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作品导读及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10
十六、《傅雷家书》信流作者:傅的方式对③文字应怀有于我的雷(著名儿子的生生动优赤子之」心田;读的翻译活和艺术美,读来《傅雷家)修养进行感人至②儿子! 家书》让严厉尽悉心指导,深在精神: 我从中责的父这些家信消沉时,'•学到不汇编成册,告诫儿: 少做人就是《傅雷子应该1的道理,家书》坚强提高了一傅雷个人简介傅雷(1908-1966) 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4 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傅雷的艺术造诣非常深厚,对无论占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渊博的知识。
他青年时代在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从事过美术考古和美术教学,但时间都非常短促,因为他总是与流俗的气氛格格不入,无法与人共事,每次都是在半途中绝裾而去,不能展其所长,于是最后给自己选择了闭门译述的事业。
以“稿费”谋生计,未4 取国家一分俸禄,可见其一生事业重心之所在.O 傅雷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形成了“傅雷体华文语言”。
傅雷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 主要有罗曼. 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琪传》《托尔斯泰传》;服4 尔德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于絮尔.弥罗埃》《都尔的本堂神甫》《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幻灭》等名著十五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多次再版,一百余万言的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
为◄表示对他著译的由衷礼赞,近年还出版多种插图珍藏本,如《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米开朗琪罗传》《贝多芬传》《罗丹艺术论》《艺术哲学》和版画插图珍藏本《约翰.克里斯朵夫》。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同步练习(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傅雷希望儿子成为________的人。
()A.严肃正直、乐于奉献 B.随和善良、待人诚恳 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雷家书》语言流畅典雅,议论鞭辟入里,抒情真挚自然,哲理丰富深刻,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称号。
B.傅雷以感受肖邦的音乐为例,教导儿子“感之不深,自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筑路”部分中,朱赫来看着不畏困难、頑强挖土的同志们十分感慨,发出了“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的感叹。
D.《钢铁是怎祥炼成的》描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过程,歌颂了苏维埃青年为保卫革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
3.下列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这是《傅雷家书》中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导。
B.《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C.傅雷非常关心儿子在国外的生活,在信中教导儿子要劳逸结合、学会正确理财以及正确处理婚姻关系等。
D.傅雷常常现身说法,教导儿子,想随处给儿子“做面‘忠实的镜子’”,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
4.名著阅读亲爱的孩子: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你的心跳和他的同一节奏了;你活在他的身上,他也活在你身上;你自己与他的共同点被你找出来了,抓住了,所以你才这样欣赏他,理解他。
(1)以上文段选自《》,作者。
(2)在做人方面作者在书中是怎样教育儿子的?请概述其中两点。
5.名著阅读题。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以成为有教养的青年。
(完整版)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练习题及答案《傅雷家书》练习题及答案1.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傅雷家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2.傅雷(1908—1966),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傅雷从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毕生翻译各类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大部分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他在57年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
3.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这些家信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5、主题: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6.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导读《傅雷家书》导读与练习题——《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第一部分名著导读。
一、【作家作品】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傅雷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等名著十五部。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其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共186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国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关《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照。
【内容解读】《傅雷家书》中大部分是傅雷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第一,傅雷先生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谈贝多芬,谈莫扎特,谈李斯特,谈肖邦,谈巴赫;谈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第二,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通过书信,傅雷先生与儿子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
一封封家书犹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傅雷先生与儿子乐享其中。
第三,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为了这个缘故,他常常“逼”儿子多写信,“多写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并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
因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有助于今后的人生。
(完整版)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项训练题以及答案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项训练题以及答案《傅雷家书》训练题一、填空题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
3、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
4、《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礼仪要;遇困境,获大奖;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5、《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及如何正确处理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6、《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7、《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七千多字。
8、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 ——英语特级教师。
9、《傅雷家书》中屡次提到罗曼·罗兰笔下的他是以著名的音乐家为创作原型的。
10、《傅雷家书》宜采用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包括选择、选择、选择和选择。
阅读不同的文本可采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的方法,文学作品则可采取的方法,理解记忆性的阅读,可以采取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的方法。
二、选择题1.作者傅雷是哪个国家的人( )A. 中国 B.美国 C.俄国 D.英国2. 这些家书是傅雷寄给谁的( )A. 妻子B.儿子 C.女儿 D.朋友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 )1A.对妻子的挚爱B.对孩子的教育C.对朋友的怀念D.对学生的教导 4.作者主要精通的语言( ) A.英语 B.德语 C.西班牙语 D.法语5、傅雷的儿子是 A、傅聪 B、傅作义 B、傅敏6、傅雷是一个的父亲。
A、严厉尽责 B、慈祥仁厚 C、和蔼可亲7、《傅雷家书》凝聚着对的爱A、祖国、儿子 B、父母 C、妻子8、傅雷的长子是A、傅敏B、傅聪C、傅震9、傅雷对儿子的指导,都像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A、良师益友B、老师C、好朋友10、傅雷希望儿子成为的人A、严肃正直B、随和C、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11、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A、资治通鉴B、论语 C、人间词话 12、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A、艺术上要取得成就B、随遇而安C、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13、傅雷用来指导儿子的艺术修养A、教授钢琴B、听音乐C、书信的方式14、傅雷翻译过的作品有A、《人间喜剧》B、《高老头》C、《欧也妮葛朗台》15、这本书是一部A、苦心孤诣的教子篇B、励志篇 B、随笔16、傅聪最后成为了大师A、翻译 B、钢琴 C、书法17、傅雷是我国著名的A、翻译 B、钢琴 C、书法18、傅雷教育儿子要做一个的艺术家A、德艺兼备、人格卓越B、技艺精湛19、傅雷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A、人间喜剧 B、战争与和平、 C、复活20、傅雷教育儿子待人要_________,做事要__________2A、谦虚、严谨B、严肃、认真C、随和随意21、傅雷一生中任何时期,都没忘记对的忠诚A、爱情B、朋友、C、文学22、傅雷说,他最不赞成A、自己责备自己而不表现B、做错以后情绪不高C、做错以后若无其事23、《傅雷家书》是傅雷写给A、傅聪B、傅敏24、傅雷通过书信训练傅聪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A、情怀B、思想 C、情商25、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A、艺术B、书籍 C、书法26、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A、辛酸的眼泪B、优异的成绩C、周游世界27、人一辈子都在中浮沉,惟有唐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A、高潮--低潮 B、平常 C、烦恼28.下列选项中与傅雷的教育观念不同的一项是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一、《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傅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学习、工作、理财、婚恋等方面教育儿子如何学习艺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并给出了良师益友般的意见和建议。
