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土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技术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探讨摘要:由于我省地下水较为丰富,且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因此,在深基坑工程中,首先需要考虑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就是降低地下水。
本文以具体深基坑工程实例,在结合工程地质条件下,介绍了基坑降水施工技术,以保证基坑无水作业,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
关键词:深基坑;降水;方案;布置;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日益增加,深基坑工程数量日益增加,基坑工程开挖规模也不断扩大。
深基坑工程在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面积大、临近水源处以及土的含水层被切断等原因,导致大量地下水渗入基坑当中,因此,基坑施工中降水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我省地下水较为丰富,许多工程基础深度都在地下水位以下,这一定程度上给降水施工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1 工程概况某建筑工程,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45344m2工程基坑面积约为4800m2。
采用φ900mm@1100mm钻孔灌注桩+2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的联合围护形式;基坑开挖深度为10.44m,电梯井位置深度约14.77m。
2 水文地质情况2.1 水文情况(a)潜水: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等,地下水位丰水期较高,枯水期较低,水位埋深一般为0.5m~1.5m;钻探期间,浅层地下初见水位埋深为0.51m~1.43m。
(b)承压水:根据地质堪察报告可知,场地内存在着第⑦层承压水层,其顶板位置在29m左右。
2.2 地质情况本工程地质情况为:第①层填土;第②层褐黄~灰黄色粉质黏土;第③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第③t层灰色砂质粉土;第④层灰色淤泥质黏土;第⑤1层灰色粉质黏土;第⑥层暗绿-草黄色粉质黏土;第⑦层砂质粉土。
3 降水井设计3.1 降水目的通过深井降水来提高土体的抗力,确保本工程基坑开挖安全和周边管线、建筑物不受损坏的关键。
降低土体间的含水量,方便挖掘机和人工在坑内施工作业;降低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将其控制在安全埋深以内,以防止基坑底部发生突涌,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性。
深基坑论文深基坑施工论文浅析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工艺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深基坑随处可见,根据构造及使用要求,基础埋深也随之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
如何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同时又能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是值得加以探讨的课题。
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 施工技术;测方案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深基坑随处可见,基坑工程呈现出窄(场地狭窄)、近(工程距离近)、深(越来越深)、大(规模和尺寸大)等特点。
如何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同时又能降低造价,是值得加以探讨的课题。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解决了大多数因工程场地狭小,围边环境复杂、基坑深的难题,以达到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并节约成本,符合当今节约能源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工程概况本市某工程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施工场地狭窄,西侧、北侧、东侧已建构筑物,只有南侧有空地,但必须作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
场区自然标高11.5m,建筑基坑开挖实际深度9m。
1.1工程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形平坦,该工程地质土层分为6层:第一层,表土以粉质粘土含植物根系为主,灰色,含有机质,为耕作土,层厚0.2~1.8m;第二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砂,灰色,流塑状,无摇震反应,层厚5.60~8.00m;第三层,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灰色,可塑~流塑状,无摇震反应,层厚1.90~4.50m;第四层,粉砂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稍密状,层厚2.40~5.20m;第五层,粉砂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第六层,粉细砂,灰色,饱和,中密状。
