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金戴银设计研发部专访-鉴赏家陀飞轮腕表背后的故事】 陀飞轮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18世纪后叶,世界钟表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发达的程度,随着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钟表的走时性能越来越高,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和处理各种细节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钟表的走时精度。
这些细节问题中,因地球引力所导致的钟表位置误差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且最不容易解决。
所谓位置误差(简称位差)是指钟表机构方位改变所引起的日差变化,它是手表在满条时各所测位置(面上、面下、柄上、柄下、柄左)瞬时日差差值的最大值。
重力对钟表走时精度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摆轮游丝系统不平衡,即摆轮游丝系统的重心与摆轴的轴心线不重合的现象。
通常摆轮游丝系统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摆轮本身。
此外,摆轮的厚度与其直径相较甚小,故摆轮游丝系统不平衡时,可以认为重心的偏离(即偏心)就发生在摆轮厚度的对称面内。
由于系统的偏心会直接影响摆轮的摆动周期,从而使它有了一定的增量。
当的值为正时,说明周期增大了,钟表机构走时就要变慢,反之,当的值为负时,说明周期减少了,钟表机构走时就要变快。
根据公式ΔΔΔT T T =-86400×cos陀飞轮系列专栏解密陀飞轮链接:高难度的陀飞轮陀飞轮机构是世界制表业内公认的最经典的机械表款,自从它的诞生至今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始终独树一帜,被各大指标企业追捧,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的极高水平,而且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但是,能推出陀飞轮机构的国内厂家很少,国际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厂能把陀飞轮机构作为主打产品,主要是因为陀飞轮机构机构复杂、零件加工难度大,稳定性不易掌握以及装配调整复杂等多种因素。
左图:宝玑于1801年申请专利时在申请书里所附的陀飞轮装置图中图:宝玑陀飞轮表右图:制作于1900年的一分钟陀飞轮机心文、图/本刊特约撰稿人曹维峰日差可以通过静平衡和动平衡等方法尽可能把摆轮的偏心量减小到最小,这是减少系统不平衡对周期影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陀飞轮手表工作原理
陀飞轮手表是一种高级机械表,其独特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陀飞轮的运动来提高表的精确度。
陀飞轮是一个旋转的装置,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轴、陀轮盘和平衡轮等。
在传统的机械表中,平衡轮和游丝是调整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的重要组件。
然而,由于重力的作用,当手表处于不同的位置时,重力会导致平衡轮和游丝的摆动幅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表的走时准确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陀飞轮的出现被视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
陀飞轮与平衡轮和游丝相连,可以在一个特定的轴上旋转。
当手表处于不同位置时,陀飞轮会相应地旋转,通过其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抵消重力的影响,保持平衡轮和游丝的摆动幅度不变,从而提高表的精确度。
陀飞轮的旋转速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由手表内部的发条弹簧提供动力。
当发条弹簧被上紧时,它会逐渐释放能量,推动整个机械系统运转。
在这个过程中,陀飞轮也会开始旋转。
同时,陀飞轮上的托轮会与发条弹簧的齿轮相连,将传动力度传递给其他部件,例如指针和日期装置,使其正常运转。
除了增加精确度外,陀飞轮手表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提升手表的观赏性。
陀飞轮作为一个精巧的装置,可以通过透明的表盖或特殊设计的表盘展现出来,为手表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
总的来说,陀飞轮手表通过陀飞轮的旋转来抵消重力影响,提
高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机械表设计,吸引了众多钟表爱好者的关注。
卡西欧手表
收集保藏了擒纵装置,核心局部则藏着调节局部。
另一端由是,它由72个精密细致组件组成,而那里面大多为手工制造!
