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建筑防雷及接地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71
高层建筑怎么防雷高层建筑雷电防护六项措施有关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高层建筑防雷的特点,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四大要点:直击雷的防护、侧击雷的防护、雷电波侵入防护措施、地网与公用接地系统等。
高层建筑如何防雷?高层建筑雷电防护措施推举:高层建筑电梯怎么防雷?高层建筑电梯防雷接地保护措施一、高层建筑防雷的特点高层建筑的防雷,不仅要做好直击雷的防护,还要做好雷电波的侵入,雷电感应、地电位反击等方面的防护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告知进展,城市中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搞好高层建筑的防雷,把雷电造成的损失削减到最低限度,显得更加紧要。
高层建筑通常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其它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
这些建筑物的特点:高度高,简单受到直接雷击,特别是高度超过100m时,估计受到的雷击次数与它的高度成正比,高层建筑也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建筑物内配置的设备多且多而杂,特别是广泛采纳集成电路为核心电子计算机之类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的元器件集成度高,耐冲击电压,电磁脉冲干扰本领差,一旦受到破坏,不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而且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大。
二、高层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1、直击雷的防护这里的直击雷包括直击雷和侧击雷两种形式。
直击雷的防护高层建筑直击雷的防护重要采纳避雷带(网)作为接闪器,既在建筑物顶部四周受到雷击的部位按防护等级安装相应尺寸的避雷带(网)。
但由于建筑物上往往还有一些其它设施,如各种电器、空调散热器、冷却塔等突出层面的物体,不在上述避雷针(网)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采纳避雷针来进行保护。
采纳避雷针时,一般与避雷带联合使用。
在计算避雷针的高度时,可把屋面作为滚球的支撑面,但不可把天面对外延长作为支撑面,还可以采纳作图法来计算。
2、侧击雷的防护第一、二级高层建筑物的高度已经超过滚球半径,简单受到来自侧面、甚至自上面的雷点的攻击,因此,对第一、二级防雷建筑,侧击雷德防护液非常紧要。
由于高层建筑基本上属钢筋混凝土结构,可以充分利用柱子内的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2024年施工现场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一、引言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接地与防雷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为现场设备提供可靠的电气安全保护,有效防止因电流泄露、电气故障等导致的电击伤害和设备损坏。
同时,合理的防雷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雷电对施工场地和人员的威胁,避免雷电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本文将对2024年施工现场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接地安全要求1. 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应符合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和专业规范要求。
接地电阻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工作。
2.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专用的接地装置,并进行专业的接地设计和施工。
接地装置材料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3. 在施工现场,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并记录测试结果。
当接地电阻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4. 施工现场的主要设备和设施,如起重机、发电机、电焊机等,应具备可靠的接地装置,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护。
5. 在施工现场,对于地下铁道、天桥、电缆井等金属构筑物,应通过接地设施进行可靠接地,以确保其电气安全。
6. 施工现场各工作区域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接地联结,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7. 在施工现场使用的临时接地装置应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8. 施工现场的接地系统应与配电系统、供电系统等其他电气设施进行有效的联接,确保正常的电气运行。
三、防雷安全要求1. 在施工现场,应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2. 施工现场应设置合适的雷电接地装置,以有效引导和消散雷电直击点。
3. 施工现场的各个高处设施,如塔吊、起重机、高压线等,应设置专用的避雷装置,以防止雷电直接击中。
4. 施工现场的建筑物应设置有效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以分散和消散雷电的能量。
5. 施工现场的室内设备、电气设施等应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雷电引发的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
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规范和保护措施概述防雷接地系统是指为了减少雷电对建筑物及其设备的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接地措施。
本文将介绍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规范和保护措施,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施工规范1. 设计准则在进行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前,必须进行系统的设计。
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建筑物所安装的设备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2. 材料选择防雷接地系统中使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候性能。
铜材常常被用作接地体的主要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
3. 接地体布置接地体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而言,接地体应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相连,以形成一个连续的接地网络。