工程地下水情况:一二层土透水性较差,但层间流水较明显,造成降水效果不明显(透水系数分别为2.40×10cm/s和4.26×10cm/s),其他层未提示透水系数。
深基坑施工论文(5篇)深基坑施工论文(5篇)深基坑施工论文范文第1篇危急源识别,是指在危急发生之前,对项目中客观存在的、潜在的各类危急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推断、归纳,对风险的类型及危急形成的缘由,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做出定性的分析与阅历推断。
施工危急源,是指在基坑开挖、支护、降水的过程中,因人为操作不当、现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现场组织混乱等不确定因素,而引发基坑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主要包括:(1)土方开挖过快过多。
土方开挖,是施工阶段中最重要的工序,也最简单发生事故的环节,由于在开挖过程中,一般是“边支护边开挖”,若开挖土方过快,支护赶不上进度,则极易因土体不稳定而造成基坑坍塌;同时,如若土方开挖过多,造成超挖,支护结构不能完全支撑土体,也会引发严峻的后果。
(2)支护结构施工不规范。
在实际施工中,根据规范操作,部分施工过程可能难度较大,不易施工。
与此同时,由于基坑施工中大部分都是隐藏工程,这就给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带来了机会,给基坑平安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3)降排水不到位不准时。
由于地下水的存在,在开挖过程中,假如不能准时降低现场地下水位,排空基坑内积水,一方面会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影响土体稳定,也会对基坑的平安产生严峻的隐患。
2深基坑工程施工危急源的风险评价风险评价,以风险识别的结果为依据,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的大小,综合其他相关因素全盘考虑,运用评价模型和工具,来确定工程项目总体风险等级,并对各项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
层次分析法是施工风险识别的一种适用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在对简单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简单决策问题供应简便的决策方法。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深基坑工程施工危急源评价排序为:土方开挖过快过多,支护结构施工不规范,降排水不到位不准时。
3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掌握风险掌握,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对项目存在重大风险,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的过程。
建筑项目深基坑施工技术论文摘要:建筑物深基坑施工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科学的施工方案。
现在随着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日益完善,高层建筑物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那么深基坑的施工尤为重要。
一、建筑项目深基坑施工特点的分析(1)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一般随着建筑物的高度不断增加,体积不断增加,基坑朝着又大又深的方向发展。
(2)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的开挖面积不断增大,其长度宽度也都增加了。
由于深基坑的形状往往不同,这样对于深基坑的支撑系统要求更加高。
(3)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深基坑的变化往往也不相同。
例如在软土环境中施工,由于地质条件比较软容易造成沉降和位移。
同时在建筑深基坑施工时,一定要考虑到扰动的影响,防止施工对周围市政设施等产生影响。
最后,就是要控制好施工工期。
(4)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科学施工,以科学依据为基础进行施工。
充分考虑到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充分了解相邻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市政地下管网的位置,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施工管理施工方案。
(5)建筑项目深基坑施工一般会涉及到周围土质系统的稳定,周边和本体的变形,渗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深基坑施工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包括地质处理、结构形式、降排工程等,所以深基坑施工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二、深基坑施工的方法(1)建筑项目中深基坑土方开挖一般包括以下几种:盆式开挖、中心岛式开挖、放坡开挖等。
