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第一章
- 格式:pdf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16
微弱信号检测与处理关于本课程:检测技术,研究内容,信息提取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信息提取:指从自然界中,社会中,生产过程中和科学实验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信息处理: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运算,分析或综合,以便进行预报,检测,计量,保护,控制和管理等等。
目的:预防自然灾害,预报事故,正确计量,改善产品质量,顺利科学实验,文明生产和科学管理等。
因此,检测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
微弱信号检测:采用物理学,电子学,信息论以及数理统计等分方法,利用有关技术对淹没于噪声中的微弱信号进行检测。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1.噪声理论与噪声检测技术2.微弱信号的检测理论课时:36学时第一章:概述§1-1 微弱信号检测的背景,意义检测技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常规手段,方法:传感器技术问题:科学发展需要检测微弱信号(淹没于噪声中),传统方法不能解决,因此,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应运而生,顺应了检测技术发展的需要。
归纳:①科学发展对检测技术提出新的要求。
②科学发展为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开展提供了保证§1-2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的概念,方法一.微弱信号检测的概念1.微弱信号检测检测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任务:研究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的理论、方法、技术有用信号:能传递信息的信号。
如压力、流量、温度等。
对于本课程,指电信号。
2.微弱信号的概念两个方面理解1)相对性10-信号幅值相对于噪声很微弱,如输入信噪比≤12)绝对性信号幅值极小,如nV,甚至更小。
3.微弱信号检测的目的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系统信噪比。
二. 微弱信号检测基本方法主要有:1)利用相关技术提取信号的振幅或相位信息2)利用取样积分方法提取或恢复信号波形3)利用锁相技术检测调制信号相关知识:物理学、数学、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数理统计等。
第二章:噪声特性微弱信号检测:从噪声中提取有用信号的技术为了有效实现这一目的,需对噪声特性进行研究,以便找到抑制噪声的方法。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阶段,极端条件下的物理实验已成为深化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这些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往往都是一些非常弱的量,如弱光、弱磁、弱声、微小位移、徽温差、微电导及微弱振动等等。
由于这些微弱的物理量一般都是通过各种传感器进行电量转换.使检测的弱物理量变换成电学量。
但由于弱物理量本身的涨落、传感器的本底和测量仪器的噪声的影响,被测的有用的电信号往往是淹没在数千倍甚至数十万倍的噪声中的微弱信号.为了要得到这一有用的微弱电信号,就产生了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因此.微弱信号检测技术是一种与噪声作斗争的技术.它利用了物理学、电子学和信息论的方法.分析噪声的原因和规律.研究信号的特征及相关性.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将淹没在噪声中有用的微弱信号检测出来.目前.微弱信号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相干检测相干检测是频域信号的窄带化处理方法.是一种积分过程的相关测量.它利用信号和外加参考信号的相干特性,而这种特性是随机噪声所不具备的,典型的仪器是以相敏检波器(PSD)为核心的锁相放大器。
2、重复信号的时域平均这种方法适用于信号波形的恢复测量。
利用取样技术.在重复信号出现的期间取样.并重复n次,则测量结果的信噪比可改善n倍。
代表性的仪器有Boccar 平均器或称同步(取样)积分器,这类仪器取样效率低,不利低重复率的信号的恢复.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发展.出现了信号多点数字平均技术,可最大限度地抑制噪声和节约时间,并能完成多种模式的平均功能.3、离散信号的统计处理在微弱光检测中,由于微弱光的量子化,光子流具有离散信号的特征.使得利用离散信息处理方法检测微弱光信号成为可能。
微弱光检测又分为单道(Single-Channel)和多道(MuIti.-Channel)两类。
前者是以具有单电子峰的光电倍增管作传感器,采用脉冲甄别和计数技术的光子计数器;后者是用光导摄象管或光电二极管列阵等多路转换器件作传感嚣.采用多道技术的光学多道分析器(OMA)。
微弱信号检测第二版教学设计
介绍
微弱信号检测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物理、生物等领域。
对于微弱信号检测的掌握,对于以上领域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本次教学设计包含微弱信号检测的基础知识和实操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微弱信号检测技术。
教学目标
1.理解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了解微弱信号检测的常用仪器和设备。
3.掌握微弱信号检测的实操技能。
4.能够分析和解决微弱信号检测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章微弱信号检测的概述
1.1 微弱信号检测的定义
1.2 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
1.3 微弱信号检测的原理
1.4 微弱信号检测的分类与方法
第二章微弱信号检测的仪器和设备
2.1 放大器
2.2 滤波器
2.3 数字信号处理器
第三章微弱信号检测的实操技巧
3.1 信号采集和处理
3.2 处理结果分析和评价
3.3 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
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进行实际操作来掌握微弱信号检测的技能。
教学评估
通过考察学生对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解和实操技能的掌握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评估方式采用若干选择题、解答题、实验报告等形式。
总结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学会微弱信号检测的基本原理、懂得微弱信号检测的应用、掌握微弱信号检测常用仪器和设备、熟练运用微弱信号检测的实操技能以及解决实际微弱信号检测问题。
希望在此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章概论1.1 检测的概念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名词中,检测(detect)指示某些特殊量的存在但无需指示量值的过程。
信号检测指对信号存在与否的判决。
测量(measurement)指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检测技术指为了对被观测量进行定性判决或定量测量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
微弱信号(Weak Signal)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有用信号的幅度相对于噪声或干扰来说十分微弱;其二是指有用信号幅度绝对值极小,如检测uV,nV,pV量级的电压信号。
这两种情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前一种情况,即研究如何从强噪声背景中检测有用信号。
对于各种微弱的被测量,例如弱光、弱磁、弱声、小位移、小电容、微流量、微压力、微振动和微温差等,一般都是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其转换为微电流或低电压,再经放大器放大其幅值以期反映被测量的大小。
但是,由于被测量的信号很微弱,传感器的本底噪声、放大电路及测量仪器的固有噪声以及外界的干扰噪声往往比有用信号的幅值大的多。
同时,放大被测信号的过程也放大了噪声,而且必然还会附加一些额外的噪声,例如放大器的内部固有噪声和各种外部干扰的影响,因此只靠放大是不能把微弱信号检测出来的。
只有在有效地抑制噪声的条件下增大微弱信号的幅值,才能提取出有用信号。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研究微弱信号检测的理论、方法和设备。
1.1.1微弱信号检测的特点微弱信号检测技术(Weak Signal Detecting,简称WSD)的首要任务就是提高信号的信噪比或信干比,这就需要采用电子学、信息论、计算机和物理学等方法,从噪声及干扰中检测出有用的微弱信号,从而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的需要。
为了从噪声中提取出有用信号,就需要分析噪声的来源、性质、规律和传播途径,研究被测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与差别,以寻找从背景噪声中检测出有用信号的理论和方法[9]。
微弱信号检测不同于一般的检测技术,它注重的不是传感器的物理模型、传感原理、相应的信号转换电路和仪表实现方法,而是如何抑制噪声和提高信噪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