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景三维技术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 格式:pptx
- 大小:17.36 MB
- 文档页数:78
12 信息化测绘实景三维赋能数字青岛建设数字中国建设是国家战略。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作为数字中国整体框架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内容。
实景三维是对人类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是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
山东省青岛市以建设“数字中国”标杆实践区为目标,率先启动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搭建了陆海统筹、城乡一体的实景三维时空信息底座,作为“城市云脑”四大支撑平台之一,赋能行业管理,服务数字青岛建设。
结合实景三维,同步开展“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国家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公众版测绘成果三维模型数据加工和编制”三项部级试点工作,提升测绘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实景三维底座实景三维青岛于2021年3月开始建设。
立足青岛实际,主管部门主动走访调研,充分征询青岛市大数据局、公安局、住建局等部门意见需求,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
设计阶段先后组织6次专家咨询会,邀请院士、专家、先进城市指导把脉,最终确定“一套标准、四大底图、一个平台”建设内容。
项目覆盖全市陆域及主要海岛、海湾和海岸线的0.15米分辨率实景三维底图,可广泛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森林防火、城市防汛等方面;覆盖全市城镇建成区的重点区域0.03米分辨率实景三维底图,可为规划设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治安安防等提供精细化场景支撑;多种风格的全市域二维电子底图可以满足政务系统主流的二维底图服务需求;重点山林激光点云底图可支撑森林防火、林业资源规划、双碳计量等工作;智慧青岛时空大数据平台实现了海量二三维地理信息的汇聚管理和共享发布,可为用户提供丰富快捷的数据服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 :“实景三维青岛在全国做得很靠前,范围很大,通过建设搭建陆海联动、城市和郊区联动、地上地下联动的基础底座,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3月,实景三维青岛通过最终验收,整体建设规模居国内首位,技术指标、成果种类均国内领先,首次实现青岛市域高精度实景三维全覆盖,真实还原了青岛“山、海、城、岛、湾”的自然地理格局和“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特色,青岛市基础地理信息实现由二维平面向实景三维的跨越升级。
实景三维智慧景区解决方案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4月目录1 项目背景 (1)2 项目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2)3 详细建设方案 (3)3.1 “一平台”——智慧景区综合管理与应急服务平台 (3)3.1.1 景区设施智能管理系统 (3)3.1.2 业务办公与绩效评估系统 (5)3.1.3 应急指挥服务系统 (7)3.1.4 视频客流量统计系统 (12)3.1.5 实景三维景管通 (19)3.2 “一门户”——智慧景区公众服务门户网站 (23)3.2.1 概述 (23)3.2.2 功能设计 (24)3.3 “一中心”——游客体验中心 (29)3.3.1 集中式游客体验 (29)3.3.2 分散式游客体验 (32)3.4 数据建设 (45)3.4.1 空间地理数据采集与建库 (45)3.4.2 旅游专题数据 (49)3.4.3 数据更新及维护 (52)4 效益分析 (52)1项目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旅游业大力发展的趋势下,景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压力日益增大,加之很多风景名胜区自身“造血”能力有限,致使景区的管理、规划、运营等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在有效处理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实现景区管理、保护与发展协调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景区”“智慧景区”建设应运而生。
“十二五”时期旅游信息化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及旅游信息化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充分认识到旅游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做出了具体指示和安排,为“十二五”期间旅游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将旅游信息化纳入区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放力度。
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及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城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及措施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以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城市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
智慧城市建设应运而生,以科技为驱动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案1. 交通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交通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实现车辆的智能导航、优化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等智慧交通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2. 环境保护方面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也致力于环境保护。
通过部署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收集环境数据,对空气、水质等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治理,以保护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3. 能源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还关注能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对电力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电力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4. 公共安全方面的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也注重公共安全。
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如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实现对城市的安全监控和紧急事件的处理,提高城市的安全性,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1. 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一个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宽带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带宽,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支持。
2. 加强数据管理和共享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
因此,建设者应加强数据管理和共享,制定相应的数据采集和管理规范,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摘要: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高精度的地理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三维可视化和沉浸式交互,多源数据集成和综合分析,以及动态更新和实时模拟等技术特点,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准确、全面的城市空间信息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探讨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城市规划过程的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技术应用引言城市规划测绘是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城市空间的测量、绘制和分析,为规划者提供了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
传统的城市规划测绘方法往往局限于二维地图和平面数据的展示,无法真实模拟城市的三维场景和空间关系。
随着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它为城市规划测绘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通过高精度的地理数据采集和模型构建,实现了真实感地理场景的模拟和交互,为城市规划者提供了更准确、全面的城市空间信息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重点探讨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测绘中的应用,以及它对城市规划过程的影响和价值。
1.城市规划测绘的重要性第一、城市规划测绘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测绘城市的地理、地貌、土地利用等信息,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住品质。