盆式开挖是指第一步先进行分层对中间部分的土方进行开挖,周围一定范围的土坡不开挖,最后对土坡进行开挖。
其优点是:支护挡墙受力有利、时间比较短。
缺点: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被运走,需要进行集中装车进行外运。
中心岛开挖是指开挖的时候先开挖去一层,中间留置土墩,周围的部分进行分层开挖。
中心岛开挖一般都采用反铲挖机。
中心岛开挖适用于大型基坑。
放坡开挖是最常见的深基坑挖土方案,对于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基坑周围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能确保周围土坡的稳定性时,都可以采用放坡式开挖。
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的论文(共五篇)第一篇: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的论文摘要介绍北京地铁四号线,中关村车站三号出入口深基坑施工,采用排桩+钢管支撑体系基坑支护技术,施工操作性强,且钢管支撑系统可循环利用,有效控制了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围护结构变形位移,防止了由此引起基坑外地面沉降,保证了施工工期和安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明挖法深基坑排桩支护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北京地铁四号线中关村站处于商业高度发达的高科技园区中心,车站主体位于交通繁忙的中关村大街主路下方,为全埋式地下车站,共设四座出入口和两座风道。
其中三号出入口位于车站西北角,设计为单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宽6.3m,挖深达13.0m,基坑土层从上至下为人工填土层、粉土层、粉质粘土层、粘土层、粉砂、中粗砂和砂砾层。
结构西侧8m为恒昌数码电脑商城和中关村科技广场展示中心,结构东侧2m为中关村大街主路,基坑四周市政管线密布。
只好采取直壁式支护开挖施工方法。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800mm混凝土灌注排桩和钢管支撑体系,桩顶设0.8m高冠梁将排桩连接成整体,钢支撑采用400钢管,支撑水平间距3.0~4.5m,竖向设3道。
2降水施工基坑开挖前,需将坑内的地下水位降低并排除,使坑内土体在基坑开挖时,通过排水固结达到一定强度,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减少基坑的变形量;增强基坑底部稳定性,减少坑底土体的隆起。
本出入口结构范围地层地下水主要为:①上层滞水,位于地面下3~4m,含水层为人工填土层和粉土层,透水性弱;②潜水,位于地面下8~9m,含水层为粉质粘土层和粉土层,透水性一般;③承压水,位于地面下12m以下,含水层为粘土层、粉砂、中粗砂和砂砾层,透水性强。
基坑降水采用管井+渗井方式,降水早于基坑开挖前20天开始。
降水过程中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进行观察监测,同时在坑外地面设回灌井,必要时应采取回灌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3基坑围护施工基坑四周设800mm混凝土灌注排桩围护结构,桩间距1.0~1.2m,转角部位局部加强。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论文在建筑工程中,人们为了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并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科技和施工工艺的根底上进行了更高层建筑的搭建,并在建筑物地下加深了施工空间,并进行了商业化的建立,如地下商业街和地下停车场等。
那么在建筑施工中就对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就是重点的研究内容,通过对更深层的地基根底稳定性建立,提高建筑物的长久使用寿命。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的建立中,其施工建立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有效的施工面积,利用挡土的功能,确保深基坑内的稳定施工,同时还要通过支护措施的建立,提高根底结构的负载能力。
在深基坑的开挖中,要对周围的建筑信息进行了解,并根据公路环境、电网与地下水环境等,进行优化施工,防止在盲目的开挖中造成原有管道与光线电缆的破坏,并对以有的建筑环境的地基控制一定距离施工,不破坏既有建筑的稳定性。
另外,在深基坑的施工中要重点注意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结合地下水的位置与沉降形式进行方案的制定。
在地下水上升的环境中,由于水分在土壤中的汲取,造成了土质和岩层的疏松多孔,在膨胀的土质环境中不能提高防护结够的承载能力。
在下降的地下水环境中,会产生真空结构,再在施工建筑和支护结构的压力中,会对深层基坑产生破坏,造成施工环境的不稳定。
而在沉降不规律的地下水环境中,提高了不平安因素的发生频率,需要完善的支护结构的建立,提高深基坑建筑的稳定性。
2.1在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当中,地表下水渗透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地下水渗透的区域当中,很容易发生地表沉降的情况。
