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遥感平台设计与实现_1
- 格式:pptx
- 大小:19.16 MB
- 文档页数:67
智慧地球NO.04 202446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基于WebGIS的矢量数据加载功能设计与实现何敏灿1 潘婵玲1 鲍资元1 曲瑞超1 李柏强2(1.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储备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0)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中,加载矢量数据的功能常见于桌面端软件,桌面端地理信息系统(GIS )在浏览器/服务器(B/S )模式中不常见。
全球广域网(Web )系统具有跨平台和免安装的特性,促使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作为基底的业务系统逐渐增多,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矿山、海洋及数字城市等行业。
文章探讨了基于WebGIS的矢量数据加载功能设计,用户能够自主选择文件并置入以WebGIS为基底的系统中,WebGIS拥有便利性和跨平台性等优势,弥补了WebGIS对客户端文件系统操作能力不足的缺陷,业务适配能力更广泛。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WebGIS;加载矢量数据中图分类号:TP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4-0046-03DOI :10.19301/ki.zncs.2024.04.014WebGIS的优势在于利于信息共享,Window系统、Linux系统及移动平台的Android 、IOS均可以使用同一套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便利性,降耗了系统开发成本[1]。
在Web系统中,通常更注重客户端[2],由于浏览器的安全限制,浏览器对文件系统的访问限制较多,Web系统的数据大部分由服务器返回,只有小部分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Cookie )能够一直保存在浏览器中,客户端无法大量存储和记录用户数据。
不能处理过多数据和浏览器、不能存储大量数据的特点使WebGIS无法实现如Arcgis或Qgis桌面端GIS平台由用户自主选择文件系统中的矢量数据进行加载功能。
Web平台具有桌面端平台便利性、跨平台、免安装及兼容性好的优点[3],许多行业的业务系统会优先选择Web作为系统基底,在WebGIS中实现矢量数据加载功能十分必要,也是决定WebGIS能否适配更多业务的一大瓶颈。
基于遥感图像的人工标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邱程葛迪侯群摘要:该人工标注系统是基于遥感卫星的遥感图像,实现遥感图像的在线人工标注,并对标注后的图像进行评选,收集标注合格的遥感图像,存储到数据库中。
结合当前最新的前端HTML5、CSS3和Javascript技术,后台服务器采用非常精巧稳定的Node.js、Express和MySQL技术,很好实现了浏览器Web端遥感图像的列表展示、标注任务的选择、遥感图像的在线标注以及标注图像的在线评分等功能[1-2]。
经过系统的运行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收集到遥感图像的标注图像,为未来的实现遥感图像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标注系统提供学习训练图像样本[3-4]。
关键词:遥感图像;在线标注;Web2.0;CanvasTP391.41 :A :1009-3044(2018)23-0219-03Abstract: The manual marking system i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of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 realizes online manual annot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selects the labeled images, collects the qualifi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stores them in the database. Combined with the latest front-end HTML5, CSS3 and Javascript technologies, the back-end server adopts very compact and stable Node.js, Express and MySQL technologies, which can realize the list display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on the browser web, the selection of annotation tasks,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s online annotation and online rating of the annotated image. The system running test shows that the system can effectively collect the annotation image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provide learning training image samples for the future deep learning-based automatic annotation system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Key words: Remote Sensing Image; online Annotation; Web2.0; Canvas1 背景随着航天科技技术和遥感卫星技术的日益成熟发展,以及北斗卫星系统的逐渐完善,超高清的遥感图像数量也迎来了持续增长,有效的处理和利用遥感图像的知识成了迫切的要求[5]。
Web GIS技术原理与应用开发第一章绪论WebGIS是Internet和www技术应用于GIS开发的产物,是利用Web技术来扩展和完善地理信息系统的一项新技术,是实现GIS互操作的一条最佳解决途径。
WebGIS的基本特点:(1).WebGIS是全球化的客户/服务器网络系统;(2). WebGIS是交互式系统;(3). WebGIS是分布式系统;(4). WebGIS是动态系统;(5). WebGIS是跨平台系统;(6). WebGIS能访问Internet异构环境;(7). WebGIS是图形化的超媒体信息系统;WebGIS的基础技术: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面向对象方法、客户/服务器模式、组件技术、分布计算平台。
>webGIS的几个应用层面:空间数据发布、空间查询检索、空间模型服务、Web资源的组织。
webGIS与GIS的不同之处:(1)它必须是基于网络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C/S),而传统的GIS大多数为独立的单机系统;(2)它利用Internet来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换,这就意味着信息的传递是全球性的;(3)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用户和服务器可以分布在不同地点和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网络:凡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之为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a.远程联机系统阶段;b.计算机互连阶段;c.标准化系统的阶段,开放系统互联基本参考模型(OSI);<d.网络互连与高速网络系统阶段.计算机网络分类: 1.按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2.按通信媒体分类:有线网、无线网、无线有线混合网;3.按数据交换方式分类:线路交换方式、报文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方式。
4. 按使用范围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几种基本的联网设备:根据网络互连所在的层次,通常的联网设备有以下几类:①物理层互连设备,即中继器(repeater);②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即网桥(bridge);③网络层互连设备,即路由器(router);④网络层以上的互连设备,通称为网关(gateway)或应用网关。
《海洋遥感卫星组网观测仿真系统设计》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海洋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研究海洋环境、资源及生态的重要手段。
海洋遥感卫星组网观测仿真系统设计,旨在通过集成多颗遥感卫星的数据,实现对海洋环境的全面、实时、动态监测。
本文将详细阐述海洋遥感卫星组网观测仿真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实现及未来应用前景。
