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5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词语理解:1、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2、莞尔一笑:温柔美好地笑了笑(多指女性)。
3、家家户户: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
4、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5、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目标预设]1.借助拼音、区分形近字等方法认识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在文中的意思。
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图片、音乐感受花的美,感受异域风情,在情境中结合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意思。
3.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学习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感受花的美,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媒体运用]1.硬件媒体:计算机投影仪2.软件媒体:文字画面[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预设]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图片引导,了解作者。
同学们,这位老人你还记得吗?你读过他的文章吗?2.交流所知,教师补充介绍,整体感知人物。
3.读课题质疑,梳理问题。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自学识读生字。
二、检查预习指导识写1.认读词语,了解学情。
2.纠正学生易读错的字音。
3.形近字组词练习。
4.提示多音字“莞”的读音和“嫣”的书写注意点。
5.引导学生交流解决读书时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相机归纳、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路1.出示学习提示,请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呢?(2)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请划出来。
(3)读完文章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引导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
齐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四、析形会神感悟风情1.读文想象,体会景色之奇丽。
(1)相隔了将近半个世纪,还能让季老先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那在这座德国小城,究竟能够看到怎样一种奇丽的景色?现在,就让咱们再次随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小城,亲身去体验一番。
自由读有关“奇丽景色”的相关语句。
(2)引导学生读文字,想画面,说画面,相机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3)拓展描写奇丽画面的词语或诗句,加深感受。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原文及赏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原文:在德国,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而且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
”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这些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赏析:这篇课文选自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留德十年》中的片段,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德国人民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
首先,文章通过描绘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花朵朝外开放的情景,展现了德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分享的精神。
他们并不在乎自己是否能看到花的全貌,而是愿意将美分享给所有人,这是一种无私和大爱的表现。
其次,文章通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揭示了社区和谐、互助共享的社会价值观。
每个人都在为他人创造美好的环境,同时也享受着他人带来的美好。
这种互相帮助、互相成就的精神,体现了人类社会的高尚情操。
最后,作者以“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结束全文,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高度赞扬和深深敬仰。
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德国人民的美丽花园,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美丽和善良。
总的来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以其深沉而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德国人民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也启示我们要学会互相帮助、互相成就,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wǎn)尔一笑,说:“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解析1、爱花的民族有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提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2、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提示: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
执教者:雷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课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朗读,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
1.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所介绍德国风景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题
1、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同学们,在你们眼里世上哪些事物是美好的呢?的确花儿是美好的象征。
2、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花吧。
(出示图片)看到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3、看来,花确实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和美化物,让人爱不释手,总想捧在手心,但在德国,当地人爱花的方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是——齐读课题
4、出示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板书)假如有人问你“谁的花是让别
人看的?”该怎么读?(抽生读)那问你“自己的花是给谁看的呢?”(抽生读)又该怎样读?假如同时问这两个问题,又该怎么读?(齐读)读书的时候强调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季羡林先生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用笔划下来。
(多么……多么……)
生:多么……多么……(师板书:奇丽奇特)
师:(出示句子)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读了这句话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问题提得真好。
请同学们带着自已的这些疑问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的哪些句段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又是从哪些句段体现民族的奇特?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做些圈点、标画、批注,再和同桌交流自已的感受。
1、感受景色的奇丽
师: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生:汇报(走过……应接不暇)师:(出示语段)从这段话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
生: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板书)
师: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画面?
师:先看看这几幅图(出示花团锦簇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这就是花团锦簇。
你能读出花的多吗?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出示姹紫嫣红的画面)你来读一读花的多,花的美。
师:这画面你还能用什么词语形容一下?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师:真美呀,谁能带上我们的感受,来美美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抽生读,齐读)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雷老师都被你们打动了,也想读一读,但雷老师有一个要求:请你们仔细听,你还能从雷老师朗读中的哪些词语感受到花的多?用笔做让标注。
生:任何、家家户户、都、花的海洋、应接不暇、花团锦簇。
师:“应接不暇”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谁能用“应接不暇”说一句话?
师:(出示比较)请同学们仔细看,如果把这些词语去掉有什么不同呢?请一二组读第一句,三四组读第二句。
生:分组读
师:读完后你能感受到有什么不同吗?(生:2—3人)
师:同学们能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到花的多,花的美。
让我们再用朗读去感受这种美吧。
师:山阴道是怎样子的呢?(出示图)我们来看一看真正的山阴道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打开想象的大门,想象走在这样的山阴道上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配乐)
师:此时你走在这样的街道上,你的心情会怎样?生:愉悦,神清气爽
师: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用朗读把听课的老师也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好吗?
(引读)
走过这条街,抬头向上看……
走过长长的马路、窄窄的小巷,抬头向上看……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音乐起,展现德国街头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风光掠影)师生配乐诵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
师:德国的景色令人陶醉,难怪季羡林先生赞叹道:(引读)多么……多么……
2、感受民族的奇特
师:你又从哪里感受到民族的奇特呢?(家家户户都……脊梁)
师:(出示语段)哪些同学家里也养花?你们养花的目的是什么?
师:德国人养花和我们中国人一样吗?从哪看出不一样?
师:自己养花却让别人看,你说奇特吗?(奇特)还从哪看出这个民族的奇特?花的“脊梁”是哪?(生: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这样养花是给自己看的吗?给谁看的?(生:别人。
)
师:养花给别人看,是不是意味着自己不喜欢花呢?(生:不是)从哪看出来呢?(生:“家家户户”)
师:在我们眼里是多么不可思议,但在德国人眼里是怎能样的?(引读“房东太太,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生:正是这样!”
师:“正是这样”是怎样?(生:每一家都是这样……寻味的。
)
师:(出示语段)什么是“颇耐人寻味”?那是怎样的境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生:别人着想的精神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
师: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课文中分别指什么?(生:在屋子里……又看别人的花)
师:这句话中什么是人人为我?你从中感受到什么精神?(奉献)什么又是我为人人?是呀,正因为他们有了奉献,才有了(收获)。
板书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只有我为人人,才会有人人为我的结果。
我们身边,有哪些事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先合同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师:生活中,我们都在创造美,奉献美,也享受着别人给予的美,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和谐,更美好。
让我们都拥有这样的心境,去创
造这样的境界吧。
师:刚刚我们读懂的是季老先生第一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光阴似箭,四五十年后,季爷爷再次来到德国时,他会看到什么景象呢?读读季爷爷说的这句话——(生齐读:“变化是有的,而美丽却没有改变。
”)这里面藏着他第二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指名答。
师:这美丽指是什么?对,德国街头还是那样的美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美丽仅仅指花吗?几十年过去了,德国人这种美好的心灵却从来没有改变!三、总结升华,拓展提升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成了战败国,当时那儿一片废墟,但是德国人民并没有倒下去,他们依然热爱生活,每户人家都种花。
这样一个民族,没过多久,就走出了困境,一个美丽的民族又在世界崛起。
(出示相关图片)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课件: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生读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德国(生:奇丽的景色),品位了德国这个(生:奇特的民族)崇高的精神境界:(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不要忘了德国这美丽的让我们陶醉的景色,不要忘了德国这种(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更不要忘了季先生带给我们的这句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让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也永驻我们的心间吧!
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首诗,齐读诗歌《给予》。
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我们每个人都绽放最美的风景,在自己的心里,也在别人的眼里。
四、板书设计
奇丽奇特
花团锦簇人人为我奉献
姹紫嫣红我为人人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