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一分钟》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0.63 MB
- 文档页数:20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一分钟》含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时间与时刻》第三节《一分钟》。
主要内容是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学会认识钟面上的分钟刻度,并能用一分钟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理解一分钟的概念,知道一分钟在日常生活和时间安排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幼儿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3. 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认识钟面上的分钟刻度,感知一分钟的时间长度。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真正体会一分钟的意义,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课件、计时器。
2. 学具:每人一个纸钟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小故事,如小明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引导幼儿关注一分钟可以完成多少事情。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钟表模型,讲解钟面上的分钟刻度,让幼儿观察并理解一分钟在钟表上的表示。
通过课件展示,让幼儿学会如何用一分钟进行简单的计时活动。
3. 随堂练习(5分钟)分组进行计时活动,如一分钟内能完成多少个拍球动作,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实际长度。
让幼儿在纸上钟表上,用彩色笔标出一分钟的位置。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幼儿珍惜时间。
六、板书设计1. 一分钟的概念及作用。
2. 钟表上的一分钟刻度表示。
3. 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记录一天中的一分钟活动,如刷牙、吃饭等,并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记录,如刷牙1分钟,吃早餐5分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与家长一起进行更多关于时间的一分钟实践活动,培养时间观念。
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珍惜时间,提高效率。
幼儿园大班数学《一分钟》课件幼儿园大班数学《一分钟》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大班数学活动《一分钟》的第36页,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一分钟的概念,学会用一分钟来衡量时间,并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分钟的概念,学会用一分钟来衡量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用一分钟来衡量时间。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计时器、秒表。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沙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来引入课堂,让学生思考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2. 讲解:利用课件和计时器,向学生讲解一分钟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3. 体验:让学生每人手里拿一个沙漏,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的时间。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一分钟内能做哪些事情,讨论一分钟的重要性。
5. 练习:通过几个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学会用分钟来衡量时间。
六、板书设计1. 一分钟的概念2. 一分钟的长短3. 一分钟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用一分钟的时间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分钟的概念,是否能够用分钟来衡量时间。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思考一分钟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1. 谜语的设计要简洁有趣,与本节课的内容密切相关,使学生能够通过谜语对一分钟的时间长度产生直观的感受。
2. 引入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要确保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而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二、教学内容的讲解部分1. 讲解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句子,使学生能够容易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课件一分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单元“认识时间”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一分钟,了解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感受一分钟的长短,学习珍惜时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一分钟,知道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2. 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时间感知能力,培养其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一分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
难点:如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感知一分钟,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计时器、图片、实践场景布置。
学具:每人一个计时器、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一分钟挑战”的游戏场景,如一分钟内穿衣服、整理书包等。
邀请几名幼儿进行挑战,观察他们在一分钟内能否完成任务。
通过这个环节让幼儿初步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时钟模型,讲解一分钟的概念,如一分钟有60秒,时钟的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等。
结合图片,让幼儿观察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如一分钟内可以画一幅画、读一篇故事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实践任务,如一分钟内数数、一分钟内拍球等。
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感受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4. 讨论与分享(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的一分钟的长短。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珍惜时间,如按时完成任务、不拖延等。
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思考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分钟挑战2. 内容:一分钟的概念:60秒,时钟秒针走一圈。
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穿衣服、整理书包、画画、读故事等。
珍惜时间的方法:按时完成任务、不拖延、合理安排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一分钟,记录一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
设计一个一分钟的游戏,与家人一起挑战。
2. 答案:观察家里的一分钟,如一分钟内可以收拾玩具、洗手、整理床铺等。
《一分钟》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一分钟》优秀课件,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时间管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时间的重要性、一分钟的价值、如何高效利用时间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2. 使学生了解一分钟的价值,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3. 培养学生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一分钟的价值,以及如何高效利用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计时器、案例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成功人士如何利用一分钟改变命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价值的思考。
2. 新课内容:a. 介绍时间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b. 讲解一分钟的价值,通过具体实例阐述如何在一分钟内完成有意义的事情。
c. 分享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和娱乐。
3. 例题讲解:以一道时间管理题目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分钟学习计划,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重要性2. 一分钟的价值3. 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时间管理计划,并分享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在时间管理方面的改进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时间管理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时间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的分享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针对本节课,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日期:•课程介绍•一分钟管理理论概述•一分钟管理技巧与方法目录•一分钟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介绍01随着社会节奏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愈发重要,因此《一分钟》课程应运而生。
