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热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7
开题报告(三)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窗帘以及各个环节功能的实现。
(四)拟达到的目的该系统着眼于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电路的简易性来设计。
尽量采用最简单的电路布线和选用价格较为合适的元器件,来进行设计以达到(1)手动控制:当用户需要采光时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按键接通或关闭电源,使步进电机通电打开窗帘或者拉上窗帘。
(2)光照控制:通过不同的光照强度值照射时,经由光照传感器收集信息后,窗帘会主动打开或封闭。
(3)红外控制:当光照强度没有到达预定值,则需要我们手动操纵红外遥控器,由1838红外接收头接收信号后,单片机进一步控制步进电机拉开或者拉上窗帘。
(4)通过按键可以让以上三种模式循环切换。
(五)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末期,一大批网络通信的家用电器、半自动化操作的电子产品等相继面世。
在家用智能冰箱、家用智能电视、家用智能洗衣机和各种家用电气化产品等功能综合为一体之后,诞生了住宅电子化的理念。
从那起,电动窗帘开始慢慢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些年,经过人们的体验与使用,智能窗帘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4年美国的研发人员Sun T和Li J等人所设计的节能翻转式窗帘系统,利用窗帘叶片接收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控制窗帘的升降。
在系统设计上,该系统由上位机完成数据的存储、分析和输出等,由下位机采用感光元件采集光照信息。
它的节能表现在其外层材质采用可收集光能的太阳能板材料,可以通过吸收白天照射在窗帘上产生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锂电池中。
该系统采用的太阳能转化技术可以为系统供电,节约了家庭的能源消耗。
2010年澳洲的科研人员Zhang C和Feng X等人硏制出一款由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B20组成的温度控制智能窗帘系统。
该系统能够将检测到的室外实时温度信息,然后将信息推送至手机App上,让用户选择是否开关窗帘,以实现窗帘的自动控制。
2017年日本的专家Han D和Chen X制作的光控检测节能智能窗帘系统,在窗户的玻璃与室内的窗帘之间安装了一种光线感应器。
石河子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2010509038 学院:机械电气工程学院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0(2)班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毕业论文(设计)起止时间:1.10——6.15文献综述摘要电梯控制系统设计文献综述1 电梯的定义及历史回眸1.1 电梯的定义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电梯。
它是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
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
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
1.2 电梯的发展历史回眸电梯技术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1)电梯的雏形阶段1785年,英国出现了用蒸汽机驱动的升降机;1900年,以交流电动机传动的电梯开始问世。
1902年,瑞士的迅达公司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按钮式自动电梯,采用全自动的控制方式,提高了电梯的输送能力和安全性。
(2)现代电梯的发展阶段1903年,美国奥的斯公司生产了不带减速器的无齿轮高速电梯,电梯传动机构采用曳引驱动代替以往的卷筒式,为当今高层的大行程、高速度电梯奠定了基础;1976年,电梯上开始运用微处理机,之后随着大功率晶体管模块的问世,以及微机及数字调节器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利用调节脉冲宽度来调节电子逆变器,实现了对电梯中电动机的调压调频(VVVF),达到了线性调速的目的;1990年,电梯控制系统由并行信号传输向以串行为主的信号传输过渡,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为实现电梯的群控,智能化和远程监控提供了条件。
1.3 我国电梯事业的发展现状[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给电梯行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2001年我国电梯产量达4.5万台,创造了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三次浪潮”。
51单片机开题报告51单片机开题报告一、引言51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工控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51单片机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8位微控制器,其核心是8051内核。
它具有低功耗、高性能和强大的外设功能,可实现各种控制和通信任务。
51单片机采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进行编程,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三、51单片机的应用领域51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电控制、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医疗设备等。
在家电控制方面,51单片机可以实现空调、洗衣机、电视等家电的控制和调节。
在工业自动化方面,51单片机可以用于控制生产线、机器人和仪器设备。
在智能交通领域,51单片机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灯、车辆监控和智能停车系统。
在医疗设备方面,51单片机可以用于血压计、血糖仪和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的控制和数据处理。
四、研究目标和方法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该系统将包括温度控制、照明控制、安防监控等功能。
具体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系统需求分析:对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定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
2. 硬件设计: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设计系统的硬件电路和接口电路。
其中,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执行器可以用于控制灯光和电器设备。
3. 软件设计:使用汇编语言或C语言编写51单片机的程序代码,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
其中,需要编写温度控制算法、照明控制算法和安防监控算法。
4. 系统测试与优化:对设计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以及研究目标和方法。
通过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可以提高家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枣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系统设计姓名:赵建学号:************年级:2015级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姓名缑亚楠职称讲师学科机械工程枣庄学院教务处制2017年02月22日说明一、开题报告前的准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指导教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
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
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
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
4.研究(或设计)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
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设计(论文)。
5.实施计划。
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
二、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可在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或学院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必须参加。
