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结构的调整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164.89 KB
- 文档页数:3
俄罗斯“入世”对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影响李传勋经过十多年艰苦的“入世”申请和准备工作,除美国外,俄罗斯同各个重要贸易伙伴的“入世”谈判均已结束。
根据世贸组织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工作也已大部分完成。
由于俄罗斯与美国的“入世”谈判进展并不顺利,因此,2006年俄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要落空,2007年可能成为俄罗斯的“入世”年。
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加入WTO以后,其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等都将发生明显变化,这些对中俄经贸合作特别是两国毗邻地区的经贸关系将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深入研究俄罗斯“入世”后的相关变化,及时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对策,对扩大和深化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主要影响俄罗斯“入世”给扩大和深化中俄经贸科技合作既会带来新的机遇,也会带来新的竞争和挑战。
总的来看还是利大于弊。
(一)有利方面1.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有利于扩大进出口贸易俄政府从2001年即开始下调进口关税,为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开放市场做准备。
目前进口关税为5%、10%、15%和20%四档,平均税率为10.5%~11%,高于发达国家有效关税税率5%以下、发展中国家10%以下的水平。
目前,俄罗斯对纺织品的关税在6%~7%之间,但对中国的纺织品却课征11%以上的高关税,因此,纺织品关税问题一直是中国同俄罗斯“入世”谈判的焦点。
俄罗斯“入世”后,根据WTO的非歧视贸易原则,这个问题当能解决。
不过,鉴于中国纺织品在价格上的强大竞争优势,俄罗斯“入世”后会不会步美国和欧盟后尘,援用中国加入WTO报告书里的242段条款对中国向俄出口纺织品设限,中国还要拭目以待。
按照俄罗斯与欧盟达成的协议,俄只是降低了为数不多的本国不生产的农副产品进口关税,其余绝大部分农副产品进口关税都将保持现有水平,在2010年前对进口的猪肉、牛肉和鸡肉继续实行配额限制。
以黑龙江省为例,据2004年哈尔滨海关统计,对俄出口农副产品以蔬菜(4 414万美元)、水果(4 522万美元)、大米(3 368万美元)和肉(2 400万美元)为大宗。
俄罗斯国际贸易论文范文:分析俄罗斯加入WTO给中俄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word版下载俄罗斯加入WTO给中俄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俄罗斯加入WTO给中俄贸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俄罗斯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摘要:俄罗斯自1993年6月向GATT递交申请以来已有17年,作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 2010年12月7日,俄罗斯和欧盟就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理由达成了一致,俄有望在2011年正式加入WTO。
本文通过分析俄入世前后在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法规制度以及投资领域等方面的变化,指出可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更好地把握俄入世这一契机发展两国经贸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俄罗斯;WT双边贸易投资;灰色清关;低碳经济:B近些年,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俄双边贸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中国已成为俄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2010年合计进口243.0亿美元,占俄罗斯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3%。
除上述产品外,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家具玩具制品也是俄罗斯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大类商品。
俄罗斯自1993年6月向GATT递交申请以来,已有17年,作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2010年12月7日,俄罗斯和欧盟在布鲁塞尔就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理由达成了一致,俄有望在2011年正式加入WTO。
俄罗斯自中国的进口增幅远高于其对中国的出口增幅,也高于其进口平均增幅,其中运输设备、贱金属及制品等进口增幅超过一倍,机电产品进口增长接近一倍。
在对俄直接投资方面,中国2009年对俄投资额为10亿美元,这个数字只占俄罗斯经济投资总额的0.4%。
2010年上半年,中俄在投资合作方面取得可喜进展,中国在俄罗斯的直接投资已达2.6亿美元,增长59%。
一、俄加入WTO对中俄贸易的推动作用(一)俄参入WTO将逐步降低关税水平目前,俄罗斯的加权平均税率大约为12.9%,其中农产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约为25%,非农产品的加权平均关税约为10.4%。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分析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贸易自由化的影响分析一、中俄经贸发展状况(一)中俄经贸近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俄罗斯在2012年正式加入WTO,中俄两国由此迎来了经贸合作发展的新机遇。
