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对讲系统测试用例
- 格式:xls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20
项目概述xx国际社区是xx地产在西安创建的1300亩曲江新人居生活圈,项目总户数10000户,项目涵盖了别墅、多层洋房、小高层、小高层纯复式楼、高层等多种住宅物业类型,该项目共10个地块,划分为六个组团建设,现已开盘的xx、xx郡和xx为公寓楼,xx为别墅区。
项目位于xx正北,独有xx皇家园林1300亩核心稀地。
外揽曲江人文景观、自然环境、城市配套,内享其自有商业、高端物业及景观地貌,于城市最后的土地珍藏之上,打造出集精华之大乘的“1300亩曲江新人居生活圈”。
项目需求分析1.品牌需求开发商要求该项目的楼宇对讲产品选用联网稳定、图像清楚、声音清晰、品牌知名度高、售后服务好的厂家。
同时要求系统兼容扩展性强,满足未来的升级换代需求,设备使用寿命要满足10年以上。
2.产品功能、性能需求·该项目共十块地分六个组团建设,项目要求每个组团设立独立的管理中心,整个社区再设立一个总管理中心,社区系统联网采用TCP/IP联网方式。
·项目要求楼宇对讲系统带信息发布功能。
·别墅区分机要求采用5.6英寸彩色安保可视分机,含和弦铃声、免提对讲,带红外、门磁、烟感、燃气、紧急按钮等探测器。
·公寓楼区分机要求采用4英寸黑白可视分机,带紧急按钮功能。
·别墅区门口安装可视对讲门前机,公寓楼区梯位门口安装可视对讲门口主机。
·中间设备要求具有户户隔离功能,即当某一户室内分机损坏或线路短路时,不影响其他住户正常使用该系统。
·所有门口主机、围墙机应具备密码开锁、门禁刷卡功能;所有户外设备要求具有防水、防雷、防潮湿、防晒、防强风。
3.系统特点及优势xx国际社区项目采用xxx品牌半数字TCP/IP联网系统,即:公寓楼部分采用黑白可视对讲系统、别墅部分采用彩色安保型可视对讲系统,公寓楼和别墅楼内部分均为模拟系统,楼外联网部分采用TCP/IP数字化联网技术,这种楼内模拟+楼外联网数字的半数字TCP/IP 联网系统相比传统的纯模拟联网系统,在系统布线、小区组网、信号传输、多通道通讯能力、功能扩展性、系统扩展性、联网抗干扰性、系统维护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隔离器,将系统所有分机线路的音频、视频、控制信号、电源等通通实现故障隔离,系统中任一分支线路的故障都能够被有效的隔离而不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使用,也给系统的安装于维护带来极大的便利。
可视对讲系统多功能应用测试结果可视对讲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小区住宅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达到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同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一旦住家内所安装的门磁开头、红外报警探测器、烟雾探险测器、瓦斯报警器等设备连接到可视对讲系统的保全型室内机上以后,可视对讲系统就升级为一个安全技术防范网络,它可以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或小区警卫。
可视对讲系统有线或无线通讯,从而起到防盗、防灾、防煤气泄漏等安全保护作用,为屋主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它可提高住宅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创造安全社区居住环境,因此逐步成为小康住宅不可缺少的配套设备。
中国可视对讲系统标准的内容比较丰富,涵盖了产品和工程应用,特别是在小区的系统组网模式和系统设计、设备安装等方面;可视对讲系统中的EN50486是产品标准,主要对象是门口机和室内机。
