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1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 (3)
- 格式:doc
- 大小:101.00 KB
- 文档页数:11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练习题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爆发的起因是( B )A.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B.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刺杀C.袁世凯复辟帝制D.袁世凯解散国民党2.1912年中国同盟会改组为( A )A.国民党B.共产党C.民进党D.民主党3.1912年,同盟会会员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B )A.联络中间党派成为第一大党B.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4.右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 C )A. 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B. 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 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D. 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5.宋教仁案发生后后,孙中山发起了( B )A. 护国运动B. 二次革命C. 护法运动D. 中华革命党的起义6.下列最体现袁世凯想当皇帝野心的事件是( D )A.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C.袁世凯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D.修改总统选举法7. 二次革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B )A. 都是武装斗争B. 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C. 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D. 矛盾都指向北洋军阀14.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宋案②袁世凯解散国会③袁世凯登基④护国战争⑤袁世凯取消帝制⑥二次革命A.①⑥②④③⑤ B.①⑥②③④⑤C.①⑥③②④⑤ D.①⑥③②⑤④15.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C )A. 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B. 国家法制得到健全C. 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D. 加快了和平局面的到来二、材料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人教部编版复习特训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自作孽不可活》是一幅历史漫画,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宋教仁被刺案”B、袁世凯复辟帝制C、清帝退位D、二次革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图所示,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B、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C、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D、军阀割据纷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
”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初,袁世凯窃国、登上民国总统之位,定孔教为国教,提倡尊孔读经,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
其目的是( )A、大力宣传儒家学说B、实现独裁和专制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反对封建专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袁世凯独裁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
”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 )A、封建统治B、殖民统治C、北洋军阀统治D、帝国主义统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24年,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徒有民国之名,毫无民国之实,实在是一个假民国。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人教部编版复习特训第九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C、维护民主共和政体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传播民主科学思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两次讨袁的不同结果,主要取决于(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C、革命党人是否采取武装斗争形式D、反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说;“孔子之说,亘古常新,如布帛菽粟不可离”其根本目的在于( )A、压制民主科学思想B、恢复儒家思想统治地位C、弘扬民族传统文化D、为复辟帝制做舆论准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B、列强争霸,相互残杀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D、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是( )A、资产阶级共和国B、君主立宪制国家C、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封建国家【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最基本原因是( )A、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权B、没有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D、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和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13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了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
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的成果。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护国战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宋教仁组建国民党②国民党成功组阁③发动“二次革命”④策划护国战争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向袁世凯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国家是( )A、德国B、日本C、法国D、俄国【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领导了一场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A、黄花岗起义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护国战争【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1913年,成为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曹锟贿选总统B、袁世凯大借外债C、宋教仁被刺D、袁世凯复辟帝制【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
精选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习题精选九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 )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袁世凯独裁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三权分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104周年,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 )A、辛亥革命的成果B、新文化运动的成果C、维新变法的成果D、国共合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二十一条”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这人是( )A、袁世凯B、荣禄C、蒋介石D、陈独秀【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13年春,宋教仁被杀手刺杀于上海火车站。
经过查证,杀害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是袁世凯。
