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第四章参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8
思修第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第四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一、单项选取1、马克思主义以为,道德来源于(D)A.人性中情感、欲望B.“天”意志或“神”启示C.人先天具备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社会关系形成及人类自我意识形成与发展2.、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引和纠正人们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
这指是道德(B)A.结识功能B.调节功能C.沟通功能D.教诲功能3、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阐明(B)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备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性质D.社会道德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发展变化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反映了中华民族老式美德中(A)A.责任意识与奉献精神神B.谦虚礼让精神C.恪守诚信精神D.人际和谐精神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中华民族老式美德中(B)A.责任意识B.仁爱精神C.谦敬礼让D.诚信精神6、孟子云“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阐明中华老式美德非常注重(B)A、级别观念B、人伦价值C、尊卑观念D、整体利益7、“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老式(A)A、注重整体利益精神B、仁爱精神C、注重道德践履D、向往抱负人格8、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道德B.原始社会道德C.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道德D.一切社会共有道德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规定(B)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10、曾子说:“五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体现了中华老式美德中(B)A.礼让精神B.强调道德修养塑造抱负人格精神C.奉献精神D.宽厚待人精神11、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待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文化及道德有两种对立观点:全盘否定与全盘必定。
思修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D6.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国B. 敬业C. 诚信D. 友善答案:B8.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一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B10.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是?A. 社会主义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爱国B. 诚信C. 友善D. 法治答案:ABC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任务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促进经济发展D. 实现民族复兴答案:ACD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自由B. 平等C. 公正D. 法治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B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以下哪些选项?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 )。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B.语言的产生和发展C.劳动的产生和发展D.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D )。
A.传统B.语言C.公有制D.劳动4.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是( C )。
A.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C.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D.动物的一种本能5.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A )。
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6.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D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体现着( A )。
A.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B.基础性要求和全民性要求的统一C.相对稳定性要求和变动性要求的统一D.理论性要求和实践性要求的统一8.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 C ) 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
A.个人主义B.民族主义C.集体主义D.小团体主义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B )。
A.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思考与练习第四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C2.ACDE3.C4.D5.C二、简答题1、什么是道德?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传统美德中精华的部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部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要学习借鉴前人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在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3、什么是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答: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现为:(1)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统加强道德实践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国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2、中华传统美德中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和良好行为规范,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
()3、中国传统道德已成为历史,某些还成为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抛弃。
()4、中华传统美德虽然崇尚“仁爱”原则,主张“仁者爱人”,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但并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5、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谦敬既是个人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
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
()6、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7、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8、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9、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10、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调节人类关系的唯一手段()11、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所以道德没有阶级性()12、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必要提倡共产主义道德()13、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民服务()14、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15、在集体的束缚中个人无法获得自由()16、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17、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8、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19、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第四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
A.社会舆论B.经济基础C.先进思想家D.政府2.在下列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能决定经济的发展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3.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A.个人主义B.英雄主义C.集体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思想B.崇尚远大志向,重视道德节操的精神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成信5.当前我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为人民服务D.诚实守信8.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的态度是()。
A.复古主义B.虚无主义C.批判继承D.全盘吸收9.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B.共产主义道德产生于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C.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是最先进的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没有提倡的必要10.下列不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是()。
A.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C.诚实劳动获取正当个人利益D.制假贩假谋取暴利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提出的。
A.荀子B.贾谊C.范仲淹D.林则徐12.13.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14.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许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020思修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单元练习及参考第四章单元练习一.单选题(共51题,35.7 分)1(),在多元多样中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共识,在变化变动中一以贯之,既肯定主流又正视支流,有利于形成既有国家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既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既坚守基本的社会思想道德又向着更高目标前进的生动局面。
A、坚持社会思想道德B、加强党的理论建设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得分:0.7 分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
A、志愿服务B、大学生社团C、工会组织D、慈善机构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 A 得分:0.7 分3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