通过参观楼宇对讲系统应用场所,理解楼宇对讲系统功能、基本组成原理和系统的类型;理解各组成设备功能、分类和选用原则对楼宇系统进行检测。
1、功能检查中国可视对讲系统标准对目前中国市场上产品所具备的主要常见功能,均有体现,包括:选呼、呼叫、通话、开锁、可视、夜间操作、报警、图像录放、留言、信息发布、识别控制等;EN50486在功能主要包括呼叫、音频、视频、开锁、信息交换、配件控制等。
同时,可视楼宇对讲系统还具有叫门、摄像、对讲、室内监视室外、室内遥控开锁、夜视等全部功能;住户在室内与访客进行对话的同时可以在室内机4”超薄扁平显示器看见来访者影像并通过开锁按钮控制铁门开启,达到阻止陌生人进入大楼的目的。
2、音频测试中国可视对讲系统标准自GA/T72-2005开始,采用声-声测试方法,并采用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自动测试,包含“全程响度评定值”、“在400Hz-3400Hz范围的频率响应曲线”、“失真”、“信噪比”、“侧音”、“振铃声压”等音频指标,该测试方法具有简便高效的特点。
第1篇一、基础知识部分1. 请简要介绍楼宇对讲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主要由室内分机、门口主机、电锁、线缆等组成。
工作原理是访客通过门口主机呼叫室内分机,室内用户接听后,双方可以通话,在通话过程中,室内用户可以通过按键遥控打开门口电锁,允许访客进入。
2. 请列举楼宇对讲系统的常见功能。
解析:楼宇对讲系统常见功能包括:(1)访客呼叫功能:访客可以通过门口主机呼叫室内分机。
(2)通话功能:室内用户与访客之间可以进行语音通话。
(3)遥控开锁功能:室内用户可以通过按键遥控打开门口电锁。
(4)联防功能:室内用户可以呼叫保安,实现小区联防。
(5)小型会议功能:室内用户可以进行小型会议。
(6)户户通功能:在联网小区内,邻居之间可以互相对话。
3. 请简述楼宇对讲系统的线缆类型及其作用。
解析:楼宇对讲系统的线缆类型主要有:(1)两芯线:用于连接室内分机和门口主机,传输音频信号。
(2)四芯线:用于连接门口主机和电锁,传输音频信号和控制信号。
(3)五芯线:用于连接门口主机和室内分机,传输音频信号、控制信号和电源。
二、技术实现部分1. 请解释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遥控开锁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遥控开锁功能是通过控制电锁的电路实现的。
当室内用户按下遥控开锁按键时,室内分机发送一个控制信号到门口主机,门口主机再将这个信号发送到电锁,从而控制电锁开锁。
2. 请说明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联防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联防功能是通过呼叫保安实现的。
当室内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楼宇对讲系统呼叫保安,保安在接到呼叫后,可以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3. 请解释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小型会议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小型会议功能是通过多路通话实现的。
在会议过程中,多个室内分机可以同时接入通话,实现多人之间的语音交流。
4. 请说明楼宇对讲系统中如何实现户户通功能?解析:楼宇对讲系统中的户户通功能是通过联网小区内的室内分机实现的。
客户在收到瑞信科技电梯五方对讲系统以后,先进行开箱验货,核对设备清单;设备型号及数量无误后对设备进行模拟测试,检验设备是否正常使用。
检验方法如下:
1. 将主机、主机电源、主机天线连接好;将分机、分机电源、分机天线连接好。
主机和分机之间的距离要在10米以上。
2、检查电源工作指示灯亮,主机与分机工作灯亮(数字或中文的主机有开机画面显示)。
3、取一条控制线、取机房电话(或轿厢通话器、副机)。
