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实验4:某些因素对离体家兔肠肌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34.87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4:某些因素对离体家兔肠肌的影响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离体家兔肠肌因素

一、实验目的

学习麦氏浴槽的使用方法及离体肠肌的实验方法。观察酸、碱、低温、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对离体肠肌的影响,并分析作用机制。

二、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器械:动物手术器材(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弹簧夹、丝线、皿、注射器、手术缝针)供氧器、麦氏浴槽、张力换能器、RM6240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3)药品和试剂:HCl、NaOH、(25度)台氏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溶液

三、实验方法

(1)实验装置准备和仪器参数设置:麦氏浴槽中加固定量(10~15ml)的台氏液,调节超级恒温器的温度,使麦氏浴槽内温度稳定在37.5度。通气管接空气管道。用螺丝夹调节气体

管道的气体流量,调节至浴槽中气泡一个个逸出为止。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采

集处理系统:打开RM6240系统,“实验”-“药理学专用试验”-“离体家兔肠肌运动”

(2)离体家兔肠肌标本制备:取家兔一只,用木槌击其头部致昏,立即剖开腹腔,找到回盲部,然后,在回盲部1cm处剪断,取出回肠约10cm左右一段,置于氧饱和的台氏液培

养皿中,沿肠壁除去肠系膜,用5ml注射器吸取台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然后将回

肠剪成数段(约1~1.5cm),换以新鲜的台氏液备用。取小段肠管置于盛有台氏液的培养

皿中,在其两端对角壁处,分别用缝针穿线并打结。

(3)实验观察:

1)加入乙酰胆碱溶液2~5滴左右,观察其收缩幅度,反应稳定后换液冲洗。

2)加入肾上腺素溶液2~5滴左右,观察其收缩幅度,反应稳定后换液冲洗。

3)滴加NaOH后,观察其收缩幅度,反应稳定后换液冲洗。

4)滴加HCl后,观察其收缩幅度,反应稳定后换液冲洗。

5)用25度台氏液灌流肠肌,观察其收缩幅度。

四、实验结果:

某些因素对家兔离体肠肌的影响

实验结论

(1)加入乙酰胆碱溶液使家兔肠肌兴奋,张力增大,曲线幅度增大。

(2)加入肾上腺素溶液使家兔肠肌抑制,张力减小,曲线幅度变小。

(3)滴加NaOH使家兔肠肌兴奋,张力增大,曲线幅度增大。

(4)滴加H C l 使家兔肠肌抑制,张力减小,曲线幅度变小。

(5)用25度台氏液灌流肠肌肠肌使家兔肠肌运动减缓,到最后停止运动。

五、讨论:

(1)加入乙酰胆碱溶液使家兔肠肌兴奋,张力增大,曲线幅度增大。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1)乙酰胆碱与肠道上的平滑肌细胞上的特殊位点结合,促进钙离子在

肌浆网上中的传递,从而增强平滑肌的收缩。

2)乙酰胆碱可以使中间神经元或兴奋性运动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来

调节肠段的运动,加快加剧肠段的收缩。

(2)加入肾上腺素溶液使家兔肠肌抑制,张力减小,曲线幅度变小。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肠段的活动还受到体液因素的影响,肾上腺素就是动物体内固有的一种

体液,与胰高血糖素、促胰液素等的作用一样,都是对肠段活动进行抑制。(3)滴加NaOH使家兔肠肌兴奋,张力增大,曲线幅度增大。

其主要作用机制是:NaOH为碱性成分,使小肠液的PH值升高,甚至偏碱性,有利于小肠内

各种酶发挥作用。

(4)滴加H C l 使家兔肠肌抑制,张力减小,曲线幅度变小。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加入HCl后,在开始阶段,对小肠的收缩活动有增强效应,由此可见,

酸性环境有助于小肠平滑肌的运动;但一段时间后,活动减弱,收缩频率

和幅毒都下降,这主要是因为H+浓度上升,抑制了钙通道的激活,Ca2+

内流减少,H+能干扰肌肉的代谢和肌丝滑行的生化过程、能与Ca2+竞争

钙调蛋白结合的位点、使肌凝蛋白A TP酶活性下降,肌质网释放Ca2+的量减少。(5)用25度台氏液灌流肠肌肠肌使家兔肠肌运动减缓,到最后停止运动。

其主要作用机理是:在低温环境下,大多数酶类都失去活性,生命活动减缓,肌肉运动减慢。

六、实验结论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肉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但消化道

平滑肌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

敏感等特点

七、参考文献

吴清和,林蕊,曾晓会;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对兔离体肠管解痉作用机机的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