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四年级数学下册5.4小数的近似数教案2新版西师大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小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2.能够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能够应用小数的近似数进行计算;3.能够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2.解决小数比较大小的问题;3.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具有一定的小数计算能力,但是在实际问题中,往往需要对小数进行近似处理才能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果。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问题情境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理解并熟练应用小数的近似数进行计算。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2.小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3.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4.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教师讲解、板书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近似数的相关概念和方法;2.例题演练:通过一些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比较大小和近似数的求法;3.综合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板书等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笔记本、作业本等学习用品。
2. 教学步骤(1) 导入新知识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近似数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并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近似数的作用和用途,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 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并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小数比较大小问题,提高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
(3) 小数的近似数教师向学生介绍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作用,并通过一些实例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近似数的求法。
(4) 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进行问题求解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向学生说明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第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二)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小数的近似数意义,会用口算、估算和加、减法进行近似数计算。
2.能观察数的特征,找出规律,实现数字素养的提高。
3.通过自主探究,顺序感受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口算、估算进行计算。
2.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的特征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出一些小数近似数的计算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解题方法和答案,搜集不同方法的答案。
2. 教师引导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优秀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方法背后的规律。
3.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答案,让学生扩宽学习视野,发现一些有趣好玩的等量关系。
学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既有可能得到激发灵感的成果,也有可能启发自己的思考。
4.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总结,将学生们的思路进行分类,再根据其规律给学生们总结归纳表格,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倡导“课堂是思考的天地”,能够帮助学生尝试自主探究、多元化思维、创造性思考等学习方法的实践,并采取关于中小学全科作业、数学公开课等多种方式实行教学的理念,从而真正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目标。
同时,我个人认为学生对课堂还是比较关注的,因此,我一定要重视教学场所的环境,以及营造出一个特色明显、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体验度,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实现目标。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小数的近似数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小数近似数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近似数的定义和性质2. 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3. 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近似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教学难点: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定义和性质。
3. 讲解与示范:讲解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
4. 练习与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5. 应用与拓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题完成情况: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际问题解决情况: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了解学生运用小数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在讲解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时,要注意讲解的清晰度和逻辑性,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3.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要注重题目的多样性和难度,让学生能够充分练习和巩固。
4. 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要注重问题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小数的近似数。
七、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在教学评价中,要注意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在教学建议中,要注重建议的实际性和可行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受益于教学。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2.能够通过简单运算,快速求出小数的近似数;3.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难点:1.教学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2.教学用简单运算求出小数的近似数;3.教学学生如何练习计算小数的近似数。
三、教学过程:1. 学生已知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是一个数与1的差的数学表达形式,即“0.1”表示的是1减去0.9。
小数可以表示一个数被划分了N等分之后的1份,其中每一份就是一个小数。
2. 引入小数的近似数:让学生了解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小数的近似数就是指在小数位数不变的情况下,将最后的一位四舍五入取适当的数值。
如:0.82可以近似地表示为0.8或0.9。
3. 讲解小数的近似数计算方法:1.若小数位数只有一位,则将它四舍五入为0或1。
2.若小数位数大于一位,则用最后一位的数值与5比较:如果小于等于5,则舍去最后一位;如果大于5,则将最后一位进位。
4. 练习小数的近似数: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给出一些小数,让他们进行近似数的计算,并将结果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
四、教学案例:1. 练习计算小数的近似数假如现在有以下三个数:0.11、0.725、0.9865,请计算它们的近似数。
答案:1.0.11的近似数为0.1。
2.0.725的近似数为0.7。
3.0.9865的近似数为0.99。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应该会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快速和准确地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4 《小数的近似数》︳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意义。
2.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比较大小,初步了解小数的取法与大小关系。
教学重点1.了解小数的取法和近似数的概念。
2.能够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理解小数的近似数。
2.如何正确比较大小。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口算题目引入:8.9、3.75、1.4哪个数最接近1.5?请同学们伸出手来,做做大小比较。
2. 学习新知识•我们新学的是小数的近似数。
大家知道,近似的意思是接近的意思,小数的近似数就是比那个小数大一些或小一些、最接近那个小数的数。
•例如:1.9附近的小数有哪些?同学们可以报一下你们心中的答案。
•做下面的试验,看看你这个标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否相等?•拿起这个标尺,量出你身边的物品长度。
•量出来的长度为什么不是整数,而是小数呢?•小数是怎么来的呢?例如:2.45=2.4+0.05;3.176=3.16+0.016;3. 练习•给出1.9、1.82、1.88中最接近1.85的一个数。
•给出2.89、2.92、2.85、2.96中最接近2.91的一个数。
•化小数为分数进行比较:用5/6与0.83进行比较。
•将1/2、5/6、3/4、4/5四个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哪个数最大?最小?4. 拓展展示实际物品图片或留作课后练习:•问:一根铅笔长6.7厘米,一本小说长12.5厘米,哪个比自己的手掌长?•问:如果有22个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是0.2公斤,那么22个苹果的总重量是多少?教学效果检查1.让学生回答刚才做的练习题。
2.通过课后作业检查是否落实。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掌握了小数的取法和大小之间的关系。
在下节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小数的知识。
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分发的练习题。
2.找出一个不是整数的数,通过加减法,找到大约比这个数大1比的数和小1的数。
3.计算:一只小鸟飞行的速度是3.96米/秒,它飞行2000米需要多少秒?。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四年级(下)第84页例1,例2,第8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七第2,3题。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的方法,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2.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具、学具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1.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27635479049103620957409802.说一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也需要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三、教学新课1.体会小数的近似数的意义教师:同学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