将带航空插头线的机房电话直接插入分机标识有电话1的航空插头上按按钮呼叫即可。
4、如需测试轿厢通话器,需要将轿厢通话器黄绿线对应颜色相接。
接好后将控制线插入分机侧板标有通话字样的航空插头上,轿厢通话器两根橙线短接,就可以呼出,轿顶/底坑通话器直接按按钮即可。
6、检查以上无误后,按下机房电话机呼叫键(或通话器的开关接线点轻触一下马上松开)进行呼叫。
主机会响铃提示,听到响铃后,拿起手柄,按确认键就可进行通话。
测试通话是否正常、音质是否清晰,可自行调节分机旋钮音量确定声音大小。
课题名称: 楼宇对讲系统案例分析为某公寓配建楼宇对讲系统。
需求信息分析如下:①该公寓共有6层,4个入口,48个房间。
②楼宇对讲系统功能要求基本如下:黑白可视对讲功能,遥控开锁功能,物业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功能。
③该公寓只有一幢,因此,采用基带传输方式。
楼宇对讲系统结构楼宇对讲系统结构有多种分类方法,具体如下:(1)按线制结构可分为多线制和总线制的楼宇对讲系统。
典型楼宇对讲系统的线制结构如图5.1.7和图5.1.8所示。
两种线制结构的性能对比见表5.1.1。
由于功能、造价等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多线制结构用于3~5层以下住宅楼或经济适用房,而总线制结构则用于高层住宅。
(2)按系统规模可分为单户型、单元型、联网型楼宇对讲系统。
①单户型:单户使用的楼宇对讲系统,如图5.1.9所示。
其特点是每户一个室外门口主机,可连带一个或多个可视或非可视分机。
例如,别墅使用的楼宇对讲系统。
②单元型:独立楼宇使用的系统称为单元型对讲系统,如图5.1.10所示。
其特点是可管理同一幢楼里的多个楼层、多家住户的访客对讲。
单元楼设置一台门口主机,可根据单元楼层的多少、每层住户的多少来选择门口主机的规格型号和操作方式。
常用的操作方式有直按式、数码式二种,直按式是指门口主机上直接设置每家住户的门牌号按键,访客一按就应,操作简单。
但直按式主机容量较小,通常可控制2~16户,适用于一梯二户七层高的住宅。
数码式是指门口主机上设置0~9数字按键,操作方式如同拨电话一样,访客需要根据住户门牌号依次按动相应的数字键,操作稍复杂一些。
但数码式主机的容量较大,可从2~9999户不等,适用于高层住宅。
③联网型:在封闭住宅小区中,每幢楼宇使用单元型楼宇对讲系统,然后所有的单元型楼宇对讲系统通过小区内专用总线与管理中心连接(联网),形成小区各单元楼宇之间的对讲网络。
如图5.1.11所示。
联网型楼宇对讲系统不仅具备可视与非可视对讲、遥控开锁等功能,还能接收住宅小区内各种安防探测器的报警信息与紧急援助,主动呼叫辖区内任何一个住户或群呼所有住户,实施广播功能,是现代化住宅小区管理的一种标志。
楼宇对讲系统工程检查与测试的要点和方法 - 智能楼宇1.楼宇对讲系统检测楼宇对讲系统检测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选呼功能检测:网楼宇入口处的主机应能正确选呼任一分机,并能听到口铃声。
(2)通话功能检测:用楼宇入口处的主机对任一分机选呼后,应能实施双工通话,话音清楚,不应消灭振鸣现象。
(3)电控开锁功能检测:应可在分机上实施电控开锁。
(4)可视对讲系统所传输的视频信号应清楚,应能实现对访客的识别。
(5)联网型的小区楼宇对讲系统,其管理主机除应具备可视对讲或非可视对讲、电控开锁、选呼功能、通话功能外,宜能接收和传送住户的紧急报警(求助)信息。
(6)对带有紧急报警(求助)功能的楼宇对讲系统的检测,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使管理机处于通活状态,同时分别触发2台报警键,管理机马上发生与呼叫键不同的声光信号,逐条显示报警信息包括时间、区域;2)使系统处于守候状态,同时分别触发呼叫键和报警键,报警信号具有优先功能,管理机应发出声、光报警并指示发生的部位,并应至少能存储5组报警信息。
楼宇对讲机系统检查项目如表5.4.1所示。
2.楼宇对讲系统工程验收楼宇对讲机系统验收要求如下:(1)基本功能要求1)通话功能: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能实现双方通话,话音音质清楚,不应消灭振鸣现象。
