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558.05 KB
- 文档页数:3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护理一概述下肢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液流倒流,远端静脉血液淤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
多发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强体力劳动,或久坐少动的人员。
二主要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
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营养障碍、慢性溃疡有关。
3.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小腿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三护理措施1.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1)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活动能力1)保持患肢皮肤清洁,用温水,柔软毛巾清洗,避免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协助患者修剪指甲,避免将患肢皮肤抓破;避免磕碰患肢。
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指导患者行走时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促进静脉回流。
2)体位:采取良好坐姿,坐时双膝勿交叉过久,以免压迫�N窝,影响静脉回流;休息或卧床时抬高患肢30°~40°,以利于静脉回流。
3)避免引起腹内压及静脉压增高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时间站立,肥胖者宜有计划地减轻体重。
4)保持患肢皮肤清洁,用温水、柔软毛巾清洗,避免刺激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协助患者修剪指甲,避免将患肢皮肤抓破;避免磕碰患肢。
(2)预防或处理创面感染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观察是否有肿胀、渗出,局部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征象。
做好皮肤湿疹和溃疡的治疗及换药,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继发感染。
2.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有无伤口及皮下渗血、伤后感染等情况,观察患肢是否肿胀、疼痛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2)早期活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其做足部屈伸及旋转运动;术后24小时可鼓励患者下床行走,促进下肢血液静脉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3)保护患者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4)嘱咐患者穿宽松舒适衣裤,避免挤压和碰撞,防止栓子脱落而引起肺栓塞、血栓后遗症等并发症。
四健康宣教1.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物;避免肥胖;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站和久坐;坐时避免双膝交叉过久。
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评估患者的籍贯、发育史及相关疾病的家庭史,是否存在静脉瓣膜壁薄弱等全身支持组织薄弱的先天遗传因素。
2、相关因素:评估患者有无增加下肢静脉瓣膜承受压力和循环血量超负荷等导致曲张的后天因素,如长期站立。
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
3、症状和体征(1)局部:下肢浅静脉扩张、隆起和迂曲。
后期出现足靴区皮肤营养不良,皮肤湿疹和溃疡形成。
(2)全身:主要变现为长时间站立后患肢小腿感觉沉重、酸胀、乏力。
4、辅助检查: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等。
5、社会心理评估: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了解家庭经济状况等。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预防或处理创面感染: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颜色,观察是否肿胀、有无红、肿、压痛等感染征象,做好皮肤溃疡的治疗及换药,促进创面愈合,预防创面继发性感染、注意保护患肢,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3)帮助患者了解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
(4)做好术前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
2、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者垫软枕抬高30度。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伤口及皮下渗血、伤口感染、腓肠肌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早期活动:患者卧床期间指导其做足部伸屈和旋转运动;术后24小时后可鼓励患者下地行走,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三、健康指导要点1、去除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避免使用过紧的腰带和紧身衣;避免肥胖;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坐时避免双膝交叉过久。
