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56 KB
- 文档页数:2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复习引入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生读课题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同学们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词:自己小声的读一遍——开火车读——齐读●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一)由词语“感谢”切入课文1、请小朋友读读这个词“感谢”,出示词卡文中是谁感谢谁呢?请小朋友认真听录音(小河和青草的对话)出示图片并播放课文录音2、小草夸小河什么?用一个字说——“清”小河夸小草什么?用一个字说——“绿”(二)青草和小河夸奖对方1、出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出示一杯清水这就是老师从那条小河里打来的水,小草们,你们来夸夸它,指名读或说,在这么清澈的河里,想想看你能够看见什么?(鱼、虾、石子、泥土、水草…)这么多东西可以在河里看见啊,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叫“清澈见底”,这就是说这个河水很清,能一眼望到底呢!板书:清澈见底(3)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河齐读2、小河又是怎样夸奖小草的呢?出示“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1)指名读(2)老师想把它改一改,出示下面两句话比较:①你长得碧绿碧绿的,真让人喜爱!②你长得碧绿的,真让人喜爱!(3)指名读这两名话:你来说说看,哪一句话小草会更喜欢!为什么?(两个碧绿的,显示出小草长得很好,很绿!)(4)小草非常喜欢小河夸奖它的话。
请小朋友模仿小河的话,也来说一说。
“任老师的头发乌黑的。
”谁能说得更好些?如果是其他的颜色呢?(雪白、金黄、火红、湛蓝……)过渡:小河与小草听了对方的夸奖后,又是怎么说的呢?(三)小河感谢青草1、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说,出示“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上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设计理念:1、给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的机会,在体验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
2、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感谢,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并培养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
生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3、为什么小河会这么清,小草会那么绿呢?听了他们的谈话,你也许就会明白了。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情(一)学习二、三自然段1、我们先来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1)多媒体出示: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2)小草觉得小河怎样?板书“清”(3)自由读句子,想想小草对小河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语气。
(4)动画演示清清的小河。
这就是那条清清的小河,谁来夸夸它?(5)指导朗读①这么清的小河,多美呀!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引导学生评议。
②齐读第二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听到小草的赞美,小河骄傲了吗?(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小河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要感谢小草?板书“感谢”(3)动画演示:岸边的小草被拔光了,小河渐渐变成浑浊的泥水。
(4)从“紧紧抱住”你读出了什么?实物投影小草。
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是用这样细小的根须紧紧地抱住河岸的泥土。
你们想对小草说些什么吗?(5)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看来小河的确应该好好感谢小草。
指导学生用真诚、感谢的语气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小河和小草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听。
1、录音播放四、五自然段。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之二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
2.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小河与青草的友谊。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河与青草》,大家对课文有什么印象呢?对,课文讲述了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
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感受这份友谊。
2.复习旧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中小河与青草是如何成为朋友的?小河给了青草清凉的水,青草给了小河美丽的歌声,他们相互关爱,成为了好朋友。
3.学习课文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在朗读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句表达了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4.交流讨论现在,我们来进行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句。
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经过讨论,我们发现课文中有许多关键词句表达了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比如:“小河给了青草清凉的水,青草给了小河美丽的歌声”、“他们相互关爱,成为了好朋友”等。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
