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历史发展趋势
- 格式:docx
- 大小:15.38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工业史上的四次重大变革1. 第一次重大变革:发动机技术的革新1.1 内燃机的出现1900年代初,汽车工业经历了第一次重大变革。
这一时期,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蒸汽机驱动方式逐渐被内燃机取代,在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1.2 创新的引擎设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制造商开始尝试各种创新的引擎设计。
例如,V型发动机的出现使得汽车更加紧凑,提高了功率输出。
同时,多缸发动机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性能。
1.3 高效燃油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中叶,汽车工业迎来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燃油资源的稀缺性使得汽车制造商开始探索更加高效的燃油技术。
这一时期,燃油喷射系统和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的燃油消耗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2. 第二次重大变革:电子技术的应用2.1 电子点火系统的出现20世纪70年代,电子点火系统的引入标志着汽车工业的第二次重大变革。
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逐渐被电子点火系统取代,这使得发动机的点火更加精准可靠,提高了燃烧效率和燃油利用率。
2.2 动力控制系统的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汽车的动力控制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电子节气门和传感器的应用使得发动机的输出更加平稳可控,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2.3 发动机控制单元的出现在80年代,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问世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ECU的引入使得发动机的控制更加精细化,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2.4 电动汽车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了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电池技术的改善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3. 第三次重大变革: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3.1 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21世纪初,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的应用引领了汽车工业的第三次重大变革。
自适应巡航控制、自动制动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出现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2 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在智能化驾驶辅助系统的基础上,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为了汽车工业的热点话题。
汽车电子系统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研究一、起步阶段的汽车电子系统自1920年代初期,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大量生产和销售以来,一直存在来自各种组成部分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控制的需求。
但当时的汽车电子系统比较原始,只能提供最为基础的服务。
这些单一的汽车电子元素仅限于车辆的照明、点火以及起动等功能,并且仅依靠电池为能量源。
在这个时期,车辆产业还未正式问世,构造体系尚未完全明确,而工业化生产能力也不如现代化的汽车工业发达。
二、新技术的普及从1960年代起,随着半导体的兴起,汽车电子系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被引入到车辆行业中,汽车电子系统逐渐趋于完善。
1980年代起,汽车电子系统第一次迎来了全面普及的时期。
随着工程师们对微电子制造工艺的熟练运用,各种复杂的汽车电子系统和功能的开发推翻了传统意义上对于汽车性能和车辆控制的限制。
通过原始的软件程序,动力锁定或气囊触发等在汽车上施加合理控制的电子部件的身份显著提高,这为车辆上各类科技设备的添加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三、汽车电子产品的受欢迎程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占据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制造商和汽车电子产品制造商也加快了合作关系,以共同进行汽车电子市场前沿技术的探索和研发。
此外,一些科技巨头甚至挤入了汽车电子这个场景,以其先进的技术创造出了更加卓越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四、汽车电子系统发展趋势虽然如今汽车电子系统已经非常完善,但是发展趋势依然不可忽视。
未来,汽车电子系统发展的重心将会从拓展单一的智能功能扩展到整个汽车领域。
另外,智能汽车的到来也为汽车电子科技开辟了新的突破口。
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汽车呈现出更高的要求,将推动汽车电子科技集中进入智能领域,以实现更好的互动和交互。
五、新兴技术研究汽车电子科技的纵深发展已经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板块,然而未来的新兴技术仍需结合汽车制造的传统和创新,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环保和智能的汽车生态系统。
汽车电器的发展变迁(1)点火系统在内燃机的发展过程中,值得人们注意的还有点火系统。
近100年来,汽车点火系统总共有四种形式,即热管式、磁电机式、蓄电池式、计算机控制式。
1883年戴姆勒发明的第一台汽油机采用热管点火(见图0—1)。
热管是一个从汽缸内伸出的封闭的金属管,启动时用喷灯加热到红热状态,由于热管保持高热,当汽缸内混合气被压缩时,压力温度升高,就自己发生点火。
它没有点火正时装置。
汽油机磁电机点火装置的研究者很多,但最早的专利是1883年由马库斯取得。
它是在汽缸燃烧室内装置带电极的火花塞,由永磁微型发电机供电,用一个由凸轮轴带动的断电器周期性断开线圈,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磁电机点火装置工作可靠,世界上最早大量生产的福特T型车,就是采用磁电机点火。
但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随着多缸机的出现和蓄电池点火装置的改进,逐渐被后者所取代。
美国福特公司于1927年停止生产福特T 型车,磁电机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就停止了。