2、休息或卧床时适当抬高患肢30度-4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壁弹性。
3、指导患者出院后做好自我保健,穿尺码合适的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四、注意事项1、密切观察患肢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一旦发现患肢肿胀、疼痛、压痛和发热等情况,应警惕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观察要点】1、术前观察患者下肢有无经常酸胀、疼痛、乏力等不适以及有无色素沉着、皮疹、溃疡等改变。
2、术后主要观察患者切口敷料是否渗血、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及有无血栓和感染的发生。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治疗概况,做好解释工作,训练卧床大小便,取得患者的配合。
2、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卧床休息,卧床时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
4、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小腿溃疡并有急性水肿者,应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
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纱布湿敷,保持创面清洁,同时做创面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术前开始用药,术晨再换药一次,并用无菌巾包好,以免污染手术野。
5、注意足部卫生,做好皮肤清洁工作。
手术野皮肤准备上至脐平,下至足趾,包括整个患侧下肢。
6、术前一日用龙胆紫或记号笔将曲张静脉定位。
7、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术后护理1、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进流质或半流质,并逐渐过渡到普食。
2、术后即将患肢用弹力绷带自足背向大腿方向加压包扎,防止静脉剥脱部位出血,维持弹力绷带包扎约2周左右,并定期松开。
3、患肢抬高20—30°,卧床期间鼓励患者行足背屈活动。
4、如无其他禁忌者术后6小时即可下床活动,但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避免过久站立,下肢过早负重。
避免静坐或静立不动。
5、术后第一天患侧足面若有水肿,多因患肢绷带加压包扎过紧所致。
若患肢疼痛行走不能缓解应及时松开弹力绷带重新包扎,或穿弹力袜。
6、若有慢性溃疡应继续换药。
【健康教育】1、出院后仍需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6个月,睡觉时将患肢抬高20—30°。
2、为维持下肢血运,平时应注意体位,勿长时间站立或坐位,以防静脉回流障碍时发生足背、足趾水肿和细动脉闭塞。
3、患者术后半年可能有下肢酸痛或麻木感。
4、禁烟,坚持适量运动。
5、定期门诊随访。
· 科普与经验交流 ·782020年 第25期理控制饮食可以对小儿哮喘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由于大部分哮喘患儿存在体型消瘦、体质偏差等问题,因此饮食中需要及时补充充足的蛋白质,可多食用瘦肉、鸡蛋、大豆及豆制品等食物,注意虾类、蟹类、咸鱼及牛奶等容易食物尽可能少吃,避免过敏引发哮喘。
哮喘发作会消耗机体大部分热量,所以饮食应当以米、面等补充热量的食物为主;患儿还需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一般情况下,哮喘患儿对鸡蛋黄、公鸡、肥肉、羊肉、狗肉、海鱼、蛤类、蟹类、虾类;木瓜、韭菜、金针菜、笋(或笋干)、花生、咸菜、辣椒、胡椒;糖精、香精、色素及巧克力等食物应尽可能忌食(或少食),冷饮、碳酸饮料、咖啡及浓茶等应当杜绝。
2、居家环境注意事项(1)家庭居室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定期实施清洁,防止尘埃发生积聚或尘螨大量繁殖,注意在居室清扫过程中,为哮喘患儿佩戴口罩或者必要情况下远离居室,家长可使用湿布对家具、窗台等处进行拭擦,避免灰尘飞扬引起患儿哮喘发作。
(2)居室内尽可能陈设简单,选择木质地板,不要铺地毯,枕头不要使用含羽毛的,尽量不要饲养宠物或者栽种一些可开花的植物,防止动物毛发及植物花粉诱发哮喘。
(3)有抽烟的家长尽可能戒烟或避免在患儿居室内抽烟,防止烟草所产生的烟雾、异味及尘土等造成空气污浊,同时也减少患儿吸入二手烟的危害。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静脉管壁薄弱或者血液瘀滞而导致静脉发生迂曲或扩张。
我们身体的多个部位都可以发生静脉曲张,其中下肢静脉曲张最为普遍,如厨师和教师等经常站立的人群就比较容易患下肢静脉曲张。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来说,在平时生活中加强护理工作能够防止病情加重,还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工作原则以及日常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1、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原则(1)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应注重身体锻炼,并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锻炼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相关知识】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指单纯涉及大隐静脉和浅静脉伸长、迂曲呈曲张的状态,是临床常见疾病。
主要因静脉壁薄弱,静脉瓣缺损及静脉内压增高所致,多发生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孕妇或久坐少动的人。