6.情感体验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小河与青草的场景,感受他们之间的友谊。
想象完毕后,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7.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请同学们课下再次回顾课文,深入理解小河与青草的友谊。
8.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小河与青草友谊的短文。
2.收集有关友谊的诗句或名言,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9.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河与青草》,感受到了小河与青草之间的友谊,也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珍惜友谊,传递关爱。
10.课后延伸请同学们关注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发现友谊的存在,学会关爱他人,让生活充满阳光。
13、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感谢和赞美之情,知道为何要感谢以及感谢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和对话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铁田字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们,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它们,它们是——小河与青草(齐读课题)。
2、这些词语宝宝还认识吗?出示:弯弯的青青的浑浊的充足的(1)谁来读第一排?(指名读,评议:读得真好!请你来当小老师。
)(2)第二排谁来读?(指名读,评议。
齐读。
)(3)谁来帮它们找一找朋友?(指名说,同时屏幕显示连线。
)(4)把词儿连起来读一读。
(齐读)3、上节课,我们还知道了——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出示,齐读。
)二、精读感悟:过渡:有一天,太阳刚刚升起,小河与青草在一起聊起了天,想知道它们说了什么吗?请打开书130页,自由轻声地读课文2-5自然段,去看看它们都说了些什么。
1、都读完了吗?小河与青草一共有几次对话?(屏幕出示)2、像这样,一个说,一个答,就是一次对话;再看看,小河与小草有几次对话?(两次。
)3、学习第一次对话。
过渡:好,咱们一起来看它们的第一次对话。
(出示,生自由读。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你就是小草,你就是小河)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它们在说些什么?(生:小草说……;小河说……)(2)出示:“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a这就是小草对小河说的话,咱们一起读。
b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生:清……)有多清?c(出示小河图)看这条小河,你能一眼看到底吗?河底有什么?d河底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会这样?e这就叫——清澈见底(出示,师领生读)。
(3)谁来夸一夸这清澈见底的小河?(指名读,评议。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4篇)《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小河与小草的对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1、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弯弯的小河,你瞧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出示挂图)2、让我们今天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二、多媒体创造情境1、你们听,它们又在说话了。
(静静听,认真地看,不要打扰它们说话)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想不想做小河与青草也来说说话。
三、读课文1、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读。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议:通过自己的读书和听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你信又知道了什么了?(1)四人一小组交流。
(2)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①我听了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我知道。
②看到如此清的水,你想干什么?③此时,你也想对小河说:“。
”看着这清清水,小草们再对小河说一声:“。
”④过渡:此时在你头脑立刻又会浮现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同桌交流一下,你们还知道什么?▲①我读了小河说:“这要感谢呀!”我知道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
浑浑的泥水是什么样的?③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青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来读一读。
④还有哪条小河还没说?⑤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青草说一声:。
▲①你还知道了什么?②你喜欢吗?你学习小河说一说。
③谁能说得更喜欢地点。
④我们看书上的图,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还可以说怎样的小草?⑤这嫩嫩的、绿绿的、青青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不喜欢它呢?4、分角色读(1)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优质课)《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优质课)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教学准备:课件、小河、青草的头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小河与青草》,今天,课文中的词语宝宝又来和大家见面了,看看谁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弯弯的清清的浑浊碧绿碧绿感谢充足干枯河岸2、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和课文有关的话。