因此,可以采取一些人工降水的方法,使深基坑支护结构承受的地下水压力得到降低。
这样,能够将土质条件有效的改善,从而确保施工能够合理有序的进行。
如果施工场地位置的实际条件无法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还可以对水帷幕进行建立,从而发挥出良好的挡水作用,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岩土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在进行挖土工程的时候,应当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地表保护工作进行妥善的安排。
浅析复杂土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技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逐渐的加快,工程建筑项目不断的增加,建筑行业逐渐成为现阶段不可或缺的行业。
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对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土质条件过于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文章以具体的房屋建筑工程为例,深入的对复杂土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标签深基坑;复杂土质;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该工程的占地面积总共为四十八万平方米,其组成部分包括一区共23层的办公楼、二区共11层的办公楼及三层的裙楼和两层外扩地下室等几部分。
该工程的架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以桩- 筏板作为其基础,其位于地下九点二米,长度为二百米,呈东西走向,宽为五十米左右,基坑深度在六点九米到七点四米之间。
基坑东面有一个加油站,其正在运营中,而地下存车场的车道和该加油站的距离大概为十米。
其北侧是环城公路,西面是高巷路,南面是新村。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可以得出该项目施工现象的土质较为复杂,主要包含有杂填土、粉质黏土、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等几种。
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1.支护长度总共是五百一十二米,基坑的占地面积是一万零一百二十四平方米,挖土方的总数在八万九千平方米作用。
2.该工程的基坑支护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锚喷支护,利用搅拌桩进行止水的方式,二是利用单排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同样也使用绝版桩来进行止水方式;三是利用双排灌注桩,同样使用搅拌桩止水方式,此外在东面的软土区范围内设置相应的内支撑。
3.该工程中使用直径为七十厘米的双头搅拌机来进行水泥搅拌,将普通的硅酸盐水泥作为工程的固化剂,使用量通常为每米一百八十千克,且水分和水泥的比例要小于或者等于0.5,。
4.要确保基坑壁的开挖施工和锚喷支护施工两者之间能有效的进行合作,在开挖的过程中每层的开挖深度都要以一道锚杆为依据进行,且对下层开挖必须要确保和上层锚杆的时间间隔要大于等于三天,而与锚索的时间间隔要大于或者等于五天的前提下实施。
深基坑支护论文(3篇)第一篇:论复杂条件深基坑支护综合施工技术【摘要】深圳某停车库综合楼项目场地狭窄,地下水丰富、地质条件复杂。
基础地下3层,基坑深14.2m。
该项目基坑施工周期长,基坑支护综合使用了旋挖咬合桩、旋挖灌注桩、三管旋喷桩、预应力锚索、钢管混凝土桩及内支撑等施工方式,使基坑支护与止水帷幕形成有机结合,通过优化基坑设计方案及施工措施,实现了基坑稳定及安全的目标。
【关键词】深基坑;地下水;基坑支护;施工1工程概况深圳某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区新中心商务区,项目包括地下室3层,楼高20层,高80m,基坑南侧为一加油站;西侧为学校运动场;北侧为市政道路;东侧为市政道路;基坑深14.2m(局部17.8m),施工现场场地狭窄。
2场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项目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场地常年水位埋深3.75~4.20m,丰水期水位上升0.5~1.0m。
根据现场勘探,揭露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人工素填土、人工素填砂、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砾砂、第四系冲洪积砾砂、第四系残积砾质黏土,支护桩施工均进入残积砾质黏土层。
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1)根据地下水分布浅的特点,本工程基坑外地下水采用咬合桩﹑旋挖桩与三管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封堵,基坑内部地下水采用疏干井与排水井明排。