1912年人们发现利用蓄电池和发电机系统的电流,完全可以供给点火系使用,因而磁电机点火系就不再使用了。
美国在1929年汽车展览会上,参展车119辆,有110辆采用蓄电池点火系,只有9辆车仍用磁电机点火。
多年来,蓄电池点火系也在不断完善。
如点火提前装置,约在1901年就出现由驾驶员操纵的手动点火提前装置。
1930年出现真空提前点火,而1931年又出现组合的真空和离心提前点火装置。
1961年出现无触点点火装置,到1972年无触点点火装置已得到普遍应用。
计算机控制点火装置是1983年出现的,它与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一起,无疑是今后汽油机的发展方向。
(2)车用电源蓄电池发明于1796年,比发明第一辆汽车早89年,而蓄电池在汽车上的应用,则是汽车发明后25年的事情了。
从1885~1910年,大多数汽车不需要蓄电池,因为汽车上没有用电的设备。
发动机点火也是不需要用电的热管式点火装置。
后来采用磁电机,也不需外界供电。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随着人们对车辆性能和舒适度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争相研发的领域。
那么,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趋势是什么呢?一、发展历程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但是真正起步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当时,发动机控制系统、点火系统、排放控制系统等基础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得到了更高水平的应用,例如:数字化程控燃油喷射系统、复杂的自动挡变速器,以及应用于车身、安全控制等领域的新型传感技术。
进入21世纪,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迎来了全球化的一个新时代,主要表现为智能化、网络化、智联化、模块化、人性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从而使汽车行驶更加安全、舒适,并且提高了驾乘和维修保养的便利性。
目前,许多汽车已经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车联网等高端智能化应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
因此,可以看出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
二、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热点和趋势之一。
它不仅可以通过音频和视觉感应技术实现语音识别、语音控制、自然语言处理等人机交互技术,还能通过人脸识别、情感识别和行为分析等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更自然、智能、个性化的交互过程。
如今,一些车辆已经开始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自主驾驶、智能交通等应用。
在中国市场,已有笃志汽车等企业推出了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汽车,未来可期。
2. 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同时,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也在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稳定性。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电控系统以及附加功能等。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技术不单单局限于电池和电机,而是涉及到更多领域。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与期望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子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最初的简单电气车辆控制系统,到如今的复杂智能驾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趋势。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汽车电子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引擎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
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电子技术开始涉及到更多的汽车系统,如刹车、悬挂、空调等。
同时,电子技术的进步也使得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近年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更加迅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智能驾驶技术。
智能驾驶技术通过利用传感器、雷达、摄像头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汽车能够自主感知、分析和决策,实现自动驾驶。
这一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不仅提高了行驶安全性,还改变了人们对交通出行的方式和体验,并且有望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除了智能驾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还在节能环保、互联网和通信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汽车电子技术在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方面的进步,使得汽车燃油利用率更高,减少了尾气排放。
而且,汽车与互联网的结合也成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汽车拥有了更多的智能功能,如导航、车联网和远程控制等,为车主提供了更便利的服务。
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仍然值得期待。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池技术和电动机技术将变得更加重要。
电动汽车的普及将需要更高效、更稳定的电池技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短的充电时间。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普及。
人们可以期待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体验,以及与其他汽车和交通基础设施无缝连接的交通网络。
然而,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安全性始终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
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需要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防止潜在的故障和事故。