接地体的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所需的防雷能力进行确定。
4. 接地电阻测试在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以确保接地系统的质量。
测试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并且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
如果接地电阻超过了设计要求,则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二、保护措施1. 防雷装置的设置防雷接地系统中常常需要设置防雷装置,以防止雷电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直接影响。
防雷装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设置,例如铁塔、避雷针等。
2. 维护管理为了保持接地系统的良好性能,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这包括对接地体和接地线路的检查,及时修复受损部分,清除接地体周围的杂物以确保导电性能等。
3. 增强对地的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接地系统的效果,可以采取增强对地的连接措施。
例如,可以增加接地体的数量或者扩大接地体的面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
4. 教育培训对于使用防雷接地系统的人员,必须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使其了解系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建筑物和设备,减少雷电对其造成的危害。
结论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规范和保护措施是确保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防雷接地系统布置简图DQ2.6财务管理工作总结[财务管理工作总结]2009年上半年,我们驻厂财会组在公司计财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厂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全组人员尽“参与、监督、服务”职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核心,以成本管理为重点,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财务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总结。
现将二00九年上半年财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产量90万吨,实现利润1000万元(按外销口径)2、工序成本降低任务:上半年工序成本累计超支1120万元,(受产量影响)。
二、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用学习指导工作2009年是转变之年,财务的工作重心由核算向管理转变,全面参与生产经营决策。
对财会组来说,工作重心从确认、核算、报表向预测、控制、分析等管理职能转变,我们就要不断的加强政治学习,用学习指导工作,因此我们组织全组认真学习“十七大”、学习2009年马总的《财务报告》,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反思过去,制定了2009年工作目标,使我们工作明确了方向,心里也就有了底,干起活来也就随心应手。
2、· 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本增效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日益加深,轧钢行业受到严重冲击。
对此,我们树立以人为本、参与科学管理的企业管理理念,推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工作目标,着重解决成本控制的“瓶颈”的问题。
厂通过实行躲峰生产、休眠生产、集中生产等新的方式实现集约化生产组织管理,确保两线生产全面平稳、协调运行,降低运行成本。
努力提高成材率,优化生产工艺和物流周期管理,大力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厚板线针对油品消耗比较大问题,通过换滤芯、增加油箱中的油的体外循环过滤次数等方式,降低了油品消耗,2月份厂成本比1月减低923万元,3、4、5月也都完成了目标成本。
3、· 加强预算、预测、控制管理预算管理是财务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点,根据2009年公司财务预算指标,财务组逐项落实,横向分解到部门,纵向分解到产线、工序。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是保证建筑物电气系统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
正常的电气接地能有效地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触电伤害,而良好的防雷系统能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措施。
一、建筑物电气系统的接地1. 接地原理接地是将建筑物电气系统的金属构成部分与地之间建立电气连接的措施,以实现电荷平衡和电流回流。
接地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安全接地:将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导体通过良好的接地系统与大地连接,以确保设备在正常工作和故障情况下的人身安全。
(2)保护接地:将建筑物的金属构成部分通过接地系统与大地连接,以实现对闪电和静电的保护,减少雷击和静电放电对建筑物及人员的危害。
2. 接地方式建筑物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接地:将设备和电气线路的金属导体直接通过接地电极与大地连接。
(2)间接接地:将设备和电气线路的金属导体通过接地电极与阻抗低的设备或金属结构连接,再通过这些结构与大地相连。
(3)混合接地: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的结合使用,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3. 接地电极的选择选择接地电极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阻:接地电极的电阻要尽可能低,一般不应大于10欧姆。
(2)耐腐蚀性:接地电极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以保证长期可靠运行。
(3)防雷性能:接地电极应能有效地耗散雷击电流,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的危害。
二、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室外和室内两个方面。
1. 室外防雷措施(1)接闪装置:安装接闪装置可以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提供有效的防雷保护。
接闪装置能够吸收和分散雷电过电压,避免雷电直接打击建筑物。
(2)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金属导体,铺设在建筑物周围的屋顶上。
它能有效阻断雷电的侵入,减少雷击危害。
(3)接地系统:在建筑物周围和顶部安装良好的接地电极,确保雷电能够通过地下导体回流到大地,减少雷电的危害。
2. 室内防雷措施(1)引下线:引下线是将接闪装置或避雷带与接地电极连接,将雷电引入地下导体。