二、精读感悟(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小朋友们,电脑老师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了这么一句话?谁会读?2、小朋友,读了第一自然段,看看少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种青草。
(1)(第一棵小草谁来种?) 指名贴小草图。
(说理由)(理解位置小河边)(2)这样就够了吗?为什么?(理解长满)指名贴小草图。
3、齐读(注意:长满)(二)学习第2~3自然段1、仔细听!小河和小草正在说悄悄话呢?竖起耳朵,来看看你能听到什么?(放录音)2、谁来说,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学生谈的顺序进行教学)A:小草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1)想想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2)交流自己的感受。
(水清)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知道水很清呢?(一眼能看到底)是啊,这么清的水一眼能看到底,可以换成一个成语,送成语(清澈见底)小朋友,看这是吴老师从这清清的小河里取来的水,一眼望下去,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清澈的水中的小鱼,你想干什么呢?(3)谁来做小草,夸一夸小河。
(指导朗读)(读的好的奖小草头饰)(4)看着这清清的水,小草们再夸夸小河吧。
B: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这时小河听了小草的话是怎么回答的呢?是不是很得意的说那当然拉,我的水是最清的!(1)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浑浊的泥水是什么样的?(做实验)如果你就是生活在这混浊的泥水里的小鱼,此时你又想说什么?理解紧紧抱住,(师生表演)理解第一自然段的长满(2)小河之所以没有变成混浊的泥水可都是小草的功劳呢,谁来替小河感谢一下小草?(3)是啊,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小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再来读一读小河的话。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很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很多事物是相互依存的道理,从中领悟做人要虚心慎重,要多看到别人的特长。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小挚友,昨天,我们相识了两个新挚友,〔出示小河头饰〕这是---?〔出示小草头饰〕这是-----?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3课。
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你还记得吗?不出声,在心里读。
〔2〕开火车读。
3、复习词语。
出示:青青的小草紧紧抱住一眼能看究竟足够的水分〔1〕指名读。
〔2〕〔指:青青的小草紧紧抱住〕这两个词语是写谁的?〔指:一眼能看究竟足够的水分〕这两个呢?〔小河〕齐读。
〔3〕出示:感谢;指名读;课文里讲谁感谢谁?二、学习第2-5自然段〔一〕听课文2-5段的对话,完成练习。
过渡: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到弯弯的小河边,听听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多媒体播放课文2-5段的录音〕出示填空练习:小草夸小河小河夸小草沟通:板书清绿〔二〕感悟小河的清、小草的绿,有感情地朗读第2、4段。
1、多媒体出示第2段。
〔1〕指名读。
小草是怎么夸小河的?谁想读?谁再来读读小草的话?〔2〕感悟小河的清。
读了小草的话,我仿佛望见水草在小河里翩翩起舞呢。
你们仿佛望见了什么?(3〕有感情地朗读小草夸奖小河的话。
像小草一样夸夸小河吧。
2、多媒体出示第4段。
〔1〕指名读。
想学着小河夸夸小草吗?〔2〕指导读好碧绿碧绿。
〔小草碧绿碧绿的,真得意呀!〕〔三〕理解小河、小草相互感谢的缘由,有感情地朗读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2-5段。
过渡: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说了什么?听了小河的夸奖,小草又是怎么说的?读读课文的第2-5自然段,你就明白了。
2、多媒体出示第3段。
①指名读。
听了小草的夸奖,小河说②〔出示小草实物〕小草怎么就会把泥土抱住了呢?③小结:小草的根就像多数的小手紧紧抓住泥土,不让泥土调皮地溜到小河里,看,它们抱得多紧呀!〔多媒体演示小草根抱泥土的动画〕④理解浑浊的泥水。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领悟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
3、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重点、难点:1、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学会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懂得感谢。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出示:“小河”、“青草”(结合课件)2.复习生字。
(1)课文里的词语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抱住水分充足干枯感谢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段1、小朋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弯弯的)读读这个词语,我们还能说弯弯的什么?2、小草是什么样子的?(青青的)读好这个词语,注意后鼻音。
青青的是什么颜色?我们还能说青青的什么?3、小河边长了多少小草?课文中那个词语告诉你的?课件演示“长满了”。
4、谁能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评价学生的朗读。
(二)学习2--5段,第一次对话。
1、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聊起天来。
请小朋友们自己轻轻读一读第2—5自然段,读完想一想,小河与青草一共对话了几次,分别在哪几段。
学生回答:两次对话,第一次2、3段,第二次4、5段。
2、学习第一次对话(1)出示这两段,指名读。
小草说了什么?小河的水怎样?有多清?原来小草在夸小河的水清呀,谁来夸一夸这么清的小河?指名读,评价,齐读。
(2)小河听了小草的夸奖,有没有得意骄傲呢?它是怎么说的?指名读。
小河感谢小草什么?是呀,小草的根就像无数的小手紧紧抱住泥土,不让泥土溜到小河里去。
如果抱得不紧,河水会怎样?老师做小实验,清水中放入泥土,使它变成浑浊的泥水。
这样的水就叫做----浑浊的泥水。