封封家信,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儿子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处处饱含着傅雷一家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内容梗概作品主旨:《傅雷家书》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速览:《傅雷家书》中的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博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指导和期望,他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读贝多芬,读莫扎特,谈李斯特,读肖邦,谈巴赫;读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
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2)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教育学上有一个“脑力激荡法则”.即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傅雷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的方式畅谈在异乡的学习和生活之收获。
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3)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现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知识点讲解与精选练习题一、《傅雷家书》简介《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傅雷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
傅雷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从学习、工作、理财、婚恋等方面教育儿子如何学习艺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并给出了良师益友般的意见和建议。
封封家信,无不流露出父母对儿子的拳拳爱意与殷切期望,处处饱含着傅雷一家对艺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二、内容梗概作品主旨:《傅雷家书》是一部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的深厚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都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内容速览:《傅雷家书》中的大部分是写给出洋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博雷家书》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的指导和期望,他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读贝多芬,读莫扎特,谈李斯特,读肖邦,谈巴赫;读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
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2)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教育学上有一个“脑力激荡法则”.即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傅雷先生希望通过自己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教育和引导儿子,激发儿子通过书信的方式畅谈在异乡的学习和生活之收获。
一方面及时发现儿子的各种问题,给予帮助和指导。
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获得新的思想、艺术和生活的感悟。
(3)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
傅雷先生认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现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
2018 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及中考阅读练习题和答案一、《傅雷家书》纲要:《傅雷家书》是我国有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议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 1954 年至 1966 年 6 月的 186 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 7000 多字,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沥尽心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涵养读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希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崇高感情。
这些家书凝集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沉的爱,是父子的真情表露。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议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容,除了生活杂事外,更多的是讨论艺术与人生,灌注一个艺术家应有的崇高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全部,做一个“德艺俱备,人品优秀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利的指引,对平时生活如何劳逸联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办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良友相同提出建议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涵养等。
能够说,傅雷夫妻作为中国父亲母亲的典,一世苦心孤诣,沥尽心血培育的两个孩子:傅聪——有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虑,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表现。
让我们一同感觉那份感人的舐犊之情。
二、作者介绍:傅雷 ( 1908 年 4 月 7 日—— 1966 年 9 月 3 日) ,字怒安,号怒庵。
中国有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议论家。
从前留学法国巴黎大学。
他翻译了大批的法文作品 , 此中包含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
20 世纪 60 年月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优秀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汲取为会员。
傅雷先生一世译著宏富,翻译生涯历三十年月载 , 译文以传神为特点,更兼行文流利,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
名著《傅雷家书》导读与综合训练第一部分名著导读一、思想内容:《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夫妇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1.讨论艺术;2.激发青年人的感想;3.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4.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叮嘱儿子傅聪:“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并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二、评价:《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三、傅雷(父亲):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翻译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
为人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热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禀性刚毅。
他的人生原则是: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四、朱梅馥(母亲):“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
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这是傅聪的母亲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的信,告诉儿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
部编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2一、选择题1.班级举行《傅雷家书》阅读动员会,根据你对作品的了解,在班级做动员发言,以激发学读作品的热情。
(注意富有激情,不少于150字)。
2.请你仿照示例,用一句话点评《傅雷家书》(不超过15字)。
示例:《水浒传》:反抗暴政的英雄传奇《傅雷家书》:______3.阅读《傅雷家书》选段,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
我心中始终对你抱着歉意。
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出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
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
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上文是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____(人名)的家书节选。
信中“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一句话表现了他希望儿子做到____的人生境界。
4.《傅雷家书》中,作者多次向________推荐一本古文书,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说读此书时“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这本书就是刘义庆编撰的《________》。
5.根据要求填空。
