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税收制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914.00 KB
- 文档页数:30
简述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其财政需求所设置的各项税种和征税政策的总体安排和运行机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税收征收与分配,国家政府能够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运转。
税收制度的构建和改革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完善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减轻负担,促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下面将对税收制度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税收制度包括多个方面,其中包括税种、税率、征收方式和途径、税收政策等。
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征税范围和税率。
常见的税种包括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
税率是指税收与纳税基数之间的比例,不同税种的税率也有所不同。
征收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预扣税和后扣税等。
税收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的各项税收法规和规定。
税收制度的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税收的征收与分配,国家可以筹措资金用于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同时,税收制度也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
税收制度的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意见。
税收制度的改革应该充分考虑到公平、效率和可行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公平是指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应该公正合理,避免过度负担和集中负担。
效率是指税收制度应该具备经济激励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经济增长。
可行性是指税收制度的改革应该符合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各方的支持和执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税收透明度也越来越重要。
税收透明度指税收政策和征收与分配过程应该公开透明,便于纳税人和社会公众了解税收政策和使用税收资金的情况,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综上所述,税收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制度的构建和改革关系到国家财政稳定和发展水平。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第一章:税法概述1. 税法的概念和内容税法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依法管理税务工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决定的总称。
税法包括法律层面和行政层面。
2. 税法的特征和功能税法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公益性、调整性的特征,其功能包括税收的调节、保护国家利益、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等。
3. 税法的体系和层级税法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组成。
宪法法律是最高法律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
4. 税收管理机关和纳税人的主体地位税收管理机关是税务主管机关。
纳税人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个人纳税人包括居民个人纳税人和非居民个人纳税人。
单位纳税人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
第二章:税收制度1. 税收制度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现税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机衔接的税法规则和税务操作程序。
税收制度可以分为综合征税制、分类征税制、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等。
2. 综合征税制和分类征税制综合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收入汇总,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全额计算。
分类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3. 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简单征税制是指遵循简化税种、简便征管的原则,通过较高的税率和较低的起征点,减轻纳税人的申报和征缴负担。
特别征税制是指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商品征收特别的税费。
4. 增值税增值税是纳税人按照货物或服务的增值额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费。
增值税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纳税方式。
第三章:税收主体1. 各级政府税收主体的范围和职责各级政府税收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国家税收,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地方税收。
2. 纳税人的分类和纳税义务纳税人可以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具体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纳税义务包括申报义务、征收义务和缴纳义务。
3. 特殊纳税人的身份和义务特殊纳税人是指税务机关依法指定的纳税人,有特殊的纳税身份和义务。
税收管理制度《税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税收管理行为,加强税收监督管理,促进税收的规范征收,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税收管理制度是指国家税务部门规范税收管理行为的基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税收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税务部门是负责全国范围内税收征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税收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税收管理,是指国家税务部门依照法律和规定,对纳税人的税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处理的行为。
第五条纳税人是指依法缴纳税款并在税收管理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二章税收征收第六条国家税务部门依照法律和规定对纳税人进行税收征收,纳税人应当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
第七条国家税务部门实行合理征收原则,合理确定税收依据,合理征收税款。
第八条纳税人应当如实申报纳税信息,不得弄虚作假,或者隐瞒真实情况。
第九条国家税务部门实行分类管理、分级实施管理原则,根据纳税人的纳税水平、行业性、地域等特征,采取差别管理方式。
第十条国家税务部门可对纳税人的税收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第三章税收管理第十一条国家税务部门应当依法、完善税收管理制度,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
第十二条国家税务部门应当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管理、征收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十三条国家税务部门应当加强税收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自觉性和合法性。
第四章税收处罚与纠纷解决第十四条国家税务部门对各类税收违法行为进行惩罚,根据行为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罚款、信用评级降级、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纳税人对国家税务部门的税收管理行为有异议,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第五章附件1、<<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登记申请表>>2、<<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税率表>>3、<<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税收征收:根据法律规定,对纳税人进行征收、管理和处理税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