A、民族精神B、理想C、精神D、核心价值观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得分:0.7 分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A、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B、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C、民族层面的精神追求D、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 D 得分:0.7 分5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的重要问题。
A、建设什么样的国家B、建设什么样的社会C、培育什么样的公民D、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得分:0.7 分6 学雷锋活动的常态化项目之一是,每年的()月()日,围绕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社会集中组织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
A、3 月15 日B、4 月8 日C、3 月 5 日D、4 月 5 日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 C 得分:0.7 分7(),是指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处于价值体系的统摄和支配地位,是一个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引领一个社会各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一、单选题1.道德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
A.社会意识形态B.风俗习惯C.心理现象D.政治现象2.人类最初的道德的表现形式是( ) 。
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内心信念D.宣传教育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B.社会关系的形成C.风俗习惯产生D.个人意志的出现4.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出现5.与法律相比较,道德规范提倡()。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 应当怎样6.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生产实践C.社会进步D.社会规范7.人类最初的道德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A.个人意志B.长老权威C.风俗习惯D.法律条文8.道德的本质是()。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在法律上的反映C.全体人民的意愿D.统治阶级的意志9.道德的主要功能是()。
A.导向功能B.沟通功能C.辩护功能D.认识与调节功能10.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
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11.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的历史过程。
A.直线上升B.直线下降C.曲折上升D.平直前进12.“夙夜在公”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A.注重整体利益的精神B.“仁爱”原则C.重视道德践履D.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1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爱国主义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B.经济建设C.文化建设D.集体主义15.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B.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C.相互矛盾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17.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具体的价值选择应该()。
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1.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2.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二、论述1.怎样培养和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2.如何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3.如何理解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关系4.试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论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三、材料分析1982年,在古城西安的街头,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共产党员张华为救出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农民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有人认为,张华的人生价值远比农民价值大,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试用价值观理论对这种观念进行评析。
四、研究题目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该不该艰苦奋斗?答案要点:一、1.答:(一)以人民群众为最高价值主体,(二)以实现四化,共同富裕为共同价值目标;(三)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价值标准;(四)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五)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六)坚持艰苦奋斗与适度消费的统一。
2.答:人的个体性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证明独立个体的规定性,失去这一规定性,社会就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一)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只有在社会的基础上,个体的存在才有可能,人生的发展才能实现;(三)人化社会与社会化人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
3.答:(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四)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二、1.答:(一)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它常被应用于经济学、伦理学、美学、认识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它在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政治方向、道德观念、人生意义和思想追求,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去奋斗和珍视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在这里所说的价值观,是同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价值观,从一定的意义上看,是从个人同集体、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考虑的,是同人生价值密切相联的,是值得人们追求的正确观点和评价标准。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概念题1、道德。
2、道德的功能。
3、道德的作用。
二、单选题1、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A.公共生活B.行为规范C.高尚道德D.法律规定2、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和劳务服务中的行为规范总和是()A.职业规范B.职业行为规范C.职业守则D.职业道德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主要是()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个人品德4、个人道德发展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A.学校教育B.家庭影响C.心理习惯D.道德实践5、影响公共生活、公共秩序、文明礼貌、清洁卫生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行为规范是()A.个人道德B.社会道德C.职业道德D.家庭道德6、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文化水平提高B.社会道德风尚C.生产进步程度D.国际交往扩大7、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心体念是()A.道德社会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习惯8、人们在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过程中表现出责任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9、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积淀于心理之中,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习惯D.道德信念10、道德品质的特征是()A.主观上的道德认识B.客观上的道德行为C.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统一D.主观道德认识与客观道德行为的区分三、多选题1、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社会公德的特点是()A.基础性B.全民性C.阶级性D.相对稳定性E.随意性2、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的主要关系是()A.道德品质总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B.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C.道德行为是在道德品质基础上形成的综合体现D.形成了的道德品质对道德行为有指导和支配作用E.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和外在表现,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积累和结晶3、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是()A.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必要条件B.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本要求C.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D.提高民族文化水平的关键步骤E.不同国家交往的起码条件4、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表现是()A.后天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B.以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为基础C.历史和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D.依赖于个人的实践E.包含有心理或行为习惯上的相应改变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A.遵守公共秩序B.爱护公共卫生C.讲究文明、保护环境D.做到文明礼貌E.助人为乐、见义勇为6、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是()A.个人道德B.集体道德C.社会道德D.职业道德E.婚姻家庭道德7、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是()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B.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C.提高各行各业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D.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方面E.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8、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A.爱中国B.爱人民C.爱劳动D.爱科学E.爱社会主义9、道德品质的表现是()A.认识B.情感C.信念D.意志E.行为10、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它们是()A.个人生活 B.集体生活 C.公共生活 D.职业生活E.家庭生活四、简答题1、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简述道德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A.爱人 B.仁 C.义 D.德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社会公德3.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共产主义4.下列哪个层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A.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D.为人民服务5.现阶段我国的主要道德类型和对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是( )A.人民群众道德 B.社会主义道德C.共产主义道德D.资本主义6.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 )A.政治措施B.历史传统C.上层建筑 D.习惯势力7.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对历史发展起( )的阶级、阶层和集团的总称。
