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领域的锂电池应用-3
- 格式:doc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5
2021年锂电池下游市场需求分析一、锂电池应用领域概况显示,近年来中国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出货量由2015年的46。
4GWh大幅提高到2020年的143GWh,年复合增速为25%。
预计未来中国锂电池需求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到2025年出货量将进一步提升到611GWh。
从具体应用领域来看,新能源汽车、3C数码领域、储能、小动力和电动工具是锂电池主要下游应用市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增长尤其突出,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动力锂电池的出货量为80GWh,分别占中国锂电池出货量的56%和11%,是最主要的需求领域,预计2025年将达到470GWh,年复合增速为43%。
而在3C数码市场中,锂电池需求相对平稳,目前为第二大应用市场。
其中,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占锂电池需求的56%,车用动力电池占新能源车成本的38%,电动化大趋势下、全球头部电池厂商已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3C数码、储能、小动力电动工具等多领域需求的增长,锂电池需求持续高增长。
二、锂电池主要下游市场分析1、动力锂电池需求分析新能源汽车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达80GWh,同比+12。
7%。
2013年-2020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由1。
8辆快速增长至136。
7万辆,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迅速普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锂电池的出货量中占比持续提升,动力电池出货量占中国锂电池市场份额的56%以上。
动力电池按形状分类可分为,方形、圆柱、软包电池。
从形状上看,方形电池出货量占比从2017年57。
5%增长到2020年的80。
8%。
方形电池占比持续提升,主要由于近三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TOP3占比上升。
国内头部电池厂CATL、BYD、国轩高科目前仍均以方形动力电池为主,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方形电池占比的提升。
圆柱电池占动力电池比达9。
7%,同比+2。
4pct,主要系国产特斯拉Model3等车型销量大幅提升,带动LG以及松下在国内动力电池出货量的提升。
动力锂电池与普通3C锂电池的区别还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锂电池不是都一样吗,能有什么区别。
如果要真正了解动力锂电池和普通3C锂电池本质应用需求的话,动力锂电池和普通3C 锂电池区别有哪些想必会比较了解,那么动力锂电池与普通3C锂电池的区别是什么呢?一、动力锂电池和普通3C锂电池区别在应用方面分析:1、动力锂电池可以应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车,电动工具等大倍率放电的产品上面,而普通3C锂电池仅用于手机,手环,数码像机,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等方面,只能满员普通放电供电使用需求。
2、电池放电电流在产品应用中,可以理解动力锂电池一般是指基本以5C 电流放电为标准,如果是超高倍率的动力电池可以10C或30C更大的电流进行放电;普通3C锂电池一般以3C以下电流放电电流为标准判断。
二、动力锂电池和普通3C锂电池在设计方面分析:1、磷酸铁锂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在研发设计时需要更多考虑可靠性和一致性,毕竟要长时间(至少5~10年)、恶劣环境(冬天低温、夏天暴晒、雨雪)、大量电池串并联配组使用,考虑可靠性和一致性,假设一辆汽车使用1000只动力电池,理想上,汽车厂家希望一个车型10万辆车的规模下不要出问题,也就是理想上要求动力电池出问题(安全、存储、循环等)的几率要在一亿分之一以下(当然对于最高端消费类电池而言,苹果也对供应商要求到了这个级别)。
考虑到可靠性,动力类电池一般设计冗余更多,使用更厚的隔膜、箔材和外壳,因此能量密度也就大概是消费类电池的一半吧。
2、普通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研发设计时更多的需要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无需长时间可靠性(循环也无需做得太好,因为反正一两年就会换),一般不需要配组单独使用,所以对一致性没有太大要求,但是由于消费类的手机、pad平板电脑空间有限并且非常珍贵,因此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对于尺寸要求严格、容量、能量密度等要求很高。
3、动力锂电池和普通锂电区别对于产品安全而言,动力电池有更多的外部保护电路、散热布局等,当然也面临更恶劣的条件(更高的外部电压、更大的电流、更复杂的外部环境),消费类电池的保护更少,要在更高能量密度的基础上靠电池的材料和设计抗住各种危及安全的情况;而高端的消费类手机锂电池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而动力电池更多是需要先进的工艺控制、一致性控制和质量管理。
2024年3C锂电池市场分析现状概述3C锂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轻量化、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3C产品领域。
本文将对3C锂电池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规模近年来,随着3C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全球3C锂电池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2019年全球3C锂电池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2. 市场驱动因素2.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3C产品电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3C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和轻量化特性成为主流选择,推动了市场需求增长。
2.2 消费电子产品增长消费电子产品是3C锂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对电池容量和续航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3C锂电池市场的增长。
2.3 新兴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领域,新兴的应用领域也推动了3C锂电池市场的发展。