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
2.本表(页面:A4)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指导教师、所在学院(要原件)各一份。
三、注意事项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关键的环节。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设计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占恩平指导教师万文填表日期2012 年 3 月03 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
成熟的温控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们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而用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仪表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近年来单片机发展十分迅速,一个以微机应用为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单片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电力、冶金、化工、建材、机械、食品、石油等各个行业。
传统的温度采集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精度差,单片机的出现使得温度的采集和数据处理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温度是工业对象中的一个重要的被控参数。
然而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和测量方法也不相同;产品的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也不相同。
因此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方法也不相同。
传统的控制方式以不能满足高精度,高速度的控制要求,如温度控制表温度接触器,其主要缺点是温度波动范围大,由于他主要通过控制接触器的通断时间比例来达到改变加热功率的目的,受仪表本身误差和交流接触器的寿命限制,通断频率很低。
近几年来快速发展了多种先进的温度控制方式,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控制等。
这些控制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不但使控制变得简便,而且使产品的质量更好,降低了产品的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系统所使用的加热器件是电炉丝,功率为三千瓦,要求温度在400~1000℃。
基于 51 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单片机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温度控制系统是其重要的应用之一。
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本文将讨论基于 51 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二、系统设计原理1. 温度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关键元件,用于感知环境温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热电偶、热敏电阻、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本系统选择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温度特性,通过材料的电阻、电压、电流等参数的变化来测量温度。
2. 控制系统原理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器,它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逻辑判断,然后控制执行元件(如风扇、加热器等)来调节环境温度。
基于 51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通过采集温度传感器信号,使用自身的算法进行温度控制,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元件,从而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
三、系统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型本系统选择 51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考虑到其成本低、易于编程和广泛的开发工具支持等优点。
常用的型号包括 STC89C51、AT89S51 等。
2. 温度传感器选型温度传感器的选型最终决定了系统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选择适合的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如 LM35、DS18B20 等,其精度、响应时间、成本等因素需综合考虑。
3. 控制元件选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对应的执行元件,比如风扇、加热器、制冷器等,用于实现温度控制目标。
四、系统软件设计1. 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系统应当具备良好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温度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和控制策略来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
经典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等。
2. 硬件与软件接口设计单片机与传感器、执行元件之间的接口设计尤为重要,应当保证稳定可靠的通信。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技术已经成为各种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从简单的温度监测到复杂的温度控制,通过对单片机技术的灵活运用,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以及实现一定的智能化操作。
二、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温度控制系统是利用各种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通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并利用执行器对环境温度进行调节的系统。
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准确调节加热或降温装置,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监测系统设计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温度监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们可以使用单片机搭建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温度,并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实时监测和显示。
这里可以采用LM35温度传感器,并通过单片机的模拟输入引脚来获取温度数据。
通过LED数码管或LCD屏幕,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显示。
还可以设置温度报警功能,一旦温度超出设定范围,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四、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在温度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设计出一个温度控制系统。
通过对温度控制器的灵活配置,实现对加热或降温设备的精确控制。
在这个系统中,单片机不仅需要实现对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还需要根据监测到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单片机可以控制风扇或空调进行降温操作;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单片机可以控制加热设备进行加热操作。
这种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还可以节省能源,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通过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探讨,我对单片机在智能控制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单片机不仅可以实现简单的温度监测,还可以实现复杂的温度控制,通过对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单片机的运算处理,实现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
