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海洋要素的制图
- 格式:ppt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19
22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信 息 技 术①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洋科学技术局长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519)。
作者简介:钟煜宏(1985—),男,汉族,广东河源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信息技术。
通讯作者:吴梅桂(1986—),女,汉族,福建泉州人,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洋放射化学、海洋信息技术,E- mail:rosemg1027@。
DOI:10.16661/ki.1672-3791.2018.23.022基于VB和Surfer的海洋要素制图的批处理可视化系统①钟煜宏 吴梅桂*(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 广东广州 510300)摘 要:本文基于VB和Automation对象技术的使用程序控制Surfer自动绘图的方法,利用Surfer自带的Scripter脚本语言,可以实现Surfer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二次开发,实现海洋要素等值线图、分类图等不同类型图件的批量绘制,使用Visual Studio 2013开发工具,实现批处理可视化系统功能和界面,系统提供海洋数据处理功能,图件批处理等操作界面。
本系统可以显著提高海洋绘图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避免重复工作导致的误差。
关键词:Surfer Automation VB 等值线 批量绘图 海洋要素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b)-0022-03海洋制图数据量巨大,如果手动一个个处理数据,画等值线,效率低下,甚至容易出错,导致模拟结果失真。
根据需要,本文比较几种处理方法,形成批量画等值线图的可视化系统。
Surfer是美国Golden Software公司研制开发的绘图软件,其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网格化和插值方法,还具有强大的绘制等值线等矢量图能力,而且Sur fer的还提供了Automation技术,发现可以使用Visual Studio 2010的语言开发批量制图的客户端系统,此程序后台调用Surfer的Automation对象,轻松实现Surfer的强大图形绘制功能[1],本文选择Surfer软件的Automation技术去实现水质模拟可视化系统,去处理批量的数据。
第三章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处理§3.1 专题制图要素的数据类型地图上的数据除了说明性数据(如图名、图例、文字说明)外,主要由地理数据构成。
地:理数据是地图数据的主要内容。
地理现象的定性描述或定量描述构成地理变量,基于量表系统,地理变量按精确程度分为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比率量表。
在制图时需对这些地理变量进行分类、处理才能得到地理数据。
地理数据可分为定位数据、属性数据和时间数据。
属性数据也可称为非定位数据、描述数据或语义数据,它是对地图要素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的描述。
下面主要讨论用于专题制图的属性数据的分类问题。
属性数据可以文字、数字、图形、图像、语言等多种方式存在,不同的存在方式在描述事物的能力和特点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
属性数据用于专题制图时,可根据其对现象描述的:精确程度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一、定性数据定性数据是只描述现象的固有特征或相对等级、次序,即描述现象的定性特征而不涉及定量特征的数据。
如在地图上表达物体的分布、状态、性质、大小、主次等的数据。
这类数据没有量的概念。
如人口按民族可分为汉、回、满、维等,农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等,陆地地貌按外表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城市按规模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
定性数据蕴涵着事物的分类系统,而且绝大多数的分类系统都是一个层次结构,因此,定性数据不仅表达事物的同与异,而且可反映事物在分类树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当定性数据表示事物的等级和次序时,稍具有“量”的色彩,可将事物以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虽不能进行数值运算,但可进行统计分析。
定性数据对应于量表系统的定名量表和顺序量表。
二、定量数据定量数据包括两种,完全定量化数据和分级数据。
定量数据对应于量表系统的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完全定量化数据可完整地定量化描述物体,它不但有计量单位,而且有起始点,可描述物体的绝对量。
完全定量化数据除了具有分级数据描述事物差异的能力外,还可以明确描述事物间的比率关系。
海洋生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一、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在自然界中一切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就是自然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圈资源,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可更新性,反映出这种资源有生命,有自然更新能力。
