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 格式:pdf
- 大小:82.25 KB
- 文档页数:4
介绍电机的绝缘等级分类和IP防护等级电机的绝缘等级分类和IP防护等级都是电机产品的重要参数,对于电机的使用、维护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机的绝缘等级分类和IP防护等级。
一、电机的绝缘等级分类电机的绝缘等级是指电机所使用的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的耐受能力,用于衡量电机绝缘能力的级别。
绝缘等级通常由字母和数字组成,表示电机的耐压水平和耐温能力。
1.N级绝缘:N级绝缘是指电机绝缘所能耐受的最低等级。
N级绝缘适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等不需要求高绝缘性能的电动机。
2.E级绝缘:E级绝缘是指电机绝缘能耐受的一定温度和电压等级。
E 级绝缘适用于一般的工业电机和家用电机。
3.B级绝缘:B级绝缘是指电机绝缘能耐受的较高温度和电压等级。
B 级绝缘适用于需要高温、高电压工作的电机。
4.F级绝缘:F级绝缘是指电机绝缘能耐受更高温度和电压等级。
F 级绝缘适用于需要更高温度、更高电压等级的电机。
5.H级绝缘:H级绝缘是指电机绝缘能耐受最高温度和电压等级。
H 级绝缘适用于需要极高温度、极高电压等级的特殊电机。
IP防护等级是指电机外壳对各种固体物体和液体的防护能力。
IP等级由两个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对固体的防护等级,第二个数字表示对液体的防护等级。
1.对固体的防护等级(第一个数字):-0级:没有防护。
- 1级:防护物体的直径大于50mm。
- 2级:防护物体的直径大于12.5mm。
- 3级:防护物体的直径大于2.5mm。
- 4级:防护物体的直径大于1.0mm。
-5级:彻底防止灰尘进入。
-6级:完全防止灰尘进入。
2.对液体的防护等级(第二个数字):-0级:没有防护。
-1级:防止垂直滴水入侵。
-2级:防止斜向滴水入侵。
-3级:防止喷溅入侵。
-4级:防止溅水入侵。
-5级:防止喷水入侵。
-6级:防止大波浪冲击。
-7级:防止短时间的急剧浸泡。
-8级:防止长时间的浸泡。
综上所述,电机的绝缘等级和IP防护等级对于电机的使用、维护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机、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1498—79)4.1.1防护型式电视、低压电器产品的外壳有以下两种防护型式的分级:第一种防护型式是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内部及防止人体触及内部的带电或运动部分的防护:第二种防护型式是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有害程度的防护。
4.1.2标志方法表明产品外壳防护等级的标志由字形字“IP”及两个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表示上述第一种防护型式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等级。
如只需要单独标志一种防护型式的等级时,则被略去数字的位置应以“x”补充。
对电机产品,还可以采用下列附加字母R——管道通风式电机:W——气候防护式电机;S——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第二种防护型式试验的电机;M——在运转状态下进行第二种防护型式试验的电机。
字母R和W应标于IP和两个数字之间。
字母S和M应标于两个数字之后,如不标志字母S和M,则表示电机是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都进行试验。
管道通风和气候防护两种型式电机的技术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应在其产品标准中规定。
防护等级的标志方法举例如下:IP 2 2第二位数字(见表4.1.3-2)第一位数字(见表4.1.3-1)外壳防护标志字母防护等级标志应在产品铭牌上或外壳明显位置上标明。
如整个产品各部分外壳不属于同一防护等级,则应按其中最低的防护等级标志或分别进行标志。
4.1.3分级和定义产品的外壳按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内部及防止人体触及内部的带电或运动部分的防护等级分为7级,各级定义按表4.1.3―1的规定。
表4.1.3―1防护等级简称定义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1 防护大于50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的触及壳内带电体或运动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识地接近这些部分2 防护大于12 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12 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体或运动部分3 防护大于2.5 mm 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体或运动部分4 防护大于1mm 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1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体或运动部分5 防尘能防止灰尘进入达到影响产品不正常运行的程度;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体或运动的部分6 尘密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壳内;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体或运动部分产品的外壳按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的有害程度的防护等级分为9级,各级的定义按表4.1.3―2的规定。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自 1985-10-1 起执行本标准适用于旋转电机外壳的防护分级。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外壳对以下两种防护的各个等级的含义、标志方法和试验考核要求:第一种防护: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
