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习题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250.09 KB
- 文档页数:13
《管理学》第一章习题与详解管理学习题与详解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其理解要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组织包括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政治党派、社会团体以及宗教组织等。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合理”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的,因而有局限性和相对的合理性。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可以调用的资源通常包括原材料、人员、资金、土地、设备、顾客和信息等。
在这些资源中,人员是最重要的,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答:(1)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种职能活动。
(2)每种管理职能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具体如下:①决策与计划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⑤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对一个有活力的组织来说,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以上五种管理职能不是孤立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其中,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管理者在行使其他管理职能的过程中总会面临决策和计划的问题,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习题1.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元素可形成N型半导体,加入元素可形成P型半导体。
A. 五价B. 四价C. 三价(2)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3)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从12μA增大到22μA时,I C从1mA变为2mA,那么它的β约为。
A. 83B. 91C. 100(4)当场效应管的漏极直流电流I D从2mA变为4mA时,它的低频跨导g m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解:(1)A ,C (2)A (3)C (4)A1.2 能否将1.5V的干电池以正向接法接到二极管两端?为什么?解:不能。
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与其端电压成指数关系,当端电压为1.5V时,管子会因电流过大而烧坏。
1.3 电路如图P1.3所示,已知u i=10sinωt(v),试画出u i与u O的波形。
设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可忽略不计。
图P1.3解图P1.3解:u i和u o的波形如解图P1.3所示。
1.4 电路如图P1.4所示,已知u i=5sinωt(V),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试画出u i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4解图P1.4解:波形如解图P1.4所示。
1.5 电路如图P1.5(a)所示,其输入电压u I1和u I2的波形如图(b)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试画出输出电压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P1.5解:u O的波形如解图P1.5所示。
解图P1.51.6 电路如图P1.6所示,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常温下U T≈26mV,电容C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u i为正弦波,有效值为10mV。
试问二极管中流过的交流电流有效值解:二极管的直流电流I D=(V-U D)/R=2.6mA其动态电阻r D≈U T/I D=10Ω故动态电流有效值I d=U i/r D≈1mA 图P1.61.7现有两只稳压管,它们的稳定电压分别为6V和8V,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第一章化学计量基础第一节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摩尔”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粒的数量联系起来D .国际上规定,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解答:本题考查有关物质的量的知识。
解:物质的量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单位是mol ,所以选项A 错误;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所以选项B 正确;物质的量是连接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桥梁,摩尔是单位,所以选项C 错误;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mol ,其中碳原子是指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的原子,若为14C 则不是1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B 。