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如果合理利用,便可以保持生物资源的生态平衡,不断更新繁衍,被人类持续利用。
否则,则日趋衰退,崩溃灭绝。
所谓合理利用,就是根据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海洋生物资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开发和利用。
滥捕和捕捞过度,是引起许多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下降的原因。
世界上许多传统性经济鱼类,都因过度捕捞而日趋衰竭。
20多年来,中国近海渔业资源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近海渔业资源从60年代后期起就开始衰退。
带鱼从年产量一百多万吨降到50万吨左右,小黄鱼几乎不见,大黄鱼产量不足 3×104t。
由于大规模搞底拖网,且网孔越来越小,把大量幼鱼都捕捞上来了。
后果是渔获物中成鱼减少,幼鱼增多;优质鱼比例下降,劣质鱼比例大幅度上升。
现在,黄海的带鱼和小黄鱼,已形不成渔汛。
东海的大黄鱼和带鱼,产量大幅度下降。
保护海洋生物资源,使人类可持续利用。
一方面,必须加强海洋渔业环境保护,尽量预防和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就是做到合理捕捞,既要使人类捕捞的产量达到最大,又要使海洋生物资源有所增长。
每一种海洋生物资源,每年都要因疾病死亡、被捕食或被捕捞而损失一部分,同时每年又因个体生长和幼体补充而增加一部分。
补充量与损失量之差,就是每年适宜捕捞的数量。
若捕捞量大于这个差,则超过该种海洋生物的补充能力,资源就要减少。
当每年的最高捕捞数量可使该种海洋生物的资源量仍得以保持稳定时,这个量就叫最大持续产量,也就是合理的捕捞数量。
要达到最大持续产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捕较大的鱼,不捕小鱼。
为了保护渔业资源,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包括禁渔区,禁渔期,最小捕捞长度,禁止捕捞亲鱼和幼鱼,还规定最小网目、规格、捕捞工具,最适捕捞量等,并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
第三节制图综合1、制图综合的概念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是次要的、非本质的物体舍掉,这个过程叫作制图综合。
它是通过概括和取舍的方法来实现的。
2、制图综合的目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显示客观世界。
具体来说,就是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抽象出基本规律更好的运用地图语言向读者传递信息,并可以延长地图的时效性,避免地图很快失去作用3、从对制图物体的大小、重要程度、表达方式和读图效果出发,制图综合分为:比例综合:地图比例尺缩小而引起图形缩小产生的选取和概括目的综合:由编图者对制图物体重要性的认识来确定是否选取。
感受综合:从读者的实际感受出发,由于视觉和记忆的因素产生的无意识的综合。
记忆综合和消除综合。
4、制图综合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1)地图上图形并非都能按比例尺机械缩小;(2)制图综合是一个科学抽象过程;(3)解决图面上缩小表象事物所产生的各种矛盾。
5、制图综合实质就是以科学的抽象形式,通过选取和概括的手段,从大量制图对象中选出较大的或较重要的,而舍去次要的或非本质的地物和现象;去掉轮廓形状的碎部而代之以总的形体特征;缩减分类分级数量,减少制图物体间的差别,并用正确的图形反映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
6、选取和概括的关系区别:概括是通过去掉制图物体总体中的细部及类别、等级的合并,更突出地反映物体的基本特征;选取针对单个或一类物体而言在新编图上应表示或舍去。
联系:概括通过选取来实现。
3-2 制图综合的方法1 、选取(1)选取概念:是从大量的制图物体中选出较大的或较重要的物体表示在地图上,而舍弃次要的物体。
(2)选取的步骤确定类别选取:根据地图内容设计的任务整个一类信息全部舍弃或者保留级别选取:舍弃某一级别信息。
弃次要的、等级低的对象1)主要——次要2)等级高——等级低;大——小3)整体——局部(3)选取的方法1)资格法①概念按照一定的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标准(资格)而进行选取的方法。
第一节水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1.绘制并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分类: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判断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3.水循环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判断1.江河水与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长。
( × )2.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 )3.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 )探究点水循环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
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入了解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答案太阳辐射能和地球重力能。