例如,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无人机等新兴产品的兴起,对电池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 市场竞争格局3C锂电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格局,主要厂商包括宁德时代、松下电池、LG 化学、三星SDI等。
这些厂商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规模优势,占据了市场的较大份额。
此外,市场还存在一些中小规模的本土厂商,它们在特定的市场细分领域有一定竞争力。
4. 市场趋势4.1 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 3C锂电池市场趋向于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预计未来3C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将进一步提升。
4.2 绿色环保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推动了3C锂电池市场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厂商将更加注重减少电池的污染和回收利用,开发更加环保的材料和生产工艺。
4.3 充电技术创新随着无线充电和快速充电技术的不断发展,3C锂电池市场将迎来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充电方式。
3c用锂电池年度用量锂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3C产品中。
本文将从年度用量的角度探讨锂电池在3C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3C产品。
3C是指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这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相机、音频设备等。
这些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它们。
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轻巧的特点,成为了3C产品的首选电池类型。
不仅如此,锂电池还具有较高的电压稳定性和低自放电率,能够满足3C产品对电源的高要求。
因此,锂电池在3C领域中的年度用量也随之增加。
手机是3C产品中最常用的产品之一,也是锂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手机功能需求的增加,手机电池容量也在不断提升。
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大多配备了3000mAh以上的锂电池,以满足人们对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每年全球手机产量超过10亿部,而且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很快,这导致了锂电池年度用量的大幅增加。
笔记本电脑也是锂电池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移动办公和远程学习的普及,笔记本电脑成为了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必备工具。
而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要求其电池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续航时间。
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使其成为笔记本电脑的理想电源选择。
每年全球笔记本电脑的销量也在不断增长,这进一步推动了锂电池的年度用量增加。
除了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其他3C产品如平板电脑、相机、音频设备等也普遍采用了锂电池作为电源。
随着人们对科技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产品的销量也在迅速增长,进而推动了锂电池的需求。
尤其是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总的来说,锂电池在3C领域中的年度用量随着3C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而不断增加。
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3C产品对锂电池的需求不断提高,使得锂电池成为3C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3C锂电池市场调查报告1. 简介3C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广泛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相机等)。
本报告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3C锂电池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3C锂电池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截至去年,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长。
3. 市场需求分析3C锂电池的广泛应用使其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需求。
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升级换代推动了对锂电池的需求增长。
尤其是随着可穿戴设备和电动车辆的兴起,对3C 锂电池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4.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3C锂电池市场竞争激烈。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的电池制造商和科技巨头。
这些竞争对手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性能来争夺市场份额。
供应链也成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供应商与品牌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对市场竞争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3C锂电池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
我们观察到的一些主要技术趋势包括:•容量增加:3C锂电池的容量不断提升,以满足用户对长时间使用的需求。
•快速充电: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使得充电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安全性提升:针对过充、过放和高温等场景的安全性问题,3C锂电池的技术正在不断改进,以确保用户的安全使用。