6.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人,次为__________________,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7.小南要为名著拟副标题,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照小南的示例,任选一本名著,拟一个恰当的副标题。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如火的青春,坚定的信仰备选:A.《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B.《傅雷家书》8.名著阅读题。
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以成为有教养的青年。
请列举其中的三点。
9.填空(1)一部展现苏俄广阔历史画卷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被称为理想主义与人生的教科书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__________,主人公保尔被疾病击倒后,________(填人名)作为党代表来到工地视察。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导读及训练学习目标1、了解傅雷生平及主要著作。
2、熟记家书主要内容。
3、结合家书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4、学习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性阅读。
一、家书名言1、假如你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痴,哭笑无常。
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一样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那才是你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最高的境界。
2、一个人没有灵性,光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也鲜矣!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
“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3、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4、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5、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6、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你也不会落伍。
7、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8、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
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
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
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9、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10、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二、傅雷简介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0多部。
主要翻译作品有:丹纳的《艺术哲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等。
一他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
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
1957年被打成“右派”,但仍坚持自己的立场。
“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朱梅馥(fù)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
三、《傅雷家书》内容概括《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00多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艺术特色:①以书信的形式;②真情的流露;③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主要情节:①儿子在取得巨大成功时,告诫儿子应怀有赤子之心;②儿子在精神消沉时,告诫儿子应该坚强。
四、专题探究专题一两地书,父子情(一)语段摘抄1)向儿子道歉: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
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2)鼓励儿子坚强: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二)品味父爱1)亲切深沉第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你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所以只好作罢。
可是没有一天不想你的,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2)以朋友的身份和儿子平等对答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以身作则,编制教材傅雷在儿子小时对他们的教育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真正叫不近人情。
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以身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
孩子在他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
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
进餐时,他注意孩子是否坐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的人,是否发出有失礼貌的咀嚼声……专题二教子之道摘抄(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1、生活细节1)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
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
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
2)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3)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
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
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4)还有一件要紧的小事情:信封上的字别太大,把整个封面都占满了;两次来信,一封是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一封是我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
因为信封上实在没有地位可贴邮票了。
你看看我给你的信封上的字,就可知道怎样才合式。
5)总而言之,你要学习的不仅仅在音乐,还要在举动、态度、礼貌各方面吸收别人的长处。
但望你不要嫌我繁琐,而要想到一切都是要使你更完满、更受人欢喜!2、人际交往1)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
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
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2)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
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3、读书求学1)读俄文别太快,太快了记不牢,将来又要重头来过,犯不上。
一开头必须从容不迫,位与格必须要记忆,像应付考试般临时强记是没用的。
现在读俄文只好求一个概念,勿野心太大。
目前贪多务得,实际也不会如何得益,切记切记!2)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
3)平日你不能太忙。
人家拉你出去,你事后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
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
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的想想,念一二首诗玩味一下。
4)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
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
4、感情处理1)另外一点我可以告诉你:就是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
2)我想你心目中的上帝一定也是Bach[巴哈],Beethoven[贝多芬],Chopin[萧邦]等等第一,爱人第二。
既然如此,你目前所能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
专题三从民族文化汲取营养,提高艺术修养,循循善诱,用心良苦1)他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八日夜》那篇里写白居的评论道出中国诗歌的音乐美:“上星期我替敏讲《长恨歌》与《琵琶行》,觉得大不妙处。
白居易对音节与情绪的关系司得很深。
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声韵。
《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断音],像琵琶的声音极切;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几句,等于一个长的pause[休止]。
“银瓶......水浆迸"两句,又是突然的attack[明确起音],声势雄壮。
至于《长恨歌》,那气息的超脱,写情的不落凡俗,处处不脱帝皇的nobleness[雍容气派]。
更是千古奇笔。
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与韵的变化。
”2)“德艺具备,人格卓越”。
傅聪评价父亲:“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秒又率直。
”七、人物形象概括①傅雷:坦荡刚毅,严谨认真,讲究教育艺术对儿子循循善诱关心孩子成长的严父。
②傅雷夫人:因材施教,温柔宽厚。
③傅聪: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有条有理,一丝不苟的钢琴家④傅敏:正直,善良,勤勤恳恳八、《傅雷家书》填空题1.《傅雷家书》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2.《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
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3.傅雷先生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傅雷家书。
3.这些家信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
;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5.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6.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思想、道德情操、传统文化修养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