假如把调控器装设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笼框”上,即可取得一系列的铅直位置。
天然,只有十分著名珍贵的手腕上的表才会装上它。
20百年80时代,复杂功强手腕上的表兼融了陀飞表,使功能再增加一项。
这个原理看来非常简单,但实行起来却是额外一回事。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时钟在铅直位置时偿还地心万有引力的效用。
端由之一便是“笼框”和陀飞轮的重量不可以超过0.3克或0.013英两――相当于一片鹄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哥羽毛的重量。
换言之,当一只时钟处于铅直位置时,因为来自地心万有引力的效用,它的调控器,即是其摆轮、游丝和擒纵器,会在每一下子来回摇动时发生难于发觉的快慢变动。
手腕上的表的陀飞轮是啥子原理? 问:手腕上的表的陀飞轮是啥子原理?
答:
陀飞轮是制作表工艺中最精细巧妙、最具创议的装置之一,也是最非常准确的好作品之一。
这么便可以使时钟走动时非常正确,并能够互补误差。
素有“表匠之王”和“圣上御用表匠”好名誉的瑞读书人布利盖,在1791年预设了陀飞轮。
陀飞轮手表贵的原因二手奢侈品交易机构_您身边的奢侈品博物馆——「态奢名品」为您带来陀飞轮手表贵的原因第一,陀飞轮原理陀飞轮本来是用来克服地心引力对钟表机芯的影响而设计的,发明者就是制表先驱宝玑,它的原理是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转,借由不停地旋转来抵消地心引力,进而提高钟表的走时精准性。
因为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所以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
而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
目前陀飞轮一般是1分钟转360度,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第二,陀飞轮对技术要求极高上面的原理看似简单,但是制作起来却不简单。
陀飞轮自1790年发明以来,一直到1950年,在这160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出现了具有陀飞轮装置的怀表及手表总数不过区区600只,由此可见陀飞轮技术的制作难度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那它到底有多难呢?小小一个陀飞轮装置由超过70个精细零件组成,并且大部分为手工制作。
同时,这些零件的精细度及重量有着极高要求,据说一般情况下,框架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或0.013盎司,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鹉羽毛的重量。
第三,陀飞轮兼具艺术美就感性来讲,很多喜欢陀飞轮腕表的朋友都很迷恋欣赏陀飞轮旋转的那种感觉,他们有的人说通过这种精致的陀飞轮运行,感受到了宇宙的奥妙,也有的说由此感受到时间行走的艺术美,这些观点都比较生动地描述了陀飞轮的魅力。
有人说,陀飞轮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虽不免有些夸张,但也是有道理的。
以上就是二手奢侈品交易机构_您身边的奢侈品博物馆-「态奢名品」为您带来的陀飞轮手表贵的原因。
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
法文Tourbillon,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
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表中之王陀飞轮爱彼千禧碳(Carbon One )陀飞轮计时码表千禧碳(Carbon One)陀飞轮计时码表的陀飞轮具有80个组件,并固定于全新造型的黑钢桥板上。
在组装机芯所需的15天里,其中有整整3天完全用于陀飞轮的组装和精准度微调工作。
而且从腕表正面、背面均可欣赏的机芯完美地融入腕表整体的美学设计,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百年灵 宾利穆莱纳陀飞轮计时腕表此款腕表是穆莱纳和陀飞轮这两个超卓传统工艺相遇的完美结晶。
腕表搭载百年灵宾利系列独有的手动上弦陀飞轮计时机芯,拥有瑞士官方天文台认证(COSC ),同时配备独家“30秒计时”系统和指针式日历显示,不愧为高级钟表的极致典范杰作。
万国 工程师恒定动力陀飞轮腕表对于精密机械爱好者来说,观赏发条、轮系以及叉杆的高精密复杂运作是一项特别的享受。