2)监视功能:主机与分机间经按键接通后,在分机监视器上能观看到主机摄取的图像信号,便于识别来访者。
3)夜视功能:主机在正常安装的状况下,夜间可在分机监视器上识别来访者。
4)防破坏报警功能:可视对讲系统应具有防破坏报警输出接口。
当主机遇到非正常拆卸时,分机应马上发出报警。
(2)主要电性能指标1)音频指标①主呼通道、应答通道音频响应:在500~3000Hz范围内,相对于1000Hz的幅度变化应在±3dB范围内。
②主呼通道、应答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50mW条件下,主呼通道、应答通道的谐波失真均应不大于5%。
③信噪比a)应答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25dB;b)主呼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40 dB;④通道输入信号电压a)应答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40mV;b)主呼通道输入信号电压应不大于30m V⑤振铃声压应不小于70 dB(A)。
访客对讲系统测试记录
测试记录:
日期:2024年5月10日
测试人员:XXX
测试目标:
1.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语音通话功能。
2.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视频传输功能。
3.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门禁控制功能。
测试步骤:
1.打开访客对讲系统的电源。
3.观察是否成功接通,测试语音通话功能。
4.按下设备上的视频通话按钮,测试视频传输功能。
5.测试门禁控制功能,输入正确的密码并观察门禁是否打开。
测试结果:
1.语音通话功能正常,通话清晰,双方可以正常交流。
2.视频传输功能正常,画面清晰,无显著延迟。
3.门禁控制功能正常,输入正确的密码后门禁迅速打开。
存在问题:
1.在测试视频传输功能时,部分画面出现了一些画面卡顿的情况,需
要进一步优化。
改进措施:
1.与技术团队沟通,对视频传输功能进行优化。
测试总结:
通过本次测试,访客对讲系统的语音通话功能、视频传输功能和门禁
控制功能都表现良好,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
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解决,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
在后续的开发和测试中,我们将持续关
注并改进这些问题,并及时与用户沟通,解决用户反馈的其他问题。
对讲系统的简单测试方法
这里所指的对讲系统是具有中转台/中继台/基站的对讲设备.
现在对讲系统越来越复杂,不仅系统中有中转台/中继台/基站,还根据要求,添加有干线放大器,光纤直放站,无线直放站,移频直放站……
怎样在现场进行简单测试和判断系统性能?
由于现场不方便采用综合测试仪,频谱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等大型仪器进行测试,可采用简单的射频功率计测试对讲系统下行情况:包括合路器/双工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电缆)/接头……
说明:对讲系统中,中转台发射,经过合路器/双工器/功分器/耦合器/馈线/各类放大器/天线------到对讲机,称之为对讲系统下行
对讲系统中,,对讲机发射,经过天线/各类放大器/馈线/耦合器/功分器/双工器/分路器-----到中转台的接收, 称之为对讲系统上行
在功率计检测无大问题后:
1:二台对讲机,一台在中转台旁,另一台在要求覆盖区的边缘/远端,测试:边缘/远端的对讲机是不是能一直收到中转台的呼叫?能在什么地方收到?注意:是收到!!!!!此为下行测试.