句式训练:因为青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所以小河()。
小河的水清得一眼能看到底,是因为()。
小草的功劳可真大呀!请你来做小河感谢一下小草吧。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一年级语文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很多事物互相依存的道理,从中意会做人要谦逊慎重,要多看到他人的优点。
4、学会生字:对、住、分、干,能正确,雅观地书写。
教课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自然界很多事物互相依存的道理,从中意会做人要谦逊慎重,要多看到他人的优点。
教课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3 课《小河与青草》。
学生齐读课题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小河与青草进行了几次对话?3、这节课王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同好好地读一读这两次对话,听听小河与青草究竟说了些什么?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次对话1、小朋友们,此刻就请你高声地、认真地,读一读小河与青草的第一次对话吧!(学生高声地、自由地朗诵2、3 小节)2、小朋友,经过朗诵,你读出了什么?预设:生 1:小河的水真清啊!生 2:是小草让小河的水变得这么清。
生 3:小草夸小河的水真清啊!生 4:小河感谢小草牢牢抱住河岸的泥土……3、是啊,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小草夸小河的水清呢!平常你是如何夸同学,夸爸爸、妈妈的?预设:生 1:×× 同学,你的字写得真好呀!生 2:×× 同学,你长得真美丽呀!生 3:妈妈,你笑起来真美丽呀!生 4:爸爸,你长得真是太高啦!4、师:是呀,夸耀他人的时候要笑哈哈的,看着他人。
此刻你就来夸夸小河吧!(指导学生读第 2 节,教师相机评论,语气、动作表情)5、读得真好!小朋友,你有没有感谢过他人?你是如何感谢他人的?预设:生 1:感谢你, ×× 同学,借给我水彩笔。
生 2:妈妈,感谢你,每日送我上学!生 3:奶奶,感谢你陪我一同去公园看菊花。
一上课文?小河与青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那么寓言故事,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对话。
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课文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了小河边长满了青草,第二至五自然段讲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第六自然段讲河水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
课文配有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小河与青草的样子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感谢和赞美之情,知道为何要感谢以及感谢的原因。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理解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一、温习导入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将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文中的词语朋友又和大家见面了,谁能来读一读。
出示三组词语:小河青草水分对抱住枯槁感谢河边河岸师评价:你注意了词语和词语之间的停顿;声音真响亮。
让我们一起来轻快地读一读。
(齐读)二、学习第一小节1、师:小朋友读得这么认真,你看小河都欢快地流淌着赶来和你们打招呼了。
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河。
2、出示青草图,这是什么呢?3、青草在什么地方呀?4、青草多吗?还记得课文第一小节是怎么写的吗?(指名读)从哪个词可以看出青草很多。
画“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齐读第一小节。
5、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起是好朋友,它们正在说悄悄话呢,我们一起走近它们。
三、学习第一次对话1、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
2、你们听到“小河〃和“青草〃的悄悄话了吗?(指名说说听到的话)3、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导理解“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板书:清(1)(出示盛满清水的透明的盒子):你们觉得杯水怎么样?(指名说说自己的感觉)(2)在水底放上几块鹅卵石,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贴词)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一年级语文教课方案一、复习导入师:今日我们持续学习第 13 课——小河与青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 13 课的生字和词语,你们还记得么?(出示生字和词语)(指名回答、齐读)过渡:读了这些词语后,同学们是否是急不可待地想看看今日故事的主人公小河和青草了呢?我们一同去看看。
(出示图片)二、精读课文(一)理解课文第一小节1.图上有什么 ?(指名回答 )2.我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把书翻开,自己读第一小节。
3.练习填空,出示:玩玩的小河畔,长___了青青的小草。
4.为何这里用“满“,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5.谁来读读第一小节,读出小草的满?过渡:小河和小草这两个好朋友,今日聚在一同提及了静静话,想不想听听他们说了什么?教师读课文,要修业生找出小河与小草说的话。
分别用横线和波涛线划出。
(二)理解 2、3 小节我们先来听听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1.小草感觉小河怎么样?(板书:清)2.小草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干什么,语气是什么样的?(夸耀、赞誉)3.想不想看看小河的水究竟有多清呢?(出示图片)猜一猜,在这清亮的小河里能看到什么?(学生自由想象)4.谁来当当小草夸夸这条小河?听到小草的赞叹,小河骄傲了么?1.小河说了什么?2.为何小河要感谢小草?3.理解“牢牢抱住”,同桌之间相互抱,感觉一下。
