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沉积岩岩石学
- 格式:ppt
- 大小:13.98 MB
- 文档页数:112
沉积岩石学课程内容沉积岩石学是地球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沉积物的形成、组成、结构、分类、分布和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是沉积岩石学课程的主要内容:1.沉积岩石学概述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学科,主要涉及沉积物的来源、搬运、沉积和成岩等过程。
在课程中,学生将了解沉积岩石学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沉积物的来源和搬运沉积物的来源和搬运是沉积岩石学的基础。
课程将介绍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包括陆地和海洋来源的物质。
学生将学习如何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并了解它们在搬运过程中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1.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沉积作用是沉积岩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沉积物的性质和特征判断其形成的沉积环境,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1.沉积岩的分类和命名沉积岩的分类和命名是沉积岩石学的基础。
课程将介绍沉积岩的主要类型和命名规则,包括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和其他沉积岩类型。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沉积岩的组成、结构和颜色等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
1.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和物理特性沉积岩的地球化学和物理特性是沉积岩石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课程将介绍沉积岩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和构造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这些特性,以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
1.沉积地层学和古地理学沉积地层学和古地理学是沉积岩石学的两个重要分支。
课程将介绍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层的划分、对比和年代测定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根据地层学信息推断地球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条件。
1.沉积岩石学的应用沉积岩石学在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课程将介绍沉积岩石学在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测、环境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学生将了解如何运用沉积岩石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挑战。
1.实验和野外实习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程将安排实验和野外实习。
学生将通过实验和实习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沉积岩和沉积物,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沉积岩第一章总论1.1概述1.1.1)沉积岩的定义沉积岩是地壳表层常温常压下条件下,由风化产物、深部来源物质、有机物质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层状岩石。
分布最广的是泥质岩、砂岩和碳酸盐岩。
1.2 沉积岩的形成作用分为几个阶段:沉积物质的来源-沉积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阶段;沉积物质的同生、成岩作用和沉积岩的后生作用阶段。
1.2.1)沉积物质的形成作用阶段1)母岩风化作用形成的沉积物-陆源碎屑物及粘土物质2)生物成因的沉积物-生物残骸及有机质3)深部来源的沉积物-火山碎屑物、深部来的卤水、温泉水、喷气物质等4)宇宙来源的沉积物-陨石及宇宙尘埃以下以1)介绍:1.2.1.1)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水、空气、太阳能以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分为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
1.2.2)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母岩风化的产物有碎屑物质、粘土物质和溶解物质三类。
搬运方式有机械搬运、化学搬运和生物搬运。
沉积的分异作用: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过搬运、沉积而分化为比较简单的沉积物类型的作用。
1.2.3)沉积期后的变化和作用1.2.3.1)阶段划分:同生阶段、成岩阶段、后生阶段、退后阶段。
同生阶段:指沉积物沉积于水底,它与水体的底层水之间所发生的反应和变化的总过程。
成岩阶段:指沉积物上面被新的沉积物覆盖后,所遭受的一切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并使松散的沉积物转变成固结岩石的过程。
后生阶段:指沉积物固结成岩石之后,至变质作用发生前一切作用。
退后阶段:埋藏较深的岩层,被抬升到潜水面以下,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在渗透水和浅部地下水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的时期。
1.2.3.2)主要的沉积期后的变化:。
压溶作用、压实作用、胶体的陈化及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结核的形成、自生矿物的形成、胶结作用1.3 沉积岩的一般特征1.3.1)化学成分特征由于沉积岩的原始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岩,故其平均化学成分与岩浆岩的总平均化学成分很相似。
沉积岩石学:其他沉积岩及矿产1. 引言沉积岩石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地球表面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和矿产。
除了常见的砂岩、泥岩和石灰岩等沉积岩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沉积岩及矿产也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其他类型的沉积岩及矿产,包括变质沉积岩、风成沉积岩、盐岩和石盐矿等。