可见下肢浅静脉曲张扩张,迂曲,常感下肢乏力、酸胀,或出现足背及踝周水肿,病程较长者,局部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皮疹或溃疡。
【治疗原则】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非手术和手术方法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一)病变局部,症状较轻。
(二)妊娠期间发病。
(三)症状虽然明显,但无法耐受手术。
主要方法有:1. 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性抬高患肢。
患肢穿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
弹力袜远侧压力应高于近侧,以利回流。
2. 注射泡沫硬化剂和压迫疗法:适应于病变范围小且局限者。
或症状虽然明显,但无法耐受手术者,如心肺功能差的老年人等。
此方法也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
临床上常用的硬化剂为聚桂醇等。
将硬化剂注入曲张的静脉后局部加压包扎,利用硬化剂造成的静脉炎症反应将其闭塞。
3. 处理并发症:(1)血栓性浅静脉炎:给予抗炎及抗凝治疗。
(2)湿疹或溃疡:给予抗炎药物及抬高患肢并给予创面清创换药。
(3)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抬高患肢及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必要时予缝合止血并以用止血药物。
待并发症缓解后择期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适用于深静脉通畅、无手术禁忌者,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方法。
1. 传统手术:涉及三个方面 1)高位结扎大隐或小隐静脉;2)剥除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主干及曲张静脉;3)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
2. 微创疗法:伴随医学激光和超声等技水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出观了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内镜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旋切刀治疗,以及静脉内超声消融治疗等微创疗法。
微创疗法的特点是创伤小,恢复快,以逐步代替传统治疗方法。
【护理】一、术前护理(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1)职业及工作特点、是否妊娠、有无腹内压增高等病史,是否使用过弹力袜或紧身衣裤。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乏力等症状。
冬季由于气温下降,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可能会加重。
而且患者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长期在医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此时,居家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介绍冬季如何居家护理下肢静脉曲张,帮助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阻塞、肌泵功能不全等原因,导致下肢血液倒灌、回流受阻,所引起的浅静脉曲张、压力升高,皮肤微循环障碍的一系列病变。
下肢静脉曲张的表现有哪些患者经常感到下肢沉重、酸胀、乏力和疼痛,腿部出现小静脉细丝状的扩张,像蜘蛛网一样逐渐扩大并弯曲,最终形成蚯蚓状的结构,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聚集成团块状。
扩张的血管变得非常明显,导致水肿和皮肤瘙痒的症状。
由于长期的缺氧,静脉进一步受损,可能出现湿疹和色素沉着。
这种缺氧状态还会影响到下肢的皮肤营养,导致皮肤出现溃疡,严重情况下溃疡可能长时间无法愈合,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老烂腿”。
居家护理有哪些1.保持室内温暖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加重。
因此,保持室内温暖至关重要。
建议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保持室内温度在适宜范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穿着舒适宽松的衣物紧身衣物和过紧的袜子可能会限制血液循环,加重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因此,建议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和袜子,避免对腿部造成压力。
3.抬高双腿休息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加重。
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抬高双腿休息,促进血液回流。
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个脚凳或者小椅子,将双腿抬高放在上面,每次持续数分钟。
4.进行适度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的症状。
建议选择散步、慢跑、瑜伽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腿部肌肉疲劳和静脉曲张加重。
5.按摩腿部肌肉按摩腿部肌肉可以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促进血液回流。
包括按摩足三里穴位和逆向按摩腿部。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要点学习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首先呢,我理解术后伤口护理是相当重要的。