第十章㊀防雷与接地系统审图要点防雷接地系统是保证建筑物及其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保安系统,从安装讲没有难度,没有复杂的设备,更没有高深的技术,但是它是一个很重要的系统㊂往往有些建筑物和电气系统在防雷和接地上没有处理好,造成了极大的损失㊂一㊁防雷系统1)建筑物和电气系统无论采用哪种防雷方式,都应掌握其引下线的组数㊁引下方法㊁接地极根数及敷设方法㊁接地电阻要求以及材料加工防腐要求㊁焊接方法等㊂有些建筑物的引下线常采用建筑物的柱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读图时应对照土建图样并指明主钢筋连接点要焊接成一整体,保证接地电阻符合要求㊂2)采用避雷针方式应看其高度㊁结构型式㊁材料规格㊁个数㊁有无铁塔㊁安装位置㊁加工精度㊁铁塔的加工图等㊂3)采用避雷网或避雷带方式应看其距屋顶高度㊁支撑的间距㊁屋顶网格布置㊁屋顶突出物(如烟囱等)防雷的处理㊁材料规格等㊂4)采用避雷器方式应看其电压等级㊁规格型号㊁安装方式㊁金工件或基础加工图等㊂5)采用避雷线方式应看其避雷距离㊁杆塔的档距㊁杆顶支持绝缘子的设置及型号㊁导线的规格型号㊁接地点设置㊁金工件加工图等,并应参照架空线路的图样查看有关内容㊂二㊁接地系统在电气系统中常将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㊁金属管路及构件和大地可靠的连接,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这样的做法称做接地或保护接地㊂在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㊁金属管路及构件和工作零线(中性线)可靠连接,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Ω,这样的做法称做接零或保护接零㊂在接零系统中通常将工作零线在进户处或线路中再次多点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这样的做法称做重复接地,并且接零系统必须重复接地㊂此外还有为了消除雷电和过电压的危害而设置的过电压保护接地,为了消除在设备运行生产中的静电而设置的防静电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而对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㊁屏蔽罩㊁屏蔽线外皮或建筑物金属屏蔽体等进行的屏蔽接地㊂在低压供电系统中以往常采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如图10-1所示㊂近几年来为了改善和提高安全用电程度,在中性点接地配电系统中应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如图10-2所示㊂在住宅配电系统中常推荐使用漏电保护器㊂对于接地系统应先看采用的方式是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供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还是三相五线制,是否有漏电保护装置㊂保护接地系统要看其接地极(网)的设置㊁根数㊁接地引线的敷设㊁连接要求㊁接地设备的接引装置㊁所有材料的加工要求㊁规格㊁加工图是否完整㊁系统的整体布置㊁敷设要求㊁防腐镀锌及接地电阻要求等㊂图10-1㊀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a)TN-C㊀b)TN-C-S 图10-2㊀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TN-S)1 单相设备㊀2 三相设备保护接零系统除了上述内容外还要看其重复接地点的设置㊁接地零线的敷设㊁接零设备的接引装置等㊂其他过电压保护接地㊁防静电接地㊁屏蔽保护和上述基本相同㊂在熟悉图样的过程中,对图中不妥之处㊁存在问题和有碍施工的部位要做详细记录,对图中有怀疑或一时弄不清的部位要在图上用铅笔标出并做好记录,结合下节核算的内容,提出改进建议,以便在会审图样时提交给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㊂在熟悉图样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图样与图样之间㊁图样与说明之间㊁图样或说明与国家标准㊁规程㊁规范之间有无矛盾之处㊂2)电气施工图样与土建㊁管道㊁通风㊁设备㊁机装等其他专业的施工图样有无矛盾之处,特别是电气管路㊁电气竖井在总体设置上和其他专业有无交叉㊁有无布置不合理之处,如管路的交叉影响结构强度或超越垫层所允许的厚度等㊂3)主要设备的几何尺寸㊁标高㊁位置有无差错,预埋管路和铁件及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主要负重部位的土建结构是否合理,按图样施工有无实际困难等㊂4)主要设备材料的选择有无出入,控制电路是否正确,逻辑功能是否完善,继保系统设置是否正确,接地防雷系统是否可靠,和电气系统的负荷等级是相符㊂5) 安全用电 是否安全;加工部件图及说明能否满足加工制作的要求等㊂6)设计说明是否详细,选用的标准图㊁图册是否正确可用;图样中有无不能满足安装施工需要的部分等㊂992第十章 防雷与接地系统审图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版)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l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防雷与接地系统安装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5-50所示。
2 建筑物防雷、接地施工及安全措施1) 建筑防雷:(1) 本建筑防雷等级为二类。
建筑的防雷装置满足防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及雷电波的侵入。
(2) 接地装置: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利用 40X4 热镀锌扁钢将桩基承台钢筋网,桩基钢筋连接起来构成接地网络。
桩基承台钢筋,桩基钢筋及热镀锌扁钢之间的连接均采用焊接.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
(3) 楼顶采用避雷针、避雷带、屋顶建筑物金属构件等混合作为接闪器,利用结构钢柱作为引下线,每层外墙连续钢梁焊接成一体形成均压环,并与引下线钢柱可靠连接。
公寓屋顶采用-25X4热镀锌扁钢组成不大于10mX10m 或12mX8m 的网格作为接闪器,屋面上的金属设备及金属物体均需与屋面避雷装置可靠连接,利用钢筋混凝土柱内二根>Φ16结构主筋上下焊接作为引下线。
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风机、栏杆、旗杆、金属构件、冷却塔等与避雷带做可靠电气连接,突出屋面的非金属风道、风管、烟筒均大避雷针保护范围内。
预留预埋 引下线敷设 避雷线支架安装 避雷线安装室外接地体敷设 接地电阻测试 图2.5-50 防雷接地施工工艺流程(4) 外墙的金属门窗,幕墙金属结构,外墙栏杆与均压环焊接以防侧击雷。
2) 接地及安全(1) 本工程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与电梯机房、消防控制室、通讯机房、计算机房等的接地共用统一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实测不满足要求时,增设人工接地。
(2) 垂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底端及顶端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电梯轨道下端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建筑外墙的全部金属栏杆、玻璃幕墙等主龙骨等均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
(3) 所有强、弱电竖井内均垂直敷设一条40X4镀锌扁钢,其下端与基础接地网连接。
(4) 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其与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金属构件联结,卫生间、淋浴间采用局部等电位联结,所有局部等电位接线盒采用BV-1*4mm2导线在地面内或墙内穿管暗敷,与卫生间内给排水管、金属浴盆、金属采暖管以及建筑物内钢筋网等可靠等电位局部连接。
