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讲义5[1]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55
目录第一部分概论 (3)一、安全评价概述 (3)二、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4)三、安全评价的依据 (4)四、安全评价的内容和种类 (5)五、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 (7)六、安全评价程序 (8)七、安全评价规范 (9)第二部分安全生产管理(补充内容) (9)一、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9)(一)系统原理 (9)(二)人本原理 (9)(三)预防原理 (10)(四)强制原理 (10)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10)第三部分事故致因理论 (11)(一)事故因果论 (11)(二)管理失误论: (11)(三)扰动起源论 (12)(四)能量转移论 (12)(五)轨迹交叉论 (13)(六)人因素的系统理论 (13)(七)综合原因论 (13)第四部分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4)(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定义 (14)(二)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及分类 (14)(三)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遵循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15)(四)机电、化工行业一般性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15)(五)矿山行业危险有害分析与识别 (19)(六)重大危险源辨识 (21)第五部分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23)(一)评价单元的划分 (23)(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24)第六部分安全对策措施 (25)(一)提出和确定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 (25)(二)事故预防有关理论知识(参考) (26)(三)防火防爆安全对策措施 (27)(五)危险化学品危害控制对策(补充) (37)(六)机械安全对策措施 (38)(七)电气安全对策措施: (38)(八)工厂平面布置(含矿山)安全对策措施: (40)(九)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40)第七部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及预案 (41)(一)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构成和内容 (41)(二)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和原则 (41)(三)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42)(四)事故应急救援方针与原则的基本要素和构成 (42)(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要求和编写步骤: (43)(六)应急措施 (43)第八部分安全评价结论 (43)(一)评价结果与评价结论的关系 (43)(二)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 (44)(三)评价结论的基本要求 (44)(四)取得安全评价结论一般的工作步骤 (44)(五)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 (45)(六)影响安全评价结论的主要因素 (45)第九部分安全评价技术文件 (46)(一)安全评价资料、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原则及方法 (46)*(二)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参阅评价导则摘要和教材P159-175) (47)第十部分安全评价过程控制 (47)(一)概念 (47)(二)安全评价过程控制的内容 (47)(三)安全评价机构建立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依据 (47)(四)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48)(五)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文件的构成及编制 (48)(六)安全评价过程控制体系的建立、运行与持续改进 (48)安全评价总论讲义唐开永(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安全评价师)第一部分概论一、安全评价概述1、基本概念(9个)1)安全和危险:是一对互为前提的术语,①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注册安全工程师教材讲义: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的程序(一)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二)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三)划分评价单元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四)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五)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六)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作出评价结论。
(七)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况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安全预评价报告(一)安全预评价报告的要求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安全预评价过程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提出的资料清楚可靠,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查。
(二)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目的。
结合评价对象的特点阐述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的目的。
2.评价依据。
列出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评价对象被批准设立的相关文件及其他有关参考资料。
3.概况。
被评价对象的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水文情况、地质条件、工业园区规划、生产规模、工艺流程、功能分布、主要设施设备、主要装置、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人流、物流等。
第1篇一、课程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寻求帮助。
3. 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应对危险。
二、课程内容一、安全意识培养1. 认识安全标志:介绍幼儿园内的安全标志,如消防通道、禁止吸烟、小心地滑等,让幼儿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 安全常识教育:讲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如不随意触摸电器、不跟陌生人走、不乱吃东西等,让幼儿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
3. 逃生演练:组织幼儿进行逃生演练,让幼儿熟悉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提高应急能力。
二、生活安全1. 饮食安全:教育幼儿不乱吃东西,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2. 用水安全: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水龙头,不将手指伸进水龙头,不在浴缸、水池边玩耍。
3. 交通安全: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4. 玩具安全:提醒幼儿使用玩具时要小心,避免玩具造成伤害。
三、意外伤害预防1. 预防烫伤:教育幼儿不要触摸热水瓶、热锅等高温物品,避免烫伤。