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历史发展趋势061412130 郑智皓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点火系统的性能良好与否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气污染等影响很大。
汽车在行驶中出现的发动机工作不良,点火系统的故障占了好大的比例。
因此,具有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的点火系统,一直是广大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者所努力追求的。
点火系统的电子化,使得点火系统的点火性能进一步提高,工作可靠性加强,这对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污,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工作可靠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电子点火系统特别是使用了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其维修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了。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率。
点火系统的基本装置包含了电源、点火系统(电瓶)、点火触发装置、点火正时控制装置、高压产生器(高压线圈)、高压电分配装置(分电盘)、高压导线及火花塞。
现代的点火提前装置则已改由引擎管理电脑所控制,电脑收集引擎转速、进气歧管压力或空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电瓶电压、水温、爆震等讯号,算出最佳点火正时提前角度,再发出点火讯号,达到控制点火正时的目的。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由传统点火系统发展到电子点火系统,将来发展趋势是向着微机点火系统方向发展.汽车发动机向着多缸、高转速、高压缩比的方向发展,人们还力图通过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以及燃用稀混合气,以达到减少排气污染和节约燃油的目的。
这些都要求汽车的点火系统能够提供足够高的次级电压、火花能量和最佳点火时刻。
传统点火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进途径,并研制了一系列的电子点火系统。
国内外汽车上使用的电子点火系统主要分为有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和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两大类。
无论是哪一类电子点火系统,都是利用电子元件(晶体三极管)作为开关来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来产生高压电。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趋势研究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制造也在不断更新,电子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汽车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汽车电子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时,汽车电子系统发展还非常初级,只有一些简单的仪表和基本功能,如点火和喇叭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电子系统不断完善、增强,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车联网等方面延伸发展。
今天,几乎所有汽车都装配了非常复杂的电子系统,这些系统可以控制车辆的各项功能和性能,例如引擎管理、车内娱乐、空调系统、灯光和安全系统等等。
随着汽车制造业对电子技术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巨头公司的发展方面也日渐重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汽车制造业公司就开始大力投资研究和开发汽车电子技术,此后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业的增长方面一直是主要推动力。
二、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1. 车载电子系统我们常常听到汽车座椅的调节、空调、音响等控制方式都已经电脑化实现,这就是车载电子系统的一种实现形式。
通过集成汽车电子元器件、进行程序设计,车载电子系统可以实现对整车的常见操作,是汽车电子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品的代表之一。
2. 车联网车联网指的是将汽车与网络连接起来,在云端中进行数据处理与服务分发,实现车辆智能化、自动化和智能驾驶。
它是汽车电子技术的一个新兴领域,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3. 汽车防盗系统汽车防盗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系统之一,它是由各种高科技电子元器件组成的。
汽车防盗系统具有很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现代汽车中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之一。
三、未来汽车电子技术的趋势1. 智能化未来汽车的主流趋势将是智能化。
智能汽车将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车联网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实现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等功能,给驾车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使驾车变得更加安全和轻松。
汽车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汽车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主要里程碑和发展阶段:1. 早期的电气系统(1900年-1920年代):在汽车早期阶段,电气系统主要用于点火和照明。
最早的电控元件是点火开关和电流发电机。
这些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用于点火和照明。
2. 点击器(1930年代-1950年代):点击器是一种基于机械开关和继电器的设备,用于控制汽车的电动启动器。
点击器在这个时期普遍使用,但缺乏可靠性。
3. 电子点火系统(1960年代-1980年代):电子点火系统使用固态电子元件,例如晶体管和SCR(可控硅)来点火。
电子点火系统比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更可靠,提供更高的点火能力。
4. 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1980年代-200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电控系统开始采用全电子燃油喷射系统。
这些系统使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测引擎参数,例如空气流量,油门位置和氧传感器。
计算机根据这些数据控制喷油器的工作,从而实现更高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控制。