“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美日争夺中国的斗争D、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璃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A、救亡图存B、走向共和C、军阀割据D、军队建设【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13年,袁世凯暗中指使部下派刺客刺杀了国民党领导人( )A、蔡锷B、宋教仁C、李烈钧D、黄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1913年,成为革命党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A、曹锟贿选总统B、袁世凯大借外债C、宋教仁被刺D、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析】:第11题【单选题】为了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和他的哪位学生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事宜( )A、蔡锷B、唐继尧C、李烈钧D、冯国璋【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B、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D、孙中山继续革命【答案】:第13题【单选题】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说明()A.封建军阀统治垮台B.中国适合资产阶级共和制度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工具的政策破产【答案】C2.“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是针对()A.慈禧 B.溥仪 C.段祺瑞 D.袁世凯【答案】D3.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加强北洋军的实力③颁布《临时约法》④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A4.张作霖是哪一军阀的头目()A.皖系 B.桂系 C.直系 D.奉系【答案】D5.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表现是()A.《临时约法》被废除B.袁世凯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C.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D.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彻底改变【答案】D6.1915年末,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推翻共和,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建立年号为()A.同治B.宣统C.洪武D.洪宪. 【答案】D7.1912年,同盟会会员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A.联络中间党派成为第一大党B.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弱点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答案】B8.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告独立,发动护国战争,护国军北上讨袁的原因是()A.袁世凯刺杀宋教仁B.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C.袁世凯复辟帝制D.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答案】C9. 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①修改总统选举法,可以无限制连任②废除《临时约法》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④下令解散国会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答案】C10.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答案】D11.在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势力范围主要集中在直隶、江苏、江西、湖北一带的军阀是()A.滇系军阀 B.直系军阀 C.皖系军阀 D.奉系军阀【答案】B12.1912年,在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中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的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强学会 D.国民党【答案】D二、非选择题.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8·广东初二期末)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对中国外交部次长曹汝霖表示:“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则蔽国必赞成。
”日本的这一表态主要目的是A.帮助宣统复辟清朝B.反对中国的革命C.希望中国动乱D.便利日本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2.(2018·鹤山碧桂园学校初二期末)下面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
由表中信息可知A.军阀的靠山都是日本B.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C.军阀力量超过革命的力量D.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互补3.(2018·泉州市北峰中学初二期中)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北洋军力量分裂B.护国军力量强大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D.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2019·江苏汇文实验初中初二月考)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是A.袁世凯B.宣统帝C.光绪帝D.段祺瑞5.(2019·福建中考模拟)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
为建立独裁统治,他复辟帝制,不过迅速败亡,其复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违背社会进步潮流,不得人心B.北洋军阀内部分化C.失去帝国主义支持D.缺乏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6.(2018·陈仓区教育局初二期末)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的封建帝制正式结束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适合中国D.北洋军阀统治结束7.(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②“宋案”发生③护国战争④二次革命⑤军阀割据A.②④①③⑤B.④②③①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⑤③8.(2017·江苏初二期末)1913年“宋案”发生以后,孙中山和黄兴等人为了反对袁世凯,发动了A.广西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护法运动9.(2019·玉山县樟村中学初二期中)谁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A.张作霖B.冯国璋C.段祺瑞D.袁世凯10.(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期末)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直接目的是什么?()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位置B.宋教仁支持孙中山C.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限制袁世凯D.宋教仁反对复辟11.(2019·云南初三期中)昆明护国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中段,属于与护国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纪念性建筑;护国桥与护国门、护国路均建于1919年,被称为纪念云南护国战争胜利的三大工程。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 B )A.清朝皇族内阁 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党政府 D.汉奸傀儡政府2.“宋教仁遇刺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B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斗争3.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其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 D )①领导五四运动②组织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4.1913年国民党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之所以被称为“二次革命”主要是因为(C)A. 两次革命斗争对象都是袁世凯B. 两次革命都以失败告终C. 它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D. 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民主革命运动5.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 D )A.镇压二次革命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6.“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A. 北洋军力量强大B. 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C.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D.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7. 