2)本工程项目红线东、北侧紧邻道路红线,南侧红线与加油站红线重合,西侧红线与学校围墙红线重合,因此,基坑采用支护桩进行边坡支护:南侧采用准1200mm咬合桩(AB桩:A为素混凝土桩;B为钢筋混凝土桩)+双排内支撑;西侧、北侧、东侧采用准1200mm旋挖灌注桩+准1000mm三管旋喷桩+双排内支撑,灌注桩间距为1.8m;东南角采用准1200mm旋挖灌注桩+准1000mm三管旋喷桩+三排锚索张拉,整个支撑采用混合型;深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4方案优化设计及施工措施4.1支护桩优化设计本工程原设计为支护桩133根,其中南侧咬合桩42根(21根钢筋混凝土桩+21根素混凝土桩),其余向均为准*********支护桩,东侧、西侧与北侧为一道内支撑+二排锚索;东北角为三排锚索,无内支撑。
深基坑论文深基坑施工论文浅析高层建筑深基坑的施工工艺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深基坑随处可见,根据构造及使用要求,基础埋深也随之不断增加,出现了大量的深基坑工程。
如何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同时又能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是值得加以探讨的课题。
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 施工技术;测方案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深基坑随处可见,基坑工程呈现出窄(场地狭窄)、近(工程距离近)、深(越来越深)、大(规模和尺寸大)等特点。
如何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同时又能降低造价,是值得加以探讨的课题。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建筑工程深基坑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应用,解决了大多数因工程场地狭小,围边环境复杂、基坑深的难题,以达到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并节约成本,符合当今节约能源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工程概况本市某工程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工程施工场地狭窄,西侧、北侧、东侧已建构筑物,只有南侧有空地,但必须作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
场区自然标高11.5m,建筑基坑开挖实际深度9m。
1.1工程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区地形平坦,该工程地质土层分为6层:第一层,表土以粉质粘土含植物根系为主,灰色,含有机质,为耕作土,层厚0.2~1.8m;第二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薄层粉砂,灰色,流塑状,无摇震反应,层厚5.60~8.00m;第三层,粉质粘土与粉砂互层,灰色,可塑~流塑状,无摇震反应,层厚1.90~4.50m;第四层,粉砂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稍密状,层厚2.40~5.20m;第五层,粉砂夹粉土,局部夹薄层粉质粘土,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第六层,粉细砂,灰色,饱和,中密状。
工程地下水情况:一二层土透水性较差,但层间流水较明显,造成降水效果不明显(透水系数分别为2.40×10cm/s和4.26×10cm/s),其他层未提示透水系数。
复杂土质条件下的深基坑施工技术论文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的占地面积总共为四十八万平方米,其组成部分包括一区共23层的办公楼、二区共11层的办公楼及三层的裙楼和两层外扩地下室等几部分。
该工程的架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以桩- 筏板作为其基础,其位于地下九点二米,长度为二百米,呈东西走向,宽为五十米左右,基坑深度在六点九米到七点四米之间。
基坑东面有一个加油站,其正在运营中,而地下存车场的车道和该加油站的距离大概为十米。
其北侧是环城公路,西面是高巷路,南面是新村。
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可以得出该项目施工现象的土质较为复杂,主要包含有杂填土、粉质黏土、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等几种。
二.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1.支护长度总共是五百一十二米,基坑的占地面积是一万零一百二十四平方米,挖土方的总数在八万九千平方米作用。
2.该工程的基坑支护方式有三种,一是利用锚喷支护,利用搅拌桩进行止水的方式,二是利用单排灌注桩、预应力锚索,同样也使用绝版
桩来进行止水方式;三是利用双排灌注桩,同样使用搅拌桩止水方式,此外在东面的软土区范围内设置相应的内支撑。
3.该工程中使用直径为七十厘米的双头搅拌机来进行水泥搅拌,将普通的硅酸盐水泥作为工程的固化剂,使用量通常为每米一百八十千克,且水分和水泥的比例要小于或者等于0.5,。
4.要确保基坑壁的开挖施工和锚喷支护施工两者之间能有效的进行合作,在开挖的过程中每层的开挖深度都要以一道锚杆为依据进行,且对下层开挖必须要确保和上层锚杆的时间间隔要大于等于三天,而与锚索的时间间隔要大于或者等于五天的前提下实施。
5.基坑东面的内支撑区域在开挖到地下四点三米时,要以实际的施工方案为依据,实施内支撑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混凝土的强度满足C25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内支撑结构的土层挖掘,同时要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将支撑梁锚入钢柱中;并且要使用直径为两厘米的钢筋将钢柱上方围通。