5. CAN总线(2000年代至今):众多的电子控制单元(ECU)被引入汽车,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刹车控制单元(ECU)和空调控制单元(ECU)。
为了管理和协调这些ECU之间的通信,引入了控制器区域网络(CAN总线)系统。
CAN总线系统提供了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提高了汽车电控系统的灵活性和性能。
6. 智能化和互联(2010年代至今):近年来,汽车电控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互联。
汽车开始采用各种感知传感器、自动驾驶和互联网连接技术。
这些技术使汽车能够感知周围环境,进行自主决策和通信,从而提供更安全、舒适和便捷的驾驶体验。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汽车电控系统有望进一步向智能化、自动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点火系统市场分析现状简介点火系统是内燃机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将点火能量传输到燃烧室,点燃混合气体以产生动力。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点火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当前点火系统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预测。
市场规模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这直接推动了点火系统市场的发展。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点火系统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达到5%以上,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
技术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点火系统技术也在不断更新。
目前,电子点火系统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传统的机械点火系统逐渐被取代。
电子点火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效和可靠性,同时还能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精确的调整和控制。
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对点火系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与车辆其他系统的互联,点火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汽车性能和燃油效率。
市场竞争点火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来自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供应商。
在全球范围内,包括Delphi Automotive、Bosch、Denso等在内的跨国公司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些公司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广泛的市场渠道,获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在中国市场,本土供应商如海星股份、华丰汽车电子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公司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通过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服务,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未来,点火系统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持续推动点火系统需求的增长。
2.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发展点火系统技术。
3.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使得点火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愈发重要,这将促进市场上更先进、更智能的产品的出现。
然而,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厂商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性能,并与其他汽车系统相互配合。
同时,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将是厂商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汽车电子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第一章:汽车电子技术概述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汽车电子技术是将电子技术与汽车制造相结合,以实现更高性能、更可靠、更安全及更节能的汽车系统。
汽车电子技术包括诸多领域,如车辆基础电子控制系统、车载通信、车载娱乐系统、智能安全系统等。
其中,车辆基础电子控制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的核心部分,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安全气囊系统等。
第二章: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汽车电子技术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先是电子点火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等。
20世纪80年代,电子燃油喷射和热成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这些技术使汽车燃油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
20世纪90年代,汽车电子技术在国际市场上得到了快速发展。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和主动式安全气囊系统在当时为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外,智能车身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也在此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1世纪初期,汽车电子技术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所有汽车的主要系统都有了电子控制单元(ECU),它们都配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和执行器。
同时,汽车电子技术开始向智能化和互联化方向发展。
第三章: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1. 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的核心部分之一。