4.假如小草被拔光了,小河会变为什么样子?(做实验,将泥土倒入清水里)5.小河被污染了,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小虾会说些什么?(想象说话)6.看来小草的功绩很大,谁来当小河感谢一下小草?(三)理解 4、5 小结过渡:小河与小草的对话结束了吗?接着,小河又说了什么?1.小河感觉小草怎么样?(板书:碧绿碧绿的)2.理解“碧绿碧绿的”,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3.谁来读读,读出小草的绿。
小草被夸耀了,它骄傲了吗?1.小草说了什么?2.小草为何要感谢小河?3.假如没有小河,小草会变为什么样子?4.谁来当小草感谢一下这条小河。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2.明白得课文内容。
初步感知自然界许多事物彼此依存的道理,从中领会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他人的优势。
教学重、难点:有情感地朗诵课文,领会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他人的优势。
教学进程:一、温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
2.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小河与青草》,你能把课题中的“与”换成另一个字,意思不变吗?什么缘故用“与”不用“和”?二、精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2)指导有情感朗诵,边读边想象。
师生评判。
2.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1)读读演演,学习第一次对话小河与青草生活在一路,它们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提及了悄悄话。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①他们说了些什么?指名读。
(出示一杯清水)这是老师从小河里打来的水,小草们,说说你们的感觉。
指名说,明白得“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②哪棵小草来夸夸这条小河?指名读,齐读。
③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自由读,引导学生质疑。
小河什么缘故要感激小草呀?牢牢抱住什么意思?什么是浑浊的泥土?④演出、演示,明白得文句师述:我确实是河岸的泥土,下雨了,雨水把我往河里冲,小草们,快用你们的根把我牢牢抱住。
(四五个学生上前抱住老师,力量不大,被老师甩开了。
)你看这几棵小草抱不住我,我就要被河水冲走了。
(学生陆续上前抱住老师,直到老师走不动为止。
)是你们的根把我牢牢抱住,要不,我就被冲到河里,河水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
(把一撮土撒进那杯清水里),你们看这确实是浑浊的泥水。
⑤学生再读课文。
指导分角色朗诵、演出读(相机指导读出对话的表情语气。
)⑥小结过渡:小草夸奖小河的水清,小河感激小草,他们真是一对好朋友。
这对好朋友又说了什么呢?(2)利用以上学法自学第二次对话①自由读,不睬解的地址与同桌商量.②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诵.③交流自学情形.你提出了什么问题?(干枯、碧绿碧绿,小草什么缘故也要感激小河呢?)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展现自学功效,交流自学体会教师点拨:出示“干草”,明白得“干枯”⒊读读说说,深化熟悉,学习第五自然段齐读,说说什么缘故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长得更绿了?三、带头饰分角色朗诵全文。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懂得感恩的美德。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人物对话(人物、语气)。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小河与青草间相互依存,学习它们谦虚谨慎、懂得感恩的美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流水音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是谁呀?(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连小河与青草都忍不住要来和你们打招呼了。
看,它们来了,课文是怎么介绍它们的呢?(齐读第一自然段)2、小朋友们,每周三我们上午四节课时,咱们学校里都会放一首曲子。
有谁知道吗?看看哪位小朋友最细心?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里也有一个词语,和感恩很接近,你找到了吗?(板书:感谢)过渡:为什么要感谢呢?是谁感谢谁?听,它们俩聊起来了。
(自由朗读2—5自然段,读完后找找小河说的话在哪两个自然段?小草说的话在哪两个自然段?)二、精读感悟。
学习2—3自然段。
1、我们先来看小草对小河说了什么?(指读)2、小草觉得小河怎么样?板书:清(注意这个清字和青草的青不一样,多了一个三点水)3、你见过清清的水吗,是怎样的呀?是呀,清得一眼能看到底(点红)出示图,看,这水怎么样?这水能从上面一下子看到水底有什么,这就叫做看到底,谁来读读这个词?(指读)评价:多清的河水呀!\多干净的河水呀!齐读。
像这么清、这么干净的水我们还可以用这个词来赞美它,出示:清澈见底,领读。
4、听了小草的赞美,小河有没有骄傲呢?他是怎么说的?(指读)小河要感谢谁呀,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是因为——紧紧抱住小朋友猜一猜:如果小草不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小河会变成怎样?(实物展示)出示图,会变得像这幅图上的水一样,谁来说说这水怎么样?而现在的小河是——,为了让小河清的一眼能看到底,小草是怎么做的呢?点红(紧紧抱住)同桌起立表演怎样是紧紧抱住。
《小河与青草》教案(第二课时)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3课《小河与青草》。
轻轻翻开书,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一想:小河与青草,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2、你能读出小河弯弯的样子和小草青青的颜色?(指名读)教师准确评价。
3、范读:听了小朋友有声有色的朗读,洪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小朋友愿意听吗?(欢迎吗?)评价:你读得真棒!通过你的朗读,洪老师仿佛就看到了小草青青的可爱模样。
洪老师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株株可爱的碧绿碧绿的小草,正摇晃着脑袋向我们小朋友微笑呢!4、小朋友,一边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还可以去看看书上的这幅插图,第一自然段就描绘了这幅图画的意思。
5、洪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板书:小河边,长了小草。
(齐读,指名再读第一小节。
)比较:黑板上的这句话和书上的这句,你喜欢哪几句?为什么?再加上括号。