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合作一直以来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两国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近年来中俄双方无论从贸易额还是贸易种类上都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6年中俄贸易额达到334亿美元,2008年增至5691亿美元,2009年因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一度下降到3875 亿美元,2010年恢复到5545亿美元。
截至2012年,中俄两国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8816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112%。
2011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在中国贸易伙伴中排名也上升至第十三位,2012年上升至第十位。
2012年中国对俄罗斯投资达到656亿美元,同比增长1162%;累计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421亿美元。
目前,中俄经贸合作无论是贸易还是投资都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
(二)中俄能源合作不断深化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7位,天然气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
其丰富的森林资源也是俄罗斯主要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出口产品。
中国对俄罗斯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机械设备、服装、鞋帽等轻纺织产品、农产品,这些产品弥补了俄罗斯本国的不足。
而目前俄罗斯本国产业仍然存在“重重轻轻”的问题,因此俄罗斯出口的主要产品基本集中在能源(石油、天然气、木材等)、金属制成品等方面。
而我国50%以上石油需要进口,这正体现了中俄两国的贸易互补性。
目前,中国石油管道已经运营,年运输1500万吨石油。
同时,中俄双方天然气合作谈判正在进行中。
毕业论文二、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影响中俄贸易自由化是中俄经贸合作向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中俄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会为中俄双方带来一定的挑战。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带来的影响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几年中俄两国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而在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一事件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篇开题报告将探讨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带来的影响,分析加入WTO后俄罗斯和中国经贸关系的特点和趋势。
二、研究意义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一直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的加入WTO,实际上就等于是全球经济市场更为公平的竞争,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和俄罗斯将面临更多机会和挑战。
研究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带来的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特点,对于促进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和稳定地推进全球经济产业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篇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俄罗斯加入WTO前后的中俄经济贸易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掌握中俄之间经济贸易合作的整体情况。
其次,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关系的影响,挖掘出典型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此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思路和方法。
四、预期结果通过对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预期结果:1、分析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并明确俄罗斯加入WTO后中俄经贸关系的特点和趋势。
2、揭示中俄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提高合作质量的建议。
3、研究中俄双方在互为重要贸易伙伴的情况下的市场机会和合作前景,为经贸交流提供参考意见。
五、研究的局限和不足本文研究主要面向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但是由于时间和数据等因素的限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
本文的研究结果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中俄两国之间经济贸易合作关系,并不能完全代表中俄经济贸易合作的整体情况。