第二种防护: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
本标准仅考虑在各个方面均符合设计规定的外壳,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外壳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应能保证其性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仅为人身安全而设置在外壳周围的栏栅应不算作外壳的一部分。
本标准不规定电机防止机械损害或潮湿(由凝露所引起的)、腐蚀性气体、霉菌、虫害等条件下的防护等级;也不规定电机在爆炸气体环境中运行的防护等级。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 34—5,与国际标准IEC 34—5小的技术差异是删去“电机常用的防护等级”条款及其附录A,并对试验规定为型式试验增加了补充规定。
1代号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由表征字母“IP”及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表示第一种防护的各个等级,第二位数字则表示第二种防护的各个等级。
数字的含义见表1和表2。
表1第一位表征数字表示的防护等级注:①本表中“简述”一栏不作为防护型式的规定。
②第一位表征数字为1至4的电机所能防止的固体异物,系包括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物体,其3个相互垂直的尺寸均超过“定义”栏中的相应规定数值。
③第5级防尘是一般的防尘,当尘的颗烂大小,纤维状或烂状已作规定时,试验条件应由制造厂和用户协商确定。
表2 第二位表征数学表示的防护等级注:本表中“简述”一栏不作为防护型式的规定。
采用说明:将国际标准I E C 34-5(1981)《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第二版)的“适用范围和目的”两条合并为“引言”部分,不加标题和编号,并在条文叙述顺序上作了编辑性修改。
1.1 单个表征数字当只需用一个表征数字表示某一防护等级时,被省略的数字应以字母“X”代替,例如IPX5或IP2X。
电动机防护等级标准
电动机防护等级标准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防止人体接触及运动部分,具体分为6个等级:●0级: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
●1级: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能防止人体
的某一大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识地接近这些部分。
●2级: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电机工作区域或运
动部分。
●3级: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电机工作区域或运
动部分。
●4级: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电机工作区域或运动
部分。
●5级:防尘,能防止大量灰尘进入电机工作区域,注意,并不能
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只能保证灰尘进入量不足以影响电机正常运行工作。
●6级:尘密,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电机,更好的保证了电机的运
行和寿命。
第二类是防止水进入电机内部,具体分为8个等级:
●0级:无防护。
●2级:能防止150度的滴水不对电机造成有害影响。
●3级:能防止600度的滴水不对电机造成有害影响,也就是淋水
不会对电机造成影响。
●4级:能防止溅水对电机无有害影响。
●5级:能防止喷射水对电机无有害影响。
●6级:能防止海水海浪或强力喷水对电机无有害影响。
●7级:能防止浸水状态下对电机无有害影响。
●8级:能防止在一定压力下浸水对电机无有害影响。
以上是电动机防护等级标准的分类及具体内容。
在选择和使用电动机时,请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以确保电动机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国产电机防护等级标准是指电机的主体外壳防护等级,由IP代码表示。
IP代码是将产品依其防尘、防止外物侵入、防水、防爆、防尘放水等级以及防腐蚀等性能进行分级的一种表示方法。
电机的防护等级通常分为以下几种:IP11:表示电机能够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具有专门的防护措施。
IP21:表示电机能够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IP22:表示电机能够防止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IP23:表示电机能够防止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并能够防止水滴进入壳内。
IP44:表示电机能够防止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并能够防止水滴进入壳内,同时具有防爆和防腐蚀性能。
IP54:表示电机能够防止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并能够防止水滴进入壳内,同时具有防爆和防腐蚀性能,并且具有防水和防尘性能。