黑色陀飞轮桥板非常醒目,带有读秒刻度,更有黑色螺丝,均强调了表盘的科技气质。
陀飞轮在60秒内自转一周,旨在抵消地心引力对摆轮单侧牵引造成的误差,从而抵消走时速率的偏差。
雅克德罗 Tourbillon系列腕表陀飞轮装置可令钟表运行机制摆脱地心引力的影响,确保钟表拥有无与伦比的精确度。
雅克德罗采用白金表壳搭配饰有日内瓦条纹(C ôtes de Gen ève)的表盘,或采用红金表壳,搭配“大明火”珐琅表盘,同时不忘大胆创新,以蓝宝石水晶制作陀飞轮框架。
钟表国表新品I2019/06转动时间的陀螺——海鸥表“陪飞轮”家族掠影陀飞轮自4795年发明至今声势地位逐年高涨,其手工制作难度高的原因居首位;1804年,获得专利注册四年后第一枚备有陀飞轮的怀表成功售出,之后陆续有制表师参与到研制陀乜仑之列。
即便当下,许多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还是需要复杂的传统手工艺,需要经验丰富的钟表大师在高倍放大镜下装配调校,如同T犠工艺大师雕刻的工艺品般的诞生过程,凸显陀飞轮复杂性、罕有性和艺术性,也决定其不菲的价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陀7仑正从一个实用的机删件,变身为一种华贵的装饰。
海鸥陀飞轮腕表在2003年成功研制继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后迅速市场化,通过增设附加功能机构、变化结构、使用专利技术等”从一款机心、一款腕表发展到几林机心、逾百款型号”形成一个陀飞轮家族。
不一样的“轮”子钟表受地心引力影响而创生陀飞轮种特殊的旋转擒纵调速结构,其擒纵叉、夹板、游丝和平衡轮,固定在f框架内,尤如一个笼子围绕着平衡轮做360度旋转,由于陀飞轮不停地旋转变换位置,就会减少因地心引力而造成不同方位有不同位差的问题。
海鸥表有同轴和偏心两种不同结构的陀飞轮一心,也称^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陀飞轮结构的中心不在同一轴心上;同轴,即摆轮的中,国口陀您结构的中心在同一轴心上。
—沃朶系列846.830陀飞轮腕表ST8030机械机心/时、分针指示偏心无卡度陀飞轮/手动上链/全钢表壳及表冠白色表面/蓝宝石水晶表镜及底盖/直径40mm 全钢表带及表扣/30米防水/¥26,800五星系列648.660陀飞轮腕表(限量发行600枚)ST8260W机械机心/时、分针•指示/同轴无卡度陀飞轮手动上链/18K玫瑰金表壳及表冠/白色表面蓝宝石水晶表镜及底盖/直径42mm/鳄鱼皮表带18K玫瑰金表扣/30米防水/¥90,000不单单是搭载陀飞轮数量变化而有了双陀飞轮,物理学中有"两个固有频率相近或成倍数的物体间会产生共振现象"的共振原理,在海鸥双陀飞轮腕表上则表现为"两个频率相近的震荡系统间的震荡频率和周期趋于一致”,产生一种平均效应,庄涉提高走时精度。
陀飞轮手表原理陀飞轮手表是一种高级制表技术的结晶,它采用了复杂而精密的机械结构,以确保手表的精准走时。
陀飞轮手表的原理是基于对重力的抵消,通过特殊设计的机械装置来抵消重力对手表走时的影响,从而提高手表的精准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陀飞轮手表的原理。
首先,陀飞轮手表采用了陀飞轮装置来抵消重力对手表走时的影响。
陀飞轮装置由陀飞轮、陀飞轮架和传动装置组成。
陀飞轮是一个特殊设计的转动部件,它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旋转,以抵消手表在不同位置受到的重力影响。
陀飞轮架则是支撑陀飞轮的结构,它可以确保陀飞轮在运转时保持稳定。
传动装置则是将手表的动力传递给陀飞轮装置,使其能够正常工作。
其次,陀飞轮手表的原理还涉及到摆轮系统。
摆轮系统是手表的核心部件之一,它通过摆动来驱动手表的走时装置。
在陀飞轮手表中,摆轮系统经过精密设计,以确保摆轮的摆动不受重力影响。
这样一来,即使手表受到外界重力的干扰,摆轮系统仍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摆动频率,从而保证手表的准确走时。
另外,陀飞轮手表还采用了特殊的调速装置来调整手表的走时精准度。
调速装置可以微调手表的走时速度,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
通过调速装置,可以使陀飞轮手表在不同位置和姿势下都能保持精准的走时,提高手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陀飞轮手表的原理是基于对重力的抵消,通过陀飞轮装置、摆轮系统和调速装置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提高手表的走时精准度。