俄罗斯入世对中俄贸易的影像及对策分析作者:马静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2期一、中俄贸易的现状分析中俄贸易经历2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中俄贸易总额以平均每年30%的速度递增,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俄贸易额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81.6亿美元。
尽管贸易总额连年上升,但是中俄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可否认,如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摩擦日益频繁、灰色清关猖獗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中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俄贸易规模分析中俄开展双边贸易以来,双方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俄贸易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以下是2001—2011年中俄贸易和中美贸易数据及对比:由上表可见,从总量上看,中俄贸易总额不断创出新高,2012年中俄贸易总额达88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782.6%。
但纵向来看,从2001年—2011年间中俄贸易总额只相当于中美贸易额的10%到20%之间,占中国贸易总额也仅为2%左右,由此可见中俄贸易规模仍然相对较小。
(二)中俄贸易结构分析1.以初级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初级产品在中俄贸易中比重较大。
从1992年中俄开展双边贸易以来,初级产品在中俄贸易中的比重一直较大,主要包括食品类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饮料、香烟、原油、矿产、原木等。
2.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较大从要素密集度看,中俄贸易的产品中大部分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包括服装及纺织品,鞋帽等产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机电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额迅速增长,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俄贸易中仍占据很大比重。
3.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从2010年的中俄贸易数据来看,俄罗斯向中国出口商品中占比最大的是矿产品,中方向俄出口产品中占比最大的是机电产品,而且比重都超过45%,从涉及到产业内贸易的几个产品来看,占比都很小,因此可以看出中俄贸易主要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俄罗斯加入WTO后的中俄贸易——机遇挑战并存,谋求和谐双赢摘要从1996年11月正式想世界贸易组织递交申请以来,历经18年的漫长谈判终于在今年,也就是2011年11月10日全票通过,从而俄罗斯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一员,享有与其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同等的权益。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作为他最大的也是关系最紧密的贸易伙伴,中俄经贸关系毫无疑问会经历变革,会向前发展。
中俄经贸合作关系能否经历挑战,迎来更广泛领域的合作,有待于两国政府的进一步对法律法规、贸易规则的调整。
通过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的诚意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能进一步打开市场、规范市场,中俄贸易关系必能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获得双赢。
Since Nov 1996, Russia had handed in application to the WTO, it was 18 years,经过18年艰苦谈判,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工作组11月10日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俄罗斯入世条约最终文本。
文本规范了俄罗斯入世后在外贸领域的改革义务和应履行的入世承诺,囊括了57条货物贸易领域协议和30条服务贸易协议。
根据条约文本,俄罗斯总体关税水平将从2011年的10%降至7.8%。
其中,农产品总体关税水平将由目前的13.2%降至10.8%;工业制成品总体关税将由9.5%降至7.3%。
条约批准生效后,俄罗斯有义务立即对超过三分之一的进出口税目执行新关税要求,另有四分之一税目将在3年内调整到位。
条约对俄罗斯一些出口产品给予较长关税保护期,其中禽肉制品保护期最长,为8年,汽车、直升机和民用航空器为7年。
虽然还有一些收尾工作在继续,但是俄罗斯已经是世界贸易组织实实在在的一份子,他必将做出改变来迎接这个变更。
那么,对于这个多年来一只关系紧密的邻邦,其与我国的贸易关系将何去何从,有哪些变更与发展?同属WTO,两国经贸关系能否更加和谐,走向双赢?一,加入WTO对俄罗斯的利弊分析首先,必须以俄罗斯的立场来看待入世这件事情,毕竟加入WTO 对俄罗斯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发展的影响摘要:俄美双方就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签署双边协议后,俄罗斯加入WTO即将进入多边谈判阶段,预计俄罗斯正式加入WTO的日期不会太遥远。
加入WTO以后。
与俄经贸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环境、市场准入、投资合作、经贸发展的变化可能引起其贸易政策的改变,对中俄经贸合作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为适应新形势,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关系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继续坚持互利共赢原则,以政府的信用为依托,提高双方合作的有效性。