2:1:二台对讲机,一台在中转台旁,另一台在边缘/远端,测试:边缘/远端的对讲机呼叫,中转台是不是能够听到?边缘/远端的对讲机能在什么地方呼叫时中转台能收到?注意:是呼叫(发射)!!!!!此为上行测试
常规情况下,由于中转台功率(25W)大于对讲机(5W),因而下行测试结果优于上行,但不能差别太大。
无论是数字对讲系统还是模拟对讲系统,都可用上述方法进行简单测试。
赛文特何工。
楼宇对讲工程在小区整个弱电安防工程中所占比重比较大,因此方案设计、品牌选择、产品选型都很关键,本文实际案例是采用真实项目编写!该项目总户数1800多户,前瞻性的为市场引入了多项前所未见的高端生活配套,比如三水三气工程、智能安防系统、社区wifi覆盖等等。
小区主要由6+1区域、9+1区域、11+1区域组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根据以上项目基本情况及甲方对项目的定位分析,充分与甲方项目经理及采购经理沟通的基础上,设计楼宇对讲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E-3名称中的E源于互联网的Internet Explorer中的Explorer简写E(网络代名词),3则是星光迄今应用最为广泛的03可视系统的缩写,可以理解成Explorer—03基于广域网的网络可视系统。
E-3可视系统支持面部识别、手机APP、指纹、密码、刷卡等多种开门方式,集成可视对讲、安防报警、多媒体信息发布、访客留影、智能家居控制、电梯控制等多种功能,可配备E3系列室内分机适合不同定位的智慧社区需求。
星光自主研发的E-3可视系统,是以可视对讲、智能手机APP应用、云计算、互联网为基础,以智慧社区为主题,具备社区安防、社区信息、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更实用、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二、系统特色---全能1、我的大门—我做主具备刷脸+指纹+二维码+密码+刷卡等多种开门模式;2、我的功能—我做主具备安防报警+图文信息发布+访客留影+智能家居+电梯控制等多种功能;3、我的配套—我做主可配备经济型、经典型、尊贵型不同档次室内分机;4、我的改造—我做主系统主机及室内机标配网囗座及6P排线座,支持网线或护套线,.产品精简,维护方便,系统支持18V-35V宽电压供电,适应不同的供电设计环境.系统支持支持可视、非可视混装;纯网线接囗,方便业主自主升级5、我的施工—我做主系统主机及室内机标配图文菜单,并辅以语音提示,方便业主及集成商的安装维护;6、我的地盘—我做主可根据差异化设计需求,定制不同风格的显示界面,为客户提供私人定制方案;三、设计依据◆GB/T 50314-2000《智能设计标准》;◆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1 98-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B12663-9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1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Y/T1581-94《有线电视广播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YJ26-86《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户技术要求》;◆ 1.2智能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2887-97《电子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97X700《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B8567-88《计算机软件产业开发文件编辑指南》;◆楼宇智能家居产品企业标准;◆甲方提供的其他相关图纸资料。
楼宇对讲验收报告1. 引言本文是对楼宇对讲系统的验收报告,旨在总结和评估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楼宇对讲系统是一种在大型建筑物和小区内用于通信和控制的设备,通过音频和视频传输,实现住户和访客之间的沟通和门禁控制。
本报告将介绍验收的背景和目的,并对楼宇对讲系统的安装和功能进行评估。
2. 验收背景和目的楼宇对讲系统的安装和验收是为了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正常运行。
验收的目的是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并提供一个基于实际结果的评估。
验收的过程包括对系统进行测试、评估和验证,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3. 验收过程3.1 设备安装首先,我们对楼宇对讲系统的设备进行了安装,包括室内和室外的对讲终端、摄像头、控制主机等。
安装过程中,我们根据安装手册进行了正确的布线和连接,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2 功能测试在安装完成后,我们对楼宇对讲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音通信功能:我们测试了住户和访客之间的语音通信功能,确保声音传输清晰、稳定,并且能够双向通信。
•视频监控功能:我们测试了楼宇对讲系统的视频监控功能,确保摄像头能够正常工作,图像清晰可见,并且能够实时传输视频数据。
•门禁控制功能:我们测试了楼宇对讲系统的门禁控制功能,包括对门禁开关的控制和访客身份验证等。
通过测试,我们确认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门禁,同时保障安全性。
•报警功能:我们测试了楼宇对讲系统的报警功能,包括对异常事件的监测和报警。
通过测试,我们确认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提供相应的报警信息。
3.3 性能评估除了功能测试,我们还对楼宇对讲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包括在长时间使用和高负载情况下的稳定性。
通过测试,我们确认系统能够持续运行且不出现明显的性能问题。
•用户体验:我们邀请了部分住户和访客参与测试,收集他们对系统使用体验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