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5手指教案4
- 格式:doc
- 大小:254.50 KB
- 文档页数:4
《手指》教学设计(整体感知)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
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语言积累,常规训练1、手语游戏。
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老师禁不住要向你们竖起大拇指。
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请用手语回答。
我们班的同学个个心灵手巧,谁是勇敢的孩子,为我们展示一下手影的神奇?(打出空白投影片,学生以此为背景做手影表演:兔子、狗、大雁……)2、成语竞赛。
男女生分组抢说含有“手”字的成语,不能重复。
最后老师出示部分“手”字成语字幕。
手疾眼快爱不释手白手起家不择手段措手不及触手可及赤手空拳大打出手丹青妙手大手大脚额手称庆亲如手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拱手让人拱手听命高抬贵手高下其手高下在手举手之劳毛手毛脚妙手偶得蹑手蹑脚拿手好戏棋逢对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棋逢敌手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组互相检查读书情况,同时给出评价等级。
读书的要求是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流利:自然停顿,朗读流畅,不重复,不打奔儿。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概括要求用“先……接着……最后……”等表示连接作用的词语概括找出分别对应文章的自然段。
三、了解手指特点,感悟蕴含的道理1、自由读文,归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2、交流读书所得。
喜欢哪根手指,就谈哪根手指。
手指名称他的样子他的性格大拇指体型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肯吃苦食指直直落落的曲线机敏中指相貌堂皇,曲线优美。
出工不出力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
附庸3、交流过程中的随机朗读及其它训练。
N1、大拇指。
肯吃苦的性格通过“例如拉胡琴……水要喷出来……血要流出来……重东西翻倒去……”这个排比句采用朗读的形式,一是充分体会大拇指的性格,二是表达内心的赞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找出课文的主旨句。
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四、细读课文感悟写法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优点、缺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五指争论”小游戏要求: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谈谈体会。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吃苦耐劳、默默奉献)。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
2、窈窕冒险消受机敏堂皇养尊处优名义薄弱附庸爱憎堂皇:形容气势宏大。
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文中是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就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
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三、品读课文①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搜集丰子恺先生的相关资料。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板书填空题,让学生寻找出答案。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每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六年级语文下《手指》教案及反思教材分析:《手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组教材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设计理念:本设计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按照“感知--感受--感悟”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适当点拨。
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扩大阅读面。
从而培养学生写“所见、闻所、所思、所感”作文。
教学目标:1.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
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
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
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比如我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板书:5*手指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手指》教学设计善应镇南龙山学校李涛威学习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手指》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手指》教案,供您参考,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手指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谜语导入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谜底(手指)2.成语竞赛。
男女生分组抢说含有“手”字的成语,不能重复。
最后老师出示部分“手”字成语字幕。
手疾眼快爱不释手白手起家不择手段措手不及垂手可得触手可及赤手空拳大打出手丹青妙手大手大脚额手称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拱手让人拱手听命高抬贵手举手之劳毛手毛脚妙手偶得蹑脚蹑手拿手好戏棋逢对手亲如手足拳不离手,曲不离口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学生结合语句理解以下词语意思。
搔痒窈窕秽物纽扣渺小鼻涕爱憎堂皇附庸养尊处优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各有不同的姿态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_;然后分别具体写姿态、性格 ;最后总结告诉我们_团结就是力量_。
3、课文主要围绕那句话来写的?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探究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2、品析: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五根手指各具不同的姿态与性格的?(学生自读课文相关段落,交流讨论其结果。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教案(一)(一)、图片激趣,揭示课题多媒体出示课件,观看图片。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都是关于手指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手指》。
(二)、作者简介:(课件出示,学生默读)丰子恺(1898~1975)现代散文家、画家。
浙江崇德县(今桐乡县)人。
长期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美术和文学创作。
他的漫画、书法自然潇洒,风韵别致,称誉艺坛。
他的散文,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率真集》等。
他厌恶人世间的虚伪、卑俗、自私,赞美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儿童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
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掊,形式灵活多样,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如同他的漫画、书法一样,写意传神,别具风采。
他还勤于翻译工作,译过屠格涅夫、柯罗连柯、夏目漱石等人的作品,将并日本长篇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译成中文。
(三)、谈话导入、整体感悟: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四)、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五)、自学感悟,读文明理1、默读课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读书并标画相关语句。
3、抓住以下关键句进行分析、交流:①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六年级语文下册《手指》教案学习目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前准备:.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
时安排: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二、初读文,理解大意.自已读一遍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自读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4.有感情地把文朗读两遍。
.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学习本单元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五个手指的故事“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
A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
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
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
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
”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咳!大拇指食指老兄,小主人写字,我必须弓着腰同你们二人合作,用脖子去支撑笔杆,看,这儿都磨掉了一大块肉。
还不止呢,我还要经常忍受着烧伤的痛苦。
”中指禁不住叫了一声,“有一次,要将燃烧过的试管中的溶液除去,但必须等到试管不烫后才能用水清洗,否则会使试管破裂,但主人总是迫不及待地就习惯性地伸出最长的我去触碰那试管壁,在碰到的一刹那,我的整个身体都像被烙铁烙了一样,有一种很疼痛的烧灼感!现在想起来还觉得非常可怕呢!”说着,中指竟呜呜地哭了起来。
无名指坐了起来,帮食指擦干眼泪,接着说道:“咱们都是同病相怜啊!”
“嘿,无名指小哥,你脖子上挂的是什么啊,还挺耀眼的。
”小拇指看着无名指上的圆圈问。
“唉,别提了,它可差点要了我的命。
您大概有所不知,情人节那天,小主人的男友硬要把这个戒指送给她。
小主人戴上它后,视它如珍宝,每天抚摸着这个戒指,然后就是一阵幸福地发呆。
可是这个
戒指,从此以后,像个铁环一样套着我,让我动弹不得,呼吸也变得很困难。
这枚戒指对我来说并不是很合身,戴上它时,我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可是昨天,小主人为了清洗它,不顾我的感受,硬是把它从我身上扯出。
你看,我身上竟留下了一段深深的勒痕……”还未说完,无名指哽咽了。
“咱们的命真是太苦了!”大家纷纷说。
“可是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有显示自己身手的机会,可我呢,主人看不起我,从来不用我,我觉得自己好没用啊。
”小指伤心地说。
四兄弟安慰它:“你别这样想,平日里似乎没有你独挡一面的时候,但我们帮助小主人搬东西,提书包,拧毛巾,少了你,那可费力极了!况且如果少了你,人们只有4个手指,那是多么别扭、多么难看呀!”小拇指没有回答,似乎陷入了沉思。
屋子里一下变得寂静了。
朦胧的月光透过窗子,怜悯地轻抚着五兄弟的脸,兄弟5人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地进入了梦乡。
明天也许还会有着更多、更新的任务等待着它们呢……
2、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
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为题,编一则寓言故事。
B案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普通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荐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
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