A.阻碍作用B.消极作用 C.推动作用D.辅助作用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决议形式。
肯定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的会议是( )A.十五大B.第十四届六中全会C.十三大D.第十三届五中全会9.道德的核心问题是( )的问题。
A.人 B.物 C.自然 D.法律10.为人民服务包含着的高层次的社会主义道德是( )A.奉公守法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先人后己11.集体主义中的集体的本质意义表现为以( )为核心的利益集团。
A.中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 D.多数群众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主要价值取向是(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3.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调整( )A.政治关系B.利益关系C.思想关系D.社会关系14.社会主义社会确立的价值目标是( )A.国家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本位 D.民族本位15.集体是公共的自我,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的( )A.实体人格B.虚拟人格C.个体人格 D.公共人格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B.个人主义和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个人主义和国家主义17.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 )A.社会共同原则 B.法律准则C.行为规范D.必须的礼仪18.“五爱”作为道德基本要求是社会道德体系中( )的行为准则,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第四章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
A.社会舆论B.经济基础C.先进思想家D.政府2.在下列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道德能够促进或者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C.道德能决定经济的发展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3.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A.个人主义B.英雄主义C.集体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的思想B.崇尚远大志向,重视道德节操的精神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哲学D.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成信5.当前我国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勤俭自强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为人民服务D.诚实守信8.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正确的态度是()。
A.复古主义B.虚无主义C.批判继承D.全盘吸收9.关于共产主义道德,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共产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B.共产主义道德产生于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C.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是最先进的道德D.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没有提倡的必要10.下列不属于为人民服务的是()。
A.无私奉献B.先公后私C.诚实劳动获取正当个人利益D.制假贩假谋取暴利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提出的。
A.荀子B.贾谊C.范仲淹D.林则徐12.13.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14.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许多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第4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一、单选题(共30.00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A.社会主义制度B.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D.中国共产党正确答案:A2.()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社会主义运动为实践根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A.先进性B.人民性C.真实性D.实践性正确答案:B3.在许多的价值观中,有一种居于主流地位、能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叫做()A.核心价值观B.主流价值观C.主导价值观D.主要价值观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30.00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A.国家B.社会C.集体D.个人正确答案:A B D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
A.自由B.平等C.公正D.法治正确答案:A B C D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是公民个人的价值追求。
A.爱国B.敬业C.诚信D.友善正确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共40.00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人们对于工作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的看法,形成就业价值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人们对于婚姻家庭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的看法,形成了婚姻价值观。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锻炼道德品质一、单选1、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经济基础的形成B、社会舆论的形成C、社会关系的形成D、风俗习惯的形成3、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4、()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A、道德B、法律C、法规D、规范5、人类最初的道德以()等形式表现出来。
A、社会舆论B、风俗习惯C、法律条文D、法律规范6、道德的()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调节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认识功能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社会主义8、社会道德的原则是()。
A、集体主义B、利己主义C、利他主义D、爱国主义9、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伦理规范10、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社会关系的形成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于发展C、人类的产生D、阶级社会的产生11、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A、科学实验B、社会关系C、生产实践D、意识的发展12、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13、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A、道德评价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人们的内心信念14、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所决定A.道德的内容决定B、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C、道德主体所决定D、以上都不对15、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始终不一致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始终一致D、以上都不对16、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A、“夙夜在公”B、“公义胜私欲”C、“先义后利”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是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B、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C、毛泽东思想D、儒家思想1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为他人服务C.为什么人服务D.为社会献身19、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A.“公义胜私欲”B.言行一致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20、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A.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B.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C,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D.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A.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B.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D.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22、()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A.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B.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C.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D.国有经济23、()为集体经济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做主的国体、政体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爱国统一战线D.工农联盟24、()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A.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5、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26、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A.