当同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
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
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
因此,应避免用Ⅰ类药物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早。
频发室性早搏最好的治疗方法
室性早搏是一种心脏节律异常,常常会给患者带来焦虑和不适。
目前,针对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不干预:对于偶尔发作的室性早搏,如果患者没有明显不适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不干预,因为这种情况下室性早搏往往是无害的。
2. 生活方式调整: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
建议患者戒除烟酒、限制咖啡因的摄入、规律作息以及避免过度劳累等,这些改变可以有助于减轻心脏的负担,减少早搏的发生。
3. 药物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室性早搏,医生可能会选择适当的药物来控制心律。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心脏的节律,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4. 消融术: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消融术。
这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输至心脏特定部位,破坏异常传导的心肌组织,从而达到控制室性早搏的目的。
总的来说,针对频发室性早搏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一般而言,如果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且早搏发作不频繁,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如果症状严重
影响生活质量,或者伴有其他心脏疾病风险,可以考虑药物治疗或消融术。
最终的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决策。
长期失眠致频发室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非常广泛,包括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
从病因上可分为两大类:1.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PVC,主要指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引发,标志着较高的猝死风险。
2.发生于正常心脏的PVC,主要由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抑郁、精神不安、过量烟酒等引发,是相对良性的(所谓的孤立性PVC),无致命性危险。
但因长期失眠导致频发PVC临床上较为罕见。
本次报道因长期失眠导致频发PVC 1例,并分析预后效果。
标签:室性早搏;长期失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工人,以“心悸、胸闷2月。
”就诊,诉近2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不适,自感心律不齐,持续出现且逐渐加重,无心前区疼痛、气短、发热等其他不适。
既往体健,但近1年来长期失眠,每晚睡眠时间不足3 h,白天头昏,无精神,注意力不集中,服用“安定”等安眠药效果不佳。
查体:血压110/70 mmHg,心率80次/min,律不齐,频发早搏呈三联律,未闻及病理杂音。
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早搏呈三联律,无ST-T改变。
心脏超声检查正常。
心脏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示:24 h平均心率72次/min,心律失常,PVC 21289个,呈三联律,同源,无室速及室早出现于前一心搏的T波上(RonT),未见ST-T改变,心率变异性差。
患者1年前未出现失眠,在我院体检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
考虑患者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孤立性PVC,有明显不适症状,给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2.5 mg/次,2次/d;稳心颗粒1袋/次,3次/d,治疗。
治疗后1个月进行复诊,患者自诉心悸、胸闷症状略有好转,心脏听诊及复查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患者症状略有好转可能为心理安慰所致。
仔细询问患者日常生活细节,除长期失眠外,无服用药物、烟酒嗜好等其他可能诱发室性早搏情况。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频发室性早搏会有危险吗
导语:室性早搏,听起来就是一个和心脏息息相关的疾病的了。
的确室性早搏的问题的话,其实往往是因为新赞高的额问题给引起的了。
而且一旦病人是有
室性早搏,听起来就是一个和心脏息息相关的疾病的了。
的确室性早搏的问题的话,其实往往是因为新赞高的额问题给引起的了。
而且一旦病人是有室性早搏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往往是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舒服的症状的了。
当然了。
甚至一些心绞痛问题。
频发室性早搏的话需要积极的治疗。
频发室性早搏有危险吗?
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根据早搏起源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房性,室性和结性.其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其次是房性,结性较少见.早搏可见于正常人,或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常见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排除这些病因的情况,如果是频发的,还是有必要考虑射频消融手术来根治的
频发室性早搏是指一分钟内有六次以上的室性早博,多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出现,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
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除了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针对原发病及诱发原因进行治疗。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室性早搏。
心肌病、缺血、缺氧、麻醉和手术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性早搏。
洋地黄、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剂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室性早搏出现。
频发室性早搏有危险的了。
所以需要进一步积极的去治疗的了。
而且一旦病人有电解质紊乱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低钾的问题和低镁的问题的了。
这就引起病如有精神不安的症状,需要积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