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专题 第单元 第课时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105.0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课时溶液的配置及分析基础梳理1.物质的量浓度(c B):(1)定义:用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符号c B表示,常用单位有mol/L、mol/m3等。
数学表达式为c B=n B/V。
(2)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应注意的问题:①定义式中的V特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计算时常用的体积单位是L;②溶质的量是用其物质的量来表示的,而不能用其质量来表示;③溶质是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它组合;④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与所取溶液的体积大小无关,但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因体积的不同而不同。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实验原理: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因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就是使一定物质的量的溶质溶解于溶剂中形成一定体积的溶液的实验操作。
(2)配制溶液的关键:准确测量溶质的量(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准确测量所配溶液的体积。
(3)实验主要仪器①准确测量溶质的量的仪器:天平和滴定管。
物质的物质的量是无法直接测量的。
但是,物质的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可以相互换算的关系。
物质的质量和液体的体积都是易测量出来的。
因此,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准确测量溶质的物质的量就转化为准确测量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了。
②准确测量所配制的溶液体积的仪器:容量瓶。
准确测量所配制的溶液体积的主要仪器是一种容积精确的仪器——容量瓶。
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和1000mL等几种,如图1所示: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所用的主要仪器还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托盘天平和药匙等。
(4)操作步骤:以配制500mL 0.1mol/LNa2CO3溶液为例:①计算: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溶质Na2CO3的质量。
第3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基本要求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B.用蒸馏水荡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振荡2.50mL质量分数为35%、密度为1.24 g·cm-3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044 mol·L-1B.0.44 mol·L-1C.4.4 mol·L-1D.44 mol·L-13.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4.下列溶液中,Na+数目最多的是()A.1 mol·L-1 Na2SO4溶液100 mLB.0.9 mol·L-1 Na3PO4溶液10 mLC.2.5 mol·L-1 NaOH溶液50 mLD.1 mol·L-1 NaHCO3溶液100 mL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0.1 mol/L CuSO4溶液100 mL,需称量胆矾1.6 gB.4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浓度为1 mol/LC.200 mL 0.2 mol/L MgCl2溶液中Cl-的个数为0.08N AD.从100 mL 1 mol/L H2SO4溶液取出10 mL溶液,此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6.配制250 mL 0.1 mol·L-1硫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配成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硫酸时平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观察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硫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规范定容后,将容量瓶振荡摇匀,静置时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再补加几滴水至液面的凹面与刻度线相切7.在等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AgNO3溶液,恰好都完全反应,则以上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2∶3 B.3∶2∶1 C.1∶1∶1 D.6∶3∶28.含MgCl2、KCl、Na2SO4三种溶质的混合液中,已知其中含Cl-1.5 mol,K+和Na+共1.5 mol,Mg2+为0.5 mol,则SO2-4的物质的量为()A.1 mol B.0.5 mol C.0.25 mol D.0.15 mol9.将标准状况下,V L烧瓶中充满HCl气体倒置在水槽中后,水面上升至充满烧瓶(忽略HCl外溢),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V22.4mol/L B.122.4mol/L C.0.025 mol/L D.无法计算10.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84 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100 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 mL容量瓶;E.10 mL量筒;F.胶头滴管;G.50 mL烧杯;H.100 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__________。
课时训练7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地震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灾难。
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需要配制0.01 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B.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定容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解析:A项使所取样品质量偏低,使c偏低;B项液体飞溅,损失了一部分KMnO4,使c偏低;C项定容时俯视导致加水量偏少,使浓度偏高;D项摇匀后液面下降,是因为一部分溶液沾在容量瓶塞及刻度线以上的内壁上,再加水则导致V偏大,c偏小。