平等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C.仁爱原则D.诚信原则2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互不侵犯,相安无事28、( )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互不侵犯,相安无事29、“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是( )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A.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B.共产党员、先进分子C.我国公民D.所有人30、()就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和目的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C.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培养民族精神和创新精神31、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诚实守信B.爱国守法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32、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是A.勤俭自强B..诚实守信C.团结友善D.敬业奉献33、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A.刻苦学习C.诚实守信C.与社会实践相联系D.勤俭自强34、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A.在道德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B.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C.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D.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二、多选1、道德是( )。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是道德的( B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评价功能2、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
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 A )A.慎独B.学思并重C.积善成德D.由学而进3、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是( C )A.集体主义B.爱国主义C.诚实守信D.为人民服务4、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
其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损公肥私、损人利己C.先公后私、先人后己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5、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C )A.陶冶情操B.省察克治C.积善成德D.择善而从6、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A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7、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B )A.个人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为原则C.实用主义为原则D.享乐主义为原则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C )A.敬业好学的表现B.正直无私的表现C.文明礼貌的表现D.勇于进取的表现9、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D )A.道德发展B.道德认知C.道德规范D.道德修养10、“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11、通过道德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 D )A.评价功能B.导向功能C.教育功能D.调节功能12、没有正确表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的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 A )A.社会人口发展速度相统一B.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D.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 A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14、下列选项中,对集体主义原则的错误理解是( B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B.集体主义原则与小团体主义和本位主义是一致的C.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D.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15、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A )A.团结友善的要求B.明礼诚信的要求C.勤俭自强的要求D.敬业奉献的要求1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B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17、《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它的主要内容是( D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1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C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19、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说明( B )A.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20、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
这说明道德具有( B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激励功能D.评价功能21、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D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2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A.诚实守信为重点B.崇尚科学为重点C.艰苦朴素为重点D.文明礼貌为重点23、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B )A.人的自然本性B.个体的社会实践C.个人的内心体验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24、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
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
”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D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C.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25、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
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 A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26、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A )A.道德认识B.道德修养C.道德调节D.道德发展27、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
这说明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 B )A.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B.调节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C.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D.对人们行为的调节和规范具有易变性2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仁者爱人”,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D.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的精神29、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强调( D )A.维护小团体的利益B.先私后公,先己后人C.压制个人,束缚个性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30、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道德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D )A.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社会实践无关B.个人品德是由个人单一心理成分构成的纯粹道德体系C.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偶尔表现出来的内心状态和心理特征D.个人品德是一个人在进行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3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诚实守信D.爱国主义32、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观条件统一于( C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B.社会关系的形成C.生产实践D.人类社会的产生33、《老子》曰:“江河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这告诫人们要发扬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B )A.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B.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3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D )A.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B.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35、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体现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C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B.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3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讲求歉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等。
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 )A.人非尧舜,谁能尽善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7、中华民族自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了优良道德传统。
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A )A.诚实守信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 C.勤劳勇敢38、一家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
经查找,该张桌子已被顾客买走了。
于是厂家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
没有想到,这一举措没有找到买主,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其产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关键在于该厂的( A )A.诚实守信B.遵纪守法C.尽职尽责D.奉献社会39、据报道,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却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