2.完全中和10.2g 二元酸2H A 生成正盐,用去24g NaOH ,则有关此二元酸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酸的摩尔质量为34g mol /B .该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C .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D .该酸一定是强酸 解答:本题考查摩尔质量的计算。
解:24g NaOH 的物质的量为0.6mol ,则:2222NaOH H A Na A 2H O +→+0.6mol 0.3mol10.2g 该酸的物质的量是0.3mol所以2H A 的摩尔质量10.234g mol 0.3==/。
本题答案为选项A 、C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 氮约含有236.02l0⨯个微粒B .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C .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D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98g解答: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含义。
解:微粒不明确,所以选项A 错误;结合化学式可知1mol 水中含有1mol 氧原子和2mol 氢原子,所以选项B 正确;钠的摩尔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只是数值上相等,所以选项C 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 /,所以选项D 错误。
第一章习题详解1. 求下列复数z 的实部与虚部,共轭复数、模与辐角: 1)i231+ 解:()()()132349232323231231ii i i i i -=+-=-+-=+实部:133231=⎪⎭⎫⎝⎛+i Re 虚部:132231-=⎪⎭⎫⎝⎛+i Im共轭复数:1323231ii +=⎪⎭⎫⎝⎛+ 模:1311323231222=+=+i辐角:πππk arctg k arctg k i i Arg 23221331322231231+⎪⎭⎫ ⎝⎛-=+-=+⎪⎭⎫ ⎝⎛+=⎪⎭⎫ ⎝⎛+arg 2) ii i --131 解:()()()2532332113311131312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实部:23131=⎪⎭⎫⎝⎛--i i i Re 虚部:25131-=⎪⎭⎫⎝⎛--i i i Im共轭复数:253131i i i i +=⎪⎭⎫⎝⎛-- 模:234434253131222==+=--iii 辐角:πππk arctg k arctg k i i i i i i Arg 235223252131131+⎪⎭⎫ ⎝⎛-=+⎪⎪⎪⎭⎫ ⎝⎛-=+⎪⎭⎫ ⎝⎛--=⎪⎭⎫ ⎝⎛--arg3)()()ii i 25243-+解:()()()22672267272625243ii ii ii i --=-+=--=-+ 实部:()()2725243-=⎪⎭⎫⎝⎛-+i i i Re虚部:()()1322625243-=-=⎪⎭⎫⎝⎛-+i i i Im 共轭复数:()()226725243ii i i +-=⎪⎭⎫⎝⎛-+ 模:()()2925226272524322=⎪⎭⎫ ⎝⎛-+⎪⎭⎫ ⎝⎛-=-+ii i辐角:()()ππk arctg k arctg i i i Arg 272622722625243+⎪⎭⎫ ⎝⎛=+⎪⎪⎪⎭⎫ ⎝⎛--=⎪⎭⎫ ⎝⎛-+ 4) i ii +-2184解:i i i i ii 31414218-=+-=+-实部:()14218=+-i i i Re 虚部:()34218-=+-i ii Im共轭复数:()i i i i 314218+=+- 模:1031422218=+=+-i ii辐角:()()πππk arctg k arctg k i i i i ii Arg 23213244218218+-=+⎪⎭⎫⎝⎛-=++-=+-arg2. 当x 、y 等于什么实数时,等式()i iy i x +=+-++13531成立?解:根据复数相等,即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第一章习题详解1.求下列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共轭复数、模与辐角:z 1)i231+解:()()()132349232323231231ii i i i i -=+-=-+-=+实部:133231=⎪⎭⎫⎝⎛+i Re 虚部:132231-=⎪⎭⎫⎝⎛+i Im 共轭复数:1323231ii +=⎪⎭⎫⎝⎛+模:1311323231222=+=+i 辐角:πππk arctg k arctg k i i Arg 23221331322231231+⎪⎭⎫ ⎝⎛-=+-=+⎪⎭⎫ ⎝⎛+=⎪⎭⎫ ⎝⎛+arg 2)ii i --131解:()()()2532332113311131312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实部:23131=⎪⎭⎫⎝⎛--i i i Re 虚部:25131-=⎪⎭⎫⎝⎛--i i i Im 共轭复数:253131i i i i +=⎪⎭⎫⎝⎛--模:234434253131222==+=--ii i 辐角:πππk arctg k arctg k i i i i i i Arg 235223252131131+⎪⎭⎫ ⎝⎛-=+⎪⎪⎪⎭⎫ ⎝⎛-=+⎪⎭⎫ ⎝⎛--=⎪⎭⎫ ⎝⎛--arg3)()()ii i 25243-+解:()()()22672267272625243ii ii ii i --=-+=--=-+实部:()()2725243-=⎪⎭⎫⎝⎛-+i i i Re 虚部:()()1322625243-=-=⎪⎭⎫⎝⎛-+i i i Im 共轭复数:()()226725243ii i i +-=⎪⎭⎫⎝⎛-+模:()()2925226272524322=⎪⎭⎫ ⎝⎛-+⎪⎭⎫ ⎝⎛-=-+ii i 辐角:()()ππk arctg k arctg i i i Arg 272622722625243+⎪⎭⎫ ⎝⎛=+⎪⎪⎪⎭⎫ ⎝⎛--=⎪⎭⎫ ⎝⎛-+4)ii i +-2184解:ii i i i i 31414218-=+-=+-实部:()14218=+-i i i Re 虚部:()34218-=+-i ii Im 共轭复数:()ii i i 314218+=+-模:1031422218=+=+-i ii 辐角:()()πππk arctg k arctg k i i i i ii Arg 23213244218218+-=+⎪⎭⎫⎝⎛-=++-=+-arg 2.当、等于什么实数时,等式成立?x y ()i iy i x +=+-++13531解:根据复数相等,即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1.2 课后习题详解1.何谓组织?组织要素包括哪些内容?答:(1)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协调行动的集合体。