城市规划测绘可以帮助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避免盲目扩张、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城市规划测绘对于城市管理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绘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用地等信息,可以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城市规划测绘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城市管理政策和措施,提高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此外,城市规划测绘还能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持,提升城市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可管理性。
基于实景三维的城市空间综合治理平台建设柳春生1,2,3吴瑞龙4* 高俊1,2,3龚磊1,2,3梁智浩1,2,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2.广州市资源规划和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广东 广州 5100603;3.广东省城市感知与监测预警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060;4.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3)摘要:文章通过搭建统一的基于实景三维城市空间治理平台,采用“GIS引擎+虚幻引擎”双引擎架构解决GIS数据管理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增强了精细场景的表现力;采用LOD多层级三维模型加载方法,减少渲染循环中需要处理的实体数据量,实现三维模型加载效率的提升;通过动态视频流技术加载倾斜模型,充分确保地理信息数据安全。
以番禺区建设项目为例,在城市综合整治、三维辅助审批和城市品质提升等方面得到有效应用,为城市空间综合治理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实景三维;城市空间;综合治理;三维审批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36(2024)04-0033-04DOI:10.19301/ki.zncs.2024.04.010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c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real 3D LIU Chun-sheng WU Rui-long GAO Jun GONG Lei LIANG Zhi-hao Abstract:By building a unified three-dimensional urban spatial governance platform based on real life, this paper adopts the dual-engine architecture of "GIS engine + illusion engin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GIS data management and analysis ability, and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s the expressive force of fine scenes. LOD multi-level 3D model loading method is adopted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entity data to be processed in rendering cycle and improve the loading efficiency of 3D model. The skew model is loaded by dynamic video stream technology to fully ensure the securit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Taking Panyu District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it has been effectively applied in urban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three-dimensional auxiliary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and urban quality improvement,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urban spac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Key words:real 3D; urban spac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ree-dimensional approval实景三维是对一定范围内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的数字空间,是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准化产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底[1]。
实景三维建设方案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实景三维建设方案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实景三维建设方案是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设方案,通过计算机技术来模拟现实场景,使人们能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真实的环境。
在这种建设方案中,数字技术不仅可以重现现实环境,还可以扩展现实环境,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实景三维建设方案中的一些技术和应用。
一. 实景三维建设技术1. 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是实景三维建设方案中最基本的技术,它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通过计算机技术转换成三维模型。
在三维建模中,通过复杂的算法和数学模型来模拟现实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材质。
三维建模技术是实现实景三维建设方案的前提条件,是整个工程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2. 线性描绘技术线性描绘技术是实景三维建设中的另一个重要技术。
它可以将现实环境的形状和位置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描绘,从而生成一张精确的三维地图。
这种技术可以为建筑师提供环境数据,为游客提供更加准确的导航信息。
线性描绘技术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设备来实现。
3.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实景三维建设方案中最直观、最有趣的技术之一。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人们进入一个完全虚拟的环境中,体验到真实环境的感觉。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头盔、手套等设备来实现,让人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由地移动和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师的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模拟其设计带来的效果。
二. 实景三维建设的应用1. 旅游业实景三维建设在旅游业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体验自己想去的地方,如游览著名景点、参观博物馆、游泳、滑雪等。
旅游业可以通过实景三维建设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旅游信息和更具吸引力的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
2. 城市规划实景三维建设在城市规划中也有很大的应用。
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和线性描绘技术,城市规划者可以清晰、准确地了解城市的地形、地貌、建筑物、交通等情况,为城市规划提供更优质的数据支持。
三维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三维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而其中,三维城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效管理、精确规划和便捷服务三个方面来探讨三维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三维城市能够为城市管理提供高效手段。
通过三维城市技术,城市管理者可以对城市内的各个区域、设施和资源进行精确定位和管理。
无论是道路交通管理还是城市安全监控,三维城市技术都能够提供实时的数据和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调度。
例如,在交通管理方面,通过三维城市技术,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及时调整交通信号灯的时间,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在城市安全监控方面,三维城市技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视频监控,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保障城市的安全稳定。
其次,三维城市可以实现精确规划。
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三维城市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信息,帮助规划者更好地进行城市开发和建设。
通过三维城市技术,规划者可以精确了解城市的地形地貌、建筑分布和交通网络等信息,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
例如,在新建道路或地铁线路时,规划者可以通过三维城市技术进行模拟和预测,找到最佳的线路和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破坏。
此外,三维城市技术还可以用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传承,帮助规划者更好地平衡城市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持。