6.将直径为1.5厘米的钢绞线作为施工使用的预应力锚索,其强度为一千八百六十牛顿每平方毫米,设计值是一千三百二每平方毫米。
7.在实施喷射的过程中,要确保混凝土要达到C20,厚度要保证为十
厘米,同时喷射要分两次进行。
且在第一次喷射时要对壁面进行封闭。
8.锚喷支护环节非常的重要,一定要确保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同时在施工前要进行相应的试钻试验,在施工结束后还要实施抗拔验证,每次试验都要进行三次。
9.混凝土灌注桩对其垂直度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其垂直度的控制,确保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10.在实际的施工中,要严格的以制定的检测方案为依据,对基坑的施工情况进行全程检测,一旦有危险现象出现,就一定要遵循制定的应急方案进行补救。
三.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1.平面流水划分
1.1利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实际的挖土、撞车、平整等操作,利用具有自卸功能的机械对挖掘出的土进行运输。
1.2 将中间后浇带设置为分割线,由于在土方挖掘、垫层施工结束后,就开始实施相应的钢筋工程,所以,要保证最先开挖的区域,其土方
与后浇带的距离控制在八米,也就是说可以将基坑的平面划为三块,具体见下图,土方的开挖从东面开始一次向西。
2.竖向划分
2.1一区的挖土总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的范围是地下四点三米到地下六米;第二层的范围是地下六米到地下七点五米;第三层的范围是地下七点五米到地下九米;通过对各个支护段的具体情况的考虑,我们发现基坑底部某些部分的标高是地下十一点三米,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办法利用大挖机进行,因此在利用小挖机进行施工,在挖到地下十一米后,要预留二十厘米进行人工开挖。
2.2二区和三区的挖土总共分为四层,第一层的范围是地下二点六米到地下四点三米,第二层的范围是地下四点三米到地下五点九米,第三层是地下五点九米到地下七点五米,第四层是地下七点五米到地下九米。
3.施工方法
3.1对于基坑土方的开挖,其主要是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进行,同时安排施工人员与其进行配合。
通常挖土是分层分段实施的,该工程分为三个不同的施工段,然后再对各个施工段进行分层,每层的厚度要
控制在150厘米到200厘米之间。
3.2在对第一、二层进行挖掘时,通常使用两台挖掘机同时进行,以基坑的中间位置为起点,向东北方向及东南方向同时进行挖掘。
并且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开挖过程进行监督,及时的给予驾驶员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开挖的过程中不宜操之过急,一定要小心谨慎,保证开挖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3.3在对第三层进行开挖时,要同时使用两台或者三台小型的挖掘机,在深度到地下九米后,相关技术人员就要在第一时间对基坑底部的标高进行准确的测量,之后利用小型挖掘机对承台进行开挖,在其开挖结束后,要进行相应的排水沟开挖。
而预留柱通常采用人工开挖。
3.4如果在土方开挖时土层中出现混凝土高桩的话,就需要通过施工人员对其进行开挖及截桩。
通常在桩超出土方50厘米的位置进行相应的截除,截除后使用挖掘机将其运送出来。
3.5在土方开挖到设定的标准高度后,施工方要进行严格的自检工作,在自检合格后,要聘请相关单位实施严格的验槽确认。
3.6为了避免碎土掉下,伤及到施工人员,一定要将挖出的撑梁、撑柱等所附带的碎土等物质彻底清除,而且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清楚,在
后期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其掉落进其中,就会严重的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影响。
3.7进行人工修整,通常包含有对厚度为20厘米的预留土的修整及对基坑壁土挖出的修整,在修整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施工人员进行,而对于挖掘的碎土则要及时的利用相应的机械设备运输出去。
回填土施工方案
对于东面含有支撑的位置的回填土,要分为两次进行,第一次回填通常是在换撑之前,回填度是地下四点九米,第二次回填是对水平面进行回填。
要确保回填土严格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压实。
对于不同面积的回填范围使用的压实机械也不相同,通常有柴油打夯机,适用于小面积回填;挖掘机,适用于大面积回填。
回填顺序要从西面开始,依次向东。
同时要对回填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回填质量。
参考文献:
[1]田哲.沈阳地区砂性土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3,3(1):78-81.
[2]刘岗;李拉普.城市CBD建筑群处大型地下铁路客运车站深基坑施
工技术[J].隧道建设,2012,8(5):67-70.
[3]戚铧钟.浅析临海高透水性的抛石和碎石层图纸条件下神巨坑工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6(3):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