二、系统设计目标本系统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功能:1. 集成多颗海洋遥感卫星数据,提高观测精度和覆盖范围;2. 构建仿真系统,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测;3. 提供数据可视化界面,方便用户快速获取观测信息;4. 具备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三、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的思路,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和应用层。
1. 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多颗海洋遥感卫星中采集数据,包括光谱数据、雷达数据等。
2. 数据处理层: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融合等操作,提高数据质量和可用性。
3. 数据存储层: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后续查询和分析。
4. 应用层:提供数据可视化界面、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
四、技术实现1. 数据采集:采用卫星通信技术,实现多颗卫星数据的同步采集和传输。
2. 数据处理:利用遥感图像处理算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校正和融合。
3. 数据存储: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4. 数据可视化:通过开发Web GIS系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交互操作。
5. 系统接口: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方便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五、系统功能实现1. 数据同步:实现多颗卫星数据的同步采集和传输,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 动态监测:通过仿真系统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包括海面风浪、海流、水温等参数的监测。
3. 数据可视化:通过Web GIS系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交互操作,方便用户快速获取观测信息。
基于卫星技术的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遥感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卫星等遥感设备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遥感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环境监测、土地利用和灾害预测等。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遥感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设计和实现一套基于卫星技术的遥感监测系统至关重要。
一、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技术的核心是数据获取,数据获取可以通过卫星、飞机、船只等手段进行。
卫星是遥感数据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卫星通过遥感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频繁的拍摄和扫描,获得各种类型的遥感数据。
在农业中,卫星数据可以用于监测土地覆盖、土壤湿度、气象因素等,并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二、遥感数据处理遥感数据获取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以便更好地解释和分析数据。
遥感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分类、信息提取和分析等。
以土地利用为例,通过遥感图像分类和土地利用型的界定,可以为农民提供较为精确的土地利用信息,并有利于农民在种植时选择更适宜的作物和更科学的种植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遥感监测系统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应用需求、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数据存储和传输等因素。
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农民的使用习惯和技术水平,使其易于操作和掌握。
同时,系统应支持多种类型的遥感数据,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有用信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数据存储和传输方面,监测系统可以采用云端存储,以方便用户随时进行在线操作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四、遥感监测系统的实现遥感监测系统的实现需要完善的硬件设备、基础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系统的支持。
在硬件设备方面,需要为农民提供高分辨率、频率快、内容丰富的遥感数据采集设备;在基础平台方面,可以采用WebGIS建立空间信息与农业管理综合平台,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方便用户在地图上进行数据查看和分析;在应用软件方面,设计一个灵活的算法库和可视化工具,方便用户根据所需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最大程度地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对农业生产的帮助。
基于Java Web的智慧农业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杜朋轩1,2陈芳1,2曹梦川1,2(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教学创新团队宁夏银川 750021)摘要: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其生产环境具备物品多样化、分布范围广泛化等特点,并且农业种植地点位于农村,交通不便利,网络技术不发达,因此在信息采集方面会比较困难。
正是因为信息采集得不够精准、快速,使得很多农作物的生长状况无法第一时间反馈给农户,让其根据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去做一些调整,以此保证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而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的应运而生,一种基于Java Web的智慧农业信息采集系统逐渐被设计出来,并实践到智慧农业中,帮助农户对农作物进行监护,有效地保证了农作物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基于Java Web,对智慧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进行设计和研究。
关键词:Java Web 农业信息 采集系统的设计 智慧农业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3)23-0162-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mart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Based on Java WebDU Pengxuan1,2CHEN Fang1,2CAO Mengchuan1,2(1.Ningxia Polytechnic; 2.Software Technology Teaching Innovation Team of Ningxia Polytechnic, Yinchuan,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750021 China)Abstract:As a major agricultural country, China's production environment is characterized by diversified items and wide distribution, and agricultural planting sites are located in rural areas with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and un‐developed network technology, so it is difficult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s not precise and fast enough that the growth status of many crops cannot be reported to farmers in a timely man‐ner, so that they can make some