伤口得保持清洁干燥,这就好比你刚给花换了土,不能马上又往上浇水弄湿泥土一样。
医生一般会定期换药,我们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没有渗血渗液,如果发现纱布被浸透了,一定要及时通知医生护士。
我之前就有个疑惑,要是伤口有点红是不是正常的呢?后来才明白,轻微的发红在术后早期可能是正常的炎性反应,但要是红肿得厉害还疼,那就可能有感染的情况了。
压力治疗也不能忽视。
术后患者需要穿医用弹力袜或者使用弹力绷带。
我总结到这个就像给腿上了一层助力带。
医用弹力袜得选择合适的尺寸,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
太紧了患者肯定受不了,就像穿了双特别小挤脚的鞋子一样难受。
太松呢又起不到应有的压迫效果。
我记得有个例子,有个患者不听劝告,觉得弹力袜穿着太难受就私自脱掉了,结果没几天腿就又肿起来了。
所以一定要给患者强调穿弹力袜的重要性。
活动方面也有讲究。
这里我就有点困惑的地方了,是该多运动呢还是多休息呢?后来我发现这是个度的问题。
早期呢,还是要以适当休息为主,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久坐,但并不是完全不动。
可以在床上做一些简单的屈伸腿的动作,像躺着的时候缓慢地抬腿然后再慢慢放下,这样能促进血液回流。
等到恢复一定阶段,就可以下床走动走动了,但是走动的距离和时间也要逐渐增加。
我认为可以类比一个生病初愈的人开始锻炼,要循序渐进。
还有饮食这块儿。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肯定没错,这能帮助伤口愈合。
避免吃那些特别辛辣刺激的食物,这就跟你喉咙发炎不能吃辣椒一个道理,会刺激身体的反应。
对了还有个要点,观察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非常重要。
摸摸下肢皮肤温度啊,看看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要是感觉下肢皮肤凉凉的,那可得警惕了。
至于参考资料的话,医院发的护理手册是很有用的,还有一些专业的医学书籍上都有相关内容。
总之,在学习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护理的道路上,我还在不断摸索,这些要点也是希望能给同样在学习的伙伴们一些参考。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肢皮肤炎性瘙痒及溃疡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与术后患肢疼痛有关。
3.潜在的并发症——深静脉血栓
与手术、术后卧床有关。
4.焦虑
与担心手术及术后侧支复发曲张有关。
5.疼痛术前
与疾病病变有关,与手术切口有关。
6.潜在的并发症——出血
与手术有关。
7.知识缺乏
与缺乏疾病及其防护知识有关。
【术前护理】
1.轻度下肢静脉曲张可使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抬高患肢以缓解
症状。
2.皮肤有损伤、溃疡者应预先处理,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
3.指导病人做足背的弓伸运动,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为手术做准备。
【术后护理】
1.术后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卧位
患肢垫软枕抬高30°,以促进血液回流,预防患肢肿胀。
2.预防深静脉血栓
术后给予患肢被动的足背弓伸运动,患肢可以自由活动后鼓励病人自己运动。
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
当发现患肢肿胀、腓肠肌张力增高、腓肠肌压痛、霍曼征阳性(快速足背背屈引起腓肠肌疼痛)时,可立即通知医生。
3.预防感染的发生
病人卧床期间及术后行动不便时,护士应经常巡视,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
4.健康教育
由于确诊的静脉血管壁薄弱,下肢静脉曲张有可能在侧支静脉中复发。
出院后病人应做好自我保健:穿尺码合适的弹力袜;避免下肢负重,如久站或久坐等;宜经常散步,改善静脉回流。
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按外科与血管科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健康史,了解患者的胜过习惯与职业特点等。
2.评估生命体征,了解患肢是否有水肿、胀痛;评估区长静脉的程度、范围;评估下肢小腿皮肤颜色,有无皮炎、溃疡等。
3.了解患者血管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治疗和手术的认知程度与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卧位休息。
对患肢水肿、血栓性静脉炎或溃疡者,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回流。
(2)给予含丰富纤维、清淡、刺激性小的饮食。
禁烟、酒。
(3)遵医嘱治疗患肢病变,创造手术条件。
下肢慢性溃疡者,每日换药,至创面清洁后手术;有皮肤炎症者,涂止痒、消炎药至炎症退后手术;血栓性静脉炎给予消炎、硫酸镁湿敷,炎症控制后手术;患肢溃疡恶变、静脉曲张严重,发生急性曲张静脉破裂时,用纱布加压包扎即可止血,必要时缝扎破裂静脉。
(4)做好术前准备。
术前1天将曲张静脉用记号笔做标记。
2.术后护理(1)术后卧床24小时,患肢抬高20°~30°,尽早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发。
(2)麻醉副作用消失,无恶心、呕吐后逐渐恢复饮食。
(3)与时查看切口有无出血、渗血,评估患足局部有无水肿、疼痛,远端血运情况、有无因弹力绷带过紧引起血流障碍灯。
(4)遵医嘱使用抗凝剂时,观察用药后反应。
(5)给予患者心理安抚,减轻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健康教育】1.指导患者伤口痊愈后穿弹力袜至少6个月,避免劳累和久站。
戒烟。
2.交代有溃疡者继续换药至痊愈。
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护理常规按外科与血管科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的健康史,了解既往有无疾病、手术灯诱因。