请注意,对于具体的电机产品,其防护等级可能因制造商、型号、设计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选择和使用电机时,请务必参照产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01电机防护等级(第一位数字)的分级和定义防护等级(第一位数字)简称定义02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031 防护大于50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能防止人体的某一大面积部分(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但不能防止有意识地接近这些部分042 防护大于12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12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①053 防护大于2.5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能防止厚度或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金属线等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①②064 防护大于1mm的固体能防止直径大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能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mm的导线或片条触及壳内带电或运转部分①②075 防尘能防止灰尘进入达到影响产品正常运行的程度,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
086 尘密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壳内,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运动部分①?①对用同轴外风扇冷却的电机,风扇的防护应能防止其风叶或轮辐被手触及,在出风口,手插入时,其直径为50mm的护板不能通过。
②不包括泄水孔,泄水孔应不低于2级的规定。
09电机防护等级(第二位数字)的分级和定义防护等级(第二位数字) 简称定? ?? ???义100 无防护没有专门的防护111 防滴垂直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122 15o防滴与铅垂线成15o角范围内的滴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133 防淋水与铅垂线成60O角范围内的淋水,应不能直接进入电机内部144 防溅任何方向的溅水对电机应无有害的影响155 防喷水任何方向的喷水对电机应无有害的影响166 防海浪17或强加喷水猛烈的海浪或强力的喷水对电机应无有害影响187 浸水电机在规定的压力和时间下浸在水中,其进水量应无有害影响198 潜水电机在规定的压力下长时间浸在水中,其进水量应无有害影响?电机最常用的防护等级有IP11、IP21、IP22、IP23、IP44、IP54、IP55等。
IP防护等级标准---GB4208-1993IP防护等级的意义 - [专业知识]Tag: 相关知识IP防护IP(国际防护标准)是一个由DIN VDE 0470和DIN 40 050定义的术语。
这些标准给出了在额定电压不超过72.5KV时电器设备外壳的防护等级分类。
具体内容如下:1. 人身保护。
2. 电器设备的保护,防止固态物质包括粉尘的进入。
3. 电器设备的保护,防止水对设备造成的损害。
请不要理解为防腐。
按照IEC60529的划分,如下:海拔高度修正系数点击次数:270 发布时间:2007年1月29日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的防护区,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c等于本规范附表07.5.1中的修正系数Ko;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的防护区,海拔高度修正系数Kc等于本规范附表07.5.1中的修正系数Ko的倒数;修正系数Ko也可由下式计算:式中Ko :修正系数;H :海拔高度(m)。
海拔高度(m) 大气压力(Pa) 修正系数(K o)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1.013×1050.978×1050.943×1050.910×1050.877×1050.845×1050.815×1050.785×1051.0000.9640.9300.8960.8640.8300.8020.772插入资料: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分类:电机的绝缘等级是按照采用的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来分的,一般分为5级:1、A级105度2、E级120度3、B级130度4、F级155度5、H级180度中级电工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中(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在正弦交流电阻电路中,正确反映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式是()。
A、i=U/RB、i=Um/R C、i=u/R2.在理想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正确反映电流电压的关系式为()。
电机防护等级其中IP表示防护等级的标志符号A 第一位数字B 第二位数字其中:第一位及第二位数字构成异步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特征,其分级规定见表1-1。