防雷与接地系统设计说明一. 设计依据1. 国家标准及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2. 国家标准图集:《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0DX001《防雷与接地安装》D501-1~4《室内管线安装》D301-1~33.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范,标准图集;4. 业主对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二. 工程概况1. 本工程建筑名称为宝兴TESCO购物中心位于广州天河区东圃;2. 本工程建筑物层数:购物中心地上4层,地下2层;地上每层建筑面积约8023m2,总建筑面积64720.1 m2,建筑高度21.15m。
3. 本工程建筑物为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三. 防雷及接地系统1. 本工程建筑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3312次/年,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设置防雷设施。
2. 防雷措施:本工程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和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2.1 防止直击雷措施2.1.1 在建筑物易受雷击的屋角、女儿墙等部位设置避雷带,并在建筑物屋面设置不大于10x10米或12x8米的避雷网格。
不同高度的避雷带应焊接连通。
2.1.2 屋面上所有金属构件应用∅12热镀锌圆钢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突出屋面的非金属物体可加装独立小针保护。
2.1.3 采光天窗的金属框、钢雨蓬、钢栏杆、风管以等应用∅12热镀锌圆钢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屋顶风机支架以及避雷短针应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2.1.3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两根主钢筋∅≥16mm)或钢结构柱作为防雷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m。
2.2 防侧击雷措施2.2.1 利用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2.2.2 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
本建筑外墙上的广告排等金属外框的顶端和底端应就近与防雷装置焊接连通。
防雷接地系统安装和测试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和测试是确保建筑物或设备在雷电天气中能够有效防止闪电侵入并将电荷安全引入地下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介绍安装和测试防雷接地系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接地系统安装1. 确定接地系统位置:接地系统通常应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周围开阔地面上,并远离可能造成干扰的电源线、通信线等。
2. 安装接地极:接地极是接地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挖掘洞穴并将接地极插入其中,确保接地极与地面充分接触。
常用的接地极有金属杆或铜板。
3. 连接导线:将接地极与建筑物或设备的金属结构相连接,使用导体电缆固定紧密,并确保连接良好。
二、接地系统测试1. 静态测试:静态测试主要是测试接地系统的电阻值。
在合适的测试点上使用万用表或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系统的电阻,确保其符合要求。
通常,地面电阻值应低于10欧姆。
2. 动态测试:动态测试是在雷电模拟条件下进行的,主要测试接地系统对于雷电冲击的响应能力。
通常采用雷电模拟器模拟雷电放电,并测量接地系统上出现的电压和电流变化。
测试时应有专业人员操作,确保安全。
3. 系统调试:安装和测试完成后,对接地系统进行系统调试。
通过检查接地极的安装和接线情况,确认系统工作正常,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三、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接地系统安装和测试需要注意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和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专业人员操作:接地系统安装和测试应由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符合规范:接地系统的安装和测试应符合相关电气和建筑规范标准,确保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4. 定期检查维护:接地系统安装和测试完成后,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总结:防雷接地系统的安装和测试是确保建筑物或设备在雷电天气中能够有效防止闪电侵入的重要步骤。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定接地系统位置、安装接地极并连接导线。
测试过程中,应进行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确保接地系统的电阻和响应能力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技术的探讨摘要:建筑工程中对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介绍,概述了现代建筑中防雷系统安装方法及要求及防雷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性能。
关键词:防雷接地、安装、方法、要求、问题、控制措施前言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寿命。
因此,必须提高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水平,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结构,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保证建筑物内的人身安全和各种设备的正常运作。
一、防雷接地系统在建筑防雷接地系统中,常用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1.接闪器。
接闪器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也是避雷系统中唯一暴露在建筑屋面上的设置。
它们的施工质量从侧面反应出电气施工的水平,而且也会直接影响防雷接地的可靠性。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滚球半径的高度时,建筑物的侧面会遭受雷电侧击,因此建筑物应采取措施防止雷电侧击。
通常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使在滚球半径高度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2.引下线。
引下线是连接防雷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的一段导线,其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置。