2.评估病变肢体大、小腿周径并动态比较,了解患肢色泽、温度、感觉、脉搏强度,了解有无突然胸痛、气短、咳嗽、咯血等肺部栓塞的症状与体征。
3.了解患者血管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结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安抚患者,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患肢皮肤护理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特征是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静脉曲张和皮肤损害。
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减缓病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清洁保湿: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皂液清洁患肢皮肤,避免使用含有酒精或刺激性物质的洗涤剂。
洗完之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并用适当的保湿霜涂抹在干燥的皮肤上,保持皮肤的水分。
2.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会增加下肢的压力,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加重。
患者应该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尽量多走动,或者可以尝试使用支撑物来减轻下肢负担。
3. 穿着合适的袜子:患者应该选择合适的压力袜,帮助改善静脉回流,减轻下肢压力。
压力袜应该正确穿戴,避免过紧或过松。
每天换洗干净的袜子,避免穿着潮湿的袜子。
4. 避免过度暴晒阳光:过度暴晒阳光会使皮肤更干燥,容易造成皮肤病变。
患者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免中午时段阳光直射,戴帽子、阳伞或使用防晒霜等措施保护皮肤。
5. 饮食调理: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锌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帮助皮肤修复和再生。
避免摄入过多盐和糖,因为这些物质会导致水肿和炎症加重。
6. 定期就医检查: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应定期就医检查,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及时处理和治疗患肢皮肤的病变,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患肢皮肤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改善病情,减轻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肢皮肤的清洁和保湿,避免过度暴晒阳光和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穿着合适的压力袜,保持适当的运动和健康饮食,定期就医检查,都是重要的护理措施。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定义:大隐静脉曲张是全身最长的皮下浅静脉,在足背内侧起自足背静脉,在下肢内侧上行,直至腹股沟处。
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在小腿内侧,严重可向上扩展,直至大腿内侧,甚至全下肢都可看到迂曲呈团的曲张静脉。
临床表现: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站立时明显,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久立后患肢沉重,酸胀,易疲劳,平卧休息后可减轻;病情轻者可无明显不适。
•病情进展时,可出现患肢轻度肿胀但多局限于踝部和足背部,也可有足靴区皮肤营养障碍如皮肤色素沉着、瘙痒、皮肤和皮下组织硬结、湿疹甚至经久不愈性溃疡。
若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局部疼痛,皮肤红肿,局部压痛,曲张静脉呈硬条状。
非手术治疗:依据病情配穿不同压力医用弹力袜。
适用于(1)病变局限,程度较轻而无症状者(2)妊娠妇女(3)估计手术耐受力极差(4)不愿手术患者手术治疗:是本病的根治方法。
•确诊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凡是有较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只要能耐受手术,都应施行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新近还有以激光、射频、冷冻治疗静脉曲张的方法。
•硬化治疗:仅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疗法,用于处理剥脱术后残余曲张静脉术后护理1、饮食护理手术结束后按椎管内麻醉护理常规,禁食6小时后进少量流质,无恶心呕吐改为半流质,在逐步过渡到普食。
建议多吃粗粮少吃甜食,以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伤口愈合。
摄入充足水分,保证大便通畅。
有吸烟习惯的患者,鼓励其戒烟,以减少烟草对血管的损害。
2、观察患肢注意观察伤口的渗血情况,渗血多者,注意血压及脉搏的变化,并观察患肢末稍循环及足趾活动情况,皮温及足趾颜色,如末梢循环差,足趾活动受限,皮温下降,可适当松扎绷带,必要时报告医生处理。
3、体位与活动卧床休息为主抬高患肢20到30度经常做踝泵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般48至72小时后可下床活动,但必须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避免时间过长4、应用弹力袜根据患者的腿部症状。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长度的弹力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