摘要对于热量计的研究,国外的技术明显的先进与国内技术,当前国内的热量技术主要仍然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一种是集中供暖,不仅造成了热量的损失,而且在收费的时候容易产生矛盾,采用按面积收费,造成能源的浪费。
为了更好的节约能源,克服传统的供暖计费方式带来的弊端,首先本文对热量的计量原理进行了分析,在考虑到测量流体的粘性、腐蚀性等运行环境的情况下,选择出合理的能量平衡公式应用到热量表中。
然后在综合考虑可行性、适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及易维护性等系统设计原则,选择出了基于基本热量计量原理的热量表硬件的硬件基本组成部分: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芯片、单片机、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晶振电路、LED显示及电路、复位电路等。
最后,在主电路的基础上设计出简洁、明了、实用的软件程序,来实现整个热量计费系统的最终运行,而本文研究的热量计适合中国国情,并且计费简单,按用热量计费,对于节约能源有很大的作用。
本文研究的系统的使用和推广对于节约能源、减轻大气污染、提高效率和改革供暖体制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单片机;热量表;温度传感器;流量测量;热量计量AbstractFor heat of thousands of research, foreign technolog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domestic obviously, the quantity of heat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technical main still exists some problems below: one kind is central heating, not only cause loss of heat in charge, and to be a contradiction, made according to the area, causing the waste of energy charge.In order to save energy, overcome traditional heating billing way, first this paper the malpractices of heat measuring principle is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fluid viscous, measuring corrosive operation environment situation, choose the reasonable energy balance formula applied to heat meter. Then in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advancement, safety and easy maintenance etc system design principle, choose the heat measure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eat meter hardware basic components: the sensors, amplifying circuit, A/D conversion chip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program memory, data storage, crystal resonance circuit, keyboard circuit and interface chip, LED display and circuit, reset circuit, etc. Finally, the main circuit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a concise, clear and useful software program, to realize the whole heat billing system eventually run.This paper studies the use and promotes the system to save the energy; reduce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raise the efficiency and reform heating system will play a huge role in promoting.Key words:Single chip; Heat meter;Temperature transmitter;Flow measurement;Heat metering devi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热力计概述 (2)1.3国内外发展状况 (3)1.4开发热量计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5)2 热量计的硬件电路设计 (7)2.1热量计计量原理 (7)2.3硬件的原理框图 (10)2.4信号处理部分 (11)2.5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11)2.6温度信号测量 (12)2.7温度测量电路 (12)2.8流量信号测量 (13)2.9显示部分电路设计 (13)2.10本章小结 (14)3 软件设计 (15)3. 1初始化主程序 (15)3. 2温度测量子程序 (15)3.3流量测量子程序 (16)3.4 热量计量子程序 (17)3.5 按键中断子程序 (18)3. 6显示子程序 (19)3. 7软件的低功耗设计 (20)4 系统抗干扰设计及误差分析 (23)4.1软件杭干扰措施 (23)4. 2系统误差分析 (24)4.3 计数误差的影响 (24)结论 (26)致谢 (1)参考文献 (2)1 绪论1.1选题背景当前,建筑节能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理工类题目: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智能电子密码锁的仿真设计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淮海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课题研究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安全防盗已成为社会问题,而锁自古以来就是防盗的重要工具,目前国内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机械锁,然而,眼下假冒伪劣的机械锁互开率非常之高,此外,即使是一把质量过关的机械锁,通过急开锁,甚至可以在不损坏锁的前提下将锁打开。
机械锁的这些弊端为一种新型的锁——电子密码锁,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设计采用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结合外围电路,组成电子密码控制系统,密码锁共6位密码,每位的取值范围为0~9,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和修改密码,每个密码按键都有声、光提示。
用户想要打开锁,必须先通过提供的键盘输入正确的密码才可以,当密码输入错误时会有提示,为了提高安全性,当密码输入错误三次将报警十分钟,期间输入密码无效,以防窃贼多次试探密码。
四位密码同时输入正确,锁才能打开。
锁内有备用电池,只有内部上电复位时才能设置或修改密码,因此,仅在门外按键是不能修改或设置密码的,因此保密性强、灵活性高。
其特点如下:1) 保密性好,编码量多,远远大于弹子锁。
随机开锁成功率几乎为零。
2) 密码可变,用户可以随时更改密码,防止密码被盗,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人员的更替而使锁的密级下降。
3) 误码输入保护,当输入密码多次错误时,报警系统自动启动。
4) 无活动零件,不会磨损,寿命长。
5) 使用灵活性好,不像机械锁必须佩带钥匙才能开锁。
6) 电子密码锁操作简单易行,一学即会。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锁专用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锁的体积缩小,可靠性提高,成本较高,是适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且需要有电源提供能量,使用还局限在一定范围,难以普及,所以对它的研究一直没有明显进展。
第一章前言1.1 意义及研究背景在工业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
其中温度控制也也越来越重要。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环境中的温度进行控制。
在石油工业中,加热炉尤为重要,加热炉应用非常明显。
而对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在整个工艺生产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加热炉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