它通过控制发动机的气缸燃烧过程、燃油进气和排放,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和燃油效率。
电子气门和电子节气门等技术的应用,让发动机在工作时更加平稳,同时也降低了燃油消耗。
2. 变速器控制系统变速器控制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的另一个核心部分。
它控制着传动系统的换挡、离合点的控制和传动比的变换等。
电子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应用,让车辆的变速更加平稳,从而增加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可靠性。
3. 车身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是汽车电子技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领域,它包括了车身稳定控制、制动控制、差速锁控制、电子转向系统等。
点火系的发展趋势
点火系统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引燃混合气体,推动发动机工作。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点火系统也面临着一些趋势。
1. 无线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使用线缆将点火装置与点火控制器连接,而无线点火系统利用射频技术实现无线通信,消除了线缆的使用,简化了线路结构,提高了可靠性。
2. 直接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中,火花塞与点火装置相对较远,存在能量损失。
而直接点火系统将点火装置直接安装在燃烧室内,使能量传输更加高效,提高了点火效率。
3. 多点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只有一个点火装置,通过火花塞引燃混合气体。
而多点点火系统通过在每个气缸中安装一个独立的点火装置,可以实现更精确的点火控制,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4. 高能点火系统:高能点火系统利用更高能量的电弧来点燃混合气体,提高了点火能量,使燃烧更加充分,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5. 智能点火系统: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推进,点火系统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智能点火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工况、负荷等参数进行智能调控,优化点火时机和点火能量,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总体而言,点火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向无线化、直接化、多点化、高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并适应汽车智能化的趋势。
汽车电气系统发展趋势一、前言汽车电气系统是现代汽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了整个汽车的电子控制系统、电池、发电机、电动机、传感器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电气系统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技术趋势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来探讨汽车电气系统的发展趋势。
二、历史背景汽车电气系统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当时主要是为了满足照明和点火等基本功能而设计。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汽车电气系统也逐渐从简单的点火装置演变为复杂的控制系统。
20世纪50年代,随着晶体管技术的应用,汽车电气系统开始实现自动化控制。
70年代以后,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汽车电气系统能够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和监测。
三、技术趋势1. 智能化智能化是当前汽车电气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气系统将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和监测。
例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自动泊车系统等都需要汽车电气系统提供支持。
2. 电动化电动化也是当前汽车电气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油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研发电动汽车。
而电动汽车需要更加先进和高效的电气系统来支持其运行。
3. 网络化网络化是当前汽车电气系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将逐渐实现与外部环境、其他车辆以及用户之间的无缝连接。
而这需要更加高效和安全的网络通信技术来支持。
4. 集成化集成化也是当前汽车电气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汽车功能越来越复杂,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也变得更加复杂。
因此,将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并实现统一控制已经成为了必然选择。
四、未来展望未来汽车电气系统将继续向智能化、电动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和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步成熟,汽车电气系统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例如,新能源汽车需要更加高效和安全的电气系统来支持其运行;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更加智能和精准的电气系统来实现精确控制。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各种先进的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汽车上,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使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减少了空气污染,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大大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而汽车的电子控制是从发动机开始的,而发动机的控制技术是从控制点火开始的,在各种工况下,可以通过ECU控制各个执行器从而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及稳定性均处于最佳。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都可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不仅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而且可有效地减少电能消耗,防止点火线圈烧损。