需求分析本课程秉持“珍惜时间,高效利用每一分钟”的教育理念,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理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意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本课程适用于中小学生。
年龄段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规划能力不足的问题,本课程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学习特点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自律性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吸收课程内容。
前提条件课程适用对象一分钟管理理论概述02一分钟管理理论强调在管理中明确目标,使得员工能够清晰理解任务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目标明确该理论认为,管理者应该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及时、准确的反馈,以便员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
及时反馈一分钟管理理论倡导尊重员工、信任员工,通过激发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绩效。
尊重员工一分钟管理理论可用于指导企业内部的团队管理、项目管理等,提高团队协作和执行力。
企业管理教育管理自我管理教师可利用一分钟管理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个人可运用一分钟管理理论进行时间管理、任务管理等,提升工作效率和自律性。
030201一分钟管理理论的优势与局限性优势一分钟管理理论注重简洁明了、快速高效的管理方式,能够迅速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同时,该理论强调尊重员工、激发员工的自主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局限性一分钟管理理论可能过于简化管理过程,忽略一些细节和复杂性。
在某些特定场景和行业中,可能需要更具体、更详细的管理方法。
此外,该理论对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和判断力,才能有效地实施一分钟管理。
一分钟管理技巧与方法03在一分钟内清晰表达目标,确保团队成员理解并达成共识。
2024年幼儿园课件一分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生活》第三章“时间与我”,详细内容围绕“一分钟”的概念展开,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实际时长,通过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感知时间的重要性,培养时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一分钟的概念,知道一分钟有多长。
2. 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真正理解一分钟的概念,并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实际时长,学会珍惜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闹钟、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贴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钟表模型、闹钟等教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钟表的模样,引导幼儿关注时间。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计时器,讲解一分钟的概念,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时长。
(2)通过故事《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让幼儿了解一分钟可以完成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画笔、贴纸等学具,在一分钟内完成一幅画作。
(2)组织幼儿进行“一分钟挑战”,如一分钟内完成穿衣服、整理书包等任务。
4. 分组讨论(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一分钟做有意义的事情?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分钟》2. 板书内容:(1)一分钟的概念(2)一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3)如何珍惜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分钟内你可以完成的事情。
答案:如穿衣服、整理书包、画一幅画等。
2. 作业题目: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一分钟。
答案:如提前规划一天的活动、合理安排时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了一分钟的概念,学会了珍惜时间。
但在引导幼儿将时间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方面,还需加强教育。
2. 拓展延伸:(1)开展“一分钟挑战”活动,让幼儿在家庭、学校中尝试更多的一分钟挑战,提高时间意识。
2024年幼儿园课件一分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认识时间》,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二节的详细内容,即认识一分钟,通过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使幼儿能够感知一分钟的长短,理解一分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学会简单的时间表达。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培养幼儿对时间的初步认识。
2. 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一分钟的概念,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
重点:让幼儿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学会简单的时间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一分钟能完成的任务清单。
2. 学具:画纸、画笔、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一分钟能完成多少个任务”的挑战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钟表模型,认识一分钟。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例题:一分钟能完成哪些事情?(2)引导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的一分钟可以完成哪些事情?(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一分钟2. 内容:(1)一分钟的长短(2)一分钟能完成的事情(3)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一分钟内你所能想到的事情。
(2)思考:如何珍惜时间,让每一分钟都过得有意义?2. 答案:(1)画出的内容可根据幼儿的个人经历和想象力进行创作。
(2)珍惜时间的具体做法可从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思考,如:不拖延、专心致志、制定计划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在家庭中,家长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一分钟,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
(2)在课堂上,教师可开展更多关于时间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和实施。
2024年大班数学《一分钟》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时间与数据》第三节《一分钟》。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钟表,理解一分钟的概念,掌握一分钟内可以进行的活动,以及通过实践活动,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钟表,了解一分钟的概念,知道一分钟可以进行哪些活动。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准确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一分钟的概念,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重点:认识钟表,掌握一分钟内可以进行的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常生活场景,如刷牙、洗脸、吃早餐等,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2. 讲解钟表知识(10分钟)介绍钟表的构成,讲解时针、分针、秒针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钟表。
3. 一分钟概念讲解(10分钟)通过钟表模型和计时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讲解一分钟的定义。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一分钟内,小明可以走多少步?”引导学生思考,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计时一分钟内完成某个任务,然后分享结果。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与家长共同完成一项计时一分钟的实践活动,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钟表模型2. 一分钟概念3.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一分钟内可以走多少步?(2)一分钟内可以写多少个字?(3)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多少道口算题?2. 答案:(1)约50100步(2)约1020个字(3)约510道题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一分钟的概念,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以及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5.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和亲子互动;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