这种高级制表技术不仅体现了制表工匠的精湛技艺,也为手表的精准走时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陀飞轮手表的原理和技术将会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人们带来更加精准、可靠的手表产品。
陀飞轮手表为什么这么贵?陀飞轮的原理是什么?因为陀飞轮是一个基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天才构想,同时,要实现这个构想,需要极其高超的技艺、专注和耐心。
为什么说陀飞轮是一个天才的构想?我们要从陀飞轮起源聊起。
一、陀飞轮的起源陀飞轮的发明者,是生活在十八世纪的路易宝玑先生,宝玑先生是一名制表大师,那时代的制表师往往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因为钟表是时间的艺术,和天体运动也息息相关。
这一点从宝玑先生对陀飞轮的命名也能看出来,陀飞轮音译自法文Tourbillon,这个词源于笛卡尔在他哲学原理中的定义:「行星围绕太阳旋转,存在于由此产生的漩涡之中」。
在钟表界中,Tourbillon 形象的阐述了陀飞轮的结构——一个行星系统和它的单轴旋转运动。
陀飞轮的发明是为了解决地心引力对机械表的影响。
这句话可能对非专业的朋友不太友好,什么是地心引力对机械表的影响?要理解陀飞轮的底层逻辑,我们需要从头梳理一下机械表基本结构,认识机械表的核心部件——擒纵调速机构。
擒纵调速机构是机械表的大脑,机械表的走时快慢、精准度都是由擒纵调速机构决定。
擒纵调速机构包括擒纵轮、擒纵叉和摆轮游丝,这其中摆轮游丝又是核心中的核心。
为理解摆轮游丝的重要性,我们铺垫两个小概念:摆轮的等时性和机械表的方位差。
什么是摆轮的等时性?在钟表设计理论中,认为摆轮在做往复运动的时,每次一次往复运动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这是摆轮的等时性。
摆轮往复运动的等时性是钟表设计的理论基础,源自伽利略的摆锤运动理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古典机械钟下面都会挂一个往复运动的摆锤。
在理想状态下,摆轮的重心在中心轴上,游丝按照阿基米德螺旋线盘绕,每一圈游丝的间隔相等(类似于蚊香盘),这样才能保证摆轮在周期往复运动中的等时性。
什么是方位差?由于材料密度、加工精度方面的原因,很难做到摆轮游丝的重心集中在摆轴中心,同时,游丝自重受地心引力的影响,当怀表或者手表从平放改为侧放的时候,游丝重心偏移,整体偏下,在运动中这种偏移更加明显,这些因素会破坏摆轮周期运动的等时性,从而产生误差,因此产生的误差我们称之为方位差。
陀飞轮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鴠酛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
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
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陀飞轮也是陈奕迅的一首歌曲。
源流宝玑先生(Abraham Louis Breguet)[2]当年发明陀飞轮擒纵机构,是为了通过陀飞轮框架的旋转来抵消地心引力对钟表擒纵系统中的机件造成的误差。
普通的机械表,由于擒纵系统中的游丝会受到松紧度、金属疲劳的影响,摆轮摆动的规律也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所以误差较大。
陀飞轮擒纵调速装置在克服上述一系列影响中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特别是当年的怀表时代,这种旋转擒纵机构对于钟表的走时精准性有很大的提升。
虽然如今的手表要面临更多的位置变化,陀飞轮调校精准性的能力有所减弱,不过,陀飞轮仍然作为顶级制表工艺,被大多数喜爱机械制表的表迷所追捧。
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钟表核心的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规律性地做360度旋转。
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误差,甚至消灭。
目前,大多数陀飞轮是1分钟转一圈(360度),也是业内公认的理想旋转速度。
早期作品宝玑的早期陀飞轮表中大部分都搭载宝玑在1795年自己发明的擒纵——红宝石工字轮rubycylinder),人称为“天然的”(natural)擒纵。
陀飞轮手表的原理
陀飞轮手表靠着一个小型的部件来实现其独特的工作原理,该部件被称为陀飞轮。
陀飞轮主要由一个轴和一个围绕着轴旋转的重物组成。