6. 市场前景展望基于我们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我们对3C锂电池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未来几年,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同时技术发展也将推动行业的进步。
然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以保持竞争优势。
结论本报告对3C锂电池市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和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情况。
未来几年,3C锂电池市场有望保持增长,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并调整战略,以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
3c硅碳负极应用电池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能源存储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
在电池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负极材料的选择和性能对电池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负极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近年来,3C硅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负极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前景备受期待。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应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类型,其主要由锂离子导电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组成。
在锂离子电池中,负极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存储锂离子,并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和吸收锂离子。
传统的负极材料如石墨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能,但其比容量和循环寿命有限,无法满足现代电子产品对电池性能的要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寻找新型的负极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3C硅碳负极材料由碳材料和硅材料组成,具有硅材料高容量和碳材料良好的电导率等优点,可以克服传统负极材料的不足之处。
其中,硅材料可以存储更多的锂离子,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碳材料可以增强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因此,3C硅碳负极材料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在候选材料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3C硅碳负极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他们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和结构设计等手段,成功地制备出了高性能的3C硅碳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高容量和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还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其在电池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研究人员通过研究3C硅碳负极材料的储锂机制和充放电性能等方面,揭示了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背后的原因。
他们发现,硅材料可以有效地存储锂离子,并且在充放电过程中可以扩散较大量的锂离子,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同时,碳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电阻,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3C 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优势,并为其在电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3c电池类三元正极材料
3C电池类三元正极材料通常指的是用于3C电子产品的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
3C电子产品包括计算机(Compute 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Consumer El ectronics)等。
这些产品通常需要轻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电池。
三元正极材料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主要由镍(Ni)、钴(Co)和锰(Mn)三种元素组成,因此得名“三元”。
它们的比例不同,可以调整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例如,NCM(Nickel Cobalt Manga nese)材料是一种常见的三元正极材料,其中镍、钴和锰的比例不同,如NCM811、NCM523等。
三元正极材料的特点包括:
- 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通常在250mAh/g以上。
- 高工作电压:三元电池的工作电压通常在3.6V至4. 2V之间,有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 良好的循环性能:三元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 较低的自放电率:三元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有利于延长电池的储存寿命。