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以此获得最佳的燃烧过程。
本文研究的是电控点火系统的发展历史,组成及工作原理,及丰田汽车的典型案例分析。
关键词:点火提前角爆燃控制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advanced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is widely applied to vehicles, advanced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makes the automobile power performance and fuel economy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reduces air pollution,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Electronic control car is starting from the engine, and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engine ignition control is from the start, in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through the ECU control of each actuator so as to obtain the optimal ignition advance angle, so that the engine power, economy, emission performance and stability were in the bes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work, it can control the ignition coil primary circuit and current time, not only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ignition,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o prevent the loss of ignition coil. The knock control function, can make the ignition advance angle control in the critical state of detonation combus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get the best. This study i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lectronic ignition system,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typical case analysis and Toyota car.Keywords: Detonation ignition advance Angle control目录1 汽车电控点火系统的发展历史 (1)2 电控点火系统(ESA) (2)2.1电控点火系统的定义 (2)2.2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2)2.2.1传感器 (2)2.2.2电子控制单元(ECU) (6)2.2.3点火器 (6)2.2.4点火线圈 (6)2.3电控点火系统的分类 (7)2.3.1按有无分电器分类 (7)2.3.2按控制元件不同分类 (8)2.4电控点火系的工作原理 (8)3 电控点火系统的点火控制 (10)3.1 点火提前角的控制 (10)3.1.1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确定 (11)3.2 闭合角控制 (11)3.3爆震控制 (10)3.4汽油机电控点火的要求 (13)3.4.1高压要求 (13)3.4.2高能要求 (13)4 丰田电控点火系统 (13)4.1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 (16)4.2工作原理 (16)5 电控点火系统故障诊断 (13)5.1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16)5.2电控点火系统主要部件检测方法 (16)6 丰田皇冠典型案例分析 (18)结束语 (21)参考文献 (23)1汽车电控点火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汽油发动机中,气缸中的混合气是由高压点火花点燃的,而产生的高压电火花的任务是点火系统来完成的。
汽车电子点火系统历史发展趋势
061412130 郑智皓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点火系统的性能良好与否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和排气污染等影响很大。
汽车在行驶中出现的发动机工作不良,点火系统的故障占了好大的比例。
因此,具有性能优良、工作可靠的点火系统,一直是广大汽车设计、制造和使用者所努力追求的。
点火系统的电子化,使得点火系统的点火性能进一步提高,工作可靠性加强,这对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污,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工作可靠性都起了很大的作用,使电子点火系统特别是使用了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其维修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了。
点火系统在引擎运转时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任何引擎转速及不同的引擎负荷下,均能在适当的时机提供足够的电压,使火花塞能产生足以点燃汽缸内混合气的火花,让引擎得到最佳的燃烧效率。
点火系统的基本装置包含了电源、点火系统(电瓶)、点火触发装置、点火正时控制装置、高压产生器(高压线圈)、高压电分配装置(分电盘)、高压导线及火花塞。
现代的点火提前装置则已改由引擎管理电脑所控制,电脑收集引擎转速、进气歧管压力或空气流量、节气门位置、电瓶电压、水温、爆震等讯号,算出最佳点火正时提前角度,再发出点火讯号,达到控制点火正时的目的。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由传统点火系统发展到电子点火系统,将来发展趋势是向着微机点火系统方向发展.
汽车发动机向着多缸、高转速、高压缩比的方向发展,人们还力图通过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以及燃用稀混合气,以达到减少排气污染和节约燃油的目的。
这些都要求汽车的点火系统能够提供足够高的次级电压、火花能量和最佳点火时刻。
传统点火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改进途径,并研制了一系列的电子点火系统。
国内外汽车上使用的电子点火系统主要分为有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和无触点的电子点火系统两大类。
无论是哪一类电子点火系统,都是利用电子元件(晶体三极管)作为开关来接通或断开点火系统的初级电路,通过点火线圈来产生高压电。
电子点火系统与机械式点火系统完全不同,它有一个点火用电子控制装置,内部有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所需的点火控制曲线图。
