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发展现状
- 格式:ppt
- 大小:4.30 MB
- 文档页数:64
中国乳业现状及发展建议1中国乳业现状特点分析乳业是⼀条包括奶⽜饲养及原料奶⽣产、销售和加⼯成乳制品再供消费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
⼈们通常习惯把奶⽜饲养及原料奶⽣产称为奶业,把原料奶销售称为中间环节,把后者称为乳品加⼯业。
1.1中国原料奶⽣产现状中国的原料奶⽣产以奶⽜为主,⽜奶产量约占奶业总产量的90%。
据统计,2006年末,全国存栏奶⽜约1400万头,⽜奶总产量约3500万t 。
2007年全国存栏奶⽜和⽜奶总产量约⽐2006年分别增长8.7%、13.1%,奶⽜⽣产区域主要由牧场区、农区和⼤中城市郊区三部分组成。
内蒙古、⿊龙江和新疆的奶⽜饲养数量较多。
从奶源和⽣产情况看出,中国奶⽜资源严重不⾜,全国1400万头,约93万⼈占有1头奶⽜。
从奶源的区域分布上看,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南⽅和沿海发达地区很少。
西部地区有良种及改良奶⽜约500万头,约占全国总数的⼀半,但产奶量仅占全国的35%,可见西部地区奶业有极⼤的发展潜⼒。
原料奶⽣产除⼤中城市郊区经济发达、奶⽜饲养条件较好、机械挤奶程度⾼外,就全国⽽⾔,机械挤奶不⾜30%。
由于机械化挤奶、原料奶降温、冷藏贮运等没有很好解决,造成原料奶质量差,鲜奶收购标准低于乳业发达国家⽔平,这直接影响乳制品加⼯业⽣产⾼质量的乳制品。
1.2乳品加⼯现状据统计,2001年全国有乳制品加⼯企业434个(国有及年销售收⼊500万元以上⾮国有企业统计数),其中国有企业162个,集体企业44个,外资投资企业51个,乳制品产量74.3万t ,列前⼗位省市为⿊龙江、河北、⼭东、内蒙古、陕西、北京、江苏、浙江、安徽、⼴东。
在产品结构上,奶粉已经不再是主产品。
2006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800万t ,奶粉还占有较⼤⽐例。
奶粉中,全脂奶粉占23.5%,加糖奶粉占22.3%,婴⼉配⽅奶粉占28%,其他奶粉占26.2%。
2006年液态奶产量1400多万t ,在产品结构上,液态奶⽣产以消毒奶为主,约占43%,灭菌奶占35.4%,酸奶约占14.3%,其他奶占7%。
国内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非常迅猛,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
以下是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概述: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市场纵深发展,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已经成为全球乳业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制造方式的更替,中国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结构越来越合理。
大中型乳制品企业投入研发,不断改进乳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
3. 商品质量明显提升:随着严格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实施和各大乳企提升质量的积极性,我国乳制品市场的商品质量得到认可,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的乳制品需求不断增长。
4. 区域发展趋势明显:在乳业发展的过程中,外围地区的产能不断扩大,乳制品生产的产品线也愈加多元化,从资源的特点来看,不同区域的乳业资源有其独特性,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性乳业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中国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处于大发展期的行业,未来的市场
机遇依然广阔,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赢得市场份额。
乳品行业调研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乳品行业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以揭示其现状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乳品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为顺利掌握市场机遇,本文提供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市场规模与趋势中国乳品市场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乳业生产国。
目前,中国乳品市场总规模已达到千亿级别,且仍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态势。
预计到2025年,中国乳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万亿元。
二、消费者需求中国乳品消费者的需求逐渐从单一的品质和价格转向品牌和健康,人们更加关注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和功能性。
国内一些老牌乳企和外国知名乳企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但是,也存在部分乳企的产品质量问题,这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影响。
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口味更为多样化,对创新和个性化产品的追求越来越高。
三、竞争格局中国乳品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大型乳企通过品牌和营销的双重优势,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其中,伊利、蒙牛、光明等企业是中国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国际品牌也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一定优势,例如达能、蒙迪欧、雀巢等。
四、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对乳品行业的监管日益严格。
针对一些不合格乳制品的事件,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制定一系列法规与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同时,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鼓励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扶持农牧业等。
结论与建议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乳品市场仍具有巨大潜力。
但是,行业面临的竞争和风险同样不容忽视。
为了掌握市场机遇,乳企应更加注重品牌建设,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管理,不断满足消费者需求。
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国内外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目录一、全球乳制品行业现状分析 (2)二、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三、全球乳制品发展趋势分析 (3)四、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情景分析 (8)五、中国乳制品市场结构分析 (9)六、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分析 (10)七、中国乳制品市场增速分析 (11)八、中国乳制品市场价位走势分析 (11)九2019-2020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12)一、全球乳制品行业现状分析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国内畜产品供求受疫情影响将普遍较紧并推动乳制品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在全球市场合理回调,不给国内市场带来太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需求增长将确保生鲜奶价位和奶牛养殖收益都维持在较高水平。
如果疫情防控的紧张态势能在第—季度顺利结束,疫情后的需求增长将弥补疫情给产业发展带来的冲击,如果能够把握疫情后畜产品供求普遍偏紧的市场机会,做好防控期间国内生产能力保护和疫情后生产能力提升,加快乳制品对其他畜产品消费需求的替代,2020年全年产业将有望实现一定的增长。
二、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乳业发展,产业水平普遍提升,转型升级步伐普遍加快,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普遍改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
当前中国奶业正处于历史好时期。
目前,常温奶仍是主流趋势,伊利、蒙牛两家企业液态奶的主要产品均是常温奶。