2.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某些环节,试把下表补充完整。
人类活动影响环节跨流域调水降水植树造林蒸腾、______、地表径流兴修水利工程______、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修梯田及平整土地下渗、地表径流答案地表径流人工降雨下渗蒸发3.水资源是通过水循环不断更新和再生的,是否可以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答案不可以。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的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
七年级海底地图知识点梳理海底地图是地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世界的海洋探险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
在七年级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海底地图相关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进行梳理:一、海底地形海底地形是指海洋底部地形的总称,包括各种地形要素和地貌形态,主要包括海山、海脊、海沟、海台、海盆等。
1. 海山海山是海底地形中的一种地形,是由火山岩和构造岩浆作用形成的,高度不等,通常为海平面以上1000米以下。
世界上最高的海山为夏威夷群岛的马乔里海山,高度达到了4207米。
2. 海脊海底地形中的另一种重要构造为海脊,是一种狭长的、高耸的、凸起的构造,它被认为是地球表面上最长的山脉。
海脊与火山、地震、热液喷口等现象有密切的关系。
3. 海沟海沟是海洋地形中的一种极深的地貌,其最大深度达到了11034米。
海沟通常位于两个板块相撞的地点,是地球表面上最深的区域之一。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沟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和秘鲁海沟。
4. 海台海台是海底地形中的一种较平坦的地形,通常位于大陆架外围。
海台的平均海拔通常在2000米至3000米之间,但也有例外,如南极洲周围的海台,平均海拔仅有500米。
5. 海盆海盆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区域之一,通常呈椭圆形或狭长形,包括海底扇、海底山脊、海沟等地貌。
海盆通常位于大陆架之外,是远离大陆沉积物的区域。
二、海底地图制图方法海底地图制图是通过声波反射原理来进行的。
制图过程中需要运用声纳测量技术和多波束测深技术,得出海底地形图及其洋底地质构造的详细情况。
海底地图的制图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波束测深,可以测量单一线路的深度,用于少量区域的测量;另一种是多波束测深,可以同时测量多条线路的深度,可以得出更加精细的海底地形图。
三、海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底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矿物资源、渔业资源等。
海洋石油资源是海底资源中开发利用最多的领域之一,主要集中在北海、墨西哥湾、海湾地区。
建筑测绘第三章制图标准1. 引言建筑测绘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制图是建筑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制图,可以将实地测量得到的数据以图形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建筑测绘中的制图标准,以确保制图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纸张规格在建筑测绘中,常用的纸张规格有A0、A1、A2、A3和A4等。
这些规格是根据ISO 216标准制定的,并根据尺寸的大小进行了分类。
以下是各种纸张规格的尺寸:•A0纸尺寸为841mm × 1189mm;•A1纸尺寸为594mm × 841mm;•A2纸尺寸为420mm × 594mm;•A3纸尺寸为297mm × 420mm;•A4纸尺寸为210mm × 297mm。
根据具体制图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规格进行绘图。
3. 字体和字号在建筑测绘中,使用适当的字体和字号可以增强图纸的可读性和美观性。
通常建议使用等线体、微软雅黑或宋体等字体,避免使用过于花哨的字体以免影响文字的清晰度。
字号的选择应根据图纸的大小和内容进行合理搭配。
对于一般的图纸,标题可以选择16号或18号字体,正文可以选择12号或14号字体。
对于较小的图纸,字号可以适当减小,但保证文字清晰可读。
4. 符号和标注在图纸上,符号和标注的使用是十分重要的,它们能够传达大量的信息并与文字相辅相成。
建筑测绘中常用的符号有:1.地理标志符号:用来表示道路、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常用的标志符号有实线、虚线、箭头等;2.建筑符号:用来表示建筑物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常用的建筑符号有墙体、窗户、门等;3.水文标志符号:用来表示水文要素,如水位线、水流方向、水深等;4.土地利用标志符号:用来表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如农田、林地、工业用地等。
标注的作用是对图纸中的各项要素进行说明和说明。
一般来说,标注应包括对象的名称、尺寸、坐标、材料等信息。
标注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与图纸的背景色形成对比,以便观察者准确理解标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