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军事组织(其目的是保卫国家的安全)、经济组织(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取得利润)、教育组织(传播科学知识,为社会培养人才)、宗教组织(宣传某种教义,争取信徒)等。
(2)组织要素包括:①组织成员。
任何组织都是一定数量的个人的集合体。
任何个人只要接受组织的目标,遵守组织的规章,并提供组织所需的贡献,都可能成为组织的一员,参加组织的集体活动。
②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不同组织成员的粘合剂。
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人之所以愿意加入组织,并与其他人协同行动,是因为他们需要实现某个单靠自身的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
③组织活动。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织成员必须从事某种活动。
组织活动的内容是由组织目标的性质所决定的。
由于能够实现同一目标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是多样的,因此组织必须对不同的目标活动进行权衡、比较和选择。
④组织资源。
任何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利用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资源。
组织不仅是人的集合,而且是不同资源的集合。
特定的组织是人与资源的特殊结合。
除了人以外,组织在目标活动中需要利用的资源包括信息、物质条件以及获取信息和物质条件的财务手段。
⑤组织的环境。
作为人的集合体,组织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中的。
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它在目标活动中必然会与外部存在的其他单位发生各种经济或非经济的联系。
外部社会环境便是通过这种联系来影响组织的目标和活动的。
同时,组织自己也会通过这种联系,利用自己的活动去影响和改造外部环境。
由于构成外部环境的众多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组织与其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一个不断连续的过程。
2.为什么要对人类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进行管理?答:对人类有组织的集体活动进行管理的原因是:(1)为了使组织的各种要素相互协调,必须对它们加以整合——这是对管理工作下的初步定义:管理即是整合组织的各种要素。
【学考集市】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工作场所的管理者第1章工作场所的管理者一、思考题1.管理者与非管理者有何不同?答∶管理者是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工作,以使组织目标能够实现的人。
管理者的职责在于帮助公司内的其他人完成工作。
而非管理者是直接生产产品或服务顾客的员工,他们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具体来说,管理者与非管理者的主要区别如下∶(1)管理者是监督者,在组织工作中负责协调、监管他人;非管理者是执行者,负责执行管理者下达的任务命令。
(2)管理者要负责一个团队或部门的运行协调,对所在部门或团队的整体绩效负最终责任,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属员工的工作绩效;非管理者从事专项事务,没有影响他人的权力,只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负责。
(3)管理者既要管人又要管事,不仅要协调团队和部门或者监管某些员工,还可能承担与监管协调他人无关的事务性工作;非管理者只负责管事,主要从事岗位职责要求的事务性工作内容。
(4)管理者看重人际管理,需要良好的人际管理技能;非管理者看重作业状况,需要很强的操作技能。
2.你的课程老师是管理者吗?根据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展开讨论。
答∶课程老师并不是管理者,但系主任及其同等和以上级别的人是管理者。
虽然课程老师也承担了部分的管理职能,但不能称其为管理者。
具体分析如下∶(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度来理解,虽然课程老师既要对授课任务进行计划,对授课内容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确定和安排,又要与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及其他课程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同时还要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提供指导,但学生与课程老师并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学生不是课程老师的员工,而是课程老师的服务对象。