低温奶出现快速发展,主要有两大契机,一是,随着中国大型规模化牧场的发展,奶源各项指标不断提升,给低温奶发展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奶源;二是消费升级时代已经到来,低温奶可以更好地迎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实现快速增长。
乳制品行业由不同部门按照各自负责领域分别进行管理。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我国乳制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宏观情况下,各行各业都进入了激烈的竞争中,这在家电和乳品行业中显得更为明显,大公司把门槛抬的很高,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层层困难,市场层次更加明显,全国性大品牌(如:蒙牛、伊利)在利用各种不同活动在一级市场的厮杀的同时也把战火引到了二、三级市场,中小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利用不同的方式在泡沫式扩张,地方小企业被逼纷纷加入了这场战争,这样在全国乳品市场狼烟四起。
据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已经占据了中国乳业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3年内,国内乳品行业的产业整合将会完成,“届时,市场和优势资源将进一步集中,一线与二线品牌之间差距将迅速拉大。
一、乳品企业的发展现况分析:1、全国型乳品企业的发展现况:(1)、蒙牛:蒙牛与丹麦阿拉?福兹合资进军奶粉业,与达能合资扩大酸奶市场,在北方大本营,蒙牛和黑龙江尚志市签协议建设液态奶生产线;在西部,蒙牛在成都加紧了奶源基地建设;在华东安徽马鞍山,蒙牛兴建产线;在宝鸡建厂投产,收购武汉友芝友。
蒙牛的布局可谓“稳扎大营,东闯西杀”,在液态奶、冰品、奶粉这乳业三大项中进行全面的狂攻。
蒙牛利用超女和神五的品牌营销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
(2)、伊利:伊利拿下了福建长富乳业OEM代工大单业务。
长富的地理位置处于要害,向北可攻华东,向南可攻华南,而这两大片区又都是中国乳品消费的大区。
2005年7月,伊利投资建设的液态奶新工业园将伊利液态奶的产能扩大近一倍,2005年11月16日,伊利集团加码央视广告招标大战,并以“奇谋”战胜蒙牛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乳业赞助商的资格。
(3)、光明:随着2005年6月记者对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暗访揭开光明牛奶返厂加工再销售内幕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行业内引起轩然大波;9月底,光明在成都布点,建设乳品生产基地,光明意在强攻成都、巩固西南市场。
光明已将主要市场收缩至华东地区。
中国奶业发展历程1.中国奶业发展的现状亟盼政策扶持、模式突破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奶类产量持续增长,乳品消费稳步提高,对丰富城乡市场、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去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部分奶牛养殖户亏损,个别地区出现宰杀母牛犊现象。
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奶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直接原因是饲料价格上涨、原料奶收购价格偏低,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奶牛良种覆盖率和单产水平低,养殖方式较为落后;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不顺,原料奶定价机制不合理;加工企业恶性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液态奶标识制度不落实;消费群体培育滞后,市场开拓不力。
4月1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奶站生鲜奶掺假问题,5月30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山西山阴县杀牛事件,这不仅仅是陕西、山西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凸现的问题。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9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工作。
会议指出,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收入。
我国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有很大潜力,正处在关键时期。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油料生产和奶业发展,坚持以农为本,理顺利益关系;坚持市场导向,加大政策扶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规模化经营;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之,9月27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提出了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意见,即(1)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提高奶牛生产水平。
(2)推进养殖方式转变,提高原料奶质量。
(3)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
(4)优化奶业布局,提高企业素质。
(5)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和标识制度,规范市场秩序(6)引导乳品消费,开拓奶业市场。
乳制品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研究乳制品是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食品链中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作为一个乳业大国,在加入WTO以后,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资的进入,国内乳制品行业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和市场挑战。
本文将对乳制品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做一研究。
一、乳制品行业的现状1.市场现状目前,中国乳制品市场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乳制品公共营销渠道,二是自营销渠道。
在公共营销渠道中,国营、集体、民营、外资企业均有参与。
自营销渠道主要为婴幼儿乳粉,这个市场份额很大。
2.品质问题从过去至今,乳制品行业出现了诸多质量问题,这些问题让消费者对乳制品产生了极大的质疑。
品质问题不仅是对行业的影响,更是对消费者生命安全的威胁。
2008年,中国乳业爆发了“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严重的社会公信力危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还破坏了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声誉,乳制品行业进入了一个历时很久的寒冬期。
3.品牌建设缺失中国乳制品品牌建设历程较短。
一些知名品牌如伊利、蒙牛等,从创立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时间,以其在信息化、市场化建设方面所具备的优势,逐渐成为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但在拥有强大品牌的同时,这些企业由于规模的限制,市场和生产能力相对狭窄,从根本上说,中国乳业品牌的快速发展是有诸多问题需要尽快改正的。
二、乳制品行业未来前景1.市场机会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消费者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乳制品作为保健品和营养品的形象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流。
同样随着新国标的实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复苏的机会。
因此可以预计乳制品行业的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2.科技创新音乐流行、时尚鲜果和好玩的游戏都有机会在以上平台上实现传播,那么现代乳制品也不例外。
科技共创规模更大的企业可以帮助改变消费品的现代生产方式,构建新型的乳制品消费模式,创意与创意之间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机遇。
3.市场合作各品牌商要创造更大的市场标签,利用共同的标志和活动实现品牌效应的叠加,也可以通过细分市场创新度高的品牌合作,切入到更多市场,寻找到合作伙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