2. 预防跌倒:教育幼儿上下楼梯时要扶好扶手,不在楼梯上奔跑。
3. 预防扭伤:教育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要穿合适的鞋子,避免扭伤。
4. 预防溺水:教育幼儿不私自下水游泳,不在无成人陪同的情况下游泳。
四、紧急情况应对1. 火灾逃生:讲解火灾时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逃生等。
2. 交通事故处理:教育幼儿在遇到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等待救援。
3. 紧急求救:讲解紧急情况下的求救方法,如拨打119、120等。
五、心理健康教育1. 培养自信心:鼓励幼儿相信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 学会感恩:教育幼儿学会感恩,关心他人,关爱身边的人。
3. 调适情绪: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等。
六、课程实施1. 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结合案例分析,让幼儿了解各种安全隐患和应对方法。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SCL)是系统工程安全分析中最基础、最简便、最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行为的一个有力工具,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预测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
1、安全检查表评价方法的特点:
(1)检查项目系统完整,不遗漏任何可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2)可以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3)安全检查表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4)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安全分析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5)由于安全检查表的检查内容完全是依据标准和规范而定,所以通过对检查表内容的了解和填写,有利于提高企业执行法定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意识。
(6)只能作出定性的评价,不能给出定量评价结果;只能评价已经存在的对象。
2、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
(1)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
这些是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一个主要依据。
(2)国内外事故案例。
(3)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也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4)研究成果。
包括新的技术、方法,同行的经验教训及其它分析方法的结果。
3、安全检查表的分析步骤:
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一系列分析项目列入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状态,它包括三个步骤:
①选择或拟定合适的安全检查表;
②完成分析;
③编制分析结果。
安全工程师讲义-重大危险源评价讲义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目前,可应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数十种,如事故树分析、危险指数法等。
本节主要对介绍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方法,其评价方法是国家“八五”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中提出的。
它在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人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并提出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评价单元的划分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一般把装置的一个独立部分称为单元,并以此来划分单元。
在一个共同厂房内的装置可以划分为一个单元;在一个共同堤坝内的全部储罐也可划分为一个单元。
(二)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易发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故一旦发生后后果的严重性。
(三)数学模型现实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如下:B23——安全管理抵消因子。
(四)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的评价具有燃烧爆炸性质的危险物质可分为7大类:(1)爆炸性物质。
(2)气体燃烧性物质。
(3)液体燃烧性物质。
(4)固体燃烧性物质。
(5)自燃物质。
(6)遇水易燃物质。
(7)氧化性物质。
每类物质根据其总体危险感度给出权重分;每种物质根据其与反应感度有关的理化参数值给出状态分;每一大类物质下面分若干小类,共计19个子类。
对每一大类或子类,分别给出状态分的评价标准。
权重分与状态分的乘积即为该类物质危险感度的评价值,亦即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的评分值。
考虑到毒物扩散的危险性,危险物质分类中将毒性物质定义为第8种危险物质。
一种危险物质可以同时属于易燃易爆7大类中的一类,又属于第8类。
对于毒性物质,其危险物质事故易发性主要取决于下列4个参数:①毒性等级;②物质的状态;③气味;④重度。
安全评价方法讲义安全评价是指根据事故模式、人机工程、管理体制、技术措施等多个方面,从事故树分析、风险评估、危险源识别与等级评价、操作风险分析等方面对某一个系统、工程、产品或活动进行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和改进的过程。
安全评价方法是对安全评价过程进行开展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规范,下面介绍一些安全评价方法。
1.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它将人为因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等多个要素整合在一起,组织成事故树形式进行分析。
该方法非常适用于预测设备或工程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机理,有助于制订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管理方法。
2. 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通过对潜在危险性的量化分析,确定危险性的程度,从而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制定安全措施和管理策略的参考。
3. 危险源识别与等级评价法危险源识别与等级评价法是通过对各个环节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分类,对危险源进行等级评定,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手段,控制和消除潜在风险致险因素。
4. 操作风险分析法操作风险分析法是对未来操作活动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价的方法。
通过分析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计算和评估风险,从而控制和预防潜在的危险性。
5. 事故后分析法事故后分析法是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故进行事故分析、根因分析、责任评价等方法,探索事故的本质和固有规律,全面总结事故的教训,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评价方法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有不同的方法和模型,但是,都需要符合科学、合理、可操作等基本要求。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既能满足各项量化指标的要求,又能考虑到实际的情况、风险与效益的衡量和资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