最后,三维城市可以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
通过三维城市技术,城市居民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城市内各类公共服务。
例如,在智慧交通方面,居民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子屏幕查询实时交通信息、公交车到站时间等,以便选择最佳的出行方式。
在智慧环境方面,居民可以通过三维城市技术了解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环境指标,以便做出相应的行动。
此外,通过三维城市技术,居民还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医疗、教育和社区服务等。
综上所述,三维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智慧城市的三维建模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智慧城市是指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三维建模及数据可视化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是指将城市的地理信息、道路、建筑物等要素用计算机模拟出来,形成具有立体感的数字市容数字模型。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提供真实感的空间感知,可以通过模拟和实时展示方式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以及城市建设的透明度。
三维建模技术还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高质量的虚拟漫游、虚拟展示、虚拟预览等功能。
目前三维建模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公安等领域。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为规划人员提供真实的城市模型,从而更好的规划城市;城市建设者可以应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城市管理者可以利用三维建模技术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公安机关可以应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模拟演练和智能监控。
二、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是将城市数据用图形方式展示出来,从而使数据更具有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快速分析和处理城市数据。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之一。
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城市数据用数字图像、流程图、量表图、条形图、柱状图、饼状图、地图、热力图等方式展示出来。
这些图形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更好地分析城市各项指标,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三、三维建模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结合三维建模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维建模技术可以构建一个真实、立体、高度逼真的城市模型,而数据可视化技术则可以在城市模型中展示城市数据,从而使数据更具有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当三维建模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相结合时,可以构建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智慧城市。
在这个虚拟智慧城市中,城市管理者可以实时监测城市各项指标,如交通、环保、安全等,从而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
四、三维建模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三维建模技术与数据可视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
城市实景三维数字底座构建关键技术与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实景三维数字底座作为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管理和规划提供了直观、立体的数据基础。
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城市实景三维数字底座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激光雷达扫描获取高精度点云数据,是构建实景三维数字底座的基础。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实现对城市全貌的多角度、高分辨率的影像获取。
三维建模与纹理映射:自动建模算法:利用点云数据和图像信息,自动化生成三维模型。
纹理映射技术:将真实感强的纹理信息映射到三维模型上,增强模型的视觉效果。
数据管理与组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实现对三维数据的空间查询、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库管理: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高效存储和管理海量三维数据。
实时动态更新与维护:智能感知设备:利用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时监测城市变化。
增量更新机制:仅对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更新,降低数据维护成本。
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加密传输与存储: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限制对数据的访问权限,保护用户隐私。
应用场景:城市规划与管理:辅助城市规划师进行空间分析和规划决策。
实现城市部件的数字化管理,如建筑物、道路、绿化等。
应急响应与灾害防控:实时监测城市环境变化,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数据支持。
模拟灾害发生时的场景,为救援和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智慧交通与出行:提供高精度地图服务,支持智能导航和自动驾驶。
实时分析交通流量,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策略。
文化与旅游资源保护:对古建筑、历史遗址等进行数字化存档和保护。
为旅游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
公共服务优化与设施管理:为公共设施(如公园、公共卫生间等)的布局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实现设施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监测城市环境质量,评估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
概况通过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职能局可以将政务基础信息数据上载到共享平台上,供其他职能局共享使用,为领导提供可视化决策支持;也可以通过共享平台提供的数据共享访问接口方式,支撑各职能局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不仅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促进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节约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更是大大缩短了专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周期,同时又有力地保障了系统建设的成功率。
1.1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高速宽带、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安全可靠、可扩展性强的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广泛应用各类政府业务信息系统,积极推动政务基础信息资源数字化。
对内,全市各部门能借助现有业务系统在共享平台上共享所需的各类数据和信息,实现科学、合理高效的行政审批和决策;对外,能方便、快捷地向社会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政府信息公开。
1.2建设范围在城建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建设范围的基础上,从城建口4个部门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住建局、市市政管理局扩展到旅游委、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民政局、计生委、统计局、工商局、质监局等其他相关政府职能单位,建设一个全市统一,应用广泛的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交换,避免无序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1.3建设内容城建基础数据共享平台已建设的,将不列入政务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建设内容。
城建基础数据共享平台正在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统一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城建口档案电子化建设、地下管线数据库及城建口相关应用系统建设。
1.4应用范围可应用于至少37个职能部门,既要满足各部门内部业务应用,又要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
该项目以城管执法、旅游、领导决策、应急指挥、城市运行管理、环境保护、智能交通、户籍人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公共卫生、土地房屋管理、中小企业服务、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文化执法等领域的实际需要为驱动,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服务(影像地图服务等)以及为政府提供信息公开窗口(政务基础信息公开查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