引下线可以是由若干并联的电流通路,其电流通路的长度应是最短的。
目前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是将混凝土柱子内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3.接地装置。
接地体包括: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二、防雷系统安装方法及要求属于防雷系统的有避雷网、避雷针、独立避雷针、避雷针引下线等。
1.避雷网安装(1)沿混凝土块敷设(2)沿支架敷设2.避雷针安装(1)在烟囱上安装根据烟囱的不同高度,一般安装1~3根避雷针,要求在引下线离地面1.8m处加断接卡子,并用角钢加以保护,避雷针应热镀锌。
(2)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在屋顶上及侧墙上安装应参照有关标准进行施工。
避雷针制作应包括底板、助板、螺栓等的全部重量。
避雷针由安装施工单位根据图纸自行制作。
(3)在金属容器上的安装避雷针在金属容器顶上及油罐壁上安装应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
建筑防雷做法建筑防雷是指在建筑物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免受雷击的危害。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具有高能量和强破坏力,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建筑物可能会受到雷击,造成严重的后果。
建筑防雷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建筑物的安全,防止雷电进入建筑内部或对建筑物进行破坏。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做法:1. 接闪系统:接闪系统是建筑防雷的核心措施之一。
它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装置,用于引导雷电流经过安全通路,将雷电引入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接闪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2.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建筑防雷的基础设施,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
良好的接地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物受雷击的风险。
接地系统包括接地极、接地网、接地线等部分,其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确保接地电阻小、接地效果好。
3. 金属屋面:金属屋面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将雷电迅速引入接地系统,减少雷击风险。
因此,在一些对雷击风险较高的建筑物上,采用金属屋面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的防雷能力。
4.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保护建筑物的装置。
当雷电接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会通过放电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
避雷针的高度、材料选择和安装位置等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确定。
5. 避雷带:避雷带是一种围绕建筑物周围设置的导电装置,用于引导雷电流经过安全通路,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带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并降低雷击对建筑物的损害程度。
6. 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外墙或屋顶上的网状导电装置,用于引导雷电流经过安全通路,将雷电引入地下。
避雷网可以有效地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并减少雷击对建筑物的损害。
7. 雷电监测系统:雷电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这对于一些对雷击风险较高的建筑物,如高层建筑、电力设施等,尤为重要。
施工现场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施工现场的接地与防雷安全是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接地和防雷措施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发生事故的风险,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就施工现场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施工现场接地要求1. 接地电阻要求:施工现场的接地系统应当保持良好的接地电阻。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若接地电阻过大,会影响接地的效果,增加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隐患。
2. 接地导体材料要求:施工现场接地系统的导体材料应选择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材料,如优质的铜导线或铜带。
接地导体应铺设在地下的适当深度,以保护导体免受外界损坏。
3. 接地网的布设要求: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设接地网。
接地网的布设应该覆盖整个施工区域,并合理规划接地点的布设位置,确保周围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尽量减小接地导体的共同阻抗。
4. 接地系统的维护与检测要求:施工现场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测。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连接情况是否正常,接地导体是否受损,接地电阻是否满足要求等。
对于损坏的接地导体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保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5. 接地系统的单点接地要求:施工现场的接地系统应当实行单点接地原则。
单点接地是指将接地系统的所有接地点通过导体连接在一起,以减小接地电阻,并减少接地系统的共同阻抗。
二、施工现场防雷安全要求1. 防雷系统的设计要求:施工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雷系统的设计。
防雷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并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合理布置。
防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避雷针、接闪器、避雷网等。
2. 避雷设备的安装要求:避雷设备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装。
避雷针的安装应尽量选择高处,避免被遮挡。
接闪器的安装应选择在施工现场电气设备近旁,以保护设备免受雷击影响。
3. 防雷接地的要求:施工现场的防雷系统应有良好的接地,以确保雷电过电压能迅速引导到地下。
防雷接地的电阻应满足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