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门下吸引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32
于红静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Aspiration of Subglottic Secretion
声门下
No Suction
Suction
分泌物往往积聚在声门与气囊之间,随着患者的呼吸,一过性气囊压力下降,以及体位变动、气道管径改变等原因,分泌物从气囊的边缘流入,进传统声门下吸引的主要原理
声门下吸引导管
气管
套囊上吸引口
吸痰口
•应用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气囊套管可以通过负压吸引直接吸出积聚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
声门下吸引技术
囊上段的连续或间歇引流来控制分泌
TaperGuard 气管导管,锥形套囊设计可显
著减少咽喉部微少吸入,与最常用的
Mallinckrodt Hi-Lo 气管导管上的传统圆桶形PVC 套囊相比,平均可减少90%。
before suctioning the ETT, before repositioning the ETT, before deflating the cuff, and before repositioning your patient to
prevent aspiration of pooled secretions
•吸痰前、调整气管导管位置前、
•拔管前均应先行Hypopharyngeal Suction。
声门下吸引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作者:马欣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关键词】声门下吸引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47-01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常常会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VAP是最常见和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症率为百分之九至七十,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
目前临床上公认的细菌侵入下呼吸道引发VAP的主要途径是误吸。
由于对于声门以下的分泌物,气管套囊也不能完全防止吸入,因此至少有百分之二十一至五十的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发生误吸,而且套囊又会刺激声门以下的部位,导致分泌物增加而引发误吸[1]。
声门下吸引法的应用,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我们对2012年11月份至2013年5月份在我科住院治疗的50名患者进行了声门下吸引发,有效预防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012年11月份至2013年5月份在我科入住的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50名,男27例,女23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2±47),其中神经外科患者23例,心外科患者7例,普外科患者9例,妇科患者3例,呼吸内科患者8例。
2 护理措施2.1 抬高床头将床头抬高至35-45度,这种体位有助于病人在发生误吸或胃内反流时,避免分泌物直接进入到气道内,同时也降低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2.2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避免气管插管脱出及扭曲,及时有效的吸出痰液,每次吸痰时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底部在上提1-2cm在开始吸痰,确保深部痰液的有效吸出。
2.3 保持气囊充盈良好使气囊压力在25-30cmH2O之间,这个压力即可以阻断气囊与气管壁间的漏气,又可以防止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性损伤,预防口腔和胃内容物的误吸,临床护理中我们使用测气囊压力表检测,是压力持续保持正常水平。
3 声门下吸引技术3.1 持续声门下吸引技术我科应用的是墙式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将一次性吸痰装置通过吸引器连接管与声门下吸引管连接,用恒定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声门下吸引技术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准备工作操作者洗手,戴口罩、帽子。
准备好吸引装置,包括吸引器、连接管、吸引瓶等。
持续声门下吸引应用及护理持续声门下吸引应用及护理ICU患者常因病情危重而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但MV常常会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VAP是常见的严重的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在20%~75%,死亡率为20%~50%,误吸是VAP的主要感染途径。
传统人工气道无法去除声门下间隙的潴留物,只能通过增加气囊内压力减少误吸,但其不良反响多,可造成气管黏膜受压,局部缺血,糜烂出血,甚至造成气管食管瘘,声门下吸引那么可防止上述现象出现,减少VAP发生,降低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用2021年2月~2021年6月收治重症85例,需要MV的患者随机分为声门下吸引组43例为研究组,非声门下吸引组42例为对照组。
同步收集声门下,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检查,记录每日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性状及发生VAP的例数及时间。
每位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并均以0.1%洗必泰和25%碳酸氢钠液交替口腔护理,4次/d。
采用开放式一次性吸痰管,根据情况吸痰,每次吸痰前向气道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0~20 ml,稀释痰液,严格无菌操作,每2 d检查血常规、胸片,送检气道抽吸物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
1. 2 方法VAP标准【1】X线胸片出现新侵润阴影或存有侵润影扩大,合并下述至少2项:①体温>38.3℃ ②WBC>12.0×109/L或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CASS组VAP发生11/43,NCSAA组VAP20/42 两组有统计学差异。
发生VAP31例中机械通气天数d,未发生VAP的机械通气天数d,VAP发生死亡率11/31,未发生VAP死亡7/54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的局部功能丧失,影响了患者的咳嗽能力,常规人工气道对于口咽局部分泌物很难彻底吸出,分泌物沿气管套管套囊与气管壁的缝隙进入下呼吸道发生VAP以导致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本研究结果说明持续声门下吸引可经过侧孔,可以将囊上的分泌物吸干净,大大减少VAP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声门下吸引课件(一)声门下吸引课件教学内容•声门下吸引的定义及意义•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技巧•实际应用场景演示和练习教学准备•PPT或投影仪•演示材料:录音实例及应用场景•白板/黑板和笔•麦克风教学目标•理解声门下吸引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技巧•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和自信地进行声门下吸引设计说明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声门下吸引的概念和意义,并通过有趣的实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
通过多次练习,学生能够在实际场景中应用声门下吸引技巧,提高吸引观众的效果。
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话题: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你听过声门下吸引吗?它有什么作用?2.课堂讲解–介绍声门下吸引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为什么它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很有效。
–展示录音实例,比较使用和未使用声门下吸引的效果差异。
3.技巧讲解–分析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技巧:包括使用声音和节奏的变化、语速和音调的调整、重点词语的突出等。
–提供示范演练,让学生感受正确的声门下吸引效果。
4.实践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自选一个实际应用场景,如演讲、表演等。
–学生根据所学的技巧进行实践,通过小组表演展示吸引观众的效果,并互相评价和反馈。
5.总结梳理–引导学生总结声门下吸引的关键点和技巧,回顾和强化所学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实践以及小组练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声门下吸引的技巧。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演讲或表演技巧,提高吸引观众的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应该继续运用和完善所学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吸引力。
声门下吸引指南解读英文回答:Preparation.Gather necessary materials: laryngoscope, suction catheter, sterile gauze, and suction tubing.Position the patient supine with the head extended and the neck slightly flexed.Insert the laryngoscope into the mouth and visualize the glottis.Use the suction catheter to aspirate secretions from above and below the vocal cords.Technique.Insert the suction catheter through the vocal cordsand into the subglottic space.Apply gentle suction while withdrawing the catheter. Repeat the process until the secretions are removed. Complications.Damage to vocal cords or trachea.Bleeding.Laryngospasm.Pneumonia.Special Considerations.Use a smaller suction catheter for pediatric patients. Consider using a bronchoscope for difficult cases.Do not apply excessive suction, as this can cause damage to the tissue.中文回答:声门下吸引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