adjustment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rops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and yield of cr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smart agriculture has emerged. A smart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based on Java Web has been gradually designed and applied to smart agriculture to help farmers monitor crops, which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production quality and yield of crops. Basedon this,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esign of the smart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ystem based on Java Web.Key Words: Java Web;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Design of the collection system; Smart agriculture近几年,我国农业部门一直在致力于智慧农业的发展,以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节省人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滞后的传统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现代农业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地理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环境保护还是应急救援等领域,准确、及时和全面的地理信息都是决策制定和执行的关键依据。
为了满足各领域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提高地理信息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构建一个高效、便捷、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成为了必然趋势。
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需求分析在设计地理信息共享平台之前,首先需要对其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包括了解用户的需求、数据的来源和类型、功能的要求以及性能的期望等。
用户群体涵盖了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普通公众等。
政府部门可能需要利用地理信息进行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优化;企业可能关注市场分析、物流配送和设施选址等方面的地理信息;科研机构则需要地理信息来支持学术研究和项目开发;普通公众可能在出行、旅游和日常生活中需要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
数据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卫星遥感数据、航空摄影测量数据、地面测量数据、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电子地图数据等。
这些数据具有不同的格式、精度和坐标系,需要进行统一的处理和转换。
功能方面,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应具备数据浏览、查询、检索、下载、分析、制图等基本功能,同时还应支持数据的上传、更新和共享,以及用户管理、权限控制和数据安全保障等功能。
性能方面,平台应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请求,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支持大量用户的并发访问。
二、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总体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包括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设计等。
(一)架构设计采用多层架构,包括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
数据层负责存储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层提供数据访问、处理和分析的服务,应用层则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界面和功能。
(二)数据库设计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对不同来源、格式和类型的数据进行整合和管理。
数据库应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数据存储和查询的需求。
基于Java的WebGIS的研究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2)1.1研究背景 (2)1.2研究目的 (3)1.3研究意义 (3)1.4W EB GIS发展现状 (4)1.5W EB GIS发展趋势及前沿技术 (4)第二章WEBGIS概述 (6)2.1W EB GIS定义描述 (6)2.2W EB GIS相关技术概述 (9)2.3基于B/S模式的主要W EB GIS软件 (11)第三章WEBGIS的体系结构与构造模式 (15)3.1W EB GIS体系结构 (15)3.2W EB GIS的构造模式 (17)3.3基于分布式的空间数据的获取 (21)3.4基于分布式的空间数据的显示 (21)3.5J AVA开发W EB GIS的核心技术 (23)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26)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下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以互联网为中心的计算机时代。
WebGIS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和应用的主要趋势之一。
通过Web人们可以方便的查询与位置有关的信息。
WebGIS可使地理信息更加商业化,同时也是GIS走向“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核心平台之一。
因此研究具有分布式地理信息互操作性的WebGIS平台体系结构和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Java是现今使用比较广泛的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在基于Web的应用系统中有着很强的优势,由于利用Java开发WebGIS应用系统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在几大GIS软件厂商也在研究与开发其Java平台的产品。
本文阐述了WebGIS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WebGIS的相关技术、WebGIS的体系结构及构造模式,同时针对Java开发WebGIS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体系结构及要解决的WebGIS的关键技术进行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最后结合上述理论技术,作者利用了Java结合ArcGIS Server作了WebGIS的应用实例一建设项目出图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的功能是登记人员对登记信息及缴费信息的管理,绘图人员对绘图信息及绘制好的地图的查询(包括对地图的放大、缩小,平移及属性信息的查询等操作),同时总结了所开发系统的优点及不足。
基于WebGL技术的3DGIS可视化应用研究第一章:引言在当前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GIS(地理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WebGIS已成为最受欢迎的GIS类型之一。
3D GIS(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是GIS的一种扩展形式,可以提供更全面和直观的信息展示。
然而,传统的2D地图或3D模型无法很好地展示真实世界的地理信息,因此需要更加真实、精确的3D GIS可视化应用。
WebGL技术提供了强大的3D渲染功能,可以帮助3D GIS应用程序达到远远超出传统2D地图或3D模型的展示效果。
本文将讨论基于WebGL技术的3DGIS可视化应用的研究。
第二章:WebGL技术介绍WebGL是一种基于OpenGL ES 2.0的JavaScript API,用于在Web浏览器中创建交互式3D应用程序。
WebGL能够利用计算机的GPU(图形处理器)和CSS 3D加速,以实现流畅、高效的3D 渲染。
它完全集成在HTML5标准中,并支持HTML5本地缓存数据和WebRTC(Web实时通信)等重要技术。