2. 变质沉积岩变质沉积岩是指在变质过程中形成的沉积岩。
变质是地壳中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岩石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常见的变质沉积岩包括云母片岩、角闪片岩和石英岩等。
云母片岩是由于泥岩在变质过程中含有大量云母矿物而形成的。
云母矿物的存在使得片岩具有良好的层理和裂隙,使其在建筑和装饰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角闪片岩是由于沉积岩中含有角闪石矿物而形成的。
角闪石的存在使得片岩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久性,因此常用于路基和道路建设中。
石英岩是由于沉积岩中含有大量石英矿物而形成的。
石英岩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常用于建筑和路面材料的制造。
3. 风成沉积岩风成沉积岩是指由风力作用下沉积形成的岩石。
风力可以将细小颗粒的沉积物吹起并搬运到远处,形成风成沉积。
黄土是一种常见的风成沉积岩。
黄土是由于风力搬运和沉积细小颗粒而形成的,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
黄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保水性,对植物生长和土壤保持有重要影响。
沙丘是由于风力堆积沙粒而形成的风成沉积岩。
沙丘常常呈现波浪状的形态,形成了壮观的沙漠景观。
4. 盐岩盐岩是一种富含盐类矿物的沉积岩。
盐类矿物主要包括氯化钠和硫酸钠等。
盐岩通常形成于古代的海水湖盆中,在干旱和高温的环境下,湖水中的盐类矿物逐渐沉积形成了盐岩。
盐岩具有较低的硬度和可溶性,容易被水侵蚀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
盐岩地貌常常包括盐穴、峡谷和盐湖等。
盐岩还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盐类矿物在化工和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原料。
5. 石盐矿石盐矿是指含有大量石盐的沉积岩,石盐主要是指氯化钠矿物。
石盐矿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盐湖和海洋中。
沉积岩石学沉积岩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通常指形成于水域环境中的岩石。
它由碎屑物、胶结物及生物遗体组成,主要由颗粒组成,因此也叫颗粒岩。
按其成因分为海相和陆相两大类。
沉积岩一般是固态物质,并多以泥或泥晶质的状态存在。
它具有层状结构,通常具有清晰的层理构造,但如果成岩作用过程中生成了气孔、杏仁等晶状体时,则不具备层理构造。
在沉积岩中,泥晶质的灰岩和页岩经常含有化石,所以又称化石岩。
沉积岩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MgO,其中胶结物主要为钙质胶结物或硅质胶结物,生物遗体通常以碎屑物的形式存在,有些生物遗体甚至可以在沉积岩中保存成化石。
2.沉积岩具有层状构造与粒间孔隙构造沉积岩的层状构造,通常是在应力或张力作用下发生成岩变质时形成的,具有清楚的层理构造。
如常见的石灰岩就是在应力或张力作用下发生成岩变质时形成的,并保留了原岩的层状构造。
3.沉积岩具有生物的和物理的多样性由于地质历史上的长期演化过程,生物进化繁衍产生了多种生物,生物死后的遗体也堆积于各处,这些遗体经过生物成因风化形成有机残骸堆积物,再经过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生物遗体有细菌、藻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软体动物、甲壳类和鱼类等。
沉积岩具有非均质性和层理性。
沉积岩中的颗粒或生物碎屑之间无明显界线,因而颗粒或生物碎屑之间的界线亦即粒间孔隙是多种多样的,正是这些孔隙使沉积岩成为多孔介质。
例如石灰岩中的孔隙为薄膜状,大理岩中的孔隙呈分散状或柱状。
5.沉积岩具有多样性,但不均匀性及有些特殊性1.同一矿区或矿田内,不同的建筑群体采用同一类型的岩石; 2.用一套工艺方法采集到同一种建筑用石材,但在有关标准中,这种石材被列为特定的建筑用石材。
3.在不同的场合,同一种建筑用石材所要求的建筑等级不同。
4.在不同场合,同一种建筑用石材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或技术要求。
5.同一种建筑用石材,其形成过程和用途不同,则价格可能有很大差异。
沉积岩可划分为三大类:( 1)海洋沉积岩:包括滨海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和火山岩;( 2)湖泊沉积岩:包括淤泥质粘土岩、硅质灰岩和石膏;( 3)沼泽沉积岩:包括泥炭、腐泥和泥炭化的草皮、泥炭化的植物根茎。
沉积岩岩石学1、沉积岩:是组成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之一。
它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其形成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和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3、沉积岩石学的发展趋势?①充实和发展岩类学;②扩大和完善沉积作用机理研究;③加强成岩作用研究;④多学科的交叉渗透;⑤着眼于全球,进行国际合作研究;⑥面向人类生存与环境问题。
4、沉积物的来源?①陆源物质——母岩的风化产物;②生物源物质——生物残骸和有机物质;③深源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深部卤水;④宇宙源物质——陨石。
5、母岩:地表先成岩的风化作用的产物是沉积物最主要的来源,这种先成岩石即称母岩。
母岩可以是岩浆岩或变质岩,也可以是先成的沉积岩。
母岩区:供给这类沉积物的地区,即母岩存在的地区,称作物源区(也称为供应区或陆源区)。
6、沉积岩形成的过程?答:①由于沉积物极大部分来自母岩风化产物,因此母岩的风化可视为沉积岩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风化作用阶段。
②风化产物除少部分残留原地外,极大部分都要被搬运到沉积盆地中沉积下来,亦即经历搬运作用阶段和沉积作用阶段。
③沉积物沉积下来后还与沉积介质(底层水)保持联系并发生反应的过程,称同生作用阶段。
沉积物逐渐被埋藏而与沉积介质失去联系并固结成岩,这一过程称为成岩作用阶段。
④若岩石被抬升到地表附近继续发生变化,一直到再次遭受风化分解之前,即属表生作用阶段。
⑤可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几个阶段统称沉积期后阶段。
这就是沉积岩形成和变化的全过程。
7、风化作用:是指地壳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一种作用。
8、三种风化的异同?答:①物理风化作用只是造成岩石的机械破碎,而没有成分上的改变。
②化学风化作用则会使矿物发生分解,分解出来的元素有一部分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走,其余部分则成为在地表条件下稳定的新生矿物③生物风化作用的表现形式既的机械的破碎,又有化学的分解,但后者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