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C )A.篡夺革命果实 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称帝 D.出卖了维新派8.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D )A. 宣统帝退位B. 刺杀宋教仁C. 同盟会的成立D. 袁世凯复辟帝制9.《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B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10.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共同点的是( A )A. 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B. 都是武装斗争C. 都有革命党人参与其中D. 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二、材料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江苏初二月考)中国民主革命的某位领导人听闻好友遇难,亲致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此处“公”是指()A.宋教仁B.邓世昌C.严复D.蔡锷2.(2019·河南中考模拟)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由此引发了()A.护国战争B.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广州起义3.(2018·山东初二期末)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是指哪位人物遇刺身亡A.孙中山B.黄兴C.宋教仁D.唐继尧4.(2018·海南初二期中)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相同点有①孙中山号召或领导②都是武装斗争③矛头指向北洋军阀④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5.(2019·江苏马坡镇中心中学初二期中)袁世凯暗杀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后,孙中山发动了A.护国运动B.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黄花岗起义6.(2019·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中考模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强大武力作为后盾B.民主革命派的反对C.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D.违背社会进步潮流7.(2019·廉江市实验学校初二月考)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
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下列于此思想有关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袁世凯解散国会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宋教仁遇刺⑤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A.①②③④⑤B.⑤④①③②C.⑤①③④②D.⑤④③①②8.(2019·桐城市第二中学初二开学考试)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袁世凯称帝②护国战争③二次革命④辛亥革命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9.(2017·四川初二期末)“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河南中考模拟)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
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
由此引发了()A.护国战争B.护法运动C.二次革命D.广州起义2.(2019·山东中考模拟)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文中“一人冠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A.宋教仁遇刺B.二次革命C.袁世凯称帝D.护国战争3.(2019·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实验学校中考模拟)1915年12月,孙中山在《讨袁檄文》中指出,袁世凯“既忘共和,即为民贼“。
孙中山发表这篇檄文主要是反对袁世凯A.刺杀宋教仁B.复辟帝制C.镇压二次革命D.扩大总统权力4.“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并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
为此孙中山和黄兴发动了A.萍浏醴起义B.黄花岗起义C.二次革命D.护国战争5.(2018·河北初二期末)梁启超由拥护袁世凯到反对袁世凯,最能说明的问题是A.梁启超始终坚持君主立宪制B.袁世凯复辟帝制不得人心C.袁世凯未能满足立宪派要求D.梁启超要求限制袁的权力6.(2018·河北乐亭县教育局初二期末)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①武昌起义②二次革命③护国战争④黄花岗起义A.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④7.(2018·河北初二期末)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很快遭到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
1916年3月,袁世凯在众叛亲离下,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凯总共只当了83天的命皇帝,6月6日便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
可见洪宪帝的灭亡,主要是由于A.袁世凯的倒行逆施B.袁世凯内部众叛亲离C.袁世凯寿命短暂D.各方力量和全国民众的坚决反对8.(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②“宋案”发生③护国战争④二次革命⑤军阀割据A.②④①③⑤B.④②③①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⑤③9.(2017·四川初二期末)“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一、选择题1.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 A.清朝皇族内阁B.北洋军阀政府C.国民党政府D.汉奸傀儡政府2.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选项中属于其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有()①领导五四运动②组织兴中会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发动二次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 A.镇压二次革命B.解散国民党和国会C.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4.有人说:“袁世凯本可以留名青史的,却因为作了这大错事而身败名裂!”你认为袁世凯做的“大错事”是指()A.复辟称帝B.创办洋务C.编练新军D.逼清帝退位5.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C.公然复辟称帝D.出卖了维新派6.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7.“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
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
”材料评价的是() A.二次革命B.护国战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8.《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B.军阀割据,连年混战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D.列强争霸,相互残杀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全国震惊。
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1.(2019·诸城市龙源学校中考真题)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A.帝制复辟B.军阀混战C.日本侵华D.东北易帜2.(2019·四川中考模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下列属于直系军阀的是A.冯国璋和曹锟B.段祺瑞C.张作霖D.唐继、和李烈钧3.(2019·山东中考模拟)如下图是中华民国初期创作的讽刺漫画《政府人物之真相》: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
这幅漫画反映了()A.北洋军阀政府名存实亡B.君主立宪得到广泛支持C.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D.中华民国政府政治开明4.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造成“社会黑暗腐败”的原因是A.袁世凯独裁统治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C.《中华民国约法》颁布D.国民革命运动开展5.(2018·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第二初级中学初二期中)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黑暗局面中。
盘踞在广西的军阀是()A.陆荣廷B.段祺瑞C.唐继尧D.冯国璋6.(2018·湖南初二期末)“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没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