在3C电子产品中,三元正极材料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中。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三元正极材料在电动汽车电池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三元正极材料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成本较高、钴资源稀缺、高温下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等。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替代材料,如富锂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等,以及改进电池设计和制造工艺,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2023年3C锂电池行业市场前景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3C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其电池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部分。
目前,3C锂电池市场正在快速发展和壮大,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将就3C锂电池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增长目前市场上的3C产品已经多种多样,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汽车导航仪等各种便携式产品。
这些3C产品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也推动了市场对3C锂电池的需求增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C产品的创新和迭代换代也在不断进行。
新一代的3C产品通常都会搭载更加占地面积小的电池,这就需要随之相应的提升3C锂电池的性能、效率、容量等方面。
这些方面的提升也会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的增长。
二、新型应用和市场机会3C锂电池市场的前景不仅仅在于已有的产品,还有一些新型应用和市场机会。
首先,在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物联设备都开始逐步接入智能家居、智能工业等领域。
这些设备大部分都需要电池来维持其运行,3C锂电池就成为了一个适用的电池选项。
物联网将会成为一个新的市场机会,进一步展示3C锂电池的巨大潜力。
其次,在能源储存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3C锂电池借助其轻便、高效、节能的特点已经逐步向能源储存领域进军。
3C锂电池的市场空间也将因此被进一步扩大。
三、行业竞争格局3C锂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主要的厂家有松下、三星、LG、CATL、宁德时代等。
其中,松下、三星和LG等海外企业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宁德时代和CATL等国内厂家在近年来进军市场,势头迅猛。
其实,在3C锂电池市场中,技术普及逐步成为决定哪些公司能获得支配地位的关键因素。
很多厂家都将重心放在了研发和创新上,并不断推陈出新地开发新的产品以迎合不同的需求。
那些能够独创出高性能、低成本、高C值、高安全性、环保等特性的厂家定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四、政策扶持政策也是决定3C锂电池市场前景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相关领域给予了大力扶持和刺激,同时也出台了大量扶持3C行业创新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锂电池3c认证标准1. 介绍锂电池3C认证标准的背景和意义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设备,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若使用不当或质量不合格,锂电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如过热、漏液、短路等。
为了保障用户的安全和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认证要求。
而在中国,锂电池3C认证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锂电池产品中。
2. 锂电池3C认证标准的内容及要求2.1 标志及标识要求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规定,通过3C认证的产品应在其外包装上明确标识“CCC”字样,并配备相应编号。
2.2 安全性能要求在通过3C认证前,锂电池产品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性能测试。
包括过充、过放、高温等环境下测试,并确保充放电过程中不发生爆炸、燃烧等安全问题。
2.3 质量要求锂电池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包括电池容量、电压、内阻等参数的合格要求。
同时,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
2.4 环境要求锂电池3C认证标准还对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进行了要求。
锂电池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应保持正常工作,如低温下的性能保持、高温下的安全性能等。
3. 锂电池3C认证标准对行业发展的影响3.1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通过实施锂电池3C认证标准,可以规范市场上各类锂电池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这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对锂电池产品的信任度,也可以促进行业内企业之间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提升。
3.2 保障用户权益通过强制实施锂电池3C认证标准,可以有效保障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遭遇安全问题。
这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是一种权益保障措施,也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风险。
3.3 提升产品竞争力通过锂电池3C认证,企业可以证明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这也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4. 锂电池3C认证标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4.1 认证标准更新不及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锂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原有的锂电池3C认证标准可能无法适应新型锂电池产品。