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如发动机转速传感器、进气管真空度传感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来判断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在MAP图上找出发动机在此工作状态下所需的点火提前角,按此要求进行点火。
然后根据爆震传感器信号对上述点火要求进行修正,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点火时刻。
电子点火系统也有闭环控制与开环控制之分:带有爆震传感器,能根据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及时修正点火提前角的电控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不带爆震传感器,点火提前控制仅根据电控单元内设定的程序控制的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对于电子点火系统课题的探讨,主要是介绍各种电子点火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有分电器计算机点火系统、无分电器电子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
通过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熟悉了解电子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是利用互感原理(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而使另一个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先由点火线圈将低压电源转变为高压电源,然后再由配电器将高压电分配点火系统是利用互感原理到各缸火花塞产生电火花。
发动机转动时,信号发生器的转子在配气凸轮轴的驱动下旋转,信号发生器内部就会产生信号电压,并输入点火控制器控制大功率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
在点火开关SW接通的情况下,当三极管VT导通时,初级绕组中就有电流流过,其电路为:蓄电池正极→电流表A→点火开关SW→点火线圈“+15”端子→初级绕组W1→点火线圈“—1”端子→点火控制器大功率三级管VT→搭铁→蓄电池负极。
电流流过线圈时,
便在铁心中形成磁场。
当三级管截止时,初级电路被切断,初级电流消失,铁心中的磁通量迅速变化,在初级绕组W1和次级绕组W2中都会感应产生电动势。
由于次级绕组匝数多,因此能够感应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高压电动势。
高压电路电流流过的路径:次级绕组W2→点火线圈“+15”端子→点火开关SW→电流表A→蓄电池→搭铁→火花塞旁电极→中心电极→配电器旁电极→分火头→点火线圈高压插孔“4”→次级绕组。
由此可见,点火系统有两个电路:初级电流流过的路径为低压电路,而高压电流过的路径称为高压电路。
但在使用中,一般讲点火线圈至火花塞之间的电路称为高压电路。
点火控制器的大功率三极管没截止一次,点火线圈就产生一次高压电。
分电器轴每转一转,配电器就按发动机的点火顺序,轮流向各缸火花塞输送一次高压电。
发动机工作时,信号发生器转子在发动机凸轮轴的驱动下连续转动,并不断的产生点火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点火线圈就不断的产生高压电并由配电器按点火顺序分配到各缸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混合气,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上广泛应用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目前所说的电子点火系统均指无触点电子点火系统。
其分类方法如下:
(1)按储能方式分类
按储能方式不同,电子点火系统可分为电感储能式和电容储能式两种类型。
①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储能元件为点火线圈,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系统先将点火能量以磁场能量的形式储存在点火线圈中,在需要点火时再将部分点火能量转换为电场能量并分配到火花塞电极间隙上跳火点燃混合气。
电感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因此汽车上普遍采用。
②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
储能元件为电容器,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系统先将点火能量以电场能的形式储存在专用电容器中,在需要点火时储能电容再向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放电,同时在次级绕组中感应产生高压电并加到火花塞电极间隙上跳火点着混合气。
电容储能式电子点火系统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放电持续时间较短,对发动机启动、低速点火和燃烧稀气极为不利,因此主要用于转速较高的赛车发动机。
(2)按点火信号发生器类型分类
按点火信号发生器类型的不同,电子点火系统可以分为霍尔式、电磁感应式和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三种类型。
①霍尔式电子点火系统。
霍尔信号发生器用霍尔元件制成,又称为霍尔效应式信号发生器或霍尔式传感器,其突出优点是输出信号准确可靠,不受发动机转速影响。
②磁感应式电子点火系统。
感应式信号发生器又称磁感应式传感器,其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但是其输出信号在低速时不如霍尔式传感器准确可靠。
③光电式电子点火系统。
光电式信号发生器又称为光电式传感器,是利用发光元件和光电转换元件制成的传感器。
由于发光元件和光电转换元件的工作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大,而汽车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这就要求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密封良好的环境内,因此采用光电式点火系统的汽车较少。
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由传统点火系统发展到电子点火系统,将来发展趋势是向着微机点火系统方向发展。
在汽车上传统点火系统的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虽然它的部件不断地有所改进,使其发火性能及使用寿命有所提高,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传统的点火系统里,触点是继电器最薄弱的环节,当断电器触点分开时,在触点之间产生火花,使触点氧化、烧蚀,因而断电器触点的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维护;触点火花的大小与初级电流的大小有关,使点火系统初级电流和次级电压的提高受到限制;初级电流和次级电压的大小随着发动机的转速的升高和汽缸数的增多而下降,使多缸发动机高速时工作不可靠;当火花
塞积炭时,因漏电次级电压低不能可靠地点火等。
近年来,汽车发动机向着多缸高速的方向发展,人们还力图通过改善混合气的燃烧状况,以及燃用稀混合气,以达到减少排气污染和节约燃油的目的。
这些都要求汽车的点火系统能够有足够高的次级电压、火花能量和最佳的点火时刻。
传统点火装置已不能适应这一要求。
为此,一种使用点火信号发生器来代替触点触发的点火系统应运而生,即半导体点火系统,又称电子点火系统。
目前,发达国家生产的汽车已全部使用电子点火系统。
我国也正在积极推广之中。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它将逐渐取代传统的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