……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文中“民贼”指恢复帝制的A.袁世凯B.冯国璋C.段祺瑞D.张作霖7.(2019·山东初二期末)某班同学举办辛亥革命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
以“维护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A.武昌B.云南C.南京D.东京8.(2018·四川初二期末)1924年1月,孙中山说到:“这十三年来,政治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
”你认为造成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军阀混战割据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D.李烈钧领导护国运动9.(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期末)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直接目的是什么?()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位置B.宋教仁支持孙中山C.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限制袁世凯D.宋教仁反对复辟10.(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都是蔡锷直接领导的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二、判断题11.(2018·南昌市第十九中学初二期末)(1)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2)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武汉会战。
(3)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延安。
(5)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
三、综合题12.(2017·湖北初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自北洋派欲以武力宰制全国,演成国内之大战乱。
此派人本君主时代产物,其脑筋思想与民主政治绝不相容。
②从前统割于一皇帝之下,犹可以威权名分,束缚驰骤(奔驰),使服属于一尊。
自国体变革,天下为公,此辈乃如游骑无归,不可羁轭(束缚);适当时有一小站练兵之袁世凯,出而率此一班差官马弁,犹可不至溃裂,然已不如从前之令行禁止矣。
③迨袁氏既死,主领无人,其中比较有势力者,则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
以资格论则徐胜,以实力论则冯、段胜,而成三头政治之奇观——《戊午周服·北洋系最近分裂状况》材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毛泽东选集》(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观点。
(不得照抄原文)其观点有哪些局限性?(2)根据材料二,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
(不得照抄原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之后死去,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
1926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
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军阀割据的混战局面基本结束。
B项符合题意;A项不合题意;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失败,开始侵华。
C项不合题意;1927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洋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分化为皖、奉、直三个派系时期。
皖系军阀,主要首领是段祺瑞,掌握北洋军阀政府实权,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靠日本支持和扶植。
直系军阀,主要首领是冯国璋,其后为曹锟、吴佩孚。
主要势力在直隶(今河北)、湖北、江苏、江西等省,由英、美两国扶植。
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三省,依靠日本支持和扶植。
所以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C【解析】【详解】根据题中“表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是猿(袁)家天下”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答案应该是C。
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袁世凯于1914年5月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行《中华民国约法》,把大总统的权力扩大到几乎和皇帝一样。
接着颁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为10年,并可无限期连任,继承人也由现任总统推荐。
共和国已经名存实亡,成了袁世凯一人的天下,即中华民国建国原则名存实亡。
所以C是正确的。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建立起北洋军阀掌握实权的内阁,实行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所以A是错误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中国不存在君主立宪制。
所以B是错误的;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并建立独裁的北洋军阀统治,政治专制黑暗。
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择C。
4.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由此造成了“社会黑暗腐败”。
故B正确。
袁世凯独裁统治没有长达13年,故排除A 项。
《中华民国约法》实施的时间不长,就被搁浅了,故排除C 项。
国民大革命开始的时间是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十三年以来”。
根据题目所给时间1924年。
可知1924-1913+1=1912.由此可知孙中山指的十三年以来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十三年以来我国陷入了军阀割据争霸的局面。
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5.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控制,如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所占。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所以盘踞在广西的军阀是陆荣廷,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6.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恢复帝制的‘民贼’”,可知与袁世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恢复帝制。
选项A符合题意;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成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因此以“维护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云南。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1911年,到1924年正好是13年。
辛亥革命后十余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BC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护国运动是1915年到1916年讨伐袁世凯的运动,D项与题意不符。
所以A项符合题意,故选A。
9.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12年8月,宋教仁为推行政党政治和建立责任内阁制,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党派在北京组成国民党,并在随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限制袁世凯,使袁世凯大为惊恐,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排除;故选10.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二次革命不是蔡锷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都是蔡锷直接领导的”说法错误。
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二、判断题11.(1)错误(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淞沪会战,不是武汉会战。
所以本题表述错误。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所以本题表述正确。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不同时期不断变动,中共中央所在地转移路线是: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
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一直都在延安。
所以本题表述正确。
(5)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孙中山等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
所以本题表述正确。
三、综合题12.(1)作者认为北洋军阀割据是因为原来管辖他们的皇帝或者说主人没了,这些人没了管束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