2024年3C锂电池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3C锂电池(指用于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的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电池类型,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3C锂电池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的市场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市场概况3C锂电池市场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
其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通信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等。
目前,3C锂电池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规模,涵盖了多个领域和细分市场。
3. 市场规模分析3.1 产品类型分析3C锂电池市场主要包括手机电池、笔记本电池、平板电脑电池、相机电池等多种产品类型。
根据市场数据统计,手机电池是3C锂电池市场中最大的产品类型,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其次是笔记本电池和平板电脑电池,相机电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
3.2 市场地区分析3C锂电池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需求和应用。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亚洲地区是3C锂电池市场最大的地区,其市场规模超过了其他地区的总和。
欧洲和北美地区紧随其后,市场规模均较大。
其他地区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在不断增长。
3.3 市场竞争分析3C锂电池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厂商在生产和销售3C锂电池产品。
这些厂商之间竞争激烈,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和市场营销等方面来争夺市场份额。
大型厂商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影响力,但小型企业也能够通过专业化和差异化战略来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4. 市场发展趋势4.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3C锂电池市场将继续迎来新的技术创新。
这些技术创新将致力于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充电速度和安全性能。
同时,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将推动3C锂电池市场的发展。
4.2 新兴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市场,3C锂电池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无人机、智能穿戴设备、电动汽车等新兴应用领域对3C锂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将成为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锂电池3c认证标准摘要:1.锂电池3C 认证背景和意义2.锂电池3C 认证的具体要求3.锂电池3C 认证流程4.锂电池3C 认证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正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锂电池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关键能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锂电池的安全问题也时常引发关注。
为了确保锂电池产品的安全可靠,我国实施了锂电池3C 认证制度。
1.锂电池3C 认证背景和意义锂电池3C 认证,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为了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保护环境,对涉及到的产品实施强制性认证。
对于锂电池产品来说,通过3C 认证意味着其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2.锂电池3C 认证的具体要求锂电池3C 认证主要针对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电池容量测试:确保电池的实际容量符合产品标称容量。
(2)样品预处理: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处理,以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状态。
(3)标志和警告说明:电池上应有清晰的标志和警告语,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4)常温外部短路(电池):测试电池在常温下的外部短路性能。
(5)高温外部短路(电池):测试电池在高温条件下的外部短路性能。
(6)过充电(电池):测试电池在过充条件下的安全性。
(7)强制放电(电池):测试电池在强制放电条件下的性能。
(8)低气压(电池):测试电池在低气压条件下的性能。
(9)温度循环(电池):测试电池在温度循环条件下的性能。
(10)振动(电池):测试电池在振动条件下的性能。
(11)加速度冲击(电池):测试电池在加速度冲击条件下的性能。
(12)跌落(电池):测试电池在跌落条件下的性能。
3.锂电池3C 认证流程锂电池3C 认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认证申请: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
(2)资料审核:认证机构对企业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认证要求。
(3)样品测试:认证机构抽取企业提供的样品进行测试。
锂电池技术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储能领域锂电池技术的具体应用,研究了锂电池技术的未来趋势,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价值,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已经初步进入商业化、规模化应用,且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最具前景的电力储能技术。
关键词:储能技术;锂电池技术;应用;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储能领域有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在这些理论下陆续出现了各种全新的储能技术,克服了传统储能技术的诸多限制。
锂电池为储能领域的重要成就,在电动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虽锂电池技术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但是其在当前的条件下还存在安全性不高、环保性不足等问题。