答案:C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解析:由题意知V/2 L溶液中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说明该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 mol,故原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为a mol,即MgSO4的物质的量为a mol;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S的物质的量为2b mol。
由上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2b-a)mol,所以K+的物质的量为2(2b-a)mol,其浓度为mol·L-1。
答案:D3.实验室里需用480 mL 0.1 mol·L-1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解析:500 mL容量瓶只能配500 mL溶液,因此所需CuSO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1×0.5 L=0.05 mol,其质量为m(CuSO4)=0.05 mol×160 g·mol-1=8 g或m(CuSO4·5H2O)=0.05 mol×250 g·mol-1=12.5 g,即取8 g CuSO4或12.5 g CuSO4·5H2O加水配成500 mL溶液,而不是加500 mL水。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以下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1的是 ()A.将 171 g Ba(OH) 2溶于 1 L 水所得的溶液B.将 22.4 L HCl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C. 1 L 含 2 mol K+的 K SO溶液24D.将 0.5 mol ·L-1的 NaNO3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50 g水后的溶液分析: A 不正确,由于只知溶剂体积而不知溶液体积; B 不正确, 22.4 L HCl不必定是在标准状况下; C 正确,因c(K+ ) =2 mol·L-1,而 1 mol K2SO4可电离生成2 mol K+,c(K 2SO4)=1 mol ·L-1;D 不正确,由于不知加热蒸发后溶液的体积。
答案: C2.在配制250 mL 2.0 mol/L NaCl溶液的实验中,一定使用的仪器是()分析:配制必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一定使用的仪器是容量瓶。
答案:A3.以下溶液中,Na+数量最多的是()A.1 mol ·L-1 Na 2SO4溶液 100 mLB.0.9 mol ·L-1 Na 3PO4溶液 10 mLC.2.5 mol ·L-1 NaOH溶液 50 mLD.1 mol ·L-1 NaHCO3溶液 100 mL分析:比较Na+数量的多少,就是比较N a+的物质的量,在溶液中n(Na+)= c(Na+)· V,与所取溶液的体积有关。
依据以上公式计算各项中的n(Na+)。
A项, n(Na+)=0.2 mol;B +++项, n(Na )=0.027 mol;C项, n(Na )=0.125 mol;D项, n(Na )=0.1 mol。
4.以以下图表示配制必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溶液的部分操作表示图,此中有错误的选项是()分析:定容时,视野应与刻度线相平。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典型例题一、 物质的量浓度例1. 将1molNa 2SO 4溶于水配成500mL 溶液,求出溶液中Na +和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Na 2SO 4=2 Na + + SO 42-n (Na +)=2 n (Na 2SO 4)=2×1mol=2moln (SO 42-)= n (Na 2SO 4)=1mol则c (Na +)= n (Na +)/ V (溶液)=2mol/0.5L=4mol/Lc (SO 42-)= n (SO 42-)/ V (溶液)=1mol/0.5L=2mol/L答案:Na +和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4mol/L 和2mol/L 。
例2. 将4gNaOH 溶解在10mL 水中,再稀释成1L ,从中取出10mL ,这10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 mol/LB. 0.1mol/LC. 0.001 mol/LD. 10mol/L解析:c (NaOH )= n (NaOH )/V = 0.1moL/1L = 0.1mol/L ,从中取出任意体积,浓度不变。
答案:B例3. 若20 g 密度为d g·cm -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 g Ca 2+,则NO 3-离子的浓度是( ) A. 400d mol·L -1B.d 20mol·L -1C. 1.25d mol·L -1D. 2.5d mol·L -1解析:c (Ca 2+)= n (Ca 2+)/V = 1/40 ÷[20g/(d g·cm -3·1000]= 1.25d mol·1L 所以:c (NO 3-)=2c (Ca 2+)= 2.5d mol·L -1答案:D例4. 下列溶液与20mL 1 mol·L —1 NaNO 3溶液中NO 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 10 mL 1 mol·L —1 Mg (NO 3)2溶液B. 5 mL 0.8 mol·L —1 Al (NO 3)3溶液C. 10 mL 2 mol·L —1 AgNO 3溶液D. 10 mL 0.5 mol·L —1 Cu (NO 3)2溶液解析:NaNO 3溶液中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 —1. A 选项中c (NO 3—)=))NO (Mg (c 223= 2mol·L —1;B 选项中c (NO 3—)=3c (Al (NO 3)3)= 2.4mol·L —1;C 选项中c (NO 3—)= c (AgNO 3)= 2mol·L —1;D 选项中c (NO 3—)=2c (Cu(NO 3)2)= 1mol·1L ;注意浓度与体积的大小无关。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11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2)班级:姓名:一、单选题1.在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必然相等的是()A.溶质的物质的量B.溶质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质的质量2.关于容量瓶的四种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使用之前要检查是否漏水;②不能代替烧杯用于溶解物质;③是配制准确浓度溶液的仪器;④不能作为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A.①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0.5L AlCl3溶液中含Cl—为9.03×1022个,则Al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 B.1mol/L C.3mol/L D.1.5mol/L4.有体积相同的两份营养液,其配方如下:KCl K2SO4ZnSO4ZnCl2第一份0.3mol 0.2mol 0.1mol —第二份0.1mol 0.3mol —0.1mol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浓度()A.仅c(K+)相同B.仅c(Cl—)相同C.完全不同D.完全相同5.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mol/L,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1mol/L B.0.15mol/L C.0.2mol/L D.0.25mol/L 6.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HCl气体溶于水制成0.5L盐酸,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2mol/L B.1.2mol/L C.0.8mol/L D.