手表的表盘上通常会有一个小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看到陀飞轮在旋转。
陀飞轮手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牛顿的运动定律,即物体运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
当手表摆动时,可以产生旋转力矩,这会使陀飞轮产生转动。
陀飞轮的旋转会抵消手表在运动中遇到的外部力量或者重力的影响,以保持手表的准确度。
陀飞轮手表的原理是利用陀飞轮内部围绕轴旋转的重物,通过其惯性来抵消外部力矩对手表准确度的影响。
陀飞轮的旋转速度通常非常快,这使得外部的震动或者摆动可以在短时间内被抵消,从而保持手表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值得一提的是,陀飞轮手表的原理与传统机械表有所不同。
传统机械表通常依靠发条弹簧来驱动表盘的运转,而陀飞轮手表则利用陀飞轮产生的旋转来控制表盘的运动。
这也是陀飞轮手表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通过利用牛顿的运动定律以及陀飞轮的旋转原理,陀飞轮手表能够提供更高精度的时间测量。
陀飞轮手表的制造和调整非常复杂,需要经过精细的设计和工艺,以确保手表能够正常运作并具备高度的精确性。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没有一家制表厂能够造出一只由构思、设计以至制造,皆彻底颠覆过去钟表原理的腕表,而唯有雅典表。
没有时针、分针、面盘及表冠,而是通过整个机芯的运转来显示时间。
雅典表的“奇想蓝幽灵”陀飞轮腕表采用的手动上链机芯,机芯桥板使用蓝钢含钛合金制成,与蓝色自动盘相互配合。
当雅典表的制表师在研制这款新颖的擒纵装置时,透过纳米技术的运用,发现矽晶体无论在精准度及光亮度均表现出色;加上在设计复杂机芯零件所带来的优势,让矽晶体跃升为擒纵轮的最佳材质。
日前推出的雅典表的Freak Blue Phantom(奇想蓝幽灵)陀飞轮腕表除了延续FREAK陀飞轮系列的一贯特色,也是雅典表匠心独具的创意之作。
雅典表的“奇想蓝幽灵”陀飞轮腕表的机芯更将擒纵轮上的齿数增加至18齿,以增加动力传送至振荡摆锤的流畅性,为了增加其精准度,摆轮的振动幅度也从一般的50~52度降低至约30度,振动弧度愈小,精准度便愈高。
时、分针顶端部份设有夜光显示,让时间清楚易读。
虽然机芯结构比最简单的腕表使用的零件更少,但雅典FREAK陀飞轮腕表仍具备卡罗素陀飞轮性能。
这项空前绝后的设计,更证明了雅典表的研发团队精湛的制表技艺。
雅典表的“奇想蓝幽灵”陀飞轮腕表的机芯采用双向擒纵装置,两个擒纵轮负责能量传输的性能,擒纵轮以顺时钟与逆时钟方向转动,交互配合,直接将动力传送至摆轮。
雅典表精湛的制表技术一直震撼表坛——早在2001年推出的FREAK陀飞轮腕表系列,以其独具创意的外型及钟表结构惊艳世人,改写着钟表的历史。
湛蓝如海洋的表面与18K白金表壳完美搭配,犹如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令人着迷。
雅典FREAK陀飞轮腕表于2001年率先以矽晶体为质材制作机芯擒纵装置,研发的开端,不为装饰,也不为标新立异。
雅典FREAK陀飞轮腕表集三位当代制表大师的创作,其机芯零件的排列是钟表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作,首创将机芯的中心轴由表面玻璃上方直接贯穿机芯,并以表底盖代替表冠上链。
海鸥陀飞轮手表海鸥陀飞轮手表:精准计时与卓越工艺的完美融合概述:海鸥陀飞轮手表是中国海鸥品牌的一款顶级机械手表,采用精准计时技术和卓越工艺,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非凡的时间体验。
本文将介绍海鸥陀飞轮手表的设计,功能和性能,以及品牌背后的历史和制表技术。
设计:海鸥陀飞轮手表以其经典而优雅的设计著称。
它采用了精心设计的表壳和表盘,展示出了匠心独具的细节。
表壳采用不锈钢或精钢材质,经过精细的抛光和刻磨,呈现出独特的光泽。
表盘上的时标和指针经过细腻的加工,确保时间的清晰可读。
此外,海鸥陀飞轮手表还提供多种不同的表带选择,例如皮革和金属链,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功能和性能:作为一款顶级机械手表,海鸥陀飞轮手表具备多项出色的功能和性能。
首先,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搭载了一枚陀飞轮机械机芯。
陀飞轮是机械表中最复杂的装置之一,能够抵消重力对机芯走时的影响,提供更加精准的计时体验。
此外,海鸥陀飞轮手表还具备手动上链功能,让用户能够亲手为手表充电,增加了互动性和仪式感。
除了精准的计时功能外,海鸥陀飞轮手表还具备其他实用性的功能。