教师:我国有13亿人,这个13亿实际上是一个近似数,根据2005年我国进行的全国百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当时我国人口应该是1306280000人,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13.0628亿人。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一般生活中不说是13.0628亿人,而说成是13亿人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1)不说13.0628亿人而说13亿人是因为13亿比13.0628亿更好记忆;(2)13亿非常接近13.0628亿;(3)由于我国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出生或死亡,因此不可能非常精确地统计出我国人口总数,就是13.0628亿也是一个近似数,所以用13亿这个近似数更有利于我们记忆。
2.教学例1教师:生活中像这样用到小数的近似数的情况比较多,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鲸鱼图和鲸鱼的对话框教师:这里要求用近似数来表示鲸鱼的体重,你知道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鲸鱼的体重吗?引导学生说出取近似数的理由。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已有经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近似数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数学知识。
3.通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解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前面几个信息窗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鸟蛋和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个信息窗绿毛龟蛋带给我们的数学知识。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你知道了什么?你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合作交流。
2.谈话:这节课重点解决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和绿毛龟蛋的宽径约是多少这两个问题。
其他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可以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清晰生动的情境图中出现的两位同学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观察讨论,学生意见不一,于是需要寻找正确的判断方法,由此激起学生探寻新知的强烈愿望。
二、探究新知1.学生独立思考他们说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
谈话:观察两位同学说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一位小数,小明读出的结果是一个整数。
谈话:对,求3.94的近似数,根据不同的要求,既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也可以保留整数。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情况,根据我们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研究一下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生独立研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求3.94的近似数的?把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谈话:你的方法很正确,还有哪位同学与他求得的近似数不同?谈话:你的方法也很正确。
因此,我们在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依然运用了四舍五入法,关键是看精确到哪一位。
西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五课时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
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数1370536875人。
1 1370536875≈()万1370536875≈()亿教师订正、总结:137054万和14亿都是近似数。
2、说一说:你怎样求的近似数?教师总结:四舍五入法。
3、下面的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字?8□689≈9万8□689≈8万教师订正。
一、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
1、出示例题1:这头鲸大约重多少吨?台,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402000 台=()台1)教师谈话,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402000 台=()台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把已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进行化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万字。
(2)2011 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71210000 吨,把它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再保留整数。
571210000 吨=()吨1)教师谈话:你能独立完成这个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把已知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八位,进行化简后,在数的末尾加上亿字。
3、试一试。
填空(1)32700=()万753000000=()亿(2)长江流域每年入海沙量为468000000 吨,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亿吨,再保留整数是()亿吨。
三、课堂活动。
1、我问你答。
教师巡视。
2、议一议。
把说出的数在下图中表示出来。
教师订正。
四、课堂练习。
1、我是大法官,对错我来判。
(1)3.0056保留两位小数是 3.01。
()(2)把30.0300化简后是30.3。
()(3)52645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是5.2万。
()(4)9.05保留整数是9。
()2、□中可以填哪些数字?(1)9. □875≈10,□中可以填。
(2)3.4□9≈3.4, □中可以填。
(3)2.7□≈2.8,□中可以填。
3、按四舍五入法写出表中各小数的近似数。
0.9726 精确到个位5.9898 精确到十分位37.9964 精确到百分位8.0324 精确到千分位4、把下面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小数的近似数》(西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2.掌握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和方法。
3.能够运用近似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和估算。
二、教学重点
1.小数的近似数的概念。
2.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1.近似数的概念理解。
2.近似数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小数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字,如股票交易价格、某一时刻温度等。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小数,我们该如何描述这些事物呢?
2. 概念讲解
介绍小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教师通过板书,以“2/10”和“0.2”为例进行阐述。
3. 练习演示
让学生读出“3.75”、“1.3”、“9.08”这几个小数,并标出小数点、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在黑板上让学生拼出这些小数的读法,巩固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4. 近似数的概念
在练习后,教师介绍什么是“近似数”,以“3.14”的近似数为例,让学生根据经验和判断,判断它的较好的近似数是多少。
5. 近似数的计算
举例说明用近似数进行计算的方法,如求“3.75”与“1.3”两个数的和,并让学生自己估算答案。
6. 近似数的应用
从图形和实际问题两方面介绍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在衡量距离和时间等方面。
五、教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数的概念和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掌握了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第85页例3,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十七第1,4,5,6题和试探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白得并把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式,明白数的改写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能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后再求那个小数的近似数。
2进一步体会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展应用意识。
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程一、温习引入1填空690000=()万68000000=()万120000000000=()亿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各数的改写方式。
2依照下面的要求写出下面小数的近似数保留两位小数:2.73842 0.37482保留整数:409.9123 7.4993把下面各式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74.74÷100 6.26÷107 0.75÷10学生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进行新课1揭露课题今天这节课咱们继续研究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板书课题)2教学例3教师:先来看如此一个问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师:从小男孩的这句话中,你明白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我明白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长已有45300 km。
教师:小女孩要求咱们做些什么呢?学生:要求咱们把那个数改写成“万km”作单位的数,再保留一名小数。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先改写,再求近似数。
教师:分几回完成?学生:两次。
先进行数的改写,再求那个数的近似数。
教师:咱们先来研究如何进行数的改写。
同窗们会把1500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吧?(学生:会)请一个同窗来讲一说你是如何改写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1500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先要找到万位,把万位后面的0去掉,同时添上“万”字。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50000=15万。
教师:想一想把453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和适才的改写有哪些地址相同,哪些地址不同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指导学生说出相同的都是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不同的是把453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时,万位后面不满是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