()小河边,长()了()小草。
齐读。
点评:第二大组读书姿势最正确,学着他们读一读。
二、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有一天,小草和小河说起话来,小朋友想不想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赶快去读读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学生自由朗读)2、小草对小河说什么?(指名读、齐读)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小河的水很清,板书:清。
小草在赞美小河)3、用赞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师读旁白,小朋友读话)教师评价:老师也读一读,谁能超过老师的?这一组举手的小朋友最多,奖励你们来读。
4、小河听了,有没有骄傲呢?它是怎样说的?(学生回答)朗读指导:语速加快,再来一遍,声音响亮一点。
5、你从小河的话中,体会出了什么?(小河在感谢小草)小河为什么要感谢小草呢?请你也来感谢感谢善良的小草(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等)6、说话训练:其实,不单单小河要感谢小草,连我们人类也应该感谢小草,有了清清的小河,孩子们可以去小河里游泳,小姑娘可以去小河边洗衣服,大婶可以去小河边淘米。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一、导入1、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弯弯的小河,你瞧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出示挂图)2、让我们今天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二、多媒体创造情境1、你们听,它们又在说话了。
(静静听,认真地看,不要打扰它们说话)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3、想不想做小河与青草也来说说话。
三、读课文1、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读。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议:通过自己的读书和听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你信又知道了什么了?(1)四人一小组交流。
(2)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①我听了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我知道。
②看到如此清的水,你想干什么?③此时,你也想对小河说:“。
”看着这清清水,小草们再对小河说一声:“。
”④过渡:此时在你头脑立刻又会浮现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同桌交流一下,你们还知道什么?▲①我读了小河说:“这要感谢呀!”我知道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读了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
浑浑的泥水是什么样的?③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青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来读一读。
④还有哪条小河还没说?⑤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青草说一声:“”。
▲①你还知道了什么?②你喜欢吗?你学习小河说一说。
③谁能说得更喜欢地点。
④我们看书上的图,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还可以说怎样的小草?⑤这嫩嫩的、绿绿的、青青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不喜欢它呢?4、分角色读(1)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
还想学着小河和青草说说话吗?(2)找你附近的小草小河说一说吧,如果能加上动作会更棒。
(3)请一对小草与小河来表演表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河与青草》第二课时
作者:chyf发表时间:2004-5-12阅读次数:1697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小河与小草的对话。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又一次来到这弯弯的小河,你瞧弯弯的小河边长满了青青的小草。
(出示挂图)
2、让我们今天再一次走进小河与青草的世界。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二、多媒体创造情境
1、你们听,它们又在说话了。
(静静听,认真地看,不要打扰它们说话)
2、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想不想做小河与青草也来说说话。
三、读课文
1、想做小河的小朋友,戴上了小河的头饰,想做青草地的小朋友戴上了青草的头饰,去读一读课文,再把自己说的话多读一读。
2、指名分角色读。
直接读青草与小河的对话。
3、议:通过自己的读书和听了小河与青草的对话,你信又知道了什么了?
(1)四人一小组交流。
(2)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集体交流。
▲①我听了小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
”
我知道。
②看到如此清的水,你想干什么?
③此时,你也想对小河说:。
”
看着这清清水,小草们再对小河说一声:。
”
④过渡:此时在你头脑立刻又会浮现一个什么问题?
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吗?同桌交流一下,你们还知道什么?
▲①我读了小河说:这要感谢呀!”
我知道是。
②读了这句话还知道了什么?
我还知道。
浑浑的泥水是什么样的?
③如果没有青草把泥土紧紧抱住,这小河早已成为浑浊的泥水了,小河怎么能不感谢青草呢?让我们充满感激之情,来读一读。
④还有哪条小河还没说?
⑤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青草说一声:”。
▲①你还知道了什么?
②你喜欢吗?你学习小河说一说。
③谁能说得更喜欢地点。
④我们看书上的图,小草长得碧绿碧绿的,还可以说怎样的小草?
⑤这嫩嫩的、绿绿的、青青的小草,天天陪伴着小河,小河怎么不喜欢它呢?
4、分角色读
(1)多好的一对好朋友,真是谁也不离开谁。
还想学着小河和青草说说话吗?(2)找你附近的小草小河说一说吧,如果能加上动作会更棒。
(3)请一对小草与小河来表演表演。
5、深一步感受悟。
你想对青草、小河说些什么?
又想对自己说什么?
6、你们瞧,听着你们说的话,小河流得更欢了,小草也得更绿了。
四、课外作业
同桌互编一段沙漠与青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