表1-1电机外壳的防护等级级别防止人体触及机壳内部带电或转动部分的防护和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内部的防护。
第一位数字1能防止大面积的人体(例如手),偶然或意外地触及壳内带电或转动部分。
能防止直径大于50㎜的大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2能防止手指触及壳内带电或转动部分。
能防止直径大于12㎜的小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3防止人体触及机壳内部带电或转动部分的防护和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内部的防护。
4能防止厚度大于1㎜的工具,金属线或类似的物体触及壳内带电或转动部分。
能防止直径大于1㎜的小固体异物进入壳内。
5完全防止触及壳内带电或转动部分。
能防止积尘达有害程度,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但灰尘进入的数量不足以妨碍电机良好地运行。
级别防止水进入电机达有害程度的防护。
第二位数字1垂直的滴水对电机无有害的影响。
2与垂线成15度角范围内的滴水对电机无有害的影响。
3与沿垂线成60度角或小于60度角的滴水对电机无有害的影响。
4任何方向的溅水对电机无有害的影响。
5任何方向的喷水对电机无有害的影响6经受猛烈的海浪后,无有害数量的海水进入电机内部。
7当电机在规定的压力和时间条件下浸入水中,电机的进水不达到有害的数量。
8当电机在规定的压力和浸水时间内不限地浸入水中,电机的进水不达到有害的数量。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 4942.1-85 发布时间:1985-2-9本标准适用于旋转电机外壳的防护分级。
本标准规定了电机外壳对以下两种防护的各个等级的含义、标志方法和试验考核要求: 第一种防护: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壳内带电部分和触及壳内转动部件(光滑的旋转轴和类似部件除 外),以及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电机。
第二种防护:防止由于电机进水而引起的有害影响。
本标准仅考虑在各个方面均符合设计规定的外壳,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外壳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应 能保证其性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仅为人身安全而设置在外壳周围的栏栅应不算作外壳的一部分。
本标准不规定电机防止机械损害或潮湿(由凝露所引起的)、腐蚀性气体、霉菌、虫害等条件下的防 护等级;也不规定电机在爆炸气体环境中运行的防护等级。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EC 34—5,与国际标准 I E C 34—5 小的技术差导是删去“电机常用的 防护等级”条款及其附录 A,并对试验规定为型式试验增加了补充规定。
1 代号 表示防护等级的代号由表征字母“IP”及附加在后的两个表征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字表示第一种防 护的各个等级,第二位数字则表示第二种防护的各个等级。
数字的含义见表 1。
由华东公司总师办收集整理,仅供内部使用,请勿复制传播。
1表 1 第一位表征数字表示的防护等级采用说明:将国际标准 I E C 34-5(1981)《旋转电机外壳防护分级》(第二版)的“适用范围和目的”两条合 并为“引言”部分,不加标题和编号,并在条文叙述顺序上作了编辑性修改。
1.1 单个表征数字 当只需用一个表征数字表示某一防护等级时, 被省略的数字应以字母“X”代替, 例如 IPX5 或 IP2X。
1.2 补充字母 当防护的内容有所增加,可用补充字母来表示。
1.2.1 数字后的字母 对具有特殊应用的电机(如安装在船舶甲板上的开路冷却电机,在停机时进出风口都是关闭的),数 字后可加一字母以表示为防止进水而引起有害影响的试验是在电机静止(用字母 S)还是在运转(用字 母 M)的状态下进行。
电机、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8—79)4.1.1防护型式电视、低压电器产品的外壳有以下两种防护型式的分级:第一种防护型式是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内部及防止人体触及内部的带电或运动部分的防护:第二种防护型式是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有害程度的防护。
4.1.2标志方法表明产品外壳防护等级的标志由字形字“IP”及两个数字组成。
第一位数表示上述第一种防护型式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第二种防护型式的等级。
如只需要单独标志一种防护型式的等级时,则被略去数字的位置应以“x”补充。
对电机产品,还可以采用下列附加字母R——管道通风式电机:W——气候防护式电机;S——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第二种防护型式试验的电机;M——在运转状态下进行第二种防护型式试验的电机。
字母 R和 W应标于IP和两个数字之间。
字母S和M应标于两个数字之后,如不标志字母S和M,则表示电机是在静止和运动状态下都进行试验。
管道通风和气候防护两种型式电机的技术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应在其产品标准中规定。
防护等级的标志方法举例如下:IP 2 2第二位数字(见表4.1.3-2)第一位数字(见表4.1.3-1)外壳防护标志字母防护等级标志应在产品铭牌上或外壳明显位置上标明。
如整个产品各部分外壳不属于同一防护等级,则应按其中最低的防护等级标志或分别进行标志。
4.1.3分级和定义产品的外壳按防止固体异物进入内部及防止人体触及内部的带电或运动部分的防护等级分为7级,各级定义按表4.1.3―1的规定。
表4.1.3―1产品的外壳按防止水进入内部达到的有害程度的防护等级分为9级,各级的定义按表4.1.3―2的规定。
表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