由于这类对象使用方便,可以通过调节输出功率来控制温度,进而得到较好的控制性能,故在冶金、机械、化工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目前国内外发展状况电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国防、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是人类供热、取暖的主要设备的驱动来源,它的出现迄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期间,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电阻炉温度控制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当前比较流行的温度控制系统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PLC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工控机(IPC)的温度控制系统,集散型温度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时代,智能检测和控制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它不仅能完成较高层次信号的自动化检测,而且具有多种智能控制作用。
所以,单片机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文中主要采用的控制芯片为MCS-51,此芯片功能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从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MCS-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对硬件原理和程序框图做了简洁的描述。
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对芯片的外围扩展,来达到对电阻炉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1.3 本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及要求利用微机控制系统完成加热炉温度的检测、处理以及数字控制计算,根据数据结果或进行相应的处理或改变加热功率,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控制要求:1.现场温度值可处理。
2.温度范围为400-1000C。
开题报告主题: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温度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工业生产中的恒温恒湿设备,还是家用电器中的空调和冰箱,都需要进行温度控制。
而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能够结合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传感器技术,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确保产品质量和生活舒适度。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二、概述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是将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数据,经过控制算法计算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以调节加热或制冷设备实现温度控制。
该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温度控制需求。
三、技术原理1. 传感器模块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N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芯片等。
传感器模块负责采集环境温度数据,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到单片机系统中。
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常用的控制算法包括PID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等,通过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输出控制信号以实现温度调节。
3. 单片机系统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接收传感器模块采集的温度数据,并经过控制算法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机构实现温度控制。
常用的单片机包括STC系列、AT89C系列、PIC系列等,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对系统性能和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四、应用场景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在工业、农业、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工业应用:恒温恒湿设备、热处理设备、温控风扇等2. 农业应用:温室大棚、孵化器、水产养殖等3. 家用电器应用:空调、冰箱、温控水壶等五、研究内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涉及到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设计、单片机系统开发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传感器模块的选型和接口设计2. 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优化3.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开发六、个人观点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班级:测控三班成员:徐郡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二日一、引言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
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范围不同、精度不同,则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法也将不同;产品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不同、时效不同,则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算法也不同,因而,对温度的测控方法多种多样。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利用微机对温度进行测控的技术,也便随之而生,并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传感器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其应用领域较广泛。
传感器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了解并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对传感器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温度传感器的深入研究以及其用法与用途,基于实用、广泛和典型的原则而设计了本系统。
本系统利用传感器与单片机相结合,应用性比较强,本系统可以作为仓库温度监控系统,如果稍微改装可以做热水器温度调节系统、实验室温度监控系统,以及构成智能电饭煲等等。
课题主要任务是完成环境温度监测,利用单片机实现温度监测并通过报警信号提示温度异常。
本设计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灵活等优点。
本设计系统包括单片机,温度采集模块,显示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报警和指示模块五个部分。
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整个系统的核心是进行温度监控,完成了课题所有要求。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2.1学习DS18B20温度传感芯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2掌握LED数码管显示的原理及编程方法。
2.3掌握独立式键盘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4掌握51系列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的方法。
三、方案设计总体设计方案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控制器,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来设计数字温度计,系统由5个模块组成:主控制器、测温电路、显示电路、控制电路、报警及指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