构建对俄投资风险评估体系。
稳步扩大对俄投资。
严格对俄贸易规范与标准,推动对俄贸易的正规化,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关键词: 俄罗斯;WTO;中俄经贸文献标志码:A2006年11月20日,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俄美双方就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签署了双边协议。
这表明俄罗斯融入全球贸易体系已迈出历史性的一步Ⅲ。
接下来,俄与剩余的少数几个尚未完成双边谈判的成员方的商谈,却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双边谈判已陷入僵局。
据称,在多边谈判阶段,俄罗斯和欧盟之间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须解决的问题包括俄罗斯的国有垄断、卫生工作标准和执行知识产权。
俄罗斯与美国在能源问题上仍须进一步磋商,俄美谈判也将特别敏感、艰难。
预计,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进程将会拖延。
但不可否认,俄罗斯“已处在进入WTO的门槛上”,也终将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加入WTO,标志着俄罗斯经济开始全面与世界经济接轨。
这不仅对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也将为中俄经贸合作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
众所周知,目前俄罗斯还未完成入世谈判。
已达成的市场准入承诺可能会有调整。
现拟根据已有资料对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发展带来的影响作粗浅分析。
一、入世后俄经贸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对成员方在关税减让、市场准入、知识产权、贸易政策、安全保障措施、反倾销与反补贴等方面都做出了有利于贸易发展的规定,为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摘要: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俄中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得到了改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2006年11月,俄罗斯和美国在越南河内签署了俄罗斯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成功扫除了俄罗斯入世的一大障碍。
俄罗斯加入世贸后,将对俄中经贸合作产生如何的影响即为本文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俄罗斯;中国;俄中贸易合作;WTO(世界贸易组织)中图分类号: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294-10 前言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俄中政治和经济关系得到了改善,经贸关系快速发展。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对于能源和原料性商品的需求急剧增加,而俄罗斯资源丰富,导致此类商品贸易额快速增加。
2001年,俄中两国签署了《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条约规定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展开全方位经济的合作,合作范围涵盖核能、能源、电力、航空、机器制造、电信、信息、环保等等领域。
而随着俄罗斯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俄双边贸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中国已成为俄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1 中俄贸易将随着关税的逐步降低,而快速发展俄罗斯加入WTO后必将根据世贸组织规则逐步下调关税水平,这有利于中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服装、鞋帽、家电等商品从正规渠道进入俄罗斯市场。
俄入世将使中俄双边贸易增长潜力得到更大发挥。
而且,作为战略互补性经济结构的中俄两国,其双边经贸合作潜力还很大。
2 俄罗斯加入WTO对中俄相互投资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大量的立法工作已使俄罗斯法律与WTO规则愈相符合。
俄罗斯在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国投资力度、放宽外商投资领域限制、保证投资者公平竞争、确保外商合法经济利益等方面做出一系列举措。
而随着俄罗斯加入WTO,其贸易自由化程度、可预见性和不断增长的市场准入程度及贸易政策、司法行政程序的透明度的不断增加,俄罗斯的投资环境将有更大的改善。
2011年第12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LI○关秀丽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俄罗斯正在积极争取2011年底前加入世贸组织,这将给中俄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此,适时调整中俄经贸结构,对改善中俄经贸关系,推进两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与两国的国际地位并不相称中俄两国是地理上相近又同处于转型期的大国。
两国贸易额在2001年超过百亿美元规模后,虽稳步增长,但与中美、中韩等双边贸易额相比还相差甚远。
受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2009年,中俄贸易额急剧下滑至387.9亿美元。
在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俄罗斯的贸易额下降幅度最大。
2010年,俄罗斯已被巴西取代,位列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第十一位。