无法计算7.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 NH3气体溶于1L水制成氨水,所得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mol/L B.10mol/L C.15mol/L D.无法计算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 : 2 : 1时,三种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 : 1 : 1 B.1 : 2 : 3 C.3 : 2 : 1 D.3 : 4 : 39.用10mL 0.1mol/L BaCl2溶液恰好可分别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SO42—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 : 1 : 3 B.1 : 2 : 3 C.1 : 3 : 3 D.3 : 2 : 210.完全沉淀相同体积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 3 : 2 : 1,则原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 : 2 : 3 B.3 : 2 : 1 C.9 : 3 : 1 D.6 : 3 : 211.将5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a/b mol/L B.10a/b mol/L C.b/5a mol/L D.a/b mol/L 12.100mL 0.3mol/L Na2SO4溶液和50mL 0.2mol/L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忽略溶液混合后体积的改变)()A.0.20mol/L B.0.25mol/L C.0.40mol/L D.0.50mol/L 13.在标准状况下,将V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溶于0.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Vd / (MV+2240) B.1000Vd / (MV+2240) C.1000VdM / (MV+2240) D.MV / 22.4d(V+0.1)14.体积为V(mL)、密度为ρ(g/cm3)的溶液中,含有摩尔质量为M(g/mol)的溶质m (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第3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1.将0.3 mol CaCl2溶于水配成4 L溶液,则2 L溶液里含有Cl-为()A.9.03×1022个B.1.806×1023个C.0.6 molD.0.4 mol解析:从化学式可知,Cl-的物质的量是CaCl2的两倍,从4 L中取2 L,则所取Cl-实际就等于CaCl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转化为微粒数0.3 mol×6.02×1023 mol-1=1.806×1023。
答案:B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
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解析:由题意知L溶液中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说明该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故原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为a mol,即MgSO4的物质的量为a mol;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溶液中S的物质的量为2b mol。
由上分析可知混合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2b-a) mol,所以K+的物质的量为2(2b-a) mol,其浓度为mol·L-1。
答案:D3.要配制浓度约为1 mol·L-1 NaOH溶液100 mL,下面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将4 g NaOH固体放在滤纸上称取,放入250 mL烧杯中,用100 mL量筒量取100 mL蒸馏水,加入烧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用100 mL量筒量取20 mL 5 mol·L-1 NaOH溶液,倒入250 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量取80 mL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C.称取4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D.称取4 g NaOH固体,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解析:由“浓度约为1 mol·L-1”可知本题所配制的溶液浓度精确度不高,故不一定要用容量瓶配制。
[课时作业]单独成册对应学生用书第89页一、选择题1.在容量瓶上没有标记的是()A.刻度线B.温度C.物质的量浓度D.溶液体积解析: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和刻度线,没有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C2.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的NaCl溶液B.75 mL 2 mol/L的NH4Cl溶液C.150 mL 3 mol/L的KCl溶液D.75 mL 2 mol/L的CaCl2溶液解析:50 mL 1 mol/L AlCl3溶液中c(Cl-)=3 mol/L,四个选项中c(Cl-)分别为1 mol/L,2 mol/L,3 mol/L和4 mol/L,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V L Fe2(SO4)3溶液中含Fe3+m g,则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56mV mol/L B.3m56V mol/LC.m56V mol/L D.3m112V mol/L解析:因c(Fe3+)=m56V mol/L,根据电荷守恒:3c(Fe3+)=2c(SO2-4),故c(SO2-4)=m56V mol/L×32=3m112V mol/L。
答案:D4.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
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解析:结合实验操作步骤、具体要求及题给装置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称量固体样品时,应将固体样品放入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入右盘,A错。
转移溶液时,为防止液体洒落,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
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插入容量瓶中,D错。
答案:B5.为了配制100 mL 1 mol/L NaOH溶液,其中有下列几个操作:①NaOH用纸盛载进行称量;②选刚用蒸馏水洗净的100 mL容量瓶进行配制;③NaOH在烧杯里完全溶解后,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④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⑤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