WebGL技术通过在浏览器中嵌入3D渲染引擎,可以实现许多传统的桌面3D应用程序所能实现的功能。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JavaScript编写完整的3D应用程序,并将其部署在Web平台上。
此外,WebGL的跨平台特性也使基于WebGL技术的3D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设备和操作系统上运行。
第三章:3DGIS可视化应用的发展3DGIS可视化应用的发展历程并不长。
由于数据的复杂性和计算能力的限制,传统的GIS应用程序大都是基于2D地图或3D模型展示地理信息。
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WebGL技术的3DGIS可视化应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当前3DGIS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基于WebGL技术的3DGIS可视化应用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直观、全面的地理信息展示。
用户可以自由地探索地球和其他星球的表面,并获得极具价值的信息。
遥感云平台系统设计——以西安航投一号卫星平台为例苏杰1,王栋2,秦小宝3,何晓彤3,Wang Dingyi3,4*(1.上海导远智能系统有限公司上海200131;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714099;3.西安中科天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100;4.Physics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Canada,E3B 5A3)摘要:遥感云平台基于云计算技术,整合各种信息和技术资源,将遥感数据、信息产品、应用软件、计算及存储资源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空间信息云服务。
西安航投一号遥感云平台基于卫星数据产品,采用“GIS+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的方式,为省市、区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大型省市属企业及相关行业用户提供针对环保、林业、农业、水利、应急救灾、地质、矿产、国土、交通、城市管理、金融等多领域基于遥感监测的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助力陕西省在环境保护、秦岭生态保护、水利工程、自然灾害等领域以数字化手段进行风险预判和应急决策,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能力。
本文以西安航投一号卫星遥感云平台为例,介绍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期推动遥感云服务的产业化,满足公众用户实际业务的需求。
关键词:云平台;GIS ;遥感;大数据中图分类号:P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2347(2023)04-0082-11收稿日期:2023-10-15基金项目:西安市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021QCYRC4-21)。
作者简介:苏杰,工程师,主要从事大地测量、遥感相关研究。
E-mail:*****************通信作者:WANG Dingyi ,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球信息探测、遥感应用方面研究。
E-mail:************引用格式:苏杰,王栋,秦小宝,等.遥感云平台系统设计——以西安航投一号卫星平台为例[J].三峡生态环境监测,2023,8(4):82-92.Citation format :SU J,WANG D,QIN X B,et al.Design of remote sensing cloud system :Taking Xi ’an Hangtou No.1satellite platform as an example[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ree Gorges ,2023,8(4):82-92.DOI :10.19478/ki.2096-2347.2023.04.09Design of Remote Sensing Cloud System :Taking Xi ’an Hangtou No.1Satellite Platform as an Example SU Jie 1,WANG Dong 2,QIN Xiaobao 3,HE Xiaotong 3,WANG Dingyi 3,4*(1.Shanghai Daoyuan Intelligent System Co.,Ltd.,Shanghai 200131,China;2.Shaanxi Railway Institute,Weinan 714099,China;3.Xi ’an Zhongke Tianta Technology Co.,Ltd.,Xi ’an 710100,China;4.Physics Department,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Canada,E3B 5A3)Abstract:The remote sensing cloud platform is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integrating various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and 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information products,application software,computing and storage resources a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providing users with one-step spatial information cloud services through the network.The Xi ’an Hangtou No.1re⁃mote sensing cloud platform adopts a deep integration method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GIS+Remote sensing+Big data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digital solutions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forestry,agriculture,water conservancy,emergen⁃cy relief,geology,minerals,land,transportation,urban management,finance,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for functional depart⁃ments of provincial,municipal,and county-level governments,as well as for larg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enterprises and related industry users;and to assist Shanxi Province in risk prediction and emergency decision-making through digital means in areas such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Qinl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and natural disasters in order to further三峡生态环境监测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Three Gorges2023年12月Dec.2023第8卷第4期V ol.8No.4□环境监测第8卷第4期83 strengthen modern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in the related fields.This article takes the Xi’an Hangtou No.1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cloud platform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goals,principles,and content of system constructi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emote sensing cloud services and meet the actual business needs of public users.Key words:cloud platform;GIS;remote sensing;big data随着遥感与其他对地观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遥感应用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