因此,课程老师并不是管理者。
(2)从管理者的管理角色角度来理解,课程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以下三种角色∶①人际角色。
作为课程的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课程老师要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向学校总结、汇报,并为该门课程的展开争取一定的教学资源。
第一章 习题详解1、给出黑体辐射频率分布函数),(T R ν的单位。
解: 黑体辐射的频率分布函数),(T R ν表示黑体辐射的频率分布,ννd ),(T R 表示在温度T 单位时间内由单位黑体表面积上所发射的频率在νννd ~+间的辐射能量。
121s m J s )(---⋅⋅=νR 2m J )(-⋅=νR s m w s m sJm J 2-22⋅⋅=⋅⋅=⋅--式中w 是功率.2、分别计算红光λ=600 nm 和X 射线λ=100 pm 的1个光子的能量、动量和质量。
解:λνc = ,νh E =,λh p =,2c h m ν=(1) 波长1λ=600 nm 的红光,813419119310m s 6.62610J s 3.31310J 60010mE h ν----⨯⋅==⨯⋅⨯=⨯⨯ 12793411s m kg 10104.1m10600s J 10626.6----⋅⋅⨯=⨯⋅⨯==λh p 19361128123.31310J 3.68110kg (310m s )h m c ν---⨯===⨯⨯⋅ (2)X 射线2λ=100 pm8134152212310m s 6.62610J s 1.98810J 10010mE h ν----⨯⋅==⨯⋅⨯=⨯⨯ 124123422s m kg 10626.6m10100s J 10626.6----⋅⋅⨯=⨯⋅⨯==λh p 15322228121.98810J2.20910kg (310m s )h m c ν---⨯===⨯⨯⋅ 3、计算波长λ=400nm 的光照射到金属铯上所产生的光电子的初速度。
已知铯的临阈波长为600nm解:根据W h T -=ν 其中,201, 2e T m W h υν== 2012e m h h υνν=-003483199512()211()2 6.6261031011()9.1101040010600106.03010(m s )e e h h hc m m ννυλλ------==-⨯⨯⨯⨯=-⨯⨯⨯=⨯⋅ 4、氢原子光谱中巴尔麦系中波长最长的一条谱线的波数、波长和频率各是多少?波长最短的一条呢?解:氢原子光谱中巴尔麦系谱线的波数可表达为4, 3, )121(~~22=-=n nR ν 其中5-11.09710cm ,R=⨯ 称为Rydberg 常数。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课后习题详解(第1篇)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模拟电子技术(第2版)第1章自我检测题习题详解自我检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2. U T为温度的电压当量,当温度为室温时,U T≈26m v。
3.半导体二极管2AP7是N型锗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CZ56是N型硅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二、是非题1.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反向击穿电压增大。
(×).2.用万用表欧姆档粗测2AP9时用R×10档。
(×)3.在输出电压相同的情况下,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桥式整流电路所选二极管的最大电流可以相同。
(×)4.稳压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必须反偏,且反偏电流必须大于稳定电流I Z。
(√)三、选择题1. 2CZ型二极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点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B、面接触型,适用于整流;C、面接触型,适用于小信号检波2. 用万用表R×1k档测二极管,若红笔接阳极,黑笔接阴极,读数为50kΩ,表笔对换测得电阻1,则该二极管(C)。
A.内部已断,不能使用B.内部已短路,不能使用C.没有坏,但性能不好D.性能良好习题参考答案1.1是非题1.当二极管两端正向偏置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二极管才能导通。
(√)2.半导体二极管反向击穿后立即烧毁。
(×)3.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2选择题1.硅二极管正偏时,正偏电压0.7V和正偏电压0.5V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值(B )A.相同B.不相同C.无法判断2.二极管反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在达到反向击穿电压之前通过电流很小,称为反向饱和电流;B.在达到死区电压之前,反向电流很小;C.二极管反偏一定截止,电流很小,与外加反偏电压大小无关。
3. 图1.4.1所示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若变压器二次电压为10,测得输出电压为14.1,则说明( B )。
A.滤波电容开路B.负载开路C.滤波电容击穿D.二极管损坏4.图P1.1所示电路,二极管导通时压降为0.7V,反偏时电阻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A. 蔗糖(C12H22O11)溶液B. 葡萄糖(C6H12O6)溶液C. 丙三醇(C 3H8O3)溶液D. 尿素((NH2)2 CO)溶液解:选D。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A. NaCl溶液B. C12H22O11溶液C. HAc溶液D. H2SO4溶液解:选D。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