其操作错误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⑤D.③④⑤解析:①中,NaOH能潮解而粘附在纸上导致所取质量偏小,且NaOH易腐蚀托盘,应用烧杯盛载进行称量;③中,NaOH溶解放热,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⑤中,向容量瓶中注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答案:B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观察液面仰视C.转移溶液时,没有等溶液冷却至室温D.胶头滴管加水定容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解析:根据c=nV,凡操作中造成n减小或溶液体积V增大,均使所配溶液浓度减小,容量瓶中原有少量水,无影响;定容时仰视液面,造成V偏大,c偏小;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即转移至容量瓶中,因热胀冷缩原因造成实际V偏小,c偏大;定容时胶头滴管中水滴到容量瓶外,对溶液浓度无影响。
答案:B7.将6.0 mol·L-1 H2SO4溶液由10 mL稀释至200 mL,再从中取出20 mL,这20 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05 mol·L-1B.0.30 mol·L-1C.0.15 mol·L-1D.0.5 mol·L-1解析:根据稀释公式得6.0 mol·L-1×10×10-3L=c(H2SO4)×200×10-3L,解得c(H2SO4)=0.30 mol·L-1。
由于溶液为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取出的20 mL 溶液的浓度依然为0.30 mol·L-1。
答案:B8.下列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0.1 mol·L-1的是()A.将0.1 mol HCl充分溶解在1 L水中B.将60 g质量分数为10%的醋酸与940 g水混合C.将3.1 g氧化钠溶于水并配成1 L溶液D.将16 g胆矾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解析:因所得盐酸的体积不是1 L,A错;溶液的体积不一定是1 L,B错;因发生反应:Na2O+H2O===2NaOH,故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溶液的体积为1 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C正确;16 g胆矾的物质的量为16 g250 g·mol-1=0.064 mol,故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64 mol·L-1,D错。
答案:C9.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和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3∶2∶1,则KCl、CaCl2、AlCl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6∶3∶2 B.1∶1∶1C.9∶3∶1 D.3∶2∶1解析:设三种溶液中Cl-完全沉淀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分别为3 L、2 L和1 L,则参加反应的KCl、CaCl2和Al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13,故KCl、CaCl2、AlCl3溶液的体积之比为9∶3∶1。
答案:C10.在4 ℃时向100 mL水中溶解了22.4 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B.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D.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2.5 L解析:A项,因溶液的体积不等于0.1 L,而推知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0 mol·L-1;C项,不难求出溶质质量为36.5 g,溶剂质量为100 g,故可求出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g136.5 g×100%≈26.7%;D项,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和溶质的体积之和,故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22.5 L。
答案:B二、非选择题11.将标准状况下的HCl气体4.48 L溶于水形成100 mL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
(2)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
(3)取反应后的溶液10 mL,其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溶液中Fe2+和Cl-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关系,找出各物质的不同物理量的关系,求算铁的质量和H2的体积,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各粒子的守恒关系和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求出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和Fe2+、Cl-的质量比。
Fe+2HCl===FeCl2+H2↑56 g 2×22.4 L 1 mol 22.4 Lm(Fe) 4.48 L c(FeCl2)×0.1 L V(H2)(1)m(Fe)=4.48 L×56 g2×22.4 L=5.6 g(2)V(H2)=4.48 L×22.4 L2×22.4 L=2.24 L(3)反应后,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c(FeCl2)=4.48 L×1 mol2×22.4 L×0.1 L=1 mol·L-1取10 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仍为1 mol·L-1。
根据粒子守恒关系,2n(Fe2+)=n(Cl-),故Fe2+与Cl-的质量比为56∶(2×35.5)=56∶71。
答案:(1)5.6 g(2)2.24 L(3)1 mol·L-156∶7112.实验室里要配制465 mL 0.2 mol/L的硫酸钠溶液。
(1)请填写下列空白:A.计算、称量、溶解:在天平上称出________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B.转移:把得到的溶液冷却后小心地沿着________注入________中。
C.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也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D.定容: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________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
E.摇匀: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F.贴标签、装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并洗涤容量瓶。
(2)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某同学定容时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Cc.B操作时将少量液体洒到外面d.未冷却至室温就进行转移解析:(1)因为实验室中没有465 mL容量瓶,故选择500mL容量瓶。
所需溶质的质量应为:m(Na2SO4)=0.2mol/L×0.5 L×142 g/mol=14.2 g。
(2)定容时俯视,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项中,没有进行洗涤烧杯、玻璃棒并转移洗涤液,造成溶质减少,浓度偏低。
c项造成溶质偏少,使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1)14.2玻璃棒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