(一)中俄贸易迅速发展,贸易结构逐步改善从贸易额看,1994年我国对俄贸易额仅为70.56亿美元,2009年,增至387.97亿美元,16年增长了6.6倍。
此间,我国对俄出口增速略高于我国对外出口增速。
目前,中俄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2011年1~7月,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7.4%,达到422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达到700亿美元。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我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产品,正由初期的纺织原料等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商品向机电设备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转变。
2009年,我国自俄罗斯进口的产品中矿产品的比重已上升到49.32%,而产品中俄罗斯产品的比较优势有逐步丧失的趋势。
“边贸”是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形势好转和中俄政治关系的不断发展,中俄边境贸易迅速增长。
2010年,中俄边境贸易额为75.8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13.7%左右,增长32%。
我国对俄边贸出口商品主要是轻纺、农产品和小家电等;进口以原木、原油、化肥、钢材、纸浆等初级产品为主。
(二)投资合作不断发展,能源和科技是重要合作领域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俄累计直接投资约为22.2亿美元,总量不大,但增长较快。
2009年,我国对俄直接投资额为 3.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5%,2010年,进一步扩大到5.94亿美元,增长了43.8%。
投资领域也在拓宽,过去多集中在贸易、中小型项目,现在大项目合作逐渐增加,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等领域。
俄罗斯对我国直接投资始于1992年,近20年来进展缓慢。
2009年仅为0.32亿美元,2010年为3497万美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
能源俄罗斯入世后中俄经贸结构的调整探析环球经济67HONG GUAN JING JI GUAN LI合作是两国经贸关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俄能源合作从简单的资源合作向技术、设备和工程方面拓展,核电、电力、新能源、煤炭方面的合作都在以较快步伐推进。
中俄科技合作有良好传统,在高科技特别是创新领域的合作目前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建立必要的机制和平台,推动俄高新技术进入我国以及两国合作研发的高新技术在我国实施产业化;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我国企业进入包括斯科尔科沃在内的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三)劳务及工程承包合作相比其他国家,劳务及工程承包是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
2010年,中俄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1.9亿美元,同比下降1.6%。
对俄劳务合作集中在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建筑、森林采伐、木材加工、制衣、医疗及其他服务行业。
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与两国大国地位不相称。
除了政治上缺少互信,经贸投资环境不稳定及缺少宏观统筹规划外,一直以来,俄罗斯不能正视我国经济增长和中俄贸易结构的变化,加之中俄贸易一直缺乏大宗商品交易和高科技产品支撑,影响了中俄贸易额的大幅提升和贸易结构的改善。
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有利于深化中俄经贸关系近几年来,推动中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因素发生了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中俄间相互战略依托关系不断提升,推动中俄两国,特别是毗邻地区间深化合作,以实现俄东部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
二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利益切合点不断增加。
俄开始主动和积极倡导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并努力争取在2011年底前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
这对深化两国经贸关系带来有利的一面,同时在一些领域中俄合作面临激烈竞争。
俄对一些敏感行业将采取更高的关税加以保护,还将利用贸易救济措施支持本国生产企业,这些都需要我国做出正确应对。
第一,我国低端商品向俄出口将面临激烈竞争。
目前,除农副产品外,服装、纺织品、鞋类和家电等仍是我国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
虽然俄入世将使其关税水平降低到5%,可为我国降低进口成本、扩大出口潜力、提高我国传统优势商品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提供机遇。
但俄入世后,其市场的开放将不仅面对我国,还将面向其他世贸成员,我国商品必然要与其他成员的商品展开激烈竞争。
第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按国际惯例开展各项经贸活动。
俄入世后市场环境改善,企业按正规途径进行报关纳税、销售和结算,参与公平竞争,从而使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
目前,中俄两国政府已建立了规范贸易秩序联合工作组,今后双方将在该机构框架内解决“灰色清关”问题,这将有利于我国对俄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第三,我国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的难度将会增大。