例如,它通常配备日期显示窗口,提醒佩戴者当天的日期。
此外,它还具有防水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的水下活动中保持正常运转。
这使得该手表成为日常生活和户外活动的理想之选。
历史和制表技术:海鸥手表品牌在制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自1955年成立以来,海鸥始终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机械手表,通过技术创新和艺术设计,推动中国钟表行业的发展。
海鸥陀飞轮手表作为其顶级产品之一,受到了全球钟表爱好者的认可和赞赏。
在制表技术方面,海鸥陀飞轮手表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制表师傅们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了复杂的制表技术。
他们将传统的制表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确保每一枚手表都经过精准校准和严格测试,以达到海鸥的质量标准。
结论:综上所述,海鸥陀飞轮手表是一款集精准计时和卓越工艺于一体的顶级机械手表。
其独特的设计,实用的功能和卓越的性能使其成为钟表行业中备受瞩目的产品。
一种新型陀飞轮机械表——倾角陀飞轮机械手表张芳发布时间:2023-05-14T10:22:38.70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5期作者:张芳[导读] 陀飞轮是整个擒纵调速机构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减小地心引力对机械表走时精度的影响。
但由于陀飞轮支架重量的影响,手表在水平和竖直时摩擦损耗差距较大,使手表走时位差大。
为了减少这一影响,发明了一种带有倾角陀飞轮的机械手表,其摆轮都与水平面呈一个小于90°的角度,使机芯平立面摩擦损耗接近,降低了机芯对位置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走时的精准性。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308摘要:陀飞轮是整个擒纵调速机构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减小地心引力对机械表走时精度的影响。
但由于陀飞轮支架重量的影响,手表在水平和竖直时摩擦损耗差距较大,使手表走时位差大。
为了减少这一影响,发明了一种带有倾角陀飞轮的机械手表,其摆轮都与水平面呈一个小于90°的角度,使机芯平立面摩擦损耗接近,降低了机芯对位置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走时的精准性。
关键词:陀飞轮旋转倾斜伞齿轮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以提高走时精度。
1.针对陀飞轮机心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减小陀飞轮支架对于机心位差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机心的走时精度。
2.改进陀飞轮机构的技术方案倾角陀飞轮的机械手表,即陀飞轮支架的旋转轴线倾斜于表盘面。
其特点是机芯由原动轮到摆轮的传动链中的某一个环节由直线传动改为有角度的传动。
此类陀飞轮手表的优势在于无论手表处于水平面还是竖直面,其摆轮都与水平面呈一个小于90°的角度,使机芯平立面摩擦损耗接近,降低了机芯对位置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走时的精准性。
3.倾角陀飞轮机械手表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条盒6的带动下,二轮部件7、三轮部件8、四轮部件9、五轮部件10和秒齿轴11都绕着自身轴线连续旋转,进而使陀飞轮组件13绕轴线A-A以每分钟1圈的速度顺时针自转,轴线A-A与机芯水平面有一个小于90°的夹角。
【穿金戴银设计研发部专访|鉴赏家陀飞轮腕表背后的故事】
陀飞轮
通透大开面的球状玻璃表镜下,罗马时标线条硬朗而富有空间感,简约表盘搭配利落的剑形指针,中置摆放的立体陀飞轮提供充沛动力,这就是金熊金表鉴赏家陀飞轮腕表,以不凡工艺演绎着顶级陀飞轮的卓绝魅力。
鉴赏家陀飞轮腕表的研发团队是穿金戴银专注于黄金腕表研发的团队,对于这件作品,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心得:
Q:作为专业的设计研发团队,你们对于目前腕表行业有什么看法?