1.锂电池的构成材料就锂电池材料的构成分析,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质形成,目前的研究中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日渐进步,而正极材料、隔膜与电解质作为关键构成部分,尚存在很大的研发价值[1]。
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由钴酸锂、锰酸钾、磷酸铁锂几种,结合各自的应用情况,钴酸锂电子电池主要在3C产品电子方面,考虑到价格与安全因素,一般不将其作为动力电池;锰酸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电池、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均可作为动力电池使用。
在磷酸铁锂正极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溶胶凝胶法进行三元材料包覆处理,从而得到在磷酸铁锂表面包覆有三元材料的正极复合材料,然后制成正极片,再与负极片、隔膜、电解液等一起制作成单体电池。
由于三元材料电压相对较高,如上述方法制成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充满电后静态电压会高于正常的3.4V,可达到3.6V或更高,如果电池组内存在某个单体电压不均衡,可以尽快发现并通过均衡电路实现单体均衡,且效果明显。
三元材料由选自硝酸锂、硝酸钴、硝酸镍、硝酸铝、和硝酸锰中的化合物制备或三元材料的原料化合物为硝酸锂、硝酸镍、硝酸钴和硝酸铝。
磷酸铁锂正极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为,将磷酸铁锂材料及三元材料的原料化合物在水等溶剂中进行混合,加入柠檬酸等络合剂,利用氨水等调节pH值在7~7.5,在80℃反应直到获得凝胶状物质,然后在400~450℃下干燥4~6小时(优选5h),然后在900~1000℃(优选900~950℃)下煅烧10~12h(优选10~10.5h),降至室温获得由三元材料包覆磷酸铁锂而成的正极复合材料(正极活性材料)。
锂是自然界中最轻的金属,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锂在玻璃陶瓷、石油化工、冶金、纺织、合成橡胶、润滑材料等传统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000年后,锂在电池能源、航空航天、医药等领域的用量越来越大,尤其是电池行业已成为锂最大的消费领域,因此锂也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
本文主要从锂电池材料、铝锂/镁锂合金材料、有机锂化合物等几个方面介绍锂在这些新兴领域的应用情况。
锂在电池材料中的应用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美国科学家约翰·B.古迪纳夫、英国科学家M.斯坦利·威廷汉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开发锂离子电池”的贡献。
应该说锂电池的发明是现代人类的一个重要发明,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方式更稳定,从而实现了商业化,同时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
锂电池的应用领域包括了移动通信电源、交通动力电源、电力储能电源、航天军工电源。
1.锂在传统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应用锂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靠锂离子的迁移来实现,锂元素可以存在于电池的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中。
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通过深加工变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或者电解质材料。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将很大程度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已经成熟应用的锂离子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富锂锰基等多种类型。
其中,钴酸锂主要用于3C类锂离子电池中,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中的应用较多。
锂和低电位过渡金属钛的复合氧化物生成的钛酸锂可以用作锂电池的负极材料。
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他日用电池,同时是近中期不可替代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2.锂在新型锂电池领域的应用金属锂不仅可以用于锂一次电池,将来还可用于固态金属锂电池中。
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除金属锂充当负极外,固态电解质中也用到大量的锂盐,比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如Li10GeP2S12、Li9.54Si1.74P1.44S11.7Cl0.3等;氧化物电解质Li1.3Al0.3Ti1.7(PO4)3(LATP)、Li1+x AlxGe2-x(PO4)3 (LAGP)等。
锂电池基本参数介绍,结合应⽤分析锂电池应⽤及其普遍,⼿机及数码产品、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动⼯具、电动⾃⾏车、电动汽车、后倍电源及储能等各个领域。
锂电池的类型也多种多样。
这⾥我们重点介绍⼀下锂电池的⼏个重要参数。
并结合⼿机及平板电池、笔记本及移动电源电池,电动⾃⾏车电池,电动汽车电池分析。
⼀、充放电倍率充放电倍率⾼越好。
“C”是形容电池充放电电流⼤⼩的专⽤符号。
1C放电就代表1⼩时内把电池从满电放到空的电流⼤⼩。
iPhone6电池容量为1810mAH,那么这颗电池的1C放电电流就是1.81安培。
⽐亚迪e6电动汽车中使⽤的每颗电池容量是200AH,则这个电池1C放电电流就是200安培。
⼀个电池如果⽤⾼倍率放电,通常放出的能量⽐低倍率少。
上图为不同放电倍率下锂电池放出的电量,从上图测试结果可知这颗动⼒电池使⽤10C放电放出的能量只有1C放电下的85%,使⽤20C放电放出的能量只有1C放电下的70%。
⼆、充放电循环次数循环次数越多越好。
500次是锂电池的常见值,根据不同材料制作的锂电池充放电次数从300-3000次不等。
这个值的具体含义每个⼯⼚可能略有不同,⼤致可以理解为:按⼚商规定的充放电倍率(⽐如1C放电,0.3C充电;每次从0%充放到100%,照此循环)下,500次循环后,电池容量还剩最初的80%。
充放电次数和使⽤习惯的关系太⼤了,我们举⼏个例⼦。