在俄对外科技合作格局中,我国属于排在国际组织、独联体国家和工业发达国家之后的第四类国家。
俄罗斯入世后,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市场意识会不断增强,我国引进俄高新技术成果难度增加,条件会更苛刻。
第四,中俄劳务合作条件将有所改善。
我国劳动力对俄输出一直是双方入世谈判的焦点之一。
俄政府既要考虑解决本国的失业问题,又对我国居民大量进入俄境抱有戒备心理,在引进我国劳动力问题上历来采取限制政策。
现中方已承诺以“俄罗斯能够接受的方式”解决我国对俄出口劳动力问题,但总体而言,俄方对中方开放劳动力市场的程度仍将会是有限的。
中俄经贸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面临规模增长与结构调整的有利环境。
中俄在着力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更应关注投资结构和拓展经济技术合作。
通过一些大项目和高质量的中小合作项目,带动中俄经贸合作结构、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
中俄经贸结构调整既要服务于中俄经济发展需要,更要为深化东北亚区域合作服务。
(一)打造对俄经贸服务平台,开展交通、仓储和服务基础设施等大项目合作2009年,中俄贸易的大幅下降,暴露出多年来中俄贸易中存在的贸易结构比较单一、投资合作水平较低、地区合作缺少大项目支撑,以及毗邻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比较滞后、法律法规尚未健全、贸易秩序亟待规范等问题,中俄传统贸易面临挑战。
未来10~15年,俄远东不仅将继续作为我国自然资源的供应者,还将是环球经济682011年第12期2011年第12期HONG GUAN JING JI GUANLI我国向俄联邦欧洲部分供应商品的过境点,而且出口结构将逐渐向附加值较高产品占主导地位转变。
过境地位为交通、仓储和服务基础设施的发展带来天然机遇。
我国东北与俄远东地区在中俄经贸中具有“欧亚大通道”的地位,设立并推动多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将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支持,为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和生机,进一步凸显中俄合作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战略意义。
(二)加快对俄投资合作,吸纳俄方人员就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结合我国边疆地区与俄西伯利亚和远东经济结构特点,确定重点方向,扶持投资重点项目,应对俄罗斯政策及市场变化。
通过设立境外园区,降低投资贸易风险,发挥中俄两国间产业互补优势,已成为扩大国际经贸合作的必然选择。
我国应围绕石油加工业、天然气化学工业和木材加工业等俄优势资源产业开展对俄投资,并逐步发展成互相配套和良性互补的各类生产加工园区,逐步把各类园区发展为对俄能源、原材料出口加工基地。
这种园区应当吸收俄罗斯企业参与,吸纳当地就业,使我国企业与俄罗斯当地企业共同获益。
境外园区还可以吸收俄方的科技开发成果,为其产业化和市场化提供平台。
同时,要针对俄罗斯消费品市场需求,确定适合发展的项目。
推动有关企业在俄罗斯投资组建我国名优家电产品展销中心,组织有投资意愿和能力的企业到俄罗斯建立农机、机电、家电产品组装工厂。
在食品、服装、鞋帽、儿童用品、体育用品等方面,可以通过我国的设备、技术、管理入股,在俄建立合资企业,以合资企业的品牌逐步打开俄罗斯市场。
(三)积极开拓俄罗斯建筑市场,向俄方提供劳务人员根据俄罗斯学者预测,未来10~20年,建筑业有望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行业,我国应当抓住机遇。
首先是住宅建设、社会文化项目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机场、海港河港、公路、仓储和冷藏设施等方面,建筑业合作空间巨大。
为解决居住问题,达到发达国家的住房水平,不久的将来俄罗斯需增加建设2.5~3倍的住宅。
修建道路和基础设施的任务也十分宏伟。
我国东北地区建筑施工人员,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自然、气候、地理情况比较熟悉,对高寒地区的建筑条件和技术也容易适应,有在俄罗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丰富经验,这些优势是我国独有的。
要创造条件,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到俄罗斯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双方贸易额,同时对国内建筑装饰材料出口,向俄方输出劳动力等都有积极意义。
关键是要处理好合同落实、贸易结算、工人的安全与待遇等问题。
(四)加强农业、科技、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农业和多种经营是俄罗斯经济结构中的弱项,我国东北地区要针对俄罗斯特别是其东部地区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种植业,养殖业,开展多种经营。
利用产品、资金和品牌优势,进入俄国内的副食品、果菜市场及连锁经营领域。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在俄境内的农场承包及农副产品多种经营,围绕落实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在俄罗斯境内项目,积极推进食品供应配套系统,实现中俄合作效益最大化。
俄罗斯的科技水平在当今世界仍占有重要地位,中俄科技合作一直是两国关注的重点。
但20年来,双方科技合作进展缓慢,领域狭窄,层次不高,在两国贸易额中所占比重较低。
新形势下,两国要以《纲要》实施为契机,制定相应的合作政策,在装备制造业、航空航天业、核工业、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以及其他关系到未来环境和人类生活的重要科技领域加强合作,为中俄经贸结构调整,提升中俄合作水平创造新空间。
要充分发挥双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积极性,加快中俄科技信息中心建设,推进中俄科技合作有更大发展。
俄罗斯的旅游业发展较慢,成熟的旅游体系和旅游服务设施尚未完善,其政策法律限制相对较少,这是未来中俄合作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