A:随着我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奢侈品前景乐观,目前腕表消费大致呈现两种趋势:一种是腕表逐步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品变成普通大众消费品;另一种就是腕表传统的奢侈品路线。
Q:为什么选择黄金腕表这一品类?
A:因为黄金是永恒的,而时髦的高科技合金材质很可能流行一阵之后就淘汰了,将来一旦表壳受损,很可能找不到同样的材料对它进行修复,而金表就没有这方面的隐患。
近十年以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通货膨胀越来越敏感,在个人财富和资产配置上更为谨慎,金表具有保值、避险的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Q:鉴赏家陀飞轮腕表设计理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想设计这样一款表?
A:男人到了一定年龄,阅历丰富,事业有成,比起成功和地位的直白外露,内在品位与审美的高级魅力更令人心悦诚服。
鉴赏家系列陀飞轮腕表以永恒不变的时间之力对抗无情的宇
宙法则,自有一种从容、优雅之美,陪伴不惧时光挑战的男性游历浩瀚世界,去征服更广袤的天地。
人都说,“一个男人要有三块表,一块运动一块正装和一块休闲”,于是我们就想设计一款超脱现有腕表格局的,具有鉴赏和收藏价值的一款高端腕表。
Q:鉴赏家陀飞轮腕表设计过程遇到了什么困境?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
A:由于千足金存在硬度低、易磨损、不易保持细微花纹的缺点,不易于制作加工。
因此,我们专门成立了黄金研发项目小组,拟研发一种硬度高于普通千足金的千足硬金,该千足硬金的维氏硬度能达到90以上。
在项目组各岗位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的千足硬金终于成功问世!这种千足硬金不仅硬度大大提高,而且韧性更强,光泽感更好,十分适用于黄金腕表的制作。
Q:鉴赏家陀飞轮腕表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A:鉴赏家陀飞轮腕表的魅力在于精巧的细节,基于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大胆创新,在致敬经典的同时塑造自身独有的气质与内涵。
Q:如何看待陀飞轮腕表?陀飞轮的意义是什么?
A:陀飞轮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它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结构组合在一起,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大大提高了机械手表的走时精度。
Q:对于这件作品你们有什么感想?
A:这个作品我们从材质的挑选、精细结构的锻造、组装,腕表外观的装饰,到各项性能的测试,无一不秉承一丝不苟的态度与追求卓越的精神。
这个作品里面不仅凝聚着创新与工艺的力量,更饱含着整个团队真挚的情感和严谨刻苦的努力。
Q:对金熊金表未来的新产品腕表有什么展望?
A:Goldbear金熊金表将传统制表与珠宝美学完美融合,未来的金熊金表将继续以至臻至美的贵金属腕表满足现代人士尤其是精英阶层人物对腕表品质与价值、内涵与时尚等的多重追求,以优质、高端的品牌形象获得更多的市场认可与关注。
金熊金表鉴赏家陀飞轮腕表,既是一件精密的计时臻品又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其背后凝结着设计研发团队的智慧与心血。
未来,穿金戴银将继续秉承初心,携手专业团队,树立行业黄金工艺新标杆,为领创尖端黄金工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