1、充放电强度对循环次数的影响 ⼯⼚标注:每次从0%充放到100%,1C放,0.3C充,5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这是最严苛的测试循环,也可以不这么严格,看下⾯ 如果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25%-75%,1C放,0.3C充,20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如果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25%-75%,3C放,0.3C充,16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2、浅充浅放对寿命的影响 ⼯⼚标注:每次从0%充放到100%,1C放,0.3C充,5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是最严苛的测试循环,也可以不这么严格,看下⾯ 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25%-75%,1C放,0.3C充,20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每次电量的循环都在50%-100%,1C放,0.3C充,1800次后容量衰减到80% 以上两个例⼦可看出充放电的倍率越⼩、越有利于寿命提升;浅充浅放也有利于寿命提升。
3c锂电池作为核心零部件的基本特征
1. 高能量密度:3c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储存能力,能够提
供更长的使用时间。
2. 长寿命:3c锂电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进行多次充
放电循环而不损失太多容量。
3. 快速充放电特性:3c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充放电速率,可以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充电或放电。
4. 较低的自放电率:3c锂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即使长时间
不使用也能保持较高的电荷状态。
5. 良好的安全性能:3c锂电池采用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如过
电流保护、过温保护、短路保护等,能够有效防止电池的过充、过放、过热等安全问题。
6. 轻量化设计:3c锂电池重量较轻,适合应用于移动设备中,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专题:3C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主要结论:1,到2015年,3C领域对锂的需求平均增速18%2,长期来看锂电池被新技术替代是必然,但是在近3-5年内不必过分担心一、锂电池简介一个典型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四部分组成。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为钴酸锂、锰酸锂等锂化合物的粉体,涂覆在铝箔上;负极为石墨或其它材料(钛酸锂等),涂覆在铜箔上;正负极之间用一层多孔塑料膜隔开,通常采用微孔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或两者的复合膜(PE-PP-PE);正负极和隔膜一般浸在溶有LiPF6或者LiAsF6电解质的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混合溶剂形成的电解液中。
图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数据来源:天弘基金(一)锂电池正极最早的商业化应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钴酸锂,由于其比容量高、循环次数长,被广泛应用于对比容量要求较高的消费类电子品中(目前的固态锂电池的正极大多也是用钴酸锂的)。
但是,随着钴酸锂的使用和锂电需求领域的扩展,钴酸锂的问题也就暴露出来:首先是其安全性比较差,在高温工作、隔膜破损等情况下,甚至会发生爆炸;其次,钴资源稀缺,导致钴酸锂造价昂贵,应用于大型电池领域的成本太高。
为此,后来市场中又出现了许多其他锂化合物正极。
其中,具有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是较早出现的材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安全性和稳定性好,隔膜穿刺也不会发生爆炸。
但是磷酸铁锂的问题在于其比容量低、正极材料振实密度低(只有0.8-1.3,钴酸锂的一般会在2.5以上),所以体积是限制其未来发展的最大问题。
另一个致力于解决钴酸锂成本问题的方案是发展镍酸锂。
镍酸锂的晶体构造与钴酸锂类似,理论比容量与钴酸锂相当,但是镍的价格只有钴的一半,是理想的替代钴酸锂的材料。
但是目前技术水平下很难制得理想的层状结构的镍酸锂,而是混杂着二价镍、三价镍和锂离子的混合体,导致最终产品稳定性差,因此目前镍酸锂并没有实际商用。
目前结合众多锂正极材料优点的三元材料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三元材料简单地理解是锰酸锂和钴酸锂的平均化产物,其能量密度虽然不及钴酸锂,但是仍然比较高,且安全性较好、价格相对便宜。
其中镍钴铝材料最早由日本开发,是在全球发展比较成熟的三元正极材料,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池,特斯拉轿车使用的INR18650电池就是镍钴铝三元材料。
但是镍钴铝电池的问题在于其高温状态下的安全性较差(因此特斯拉轿车才使用了复杂的电控系统来精确控制每块电池的温度);与此相对地,镍钴锰酸锂电池的安全性较好,但是问题是比容量相对于镍钴铝电池明显要低,目前小型电池领域应用较多。
表1 钴酸锂各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比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镍钴铝主要应用的晶格结构层状层状尖晶石橄榄石层状层状开路电压 3.7V 3.3V 3.8V 3.2V 3.7V 3.7V理论比容量(mAh/g)274 274 148 170 - -实际比容量(mAh/g)160 200 110 135 160 190循环寿命(次)>500 >500 >500 >2000 >800 >800工作温度(摄氏度)-20~50 -20~50 -20~50 -20~75 -20~55 -20~55资源丰富程度稀缺丰富丰富丰富较丰富较丰富安全性低低较高高较高较高环保性低较低好好较低较低应用领域电子设备电子、动力动力用动力用电子、动力电子、动力最新进展提高安全性试验阶段,提高稳定性部分汽车动力比亚迪汽车动力丰田普锐斯汽车动力特斯拉汽车动力最主要有点能量密度高性价比高便宜热稳定性好、便宜安全性和性价比较好比容量较高、便宜最主要缺点钴稀缺难制备高温性能差、比容量低比容量低、品质控制较难低温性能差高温安全性差数据来源:天弘基金表2 三元材料中各元素对应的性能(简单总结,实际情况要更复杂)三元材料中的元素对应电池的性能典型产品镍高比容量、低安全性、成本折中81515NCA钴较高比容量、安全性折中、高成本111镍钴锰锰低比容量、高安全性、低成本数据来源:天弘基金不过,虽然近年来随着更多的锂正极材料被开发出来,钴酸锂的市场占比正在逐年下降,但是钴酸锂依然是全球使用最多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锂电池最大的下游是电子类产品,这类产品对电池的比容量要求远高于对其安全性的要求。
至于使用不同的正极材料是否会造成单位材料用锂量的变动,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目前主流的钴酸锂和三元材料在用锂量方面的差异很小,用料的差异对全球锂需求的影响不大。
图2 全球各类锂电池使用量图3 各类锂电池正极材料消耗碳酸锂的量数据来源:IIT 数据来源:天弘基金(二)锂电池负极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主要使用电势位低的石墨材料。
由于目前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已经基本上普遍超过了300mAh/g(部分材料可以超过700mAh/g),跟正极材料普遍不足300mAh/g的理论比容量相比,负极材料在目前阶段并不是锂电池性能提升的瓶颈所在。
不过,除了石墨材料以外,目前还有一种技术路线是使用钛酸锂作为负极(这类电池通常用三元材料做正极),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理论比容量,并且由于其具有非常优秀的“零应变性”(所谓“零应变性”是指其晶体在嵌入或脱出锂离子时晶格常数和体积变化都很小,小于1%),还可以有效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不过钛酸锂负极电池的造价昂贵、且自放电比较严重、对电压平台要求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商用,若未来可以克服这些问题,钛酸锂负极电池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大容量锂电池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图4 各类负极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图5 各类负极材料的比容量数据来源:Roskill 数据来源:天弘基金(三)锂电池电解液锂电池电解液主要使用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二乙酯(DEC)溶解六氟磷酸锂(LiPF6)或者六氟砷酸锂(LiAsF6)。
电解液中使用的锂也很少,通常六氟磷酸锂的浓度只有1mol/L,一只典型的18650电池(电解液大概5.2-5.8g)中只有大约0.6g六氟磷酸锂,合0.03g金属锂。
聚合物锂电池跟液态锂电池类似,只是电解液为凝胶态。
(四)隔膜隔膜主要用作可隔离电池正负极,以防止出现短路;高性能的隔膜还可以在电池过热时,通过闭孔功能来阻隔电池中的电流传导。
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
目前,锂离子电池主要使用多孔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类聚合物材质,隔膜本身不含锂。
二、3C领域锂电池的需求现状:过去十年稳定增长(一)总量:3C产品领域在锂和锂电池消费中的比重是最大的1,3C产品是锂和锂电池最大的下游锂电池对锂的消费占锂总消费量的40%,而其中,3C产品对锂电池的消费又占锂电池消费量的60%,从整条锂产业链上看,3C产品是锂和锂电池最大的终端需求,在产业链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图6 锂的消费构成图7 锂电池的消费构成数据来源:SQM2012年年报2,锂电池在3C产品中的渗透率接近100%另一方面,锂电池在3C领域中的渗透率也已经非常高。
经过短短二十年的发展,目前锂电池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领域(包括平板电脑)的渗透率已经达到100%,即便在消费类电子领域,数码相机使用锂电池的比例也已经迅速上升至90%以上。
2011年,全球消耗的锂电池数量高达44.89亿只,其中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分别消耗的锂电池量就高达16.9亿只和14.4亿只。
图8 各类负极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图9 2011年各类3C产品锂电池耗用量数据来源:Roskill 数据来源:天弘基金而按照目前电子类消费品的普通规格来计算,仅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三类,对锂电池的年需求量就高达8.5万MWH!表3 各类3C产品的锂电池规格代表产品安时电压(V)瓦时智能手机三星Galaxy SIII 2.1 3.8 7.8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 5.5 10.8 60超极本Yoga 11S 2.84 14.8 42数码相机佳能SX240 1.12 3.7 4.1平板电脑Ipad 6.6 3.75 24.8数据来源:天弘基金(二)结构:3C产品使用什么样的锂电池1,性能:高比容量3C产品的使用特性决定了其对锂电池的要求,更看重锂电池的高比容量。
因为3C产品的使用寿命通常都不长(1-2年),工作环境温度要求也不高(-15到40摄氏度),对安全和循环性的要求相对较低;3C产品消费的锂电池容量不大,成本因素也不是那么重要;不过,由于3C产品普遍讲究轻薄的便携性,以及较长的续航时间,因此对于比容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而前文也说过,虽然在比容量的提升方面,负极、隔膜和电解液同样重要,但是目前的技术水平,电池正极是限制比容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在3C领域,具有高比容量的钴酸锂电池就成为了长久以来行业的第一选择。
从1991年索尼推出首款商用钴酸锂电池以来,到近几年三元材料进入市场之前,3C市场几乎就是钴酸锂的天下。
不过,近年来,三元材料的技术不断突破,也为3C产品的电池市场带来了一些新的选择。
因为三元材料本质上跟钴酸锂材料的晶体结构是一致的,意味着两种材料的性能也比较相近,不过三元材料由于使用了更加便宜且活性相对较小的镍、锰金属,使得其在保证比容量较高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安全性。
此外,三元材料由于配方可以灵活变动,也为电池厂商提供更多的便利,来生产更符合特定需求的电池。
图10 各类主要电池材料的性能对比图11 中国三元和钴酸锂材料的产量数据来源:天弘基金数据来源:天弘基金近年来,随着大耗电量的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待机时间要求越来越高的移动PC市场的不断扩展,锂电池面临再次提高比容量的局面。
而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依靠提高压实密度的方法提高钴酸锂的比容量已经接近极限,而三元材料在应用方面尚需与其匹配的电解液等材料的发展,因此从2008年以后,对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开始推动3C锂电的进一步升级。
从iphone5首次使用4.35V充电限制电压的锂电池以来(此前充电限制电压是4.2V),三星、华为等手机企业已经陆续推出了使用4.35V高电压锂电池的手机,以提高锂电池的比容量。
表4 近年来各主要3C产品的锂电池使用情况产品发行时间电池类型正极材料充电限制电压电压容量Iphone 2007 聚合物电池改性钴酸锂 4.2 3.7 4.51wh Iphone4S 2011 聚合物电池改性钴酸锂 4.2 3.7 5.25wh Iphone5 2012 聚合物电池改性钴酸锂,三元材料 4.35 3.8 5.45wh Galaxy SIII 2012 软包液体锂电池钴酸锂,三元材料 4.35 3.8 7.8wh Lumia 920 2012 聚合物电池钴酸锂 4.2 3.7 7.4wh 小米2011 聚合物电池钴酸锂 4.2 3.7 7wh华为Ascend Mate 2013 聚合物电池 4.35 3.8 15.39wh 小米2 2012 锂聚合物电池钴酸锂 4.2 3.7 7.4wh Ipad 2010 聚合物电池改性钴酸锂 4.3 3.75 24.8wh Macbook Pro 2006 软包电池钴酸锂10.8 60wh Yoga 11S 2013 聚合物电池14.8 42wh 数据来源:天弘基金2,外形:尽可能减小体积和提高安全性由于3C领域由于消费息息相关,因此便携性一直以来都是3C产品致力于追求的极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